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殿下与公主闹着不肯睡。”宫女匆匆进来,在李解语身后道。皇上过来,肯定不是来哄孩子的,这要是吵闹不休,太不像话。
李解语心里记挂着孩子,放下手里的梳子道:“我去看看。”
宫女连忙拦住,道:“娘娘,皇上就要来了,可不能耽搁。”
李解语眉头蹙起,有些心慌,犹豫片刻,还是道:“你在这里看着,皇上来了赶紧通知我,我立刻出来。”
宫女犹豫了下,没敢拦,看着李解语进了内殿,她出了宫门,站在门口眺望。
李解语进了内殿,只见两个摇篮里的小家伙,挥舞着手臂,呜哇呜哇,大眼睛滴溜溜转。
“娘娘,殿下与公主今天好像很兴奋,一直不肯睡。”边上看护的宫女道。
李解语给两个小家伙压了压被角,道:“嗯,没事,你们逗着玩一会儿,只要不闹就行。”
宫女顿时苦笑,道:“娘娘,殿下还好说,就怕公主会哭闹。”
李解语也头疼,慈烨还比较老实,倒是这个淑娴闹腾的厉害,片刻都不消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哭闹起来。
“娘娘,皇上来了。”李解语还没想到办法,门外的宫女匆匆跑了进来。
李解语神色一慌,连忙起身,刚一离开,摇篮里的淑娴公主突然伸出小手,哇哇的哭了起来。
四周的宫女都吓了一跳,齐齐看向李解语。
“皇上驾到!”
外面内监的长喝声响起,响彻内殿。
“哇哇……”
刚刚还老实的朱慈烨,突然间也哭喊起来,声音那叫一个响亮。
宫女侧耳都能听到外面的脚步声,神情焦急的道:“娘娘,怎么办?”
李解语也皱眉,既不能扔下两个孩子不管,也不能冷落了朱栩,俏脸满是急色。
“娘娘,你先出去迎接皇上吧,殿下与公主交给我们。”宫女就更怕怠慢朱栩了,悄悄出声道。
李解语看着摇篮里的两个小家伙,蹙眉看了眼外面,只怕站到门口就能听到哭喊声,哪里还能有一个清净。
“嗯,照顾好。”李解语没办法,只能一颗心不安的出了内殿,迎接朱栩。
朱栩还没到门口就听到两个小家伙仿佛比赛一般的哭喊声,疑惑的迈步向里面走去。
“臣妾见过皇上。”李解语匆匆过来,给朱栩见礼道。
朱栩摆了下手,道:“怎么哭的这么厉害?又生病了?”
李解语随着朱栩往里面走,道:“不是,不知道为什么,慈烨,淑娴今天不睡觉,吵闹的厉害,臣妾正在哄着。”
朱栩笑了声,道:“那就带出来吧,朕这几天才看一眼,对了,你吃了吗?”
李解语会意,立刻道:“是,臣妾这就让人去准备。”
朱栩摆了摆手,道:“小火锅搬出来,咱们围着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吃。”
李解语仿佛去了件心事,轻轻一笑道:“好。”
李解语招呼人来,指挥着人忙活,里里外外,都是人影。
曹化淳将装着项链的盒子放下,悄然退到门外。
炉子,碳火,各式的作料,配菜,都很快摆到了门口。
两个小家伙被宫女抱出来,还在哇哇大叫,整个正殿都是两人的哭喊声。
朱栩提着椅子坐到炉子旁,招了招手,道:“都给朕。”
两个宫女对视一眼,连忙走过来,将两个小家伙一左一右的小心翼翼放到朱栩腿上。
不知道是为什么,朱栩一揽着,两个小家伙都不哭了,都仰着头,眨着大眼睛,直直的看着朱栩。
朱栩用手轻轻捏了捏了小家伙的脸颊,道:“这才乖,待会儿给你们好吃的。”
两个小家伙哪里听得懂,淑娴倒像是更懂事一些,一只手抓着朱栩的衣服,断断续续呜呜的说着什么,另一只小手晃来晃去。
慈烨相对更显得安静,倚靠着朱栩的手臂,睁大眼睛看着对面的姐姐,不停的眨眼。
李解语忙活好一阵子,将东西都准备齐全了,这才走过来,道:“皇上给我吧,臣妾照顾,你好用膳。”
朱栩道:“慈烨给你,淑娴朕抱着。”
李解语看了朱栩一眼,犹豫着抱过朱慈烨,然后坐到朱栩对面。
朱栩左手揽着淑娴,右手开始挑选自己的菜,等汤底烧开了,就可以一股脑子倒进去。
两个小家伙都很安静,四周的宫女内监都很出奇。
“来,喜欢吃什么,指给父皇看……”
朱栩左手托着淑娴的小手,笑着逗弄着道。
淑娴睁大眼睛看来看去,一会儿转头看看朱栩,一会儿又看向李解语与朱慈烨,眼神里似有着一丝疑惑。
