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5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山忠俊看着他的背影,目中尽是杀意,但最终都隐了下去。
松平信纲等“秦大人”走了,默默拿起茶杯,没有说话。
茶很冷,但松平信纲喝了很久,没有放下茶杯。
青山忠俊面色如铁,眼神如深渊般冰冷。
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尤其是政治体制,更是相当传统,没有教化,是一种野性的集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天皇就成了傀儡,由幕府操纵天下。前面的不说,丰臣秀吉风光一时,压的整个倭国喘不过气,更是有着登上中国的汹汹野心。
德川幕府已历经三代,已稳固了统治,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作为象征的天皇,也有了一个安稳。
但幕府与天皇的斗争从未听过,比如这一代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不将天皇放在眼里,更是企图用德川家的血脉替代天皇,这引起了皇室的剧烈不安与反弹,若非天皇处于绝对劣势,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饶是如此,后水尾天皇还是被逼得退位,将自己五岁的女儿推上来,虽然过了十多年,但德川家光的心思始终没变,现在传闻后水尾太上皇正逼着现在的明正天皇传位她同父异母的弟弟,以断绝德川家光的妄念!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作为德川家的家老,倭国的忠臣,青山忠俊,松平信纲自然心里清楚。
若是,江户的两位天皇与明朝有勾结,德川幕府如何自处?该如何办?莫非要在这个时候,掀起皇室的血杀吗?
天皇看似不重要,可要是真出事,绝对会是一场大乱,尤其是还有一些战国残留下来的外样大名!
第1364章 僵持
青山忠俊与松平信纲对坐半晌,尽皆是无语。
好一阵子,松平信纲忽然开口道:“伊豆守,真的放开那姓秦的离开?”
似乎这个话题打破了眼前的凝重,青山忠俊目光冷漠,道:“我已经安排好他的后事,一旦我们完成大计,明朝就会杀了他。”
有了这两句对话,松平信纲与青山忠俊的尴尬算是被彻底打破,松平信纲道:“明人已经围住了宇土郡,七万大军,大炮昼夜不停,用不了多久就会破城,我们是否该营救?”
青山忠俊手里有五万,加上宇土郡的三万就是八万,比明军多。
青山忠俊端起冷透的茶杯,道:“我们的胜败不在这里。”
松平信纲默然一阵,点头道:“好,我连夜返回关门海峡。”
两人的一问一答就决定了宇土郡三万大军的命运。
青山忠俊道:“我会带兵进入肥前国,如果能确定那秦大人的情报是真的,那就执行计划,若是假的,我就挥兵东进,灭掉关门海峡的明军,而后集合大军,与明军决战!”
一直以来,幕府都极力避开明军,不想与明军决战,是因为他们判断不出明军的深浅,一旦落败,等于九国岛就失去了。
同时,他们还有一个暗中一直进行的计划,默默的等待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松平信纲起身,沉色的拜道:“这里就拜托伊豆守了!”
青山忠俊脸色肃然,躬身应下。
在松平信纲走后没多久,青山忠俊就带着大军秘密北上,从高濑城进入肥前藩。
肥前藩再北,就是海,西北就是对马岛!
与此同时,左良玉与桦山久守带领两万人,对宇土城进行了昼夜不停猛攻。
即便明朝大炮炽烈,将宇土城炸的面目全非,死尸处处,但宇土城里决然一片,拼死抵抗,丝毫没有溃败的迹象。
一连三天,左良玉都没能拿下宇土城。
多尔衮不可能慢慢等,一面催促,一面派出骑兵四处探查,寻找青山忠俊的主力。
在关门海峡,李定国的弹药支援还没到,炮轰的节奏慢了下来,也让板仓重昌松口气,底气大增,死守不出。
这样的情形下,双方的角力仿佛限制了停滞。
对马岛。
杨嗣昌翻阅着各地的情报,头也不抬。
贺西廉站在他身前,道:“大人,我们安排的防御布置之类的消息,应该已经到了青山忠俊的手里,现在,就看他相信几分了。”
他身边的钱瑾孝道:“各方面的粮草,器械都准备的差不多,休整了这段时间,可以打一场大战了。”
杨嗣昌这才抬起头,道:“那些虚假的工事做的怎么样了?”
