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眉头一动,旋即若有所思。
  欧洲现在是大战隔一段时间爆发,小战不断,西班牙的国力日趋衰退,法兰西,荷兰,英格兰等日益强盛,外加奥斯曼有大明火器的助力,这个日薄西山的欧洲霸主,快要撑不住了。
  “这次他们要抵押哪里?”朱栩问道。之前西班牙已经抵押了整个巴拿马,借款三百万,还款时间是三年。
  傅涛道:“这只是西班牙大使的一个试探口风,但意思应该是非洲一块地方。”
  朱栩果断道:“借,但一半要是纸币,还有朕不要非洲,要美洲,相当于巴拿马两块的面积,还款时间也是三年,对了,巴拿马运河要抓紧挖,增加驻军到一万,海军设一个基地,移民要加快……”
  傅涛认真听着,记录着,道:“是,臣会尽快通知内阁,与西班牙大使谈判。”
  朱栩坐在椅子上,眯着眼,心里飞速转悠,忽然沉声道:“苏伊士运河得抓紧开挖,要能通过我大明的舰队,欧洲的战事,在必要的时候,朕要干预!”


第1478章 定调
  朱栩对欧洲有很多想法,但被现实所制。
  眼下,只能一面做着准备,一面等待这场天灾过去。
  一些美好的场面一直在朱栩脑海里盘旋,已经有些难耐不住。
  朱栩又交代一番,便出了皇家银行,转向税务总局。
  钟阳生辞去刑部尚书,刚刚接手税务总局,面对的也是千头万绪的局面。
  等到朱栩的突然来察访,他倒是镇定从容,认真的陈述道:“皇上,税务总局目前主要任务还是理清商税细则以及推进在全国的部署,目前税务总局设立的是国税,地税两部分,设八大分局,三十三支局,已经基本覆盖整个大明……”
  “随着我们的部署,过往流失的商税正在逐渐被朝廷收取,今年预计在三千万以上,这只是税收,不包括盐铁,香料,兵器等……”
  “臣等的下一步计划,是由府一级推行入县一级,用两到三年时间彻底完成管理衙门的相关部署,同时从户部等手里接过一些杂税,用三到五年,完成内阁,户部,税务总局的既定计划……”
  或许是钟阳生接管的时间太短,说的相对简单,没有多少实际计划。
  朱栩在之前已经看过钟阳生,内阁呈送的奏本,对此有些了解,没有过多说什么,交代几句便出了税务总局,向着皇家政院漫步走去。
  刘时敏跟在朱栩身侧,少言寡语。
  对于税务这一块,不止朱栩很在意,孙传庭等内阁更加重视,这是朝廷的根本,是从户部分离出去的,是大明朝廷财源,运作的基础。
  朱栩表情平静,心里很开心。很多事情,孙传庭等人做在了他的前头,已经不需要他耳提面命,拾遗补缺的时时事事的盯着了。
  朱栩走了不一阵子,刘时敏上前,低声道:“皇上,秦副元帅来了。”
  朱栩一转头,就看到不远处一身便装,依旧难掩英武之气的秦良玉,快步走来。
  她刚要行礼,朱栩一抬手扶助她,笑着道:“在外面,不需那么的多礼,边走边说。”
  “是。”秦良玉起身,瞥了眼人来人往的四周,道:“皇上,臣已经看过您的手稿,今天晚上就能修改好,呈送皇上御览。”
  朱栩对这个倒是不在意,揣着手,如同寻常百姓,在街头慢悠悠的走着,笑着道:“老将军是不是有别的话要问朕?”
  秦良玉在京城日子不短,眉宇间坚毅不减,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见朱栩问了便道:“是。孙元帅已经打定主意致仕,帅府的安排,臣请皇上定夺。”
  这些事,私底下其实都是有默契的,不过,终归需要朱栩开口说出来,彻底定下来。
  朱栩回头看着秦良玉,笑着道:“老将军有顾虑?”
  秦良玉罕见的欲言又止,还是道:“曹大都督资历,军功,能力不差于微臣,臣请皇上任命曹大都督为新元帅。”
  朱栩看着她,一笑转过头,看向前面。
  秦良玉之所以会推辞,根本原因还是她是个女人。
  如果她要继任大元帅府元帅,那么同时也会担任内阁右次辅,是当朝阁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不说旷古未闻有,大明是绝对没有的!
