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会站在朝廷有一边,彻底孤立那些反对‘新政’的士绅,再到明年,事情就好做得多了……”
  朱栩微笑,道:“嗯,这些事已经算是水到渠成,你专心做。另外就是工部的事情,不能停,还要加大力度,趁着灾情,对河道,道路等进行整修,建造,事半功倍,不止眼下以工代赈,也算是千秋之事,不要马虎。错过现在的机会,日后就难了。”
  孙传庭道:“臣明白。皇家银行那边的‘四万万白银计划’会给朝廷大量输血,国库未来三年不缺银子,粮食,对于帅府,工部,臣不会再打主意,皇上放心。”
  朱栩抱着茶杯,道:“这些朕不担心,你放手去做,六月左右皇后,贵妃要生育,七月朕会再次出京,去承德。这一次,慈宁宫也去,皇嫂怕被人烦,朕也就更烦,这次宫里都走。”
  朱栩自然不是因为怕被烦,而是近来不断爆发的瘟疫,唤醒了他的一些记忆,他记得,在这阶段附近,京师爆发了各种瘟疫,包括鼠疫,天花等等,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虽然环境已大不同,朱栩还是想防万一,将身边的人带出去,外加张太后的身体也需要好好疗养一番,承德正合适。
  孙传庭等人都知道,朱栩出京从来不是单纯的避暑,一样在忙着各种事情,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放开手脚。
  “臣明白,臣会安排好一切,皇上放心。”孙传庭平静的道。


第1491章 分地伊始
  大明景正七年的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围绕“集权”展开的,尤其是刑部的降级,对大明上下触动极大,其他五部以及各部门看似权力得到扩大,实则更多的是集中向内阁。
  孙传庭的首辅权威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然有了一种无可匹敌的印象。
  同时孙传庭的权力触角透过这些部门,延生到京城内外,尤其是地方上,孙传庭如同一座大山一般重重压下,各部门的权威无形中进一步加强,对地方上的影响不可估量。
  同时,如此庞大的改革,给了太多有心人的机会,即便是新年之后,最盛大的节日——元宵节就在眼前,京城依旧无法太平,魑魅魍魉接二连三的出现,纷纷扰扰难休。
  深宫里的朱栩仿佛对外界无所觉,正陪着大病初愈的张太后在慈宁宫吃饭。
  小永宁这次似乎变得懂事了,坐在那异常的乖巧,没有了以前嘟嘟囔囔以及翻白眼。
  朱栩看着张太后的有些红润的脸色,笑着道:“皇嫂,你可比以前胖了些。”
  张太后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道:“正经些,要去你们去,我不去。”
  张太后说的是后宫一起去承德避暑的事,张太后到底是有所顾忌,也不愿意离开住了快二十年的皇宫。
  朱栩早就预料到了,道:“承德不去也行,北戴河那边也不错,朕给皇嫂安排,静静心,养养身体,省的朕老是担心。”
  张太后皱眉,道:“我哪也不去,你多操心你的正事,不要烦我就行了。对了,那个李如靖现在在哪里?”
  李如靖,也就是李定国。
  小永宁崛起嘴,似乎有些不满,却没什么反应。
  朱栩看了小丫头一眼,有些头疼。这丫头对李定国完全不感冒,一点也没有情窦初开的样子。
  张太后显然是有些着急了,朱栩想着待会儿找张太后私下谈谈,不能在李定国这一棵树上吊死,面上不动声色的道:“朕安排他守卫外廷,就在宫里。”
  张太后稍微满意,瞥了眼边上站着,亭亭玉立的李香君,转话题道:“嗯,皇后就要生了,国太进宫了?”
  朱栩道:“嗯,皇后,兴子那边都有人照顾,皇嫂宽心些。”
  张太后这才点头,道:“要是能多添几个皇嗣,我也不逼你选妃了。我听说,你最近很是宠幸那个赵选侍?另一个你怎么不喜欢?”