贺西廉道:“已经准备好了,虾夷,鹿儿岛,对马岛等里里外外看都没有问题,我们盯着的那些个幕府细作也准备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无声无息的逃出岛,给青山忠俊报信,多尔衮那边也透露了一些……”
杨嗣昌“嗯”了,片刻又道:“关门海峡的海军可以撤回来了,老是盯着也不利于倭国的动作。”
“是。”钱瑾孝道。
明朝从一系列布置,尤其是占领四国岛开始,就在寻找倭国的战略计划,但青山忠俊如同老乌龟,一直不肯冒头,让明朝的动作也不由得谨慎,慢了下来,不断的在寻找青山忠俊的主力,用各种办法企图逼他出来。
现在,青山忠俊终于有了主动的动作,明朝要将戏演足,让青山忠俊的计划彻底暴露出来!
贺西廉思索一阵,道:“大人,现在还不知道倭国的打算,我们是否还要做其他布置?”
“不用!”
杨嗣昌目光炯炯,道:“熬了他们两个月,即便青山忠俊撑得住,德川家光那边也撑不住,若是再与他们的天皇有个争执,就会更急迫了。”
钱瑾孝也道:“如果多尔衮再吃掉他三万人,手里只有五万人,青山忠俊就是再能装乌龟也装不下去,必须要有所动作了。”
贺西廉默默一阵,点点头。
青山忠俊如果只剩下五万人,加上明朝扫荡了整个九国岛,被找到是迟早的事情,藏不住了。
杨嗣昌倚着椅子,却没有接他们的话,而是问道:“你们说,青山忠俊到底想要做什么?任由我们不断吃掉他的兵力,毫无反应。他的目的是什么,德川幕府在打什么算盘?”
钱瑾孝道:“参谋处一直在推演,也猜不透倭国的取胜之道在哪里,或许,我们看漏了一些地方,下官等再去研究。”
杨嗣昌没有说话,心里同样在飞速转念着这些日子一直在思索的这个问题。
按理说,倭国是有一战之力的,若是能在九国岛正面击败他们,倭国就占据了主动,有了五成甚至更多的胜算。
但倭国偏偏没有,一直在玩捉迷藏。
与此同时,青山忠俊已经摸入了肥前藩,五万大军分散,隐蔽,依旧在藏匿。
关门海峡。
松平信纲看着海面,望远镜缓缓转动。
板仓重昌站在他身边,小心翼翼的道:“松平殿,我已经严密的调查过,明朝的海军是真的退走了,而且是回转对马岛,估计是粮草耗尽,要休整一阵子。”
松平信纲看了他一眼,道:“海峡内的秘密,你知道了?”
板仓重昌在这里这么久,怎么可能毫无察觉,他小心翼翼的道:“是,小人已经知道,这里有一支海军。”
板仓重昌的命是暂时保住的,他在松平信纲面前极其的小心谨慎,摆底姿态。
松平信纲微笑的看了他一眼,道:“板仓君还是有功劳的,我会与公方详细说,无需紧张。”
板仓重昌僵硬的笑了笑,却不敢真的大意。
松平信纲道:“我今夜会率海军离开,你要做的,就是在三天后,趁机出城,突袭明军,前往肥前藩与伊豆守汇合。”
板仓重昌一怔,继而不安的道:“可是,明军在城外有埋伏,而且我如果离开,这个城就空了,明军一旦占据,后果会很严重……”
松平信纲知道板仓重昌这段日子受到的打击很大,心态严重受挫,面色不动的道:“我自有安排,你去做准备吧。”
板仓重昌不得不应声,道:“是。”
第1365章 大战来临
三天后,多尔衮的大军终于攻破了宇土城。
这个结果,是多尔衮的军队也参与进攻的结果,自然折损不少。
多铎恼羞成怒,率领大军在宇土郡横冲直闯,但凡稍有防抗,一律格杀,血腥的杀戮迅速扩大,蔓延出了宇土郡,多尔衮的大军直接杀向了熊本。
多尔衮与左良玉的大军合起来近七万大军,横扫整个肥厚藩,骑兵四处出击,杀戮无度,却始终没有找到青山忠俊的五万大军。
多尔衮等制度事情有变,连忙修书给杨嗣昌。
在多尔衮的信抵达对马岛的时候,还有另一则消息一起到了。
钱瑾孝,贺西廉站在杨嗣昌案前,神色凝重。
贺西廉道:“大人,从关门海峡监察的情况来看,有至少三万人进入九国岛一侧,归属板仓重昌调遣,目的不明。”
倭国之前一步步的让明朝吃掉不少军队,始终未曾有大动作,现在九国岛已经全数被明军掌握,却又从本国岛调军进来,倭国到底要干什么?
