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自严看着,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这些举告信的核心是“惠通商行”,里面罗列了很多数字,标明有很大一部分银子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还有一些是进了户部之后也莫名失踪,林林总总加起来,每年高达五百万!
  还有就是惠通商行的生意,也进行了一个大概的罗列,其中很多都“不干净”,是违反朝廷法度的。
  总之,这些举告信是相当的详实,一眼看去就知道,并不是杜撰的,是内部或者长期调查的人做的。
  毕自严放下信,抬头看向张问达,面沉如水。
  惠通商行是什么,整个大明都很清楚,第一任大掌柜是谁,也没人不知道!
  这是要干什么?冲着谁去的?甚至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一眼就能看穿!
  就是看穿了,毕自严才沉着脸,目光冷峻,看着张问达没有开口。
  张问达神色也不平静,肃容道:“这是下官刚刚收到的,还没有查到是谁送的,但是里面的东西,一旦泄露出去……”
  这个惠通商行是皇帝的,一旦泄露出去,打的是皇帝的脸,损害的是皇家威严。并且会对“新政”,尤其是现在的政局产生极大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毕自严知道轻重,心里盘算一阵,沉声道:“尽快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还有……剩下的事情,本官来做!”
  张问达也是这个意思,在现在这种时候,傅昌宗要是突然倒台,以皇帝的性格,只怕会“血洗”内阁以及六部!
  毕自严没有与张问达多说,交代他尽快查清之后,坐在大堂里,看着自己的影子,紧皱眉头,沉着脸,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件事非同小可,分明是有人要搞事情,皇帝就要回京,他必须在这之前了结此事,以免生出更大的风波来!
  可要怎么处置?
  从这些举告信来看,傅涛,傅昌宗父子从中贪污了千万计的银两,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龌蹉。他不清楚皇帝了解多少,但不论如何,只要爆出来,傅昌宗倒台是必然的。
  傅昌宗不止是户部尚书那么简单,他还是皇帝的亲舅舅,自打皇帝登基以来,最重要的支持者。他要是被人拉下马,皇帝会如何震怒,如何反应,这些毕自严都预料不到,却很清楚,这将对大明的朝局,“新政”产生不可预估的可怕后果!
  过了不知道多久,一个婢女过来,轻声道:“老爷,夫人请您休息。”
  毕自严思绪被打断,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道:“告诉夫人,我今晚不回来了,让她先睡吧。”
  他说完就大步向外面走去,同时喊道:“来人,准备马车,我要去傅府。”
  “是老爷。”门外的家丁匆忙去准备。
  在毕自严连夜赶往傅府的时候,傅昌宗父子也在秉烛夜谈。
  傅昌宗在煮茶,房间里热气腾腾,父子两人对坐,神情都很轻松。
  傅涛道:“父亲,近来弹劾您的奏本有些增多,怕是有些人真的动了歪心思。”
  傅昌宗虽然低调,可他毕竟是户部尚书,皇帝的亲舅舅,身边有的是人,这点事情瞒不过他。
  他倒好一杯查,拿起来,在鼻子前晃了晃,道:“不管他们动了什么心思,在没有明白一件事之前,他们永远不可能成功。”
  傅涛一愣,道:“什么事情?”
  傅昌宗喝了一口又放下,重新煮,一边动作着,一边道:“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朝臣们可以挟持圣意,当今圣上志坚堪比太祖太宗,岂是他们可以随意摆弄的。他们没有想明白这一点,不管了的多少,势力有多大,终究是徒劳,还会害了自己。”
  傅涛若有所悟的点头,道:“父亲是说,他们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只想着他们自己?”
  傅昌宗给傅涛递了杯茶,道:“圣心即天意,他们不明天意,除了惹恼皇上,不会有半点好处。”
  傅涛明白了,道:“父亲说的是,皇上对朝局,对‘新政’心里早有打算,且无比重视,这些人想要去拆局,皇上定然会不高兴。”
  傅昌宗喝了口刚煮的茶,微微点头,道:“所以,为父只要圣心不失,他们再怎么闹都是徒劳。尤其是皇上深恶党争,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企图再现,完全没有将皇上放在眼里……”
  傅涛喝着茶,道:“父亲,那我们什么都不做吗?如果他们拿到一些把柄,胁迫皇上该如何?”
