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喻安性神色微变,朝臣结党是大忌,将帅勾连那是大忌中的大忌,动辄就是抄家灭族!
不过邹维琏在这个场合说,反而显得坦然,他神色放松下来,沉吟一声道:“我试一试,希望来得及。”
第730章 黑夜奏对
外面的大风已经渐渐停了,可在已经步入夏天门口的时刻,还是阵阵凄冷。
朱栩套了一件外衣,在大厅里,斜躺在软塌上,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静静地看着。
这是《神宗实录》,刚刚编纂好,送来给朱栩审阅。
这种实录以后肯定会有崇祯实录,景正实录的,里面涉及的太多,皇家密闻,后宫风云,军国大事,内政外交等等哪一点都需认真的推敲,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朱栩静静地看着,也算是对万历几十年的历史有一个重新了解,对现在的政务有着不少启迪。
不远处的油灯突突跳动,有微风进来,黑影在房间里晃来晃去,外面怪叫声不止,越发显得幽森安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终于响起咚咚咚敲门声。
曹化淳连忙从不远处的暗中走出来,打开门。
邹维琏,喻安性都是一身蓑衣,只带了几个人,两人一见曹化淳,连忙抬手道:“曹公公,我等前来求见皇上,还请通传一声。”
曹化淳微笑,道:“两位大人请进,皇上已经等很久了。”
两人神色微僵,跟着曹化淳进去。
两人一进门就看着侧躺着,拿着书的朱栩,慌忙快步走过去,躬身行礼道:“臣邹维琏(喻安性)参见皇上。”
朱栩坐起来,摆手笑道:“免礼吧,给两位大人看座,上茶。”
两人颇有些受宠若惊,小心翼翼的在朱栩两边坐下。
曹化淳端来三杯茶,整个房间里安静的只有他一个人的脚步声。
朱栩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看两人道:“怎么,你们认为能悄无声息的调查朕,打听朕的行踪?”
两人脸色微变,连忙起身请罪道:“臣知罪。”
朱栩摆了摆手,道:“行了坐下吧,朕要是治你们的罪,你们现在已经在大牢里了。”
邹维琏与喻安性忐忑的坐在椅子上,虽然都面无表情,可心底在打鼓。他们是带着事情来的,现在却揣度不了朱栩的心思。
朱栩精神还好,可也有些困,直接道:“行了,有事说事,不要拐弯抹角了,朕没功夫给你们打哑谜。”
邹维琏脸上瘦削,倦怠,双目倒是明亮,对着朱栩微躬身,道:“皇上,臣是有些事情来请示皇上。”
朱栩看着他,道:“说。”
大厅里只有他们三个人,话一停顿就静悄悄的,还有黑影闪烁,颇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邹维琏倒是无惧这些,心里琢磨一会儿,沉着色道:“皇上,臣对新政有些想法,要当面说给皇上听。”
朱栩对这类话听的太多了,可面对一省巡抚,还是耐着性子点头道:“说来朕听听。”
邹维琏同样知道,他这些话会惹来朱栩不悦,坚持道:“皇上,‘新政’臣认为恰逢其时,微臣以及福建大小官员全都支持,只是有些地方,臣希望能做些修正,完善。”
朱栩向后倚了倚,作洗耳恭听状。
邹维琏目光一直在看着朱栩,微躬身,心里斟酌着合适的措词,道:“‘新政’从上而下太过费力与缓慢,且至今还没有涉及到县以下的计划,时间太久,现在灾情又连绵不断,不能从容以对,是以,臣认为,应当双管齐下,尽快启动底层革新计划,不能一昧的从上而下……”
朱栩笑而不语,看来大部分人还是没有认识到政院的作用。
邹维琏见朱栩在认真的听,话匣子也就顺畅了,道:“臣认为应当对士子选拔做出改变,现在官场都是些老气横秋的官吏,不利于改革,急需年轻人,三年一次的科举太过耗时……”
朱栩继续点头微笑,今年的科举没有录取几个人,倒是八月份皇家政院会进行一次联考,能顺利通过考核的人,都会被吏部直接安排到县丞类似的位置上进行锻炼,培养,是大明的后备干部。
邹维琏瞥了眼不远处,不知道什么时候亮起了一盏灯,一个内监正在听着他的话,奋笔疾书的记录着。
邹维琏说了一长串,稍微停了停,继续道:“关于‘新政’臣还有些想法,都已经写好奏本,还请皇上过目。”
朱栩伸手接过来,放到一边,微笑道:“朕明天看,你继续说你的想法。”
邹维琏微微躬身,道:“是。关于赈灾,臣认为朝廷有些过度,应当审慎决定数额,不能一昧的发放钱粮,否则地方生惰,上下其手,损耗难计,最终还是苦了百姓。不如将责任交给地方,让他们勤于政务,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全都推给朝廷,这样也可以增加地方的能力,有利于抵抗灾情,控制民乱……”
朱栩双眼睁了睁,邹维琏这个想法还真是特别,以往都是地方上哭着喊着向朝廷要钱要粮,结果现在有地方官告诉他,给的太多了?
