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政益按耐着心头不安,斟酌着早就想好的措辞,道:“大人,小孙阁老做事向来凌厉,他这番话,怕是说给那些怠慢‘新政’官员听的,或许,是一种警告,为未来某些事情做注胶。”
  毕自严拢拢袖子,道:“恩,其实,也是说给我听的。”
  秦政益对于内阁的情况实在是糊涂,只能看着毕自严,等他继续解释。
  毕自严道:“我在内阁多年,京城内外大部分是跟我想法相近的人,他这句话,是说给我听,敲打一些官员的。”
  秦政益佩服毕阁老的涵养,沉默着没有说话。
  虽然政院系内部有些分歧,但毕阁老如一座大山始终压在他们头顶,他们都希望毕阁老早点走。
  或许,毕阁老也是察觉到这一点,才来找他这个老三届的风云人物吧。
  毕阁老会说什么呢?


第1258章 威势
  秦政益看着毕阁老,猜测着他的心思。
  毕自严背着手,在苏堤上慢慢的踱着步子。
  到了这个时候,或许整个大明都没有能猜测出他的心思,他也不介意别人似乎了解他的心思。
  看着这片大好的山水,他的心情平复,安宁了不少,轻声笑着道:“若是有一天能埋骨在这里,倒是也算不错的结局了啊。”
  秦政益眉头一皱,毕阁老这是在暗示什么吗?
  思索半晌,他还是猜测不透,道:“大人,为何有这般感慨?”
  这句话似乎将毕自严的心思拉回来,摇了摇头,笑着道:“今后不要说什么新三届,老三届,同为政院出来的官员,要团结一心,为‘新政’付出努力。我们这一代人,能做的都会尽力去做,将来的事情,靠你们了……”
  秦政益越听越不对,总觉得毕阁老有种离世的感觉,在交代后世。
  秦政益抬着手,道:“阁老,您身体还健朗,为何说出如此颓丧之言?”
  毕自严转头看了眼秦政益,有些诧异秦政益没有听出他的话外之音,心里暗叹一声,到底是年轻,眼界有限,想要走到最高层,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做到。
  说到这里,毕自严忽然想见一见曹变蛟,魏学濂,孟兆祥三人,他们是乾清宫培养多年的人,未来朝廷的栋梁,他们又有怎么样答应眼界?
  这一路上,毕自严将他关注的事与人都看了个遍,也试探了个全,虽然失望居多,但却给了他另外一种信心。
  他心情放松,不介意秦政益的“目光短浅”,也没有解释过多,他很清楚,有人比他看的清楚,不需要他操过多的心。
  漫步在苏堤上,看着初夏之交的大好风景,忍不住的涌动了压抑多年的诗情,若不是后面跟着一群人,真想长啸一声。
  秦政益看着毕自严身上的怡然自得,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硬着头皮跟着。
  大明官场近来奇怪的紧,先是双方剑拔弩张,接着偃旗息鼓,似要和平共处,继而孙传庭突然发难,要抢班夺权,但一向强势,紧抓内阁大权的毕阁老却无声无息的在杭州府游山玩水了?
