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说完,魏学濂就打断他道:“将军,这个是八驸马,巩永固。”
小队长一听就脸色微变,上前看了几眼,又转头看向魏学濂等人,道:“你们胆子还真大,连驸马都敢殴打,还打的这么重!”
魏学濂与袁任霄对视一眼,两人虽然敌视,心里却同时咯噔一声。巩永固纵然无权无势,可怎么说也是驸马,当今皇帝的姐夫,十足皇亲国戚。
娄子大了!
小队长探了探巩永固的鼻息,他也不敢大意,道:“快带回去,叫大夫来,还有,去十王府通知八公主。”
魏学濂与袁任霄蓦然头皮发麻,要是他们双方打一架也就算了,公说公有理,总有的扯皮,这将驸马给打了,定然上达天听,皇帝说不得要震怒了。
一群人被押走了,直奔巡防营衙门。这在大街上极其显眼,不知道多少人围观,指指点点,嘀嘀咕咕。
袁任霄,魏学濂这会儿已经后悔,丢人丢大发了!
没多久,巡防营通知各个衙门主官的人就到了他们的衙门。
最快的是刑部,张问达听到消息,面色阴沉的可怕。
“你是说,他们在皇家政院门口,几十个人斗殴,被巡防营给押走了?指名道姓的要本官去领人?”张问达压着怒气道。
报信的主事低着头,道:“是。”
这主事实在是不敢抬头,因为这件事太过丢人。要是刑部尚书亲自去巡防营衙门领人,这人丢的不是一点半点。
张问达心里怒气腾腾,道:“他们可真敢给本官丢人!都有哪些人?”
主事嘴角动了动,分明感觉他们的尚书大人极其不愿意去,梗着脖子道:“刑狱司追缉科十八人,一个六品,两个七品,外加十多差役。”
张问达眉头深深皱起,脸色阴沉,一拍桌子道:“先放着!”他实在丢不起人,拉不下脸!
主事知晓张问达的心思,抬起手,建议道:“大人,不如走一趟兵部,让他们直接把人放了吧?”
要是以前这种事自然没问题,现在张问达哪舍得老脸,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看他的笑话,厌烦的摆了摆手,道:“就这样,去吧。”
主事也知道了,连忙道:“是大人。”
不远处的吏部这边,周应秋就更恼火了,现在正是皇帝对朝局进行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任何事情都可能造成极大影响,将皇帝心里的一些天平打翻,后果不可预料!
偏偏就出了这么档子幺蛾子!
左侍郎吕大器站在周应秋身前,看着他铁青的脸色,道:“大人,袁任霄是袁老大人的孙侄子,在我们吏部也算重要,不能就这么被关在巡防营不管……”
周应秋近来异常的低调,在不清楚皇帝要怎么调用他的情况下,事事他都小心谨慎,这袁任霄倒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你要本官去保他出来?是坐着轿子,还是乘马车?摆不摆官仪?”周应秋抬头看着吕大器,语气极其淡漠道。
吕大姐嘴角苦笑,道:“大人,到了这个时候,丢脸也要尽早丢,越往后越麻烦,靖王就在内阁,还有一个八公主驸马……”
周应秋越听越皱眉,这件事比他预想的还麻烦,还可能将后宫牵扯出来,估计到时候皇帝想要压一压都难。
他很烦躁,在这个时候出这么档子事情,一拍桌子站起来,沉声道:“先停他的职,我现在去将他领回来,对了,关他的禁闭,十天半月不准放出来!”
吕大器知道这还是轻的,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点头道:“是。”
周应秋比张问达聪明,急匆匆的第一时间就去领人了。
靖王更是急匆匆的从内阁出来,直奔巡防营。
别人不清楚,他十分明白,魏学濂这次闹大了,怕是要将整个朝廷都卷进去,他早保出来早作应对。
在各衙门的大人们赶去巡防营的时候,先一步得到消息的八公主朱徽媞已经哭哭啼啼的进了宫,正在慈宁宫哭诉。
“娘娘,你可要为我做主,我夫君一直都按照皇上的吩咐,好好的皇家政院苦读,今天吏部与督政院的人要在政院门前闹事,他只是去劝架,这帮人什么都不管,直接就打上了……”
“他们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有品级的官员,怎么能如市井混混,说动手就动手,毫无操守与规矩……”
“娘娘,我夫君怎么说也是当朝驸马,是皇亲,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这到底是要干什么?人都打的昏过去,大夫说肋骨还断了好几根……”
朱徽媞一边抹泪,一边哭诉,如一个泪人。
她今年不过二十三,正风华正茂,坐在张太后对面,一个劲的哭,泪珠不断。
当今皇帝与她们这些姐妹走的都不近,逢年过节也是点头之交,加上还没有中宫皇后,所以朱徽媞只能找张太后。她与巩永固伉俪情深,这会儿是满心的委屈,怎么也压不住。
张太后听的面色发冷,双眼都是怒光。
她不理会朝政是一会事,有人欺负到皇家头上是另一回事。都这样了她这个太后要是还不说话,皇家的威仪,脸面何在?
