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前几年陕西轰轰烈烈的有过一次“起义”,但迅速被官军镇压了,所有人都知道官军的强大,不敢有丝毫异动,这么突然出现,让他们接受不了。
那些山匪更是惊惧不安,他们做山大王,还算自由,也不怕什么,官军来围剿,大不了就逃跑,也不会怎么样,可要是造反就不同了,那是要抄家灭族,一辈子翻不了身的!
赵三秋站在那,目光闪烁,脸上狠厉交替。
“我们……也反了吧……”
蓦然间,赵三秋低沉的声音响起。
他身边的人听着吓了一跳,纷纷忍不住的后退,哪怕是冯德钟也是生生的挺住,还是一脸惧色。
赵三秋转头看向几个人,神色变幻,道:“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到时候官军一来肯定还是抄家灭族,既然如此,还不如拼一把,就算死也死的痛痛快快,要是能成,将来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都少不了……”
冯德钟不知道如何接话,赵三秋说的没错,官军杀过来,必然会查个清楚,到时候知道他们,肯定宁杀错不放过!
几个山匪还想退缩,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后退之路了。
赵三秋见如此,撤掉面罩,大步走出树林,大声喊道:“昏君当道,天下共讨,杀不仁,诛贪官,改天换日……”
随着赵三秋走出,冯德钟神色一狠,扔掉头套,拿着刀也跟着大步走出,跟着大喊:“我们要粮食,我们要地……”
一群土匪看着,神色变幻一番,领头的撕掉衣服,跟着冲出来,汇入了大喊的声音中。
没多久,几十个山匪跟着冲出来,跟着混乱的人群,冲进陶家大院。
异常的迅速,陶家寨附近,十里八村都被卷入,无数人扛着锄头冲了出来,大喊着“昏君当道,天下共诛……”
所有的大户,富户,官宦人家都被冲杀,火光冲天,喊杀声盈野,沸盈如白昼。
通德县县城。
县兵校尉曹金铸正在清点今年的夏粮,有一部分税粮要送去洛阳大仓。
曹金铸是从辽东出来的将领,在军院待过两年,做事谨慎,行事有章法,在通德县颇有功绩,各界风评也不错。
一群士兵在清点,好一阵子后,一个士兵拿着一个账簿过来,道:“大人,除了一些损耗,没有多大出入,可以装车送走了。”
曹金铸一脸古铜色,双眼奇大,闻言拿过来翻了一眼,道:“好,你们装车,明日我点兵,亲自押送去西安。”
陕西一直不太平,盗匪就没有绝过,前几年还出现巡抚被掳走,杀害的事情,劫掠官粮的事情时有发生。
他身后一个副校尉听着他的话,道:“大人,巡抚衙门正准备将农庄扩展到我们这里,这里还需你坐镇,还是末将去吧。”
“农庄策”是李邦华在主导,正在由西安不断扩大,想要覆盖整个陕西,这个除了应对灾情,群策群力,还有就是可以有效遏制民变!
不过,李邦华的“农庄策”对人口,田亩都是一种“收归国有”的强硬政策,没有丝毫妥协,那些大户,士绅自然首当其冲,千分抗拒,将土地视若生命的百姓也自然万分不乐意。
陕西巡抚衙门的李邦华等人或者说大明现在的官员都是官僚,在眼前灾情急迫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会花时间,认真的“沟通”,“宣传”,“酝酿”,迫不及待的推行,手段凌厉,果决,快速。
这自然将矛盾激化到了最大,但李邦华丝毫没有妥协,面对如山的弹劾奏本,势如野火般的反抗,他怡然不惧,大步而行。
陕川六省总理大臣傅昌宗虽然做了些纠正,但这个“农庄策”已经推行了一年多,根本回不了头,只能一边纠正一边继续快速推进。
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民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最大的一次是在凤翔府,数千人围攻府城,历时一个多月才平定,为此不知道多少官员丢了官帽,下了大狱。
通城县是一个边城,地广人稀,可要是出了事情,反而更麻烦。
曹金铸听着摇头,淡定的道:“没事,有音音在,我从各地调了两百人进城,留在城里的也有五百人,足够应付了。”
其他听着慢慢点头,有五百人在通德县这样的小县城,足以应付所有事情了。
至于音音,他们根本就没在意。
“大人不好了,陶家寨出事了!”一个士兵急匆匆跑进来,急声道。
曹金铸颇为镇定,道:“冷静一点,具体说。”
这个士兵勉强站稳,道:“陶家寨附近的七八个里正派人来报信,说是有人造反,杀伤抢掠十多个村子,大户都被洗劫,现在正奔着县城来!”
