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威风正盛,我们怎么能得罪他?”
  靖王的脚步有些慢,瞥了她一眼,淡淡道:“一定要得罪。”
  “一定要得罪?”靖王妃愣了,道:“王爷,这话是何意?”
  靖王神色平淡,没有回答,转而道:“宫里的大殿下,长公主都要满百日了,你明天一大早进宫去,带上礼物。李娘娘,太后,老太妃那边都要走一趟,礼数要全,时间尽量拖的久一点,如果能在宫里吃顿饭最好不过……”
  靖王妃完全不明白,却知道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道:“嗯,我明天一早就去,宫里的娘娘我都走一遍,王爷还有没有其他要交代的?”
  “没有。”靖王很干脆的道:“按你自己的意思去做就行,不要刻意,自然一点。”
  靖王妃懂了,道:“王爷放心,明日妾身就去。”
  靖王没有再多说,迈步回屋。
  刑部,尚书班房内,一片冷肃。
  孙承宗发了脾气,直接将两个主事,一个员外郎给免了,甚至还要当着张问达的面,准备追究主管刑狱司的左侍郎。
  孙承宗一个人是代表不了内阁,同时他也无权直接免掉一个员外郎的官帽,前面张问达都不出声,后面就开始据理力争,不同意。
  孙承宗坐在椅子上,冷眼看着张问达,道:“今日就是本官来了,若是明天一早山雨满城,皇上的怒火你能承受?还是你们刑部能承受?”
  张问达脸色漠然,眉头紧皱。
  皇帝的怒火他自然承受不了,可刑部的人他必须要保,否则他这个尚书也不用当了。
  张问达抬着手,道:“孙阁老,不是我刑部不尽心,能用的办法,刑部都已经用了,只是这帮人太过狡猾……”
  “一点线索都没有吗?”这个时候,毕自严沉着脸,从外面大步进来,朗声道。
  毕自严的声音满满都是怒气,进来之后,众人看到的也是一片青色,目含怒芒。
  张问达心神骤紧,转向毕自严道:“倒不是,只是还不能确定,需要进……”
  “说!”毕自严在孙承宗边上坐下,目光冷冷的盯着张问达,斥声道。
  张问达心里越发的觉得不好,内阁这两位阁老在外界一直都有“泥塑二老”的“美誉”,比弘治之前的“纸糊三老”要好上一些,现在居然生怒,显然是有大事激怒了他们。
  他一时没有开口,四周刑部的人都屏气凝神,这会儿谁说话谁倒霉。
  廖昌永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帽子还歪了,一见内阁两位阁老都在,脸色微变,连忙行礼道:“下官见过毕阁老,孙阁老。”
  孙承宗终于等到人了,抬起眼皮看向他,目光冷峻,道:“说,查到什么了,要是你跟你们尚书说的一样,牢房你自己选!”
  廖昌永眼神微凝,悄悄瞥了眼张问达,张问达同样一脸的警色,眉头紧拧的对着他点了下头。
  廖昌永低着头,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道:“回孙阁老,确实查到了一些,只不过……怕未必是两位阁老愿意听到的。”
  毕自严冷哼一声,道:“让你说就说,哪那么多废话,要本官去牢里审你你才肯说吗?”
  廖昌永嘴角动了动,又抬头看了眼孙承宗与毕自严,道:“虽然下官没有拿到实证,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最近一系列事情,应当是阉党余孽所为。”
  毕自严与孙承宗脸色都是微变,而后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转头,面沉如水,眸光闪烁。
  阉党是不会去救杨涟的,阉党也已经没有什么高位之人漏网,不会妄图去动摇傅昌宗。他们做这么多事情,只能有一个解释——阉党,东林党,两党余孽合流了!
  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务实上,这一点都让毕自严,孙承宗难以接受。
  曾经的生死对头,现在居然勾结在了一起!
  兴风作浪!