她压着怒气,看向门边的焕儿,冷声道:“皇上现在在哪里?”
焕儿轻轻屈身,道:“皇上今天出城了,还没有回来。”
张太后也想起来,朱栩今天是带着永宁一起出城了,木着脸点头道:“你让人盯着,皇上一回来就让他来慈宁宫,不管多大事情都给本宫往后推!”
焕儿看了看朱徽媞,道:“是。”
“乐安,你在这等着,等皇上回宫。”张太后拉着朱徽媞手,沉声道。
乐安公主,朱徽媞的封号。
朱徽媞咬着嘴唇点头,默默无声。
哭诉了半晌,她冷静下来,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关键问题在于她的出身以及她的母妃,还有就是一些不堪的过往。
她的母妃是西李,也就是李选侍,当初挟持天启皇帝要封皇后的那位,“移宫案”后被拘禁,魏忠贤得势后又给她们加了封号,放了出来。当今皇帝登基之后,又将西李连同郑贵妃等人再次拘禁,她能被放出来已经是宽宥了。
雪下的是越来越大,将京城都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寒风不知何时呼啸而起,鬼哭狼嚎声在京城上空回荡。
虽然大雪飘飘,天气寒冷,还是阻挡不了民众议论的热情,各处热气腾腾的茶馆,聚集了不知道多少无所事事,闲来无事的人,茶余饭后的在闲谈。
“这吏部与督政院打群架,旷古绝今的头一回吧?”
“督政院就是以前的都察院,与吏部关系密切,他们怎么打上了?”
“我听说啊,是在皇家政院的门口,打的很激烈,一个四品大员都亲自动手了……”
“嘿嘿,你们不知道,有一个驸马出来劝架,被两边给打了,哈哈……”
“你说,朝廷这次会怎么处置,靖王这刚刚入阁,吏部尚书又是咱皇上的心腹,这次有好戏看了……”
“可不是,这帮人也真是胆大,什么事都敢干……”
普通百姓看热闹,朝野官员全都很清楚,这次群架的缘由是反贪局利用权力报复吏部对政院系那些官吏的“外放”,抓了吏部不少人,吏部还以颜色要再动政院系,只要这个矛盾不解决,以后还有的麻烦。
同时很多人心里有疑惑,督政院,吏部,皇家政院都是皇帝的心腹机构,他们怎么就打起来了?
第824章 大棒与甜枣
这次吏部与督政院的群架,可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也可以说是矛盾积压已久的必然。
在皇帝不在宫里的时候,所有事情都推到了内阁头上,成了风尖浪口。
靖王,周应秋在巡防营碰头,两人虽说不这么熟悉,这会儿在这遇见,着实尴尬不已。
巡防营虽然由兵部统管,可地位摆在那,中心区域的都尉相当硬气,依着规矩给了靖王,周应秋一番口头教育,还令两人写下“保证书”,这才肯放人。
靖王,周应秋都没辙,在这里摆架子那是自取其辱,只求赶紧离开,走完流程,领着人,飞速回了衙门,然后怎么也不肯再露面。
内部自然又是一番波涛,袁任霄,魏学濂怎么处置,他们也都只能暂时停职,还得看内阁,皇帝的意思。
孙承宗,毕自严已经都得到了消息,从各自的椅子上站起来,端着茶杯望着外面的鹅毛大雪,哪怕屋里有碳,手里有热茶,他们也暖和不了多少。
孙承宗瞥了眼毕自严,道:“你打算怎么办?”