邹维琏见朱栩感兴趣,话说的就更溜了,道:“另外,关于大修水利,大兴土木这些,臣认为也当停下来,朝廷要节省一切钱粮,用于日后的紧急要务,这些事情应当是盛世作为,不适合我国现在……”
朱栩顿时脖子歪了歪了,眼神里有些愕然。难道这些大人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以工代赈”吗?不知道近年的水情吗?不知道大明的官道都是什么模样吗?
但是邹维琏的角度去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是?
邹维琏看着朱栩的表情,知道他在思索,话便没有停,道:“另外,现在粮食奇缺,商人囤货居奇,南来北往,谋取暴利,最终还是转嫁给百姓。臣认为,应该限制商贩,尤其那些出海的,应当全力召回,严禁再次出海。水师耗费巨大,臣认为当大为缩减,保有一定数额即可……”
朱栩右手捏着下巴,静静的看着邹维琏,心里若有所动,没有打断他,静静的听着他说。
“福建多山丘,耕地少,臣认为陕西等地的‘农庄之策’颇有合适,请皇上准允推行……”
“臣打算大力推行番薯等高产作物,作为抗旱的一个手段……”
“今年福建预估减少三成,税粮税银,一定会如数上交……”
朱栩本来还能听清楚邹维琏的话,后面却飘忽起来,似远似近,根本听不清,他只能面带僵硬微笑的看着邹维琏,做出一副认真倾听模样。
邹维琏不算庸吏,可以说是个能吏,干吏,可即便这样的人也有局限,受传统的思想拘束,一心的关起门过小日子,管他外面是狂风暴雨,还是坚船利炮,我自安逸,不管不顾。
邹维琏不是个案,他是一种代表性,甚至是普遍性,大明现在的大部分能干的官员都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思想洗涤”就越发的迫在眉睫,丝毫耽搁不得!
邹维琏说了很多,朱栩除了前面的也没有听到什么,等他停下,朱栩点头道:“嗯,奏本留下,朕再细细斟酌,明天朕找你聊聊。”
邹维琏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暗松,至少皇帝没有在福建找茬的意思。
这么晚来打扰本就不合适,邹维琏起身道:“臣告退。”
喻安性跟着起身,刚要说话,朱栩抬手道:“你留下。”
喻安性微怔,抬起的手放下,站在朱栩身前。
待邹维琏出了门,朱栩才道:“关于海外商民的事,有人弹劾你,你怎么看?”
喻安性眉头微皱,低着头,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
在巡抚衙门开议此事的时候,喻安性是坚决要求惩戒佛朗机人的,可巡抚衙门的态度相当一致,就是“不过问”,然后禁海,强迁回出海的商民。
第731章 海不平,国不安
巡抚衙门“不过问”的这种态度自然与喻安性起了冲突,虽然总督府在“危急时刻”听调于巡抚衙门,可在平时,位阶上,他与邹维琏是平级的。因此态度十分强硬,最后连邹维琏都没办法,不了了之。
喻安性的态度导致了后面有人弹劾他,邹维琏当着他的面与朱栩谈及了海贸的事,直接的给喻安性上了眼药。
喻安性心里飞转,摸不清朱栩的想法,可还是暗自咬牙,眉头陡然一松,沉声向朱栩道:“皇上,不管到哪里都是我大明子民,不能任由他人随意屠杀。边不宁,国不静,海不平,国不安!臣认为必须严厉清剿,正我大明国威,宣扬于海外,确保再无他人敢欺侮我大明,欺侮我大明百姓!”