李解语抱着朱慈烨,一边收拾着锅底,一边道:“皇上,坤宁宫,交泰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皇上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去看看,如果还需要什么,也要尽早添置。臣妾已经让人去张家问了。”
朱栩“嗯”了声,一个眼神示意,一个宫女将桌子上的锦盒拿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举起给李解语,道:“这些日子你辛苦了,这是朕让人打的项链,你看看喜不喜欢,要是不喜欢,朕让他们再改,直到满意为止。”
李解语神色微惊,连忙起身道:“臣妾谢皇上……”
她还没说完,朱栩就压了压手,道:“这不是赏赐,是朕送给你的。”
李解语怔了下,很快明悟其中的分别,俏脸微红的道:“臣妾谢皇上。”
朱栩笑了笑,拿起筷子,开始煮东西。
刚吃几口,曹化淳从外面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神龙府的密信。”
朱栩筷头一顿,道:“布木布泰?”
“是。”曹化淳将信递过来。
朱栩揽着小淑娴,抽出信。
前不久他训斥了苏沫儿,警告了布木布泰,这封信,想必是“请罪”来了。
一目十行看去,没多久朱栩的神色就变得很是玩味,眯着眼,嘴角似笑非笑。
李解语专心的摆弄着吃食,不时在朱栩的盘子里放一点,还照顾着怀里的慈烨。
朱栩放下信,左手轻轻拍打着膝盖。
布木布泰这封信并不是请罪信,而是“邀功信”,她在信上丝毫不提孩子的事情,反而说了另一件事:她在神龙府与多个西夷人,倭国,缅甸,南掌等国家的商行签订了契约,明年夏收之后,将会有至少三百万石稻谷收入神龙府。
严格说起来,明朝不缺银子,缺的是粮食,布木布泰显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直接“邀功”而不是“请罪”。
“好聪明的女人。”
朱栩心里自语一声,决定对布木布泰要有所控制,否则任由下去,将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让人给布木布泰带个口信,四个字:已阅,不回。”朱栩拿起筷子道。
曹化淳一怔,这算是什么回答?可细想又令他心里发寒,这四个包含了太多东西,细思极恐!
在朱栩“已读,不回”的时候,内阁还在开会,“斗争”日趋激烈。
关于内阁与六部,大理寺,督政院等的关系,权职统属问题上,内阁与其他部门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毕自严希望内阁能拥有更多的权力,最好能让内阁大权独揽,其他部门听命行事,这样才能强有力的推动“新政”,完成一系列复杂又漫长的既定计划。
但这些部门的头头脑脑自然不是吃素的,不会眼看着自己的权力白白给内阁拿去,成为庙堂上的菩萨——听得说不得。
更何况,汪乔年,靖王也不会将属于自己的权力变成内阁的权力,或明或暗的与毕自严唱反调。这就让内阁的会议变得更加复杂,毕自严端起架子也无法镇住会议的走向。
第935章 事发
一直到深夜,将近凌晨,内阁的会议才算结束,但约定着下午继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快刀斩乱麻的进行处置。
走在出宫的路上,毕自严与孙承宗并肩,冒着零星的雪花,凌早的寒气,慢慢的走着。
“你也看到了。”毕自严叹了口气,一脸疲惫的道。
孙承宗看着毕自严已经泛白的两颊,强撑着疲惫的身体,道:“以往我们都说皇上太急,劝他慢一些,现在,是轮到我们了。”
毕自严抬头看了看天色,缩了缩脖子,道:“不在事头,不知事急,皇上现在稳坐如山,咱们在风尖浪口,如何能不急?内阁纷纷扰扰,纵横交错,皇上心思莫测,有头没尾……你说,咱们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做?”