  大明朝野看不清局势,纷纷按耐住心思,静观其变,再也不敢掺和。
  随着内阁气氛的变化,政务方面也有了进步,比如,江西的清丈田亩,一连数个州府得到大踏步推进,本来阻挡的或明或暗的势力仿佛消失了一般。
  四川在过去一直有土匪,土司,士绅大户等勾结的骚乱,近来日渐平静,总督府的剿匪计划得到一系列决定性的胜利,不少县府为之太平。
  山东的税务总局本来想要从府一级推到县一级,但一直以来都难以成功,这一次,神奇的,居然顺畅如流水,仿佛暗中有人帮忙,让山东税务总局的官员目瞪口呆。
  这些事情全都汇总到大明高层,这些朝廷的大人们丝毫没有高兴,这些事情,再一次向他们证明,大明底层复杂多变,盘根错节的势力有多么雄厚。
  内阁恢复平静,“新政”大踏步前进,似乎年初的热闹已经结束,大明上下再次转向了“新政”。
  神龙府,海外一座岛屿上。
  这里从外面看,是一个荒石,荒草密布,鸟不拉屎的小岛,根本不起眼。
  一艘小船飘飘荡荡在礁石间转动,耗费良久,终于绕开前面的小岛,后面豁然开朗,这里简直是一个仙岛,入眼就是桃花林,亭台楼阁,还要曼妙的琴声,白衣飘飘的女子在林间穿梭,更远处曲觞流水,氤氲腾腾。
  小船靠岸,一个妖冶女子上岸,她一身绫罗紧紧包裹娇躯,前凸后翘,双眸如水,看着这片仙境,脸上笑容越多。
  这女子一上岸,一个看上去颇为端庄秀丽,三十出头的女子出现,倾身道:“夫人,老爷让我接你进去。”
  妖冶女子皱眉,抱着孩子,面无表情的继续向前走。
  妖冶女子上了岸,穿过桃花林,来到一座颇为富丽的宫殿,雕梁画栋,龙飞凤舞,不似人间。
  大门是纯金的,脚下是玉石,两边是假山流水,珍惜的花木,空中从未见过鸟雀在成群结队的飞来绕去。
  妖冶少妇不是第一次来,但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变化,让她目不暇接。
  她抱着孩子,在一群“仙女”的簇拥下,来到一片广场,这里站满了神佛的雕像,每一个或金或银,姿态各异,足足有上百。
  妖冶少妇俏脸微凝,没有说话,抱着孩子,在一群怪异的“仙雾”中穿梭向前,径直来到“正殿”。
  这里仙娥成群,彩衣飘飘,在宫殿内穿梭不断。
  妖冶女子已经不看这些了,盯着路,快步上前,没多久,就在带领下,来到一个匾额是“煮仙居”的门前,门内,一个两鬓白发,面容却如三十多岁的男子盘坐在蒲团上,正在打坐。
  她眉头蹙了下,迈步进去。
  这个男子,就是消失了很久的骆养性!
  骆养性睁开眼,满脸温和,道:“回来了。”
  妖冶女子脸上展现妩媚笑容,上前道:“老爷,看你的起色,近来仙法有成。”
  骆养性笑容大盛,接着又咳嗽两声,摆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跟我说说外面的事情。”
  妖冶女子在骆养性身旁的蒲团跪坐,神情凛然,一五一十将外面收集的情报说了。
  骆养性认真的听着,不时皱眉,俄尔松开,直到妖冶女子说完,才轻叹一声,道:“皇上就是皇上,这样都能压得住。”
  妖冶女子一惊,道:“老爷,你是说,是景正在压着毕自严,孙传庭,不让他们斗吗?”
  骆养性面露思忖,摇头道:“皇上应该没有说话,这反而更可怕。”
  妖冶女子先是不明白,继而大悟,俏脸凝重,道:“老爷,景正威势太隆,毕自严都能不发一语的压住,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孙传庭油盐不进,毫无把柄可抓,我们该怎么办?”
  骆养性眉头舒展,脸上柔和笑道:“毕自严,孙传庭这个时候收手,显然是明白,这里就是景正的底线,不能逾越。他们不能,我们也不能,告诉外面的人,不要动了,再动下去,景正就会找到我们了。”
  妖冶女子双眼里闪过惊色,景正的威势大到这种程度,骆养性这个叛逆居然也会害怕,在这种关键时刻居然要收手?


第1259章 绝无仅有的威势
  妖冶女子跪坐在蒲团上,眉头蹙着,一时没有说话。
  骆养性是什么人,在锦衣卫多年,看惯的就是人心这东西,这个女子的表情尽皆在他眼底,岂能不知道她所想,脸上依旧和沐的笑着,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妖冶女子这才抬起头,认真地说道:“老爷,我们都看得出来,毕自严致仕就在眼前,一旦他致仕,朝野必然会有一段混乱时期,若是我们操作的巧妙,一定能安排不少我们的人进入朝廷。那些人早就按耐不住,可以借机安抚一下。我还得到消息,布木布泰可能要回宫了,我们可以不动声色的将神龙府拿到手里,有了神龙府,钱粮就再也不愁了,大事可期!”
  骆养性的表情始终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如果不细看,真的如同一个沉静的,学识渊博的大儒。
  骆养性眼神里闪过一丝寒芒,轻轻点头,笑着道:“我已经请了不少人来,正准备商议此事,你先去休息,晚上我们一起密议。”
  妖冶女子大喜,要知道,她之前可没有资格进入那间密室的!
  连忙站起来,喜形于色的道:“是,谢老爷。”
  说完,经不住的快步离去,她太兴奋了,她知道,她要更进一步,或许将会成为骆夫人!
