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个时辰,两人相拥着,没有睡意的低声说着一些呢哝软语。
李解语发丝被汗水打湿,侧脸贴在朱栩肩膀,轻声道:“语棠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男孩,刚刚十岁,是她小叔子,长的相当好看,臣妾觉得,慈烨将来长大,肯定也一样好看……”
朱栩笑着“嗯”了声,不过心里却摇头,老朱家的基因不太好,即便是他也说不上英俊,只能算中等偏上一点。
李解语似乎畅想了一会儿,嘴角带笑的道:“语棠说,周家想将他送入政院,但家里的长辈反对,希望能送入岐山书院,给严老先生做书童……”
朱栩知道,现在政院以及下辖的书院,还是普通人的天下,士人都相当“鄙视”,不愿意孩子与这些“泥腿子”一起,恐影响孩子的未来,盛行的还是传统的“名师出高徒”教育。
“皇上,您说,慈烨要怎么办?太后娘娘那边说要找十个老师,一天六个时辰不间断的上课才行……”李解语微微仰头,在黑暗中看向朱栩的侧脸。
朱栩搂紧她一分,道:“不着急,等他大一些再说。朕是倾向他去政院……朕,皇兄,父皇,神祖等等,我大明的皇子皇孙,除了太祖,成祖,宣宗,其他历代皇帝几乎都没出过宫,不懂人间疾苦,朕希望后面能多了解一些,最好有个传统……”
在李解语看来,朱栩还没说话就已经“都对”,听着就微微点头,道:“嗯,臣妾听皇上的。”
或许刚运动完,朱栩没什么睡意,搂着李解语软玉温香的娇躯,问道:“戚语棠就说了这些?”
李解语眨了眨眼,道:“说了不少,不过都是闺阁之语,对了,她还说,京城里不少人在串联,明天要去城门外迎接赵尚书。”
“赵尚书?赵晗?”朱栩一怔的道。
“嗯。”李解语道:“语棠的夫君也在列,听说这位赵大人以前在京城官声很好,不少人都受了他的恩惠,所以有人开口其他也不好拒绝,只得都去迎接了。”
朱栩嘴角动了动,微微摇头道:“你不懂,赵晗接任的是吏部尚书,天下都知道他是朕的人,这不是去还恩情,是提前抢关系了。”
赵晗接任吏部尚书,不说掌握了人事任命,考核,升迁的大权,本身也前途无量,很值得投资。
李解语轻声笑道,道:“语棠说是巴结,他那夫君甚至还准备了酒席,花了二十多两,语棠很是心疼。”
京城里有的是想要复启或者出仕的人,刚刚调任的赵晗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确实是一个机会。”
朱栩眯了眯眼,笑着道:“过几日抽空,将戚语棠以及他那个小叔子请进宫,朕见见。”
李解语一怔,道:“皇上要见语棠?”
朱栩枕着一只手,道:“我大明勋贵公卿,世家子弟享乐成风,奢靡无度,能看过眼的着实没几个,得整顿一下了。”
李解语轻轻应了声,没有再吱声。
朱栩也没有再说,微闭着眼。宗室已经在进行“降爵”,是时候调教一下那些混吃等死,无能无用的世家子弟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起大雪,飘飘洒洒,在外面铺满了一地。
鱼藻宫屋檐下,朱栩煮着小火锅,喝着小酒,赏着雪。
在朱栩对面坐着曹文诏,一脸的爽朗笑容。
两人之间是李解语,在拿着筷子在火锅里摆弄着,同时还要热着酒。
待李解语给曹文诏舀了碗酒,曹文诏连忙笑着道:“有劳娘娘。”
李解语轻笑着,又给朱栩盛了一小杯。
朱栩端起酒杯,看着外面的雪花,笑着道:“朕待会儿还得去内阁,不能喝多,你随意吧。”
曹文诏不跟朱栩见外,端起碗就喝了一大口,道:“殿下……皇上,酒还是大口好,尤其是烈酒,喝着舒服,在冬天就更爽了……”
朱栩看着他笑了声,道:“你也知道,朕也有过做领兵大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梦,可惜啊,朕没有领兵之能,更无胜战之才。”
曹文诏嘿嘿一笑,道:“那个谁,韩信说的,是吧,说汉高祖会统领大将,皇上也是这样,更厉害……”
朱栩喝了口酒,摇了摇头,道:“汉高祖怎么说也是经历沙场,建立大汉的人,朕是差的远,对了,跟朕说说你在南海上的见闻。”
曹文诏刚刚端起的酒碗放下,稍作沉吟,面色微肃的道:“皇上,南海之大超过想象,吕宋,旧港也是异常广袤,海外夷人远在万里之外还能侵占如此多之地,他们的实力不可小觑,前次大败,必有再来之日!”