毕自严也头疼,慈宁宫那边专门派了内监在门外,说是等着皇帝回宫的消息,何尝不是来施压的。
“八公主还没走?”毕自严问向门前不远处的郑友元。
“没有。”郑友元上前两步,道:“太后那边估计是一定要等到皇上回宫。”
毕自严一只手捧着茶杯,一只手拿着茶盖摩挲着茶水,轻轻点头。
一个驸马被打,平时也就是小事情,他都能压下来,现在是吏部,刑部,督政院三衙门群殴,连累了驸马,后宫若是不罢休,皇帝就只得下重板子。
“张问达还没去领人?”孙承宗开口道。
郑友元道:“没有,刑部大门紧闭,张尚书似乎拉不下脸。”
“要是我我也没脸去!”毕自严突然冷哼了一声。他对这件事很不满意,天下人固然会嘲笑这几位尚书,最终骂名还得内阁来背。
纸糊三老,泥塑二老,瞎聋内阁,这样的名声谁愿意沾身!
孙承宗瞥了他一眼,摇头道:“张问达糊涂,我们不能跟着,不早早将人领出来,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毕自严眉头微皱,会意的抬头看向郑友元,语气不善的道:“去告诉张问达,立刻将人领出来。他要是不去,本官亲自去刑部求他!”
“是!”郑友元听着就知道毕阁老动了真怒,连忙应声,转身出去。
孙承宗看着毕自严的表情,转过身,难得放松的笑着道:“你先不要着急,咱们要多学学皇上。”
“学皇上?”毕自严跟着转身,两人在一张小桌前坐下,毕自严若有所思的自语。
孙承宗放下茶杯,笑着道:“顺水推舟,见缝插针,将坏事往好的方面去推动,破而后立……”
毕自严与孙承宗相处日久,也对朱栩有一些了解,渐渐的也听出味道来,沉思着道:“你是说,咱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削弱吏部?”
“嗯。”孙承宗轻轻点头。
毕自严坐直身体,心里思忖起来。这确实是个好机会,打了吏部板子,谁都无话可说,关键是一个“度”,他揣摩不透皇帝要加强内阁权威到什么程度,削弱六部的度又在哪里?
好一阵子之后,毕自严瞥了眼孙承宗,问道:“你觉得,皇上会怎么处置这件事?”
孙承宗稍作沉吟,摇头道:“近来周应秋异常的低调,想必是皇上已经与他说过些什么了,你真要做什么,还需与他商议,免得横生枝节。”
毕自严自然知晓,虎死不倒架,周应秋在吏部多年,哪怕有皇帝的默许他也不能贸然出手,否则周应秋稍一反弹,内阁就会极其被动,对后面的收权计划影响不可估量。
默默思忖一阵,毕自严突然向前沉声道:“来人,等张问达领人之后,通知六部尚书,还有靖王,内阁议事!”
“遵命!”不远处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起身,领命而去。
张问达得了内阁的命令,只得硬着头皮去领人,算是打架的两拨人自己“和解”,后面就是等着上面的板子了。
大雪飘飘,寒风呼号。
朱栩的马车在雪地里滚动着,终于是回到了城里。
马车内虽然有暖炉,可窗户被吹的大开,寒风凛冽,让一干人都裹紧衣服,勉强坚持着。
两个小丫头挤在角落里,盖着朱栩的披风,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还迷迷糊糊的打着瞌睡。
“让大家再坚持一下,回去后都放假回去,好好休息。”朱栩对着外面的王文胜道。
“是。”王文胜道。
五十多个禁卫在雪地里的穿着显得很是单薄,闻言都面露激动,看着马车目光闪着崇敬之色。
“皇上。”刚刚入了城门,王文胜就来到马车边,道:“司礼监派人在等着。”
朱栩一怔,道:“上来吧,边走边说。”
“是。”
马车停了下,继续往前走,一个内监瑟瑟发抖的进来,半跪着道:“启禀皇上,奴婢是刘公公派来的,京里出了件事情。”说着,就将一道奏本递给朱栩。
朱栩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来,打开看了眼,不由得一只手捏着下巴,面上动了动。
刘时敏在奏本里,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内阁六部的动静,还有就是八公主在慈宁宫的状况都说了个清楚。
“比朕预计的还要早了些……”朱栩自语。魏学濂与袁任霄的冲突,看似是反贪局的反贪污行动引起的,可实质上,是皇家政院的这些“泥腿子”与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们的根本矛盾。
这些士大夫辛辛苦苦十多年才能一朝登科,而皇家政院这些人,就是在皇家政院待了几年就能入仕,凭什么!