  妖冶女子出了房间,骆养性默然片刻,抬起手,一个黑衣女子悄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骆养性叹了口气,道:“她做的太多,露的破绽也太多,留不得了。”
  黑衣女子抬手,声音冰冷的道:“遵命!”
  骆养性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脸上尽皆是落寞之色,似乎在为那个妖冶女子可惜。
  没有多久,一个瘦个子,面上如面瘫,没有一点表情的男子在门口出现,迈步而来,语气淡漠的道:“你要收手?”
  骆养性的脸上再次出现大儒般,看透世事从容,平淡,微笑表情,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继续?皇上的手段你清楚的很,多做一点,都可能让你我多年的心血成空。”
  来人走到骆养性身前,面瘫的脸上出现一抹冷色,眉头皱起。
  赫然,他便是朱宗汉——锦衣卫的另一个巨头!
  骆养性见朱宗汉不说话,笑呵呵的从蒲团上站起来,道:“罢了罢了,你要做什么,我尽力配合就是。”
  朱宗汉跟在他身侧,两人在偏庁的椅子上坐下,待骆养性倒茶,朱宗汉这才冷声道:“当初的是计划是你从文官出手,我从武将开始,你已经结束了,我还没开始。”
  骆养性端起茶杯,神色不动,悠然的品着。
  朱宗汉与骆养性当年各执掌一半锦衣卫,彼此有交错,互相制衡,两人的根底,没有人比他们双方更清楚。
  双方对彼此熟悉的谈判,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又很难。
  现在,骆养性,朱宗汉就是很难。
  朱宗汉面瘫脸,看不出表情,端坐在那里,从他表情看不出任何东西,却给人一种他能枯坐三天三夜的感觉。
  骆养性喝了口茶,看着朱宗汉的模样,摇了摇头,笑着放下茶杯。
  骆养性斜坐在椅子上,望着前面,好一阵子才道:“我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因为贪心,事先察觉到皇上可能会对我动手。你呢,我一直很好奇,你不是对皇上忠心耿耿吗?”
  朱宗汉对骆养性这样的谈判套路很不屑,但这个问题他必须回答,转头看着骆养性,眼神尽皆是冷漠,道:“我在甘肃的时候,见过黄太吉。”
  骆养性眼皮顿时一跳,旋即脸上露出笑容来,以一种豁然开朗的语气道:“原来如此啊,看来黄太吉给你解了心中惑,让你对皇上生了怨愤。”
  朱宗汉看着他,道:“这件事你应该知道。但并不是黄太吉的话让我对皇上生了怨愤才反叛,我从未怨愤,也从未反叛,我只是希望,皇上能给女真一条活路。”
  骆养性知道,朱宗汉是努尔哈赤长子与汉女的所生之子,被女真不容,后流落关内被他父亲骆思恭收养,后来骆思恭临死前托付给了当今皇帝。
  朱宗汉有一半女真血脉,又是努尔哈赤孙子,想要给女真续点血脉,似乎也是理所应当。
  骆养性看着朱宗汉,道:“你能确定,皇上不知道你曾秘密见过黄太吉?”
  朱宗汉闻言眉头一皱,他在锦衣卫多年,见过太多人在大刑下的真面目,对于很多人能一眼看穿,但是,对于当今乾清宫里的那位皇帝,他没有一丝把握,一丝都没有!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他已经摆脱锦衣卫的追踪,在大明已经彻底消。
  朱宗汉看着骆养性,道:“你确定你就没有露出半点蛛丝马迹?皇上的手段你很清楚,他不急着做的事情,往往有更大的目的。”
  骆养性笑着摇头,道:“你我这样试探也没什么意思,我知道你要做什么,曹文诏你动不了,至少现在不行。”
  朱宗汉默然一阵,道:“多尔衮的处境有些难,我怀疑皇上要对多尔衮动手。曹文诏三万精锐大军在云南我不放心,即便不能动他,也要让他不能妄动。”
  骆养性神色不动,心里却暗笑。这朱宗汉经营锦衣卫比他还厉害,但眼光着实差的太远。
  乾清宫那位将多尔衮放在南安南多年,任由他壮大,难道就是等他壮大了再去消灭?
  曹文诏去云南,看似有试压多尔衮的意思,但并不是要针对他,多半是要试压暹罗与缅甸。
  骆养性不会点破,点点头,沉思片刻,道:“孙传庭现在锋芒毕露,毕自严如一潭深水,外加皇上在上面压着,我们再出手肯定逃不了好,现在要做的,还是在暗中行事,不知我们的计划,等一股东风,只要日月欢天,你我想要的,易如反掌!”