朱栩微微点头,曹文诏还算有点眼光,比京城里这些坐井观天的大人们强。
曹文诏看着朱栩,道:“西夷人也分成了多股势力,红毛人分两拨,一个翻译为苏格兰,另一个称之为尼德兰,还有大小佛朗机人,据翻译所说,他们都远在万里之外,信奉一个叫做‘上帝’的神灵,每到一处必然逼迫当地人供奉,否者就大开杀戒,屠戮。这些西夷之人生性残暴,好杀无度,无曾丝毫教化,将来必为我大明之患。”
朱栩“嗯”了声,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现在的欧洲还没有后世那么泾渭分明,相当的复杂,很多国家,民族还没有完全发展,还在神圣罗马帝国阴影下挣扎,离他们真正划分清楚势力范围,国家独立,可以纵横天下的时候还很有些遥远。
“目前来说,大佛朗机人最强。”
曹文诏神色正经,没有再碰酒碗,道:“在遥远的西方是无敌的,是庞然大物。另外尼德兰正在兴起,在国土之外占据了上千倍的领土,拥有上千艘的船只,来往世界各处,海贸,强盗,杀人越货,奸淫掳掠,几乎无恶不作,为此每年都有着千万以上白银的收获,这对他们国家来说,是上百倍的国库收入,相当惊人……”
第898章 辽东策
荷兰人现在处于上升阶段,还没有击垮西班牙人,等他们称霸海上,成为“海上马车夫”,利润将更加惊人!
李解语坐在两人之间,静静的弄着火锅,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
曹文诏看着朱栩,继续道:“他们本土出产的东西不多,都是从各地掠夺,四处专卖,其中香料,鸦片最为暴利,每年利润都要上百万两的黄金,另外还有胡椒,棉,一些铁制品,我大明的丝绸,陶器,瓷器等,也都是暴利,现在这些都被我大明控制了,只要经营的好,每年千万两的白银非常轻松,对了,还有很多金矿,银矿,臣都已经命人封锁,等候皇上旨意……”
朱栩轻轻点头,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看着曹文诏笑着道:“你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不过纵观各种情报,西夷人还在内斗,挣脱不出,也并没有能力派出重兵来我大明沿海开战,即便真的有,远离本土万里之外,也是战而不能久,我大明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可以预见的三五十年内,无需担忧这个。”
曹文诏一听,就笑呵呵的道:“皇上圣光独照,说的必然是对的。”
朱栩指了指他,道:“朕之前就说过,我大明不需要长城,陆上是,海上也是,我大明的商人,海军,都要积极的探查海外,对这个世界要进一步的了解,坐井观天就是自取灭亡……”
曹文诏跟随朱栩最久,知道的也最多,“嗯嗯是是”的听着。
“海贸的事情,朕也已经交给布木布泰了,内阁朕都会约束着。”
朱栩端着酒杯,不紧不慢的道:“既然手里有这么多好东西,自然要好生利用,卖个好价钱,我大明现在缺粮食,这些西夷只要给银子,什么都能弄来,要是每年给朕弄个几百万石,朕也能松口气。”
曹文诏闻言笑容收敛了一些,继而就道:“臣还是觉得皇上有些过滤了,我大明乃天下正中,物华天宝,虽然有些灾情,但也不至于影响太大,无非就是忍几年苦日子,不打紧……”
朱栩笑了声,端着酒杯不语。
今年在历史上是西元1633年,“小冰川”真正的厉害才刚开始,还要等十年才算过去,十年,足够将大明的底子耗的差不多。欧洲在不少方面已经领先大明许多,有个十年,将更难赶超,朱栩要尽可能的保住大明的元气,未来与欧洲人进行全方面的竞争!
这个说轻了,是世界霸权,领导权的争夺,说的严重一点,是事关大汉民族的地位在世界上是一等还是三等,甚至是生死存亡!
