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王头两鬓有几缕白发,他不客气的坐在炭炉旁,道:“给你们送个好消息,对了,你儿子今年是不是六岁?”
老李头回来,给他倒了杯水,笑着说道:“我孙子是七岁,怎么,舍得你那宝贵孙女了?”
老王头接过水,道:“去去去,少打我孙女的主意,她将来是要攀高枝的。别扯这个,我儿子是顺天府的文书,你们都知道。刚才他从衙门回来,他今天去了内阁,听里面的人说,内阁正在准备一个‘七年义务教育’,就是说,我大明所有年满六岁的孩子,都要强制性的进入书院上课,一直到十三岁,这是一定要上的……”
年轻人双眼大睁,道:“就是跟辽东一样吗?”
老王头也是年轻人父亲一样,经常在墙角边听人读报纸的人,倒是知道辽东,想了想,又摇头道:“应该不一样,现在灾情那么重,朝廷到处缺银子,据说是要用十年时间才能实现,但我想着,咱们是京城,天下首善之地,是不是应该第一执行朝廷的计划?”
年轻人听着心里大动,道:“应当应当,那是那是,老王叔,喝水,娘,我上次买的冰糖在那,拿一点出来给老王叔加上……”
老王头嘿笑一声,神色很是得意。
倒是年轻人父亲,老李头显出了稳定,道:“如果真能入书院,也算我们老李家祖上积德了,将来要是能挣个功名回来,那我就是死了也值了。”
虽然大明朝廷努力在建书院,鼓励地方办学,但大明太大,人口太多,一蹴而就是不可能,是以,大部人还是读不起书的。
老王头凑近一点,低声道:“就跟你说,不要说去。朝廷里当官的,都有任务,就是每个人都要找五个孩子入学,完不成挨罚,完成有奖励,我儿子恰好有资格,我已经让他给你们家留了一个。”
镇定的老李头不镇定了,一把拉住老王头,道:“你说真的?”
老王头道:“咱俩谁跟谁,三年前在凤阳府修路,要不是你推了一把,那大石头砸下来,我不死也残,一个小小名额算什么。”
老李头一把站起来,道:“儿子,问你娘拿十两银子,老王头,走,我今天请你吃好的,别废话,走!”
年轻人“哎”的一声,飞快跑向里屋。
朝廷需要孩子们入学,父母们想要孩子们入学,看似一拍即合,偏偏两头难,成了如今的怪状。
老王头嘴里“你啊,这样生分了,拿我当外人”,脸上一脸得意,冒着寒风出了门。
在他们刚出门,就看到一群人拿着铁锹,扫帚急匆匆的向长安街跑去。
老王头一怔,拉住一个问道:“这是怎么了,你们跑什么啊?”
被抓住的那个人本来很急,但看到是老王头,压了压急促的气息,道:“工部那边招人进行官道清雪,一天三两银子,你快拿东西走吧,晚了就被别人抢了。”
老王头猛的转头,道:“老李头,以后再吃吧,走,拿东西,咱们也去。”
一天三两银子,这是白给啊!
老李头喘着粗气,对他儿子道:“走,拿东西,叫上你娘,你媳妇,孙子也叫上!”
老王头怔了怔,道:“都说你老李头老实,就属你最奸猾了!”