第811章 再翻不了身
  对于东林党,明朝上下都是处于一种特别复杂的心态。
  东林党以往他们都是“正人”,“以天下为己任”,驱逐“邪党”,“众正盈朝”,重振朝纲,中兴大明仿佛就在即。
  当今皇帝横空出世,将东林党横扫一空,不知道多少人破口大骂,“昏君”的帽子一直到现在都摘不掉。随着东林党一些事情的不断爆发,这种心态在发生转变,一面是根深蒂固的信任,崇拜,一面又是现实摆在眼前,个中滋味,着实难言。
  现在孙承宗,毕自严等人又亲耳听到东林党与最大的“邪党”——阉党勾结在了一起,就更加的无以言表了。
  其中最复杂的就是张问达了,他也算是东林元老,经历了太多,万万没有想到,东林党会堕落到这种地步。
  “到底是错了……”他心里轻叹,苦涩。这一句“错了”,也算是将他心底的执念给了结了。
  廖昌永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立在那,没有多言。
  好一阵子毕自严才暗暗吐口气,瞥了眼孙承宗。
  孙承宗也是东林党,不同的是,他与李邦华,袁可立等人都极力保持中立,没有卷入党争,终究也还是东林党。
  孙承宗知道毕自严的意思,看了眼张问达,目光锐利的盯着廖昌永,道:“有哪些人,怀疑的也说出来!”
  廖昌永神色不动,瞥了眼张问达,这位毕竟是刑部尚书,身份也有些复杂。
  “说。”张问达脸色漠然,言简意赅。
  廖昌永这才抬手向孙承宗,道:“对于阉党,下官所知并不多,当年魏忠贤做了多少事情,握有多少人的把柄,这些把柄现在在谁手里,一概不清楚。不过,东林党,下官倒是有个怀疑之人。”
  孙承宗微微低头,脸角动了动,道:“好,本官知道了,刑部继续查,将阉党之人找出来!”
  他不给廖昌永再说的机会,转头向毕自严道:“毕阁老,我们一起进宫面圣吧。”
  现在天色已经蒙蒙亮,正是人们睡的最熟的时候。
  毕自严明白孙承宗的意思了,也知道廖昌永怀疑的那个人是谁,沉吟一会儿,道:“好。”既然知道了幕后之人,处理起来就相对简单,最后一个难题就是宫里了。宫里那位对于党争最是厌恶,若是得知阉党,东林合流,怕是又要掀起一股杀戮。
  张问达迟疑了下,还是道:“二位阁老,下官想与你们一同进宫面圣。”
  毕自严刚刚站起来,闻言眉头一皱,转头看向孙承宗。在这件事情上,孙承宗的话语权比较大。
  孙承宗看着张问达,心里思索着,点头道:“走吧,该说不该说,你心里想明白。”
  “是。”张问达面色不动的点头。
  东林党经过这一次,是彻底的要成为过去,再也翻不了身,张问达的那些心思,终究要化作流水,不得再提及半分。
  三人出了刑部,直接坐着马车赶往皇宫。
  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是有特权的,三人畅通无阻的进了宫,站在内外廷边界上,静候着。
  朱栩正在御书房后面的小床上躺着,眯了一阵子,现在又醒了。
  看着空荡荡,有些冷清的房间,朱栩垫高枕头,自语道:“以往睡的倒是很自然,现在怎么就感觉有些凄凉……”
  没多久,一个内监在外面敲门,低声唤道:“皇上……”
  朱栩眉头一挑,嘴角笑了起来。
  今夜睡不着的不止他,心里顿时就舒服多了。
  “告诉他们,朕睡着了……等等,这样与他们说‘皇上说,他睡着了’,去吧。”朱栩往下面躺了下,有些开心的道。
  外面的内监一怔,琢磨了一会儿,确定记住了,这才低声道:“是。”然后悄步离开。
  没多久,他就来到毕自严,孙承宗等人面前,转达了朱栩的话。
  “你是说,皇上说他睡着了?”毕自严瞬间就抓住了漏洞,冷着脸道。
  内监微微躬身,道:“是。”
  孙承宗与张问达互看了一眼,神色微凝。
  这说明皇帝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比他们知道的还多,早就知道他们会来!
  毕自严摆着“首辅”的架子,盯着内监沉声道:“皇上还说什么,一字不漏的说!”