朱栩眯了眯眼,看着喻安性的神色不动。
这喻安性的态度是迥异于很多人,哪怕是曹文诏,他更多的是想要建功立业,“国家尊严”的心思很淡,哪怕有他的多年熏陶,也依旧淡薄,没有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
可这喻安性的话隐隐有了一丝雏形,说的颇为铿锵有力。
朱栩颇为好奇,笑着道:“你是根据军院那些教材来回答朕的吗?”
喻安性当即道:“臣不敢!这是臣的真实想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臣认为海军应当有所作为!这天下,不该有王法之外之地!”
朱栩向后,倚靠在椅子上,目光玩味的打量着这个福建总督,心里暗道,倒是个人才,看来得重新安排了。
好一阵子,朱栩笑道:“嗯,朕知道了,你去吧,明天朕会给你出气。”
喻安性微怔,不明所以的道:“臣告退。”
朱栩倚在那里,右手摩挲着下巴,嘴角始终挂着笑容。
邹维琏虽然有些迂腐,可福建交给他是没什么问题的,喻安性倒是个人才,是可以安排大用。
过了好一阵子,朱栩双手搭在小腹上,道:“传旨给兵部,调集三万兵马,要那种训练过至少两年,枪炮娴熟的,立刻召集,尽快发来福建。”
曹化淳从阴影里走出,道:“遵旨。”
“再传旨给兵部,调甘肃副马爌来福建,另有任用。”朱栩顿了一会儿,又道。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半躺在那,心里思忖一阵,没有什么纰漏了变起身,上楼。
他没有睡觉,摊开纸张,给布木布泰写信。
“金银”的架构,商业法,商业区的划分,优惠区别,再到特别大理寺,也就是法院,然后是仲裁所,海关,甚至还提及了海上卫队,海域安全区,商船通行规则等等问题。
有些可能比较出格,但商人将来会是海上一股特殊的势力,透过布木布泰的嘴,也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或者,还需要他们来筹划。
朱栩这一写就收不住笔,写了好几页,认真检查一番,这才塞回信封,准备明天发出去。
“好了,睡觉!”
朱栩拍了拍手,起身松动着肩膀,准备睡觉,明天之后就不轻松了。
刚要睡觉,曹化淳在门外敲门,道:“皇上,京中来信,是永宁公主。”
朱栩一愣,走过去打开门,接过来道:“行了,没事了,都睡吧。”
“是。”曹化淳道。
朱栩脱掉衣服,躺在床上,撕开小丫头的信。
“哎,小丫头终于长大了,知道给叔叔写信了……”
朱栩颇为感慨,当年为了保住她,他可是费尽心思,皇嫂也算吃足了苦头,眼看小丫头就十岁,算个小大人了。
打开信,朱栩仰面看着,入眼就是颇为工整,秀气的小字,密密麻麻,排列有序。
“字倒是不错……”朱栩笑了声,小丫头性子如小野马,字倒是有规有矩,比他的要好。
朱栩仔细的看着,小丫头首先就是告状,说她娘张太后是如何虐待她,欺负她,甚至都准备给她婆家,要打发她出宫云云。这个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后面有说他书房里的书都不好看了,那些注解越来越像老学究,没有以前的有趣。
朱栩挑了挑眉,他过去看书都喜好按照自己的想法注解,甚至还会写出读后感来,这个时候往往颇为“放飞”,写的有些收不住,写了很多“出格”的,在小丫头枯燥的皇宫生活来看,是比较新鲜,有趣的。
小丫头絮絮叨叨,最后话锋一转,说她最近躲在鱼藻宫,替她照顾李解语,并且照看未来的小侄子,要他付银子。
虽然写的有些凌乱,小丫头还是写了不少李解语的境况,倒是比李解语自己写的多。
这也让朱栩放心不少,放下信,深吸一口气,总算可以安心睡觉了。
他这边慢慢睡着了,可有太多的人因为他的到来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唐王朱聿键,海军总兵熊文灿,两人正风尘仆仆,冒着凄冷寒风的赶往福州府,两人虽然早知道皇帝会来,可真来了,还是不由得心里惴惴。
皇帝是什么性格,两人都有一些了解,他发起怒来,整个海军都承担不起,别说他们。
熊文灿看着朱聿键,犹豫着道:“王爷,您觉得,皇上是否会对下官的作为不满?”