钱瑾孝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道:“大都督,或许,倭国的真正目的,就要展露出来了。”
之所以凝重,是因为一旦倭国的计划展露,那或许就是明军最危险的时刻。
杨嗣昌看着眼前的地图,眉头紧皱,他们一直在推测倭国的目的,但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贺西廉看着杨嗣昌,提醒道:“大人,关门海峡要塞如果增兵,李定国不但徒劳无功,反而会有危险。”
钱瑾孝见杨嗣昌还是不说话,开口道:“大人,参谋处的意见是,多尔衮迅速北上,与李定国互成犄角,防止出现覆灭的危险……”
杨嗣昌盯着地图,好半晌都没有开口,不等钱瑾孝说完,他直接道:“传令:李定国炮轰不断,命左良玉以及桦山久守率领军队南下,扫灭倭国各地的反抗力量,多尔衮驻扎熊本,不得妄动!”
钱瑾孝与贺西廉都是神色一睁,继而对视一眼,钱瑾孝道:“大人,这样,会不会很危险?”
多尔衮五万人,李定国一万人,倭国幕府军却有十多万!
杨嗣昌站起来,面色从容,道:“不管德川幕府的目的是什么,咱们都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多尔衮这根钉子还在九国岛,怎么样咱们都不会输。传令虾夷岛,做出南下进攻的态势,继续给倭国施加压力!”
钱瑾孝听着,猛的一立身,道:“是!”
贺西廉见如此,便道:“大人,我们在倭国还有很多眼线,投靠我们的大名也不少,即便他们现在还是墙头草,但也可利用一下,军情处是否动一动?”
杨嗣昌道:“还不是时候,对了,江户那边有什么动静?”
贺西廉道:“刚刚传来的情报,据说,幕府的军队包围了皇宫,在倭国掀起了不小震动,一些人在趁机生事,德川家光杀了不少人了。”
杨嗣昌不意外,道:“注意盯着,事关我大明统治倭国大计,倭国的天皇不能有事!”
“是!”贺西廉,钱瑾孝大声应道。
对马岛的命令迅速传出去,九国岛上的明军迅速动作,左良玉,桦山久守以及投降的各藩国降兵,席卷了整个九国岛。
李定国在关门海峡要塞的炮轰节奏在持续加强,有了弹药支援,千门大炮肆无忌惮的倾泻着弹药,仿佛要将这座要塞夷为平地。
黑天忠之的一万人已经赶到,听命于李定国。
黑天忠之观察了好几天,终于找到李定国,十分认真地说道:“大人,我怀疑,板仓重昌可能要有动作了。”
李定国的望远镜正观察着关门海峡要塞,闻言一怔,转过头道:“你怎么知道?”
黑天忠之认真的道:“幕府军行动之前都有个迹象,就是他们会集体誓师,虽然做的隐蔽,但已经在做了。这表示,他们很快就会有行动。”
李定国听着他的话,面露思索,许久道:“你是说,板仓重昌会出城?”
黑天忠之一躬身,道:“是。我怀疑,青山忠俊就在不远处,他们要合军了。”
李定国面无表情,道:“那你说,他们的下一步会怎么做?”
黑天忠之道:“小人怀疑,他们对目标是多尔衮,只要剪灭了多尔衮,他们就没有威胁了。”
李定国看着他,没有说话,心里暗自摇头。
若是青山忠俊想要与多尔衮决战,有的是机会,无需拖到现在,更何况还是明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士气大盛的时候。
李定国将九国岛的局势想了一遍,又通盘考虑整个倭国的战局,眉宇间尽皆是不解。
他遇到了杨嗣昌等人一样的问题,倭国牺牲这么大,到底是为了什么?