没多久,两家八九口,跟随人流,浩浩荡荡的向着工部冲去。
在另一边,毕府。
孙传庭坐毕自严的床头,看着脸色枯槁,双眼暗淡,一副行将就木模样的毕自严,道:“大人,安心养病,一切有我。”
若是往常,毕自严听到这句话多半会生气。
这会儿他有气无力,看着孙传庭,眼神里都是殷切的希望,语气缓慢地说道:“我对朝局,对大明的想法,与皇上,与你,是不同的。我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尤其是这个时候,一定要慢,慢才能稳。皇上……看事准,出手快,往往别人没反应他事情已经做完了,后果就是留下一个大的烂摊子,需要有人善后,收拾。我们为臣子的,要为上分忧……我知道你有想法,想做事,但我一直压着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孙传庭在内阁多年,自然很想做些事情,但都被毕自严给压了下来。
孙传庭心里有些悲伤,这位老大人怕是不行了,两人这次谈话,或许就是诀别。
他没有往常的强硬,平静的道:“大人是怕我破坏朝局的稳定。”
毕自严微微摇头,喘息着道:“你是皇上选定的接替我的人,这是多年以前就众所周知的。我压着你,是怕你出事。你年轻,锋芒太盛会害了你。这些年,我纵观朝局,能接替我的,也唯有你。你有能力,有魄力,最重要的是,你能稳住朝局,也懂得如何顾全大局。皇上……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将来的大明走向何方,还会发生什么,我通通预料不到,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你会护住大明的根基,确保社稷安稳,天下承平,百姓免于祸乱……”
孙传庭看着毕自严的神色,心里五味杂陈,对于这位老大人,他心里是相当复杂。既不满的因循守旧,没有锐气,又敬佩他的胸襟气度,为人处世。
毕自严或许是累了,缓缓闭上眼睛,道:“如果我等不到皇上回京,代我转告,臣与皇上的约定作废,望皇上保重。”
孙传庭不知道毕自严与朱栩约定了什么,看着毕自严疲惫的神色,站起来,抬起手,道:“下官告退。”
这一次,毕自严没有回他。
孙传庭又看了毕自严一眼,转身离去。
毕自严的长子,三十九岁的毕永晟送孙传庭离开。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波了,从司礼监,内阁,六部,到下面有头有脸的头头脑脑,基本上来了。
都带着见最后一眼的表情,心情沉重的离开。
孙传庭上了马车,马车在雪地里缓缓驶向皇宫。
马车前,孙传庭的管家,转过头,语气激动的道:“老爷,我听说,毕阁老的封爵诏书已经拟好了,不日就会降下,哎,首辅封爵,也是我大明第一遭了,老爷,将来您是不是也得得一个?”
马车内的孙传庭双眉一挑,犹如利剑,语气忽然冷淡三分,道:“这种话,以后不得说,管好府内,谁敢胡言乱语,一律严惩!”
第1306章 对孙传庭不太好的说法
京城上下,不知道是因为毕自严病倒,还是这个冬天寒流来的太快,寒冷照大地,京城内外都是一片安静,还隐约有着一股悲伤。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病了好些天,本以为半只教踏入棺材的毕自严,居然缓了过来,虽然依旧卧床不起,但已经没有大碍。
刘时敏带着人,以颇为盛大的阵势,来到闭府,宣读册封毕自严为新承伯的圣旨。
毕府上下都是振奋无比,有了这道旨意,就等于有了保命符,代表着皇帝的保护意志,只要一天皇帝意志不变,毕府就一天不会倒!
刘时敏搀扶起毕自严,笑着道:“毕阁老,不,新承伯,恭喜了。”
毕自严颤巍巍的站起来,看着这道圣旨,脸上带着笑容,心里是一种大石落地的轻松感。
这道旨意下来,就表示着,他需要离开内阁了,即便他大好,也不能回去。
他从这一刻起,已经致仕,彻底的脱离政务,“新政”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所谓的无事一身轻,毕自严大概体会到了。
“刘公公请。”毕自严摆手,脸上是从未见过的轻松笑容。
刘时敏抱着拂尘,看着毕自严,神色不动,道:“大人,真的能放得下?”
“首辅”之位啊,谁能说放下就放下?天底下最大的毒药,大概就是权力了。
毕自严也不管是刘时敏问的还是背后的朱栩,语气轻松自然,道:“放下放不下不都得放下?”