  朱宗汉见骆养性还是不肯帮忙,面瘫的脸上露出冷色,道:“告辞!”
  骆养性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一只脚踏出门槛,才说道:“孙承宗那头老狐狸没那么好对付,他的军情处已经摸到我的边了,这个岛我最多再呆三天,你也换地方吧。”
  朱宗汉的脚一顿,转过身,道:“当真?”
  骆养性的实力比他雄厚多了,尤其在南直隶,有商队遮掩,这个小岛又在海外岛屿中,一般人根本难以察觉,即便知道方位想要找都要费一番手脚,孙承宗能这么快查到,显然是对原本的锦衣卫的力量运用自如了。
  孙承宗执掌军情处,对原本的锦衣卫力量一直在整合,又涉及到对倭国的军事泄密,因此也一直在追查他们的下落。
  孙承宗要是真的已经摸到骆养性的边那就可怕了,或许,已经找到他的蛛丝马迹。
  骆养性宽和的脸上露出一丝凝色,道:“锦衣卫到底是皇上一手改制,他的恐怖之处你我心知肚明,军情处的架构更加复杂,本来就是为了制衡锦衣卫,孙承宗虽然没有赫赫名声,但他的能力你比我清楚。”
  朱宗汉站在门外,眉宇间尽皆是烦躁之色,道:“你打算怎么做?”
  骆养性看了眼朱宗汉,道:“什么也不做,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错一点就是万劫不复。”
  朱宗汉看着骆养性,目光冷漠,转身就走。
  骆养性看着他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子走出来,安安静静的站在骆养性身后侧。
  骆养性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微笑着道:“你是想说,这个朱宗汉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根本不可计大事,还可能坏事,应该尽早出掉,以绝后患?”
  端庄秀丽的女子轻轻躬身,没有说话。
  骆养性笑容如沐春风,道:“不着急,再等等。”


第1260章 大明礼仪
  眼见进了七月,大明的天气是不断热起来,京城如同置身在一个蒸笼里,闷热难耐,避无可避。
  宫里忙着去避暑,要准备的事情太多,曹化淳既要照顾宫里又要安排江西那边,事情繁杂,焦头烂额。
  朱栩同样没闲着,两位阁老消停,他也松口气,脱开手,处理一些事情,比如,教皇国的使团。
  这次领头,不出意外的是教皇英诺森十世的姻亲,大主教马伊达尔齐尼,他带着一个颇为浩大的使团,足足有一百人。
  他早在六月就进入大明,一路上走走停停,沿着海岸,将大明最繁盛的地方看了遍。
  尤其是在知道大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灾情后,依旧如此繁盛,心里震惊不可言表。
  欧洲传教士带回去的那些书,完全不足以形容东方这个大国。
  人文翡翠,知书守礼,每一个都文质彬彬,友好和善。同时,地域广博,人口众多,简直是人间天堂,远不是战事连绵,已经丧失伦常的欧洲可比。
  “这是上帝的国度,一定是,必须是!”
  马伊达尔齐尼心里狂吼,迫不及待的入京,想要拜会传说中的,大明英明神武,雄心万丈的皇帝陛下。
  他走进紫禁城,这是大明皇帝陛下独有的居所,这是一个“城”!
  他进了城,在指引下来到伫立着的两座大殿东侧的那一座,匾额上写着:大明政务总理内阁衙门。十个大字铁钩银画,苍遒有力。
  在翻译的解释下他知道,这座大殿,主宰着大明的所有政务,最高级别的官员在这里办公。
  走入大殿,廊庑阁台勾连,长廊弯曲斗转,若非有人带领,马伊达尔齐尼早就迷失其间。
  足足小半个时辰,马伊达尔齐尼在一位女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看上去颇为清爽干净,给人宾至如归感觉的房间。
  匾额上写的是:高楼。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陋室空堂。下联是:满宇皆辉。
  似乎是有时间,翻译都一一解释,听的马伊达尔齐尼是目瞪口呆,对于明朝的文化深感震惊与佩服。
  短短几个字,居然蕴含了如此深奥的意蕴,非欧洲的文化可比。
  自从到了大明,马伊达尔齐尼的震惊就没有听过,这个大方大国,有着比欧洲更大的国土,更多的人口,更文明的族群,更绚烂的文化,更强大的武力,仿佛这里才是上帝的偏爱之地,欧洲,荒蛮弃乱之所!