朱聿键面色如常,经过这么久的风吹日晒,他少了在王府里的娇气,更显成熟,他盘着腿,道:“熊大人不必担忧,皇上只是来视察,不放心红毛人,大人尽心尽力,皇上不会见责。”
熊文灿脸上僵硬的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他的能力他清楚,不管是管理海军,还是其他事项,他都显得捉襟见肘,哪怕再努力,也总感觉力不从心。
朱聿键虽说只是负责作战室,不负责统兵,调兵,领军,但他的身份摆在这里,加上背后有皇帝的意志,熊文灿对朱聿键也是事事让三分,礼敬有加。
实则上,朱聿键心里也忐忑,对于海军,他还在摸索阶段,现在只能根据《海军训练以及发展手册》进行运作,然后添加他的理解想法,可以说海军现在是千头万绪,表面上看井井有条,内部则是乱七八糟,心底的具体模样还不是很清晰。
第二天一大早,巡抚衙门前就聚集满了福建的大小官员,全都是一身的朝服,神态各异的等候。
一排排士兵肃立,已经戒严了一条街,颇有些严阵以待的意味。
朱栩一身的常服,背着一只手,漫步而来。
看着这些人,这排场,朱栩暗自摇头,却不在意。
他身后跟着一样常服的曹化淳,曹变蛟,带的禁卫也并不多,严整的跟在他两侧。
“臣等参见皇上!”
朱聿键领头,熊文灿,邹维琏,喻安性等一群人齐齐抬手躬身,长声道。
朱栩打量了众人一眼,笑着摆手道:“平身!”
“谢皇上!”一群人直起身,放下手。
朱栩目光四处看了看,转身进了巡抚衙门大门,声音从身后传出去道:“人都散了吧,进来说话。”
这是总督府的兵马,喻安性连忙遣退,跟着一群人进了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大堂都重新布置过,里面的桌椅都摆放整齐,显然为了迎接他,做了不少准备。不过都很普通,没有什么奢华。
朱栩观察一会儿,便在中央上座,为他准备的椅子上坐下,同时看着走进来的一群人道:“都坐下吧,朕有些事情与你们聊聊,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在京城听不到,朕特地跑过来,想听一些真话,说一些真言。”
众人小心翼翼的谢恩,坐下。这里可不比南直隶,皇帝要是打板子,谁都轻不了。
就在一群人提心吊胆的时候,朱栩直接就道:“朕到福建已经六七天了,该看的,想看的,都看的差不多,说实话……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四个字狠狠敲打在众人的心头,这个词不是中性词,是一个贬义词,从什么人嘴里说出来效果都不同,尤其是朱栩这个皇帝,说出来俨然就是严厉的斥责!
第732章 商贾贱民
邹维琏等巡抚衙门官员都不说话,今年福建确实不怎么好,从政务,民情,税粮税银,灾情处处都是“差强人意”。
有婢女出来上茶,感觉着压抑的气氛,连忙又退了出去。
朱栩端着茶杯,轻轻摩挲着,准备喝。
开了头,预防针算是打好,接下来就是出招了。
邹维琏预感到了些,刚要站起来,朱栩就压手道:“坐下说。”
邹维琏犹豫了下,坐着那,道:“皇上,福建吏政败坏非一日之功,臣等已经在全力推动‘新政’,肃清弊政,重塑清明……只是太过仓促,还需一些时间。”
朱聿键,熊文灿,喻安性等人都没说话,这些是政务,他们不适合开口,同时他们心底飞转,寻思着自己的应对之策。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轻轻点头道:“嗯,太过仓促?这个理由还真是好,朝廷中的那些大人们也是这么搪塞朕的。”
邹维琏微低着头,神色不动。
朱栩手里的折扇轻轻扇动,目光在众人脸上打量,微笑道:“朕是天启六年登基,之后就开始推动‘新政’,到现在起码也有六年了,你们说,仓促吗?”
众人都是心头一凛,这是要清算吗?