  大明无数双眼睛都会盯着!
  让一个女人,哪怕是一个功勋卓著,七十多的老将军入阁参政,对大明朝野来说,也会是一种考验。
  但朱栩浑然不在意,不止于他对这位老将军有着特殊的情节,还在于这位为大明呕心沥血,付出了一生的人,朱栩必须要给她一个交代,一个好的,应有结果!
  朱栩笑语从容,道:“老将军不用想那么多,一切朕来安排。首辅说的对,元帅只有一个,副元帅未必。朕会在帅府多加一把椅子,元帅不着急致仕,让他在府里好好养着,你们有什么难题,还可以去请教……”
  秦良玉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松口气,只要她不上元帅之位,那么压力就不会那么大,朝廷,朱栩都不会难做。
  “是,臣谢皇上。”秦良玉抬着手道。
  朱栩摆了摆手,笑容更多。眼下秦良玉压不住局势,这才不放孙承宗走,等秦良玉可以了,她还得上位!
  朱栩慢慢踱着步子,不等秦良玉继续问,便道:“关于国防部,首辅那边说了,只是一个改革目标,还不着急。帅府按照既定的改革计划走就是了,眼下咱们是精兵简政是迫不得已,等灾情过去,军政还是有所调整的……”
  秦良玉陪着朱栩慢慢走着,听着朱栩的话,道:“微臣等知道,孙元帅也做足了预案。目前各处的军队也在力求自食其力,开山,开垦荒地,修桥铺路等,也为朝廷节省了大笔的钱粮……”
  朱栩习惯性的背着手,轻轻的应了声。
  虽然大明朝廷看似很有钱,大把的撒银子,但根基确实已经很薄弱了,再多的银子也无法让大明基础恢复,在如此酷烈的灾情下,反而日渐虚弱。
  朝野都在想尽办法的阻止,但也就是减少衰弱的速度。
  朱栩听着秦良玉的话,道:“嗯,藏将于兵的计划要不断的推进,军队教育很重要,不能只依靠军院。还有对一切的拉帮结派行为要严厉的打击,决不能手软!不管是谁,亦或者是哪些人,朕绝不容忍!”
  朝廷里的小团伙是难以避免,但军队绝不能有山头派系!
  秦良玉抬起手,肃色道:“臣明白。”
  朱栩慢慢的向着皇家政院方向走着,道:“年终大议后,朕就会下诏书,曹文诏晋副元帅。有曹文诏的帮忙,老将军也能轻松一点,凡是多注意身体,无需太过操劳。参赞军务的人,也可以多些,老将军与曹文诏合计一下,列个名单给朕。”
  秦良玉道:“是,臣遵旨。”
  朱栩与秦良玉这些三言两句,基本就确定了帅府的既定的改革方向,避免了其他的干扰,给足了秦良玉以及帅府的支持。
  秦良玉又奏报了一些事项,主要是对大明的各地总兵的轮调,驻军的安置,与地方关系,军饷等等。
  朱栩一句一句的回答,他的回答就是最终决定,对帅府来说无比重要。
  快到了皇家政院,秦良玉这才道:“臣明白了,臣回去之后,就写好奏本,上呈皇上御批。”
  朱栩安抚一番,目送秦良玉走远,这才向着不远处的皇家政院走去。
  秦良玉还没回到帅府,她儿媳妇张凤仪就快步迎了出来,低声道:“母亲,皇上怎么说?”
  秦良玉面色如常,道:“没什么大变,对了,你待会儿以我的名义给曹大都督送一封请帖,请他晚上来府里喝酒。”
  张凤仪神色吃惊,秦良玉入京以来,还是第一次请人到家里喝酒!
  秦良玉是极少喝酒的,寻常是滴酒不沾!