刘时敏打量着毕自严,好一会儿微笑道:“那我就祝新承伯有一个安稳的晚年,告辞。”
毕自严抬手,道:“我送公公。”
两人走了几步,刘时敏停住脚步,低声道:“大人,这些话是我私人说的,不管是为了自身还是‘新政’,亦或者其他什么,日后,慎言。”
作为前任“首辅”,尤其是毕自严,若是在一些关键时刻说话,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好的后果。
毕自严会意,道:“公公放心,分寸我懂得。”
刘时敏直起身,道:“伯爷留步,告辞。”
毕自严送了几步,看着刘时敏的背影,心里突然无尽的感慨,空虚,又无奈。
心情复杂,无可言述。
毕自严的儿子走过来,不等他说话,毕自严道:“即刻起,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是。”
毕府几个门同时关闭,在寒风凛冽的这个冬天,显得很寻常,又很不寻常。
孙传庭冒着雪,出了宫门,转道向东,来到了皇家钱庄。
这个地方很特殊,重兵看守,一般人根本进出不得。
皇家钱庄原则上是归属内阁,但实际上是直属朱栩,内阁从来不敢插手。
孙传庭要上任“首辅”,近来一直走访,摸底,这一天,到了皇家钱庄。
“孙阁老,请。”傅涛的态度不卑不亢,带着孙传庭向里面走。
孙传庭看了皇家钱庄的行政区,而后去了印刷厂,最后,听着傅涛以及皇家钱庄一干高层进行汇报。
孙传庭一路走来,对皇家钱庄的运转模式有了大概懂了了解,心里有底。
最后,他留住傅涛,两人在傅涛的班房里私聊。
孙传庭喝了口茶,看着傅涛,微笑着道:“我与你父亲是同僚,共同进退,有些话,你直说无妨。”
傅涛对孙传庭哪里敢大意,他还记得,傅昌宗那次喝醉,说了真话,怀疑孙传庭连内阁都想动,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首辅”,傅涛哪敢真亲近。
孙传庭看着傅涛,道:“我想知道,皇家钱庄到底有多少银子,这些银子哪些是我能用的?”
傅涛神色不动,心里飞转。
皇家钱庄发放新币,是通过贷款,或者官员,军队发放俸禄,亦或者是工部的工程等,都是大规模撒出去。
这些,都是乾清宫钦点的方式,不归属内阁管。
傅涛思索一阵,道:“皇家钱庄今年兑换的现银已经从各处收来的银子,是三千八百万两,外加黄金十五万两,加上赋税,海贸等得来的现银,明年要发放的新币,上半年的总额在一千万上下,下半年还要观察。如果内阁要用,需要皇上的旨意,最多能动用……三千万两左右,但这个是亏空,需要弥补。”
听到三千万,孙传庭心里打定,道:“怎么个弥补办法?”
傅涛道:“三千万里面,有五百万是皇家钱庄的利润,这个没关系,两千五百万是储备金,应对各地挤兑风险的,一旦这笔钱没了,发生了挤兑风险,皇家钱庄的信誉可能就会破灭,后果不堪设想。”
孙传庭明白了,沉吟一声,道:“新币能否多发行?少用储备金?”
“发行的越多,挤兑的风险就越大,同时,我大明能容纳多少新币,是否会造成物价通胀,货币贬值,都需要小心应对,多发货币,就目前来说,有害无利。”傅涛看着孙传庭,颇为谨慎的提醒道。
作为即将的内阁“首辅”,孙传庭能明白傅涛的意思,眼神锐利,陡然又一定,道:“你把这笔钱按住了,皇上回京,我会亲自奏请的。”
“是。”傅涛道。
孙传庭问完这个,又道:“神龙府的盈利情况,你知道多少?”
神龙府是什么地方,众所周知,孙传庭不止盯上了皇家钱庄,连神龙府也捎带上了。
傅涛对神龙府知之甚深,毕竟神龙府的一切走账都是通过皇家钱庄,那一笔笔巨额款项,都在傅涛脑子里。
对于神龙府的盈利情况,傅涛心里有大概,却不能明说,毕竟事关皇帝内帑。
他装模作样的思索一阵,道:“具体的盈利情况,我并不清楚,但近来世界各地商船云集我大明,外加,琉球,朝鲜,倭国,蒙古,东南半岛等,他们的贸易大部分通过神龙府,还有南海两个省有些独有特产,海内外都喜欢,是一个暴利……每年,应该有两千万的盈利。”
孙传庭目光逼视,似在生气,道:“说实话。”
孙传庭是内阁辅臣,傅涛说的这些他都知道,也能估摸出。
傅涛到底还是嫩了一点,面对孙传庭这位未来“首辅”,他压力极大,犹豫一番,道:“不是我瞒大人,具体的数额,我确实不知道,想要知道,得问陈娘娘,或者皇上。”
傅涛的身份非常特殊,不止是朱栩的大表哥,傅昌宗的儿子,执掌皇家钱庄这样的机构,本身就不是谁能轻易动的。
孙传庭自没有动傅涛的意思,房间内静了片刻,他道:“明年内阁会召开扩大会议,我希望你能出席。”
傅涛以往都游离在朝局之外,甚少进出内阁,听着孙传庭的话,顿了顿,道:“是。”
孙传庭这才满意,而后道:“晚上请你父亲一起到我家,一起吃个饭。”
傅涛知道,孙传庭需要他父亲的支持,没有拒绝,道:“我回去告诉一声父亲。”
孙传庭站起来,刚要走,又道:“你们钱庄是有不少人才的,到时候要调出来,不要舍不得。”
傅涛眼神陡变,旋即道:“大人说笑,下官哪敢阻他们的前程。”
“那就好。”孙传庭朗笑一声,出了钱庄。
傅涛送他上了马车,回转议事厅,一群人已经在等着了,都是皇家钱庄的高层。
“大人,孙阁老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控制我们皇家钱庄吗?”