  张太后说的是赵婧,最近这段时间,朱栩在她小院过夜比较多。
  朱栩最头疼的就是这些事了,笑着道:“朕会妥善处理的,皇嫂还是继续操心永宁吧。”
  张太后知道朱栩不喜欢术后这些,还是瞪了他一眼,道:“你们就没一个让我省心的!不管是承德还是北戴河,我都不会去的。你要不想我待在宫里,我去城外的轻尘庵住一阵子。”
  轻尘庵在京城不远外的五福山,是一个幽静之地,与云雾山齐名,是一处静修养身的圣地。
  张太后是看着朱栩长大的,显然从他的话里察觉出了什么,变相的做出安排。
  朱栩对张太后是最没辙的,听着她的话,只能答应,城外总比城内安全一些。
  朱栩转头看向永宁,道:“你也跟着去,少给朕添乱,没事别乱跑,好好读些书。”
  小丫头瞥了朱栩一眼,低着头扒饭。
  张太后见如此,也没有再说,招呼着朱栩吃饭。
  朱栩在吃饭,外廷却没有闲着。
  关于明年的分地计划,内阁任命户部侍郎李邦华牵头,从内阁五部等多个部门,外加地方上的一些官员,抽调了八十多人,成立一个“清田特别小组”,专门处理今年的分地计划。
  这个特别小组的官衙就在内阁大楼二楼,体制上是属于议会下属机构,与内阁没有关系。
  李邦华等人已经开始忙碌了,从皇家商贸集团那边接收田亩,派人去当地实际查收,安排人手准备丈量,同时还要对登记的灾民进行核查,确保无误,然后统筹分配。
  这些都是庞大,复杂,耗时耗力的事情,即便前期做了准备,依旧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现在还是年假朝休,大部分官员放假,一些人的鼻子还是非常灵,盯住了这块肥肉,摩拳擦掌的正准备上下其手,发一笔大财!
  各巡抚等陆续出京,回归属地。
  可以想见,一场风暴,即将来袭。
  景正八年,历史上的景正十四年,三月十六,沈阳。
  如今的沈阳,是辽东三省的核心之地,四面八方的路都是通向这里。不止于原来的察哈尔的归化城,沈阳的官道更是跨过鸭绿江,通向了朝鲜的平壤,汉城,更是规划贯穿朝鲜南北,通向釜山。
  辽东这些年大肆开荒,外加商贸不断发展,吸引了朝鲜,蒙古以及其他部族的聚集,已然是一个热闹的大城市。
  一辆镖车从沈阳出城,前面一个壮硕的半百老者,坐在马车上的镖头甩着马鞭,还是大声的教训。
  “都给我警醒一点,这是陈掌柜收购来的药材,价值万两,要是出了一点差错,我这把老骨头赔不起!”
  他身后一群人或骑着马,或跟着走,护卫在五辆大马车四周。
  在这镖头的身后,一个很是英武,二十出头的女子打马上前,语气轻松的道:“爹,你就放心吧,这里又不是陕川,没有什么土匪的。现在官道又畅通,只要咱们入了关,其他就没什么事情了。”
  镖头冷哼一声,道:“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现在来辽东淘金的人不知道多少。这批药材是要赶时间的,错过时间价格肯定大跌,误了时间,陈掌柜赚不到钱,咱们也讨不了好……”
  女子来到镖头边上,肯定的道:“爹,你就放心吧,又没有雪,这官道这么宽敞,即便下雨也不影响赶路,肯定不会延误的。”
  “那是你不知道,辽东三省据说正准备划分开垦出来的田亩,有十数万顷,现在不知道多少灾民准备着出关,要是我们被堵路上或者门口,那就有哭无泪了。”
  听到这话,女子不由得好奇道:“爹,这地真的要分了吗?”


第1492章 妖孽纵横
  镖头笑了声,道:“那是当然,去年就在说,今年不过是落实了。据我所知,现在分的是靠近鸭绿江一代的,田亩已经划分好,都是上田,就等灾民到了。据说,房子,耕畜,农具等都有,三年免税,三年之后亩收半斗,五年后亩收一斗……”
  女子听了双眼发亮,道:“爹,那咱家能分多少?”