进了城,风就小了些,小丫头探出小脑袋,睁大双眼看着朱栩道:“皇叔,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栩看了她一眼,笑着道:“没什么,有些政策不完善,朕得再想想,你们再眯一会儿,很快就要进宫了。”
“哦。”小丫头见没热闹看,有些失望的又缩回脖子。
朱栩合上这道奏本,心里反思起来。
他这些年进行的改革,相对来说都很粗糙,哪怕是“新政”,也是大框架,需要慢慢精细,填补,完善。
虽然建立皇家政院,在各地普及书院,有利于扩大教育范围,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取消科举也有利于将天下读书人送入政院,削弱儒家的影响力,提升对“唯物观”的认同感,助力发展科技,可副作用也有些大,正在不断的显现。
好半晌,朱栩慢慢眯起眼,轻声自语道:“倒是个机会,大棒之下顺便还能再送个甜枣出去……”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表情,微微躬身,道:“皇上,是先去内阁还是……”
朱栩抬头看向他,旋即“唔”了声,拿着奏本拍打着膝盖,道:“去慈宁宫吧,朕也想看看内阁是怎么处置的。再说了,朕与这些姐姐们也走的不近,要弥补一下。”
“是。”曹化淳道。
马车很快就转进宫,朱栩还在思忖着他的几个姐姐。
他父亲光宗总共有十七个子女,活下来的只有六个,长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启帝,五子朱由检,以及六子朱由栩也就是他了,还有三个姐姐,五姐宁德公主,六姐遂平公主,八姐乐安公主。
朱栩与几个姐姐走的都不近,皆因为宫廷不净,比如八姐乐安公主,他生母是西李,李选侍,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着实亲近不起来。不过她的夫君巩永固,倒是宗亲里算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了,朱栩颇为看好。
这次巩永固无端被打,于情于理朱栩都得给人家做主。
过了乾清宫,几人舍了马车,都裹着衣服,小跑向慈宁宫。
小永宁是最急了,拉着李香君直扑慈宁宫,小脸冻的发白。
慈宁宫内,张太后与八公主朱徽媞还在叙话,安慰着。
焕儿那边早早得到消息,悄步走进来,在张太后耳边低声道:“娘娘,皇上与公主回来了,正在来慈宁宫的路上。”
张太后缓和的脸色顿时又冷了几分,道:“嗯,你去门口等着。”
“是。”焕儿转身又立到门口。
张太后看着朱徽媞,道:“不用担心,皇上来了,本宫与他说。”
朱徽媞轻咬着嘴唇点头,实际上她是有些畏惧朱栩的,毕竟朱栩对“自己人”苛刻那是出了名的,要是他不在乎她与她夫君巩永固,她也没辙。
“母后,母后……”
小永宁还没跑到慈宁宫就大叫起来,她现在算是深刻体会到她母后的好处——她被冻惨了,需要温暖。
张太后一听,这才想起永宁也跟着朱栩出去了,听着她的叫喊声,心里一跳,连忙快步走向门口。
“母后……”小丫头飞奔过来,一把就抱住了张太后,仰着小脸,满是委屈之色。
张太后一看她苍白的小脸,再看李香君瑟瑟发抖站在一旁,慌忙道:“快进来,进来,焕儿,关门,再生火,对了,煮一壶茶来……”
焕儿一见也吓坏了,连声道:“是……”
结果就是朱栩刚到门口,慈宁宫的大门快要关上了。
“哎,朕还没进去……”
第825章 内阁与六部的斗争
关门的宫女一惊,又急忙打开,放朱栩进来。
朱栩进来后,先看了眼里面的人,然后才拍打着衣服上的雪。
朱徽媞一见朱栩,迅速站起来,行礼道:“乐安见过皇上。”
朱栩走过来,笑着摆了摆手道:“八姐不用客气,坐吧。”
朱徽媞拘束的行礼,道:“谢皇上。”
朱栩甩了甩头,在张太后与小永宁,李香君烤火的炉子前坐下,也伸出手,呵着气。
张太后将小永宁搂在怀里,在炉子前正揉着她的手,看着她冻的通红的小手,到底是亲闺女,张太后抬起头皱眉的看着朱栩,不满的道:“你也是,这么冷的天非要带她出去,你看她们冻的……”
朱栩看着缩在张太后怀里,苍白着小脸的永宁,笑了声道:“没事,不经历风雨,哪里有彩虹……”
张太后顿时不轻不重的哼了,另一边焕儿匆匆端来两杯热茶,道:“娘娘,快让公主喝下吧,暖暖身子……”
张太后伸手接过来,一杯给小永宁,一杯给了李香君。
朱栩咳嗽一声,抬头看向焕儿故作威严的道:“朕的呢?”