  傅昌宗放下茶杯,继续煮茶,倒茶,神色不动的道:“从今天开始,你什么都不要管,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天塌下来,都不要管,尤其是关于我的,多一个动作不要有,多一个字不要讲!”
  傅涛刚要答应,一个家丁敲门,道:“老爷,毕阁老来了。”


第794章 矛头直对
  房间里,傅涛一听,连忙抬头看向傅昌宗,道:“父亲,毕阁老这么晚来做什么?”
  傅昌宗放下茶壶,淡淡道:“毕阁老一直都希望朝局稳定,如果有人要拉我下马,毕阁老不会答应,现在应该是有人希望毕阁老出手来动我……”
  傅涛明白,现在的朝局,虽然里面也有些不太平,可整体却是一块,谁都不希望在众人矢志推动“新政”的时候,有重大变故发生。
  户部或者说他父亲是推动“新政”极其重要的一环,他要是倒了,那牵连实在太大,足以天下震动,毕自严应当也不希望看到这样情况发生。
  傅昌宗整理了下衣服,道:“你去休息吧,记住我的话。”
  “是。”傅涛站起来,应声道,神情多少有些担忧。
  傅昌宗穿着常服来到客厅,抬手向毕自严道:“毕阁老,倒是少来我府上,真是蓬荜生辉。”
  毕自严不苟言笑,道:“我深夜前来,是有些事情要与傅大人谈一谈。”
  傅昌宗示意他坐下,两人喝了杯茶,傅昌宗这才道:“毕阁老请讲。”
  两人虽然是同僚多年,可因为各种原因并不相熟,这样的对谈,还是第一次。
  毕自严没有与傅昌宗打哑谜,直接将几封举告信递给傅昌宗,道:“傅大人,还请给本官一个解释。”
  傅昌宗看了眼毕自严,接过来,抽出信,慢慢的看起来。
  自始至终他神色都没有什么变化,惠通商行与户部关系紧密,里面很多东西他心里一清二楚。
  比如,这些消失的银子,并不是凭空消失,而是进了内帑,然后去了军器局,锦衣卫等,有的是皇帝登基之前,有的是登基之后,由于一些关系没有理顺,银子一直是这样流动,对外界来说,是个秘密。
  至于那些所谓的见不得人的生意,包括矿业,青楼,私盐等等,有的是前朝遗留下来,有的是当初高价出售给关外的,都是不能拿不到台面上来讲的。
  傅昌宗看完,放下这些信,沉吟一声,道:“毕阁老应当知道惠通商行是皇上的产业,与其来问我,不如去问皇上。”
  毕自严脸色微变,道:“你是说,这些皇上都知道?”
  傅昌宗微笑,道:“皇上知道的,比下官清楚。”
  毕自严审视着傅昌宗的神色,好一阵子后点点头,没有多言。
  如果这些事不是傅昌宗私底下所为,那显然是皇上另有目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看似是在攻击傅昌宗,真正攻击的却是皇帝!
  毕自严心里松口气,这样一来,傅昌宗就不会倒台。那么,接下来就必须要在皇帝回来之前,了结这些事情,将这些宵小彻底铲除,稳固朝局!
  毕自严目光闪烁,有戾气闪现,道:“傅大人可知,这些信是什么人弄出来的?”
  傅昌宗直接摇头,道:“惠通商行太过庞大,涉及复杂,谁都有可能。”
  毕自严看着他的表情,眉头皱了皱,道:“傅大人好像并不担忧,莫非有什么对策?”
  傅昌宗神色自如,道:“没有。”
  说没有也是假话,他做了多年户部尚书,岂会一点能量都没有,只不过不能与毕自严明言。
  毕自严也不傻,看的分明,直接道:“本官打算明日召集内阁,六部,整肃朝纲,傅尚书怎么看?”
  傅昌宗眼神微动,有些意外的看着毕自严。
  这位一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全心扑在“新政”上,现在看来,却是要露锋芒了。
  他没有意见,道:“毕阁老要做,下官自然配合。”
  毕自严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起身就向外走去。
  “新政”是中兴大明的唯一一条路,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不管他们是冲着内阁辅臣去的,还是为了给东林翻案,毕自严都决定不再容忍!