两人都是慢慢的踱着步子,孙承宗道:“皇上卡着这些人,多半是有别的心思,你我再等等就是。在这样的大事情上,皇上不会乱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统合内阁?若是内阁不能团结一致,很多事情都将很难办,今天你也看到了。”
毕自严点头,道:“朝局从张太岳之后就纷乱不堪,党争盈野,确实需要整肃……”
“不是整肃,是团结。”孙承宗转头看向他,强调道。
毕自严神色微动,看着他若有所思的道:“你是说,拉拢?”
孙承宗摇头,又强调一次的道:“是‘团结’。”
毕自严有所悟,没有再说话,慢慢的走着。
走了一阵,孙承宗又道:“大婚没什么可说的,皇上不喜女色,有些赶鸭子上架,不过终归中宫有人,皇嗣有继。接下来就是大演武,大议。大演武也没什么可说,皇上有炫耀武功,提升我大明士气的目的。关键是‘大议’,我总觉得皇上在借此谋划着什么。”
毕自严一怔,道:“大议?无非是共商国是,还能有什么企图?”
孙承宗也在思索,好一阵子还是道:“我猜不透,不过依我对皇上的了解,这件事花费这么大力气,不会就是简简单单的‘共商国是’。”
这么一说,毕自严心头是微动,想到了什么似的道:“之前我们与皇上要大明律的修订之权,皇上言语含糊,还说督政院修订的律法需要大议的同意,怕是真有一些计划。”
孙承宗皱眉,不解的道:“那又说明什么?”
毕自严如何会有“民主”的概念,只是隐约觉得有关,却想不明白,半晌道:“年后就会大白,咱们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吧,回去休息一阵,午后继续开议。”
孙承宗沉吟一声,看着他道:“咱们也学学皇上,对一些事情,先私底下与各位尚书相谈,摸清了他们想法,再开议,各个击破。”
这同样是毕自严的想法,他道:“嗯,靖王我来谈,白谷应该没问题,汪乔年那边你去,六部的话,我们一人三个,争取都能说服。”
“那是最好不过。”
两人商议着,便出了宫门。
与此同时,靖王已经出了长安东门,回到了督政院。
刚踏入门槛,就一群人涌上来,七嘴八舌的吵吵嚷嚷。
“王爷,内阁的会议结束了吗?可有结果?”
“王爷,咱们督政院接下来是如何安排?尤其是任命,可有通过?内阁不会又为难我们吧?”
“王爷,内阁三番两次的打压我们督政院,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王爷,咱们不能再退让了!”
一群人吵闹不休,将靖王围了个水泄不通。
督政院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过往“不得志”的人,现在朝廷急需人手,他们又都是支持“新政”,所以很多机会都落在他们头上。比如这次的二十二巡政御史,比如各地督政院,新设立的机构,都需要他们,或者他们举荐人选。
靖王已经知道那些任命卡在朱栩那,同时督政院拟定的很多人被内阁刷下来,这些都是说不得的,他沉着脸看着一群人,训斥道:“朝廷大事,在没有公布之前,不得打听!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
众人一见触了霉头,都有些不甘的慢慢散开,还是一步三回头的看向靖王。
靖王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内阁这次的人事任命,分明是有意的打压六部与督政院,六部还好说,他怎么说也是排名第三的辅臣,真是半点情面都没给!
靖王心里恼怒的进了班房,关了门。
外面的一群人,顿时窃窃私语起来,聚集在一起,纷纷猜测是不是内阁又打压督政院了。
“梁大人,你怎么看?”
有一个人凑近一直在案桌上忙碌,不参与讨论的中年人,低声道。
中年人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有什么好看的,终归不是你我能决定的,还是看王爷如何与内阁的阁老们争吧。”
这个人瞥了眼其他,越发低声道:“梁大人,我听说令夫人与定国公府有旧,现在定国公等圣眷正隆,就没有什么想法……”
“胡说!”这位梁大人顿时冷哼一声,道:“我何曾与定国公府有关系,休得乱嚼舌根!”