大明不能走回头路,更允许闭关锁国!
好一阵子,李解语看着朱栩,轻声道:“皇上,酒冷了。”
朱栩微怔,旋即看向曹文诏道:“在朕这不用拘束,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奏本写好了送去内阁,朕让曹化淳多印个几十份,给京城的大人们都开开眼界。”
“是,谢皇上,那臣就不客气了。”曹文诏嘿嘿一笑,说着就端起碗,一仰而尽。
李解语给朱栩添了杯酒,又拿一个舀勺递给曹文诏道:“曹大人想喝尽管自己盛。”
曹文诏对李解语倒是颇为客气,连忙道:“是,劳烦娘娘。”
李解语微微一笑,看向朱栩道:“皇上,慈烨,淑娴估计醒了,臣妾去看看。”
朱栩点点头,待李解语走了,看向曹文诏道:“关于‘军改’,进行的怎么样了?”
曹文诏喝着酒,擦了擦嘴,道:“基本上完成了,大致是依照皇上的意思,只是孙阁老等人多加了许多制衡,以免有人坐大,威胁社稷安危,另外就是统领之人还有些争执。”
朱栩笑着看了他一眼,道:“你不是被孙阁老收买,来探朕的口风的吧?”
曹文诏顿时就笑了,道:“孙阁老要收买我也得开的出价啊。”
朱栩也笑了,确实,整个大明想要收买任何人都可能,唯独曹文诏不可能,还有什么价码可开?
又喝了一杯,朱栩斟酌着道:“你们再商量商量,统领之人先空着,各项细节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急着决定,等各地总兵进京,再仔细推演一番。兵者,国之重器,轻率不得。”
曹文诏与孙承宗等人也是这么想的,但前提是要得到朱栩的首肯,然后才能继续,与各地总兵研讨。
朱栩与曹文诏对坐,喝着酒,赏着雪,说着宫内宫外,京城内外,再到大明内外的事,话题相当的广泛。
直到朱栩都有些微醺,曹化淳才走过来,道:“皇上,时辰差不多了。”
朱栩看了眼天色,对着曹文诏道:“今日周应秋离京,赵晗进京,朕还得送一下,接一下。”
曹文诏连忙起身,道:“是,那个皇上,要不要臣一起去……”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站起来道:“朕虽然酒量不行,但这一点还没事,最近是喝不成了,找几个会,咱们好好喝一次。”
曹文诏嘿嘿一笑,道:“一切都听皇上,对了,我们家那小子也快十岁了,什么时候,我想着让他给皇上跑跑腿,虽然笨了点,但力气比同龄人大,可以随意使唤,任打任骂……”
朱栩心里微动,指了指他,道:“你倒真是朕肚子里的蛔虫,昨天晚上朕还想着组建一支稚子军,你就来了,这样吧,你抽空去找找英国公,定国公,朝廷武将,各地总兵,总督,八岁到十四岁的小孩子,具体的名录都登记下来,明年再具体商议一番,看如何运作,这些都是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不能怠慢,一定要细心培养……”
曹文诏本来就是想给儿子铺条路,没想到引来朱栩这么大一盘棋,顿了顿,斗志昂扬的道:“是,臣这就去办!”
“去吧。”朱栩拿过披风,又看了眼大雪,周应秋这一趟路怕是不好走了。
曹文诏先行出宫,筹划一番,就开始各处奔波了。
朱栩从东华门出,坐在马车内,与周应秋一边走,一边谈着。
“辽东形势错综复杂,不止各族杂居,外还有蒙古各部未能彻底臣服,察哈尔也是包藏祸心,韬光养晦,这些是直接的威胁。从关内各处的移民高达六百万,同样很复杂,一旦有乱,必然是大事情,会对移民这件朝廷大事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一定要慎之又慎!你此去,朕也不要求过多,稳稳妥妥的熬过三年,朕就记你大功一件!”