  镖头顿时一愣,犹豫了一阵,道:“咱家是有地的,而且当初登记的时候,少算了一些人,只怕分不到我们……”
  少女顿时急了,道:“咱家那些田可都是下田,近年也没收到什么租子啊……”
  镖头心里其实也有些后悔,但还是道:“别想那么多了,我大明有那么多人,哪里有那么多上田可分,咱们守好我们的地,做好咱们的生意,现在种地赚不来几个钱……”
  少女眉头皱了皱,想想也是。只要不被朝廷征收,不占那便宜也不错。
  镖车押着珍贵药材,几乎昼夜不停的赶往关内。
  他们要趁着初春多跑几趟,入夏就没那么容易了。
  山海关,大门外,拉起了一条长长的线,一个个长桌摆了十多个,一排排的官员坐着,手里拿着印章,审核着近前的人。
  他们面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百姓拖家带口的向前挪动着。
  最靠近大门的审核人员,是移民局的副局长杨洪骅,他被委派来专门负责这件事。
  一个中年人带着女人孩子上前,递过一个厚厚的户口簿,道:“大人,请您审核。”
  杨洪骅接过来,打开看了眼,抬头看着中年人,道:“兆德开,四十二岁,一妻二子一女?”
  中年人连连点头,道:“是是是。”
  杨洪骅一边看着,他身后小吏已经从后面的柜子上抽出了兆德开的资料,一页纸递过来。
  杨洪骅看了眼,顿时皱眉,抬起头,冷眼道:“为什么你在太原府的登记是一妻一女一子?还有,你名下原本是没有田产的,怎么就突然多出了七亩地,要求置换二十亩?”
  兆德开一听,连忙道:“那时候小人不在家,都是家里大伯代管的,他不太清楚,所以说的不准确,还请大人盖个章。”
  杨洪骅冷笑一声,一拍桌子,沉声道:“你可知道诈欺官府是什么罪民?二十亩地,我现在就能抓了你送入大牢,二十亩地,起码也要判个三年,你想清楚了!”
  杨洪骅话音未落,五个衙役就走过来,将兆德开一家给围起来。
  兆德开脸色大变,连忙道:“是是是,小人知错了,小人之前户籍报的时候瞒报了,田产是没有的,我们是佃农,大人恕罪恕罪啊……”
  这已经不知道是杨洪骅遇到的第几个了,冷哼一声,挥了挥手。
  兆德开千恩万谢,拖儿带女快速跑开。
  杨洪骅面色如常,拿起笔,在兆德开的资料页上注写:诈欺,驳回。
  随着兆德开被吓跑,排队的人群顿时又少了不少人。
  杨洪骅等看着,暗自摇头。
  当初不好好配合,现在不说分地的好处没了,将来各种政策好处也会被影响,现在才后悔还早的很。
  这些都是特别小组根据户部的资料等删选出来,安置在辽东的灾民,移民局这里是第二波审核,到了当地,还有第三波。
  杨洪骅今天审核了七十六户,但有问题的高达四十户,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敢保证,审核出去的会没有问题。
  杨洪骅眉头紧拧,神色若有所思。
  这是今年分地的第一次,是试验性的,但问题真的是相当突出。
  他拿起笔,在给内阁的反馈书上写道:虚假资料太多,有计划的冒充灾民骗地者众,建议:增加周围邻居,里长甚至是衙门的联名确认,盖章,并组织对冒领者进行严厉查处,诛连,杀一儆百。
  写完这些,杨洪骅继续审核,配合着早就送过来的资料,当面认人,在户口簿上按下手印,写明详细资料,让通过审核的入关。
  这些人会被安排到分地的地方,再由当地核查,送入新建的村子,分房认地。
  内阁大楼,二楼。
  李邦华现在统领这个特别小组,负责分地这个极其复杂又重大的事宜。
  这个小组下设六个副组长,其中之一吏部郎中,张立齐,他拿着一堆文书进李邦华的班房,沉着脸道:“大人,这不分还好,一分牛鬼蛇神就都出来了。”
  李邦华正在写着什么,头也不抬,声音硬朗的道:“什么事情?”
  张立齐放下文书,直接道:“执法局那边转来的,陕西有个八个村子联合作假,一个农庄集体伪装困难户口,一夜之间多出了三千男丁。户部那边查出,有内鬼伪造,删改档案。刑狱司那边说,有大户让佃农相互造假,总共十户人家,三十男丁,一下子变成了三百,各自名下有二十多亩荒地,各户置换六十多亩……”
  李邦华听的直皱眉,脸色不好看道:“这么严重?”