第1479章 举报信
  在朱栩去往皇家政院的时候,内阁的一干阁老们也相当愉快的在一个亭子里喝茶,下棋。
  尽管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事情越来越顺利,越来越顺手,尤其是大议得到很好的安排,众人心情颇为轻松愉悦。
  对弈的是孙传庭与傅昌宗,两人下棋都不紧不慢,面色带笑,很是从容自如。
  赵晗站在边上,抱着茶杯,道:“首辅这棋,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锋芒,不容易对付。”
  汪乔年看着没有说话,他看得出,孙传庭的局很是大气,格局宏大,看似处处破绽又处处藏着兵锋。
  这与他的性格很相似,也体现在现在的“新政”上。
  傅昌宗的棋风就显得很是绵软,处处藏着,掖着,看不到攻击力在哪里,绵软又虚飘。
  靖王,沈珣等人也在,看着棋盘,做不语的君子。
  孙传庭下了一阵,道:“各地巡抚已经差不多了,新巡抚的名单你们也看过了,没有其他意见,晚上我就呈送给皇上。”
  这句话是问傅昌宗的,孙传庭是首辅,但其他人基本都是帝党,或明或暗的唯傅昌宗马首是瞻。
  傅昌宗放下一颗棋子,道:“基本没问题,议会那边也差不多了,连着三天小会,隔两天是为期三天的年终大议。”
  周应秋这个时候接话,道:“议会那边对大明律在内的律法的整修工作已经差不多收尾,相关修改事项已经列出了纲要,小会结束后,就可以分发给他们讨论,在大会上进行表决。”
  赵晗道:“税务立法还在起草阶段,今年是来不及了。幕僚司起草的税务条例已经好了,明年可以用内阁的名义颁布。”
  “土地法还不成熟,还是以‘景正田亩策’为重点,修改一番,重申颁布。”沈珣道。
  汪乔年,靖王也相继说话,都是各自相关的工作,既是今年的总结也是明年的计划,早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年终大议的确定,为明年的工作奠定基础。
  孙传庭一边下棋,一边听着,道:“嗯,你们也要与各巡抚多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议会那边要把握好,千万不能出幺蛾子,如果到时候发生大量跳票,别说我们,内阁,皇上那边也会难堪。”
  孙传庭的言外之意很清楚,那就是如果议会跳票,会让乾清宫严重怀疑内阁的能力,真要是乾清宫为此安排些什么,他们内阁就不止难堪,也将难做了。
  众人听着默默点头,倍感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包理游进来,递过一封信给孙传庭,低声道:“首辅,这是一封秘密举报信,直接呈送到通政使司的。”
  通政使司是上传下达的地方,但一般人是无法直接送进来,要从阁部各司的举报箱汇总入通政使司,再到内阁,但这封信是直接送入通政使司,说明写信的人十分不简单。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凝重,便接过来拆开看去,没用多久就神色凝重,竟然满脸怒容,眼神似要喷出火光来。
  孙传庭看完,没有说话,眼角凌厉的递给对面的傅昌宗。
  众人都好奇,就都站到傅昌宗背后。
  这么一看,傅昌宗连带其他阁臣脸色都是相当的难看,阴沉的仿佛要滴出水来。
  这是一封举报信,举报朝廷官员勾结商人,企图在内阁等一系列大政上,上下其手,谋其私利的事情。
  或许是有所顾忌,这份举报信没有列举谁的名字,而是给出了一些线索。
  这些阁老哪一个不是从地方到六部再到内阁,各种基层经验相当丰富,哪里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这封举报信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这些事情,那么就是说,上到内阁,六部,下到地方的末流小吏,都有可能参与其中,涉及的人与事非常庞大,复杂,绝对会超出他们的预料!
  孙传庭抬头看向众人,面色难看,最后转向包理游,冷声道:“刑狱司就没有一点消息?”
  这里面涉及这么多部门,孙传庭偏偏问刑狱司,也算是给众人留了面子。
  包理游心里透亮,神色如常的道:“刑狱司那边查到一些,但都是小案子,没想到背后会有这么大事。”
  有了这个对话做缓冲,傅昌宗等人算是有了转圜。
  孙传庭再次看向他们,道:“你们怎么看?”