“孙阁老是有了皇上的旨意,还是来试探一下?”
“都说孙阁老野心勃勃,现在终于明白了,咱们好日子到头了。”
“毕阁老老成持重,孙阁老锐气如剑,难怪外面谣言纷飞,这里面恐怕有不少是真的。”
一群人七嘴八舌,语气里都是担忧。
他们担忧的,与外面那些人不安的一样,就是孙传庭会打破毕自严以来的稳定朝局。
傅涛现在能体会到他父亲那日为什么喝闷酒,说孙传庭可能会动内阁了。
傅涛暗吐一口气,道:“这件事,不要外传,你们也要稳住,凡事有我在。”
即便傅涛这样说,众人还是很不安。
谁也不知道,朱栩此时已经进了京,落脚在平王府。
平王府挺着大肚子,这几年在京城勿忧勿虑,听歌看舞活的滋润,看着坐在上面的朱栩,笑呵呵的道:“皇上,您可许久没来我这了,您是要听曲还是看舞,还是一起?哦哦,对了,皇上喜欢听小曲,我这有,我这就给您找去……”
朱栩摆了摆手,道:“行了,坐吧,朕就是在这躲个清净,曲就算了。”
平王笑呵呵,道:“也好也好,外面那些大人们确实烦,他们来臣这几次,让我催皇上回京……”
朱栩喝了杯茶,瞥了他一眼。这位皇叔,大智若愚,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实则都若有所指。
朱栩道:“怎么,有什么想法?”
平王一脸弥勒佛的笑容,道:“臣能有什么想法,就是近来鲁王烦人的很,跟臣说,依循旧例,想去安南就藩,然后就是,就是朝野对孙白谷阁老,有些不太好的说法。”
朱栩对这些,自然是心知肚明,望着外面还在飘的大雪,冷哼一声,道:“有什么旧例?他不自知。朝野那些所谓的说法,朕听得见,他们越是不安,担忧,就越是朕要做的事情。抱着祖宗老本就要吃一辈子,毫无进取精神,因循守旧,顽固不化!”
平王脸上依旧是笑呵呵的,听着朱栩的话,没有接茬,小眼睛不断的眨。
朱栩这个时候,来他这个闲人这里,岂会是无聊的来看看?
第1307章 平王要说话
朱栩自然不会是存粹躲清静,平王这个人,在朝局是无关,但对宗室影响巨大。
他登基以来,对宗室轮番清晰,现在剩下的宗室就那么几家,现任的宗人府宗正鲁王上蹿下跳,引起了宗室内部对现在以及未来的一些担忧,外加信王即将回京,一些人不稳定因素又在蠢蠢欲动。
朱栩摩挲着茶杯,道:“孙传庭找过你了?”
平王眨了下眼,笑呵呵的道:“找过了,孙阁老想要将宗人府归入内阁,臣拒绝了。臣想着,皇家的事,当然是皇上说了算。”
朱栩抬眼看向他,道:“说你的真实想法。”
平王脸上依旧如弥勒佛,只是有些僵,道:“宗室是皇家的血脉,怎能让外人欺负,臣这是担心有损皇上的威严……”
朱栩看着平王的笑容,没有意外。平王虽然不在朱栩清洗之列,但也感受到其中的可怕,尤其是当初那些外廷大人们对宗室王爷的喊打喊杀。若是宗室真的纳归内阁管理,宗氏们的日子将会无比的难过。
但朱栩决不允许宗室再次庞大的拖垮整个国家,放下茶杯,淡淡道:“那你应该知道,孙传庭之前已经请示过朕,这些是朕允许的?或者说,这些是朕的计划,皇叔,连你也反对朕了吗?”