  张立齐神色凝重,道:“是。我们还好只是用了一小部分做试验,这要是铺开,还不知道多大的乱子。下官听说,外面不止有人企图伪装灾民分地,对涉及的化肥,农具,耕畜等等,一些人正在串联,试图垄断抬高价,户部采购那边一下子多出了三成,近百万的预算……还有就是面对朝廷的收地,一些人已经悄悄的收了不少,囤货居奇,等着皇家商贸集团以及地方官府那边高价收购……下官对这些还不担心,就怕官商勾结,吃里扒外,掏空国库……”
  李邦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冷硬的脸角沉思片刻,道:“缩小规模,三千户吧,将各部门收集的问题集中拿上来,我们讨论一下,等完善了,奏报内阁再继续。召集所有人开会,研议一个章程出来,晚些时候,我会去内阁奏禀,下一步的计划,要从长计议。”
  “是。”张立齐道:“下官这就去准备。”
  李邦华看着眼前刚刚写好的“移民纲要”,眼神微冷,拿起来扔到一边的垃圾篓。


第1493章 内阁出手
  李邦华这边收到了风声,内阁的消息自然不会比他慢。
  赵晗从案桌上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众同僚,笑着道:“李侍郎那边怕是头疼了,咱们要不要出手帮帮他?”
  沈珣将一道奏本递给身前的幕僚,接话道:“我觉得还有些早,现在暴露出来都算是小问题,咱们在试水,那些人也在试探咱们,还得等等再说。”
  汪乔年今天也在内阁,闻言站起来,抱着茶杯,走了几步,道:“确实要再等等,但也不能一直等,咱们要不添把火,将一些人与事点出来?”
  周应秋神色微动,道:“汪阁老的意思……逼那些人加速浮出水面?”
  汪乔年道:“嗯,吏部那边拟定的七十六位新知县的名单已经出来,四月就会赴任,这是一个好机会。”
  这个时候靖王倚靠在椅子上,目光闪动的道:“是要添把火,不能不紧不慢的任由他们折腾,这样吧,内阁发个通知,让北方几省加紧灾民统计,做好分地的前期准备。”
  如果这么堂而皇之的通知,只怕那些想咬上一口的人会坐不住,纷纷跳出来,加快速度的运作,大肆的上下其手,将血盆大口张到最大。
  傅昌宗手里的奏本来自苏州府,头也不抬的道:“苏州府的奏本,说是一个多月收地不过一千亩,大量田亩被人囤积,找不到真正的幕后之人,杭州,扬州也是如此。”
  一直没有说话的孙传庭抬起头,看向傅昌宗道:“你打算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傅昌宗站起来,将奏本递给他,道:“苏扬杭是皇上圈定的示范区,不容出岔子,我打算五月亲自走一趟,在这之前,先放出风声,就说朝廷要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三府的地。”
  孙传庭若有所思的道:“这样三府的囤地会更加疯狂,咱们顺藤摸瓜?”
  苏州府,扬州府,杭州府几乎是大明最发达的三个地方,也是农税重镇,若是这三个地方被解决,其他地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他阁臣听着孙传庭,傅昌宗的对话,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周应秋道:“那各部门得配合好,还是交给李侍郎,他那个部门,正是需要立威的时候,日后也还有大用。”
  孙传庭看向周应秋,道:“周阁老,这件事你牵头来办,李侍郎那边晚些时候我会叫过来,咱们详细再商量一下。”
  周应秋应声,站起来道:“我先去刑狱司,反贪局等走一走,这些事情,需要统筹来做,不能哪一个部门单打独斗。”
  孙传庭没有反对,继而道:“王爷,你们督政院做好审核,那七十多知县,要尽早派出去。”
  一直没有说话的靖王道:“好,应该问题不大,政院的生员,大部分出生贫困,只要没有被拉拢,品行都还是能信得过的。”
  孙传庭道:“嗯,先从北方开始,由北到南的推动,后续也要准备好,今年的事情太多,不能拖延耽搁。”
  众人自然都知道,纷纷接了句,再次忙碌起来。
  内阁很快就放出风声,尤其是朝廷要在苏扬杭建立一个农业示范区的消息,让整个南方都轰动了。
  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有钱有粮,苏扬杭三府一时间无比热闹。
  不止大肆购地囤货居奇,涉及到农具,耕畜,化肥等等,应声水涨船高,简直是天价!