  刑部已经被降级,原刑部尚书钟阳生已经调去了税务总局,是以,这里最有资格说话的,就是负责纠察百官的督政院院正靖王了。
  他神色依旧冷漠,眼神有怒芒,道:“督政院那边倒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件事我不知道,我现在就去督政院。”
  靖王刚要转身,孙传庭道:“不用那么急,我说的是这件事该怎么处置。”
  周应秋这个时候插话,道:“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么大动作,只要一查就能揪出来,刑狱司可以胜任。”
  如果举报信内容是真的,涉及到这么部门,只要稍微排查一下,就能全部扯出来。
  赵晗是前任吏部尚书,知道很多事情,看着孙传庭的神色,忽然心里微动,道:“首辅的意思是……养案?”
  孙传庭看了赵晗一眼,道:“我是这个意思,正好我们找不到借口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等差不多了,就一举拿下,然后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
  傅昌宗没有说话,盯着棋盘。
  他心里在轻叹,孙传庭的手段是越来越娴熟了,这养案,借力打力的手段不是乾清宫最擅长的吗?
  众人想了想,倒是也点头。
  有了这个由头,很多事情就好做多了。
  靖王似乎也被这件事提醒了,道:“看来有些事情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政院将加大对官员的监察,财产申报制度落实的还不够,要扩大范围。”
  赵晗道:“嗯,确实如此。吏部那边也应该加大审核力度。皇上说反贪无止境,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提高重视,升级到国家战略高度。”
  周应秋现在统管内阁的直属机构,包括刚刚划分过来的刑狱司,他斟酌片刻,道:“刑狱司会拉开网,对这些事情严密注意,在合适的时候收网。”
  孙传庭神色冷漠,淡淡道:“这些都不重要,大议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傅昌宗这个时候开口道:“差不多了,大后天开始,相关议程待会儿送司礼监并抄送其他相关人等。”


第1480章 科技发展
  朱栩进入皇家政院,宋应星,李一藻等一大群人陪同着,在各个地方转悠。
  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外,宋应星介绍道:“皇上,这是粮种实验室,专门培育粮种的。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多种产出优异的种子,若是推广开来了,起码了能提高一成以上的收成。”
  透过玻璃,朱栩看到很多幼苗,翠绿葱葱,里面的人来来回回走动,忙碌异常。
  朱栩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看了眼,道:“皇上,这里是化肥的研究室,专门实验化肥的,已经有了多个品种,不管是上田还是下田,效果都非常好,农作物的涨势,抗病,抗旱等都表现很好,也能大大提高收成……”
  隔着玻璃朱栩都能闻到一股刺鼻味道,微笑着点头,盯着看了一会儿,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继续介绍道:“这里是关于农药的,对防治一些虫害,尤其是蝗虫很有效果,去年山西出现大规模蝗虫,我们试验了一下,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对农作物没有伤害,人畜吃了也不会中毒……”
  朱栩观察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走入下一个。
  一群人这次走的有些远,来到一个大房子里,里面是一阵刺耳嘈杂的声音。
  这个时候,宋应星道:“皇上,这里是关于农械的设计实验室,主要是有关灌溉,比如抽水,蓄水,有风型,人畜型,机械型,还有各种各样的耕犁,收割工具,脱粮工具等等……”
  朱栩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个奇奇怪怪,高大的有木有铁有混合的大家伙,伫立满整个大房间。
  宋应星在一个个介绍,朱栩却盯着角落里一个奇怪的东西打量了好一阵子,道:“宋卿,那是什么?”
  宋应星顺着朱栩的目光看去,立即道:“这是秦博士根据西夷那边的资料,结合我大明的古籍,制作出来的一种抽水机,是用蒸汽做动力,能抽五米深的水,但并不适用,因此被放到了一边。”
  朱栩顿时点头,难怪他觉得眼熟。他曾经在地下考古的时候,用过这种改进型的抽水机,不过自然比这个有用,也只是部分抽水,想要灌溉农田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婴儿是没什么用的。
  朱栩没有多言,目光转过,落在他旁边一个大风车,道:“这个是灌溉用的风水车?”
  宋应星博古通今,对大明古往今来的科技都有所涉猎,何况这又是他下属的机构,自然了如指掌,看了眼便道:“皇上,这个是抽风机,主要是煤矿开采的时候,用来抽取里面的浊气的,必要的时候还能抽些水。”
  朱栩认真的看着,不动声色的点头,道:“是你们自己研究的,还是结合西夷的资料?”