在场的众人脸色都微变,吃惊的看向曹金铸。
曹金铸神色依旧不变,道:“可知道多少人?”
这个士兵想了想,道:“具体没有说,但从这些人嘴里推断,起码有一两千人,还在不断增加。”
曹金铸闻言冷哼一声,道:“无非是盗匪勾连,以劫掠惑人心,天兵一到必然溃散。我们按计划行事,无需大惊小怪。”
众人看着曹金铸平静的神色,心里也安定不少,副校尉还是道:“大人,贼人势大,裹挟之下怕是有数千人,县城里满打满算一千兵丁,还需谨慎。”
曹金铸依旧淡然,道:“本将当年随着曹统领征讨高迎祥,势如破竹,短短一个月数十万贼寇土奔瓦解,今天岂会怕区区千人?无需紧张,点齐人马,随本将出城,我倒是要看看,这群乱匪是否还有当年高迎祥的胆气!”
第1055章 阴谋一角
曹金铸当真有大将风范,从容不迫的安排布置。
但饶是如此,一干副校尉以及队长之类都异常紧张,认真的备战。
曹金铸做了一番布置,骑着马,准备出城,在到了门口的时候,他忽然问向身边的副校尉,道:“周知县现在在哪里?”
校尉脸色一僵,支吾说不出话来。
按理说,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一县最高官员,肯定急上眉梢,可这位知县大人现在还没有动静,已经能说明一些事情了。
曹金铸面上露出一丝冷酷之色,道:“按照规定,我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但他要是与这些人有所勾连,本将职责所在,也可以越级指挥,你命人盯着他,必要的时候,下了他的大印,看在县衙里!”
副校尉脸色大变,连忙低声道:“大人,规矩是有,但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做,这是在自毁前程!”
官场自由一套“暗”规矩,这些“暗规矩”胜过朝廷法度,若是有人恶意违反,以下犯上,别说前程了,只怕最好的结果都是年纪轻轻回家养老。
曹金铸却不在乎这些,脸色坚毅道:“现在就是万不得已了。你别忘了,凤翔府那几个知县是怎么干的,要是我们也这么干,咱们还是洗干净脖子等着杀头吧。”
这个副校尉神色骤变,凤翔府那次之所以闹的那么大,就是有几个知县参与了进去,故意放纵“乱民”将事情闹大,以此威胁巡抚衙门,放弃所谓的“农庄策”。
李邦华在行伍多年,做事相当刚硬,丝毫不退缩,不但动用总督府兵马围剿,甚至还请求常备军出手。
那一次,六个知县,七个校尉,一个都尉人头落地,甚至巡抚衙门一个前途无量的参政现在还在大牢里。
这些人都算是地方实权人物,跺跺脚震慑一方,可说死还是就是死了。
“是,末将这就去!”这个校尉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应声。
曹金铸神色淡淡,带着五百人出城,城上还有六百人守城。因为已经演练过很多次,士兵们很熟练,非常迅速的按部就班的准备好,在城头凛然而待。
在曹金铸刚刚出城,在城里的一个大院子里,知县周襄礼正在宴请三个人。
一个是陕北商会的人,一个是通德县一带的大地主李家管家,还有一个是一身书卷气的老者。
周襄礼看着三人,微笑着道:“三位,曹金铸出城了。”
陕北商会的是一个壮硕的大汉,看上去很强壮,但双眼闪烁不休,一看就是不易与之辈。他声音清朗,道:“李邦华想要将陕北商会并入陕西商会,这件事,我们陕北商绝不会同意!”
李家的管家是一个矮小的老头,看上去有些沉默,声音涩哑的道:“现在‘新政’,‘农庄策’,‘军改’都到了关键时刻,不止咱们在给巡抚衙门找事情做,那些匪寇也不会放过!”
书卷气的老者面色阴鹜,坐在那给人一种相当威严的感觉,他瞥了眼几人,脸色淡漠的没有说话。
陕北现在的情势相当复杂,各种势力都交错在一起。李邦华的手段太强硬,外面的那些民变,眼前这几人在里面都扮演了不同角色。
周襄礼这个知县,对通德县是最了解的,他转向这老者,道:“陈老,您有什么说法?”