  继而是一队队男女,穿着相同的服饰,简约清丽,搬着座椅,端着茶水瓜果,布置这个空旷的会议所。
  没多久,这里就成了一个整齐有秩,简谱落致的议事厅。
  翻译在马伊达尔齐尼耳边低声翻译:“大明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昌盛,他们对朋友无微不至,一定会有最合适的礼仪招待……”
  马伊达尔齐尼近来一直在研究大明,对大明的礼仪文化深深着迷,从最基础的接人待物到国家制度的建设,里里外外,分毫入里,都有着这种“礼”的深深的烙印。
  他很着迷,欧洲的文化很散乱,所谓的礼仪起不到任何制约的作用,道德在混乱中被冲击的七零八落,没有秩序,没有法律,看上去如一个被惯坏的孩子。
  马伊达尔齐尼带着十几个教廷教职人员,站在门口,内阁中书李幼唐在招待,不时客气的交流着。
  作为内阁中书,他自然知道很多事情,包括马伊达尔齐尼这才来的目的。
  马伊达尔齐尼寡言少语,大明不是传教士描述的那样,这里强盛富饶,是天锤之地,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强盛,他们预设的那些计划,或许最终并不能奏效。
  很快就布置好了,李幼唐邀请马伊达尔齐尼入内。
  就在马伊达尔齐尼迈过门槛的时候,忽然抬起头,在马伊达尔齐尼的注视下,从侧门,一对年轻的男女率先走出来,一群穿着厚厚官服的中年人,他们面上或严肃,或微笑,会从容,会凝色,一看就是大明的高官。
  马伊达尔齐尼对这些人只是一扫而过,目光落在那对年轻人身上。根据他的情报,这就是大明的皇帝与皇后。
  “还真是年轻啊。”
  马伊达尔齐尼心里感慨,感慨的自然不是因为年纪。在欧洲小小年纪就继承一国君主的比比皆是。问题是,大明太大了,这位皇帝陛下登基以来的表现,足以载入史册,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这样的雄主,即便是明朝也屈指可数吧?
  马伊达尔齐尼费尽周折,终于见到大明的统治者,脸上立即堆满了欧洲绅士的笑容,上前就要行礼,嘴上甚至已经开口:“尊敬……”
  这个时候,来自欧洲的传教士翻译连忙咳嗽一声。
  马伊达尔齐尼警醒,别扭的抬起手,道:“马伊达尔齐尼,来自教皇国的使臣,拜见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陛下,仁孝贤淑皇后娘娘。”
  这些自然是翻译的同步的话,翻译的动作就比马伊达尔齐尼自然的多了。
  他们对面的年轻人笑着摆手,很是随意的道:“我大明的礼仪与欧洲不同,主教阁下无需刻意,来,就坐吧,我对欧洲充满向往,相信主教阁下会让我们更加了解欧洲,有助于我们的友好交往。”
  马伊达尔齐尼听着翻译的话,心里狠狠松口气,如果按照明朝的礼仪来,他非急疯了不可。
  马伊达尔齐尼从善如流的道:“谢陛下。”
  马伊达尔齐尼在李幼唐的安排下就坐,等到了他们的位置,马伊达尔齐尼等一干教皇国的使者面面相窥,惊愕都在脸上。
  大明的官员倒是好一些,只是皱眉,面无表情的立在朱栩下首。
  这是一个长方形,最北面,是一个小桌子,两个椅子,这自然是朱栩与马伊达尔齐尼,他们的下手有十多个椅子,分别是大明与教皇国使团的。
  这样的接见,大明自然是第一次,马伊达尔齐尼也从未想过他们与大明的谈判,会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进行。
  直到李幼唐再次低声嘱咐,马伊达尔齐尼等人这才转醒过来,纷纷行礼致意,有些不安的坐下。


第1261章 文化统治
  朱栩与马伊达尔齐尼并排坐着,皇后张筠陪坐,两边还有数十个双方的官员在场。
  侍女们端着茶杯,优雅的出现,先是给朱栩,马伊达尔齐尼上茶,接着是那些陪同人员。
  马伊达尔齐尼耐着性子,静静的陪着。教皇国的那些教职人员,对大明的礼仪有着更为相当深的体会,倒是颇为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