  现在的内监已经不同七年前了,这内监神色犹疑,一会儿道:“就这些了,皇上没有再说其他。”
  毕自严审视了他一眼,面沉如水,心念如飞。
  他们都落入了一个俗套里,都以为皇帝还不知道,给了他们时间空隙,能够抢在皇帝之前结束这件事。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皇帝既然早就知道,反而一直没有动静,肯定是要借机作些什么了。
  毕自严沉思半晌,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自然也想到了,微微摇头,示意想不到。
  毕自严深吸一口气,沉着脸,没有走,也没有开口说话。现在他们是进退两难,退不能将事情处置了,进,皇帝根本不见他们。
  张问达心头沉重,还有理智,瞥了眼不远处的内监,上前在毕自严耳边低声道:“皇上会不会早就知道谁在背后搞风搞雨?”
  毕自严转头看了他一眼,眉头皱的更紧了。
  知道魏忠贤秘密的人,现在活着的没几个,其中一个魏钊就控制在皇帝的手里,要说皇帝知道一些事情那是肯定。问题是,皇帝为什么一直不出手?从杨涟,傅昌宗到现在的靖王,皇帝一直都没有动手的意思。
  他到底要干什么?
  内监见这三人不肯走,上前一步道:“三位大人,请回吧。”
  毕自严看了他一眼,沉吟一声,突然道:“你再去转告皇上,我们一定要面圣,不管多久我们都等!”虽然皇帝给了他在内阁的支持,可靖王这件事太大,会将内阁牵扯进去,并且他不清楚皇帝的意图,心里总是不安。出京一圈回来的皇帝没有了以往的“冲动”,反而更让他不安。
  内监眉头一皱,不知为何,眼前突然浮现了叶向高等人闯宫逼迫天启皇帝的画面,神色顿时一肃,道:“毕阁老,皇上向来大肚能容,对您也礼敬有加,但有些事情不能过。”
  毕自严神色微怔,道:“公公此言何意?”
  内监道:“毕阁老还是回去吧。”说着,他转身就走了。
  毕自严看着他的背影,神色若有所思。
  孙承宗走上前,道:“看来皇上意已决,靖王那边应该知道些什么,若是皇上这边不能探知一点,或许可以从靖王那边问问。”
  毕自严摇头,道:“靖王既然不肯见我,想必这件事让他都有些不好接受,皇上,怕是又要给我们惊吓了。”
  孙承宗疑惑不解,抬头看向景阳宫方向,道:“皇上既然肯给内阁大权,甚至不惜削弱六部,没道理……皇上这到底要做什么?”
  这也是毕自严的心头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有一个人知道。”突然间,张问达插嘴道。
  孙承宗,毕自严都一怔,转头看向张问达。
  “傅昌宗。”张问达言简意赅。几次内阁议事,傅昌宗的态度变化相当的明显,加上他的身份特殊,肯定知道了一些内情。
  毕自严目光闪动着微微点头,道:“他也不会说什么,既然皇上不肯说,那我们只有等了,天亮之后,一切都见分晓。”
  孙承宗倒是希望将祸事掐在头里,不过眼下也只能等事发,看皇帝怎么处置了。
  张问达有心挽救一下,现在却只能看着东林党万劫不复,心里无尽感慨,叹息不已。


第812章 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今年的天气着实怪,才十一月份就冷的出奇,并没有寒流,仿佛就是突然之间冷下来。
  公鸡打鸣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天色渐亮,京城在一片凄冷中,渐渐热闹起来。
  最先热闹的,是督政院,不知道为什么,一干人不约而同齐齐早到,并且都非常认真的工作。
  “哎,李大人,你来的挺早啊?”
  “呵呵是啊,陕西那边的几个督正使落实了,我这边正看着,如果有什么问题,我还打算去陕西一趟,亲自看看。”
  “李大人做事就是这么认真,惭愧惭愧……”
  “客气客气,都是本分事,说不上认真……”
  “柳大人,您来的也这么早?”
  “别提了,河南那边又出乱子了,几个人为了进督政院,行贿索贿,反贪局那边刚转过来,我估计得亲自出去一趟……”
  “您也要出去,您的身子骨行吗?”
  “一辈子操劳命,早就习惯,再说了,咱们督政院的事,我能不上心吗?”
  “那是那是……”
  “韩大人,您这是要出门吗?”