被称为陈老的老者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李邦华热衷权势,想要将陕西所有东西都收到巡抚衙门。商会,田亩,还有就是官府各级权力,所以你们都想阻止,手段说不上高明,但会起作用。傅昌宗是一个相当稳重的人,朝廷派他来,也希望陕西不会再出乱子。不过,具体的分寸,你们心底应该有数。”
周襄礼看着这位陈老,脸上笑容深邃的道:“陈老说的是。陈大人位居参政之位,被李邦华构陷入狱,如果朝廷知道李邦华无法稳定陕西,那么陈大人重启,担任巡抚也是指日可待。”
其他两人也都附和,那个商人道:“咱们陕北商会,每年替朝廷向陕甘运送数十万石粮食,其他物资不计其数,李邦华想要一口吞下,我们绝不会轻易就范!”
那个李管家老者默然一阵,道:“所谓的‘农庄策’就是抢夺我们的田亩,佃户,将我们如猪狗般圈禁,不止是我们李家,陕西数百士绅之家早就在商议办法,朝廷那边,各地能上奏弹劾的人也在运作,这次的‘民乱’,将会是压倒李邦华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老双眼犀利如剑,淡淡道:“我刚才说过,凡是要有度,我不希望陕西乱,只要李邦华离开。”
周襄礼眉头皱了下,旋即展颜一笑,道:“陕西的总督府,常备军总共兵力在六万左右,经过这次‘军改’裁兵应该不足四万,大营还没有组建完毕,乱民围了通德县,附近的兵马十天之内根本救援不了,到时候燎原之势必成,陕北大乱,朝廷的板子打不到傅昌宗头上,李邦华首当其冲,到时候陈大人复启,陕西还是我们陕人说了算!”
李家的老者立即就接着道:“傅昌宗也不能留。”
几人默默点头,傅昌宗这个六省总理大臣与李邦华是一条裤子,也不能继续留下。
周襄礼见众人点头,神色微凝,看向陈老,道:“我们这边动起来了,江南那边应该也有所动作吧?”
陈老瞥了三人,漠然道:“所谓的‘新政’就是掘我大明的祖坟,为此东林先贤以身相护,我辈自是不能再坐视。我们已经找准了朝廷的弱点,只要拿住了,就能逼迫朝廷放弃‘新政’,恢复祖制,挽救我大明于既倒,保大明社稷永续,拯救黎民于水火……”
其他几人对于那些大道理完全免疫,只要知道江南那边将要动手,纷纷露出笑容来。
陕西这边民乱迭起,朝廷必然用动用大军征讨。这些乱民有他们的暗助,自然如鱼得水,官军疲于奔命,再在钱粮上作些手脚,官军必然深陷于在陕川之地。若是国库钱粮最重要的来援江南再出点事情,钱粮收不上去,朝廷必然要改弦易辙,以安抚天下人!
“新政”废除,指日可待!
四个人坐在凉亭内,喝着茶,笑谈风云,静等外面的动静。
与此同时,李自成等人带着两千多人,蜂拥着向通德县冲来,呼吼咆哮。
“杀死贪官污吏,我们要田……”
“昏君当道,天下共诛……”
“开仓放粮,粮食是我们的……”
无数人在大喊,成群结队,锄头镰刀等“武器”各异的向着城门冲去。
李鸿基,李锦等人骑着马,走在前面,几个人身穿甲胄,表情凛凛,双眸迥然,看上去威风凛凛,霸道肃重。
李鸿基骑着马,神色冷峻,目不斜视的道:“康年,那些人信得过吗?”
康年是宋献策的字,他闻言,眼神冷漠,道:“都是趴在大明身上的蛆虫,一并剪除,百姓们一定会很高兴。”
李鸿基是最恨这些富人的,眼角跳了跳,摸着腰间的刀,面上都是杀机。
“黄来,到了。”宋献策忽然抬起头,看着前面道。
通德县并不大,但在这样的偏远之地,还是很显眼,是在最好的地方。
李锦从前面回来,一脸急色道:“三叔……”
“叫闯王!”宋献忽然喝道。
李锦一怔,有些不明所以。
李鸿基神色不动,道:“我今日起,就是闯王!”