邹维琏眉头皱了皱,嘴唇嚅动,想要说话,却找不出合适的。
确实是这样,景正皇帝登基之后就提出一连串的“革新”计划,只是那个时候,这些“革新”在几乎所有人眼里都是小皇帝的“异想天开”,“任性胡闹”,尤其是东林党,阉党还在争斗的时候,没有谁会在意这个小皇帝。哪怕东林党覆灭,官绅阶层都还在大力抵抗,“革新”都还只是皇帝一个人的口号。
这个时候翻出来,很明显是要清算了。
巡抚衙门一系的官员都心头沉重,有些人想要说些什么,却都没勇气站出来,眼前这个皇帝,不是他们能多嘴的。
朱栩目光落在邹维琏身上,语气平淡的道:“朕知道,从开始到现在,很多人都对‘新政’不满,有其他想法,所以,反抗,拒绝执行,反对,消极对待,怠慢等等,手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这个点中了这里所有人的要害,“新政”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甚至很多人有太多不满意,哪怕是现在也是在强迫下开始,慢慢被接受的。
众人都微低着头,心里如有大石坠着,不安的等着。
“若是你们的下属,对你们的政策不满意,可以不执行,抗拒,消极怠工,不理不管吗?”
“不可以!”
朱栩语气在加重,道:“你们的威信不能挑衅,却乐此不疲的挑衅朝廷,挑衅朕,向下示威,向上邀功……”
啪!
朱栩的扇子猛的一合,冷声道:“朕不管你们对‘新政’有什么想法,有多少不满,这都是朕与朝廷诸位大臣多年推演,认真研究出来的,容不得你们朝三暮四,区别对待,随意挑拣!所有的一切,都要严格贯彻,全力去推动!若是你们做不到,现在就跟朕讲,朕立刻允准,都回家种地去,能做事的人,我大明不缺!”
邹维琏等人神色微变,纷纷起身,道:“臣等知罪!”
朱栩面露厌烦的摆手,道:“行了,都起来吧。”
邹维琏等人小心翼翼的放下手,皱着眉头,悄悄对视,都没有说话。
他们对“新政”确实都有保留,在选择性的做,在对待士绅,商人等一系列事情上,他们是反着来的。
朱栩看着站着的这群人,目光冷色,道:“朕在潜邸之时,目睹了党争的酷劣,深恶言官一系,所以彻底废除了十三道御史,不过现在看来,你们这些封疆大吏,地方高官,一点都不能让朕,让朝廷省心!朕已经传旨内阁,命内阁选拔官吏,组成巡视调查组,专门针对各地‘新政’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你们中要是有谁还有别的想法,做不了事情,可以现在就走人,朕不挽留,可要是待巡察使查出来,朕是断然不会容情!”
邹维琏等人不敢说话,只感觉肩膀上重了几分,不自觉的弯了弯腰。
朱栩眯了眯眼,暗道,这群人还真能忍啊。手指在椅柄上敲了敲,摆了摆手道:“都坐下吧,朕不是来秋后算账的,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你们现在知错就改还来得及。”
邹维琏等人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更加不平静,越发小心与不安的坐下。
这只是开胃菜,朱栩拿起扇子,轻轻打开,道:“这些呢,只是给你们提个醒,朕说一些‘新政’之外的事情。”
众人心里都是暗松一口气,却不敢大意,作恭恭敬敬状。
“‘风化’……”
朱栩稍微倚着椅子,慢慢地说道:“一直都有人给朕上书,说什么‘风流雅致’,说什么古来文人骚客,大诗人,大词人都离不开青楼勾栏,不应该设禁令云云……”
“说的朕也很心动,怎么样,要不要取消了禁令,现在朕就带着你们一起去‘雅致风流’一下?君臣同乐,怎么开心怎么来,朕也不走了,先乐个半年再说,说不得这还能成为千古佳话,流传万世,你们也能跟着名传后世,当然了,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样的词曲朕是不听的……”朱栩笑着说道。
众人神色都动了动,面色拘谨,皱着眉,大气都不敢喘。
这样的场面哪里是什么千古佳话,只会是遗臭万年!
朱栩的目光在大堂里所有人的脸上扫过,淡淡道:“读圣贤书,做道德文章,怎么到了这会儿,全都不说话?我大明的士子官员离开妓女就活不成了?纵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