这十多年,反对朱栩的人远胜过支持的,但哪怕是至亲的宗室,庞大,强大的东林都被清洗了个干净,谁人还敢明目张胆的反对?
平王坐着不动,还笑呵呵的身手拿着点心,道:“皇上说笑了,臣哪有那个胆子,就是臣不知道孙阁老已经请示过皇上,那,臣就支持?”
朱栩站起来,道:“嗯,去一趟内阁,当面支持一下。”
平王脸角动了动,放下点心,抬头看向朱栩,笑呵呵的道:“皇上,内阁就不用了吧?臣同意一下就行。”
平王笑容很勉强,现在孙传庭动作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很担心,谣言四起,隐约行成一股力量在反对孙传庭。若他站出来,公然支持孙传庭,只怕会成为这些出气的靶子。
他也看出来了,朱栩之所以找他出来,就是向朝野表态,作为前任宗人府宗正,当今威望最高,最受信任的亲王,身份不一般,说话的分量自是最重。
朱栩俯视着他,道:“皇叔,好日子过久了,人会发霉的。”
平王听出了朱栩话音里的不满,慌忙站起来,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大步出了平王府,坐在马车上,并没有去皇宫,而是奔着柳如是的小院。
马车里,柳如是看着朱栩微沉的神色,轻声道:“皇上,不顺利?”
朱栩侧躺下来,枕着她的腿,眼神若有所思的道:“以前的平王,朕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会多问,这一次,他居然含糊的拒绝。你说,人一旦习惯于一个环境,就不肯再动弹,哪怕知道动了以后的日子可能会更好……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柳如是双手按着朱栩的太阳穴,有些心疼的看着他疲惫的脸,道:“他们应该是害怕,害怕不成功反而不好,所以守着现在的舒服日子,宁可不要更好,也不愿意破坏现在。”
朱栩长吐一口气,道:“道理朕何尝不知道,可他们都是如此,反应的是这个国家也这般,若是长此以往,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会给子孙,给我几千年的中国传承带来怎样的灾难……”
柳如是轻轻纾解朱栩的眉头,她能理解朱栩作为皇帝的长谋远虑,柔声道:“孙阁老不同于毕阁老,他做这些准备,定然能完成皇上的‘新政’,中兴大明,令我们大明浴火重生。”
朱栩双手交叉,右手食指拍打着左手手背,心里飞速计较,眯着眼,闪烁着冷芒,道:“孙传庭的锐气刚刚露头,一些人就大感不安,上上下下的串联,抵制,感叹日子要不好过了……”
孙传庭要改革的风声已经随着他四处走动而传递出去,各个衙门,甚至是内阁都感觉到强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同于毕自严,毕自严是要稳中求进,孙传庭是要破而后立!
柳如是眨了眨眼,道:“皇上,不见见诸位阁老吗?”
朱栩动了下,躺的更舒服些,道:“朕还想再看看,当年东林党的时候,谁是敌人朕看得清楚,现在,朕反而看不清了。”
柳如是若有所思的“嗯”了声,给他轻轻按着太阳穴。
没人知道朱栩已经进京了,张筠等孩子还因为“大雪封路”,留在京城几十里外的一处驿站。
孙传庭这个主持阁务,召开了年前最后一次会议。
他们要审议的,就是今年的年终总结,毕自严“卧病在床”,这个任务只能是孙传庭来了。
这个年终总结自然也就成了明年的开始,是一个风向标,孙传庭想要的内容与毕自严完全不同,迎来的阻力是相当不小。
但有朱栩的暗中支持,他的想法,还是最大限度的被加入了进去。
除了毕自严,孙承宗,其他阁臣都在,孙传庭看着几人,道:“年终总结已经基本完成了,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这个年终的总结,已经经过六部的部议,其他自然早都知道了,现在孙传庭开口,只不过是走个流程。
靖王,汪乔年对视一眼,靖王斟酌着道:“关于督政院的改制,我需要在督政院内部再讨论,内阁强压下去,我担心会有反弹。”
汪乔年跟着道:“大理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在全国的部署,接过地方的审判权,现在还在攻坚阶段,不宜大动。”
傅昌宗沉默,与他一贯的作风相符,内心来说,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