  傅昌宗看着毕自严的背影,不自觉的笑了起来,轻声叹道:“能将老实人逼到这样,这些人也是可以了。”
  实则上,不管是户部,还是惠通商行,内部管理都极其严格,看到这些资料,想要找出是谁做的很容易,可即便不找,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这些风波的源头是增补内阁辅臣,哪怕没有惠通商行的事情,他们也能找出别的事情来。
  毕自严离开傅府,并没有回府,而是转到去了孙承宗府上。
  孙承宗本已经睡了,又匆匆起来,看着毕自严道:“这么晚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自严将几封信递过去,道:“有些人要生乱,必须要拦住。”
  孙承宗拿过来看了几眼,顿时就皱眉,道:“有人要动傅昌宗?这是为什么?”内阁辅臣要补六个,怎么说也不应该对傅昌宗下手才对,他是最稳固的那一个。
  “怕是有人看上了惠通商行,或者是皇家钱庄。”毕自严道。
  孙承宗又看了眼几封信,心里大约知道其中的利润,沉吟一声道:“你打算怎么做?”不管是傅昌宗,还是惠通商行亦或者皇家钱庄都不能出事,这是他们甚至是整个朝廷的共识。
  毕自严抬头看着孙承宗,道:“我打算严肃吏治,尽快将内阁辅臣定下,同时对官员复启,任命,调派进行更为严苛的控制,彻底打消一些的人野心!”
  孙承宗看向毕自严,道:“这件事必须要刑部,吏部,督政院配合,你有把握说服他们吗?”
  六部现在的权力最大,内阁插不进手,想要做事情,必须要六部点头才能做到。
  毕自严道:“这也是我找你的原因,张问达那边,你去走动,我去见靖王,周应秋应该不难,他近来的弹劾也不少。”
  孙承宗想了想,摇头道:“没有皇上的点头,这几位估计都不会答应。”
  毕自严要做的,冲着的就是东林余孽,张问达未必会答应,靖王,周应秋又是皇帝的心腹,这么大一件事,没有皇帝吩咐,他们不会擅自应承内阁,这也等同于他们将权力上交内阁,肯定不会愿意。
  “总要试试,不能眼看着朝局败坏,若是在皇上回来之前没有解决,只怕风波会更大!”毕自严沉色道。
  “嗯。”孙承宗点头,增补辅臣这件事,他也没有料到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波,若是傅昌宗被他们拉下去,依照皇帝的脾气,就不是风波,而是一场风暴了!
  除了他们,黑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影影绰绰,影子拉长拉短。
  京城城东,一座宅子里。
  这原本是前朝一侍郎的宅子,现在被王纪的外甥买下来,他们都暂居在此处。
  王纪今年六十七,不停的咳嗽,一身的厚厚棉衣,在他前面有两个人。
  一个是通政使司右通政吴可为,一个是道士。
  吴可为是一个中年人,面色从容自如,眼神似乎始终都带着笑意,他看着王纪,道:“老大人,赵大人与高大人等人的判决下来了,判词是‘结党隐私,培植私人,擅权误国,忠孝不全’,彻底定案了。”
  王纪听着,脸色复杂,眼神哀默。
  他与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皆都是万历十年后科举入仕,经历了明朝最为严酷的党争,宫内宫外,无数风雨,拳拳之心,如烈日灼灼,却不想,最终居然是这样一个下场!
  道士一副仙风道骨模样,他看着王纪,道:“老大人也看到了,当今皇上倒行逆施,屠戮忠良,违背人伦,恶行昭昭,有识之士不能坐壁上观,大人理应振作,于国于民,都当有所补,有所为……”


第795章 皇家钱庄的利害
  王纪咳嗽一声,看了两人一眼,没有说话。
  吴可为道:“老大人,现在正人式微,小人当道,朝局糜烂,乱象纷陈,明显是亡国之兆,我等不能坐等无为,必须要匡扶天下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
  道士没有再说,只是很平静的直视前方,眯着眼,高深莫测。
  好久之后,王纪才轻叹一声,道:“我东林人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是正人齐聚,从未结党,现今却成了最大的邪党,注定要遗臭万年,地下的诸公若是能看到,定然会心寒无比,悲愤万分。”
  吴可为连忙道:“老大人说的不错,现在天下还满是敬仰东林先贤之人,只要大人登高一呼,定然从者云集,洗涤朝堂,拨云见日,重振我大明朝纲!一旦众正盈朝,中兴大明指日可待!”