  “奥,对对,要去一趟山西,那边太不像话了,那边的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十几个人在巡抚衙门居然动起了手,气的巡抚赵大人要全部罢免他们,这不,奏本已经到了,我已经给副院正说了,这就去一趟,再不去还不知道出什么幺蛾子……”
  “哦哦……”
  话虽然这么说,可一下子这么多人都着急忙慌的要出京,还是第一次见到。
  一些听到风声的人,现在是后悔不迭,没能找理由出京,都在暗暗的想方设法的离京,躲开这个大漩涡。
  很显然,关于靖王的一些流言,已经无声无息的在官场蔓延,督政院就是重灾区。
  在另一个小院内,魏学濂看着一封封举告信,眉头不是眉头,脸不是脸。
  他在这里已经不少人日子了,对办案很有心得,虽然这些举告信写的有鼻子有眼,可他一眼还是看得出,里面大部分都是捏造的,唯有一条,他实在辩驳不了:“亲王之身,僭越为官”。
  在这个宗法大过天的时代,违逆祖法是大罪!
  不过靖王在督政院待的太久了,他从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很多人,包括他都已经习惯了靖王的存在。
  习惯也是一种可怕,可以挑战“祖制”,比如,魏学濂虽然知道这是违背“祖制”,心里却没有什么障碍,并不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靖王也不应该被人这样扳倒。
  他看着这些举告信,气不打一处来,案子他可以很快查清楚,可“祖制”这一条,哪怕是皇帝都要慎重,何况是他。
  “皇上……应该有办法吧?”魏学濂自语,他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朱栩了,别人都没辙。
  这一次与往常不同,没有闹的满城风雨,但却在官场迅速传播,快的惊人。
  宗人府。
  鲁王彻夜未眠,枯坐一夜,现在站在屋檐下,望着皇宫方向。
  靖王原本是靖江王,并不是朱元璋直系,一直是双字王,是皇帝前几年特旨加封。这个人,可以说,目前是宗室亲王里最突出的一个,如果他倒了,宗室就真的再也翻不了身。
  京城已经圈禁了近六万的宗室,其他各地还有更多,如果靖王倒塌,他们这些宗室王爷的日子将更加难过,日后的结局更是说不清楚。
  礼部现在也头疼,“祖制”往往是由礼部来继承,发展,阐述,靖王违背祖制,也可以说是违礼,他们礼部是首当其冲。
  靖王一旦倒台,后面就是追着,这一定会是一场浩大的运动,不知道多少人会被卷进去,六部尚书,从礼部,刑部,吏部没一个逃得了,还要加上督政院,说不得还得牵扯到内阁的毕自严与孙承宗。
  “也就是说,靖王一倒,整个朝廷就要崩塌一大半了……”
  沈珣轻叹,他坐在班房内,神思不属,难以平静。倒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在忧虑朝局。这暗中的人手段着实厉害,靖王确实是一个可怕的弱点,一旦他出事,朝廷就等于瘫痪了。
  内阁。
  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三人一夜未睡,一直坐在那,默默无言。
  他们与外面担心的不同,是在等着皇帝的处置手段,他们希望能第一时间知道,然后做应对,并且将风波减到最小。
  毕自严又喝了口浓茶,抬头看向外面,道:“差不多了,皇上那应该已经醒了,让郑友元盯着,有什么消息立即来告诉我们。”
  “是。”门外一个差役应声,快速转身离去。
  这差役刚走没几步,郑友元就急匆匆而来,进门就大声道:“二位阁老,不好了,通政使司那边将一堆奏本都送去司礼监了,全都是关于靖王的!”
  毕自严如同被针扎了般,陡然精神起来,抬起头看向他,还不等说话,孙承宗就沉声道:“都是什么人的奏本?”
  郑友元道:“还不清楚,有几道是河南过来的,还有南直隶,然后就是几个内定的巡政御史,我听说措辞相当激烈,可能会触怒皇上。”
  毕自严深吸一口气,扶着桌子站起来,刚要说话,外面就响起了一声尖锐的唱和。
  “皇上驾到!”
  毕自严身形一顿,与孙承宗对视,孙承宗也目露惊色,接着沉吟着道:“先接驾,其他再说。”
  毕自严点头,整理了下衣服,迈步向门口走去。不等他们到门口,朱栩已经快步迈过门槛,几人匆忙要行礼。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大步穿过几人,道:“都免礼吧,朕就是来看看。”
  说着,他就走到内阁大堂正中,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的打量。
  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对视,都沉着脸,目光变幻。
  好一阵子,毕自严走到朱栩身侧,斟酌着话语,道:“皇上,这么一大早来内阁,可是有什么要事?”