想要与明朝决战,无需这般扭捏,可如果不决战,怎么能获取这场战役的胜利?
李定国想不通,目光又盯着这座要塞,思索良久,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黑天忠之道:“大人,设伏!板仓重昌虽然有六万人,但他最多只敢动用三万,我们有两万人,有很大把握战胜它!”
黑天忠之对明军的战力有着相当的自信,毕竟李定国不久前还用一万人硬生生的打赢了三万大军的板仓重昌!
现在他们有火炮,有更多的人,有是设伏,没有理由打不赢!
李定国在心里判定了黑天忠之的水准,再次思索一阵,道:“传令,停止炮击。炮阵撤出,埋伏的地点更改。”
“遵命!”
李定国的副将以及黑天忠之等人沉声应道。
板仓重昌对他们的布置也很熟徐,既然板仓重昌要出城,他们自然要做出应对。
就在板仓重昌秘密誓师的时候,关门海峡里,在一个隐蔽的海港内,松平信纲正在见一个人。
德川家的家老,胜山藩藩主,内藤正胜。
这个人是德川家光的绝对心腹,比松平信纲还要靠前。
这个人的出现,预示着德川家光对这一次的战事的重视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与此同时,青山忠俊的五万大军,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肥前藩的平户城!
这里是九国岛的最北方,与关门海峡一东一西。没有人知道,青山忠俊是怎么做到的,他是怎么避开明朝的耳目,避开那些投降明朝的藩主的巡查!
第1366章 清晰的战局
平户城。
青山忠俊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遥望着对马岛方向。
微咸的海风过境,吹起青山忠俊绑的严严实实的头发,笼罩着他森然,冷峻的面容。
他身后站着一群大名,此刻一样看着对马岛方向,神色各异。
在青山忠俊身后侧不远,跪着好些个打扮各异的人,有的农民,有的是工匠,有是武士,还有的是明朝装束,不一而足。
其中一个道:“大殿,小人原是对马的渔民,明人装作宽宏没有把我们怎么样,经过小人数年,尤其是这几个月的观察,对马岛驻扎等等明军除去海军外,最多就五千人,还有很多是工匠,随军家属,真正的军士并不多……”
第二个道:“大殿,小人是农民,一直在对马种地,明人不但没有难为我们,还收我们极少的租子,他们的粮仓小人去过,黑石殿说,最多供应十万大军三个月的,现在,不足一个月了……”
那个黑石殿立即出来,解释道:“伊豆守,我已经仔细核对过了,确实如此。”
他话音落下,第三个等了片刻,道:“小人是工匠,明人征兆我们给他们修筑城墙,工事,整个对马岛小人都走过了,明人的共事都在小人脑海里,已经画出来了……”
第四个道:“小人是修船的,明人的舰船小人上上下下很多次,他们进出很有规律,有定期的修缮,补充淡水与粮草,三天后,他们就会全部入港,进行集中的保修……”
第五个站起来,道:“小人大友武士,明人对我们的武士十分感兴趣,还招募了一些训练。小人见过他们的那个招讨使,就在对马岛的城里,身边戒备森严,进出都有几十个侍卫跟随……”
接着是第六个,第七个。
他身边的大名对这些话十分振奋,因为青山忠俊已经告诉了他们,幕府在两年前就制定的战胜明朝的计划。
尽管这个计划在明朝的进攻下出现了很多波折,但曲曲折折,还是到了这个时候!
这些人细作的话,青山忠俊自然早就知道了,这个过场是给这些大名听的。
他转过身,面色冷峻稍减,目光依旧冷冽,道:“你们都听到了,怎么看?”
龙造氏的家督道:“伊豆守,明军的根基就在对马岛,只要咱们收复对马岛,就等于切断了明朝在九国岛的援军,我们就能反手灭之!”
“不就如此,收复对马岛,我们还能远眺朝鲜,用兵法来说,就是‘围魏救赵’,或许能彻底解除我们的困境!”少贰氏的家督道。
“若是能得到明朝的火器,攻守将立刻转换,明朝国内灾情若火,不可能久战,或许,我们还能通过这一战,占领朝鲜!”松浦氏的家督道。
“松平殿已经带领我幕府海军出海,昼伏夜出,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平户城!待覆灭对马岛,伊豆守回师九国岛,轻轻松松就能灭了明朝在九国岛的所有军队,而后不管是自守还是南下,都能大力牵制明朝,局势即将翻转……”
在他们看来,对马岛是明朝最重要的中转,指挥之地,若是这里失去,就表示明朝在九国岛的军队将失去指挥,失去后援,如同断线的风筝,唯一的结果就是被覆灭!