这个人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再多说,起来有些央央的走了。
这位梁大人却暗自皱了下眉头,旋即就如无事一般,起身出了督政院。
明朝的这座京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没有平静过,沸沸扬扬,潮波涌动。
从张太岳之后,是日趋激烈,直到魏忠贤清洗东林党,算是到了一个高潮,待到朱栩登基之后,大事件是一件接着一件,将京城的“热闹”推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这半年还算平静,可内里的涌动就仿佛渐渐烧沸的油锅,表面冒着热气,里面不知道酝酿着什么,会有怎样的热度。
鱼藻宫,寝宫。
天色渐亮,金鸡唱晓,朱栩与李解语早早的醒了,相拥着说着一些闺房密语。
李解语俏脸发红,贴着朱栩肩膀不敢出声。
“中午的时候,朕在慈宁宫宴请张国公,永安公主以及驸马巩永固,到时候你也去,算是家宴了……”朱栩说道。
李解语已经习惯了,道:“是,那要不要准备些什么?”
朱栩倒是不习惯这种人情来往,想了想,道:“张国公那边就不用了,永安那边你看看,送点什么吧。朕与几个姐姐都不亲,尤其是永安。”
李解语知道永安公主的生母比较敏感,轻应一声,道:“是,臣妾来安排。”
朱栩点点头,俄尔又道:“从你宫里选几个人,派去江南。”
李解语自然也知道南方还有一个海兰珠的妹妹,也不问什么就道:“是。”
说完这些,朱栩看了眼外面蒙蒙亮的天色,道:“再睡会儿。”
就在朱栩说话之间,刑部不远处,一个年轻人拉着一个平车,车上盖着白布,来到刑部阶梯之前。
他放下车,来到刑部门旁的大鼓之前,拿起鼓槌,狠狠的敲击起来。
咚咚咚!
沉闷的声音在刑部门前响起,接着就穿向刑部大门之内。
没一会儿大门就开了,两个衙役睡眼惺忪,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走过来,没好气的道:“没看到天还没亮,还没开门吗?有什么事不能等到开门再来吗?”
“请青天老爷为小民做主!”
这个年轻噗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大声喊道。
两个差役是一愣,上前道:“起来,有事说事,要报什么案……”
年轻跪在那,大声喊道:“小人状告定国公府杀人,督政院官官相护,令我未婚妻惨死,沉冤难雪,死不瞑目!”
听到“定国公府”四个字,两个差役脸色都是微变,都蹲下来,看着年轻人肃色道:“你说真的?可有证据?状告一位国公可不是小事。”
年轻人擦了把泪,道:“有!我未婚妻被推下楼的时候扯下了凶手的一角衣服,那是定国公府独有的。再有群芳楼当时有很多人亲眼所见,小人有他们的画押供状。”
两个差役对视一眼,道:“你可说真的?糊弄我们不要紧,要是我们将大人请出来,你拿不出证据,可不是打几板子就算了的?定国公府要是不罢休,你判个几年都是可能的……”
年轻人神色坚定,咬牙道:“小人今天尸体也拉来了,就算死也要给柳情雪冤!”
两个差役看着年轻人,又看了看彼此,知道这件事估计假不了,其中一个站起来,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请我们大人。”
“是!”年轻人心里尽管忐忑不安,还是咬牙道。
没多久,廖昌永就急匆匆的走了出来,看了眼年轻人,又看了眼那平车,沉色道:“都进来,关门,今天晚半个时辰开门。”
“是。”
一群差役带着年轻人,抬着平车,进了刑部,刑部刚刚打开的门又合了起来。
不说天还没有大亮,刑部每天这样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即便有人看到,也没谁在意。
刑部门前平静的一如往常,丝毫没有引起波动。
廖昌永在刑部多年,办案经验丰富,问了几句,看了几眼证据就知道,这个案子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面色冷然,看着这个年轻人,道:“你是说,成国公家的一个小公爷也在场,是他们斗殴引起的?”
“没错!”年轻人神色愤恨,道:“一个是朱瑛友,一个徐华直,他们都垂涎柳情,不肯让她脱籍,一定是故意推她下楼,要害死她!”