李锦眼神大动,道:“是,闯王!闯王,官军出城了,在门口列阵,等着我们。”
李鸿基冷笑一声,道:“叫我们的二十兄弟跟在我身后,我们冲在最前面,将士气鼓到最高,一举冲杀过去!”
第1056章 剿匪
李鸿基这些年的蛰伏做了不少准备,暗中笼络了上百人,铁杆的有十几个人,喝过血酒,磕过头,生死相随的!
这些人有几个骑着马,跟在李鸿基身后,握着刀剑,面露狠色。
他们都不是一般人,身负命案,是亡命之徒,这一次是彻彻底底豁出去了!
李鸿基一身黑色甲胄,如同真的亲王,一举一动都威严霸气,催动着马,快速向着县城方向走去。
曹金铸列阵在城门前,都是步兵,唯有他骑着马,遥望着在天色朦胧中如同漫山遍野的敌人,神情冰冷如铁。
他身侧一个副校尉,上前低声道:“大人,贼人这么多,我们不如先发制人,直接冲杀过去,这些贼人虽然是亡命之徒,可只要杀的狠了,肯定作鸟兽散,此事就可平定了。”
曹金铸面色不动,道:“不着急,我就是想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县衙有什么动静吗?”
副校尉欲言又止,只得道:“没有动静,不过周知县在通德县多年,有几条密道也属正常。”
曹金铸微微点头,道:“你通知一下,将周围十个院子都给我悄悄盯着,看看是谁,必要的给我抓了。”
这些都是小问题,通城县的兵马都在曹金铸手里,但问题的关键这些奔来的乱民,如果城破了,一切都是妄谈。
副校尉犹豫了下,还是道:“大人,这些贼人分明不简单,还需谨慎。”
曹金铸瞥了他一眼,道:“我自有布置,无需多虑。”
副校尉看着他的侧脸,还是不安心,应声的去传令。
曹金铸转头,腰间拿出望远镜,从左到右仔细的看过去。
这些都是地里的百姓,哪怕这一刻“起义”了,依旧蓬头垢面,身上的薄薄单衣,手里要么是锄头,要么镰刀,畏畏缩缩的群涌而来,并没有那么大的气势,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跟我,我跟着你,相护“鼓励”着前进。
曹金铸眉头动了下,冷笑道:“虽说是奸邪挑唆,但这帮愚民如此大胆,说明陕川之地已无王化,当有雷霆惩戒!”
他身边的一个将士嘴角抽了下,没敢接话。这位曹校尉出自辽东,一些有心人还将他与现在的军队大佬曹家联系在一起。这位从未辩解,无惧流言,行事向来冰冷如铁,丝毫情面不讲,在通德县还是颇具威严,连周知县都退让三分。
“列阵!”曹金铸挥手,冷声喝道。
县兵也是经过严格训练,虽然大敌临前,还是临危不乱,严阵以待,表情冷肃,旗帜烈烈。
不远处的李鸿基看着官军的怡然不惧,脸上漠然,道:“就这点人,本王轻而易举的就能杀光!”
宋献策神色凝重,道:“闯王,不能大意,官军现在还是很强。”
“大厦将倾,强弩之末,何惧之有!”李鸿基挥起长刀,开始酝酿气势与杀气。
宋献策见李鸿基如此,眼神微动,嘴角勾起笑容。
这样的李鸿基,才是他心目中的王者,成大事的人!
“杀贪官,放粮!”
李鸿基挥舞长刀,怒声大吼!
“杀贪官,放粮!”
他后面的十几个人跟着挥舞刀柄,大喊怒啸。
“杀贪官,放粮!”
旋即那些跟随的百姓接二连三的跟着大吼起来,没多久就混成一句话,排山倒海般向着渐渐逼近的官军杀去。
足足有两千人,从四周围聚过来,漫山遍野,四处都是人,声势浩大!
李鸿基面色出现一丝狰狞,他想起了他的过往,尤其是这几年的蛰伏,内心涌出一股股戾气,手里长刀紧握,眼角狠狠的抽搐,抽的他浑身发紧,满脸杀气。
“杀!”李鸿基骑着马,率头飞奔,大刀冲着仿佛近在咫尺的曹金铸挥去。
曹金铸坐在马上,看着李鸿基冲过来,面上不屑,手里握着长枪,沉声喝道:“杀贼立功,加官晋爵就在今日!诸位将士,随本将杀贼!!”