朱栩摇摇晃晃,慢条斯理的说着。
周应秋微躬着身,安静的听着。
“孙传庭的规划朕看过,相当的缜密,基本上没有错漏,你如果有大动,一定要整理出详细的计划,待内阁批复过再行实施,万不可一意孤行。对待辽东原属官吏,分配等也要谨慎的动,不能引起反弹,总之,过往的内斗朕是绝对不允许看到的……”
“辽东最重要的一项政务就是开垦荒田,辽东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若是开垦得宜,开出个百万顷良田也是有可能,安置个三千万人都是轻轻松松,不过这些需要时间,现在渔民越来越多,不要阻拦,多多鼓励,多谢吃食总是好的,你到了沈阳之后,认真的研究,走一走,看一看,拾遗补缺,记得给朕写奏本。”
“朕在辽东留了个‘扩张之策’,你不能停,要继续扩大,库页岛等也要好生经营,海军虽然不归你管,但该有的方便,你也要给……”
周应秋这个人的地方政务能力,朱栩心里没底,忍不住的多嘱咐起来。
辽东对大明来说非常重要,不说是直对蒙古各部落的战略要地,也是大明移民最多的地方,对抗灾极其重要,不能有失。
周应秋也感觉出了朱栩对他此去辽东,很是不放心。
等了一会儿,他开口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会稳妥行事,绝不冒进,以推动辽东既有政务为要,查漏补缺,不会贸然进行大改,也会控制好辽东方方面面,不会出现大乱子,影响皇上,朝廷的大政。”
朱栩稍稍松口气,颌首道:“你应该知道,朕一直以来都试图削弱既有的各种大势力,宗室,勋贵公卿,世家大族,你到辽东也是一样,对各个权势过大,裹挟地方衙门,甚至是威胁朝廷的,要用些手段打压一下,不能令他们成为朕的国政中的害虫,甚至是听宣不听调的藩镇……”
辽东的大族比关内更具威胁性,因为他们不止拥有大量的田亩,钱粮,甚至手里还有不少兵权。
比如祖家,吴家,李家,赵家,这些家族在辽东根深蒂固,同时彼此联姻,已经形成一股庞大的利益集团。
周应秋会意,道:“是,臣会留意,小心处理。”
朱栩手指捏着衣角,慢慢的道:“你奏本朕已经看过了,基本没什么问题,你到了辽东,因地制宜,多看看,问问,不能躲在府衙里拿起笔就做决定,要广泛听取不同的声音,取长补短……行了,这些你心里有数就行,朕不多说了,关于吏部的政务,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周应秋抬头看着朱栩,沉吟一声,道:“皇上,其他的臣并不担忧,臣在担忧皇家政院出来的生员。”
第899章 黄埔
“担忧皇家政院出来的生员……”
朱栩看着周应秋,目色微动,道:“说说看。”
周应秋知道皇家两院在朱栩心中的地位,斟酌了一阵子,道:“皇上,最早一批,现在已经有资格担任知府一级,但他们没有出身,所以一直被打压,不止在京城,地方上也是一样,这样的矛盾在扩大,臣之所以配合内阁想要压一压,也是担心政院出来的官吏会抱团,不断下去会形成新的朋党,并且比过往的更加团结,危害更大……”
皇家政院是朱栩硬拔起来的,出来的生员也大多是安排在低级“吏”位置上,因为他们大多没有出身,也就是科举,没有进士及第。
以前可能不起眼,现在五六年过去了,论资格,能力,他们大多都可以大规模擢升,但卡在“文凭”上。
这一点朱栩也早有察觉,微微点头,示意周应秋继续说。
“这还不算难事。”周应秋微微倾身,道:“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但近两年每年都有两百多人入仕,并且未来会越来越多,这些政院出来的生员,大多没有背景,所学的与以往大为不同,日后必然会对整个大明的官吏形成冲击,也许用不了三五年就会显现。另外就是,臣也注意到,这些生员内部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曹鼎蛟,魏学濂,孟兆祥三人不断遭遇挑衅,只怕他们内部也会相互倾轧,走上东林党的旧路……”
“黄埔!”
朱栩面色如常,心里一震。
周应秋的话在外人听来可能是危言耸听,但朱栩却知道,这简直是一种大势所趋!