  宋应星没有避讳,道:“回皇上,结合了西夷的资料。臣与政院很多博士,教授仔细研究过。西夷的某些方面,比我们细致,一些理比我们看的清,走得远,研的透……”
  大明的文化就是务虚,治学撰述,名传后世是读书人最高的诉求,哪怕现实热衷求官,依旧改变不了这一点。
  因此,在自然科学上,尤其是一些细节是相当的粗糙,传承有限,断层是常事。
  朱栩没有说什么,继续向前走。
  宋应星带着朱栩走遍了皇家政院的所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每一种学科。
  不止有大明的“科学家”埋头专研,还有一些传教士,欧洲人在这里,在政院的支持下,研究着一些相当前沿的东西。
  皇家政院已经从最初的“书院”角色在转变,尤其是各地学院改名为初高中大学之后,俨然变成了大明最高的学府。
  朱栩又去藏书楼走了走,这里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更加丰富了,不止有大明古今往来的各种各类书籍,还有了各国的,不止于西夷的大量书籍以及翻译品。
  来来往往的学生很是匆忙,每一个都在争分夺秒。
  朱栩安安静静的走了一圈,出了政院,朱栩又见了政院的一干管理人员,讲了些话,勉励一番便准备离开。
  宋应星全程陪着,见朱栩罕见的没有提其他意见,心里忐忑,终于忍不住道:“皇上,是否有其他交代?”
  朱栩瞥了他一眼,笑着道:“没什么可说的,你们做的很好,你上呈的那个朕看过了,很全面,对各类科学科技的重视,朕都很满意。”
  宋应星这才放心,道:“是,臣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在朱栩给宋应星奏本的批示上,已经划定了重点,要求政院大力发展的。
  至于一些其他的东西,如蒸汽机,朱栩按耐着心思,没有着急。
  有些东西,不是朱栩着急就能做到的,技术必须一点一点的积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生搬硬造根本造不出来。
  宋应星送走朱栩,站在帅府门口,慢脸抑制不住的笑容。
  李一藻作为主管“诸技系”的主任,他颇为感慨道:“幸亏是皇上,若是换了其他人,我们这一辈子的心血怕是要付之流水了。”
  李一藻正在编写大明与欧洲的相关科技比较,这是一个相当系统的著作,对他个人,对政院,甚至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极其重要。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写了好些年,至今还没有完本。
  随着欧洲大量书籍的进入,对《天工开物》来说是极其强大的补充,尤其是农业,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宋应星主要是在总结、归纳,将中原王朝从古至今的技术经验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在工业上,宋应星主持的实验室已经提炼了出了锌,也掌握了黄铜的冶炼方法,正在大规模的运用在各个方面。
  这些是利国利民,传承千秋的大事,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们不说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也是相当艰辛,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完全的醉心于喜欢的事业!
  这是皇帝在支持他们,旷古未有!
  宋应星心里一样的澎湃如潮,面色却如常,道:“走吧,我们也开个会,在大议之前,定下明年的计划。”
  李一藻应了一声,宋应星在政院多年,已经有足够的威望,做人做事都无可挑剔。
  李一藻跟在宋应星背后,忽然目光微动。
  在汪乔年传言要致仕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宋应星会接替汪乔年,出任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兼任大理寺卿。
  最后结果的是汪乔年没走,宋应星也没动。但这不代表那些谣言就是虚无缥缈的,毕竟汪乔年当初就是皇家政院副院长调任的大理寺卿。
  依照此先例,宋应星入阁参政,似乎是理所当然?
  李一藻不知道宋应星心里作何想,默默的跟着,没有出言。


第1481章 如朕亲临
  晚上,朱栩回到乾清宫,一面吃饭一面听着李德勇的奏报。
  “皇上,内阁那边在议会的一系列政策,律法推行的相对顺利,吏律,安民定策,工部工程计划与拨款,督政院监察条例,大理寺权责法案,刑部降级案等已经顺利通过……”
  “今年的‘新政’总结,各项进度的责任得失,明年的规划,财政预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