  王纪微不可察的点头,面露赞许。
  现在确实是这样,随着皇帝所谓的“新政”不断推进,反抗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也越发的怀念东林。在南直隶,河南这样的人最多,他们聚集在一起,怒批朝政,高声唱和,响彻天下。
  道士端坐着,眯着眼,纹丝不动。
  “道长怎么看?”王纪看着这个道士道。
  道士这才转头,睁开眼,道:“韬光养晦,步步为营。”
  王纪微微皱眉,一阵之后道:“还请道长明言。”
  吴可为也看向这个道士,这个人来自五台山,每每所言必然中的,是一个高人!
  道士看着王纪,道:“大人,当今这位皇帝,与其说是厌恶党争,不妨说是厌恶东林,他不会允许东林复启,所以,我们要暗藏锋芒,见缝插针,将我们的势力不动声色的安排进去,当足够的时候,一举反正,重复太祖之制,中兴大明!”
  吴可为一听,顿时大喜道:“老大人,道长说的是,咱们不能急,先一点点瓦解皇上的根基,增加咱们的势力,时机一到,大人登高一呼,必然从者如云,天下归心!”
  王纪笑了起来,道:“道长与老朽不谋而合。”
  之前不是没有人搞风搞雨,想要再入朝堂,结果迎来了皇帝的铁棒,不但没有成功,连命都搭了进去,他们要吸取教训!
  吴可为心里豪气顿生,只要他们众志成城,再次众正盈朝必然不远。
  “对了,老大人,是否可以营救一下杨大人?”吴可为突然道。他说的杨大人,指的是杨涟,这个人算是帝师,当初很多人都被处决,唯独他判的是“终身监禁”,现在就关在刑部大牢。
  杨涟的影响力比王纪还大,当初在朝廷上甚至与赵南星分庭抗礼。
  王纪默然一会儿,道:“嗯,我想想办法,走动试试。”他也不能确定,在重审东林的当口,能救出杨涟。
  吴可为抬手,道:“多谢老大人。”
  大明朝廷,从内阁的毕自严,孙承宗,到六部的傅昌宗,周应秋,张问达等等,都不安生,“增补内阁辅臣”如同一个漩涡,将所有人都卷了进去。
  一群人辗转反侧的睡不安稳,每一个都想着各出奇招的应对。
  却被第二天三个出宫的内监给硬生生打断!
  没多久,一个消息在京城炸开,如同沸水一般滚荡开来——皇帝昨日已经回京!
  一些不安的瞬间定下心来,再无忧无惧;有一些却心惊胆战,计划大乱;还有一些人大惊失色,忧惧难安。
  京城里的人,随着朱栩回京的消息,千姿百态,人间万象,什么样的都有。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也都很意外,此刻聚集在内阁,都面色沉默。
  朱栩突然回京,将他们的计划给打乱了,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
  毕自严道:“依照皇上的脾气,这件事一定会放大,能株连多少就珠链多少,我们必须要阻止,否则影响太大,不好收场。”
  孙承宗沉着脸,道:“嗯,朝廷不能再树敌了,待会儿你我都劝谏皇上,一定阻止,关于内阁辅臣,咱们也不与皇上争,尽快定下来,省的夜长梦多。”
  毕自严默默点头,心来莫名的有了巨大压力。
  又交流几句,两人便出宫前往皇家钱庄。
  傅昌宗倒是暗松一口气,在户部交代一番,也前往皇家钱庄,等着朱栩。
  皇家钱庄在六部的不远处,是一个防卫严禁,里里外外都有士兵把手的紧致大院,规模堪比整个六部!