这种情况对朱栩来说是好坏参半,好处是在未来十年,他能借用这股力量对大明进行强有力的整顿,无须顾忌太多的阻力。坏处就是这股势力会形成自然的破坏力,也就是朋党再现,不合他的初衷。
“你觉得朕该如何做?”朱栩看着周应秋,面露思忖的道。
周应秋既然开口,自然是有些想法的,道:“臣认为,对皇家政院出来的生员要控制数量,并且不能给他们串联的机会,朝廷明年要进行的科举,过往的生员也要加入,允许他们连考三年,若是三年还不能取得进士及第,应当予以‘迁离’,科举一定要‘公平公正’,不给皇家政院特殊待遇……”
朱栩听着,这件事也是他急切改革下的后遗症之一,但周应秋说的有些过了,如果压制皇家政院,对于他普及教育,更新大明儒家文化的目的有些背离,对大明未来发展不利。
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大规模放开,一些本将该出现的新思想萌芽会出现的更快,更多,顾炎武等人的一些想法已经出现,未来或许会比历史上更为激进一点。这些都需要政院生员的帮助,老学究们会一如既往的抵制,李贽最后可是被活活逼死——朱栩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再发生!
“嗯,这件事朕会让赵晗那边盯着,眼下还没有你说的那种情况,日后确实要遏制一下,去芜存菁是必要之举,明年的科举将会是一块试金石。”
朱栩道。明年的科举本质上是皇家政院的全国联考,只是允许全国适龄年轻人都参与进来,进行统一的大比。
当然,禁令上的人仍除外。
周应秋说的这些也只是未雨绸缪,见朱栩听进去了,便道:“是。其他的臣在奏本里说的已经差不多,吕大器也是能吏,有他帮扶一阵,赵大人会很快熟悉吏部事务,臣不担心。”
朱栩点头,道:“嗯,这一路估计不太好走,你到了山海关,与熊廷弼聊一聊,有必要的话,再走一趟朝鲜,现在朕也没心思去管朝鲜,但修桥铺路这些,要鼓励朝鲜去做,加强与辽东的联系,海上也是一样,从山东,海参崴等地来往朝鲜的船只要鼓励,朝鲜也是战略要地,不能忽视了……”
这些都是比较随意的话题,周应秋抬手道:“是,臣会留意。现在雪下的越来越大,皇上还是早些回去吧,不用再送了。”
这一路上,朱栩也算稍有些底气,周应秋在辽东应当不会出乱子,颌首道:“朕就送你到这里,你一路保重吧。”
大明皇帝出城送人,不说绝无仅有,但像眼前这位送的这么轻松自然,肯定是第一例。
“臣拜谢皇上!”周应秋伏地,沉声道。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等马车停下,便下了马车,目送周应秋的马车在冰天雪地里赶赴山海关。
他身后还有一辆在掉头的马车,以及护送的禁卫。
曹化淳抬头看了看天色,上前道:“皇上,赵大人差不多该入京了。”
朱栩轻轻吐了口气,看着越下越大的雪,道:“嗯,回吧,去内阁。”
在朱栩回宫的路上,两个一身白衣的女子,出现在吕大器的府邸不远处的转角——柳如是与苏溪。
两人打着伞,站在原地不知道多久,脚下已经有厚厚的雪。
苏溪看着吕大器府邸紧闭的大门,疑惑的道:“小姐,你要找的人,住在这里吗?他不是宗室吗?应该去十王府那里吧?”
柳如是轻轻摇头,道:“朱兄在济南用的是吕侍郎的帖子,虽然可能是假身份,但必然与吕侍郎交情匪浅,或许会来这里。”
柳如是也是没办法了,该走动的都已经走动,但谁也不肯施以援手。事实上是没人能帮上忙,内阁阁老汪乔年主审,刑部侍郎张问达,礼部尚书沈珣,吏部侍郎吕大器陪审,谁有这个能量去关说,求情?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朱慕宇”,希望他说句话,减轻钱谦益的罪责,尽早放出来,也算是她彻底了结欠与钱谦益的这段情。
“小姐,我们这么等也不是办法,吕侍郎不会见我们,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苏溪冻的手脚冰冷,看着柳如是皱眉道。
柳如是早就回想过与“朱慕宇”见面的前前后后的经历,实在找不出其他办法,轻轻摇头,道:“皇上向来低调,他身边的人也都默默无名,朱兄既然假借了身份,自然是不想我知道。”
“可是去宫门前都比在这里……”
苏溪还没说完,侧头就看到一辆马车从不远处的转角快速穿过,话头斗转的道:“小姐,那辆马车,与我们在大理寺见过的一样……”
柳如是美眸陡睁,刚要迈步去追,突然惊呼一声,整个人就要摔倒向雪地里。
“小姐!”苏溪连忙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