焕儿刚要开口,张太后就道:“你出去见彩虹……”
朱栩顿时笑了声,弯下腰道:“皇嫂不用担心,生病也不是坏事……”
张太后没好气的又看了眼朱栩,低头看着小丫头喝热茶,待她脸色红润了些才安心。
“对了,乐安来了,你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张太后心里一松,立刻就又想起朱徽媞的事了。
朱栩转头看了眼站在不远处的朱徽媞,道:“嗯,知道了,朕就是为这事情来的。”
朱徽媞倒是不意外朱栩与张太后一家的和睦,她打小也在宫里,知道张太后当年是怎么收养朱栩以及庇护他的,可以说,没有张太后,朱栩早就夭折了。
她双眼通红的上前,屈身的向朱栩道:“还请皇上给乐安做主。”
朱栩看着她,点点头,道:“坐吧,内阁那边已经在处置了,朕刚刚命人去打听了,有消息会立刻报过来,要是皇姐不满意,朕再严惩。”
虽然皇帝没有大怒,直接处置,不过有了这样一个态度,朱徽媞心里还是稍安,道:“谢皇上。”
没一会人,焕儿又端了杯热茶给朱栩,他喝了一口,一股暖流遍布全身,顿时舒服了不少,侧头看着朱徽媞道:“朕记得,巩永固在皇家政院也好些年了,怎么没出来做事?”
朱徽媞神色微紧,犹豫着道:“因为他是宗亲,没有合适的地方去。”
朱栩眨了下眼,对于宗室,外戚现在的规定都很死,或者说笼统,一言而定,没有丝毫灵活性。
大明现在是一个变革的关键时刻,正在不断梳理过去的混乱,同时也造就了新的,更多的杂乱,需要时间来消化,有条理的理清。
对于宗室,外戚显然不能都一昧的圈禁的,不然百年后肯定会演变出新的问题来。
朱栩稍稍沉吟,道:“巩永固,嗯,朕看过他的资料,政院那边对他的评价也不错,这样吧,有两条路,一个是皇家政院内部,可以晋升教谕,教授之类,另一个就是出来,内阁现在有一个外务司,他可以去做副主事,从六品,皇姐觉得哪个合适?”
近年来宗亲受到了很严厉的压制,不止是朱栩,外廷也有意大力削弱,所以待遇上与以前算得上是“天差地别”。朱徽媞的出生不好,待遇自然就更差一些,现在听着朱栩的话,心里颇为惊喜,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手无足措的看着朱栩,然后又看向张太后。
张太后哪里懂这些,眉头微蹙,不满的看着朱栩道:“当然是最好的。”
朱栩笑了声,道:“好,那就去外务司吧。就是伤了几根肋骨,休息一阵子就没事了,过了年就去上任,皇姐,回去告诉他,好好做,莫要让朕失望。”
朱徽媞大喜,慌忙起身,行礼道:“乐安谢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看着张太后道:“皇嫂,内阁那边一时半会估计没有结果,咱们先吃饭吧,朕早就饿了。”
小永宁这会儿终于缓过来了,仰着小脸,可怜兮兮的道:“母后,我要吃鱼,喝鱼汤。”
张太后有些心疼的摸了摸她小脸,又瞪了眼朱栩,道:“嗯,焕儿,去准备吧。”
朱栩揉了揉脸,心里感慨,到底是亲生闺女重要啊……
慈宁宫的一群人在等吃饭,内阁现在召集了六部尚书在开议。
内阁三位辅臣,加上六部尚书,总共九个人,依次而坐,表情各异。
毕自严神色从容,语气相对平静,淡淡道:“事情我想诸位都知道了,皇上刚刚也回了宫,必须在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