  不止苏扬杭三府,南直隶跟着也是沸腾,仿佛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土地上,盯着朝廷的“分地计划”。
  李邦华等与内阁密集开会,不出三天,一系列政令颁布。
  第一道,内阁要求各省统计灾民名单上报,以备移民需要,时间是一个月。
  第二道,是傅昌宗将要前往苏扬杭三府,考察“农业示范区”,推进相关的整合计划。
  第三道,是皇家商贸集团与皇家银行联合发出的通告,将凑集一万万白银,用于购地,其中主要集中在苏扬杭三府。
  第四道,是“清田特别小组”发出的,称辽东二十万顷开垦的土地已经划分完毕,可以安置超过一百万的灾民。
  第五道,是议会对“清田特别小组”的权责明确,限制其他部门,官员的干涉,要求独立运作,排除潜在的权力干扰。
  这五道政令接连发出,仿佛就是给一些有心人递话:快点快点,不然没机会了。
  果然,这几道消息迅速传遍大明,一时间风起云涌,暗潮激荡。
  无数百姓,灾民,无田的佃户等等翘首以盼,各地衙门几乎被挤爆了,一个个简直要打破头。
  而各级官员早先已经得到朝廷邸报,其中语气之严厉前所未有,哪个都不敢怠慢,纷纷严阵以待,瞪大双眼。
  顺天府,宛县,德祐镇,王李庄。
  一群百姓堵在里正的家门口,吵嚷着大喊。
  “里正,你就给我盖个章吧,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那几亩地根本养活不了我们家六口人,完全算得上是灾民……”
  “里正,咱们可以是五服的族人,好处不能便宜外人,你今天盖了章,明天我拿了地,念您的好……”
  “里正,我这边邻居五家已经签字画押,做了担保,就差您了,您一盖章就完事了,犹豫什么啊……”
  这些人堵着的里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站在门口,面无表情,任由这些人怎么说,他就是不松口。
  山东济南府,泰德县,山陵镇,状元村。
  镇长召集了村里的十六个里正,面色冷漠的道:“我今天说的话,你们最好记清楚了,到时候谁要惹出大祸来,谁就自己扛,要是连累到我,我死之前,一定先弄死你们!”
  一个个里正面面相窥,心惊胆战,不知道平时很是和气的镇长大人今天怎么就变了脸,说了这么狠的话。
  镇长目中尽是厉色,道:“第一,你们藏匿户丁,瞒报田亩这些,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涉及到分地的事,你们给我老老实实,一点手段都不能有!朝廷这次是动真格的,每一个灾民的情况,需要邻里担保,里正,镇长二级签字画押确认,发现一个作假,里正,镇长免职,一起下狱,一年有期徒刑,终身不得入仕。三个,十倍罚银,下狱五年,三族三代以内不得入仕!所以,你们想要找死我不拦着,但谁他妈要是拉我下水,老子弄死他全家!”
  听着镇长大人声色俱厉的话,一个个里正吓了一大跳,呐呐不敢说话。


第1494章 新官员新衙门
  应天府,上元县。
  县丞王庆冀正在宴请十几个大户,宴席开场自然是欢声笑语,王庆冀客套的请这些大户支持知县衙门,夏税如数缴纳。
  这些大户纷纷顾左右而言他,笑呵呵如弥勒佛,一句实话也没有。
  王庆冀也不着急,继续客套着,不用多久,这些大户就有些坐不住了。
  所谓的无利不起早,这些当官更是深明其理,王庆冀将他们一群人喊过来,说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官话,完全不合常理。
  几个大户不自觉的对视一眼,眼神悄悄警惕,脸上的笑容越发浓郁。
  王庆冀出身皇家政院,也是前三届的生员,历经官场多年,察言观色那是拿手好戏,哪里看不穿这些人,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些醉醺醺的,面红耳赤。
  王庆冀这才剃着牙,优哉游哉的道:“本官听说,诸位在上元以及应天府突然买了不少地,手段有些不太光明啊?”
  众人心神悚然一惊,酒醒不少,一个个认真的盯着王庆冀。
  他们不算真正的大户,但比他们小的“大户”多得是,既然想要从朝廷身上捞一笔,自然不能卖他们本身的地,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买别人的,自然就是应有之策。
  这段时间,上元县的土地飞速的被兼并,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