  朱栩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没事,就是心血来潮,你们都坐吧。”他说着,走向最北面。
  内阁桌椅的摆放是有规矩的,比如最北面是两张椅子,坐的是毕自严与孙承宗,一左一右,再两边是六部尚书的椅子,依次而列。
  朱栩走过去,抬了抬手。
  两个内监小跑上前,将其中椅子一个搬出去,另一个放在正中。
  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对这些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只是心里有些不安,在朱栩坐下后,依次在两边坐下。
  朱栩穿着厚厚的棉衣,呵着气,看着两边的三个人,笑了笑,没有立即开口。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看了眼,孙承宗侧身向朱栩,顿了好一会儿,道:“皇上,内阁总理天下政务,些许小事定然能处理妥当,请皇上勿忧。”
  孙承宗这话说的很有技巧,朱栩端起刚刚上好的茶杯,顺水推舟的道:“嗯,朕对内阁的能力很是放心,只是回京之后,还没有与二位老师好好聊聊天,朕就想着找个机会聊聊,这不就来了。”
  孙承宗神色不动,心里不宁。皇帝丝毫不提靖王的事,摆明要有大事情。
  毕自严面上沉着,给孙承宗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接话。
  张问达就更不会开口了,东林党与阉党勾结的事,对他打击不小。
  朱栩喝了口茶,身心舒泰,然后看着毕,孙二人,道:“朕上次去陕西,虽然没有见到皇兄,可想起了很多事情,他当年在文昭阁,衣不解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政务从不怠慢分毫,朕回京这一路上一直在反省,这一条,朕比皇兄是差远了。”
  众人心头微跳,皇帝这话是何意?要召回信王吗?那万万不能!京城已经够乱,信王绝对不能回来!
  毕自严与孙承宗暗自警惕,静等着朱栩下面的话。
  朱栩并没有照着他们的想法来,目光坚定的道:“朕决定了,待明年亲政后,朕便坐镇内阁,与诸位阁臣一同处理政务,同坐同休,风雨不停!”
  毕自严与孙承宗,张问达都是神色微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皇帝的话是这个意思!
  圣君临堂当然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若是能时时见到皇帝,他们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顺手!
  这是盛世明君的作为!
  “皇上英明!”毕自严与孙承宗几乎同时起身,行礼道。
  张问达慌忙跟着,事情也出乎他的预料——皇帝突然“勤政”了。
  朱栩看着三人,笑着摆了摆手,道:“免礼,都坐下吧。”
  三人都颇为拘谨的坐下,心里还是很震动。皇帝虽然在景阳宫也算勤政,但却比不了在内阁,这才真正的“勤政”!
  朱栩有端起茶杯,心里暗笑,他这个皇帝,明年就要兼任内阁首辅了。这皇权,相权,都将在他手里!
  装模作样的喝了口茶,他放下茶杯,环顾一圈,故作沉吟的道:“内阁辅臣还是少了,这样吧,靖王入阁!督政院日后会越来越重要,他入阁,是必须,也是理所当然……”
  众人心头再惊,同时明悟!
  原来皇帝是打这个主意,他要靖王入阁!
  可是!
  这样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波,朝廷,京城官场还可控,天下士林还不知道会骂出什么样难听的话来!


第813章 靖王入阁
  朱栩说完这句话,便端起茶杯,轻轻的吹着。
  毕自严,孙承宗对视,神色肃然。
  眼前的皇帝不拘礼法他们都知道,可是亲王干政这件事不仅是礼法,还涉及到社稷稳固。这是吸取历朝历代教训后,太祖钦定,一旦开启一个缺口,日后不知道有多少血雨腥风,皇室阋墙。
  毕自严斟酌再三,还是开口道:“皇上,臣认为靖王在督政院已是极限,若是入阁,社稷不稳。”
  朱栩早就知道他们的说辞,笑了声,转头看向刘时敏,道:“鲁王来了吗?”
  刘时敏道:“应当快了,奴婢派人去催。”
  他话音刚落,外面就一个差役快步进来,道:“启禀皇上,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