同时,覆灭对马岛还有一个附带的目的,那就是歼灭明朝的海军,一旦明朝没有了海军,对倭国就是没牙的老虎,看似凶猛,实则没有了威胁!
青山忠俊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没有打断,好一阵子,道:“现在,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在之前,青山忠俊如同老乌龟,始终龟缩不出,慢吞吞的引起了不知道多少不满。
大友氏家臣立即上前,道:“公方,伊豆守深谋远虑,为求一招制敌,小人等佩服!”
其他人相继跟上,到了这个时候,谁还在乎之前的事。
青山忠俊面无表情,道:“下面的计划,是要分出一部人去关门海峡,掩护我们的真正行动。”
青山忠俊要做的,就是假装与板仓重昌合军,消灭李定国,模糊明朝的视线。
“是!”一群人齐齐应声,激情澎湃。
现在,是消灭明朝的关键时刻,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在青山忠俊公开大计划,制定下一步计划的时候,松平信纲率领的倭国海军,三十艘大小船只,四千人已经悄悄出了关门海峡,沿着西海道岸线,悄然的驶向筑前藩,准备与青山忠俊汇合。
这些舰船,看不出倭国,明朝的痕迹,更像是佛郎机的武装穿,分上下两层,一条船架有二十四门火炮,都是欧洲的火炮,上面隐约可见不少高大的西夷人。
松平信纲沿着海岸线,昼伏夜出,不断的西进。
这天晚上,他站在船头,看着北方天空的星星,表情平静,黑暗中的双眸却闪现着忧色。
明朝的一系列战事看似占尽先机,但总有着蓄力未发的感觉,二十万大军,至今动用的不过七八万,剩下的十多万纹丝不动。
“明人到底要干什么?”
松平信纲在心底不断的问这个话,明朝是有能力直接进攻本国岛的,本国岛是倭国的根基所在,一旦本国岛被攻击,对倭国,对幕府的打击将非同小可。
但是,明朝似乎,一直在有意的避开本国岛,这是为什么?
松平信纲想不透,也不再想。战事已经发展到这个时候,由不得他多思,唯有破釜沉舟,一条路走到黑!
不出一日,在关门海峡要塞外的李定国,终于收到了消息。
“大人,青山忠俊的五万大军从筑前藩来了,板仓重昌的大军随时都可能出来,我们只有两万人,还都是老弱残兵,怎么办?”李定国的副将不安地说道。
不说青山忠俊,板仓重昌的三万人,都足以消灭他们。这个时候的他们,可没有了之前背水一战的勇气。
李定国越发觉得事情不对劲,青山忠俊,板仓重昌的这些行为看似顺理成章,却不合兵法,更不合战略大局,显得太过刻意了。
“他们到底是要干什么?”
李定国思索一番,神色不变,道:“我要给大都督写信……全军向南撤二十里,伏兵我亲自安排!”
“是!”副将沉声道。
第1367章 勾结
九国岛的局势在剧烈的变化,青山忠俊有一万大军向东,似乎要与板仓重昌夹击李定国的两万人。
板仓重昌的三万大军已经出了关,向东运动,很快就会与青山忠俊派出的汇合。
李定国接收到命令,不断后撤。
多尔衮的五万大军驻扎在宇土郡没动,坐观风云变幻。
双方似乎都感觉到了决战的气息,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整个九国岛上空。
江户,皇宫。
明正天皇兴子与德川将军德川家光面对而坐,两人的表情都不太好。
德川家光怀疑后水尾天皇与明朝有勾结,后水尾天皇矢口否认,德川家光自然不信,连带着一项喜欢的侄女,明正天皇也怀疑上了。
明朝这次出兵的借口就是德川家光不尊天皇,违背天道秩序,要“清君侧”,铲除逆臣德川家光,为天皇正名,维护大统。
这么看来,后水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