  三人先后到了,傅涛陪同着,静候着朱栩到来。
  朱栩却没有按时出现,睡了一个大懒觉,逗弄了一会儿一对儿女,吃完早餐,在御书房批了好一阵子奏本,直到快中午,这才施施然的来到皇家钱庄。
  这次陪同朱栩的是新任禁军统领王文胜以及刘时敏,两人跟在朱栩身侧,后面还有一队禁军。
  朱栩穿着常服,来到这座大院之前。
  “臣等参见皇上。”毕自严,孙承宗,傅昌宗,傅涛四人齐齐行礼。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望着这座大院,道:“免礼吧。朕也没来过这里几次,每次都感觉不太一样。”
  傅涛上前,道:“回皇上,这里一直在改进,目前也没有成型,不过安全无虞,没有个几千精兵都不能攻入。”
  朱栩很满意,道:“走,看看去。”他说着就率先迈步向前走去。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对视一眼,跟在朱栩身后。
  朱栩走进正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冷肃之气,处处都是水泥,衣甲鲜明,刀兵在手的士兵,给人极大的压力。
  傅涛跟在朱栩身侧,道:“皇上,这里是皇家钱庄总部,负责存储,铸币,运送等,不负责其他业务,所以戒备有些森严。”
  朱栩四处的看着,轻轻点头,这里与其说是皇家钱庄的总部,不如说是个金库。
  “皇上,这边请。”
  傅涛领在前面,道:“前面是铸币厂,所有的纸币,铜币,银元都是在这里铸造。”
  朱栩神色好奇,他还没有见过铸币,兴致勃勃的走在前面。
  毕自严等人都跟着,也在好奇,哪怕是他们,这也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保密等级太高,没有皇帝允许,他们也进不来。
  没走多远,一鼓热浪袭来,驱散了化不开的阴森气息。
  旋即耳朵里就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非常沉闷,偶尔又极其刺耳。
  朱栩拐了几个弯,过了几道防卫,机关,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房间,里面一片火光,看不清楚,只看到不少光膀子的大汉走来走去,还有呼喝声传出来。
  傅涛道:“皇上,里面温度太高,有些危险,还是不要进去。”
  朱栩又看了几眼,嗯了声,向前走去。
  “皇上,前面就是金库。”傅涛道。说着,众人就来到一个硕大的大铁门前,几十个侍卫站在前面,神色冷肃,目光冰冷。
  一阵行礼之后,厚重的铁门被慢慢拉开,朱栩等人这才迈步走进去。
  拐几个弯,朱栩就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密室,这里分成两边,一面是金块,一面是银块,堆积如小山,闪烁着光芒。
  不管是朱栩,还是毕自严,孙承宗,傅昌宗等人,都连忙挡眼,好一会儿才适应,接着都是面露惊容。
  傅涛道:“皇上,这里有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五千万两,除了黄金不动,不断增加之外,白银是固定的,其他都会被铸成银元,元宝,放到外面。”
  朱栩看着这两座小山,心来顿有满足感,背着手,慢慢的观察,欣赏着。
  前世今生,他都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的场面!
  毕自严,孙承宗,傅昌宗等人虽然手里经常会有大笔银子流动,却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实物,震撼可想而知。
  好一会儿,朱栩定下心神,道:“已经放出去多少了?”
  傅涛道:“已经有六百万,铜币,银元,元宝还可以,纸币倒是不多,因为数额偏小,又不同于银票,百姓,商人,大户都不喜欢。”
  朱栩不意外,纸币数额之所以小,一来是防止造假,二来这是要在全大明流通,交易的,并不是为了商业大额交易。
  不管如何,带一万两纸币,总比现银方便的多。
  这些都需要时间,慢慢渗透的。
  朱栩点点头,道:“嗯,不要着急,纸币,铜币,银元,元宝的比例要谨慎,尽量多发纸币,一定要评估好,不能随意的滥发,对金银回收要加大力度,黄金,白银的储备可以进一步增加……”
  “遵旨!”傅涛认真的听着,记着。
  又看了几眼,朱栩心满意足的道:“走,别处去看看。”
  “是。”傅涛带路,走出金库。
  一个多时辰,朱栩等人将皇家钱庄重要之地都看了个遍,然后在大厅之内,众人坐下,休息喝茶。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后,看着一群人笑道:“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想法?”
  毕自严微微倾身,道:“皇上高瞻远瞩,皇家钱庄确实更合适我大明,将来定可大用。”毕自严之前是户部尚书,他在皇家钱庄身上看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若是多发纸币,或许对抗灾会有大用!
  孙承宗,傅昌宗都没有说话。
  朱栩倚靠着椅子,笑着道:“大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