官军的气势陡然大震,同时怒吼:“杀贼!”
“杀!”
曹金铸勒马,向着已经冲来的李鸿基杀去。
“杀啊……”
嘈杂混乱的声音,官贼两方,迅速冲击到引起,开始厮杀起来。
李鸿基迎上曹金铸,两人在马上对拼,都是拼尽全力,招招致命,狠辣果决,毫不留情。
“朝廷的鹰爪,还不醒悟,本王送你去你见们的太祖太宗!”李鸿基大喝,一刀劈向曹金铸。
曹金铸躲过,随手长枪刺出,冷声道:“君臣有纲,上下有序,叛乱逆贼,焉能好死!”
砰砰砰!
两人话不投机,拼力的杀将在一起,顿时难分难解,纠缠不休。
他们身后各自的人马迅速对拼,各种兵器交接,不时有人到地。
这些士兵经常被训练,在陕西也都是出过任务,见过血,并不生涩,面对这些乱民,他们毫不畏惧,哪怕比他们多二十倍,依旧丝毫不退,奋勇向前。
这些乱民一拥而上,士气如龙,根本不知道害怕,前仆后继的向前,双眼通红,仿佛已经看到了城内的粮食,呼喝,癫狂,无可阻止。
“投降吧,你守不住的!”李鸿基挥刀斩向曹金铸的脖子,喝道。
曹金铸用枪挡住,旋即倒逼,寒声道:“纵然身死,无愧天地,流寇贼匪,终当伏法!”
李鸿基眼角跳了下,杀机大盛,长刀陡然百倍用力,怒吼咆哮:“那你就给我去死!”
曹金铸脸色微变,感觉一股冷风迎面而来,脖子冰冷。
咻!
就在这个时候,一根箭矢突然射来,直奔李鸿基面颊。
李鸿基猛的收势后退,抬头向前看去。
只见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一匹红马出,站在不远处,红马上坐着一个一身大红甲胄披风的女子,手持一把大弓,那支弓箭正是她射来的!
“官军剿逆,杀无赦!”
女子从身后拿出一面旗子,用力挥动,同时大喝。
“杀!”
骤然间,县城四面出现密集的呐喊声,接着一面面旗帜出现,无数的官军从另外两面包围而来,一眼看去足足有上千人!
李鸿基脸色一变,他们总共两千多人,还是一些扛锄头的百姓,他很清楚这些人的德行,一鼓作气还好说,要是这股气没了,就是一败涂地!
宋献策瞳孔骤缩,忽然道:“闯王,快走,官军有埋伏!”
这个时候,李锦等人也怕了,不知道怎么办,官军正在合围他们,一旦被包围,就完了!
李鸿基面色阴沉,看向宋献策狰狞道:“为什么官军会有埋伏?!”
李鸿基决定举事很突然,就是他与他的几个心腹知道,官军根本不可能来的这么快!
宋献策面色焦急,道:“现在顾不得这些了,赶紧走,不然就走不了了!”
李鸿基不甘心,这是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在眼前,如何甘心就这么放过!
李锦看着李鸿基连忙道:“三叔,我们还有机会,李岩在弘德县已经准备了很多人,那里靠近边塞,远离西安,那里肯定是你的龙兴之地,现在走吧!”
李岩是三天前走的,弘德县在西安与榆林镇中间,是官府控制相对薄弱的地方。
李鸿基胸口起伏,神色厉然,他不甘心,不甘心这次复起居然这么就失败了!
但他更清楚,这样下去只能把命都丢在这里。他转头看了眼曹金铸,眼角狠狠一跳,调转马头道:“走!”
“走!”宋献策,李锦等人也调转方向,想要挣脱离开。
这里除了他们二十多个心腹,其他人都无所谓,他们不会去管这些人的死活!
曹金铸对于突然出现这么多官军也有些愕然,这不是他的计划,但旋即双眼冷峻,挥舞着长枪厉声喝道:“贼头之颅三百两,连升两级,莫要放走贼头!”
说着他就打马,想要追过去。
红衣女子忽然出现在他身侧,肃容道:“义父,您请看守县城,贼人交给女儿剿灭!”
曹金铸顿了下,看着红衣女子,毫不犹豫道:“好,音音你去,为父看守县城,守护钱粮,贼人务必剿灭干净,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