廖昌永没有理会年轻人的情绪,沉吟一声,招来刑狱司的人,低声道:“去,将那群芳楼的老鸨,龟公之类都悄悄拿了。记住,别声张,再查查那天督政院是何人巡视那一带,不动声色的将巡查记录调过来。”
“是。”缉捕科的人应声,快步离去。
廖昌永站在那,看着地上跪着的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想起这个案子涉及两个国公,倍感头疼。他也知道,成国公,定国公二位是公卿里最支持皇上,支持“新政”的,若是两人涉案,这个案子势必会直达天听。
“大案子啊……”廖昌永自语。
这样的案子已经超过刑部的调查范围,需要内阁授权。再想着督政院里可能有人包庇,故意压住这件事,说不得还会将靖王拖进去。
“麻烦大了……”廖昌永自语一声,招来一个人低声道:“去请大人立刻来衙门。”
这个文书道:“尚书大人一个时辰前才出宫,大人,是不是等等?”
“等不了了,你立刻去通知,就算闯,也给我闯进去,还有,这件事严格保密,不准出了衙门!”廖昌永又肃声道。
“是!”文书答应着,从后门悄悄走了。
第936章 错综复杂
张问达刚刚睡下,就被刑部的文书给吵醒了,忍着头疼,听着文书说完,立刻就扔掉披在背上的单衣。
同时急声的道:“封锁消息是对的,先不要惊动其他人,查明事情原委再说。”
文书点头,道:“是,廖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已经封锁了消息,等着大人去衙门做主。”
张问达飞快的穿上衣服,道:“走。”
张问达坐上马车,急急的赶赴刑部。
这件事,他比廖昌永看到的更多。两个国公府,督政院,可能还会牵累靖王,这个案子如果刑部处理不好,内阁那边都未必压得住,一旦官司打到御前,一切都将失控。
张问达很了解乾清宫里的皇帝,这位最能见缝插针,被他抓到一点事情都能成为他施压内阁的把柄,到时候他要做什么,内阁根本反不了嘴。
在张问达出门的时候,廖昌永也陆续接到回报。
“大人,确实有很多人看到,当时场面还挺大,是成国公第六子朱瑛友,定国公最小的儿子徐华直,两人为了那个妓女柳情斗殴,徐华直亲手将柳情推下楼,死在当场。”
“定国公府的一个管事出面让群芳楼封口,老鸨与几个龟公我们已经悄悄看了起来。”
“督政院那边我们没敢进去,怕打草惊蛇,但我们从其他地方查到,当时负责巡查群芳楼那一带,接受报案的是督政院巡检司的副主事梁成庸。”
“梁成庸的夫人与定国公府的一个小妾是金兰姐妹,可能是他故意压下去的。”
“但是,才过去半天,督政院那边没有动静也不能说明梁成庸就是压了案子,如果我们贸然行动,可能会落人口实。”
廖昌永听着几番汇报,坐在案桌内,点头道:“不错。虽然已经人证物证确凿,但我们刑部还不能乱动,若是督政院反应过来,说是已经暗中调查,在走内部程序,我们也没办法。靖王毕竟是内阁辅臣,被他抓到把柄,刑部讨不了好!”
“那大人,你看如何是好?”
“柳情的尸体还摆放在我们这里,她那个未婚夫沈兵吾吵嚷不休,未必能瞒得了多久……”
“咱们刑部对上督政院到底是处于下风,一个不好官司就能打到内阁,甚至是御前,还需谨慎。”
“下官倒是建议,速战速决,直接过案给大理寺,让督政院插不了手!”
“虽说这人命案子是归我们刑部管辖,可到底是风俗引发的,督政院硬要插手也说得通,问题是,还牵扯到两个国公府。”
廖昌永听着手下你一句我一句的,眉头紧拧,神色烦琐。
这件事确实够复杂的,牵扯众多,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好一阵子,廖昌永面沉冷沉,道:“这件事已经不是案子大小的问题,你们都给我闭紧嘴巴,谁要是泄露半句,本官,尚书大人,决不轻饶!”
“是!”一群人神色凛然的道。
没多久,张问达就到了衙门,将廖昌永招进班房。
待廖昌永仔细说完,张问达点头道:“你说的对,这件案子已经超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