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看着两人,思索片刻,道:“这个再说吧,等傅阁老从南直隶回来,我们再商量。”
  傅昌宗南下这一趟,少说也要有三个月!
  赵晗,沈珣相视一笑,这么一来,外面那群上蹿下跳的人要砸了脚了。
  周应秋心里倒是有其他想法,闻言沉吟片刻,便坐回去。
  在他看来,士绅又不是独立在大明之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层,甚至是大明的基础所在,要是这个阶层倒了,整个大明都会倒。
  不过,孙传庭等人又不是傻子,不需要他周应秋多说什么,无非就是分寸的事情。
  众人讨论一阵,便各自忙碌起来。
  内阁中书包理游进进出出,在各个阁臣的桌子间走动,传递着内内外外的消息。
  内阁二楼,清田特别小组的班房。
  李邦华,张立齐等人忙碌不休,涉及分地的事情太多太杂,片刻都不能消停。
  张立齐处理完手里的一些事情,走向不远处的李邦华,道:“大人,京师大学那边借来的三十个大学生已经到了,下官这就去接一下,大人是否见一下?”
  李邦华抬起头,片刻又摇头道:“我就不见了,你看着安排吧。”
  张立齐应下,道:“再过些天,其他各大学的学生应该也会到,总数有三百,加上我们从京城内外调集的大小官吏,可以再组建十五个丈量队。”
  李邦华这次神色认真的抬起头,道:“还不够,丈量队必须要增加到五十个以上,今年只是个开始,算是预热,明年开始,最起码要两百个以上的丈量队才能赶上进度……”


第1501章 深夜访客
  张立齐吓了一跳,两百个丈量队,不止是人的问题,还涉及管理,尤其是后面的户丁,分地,更是需要人手,也需要时间。
  李邦华仿佛没有看到张立齐的神色,道:“今年的科举你盯一下,拟个名单,中不中不重要,关键是能力。我待会儿去请尚书大人见一见赵阁老,请他给我们预定一些人。”
  现在大明朝廷各部门在飞速膨胀,尤其是新衙门更是严重缺人,李邦华的事情上上下下更是需要人手,现在已经准备提前抢人了。
  张立齐抬手应下,道:“大人,下官觉得,倒是可以向内阁提议,扩大科举录取数量,未来几年,官吏的缺口可能高达四五万。”
  李邦华也想到了,道:“嗯,我待会儿再去督政院走一走,看看在野的能不能找一找。”
  张立齐点头,这倒是一个办法。
  两人聊了一阵,张立齐准备一番,便出了内阁大楼,走东华门,去京师大学迎接刚刚借调的在校大学生。
  还没出门,张立齐就“遇到”了一个同窗,名叫魏晓忠,这个人当年涉及了冯铨谋权案,被永不录用,现在是一个有名的大商人。
  魏晓忠一见张立齐,十分欣喜的拉扯他道:“张兄,真是好久不见,走走,喝一杯。”
  魏晓忠极善钻营,这些年与张立齐关系极好,从未要求或者送什么,完全是君子之交,这也让张立齐有些好感,因此关系一直不错。
  张立齐压着他的手,苦笑道:“我哪里有你魏老板那么悠闲,这会儿正有事,等过两天,我请你喝酒……”
  魏晓忠哪管这些,拉着他就走道:“行了,大中午的,皇帝不差饿兵,走走走。”
  张立齐看着魏晓忠,又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拉住他道:“行了,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你等我这么久,估计也快忍不住了。”
  魏晓忠苦笑一声,转过头,只得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也不废话,显得我矫情。我在苏州那边屯了两千亩地,三个化肥厂,还圈养了两百头耕牛,现在朝廷要收夏税,化肥厂收重税,耕牛也要收税……我每天什么也不做就要出去上百两,这些都是我倾家荡产弄来的,还从银行贷了不少银子,真的是有些撑不住了,我想打听一下,朝廷什么时候开始采购……”
  张立齐脸色陡然变了,目光锐利,冷声道:“这件事我帮不到你,还有,不要再来找我了。”
  张立齐说完就甩开他的手,大步离去。
  这魏晓忠来找他,无非还是想在朝廷身上捞一笔,这是来走他的后门了。
  魏晓忠一见,连忙追了几步,苦笑着道:“张兄,我是真没办法了,不要你做什么,就给我透个口风,让我少亏一点。”
  张立齐停下脚步,面色冷漠,道:“你想要少亏一点,现在甩出去有的是人接,你来找我干什么?还有,现在朝廷酝酿着反贪,想必你也听到风声了,要是不想被牵累,今后少跟官场之人有牵扯,你走吧。”
  张立齐说完,转身就走了,毫不犹豫。
  商人害怕被官场之人连累,官场之人又何尝不怕被做生意的拖下水。张立齐既然知道这魏晓忠已经在李邦华的坑里,哪里还会愿意被一起拉进去。
  魏晓忠看着张立齐的背影,没有了之前的苦笑,神色平静如常,自言自语的道:“从他的态度来看,朝廷很快就要有大动作了,那么内阁的采购就要开始了?”
  魏晓忠脸上变幻一阵,又若有所思道:“看来还是得走户部那边的路子,不过我一个人不行……”
  像魏晓忠这般钻营的人不知道多少,朝廷上下被腐蚀也不知道有多少。
  傅昌宗临行前夜,傅府。
  傅昌宗父子吃过饭,围着火炉与家里的孩子闲聊天。
  傅涛的长子已经十多岁,是个半大小伙子,睁着一双大眼睛,听着父亲,祖父闲聊。
  傅涛道:“父亲,皇上从内帑拨出了五百万,加上银行里准备的五百万,前期是一千万,主要是用于苏扬杭土地的开垦,水利的整修,耕牛,化肥等的补贴,这只是前期的,后面投入可能更大……”
  傅昌宗抱着暖炉,道:“嗯,现在天灾越发酷烈,皇上对农业的关注越来越多,苏扬杭是我大明最重要的税粮来援,由此投入,也不算多。”
  傅涛点头,道:“李幼唐那边给我来信,说南直隶的收地还算顺利,但苏扬杭等地还是比较吃力,土地高度集中,这些人不断的在抱团,一部人是想要谋取暴利,另一部分人是真不想卖……”
  傅昌宗比傅涛了解更多,道:“内阁正在酝酿更多的收地方案,比如在安南,辽东,朝鲜,倭国,旧港,吕宋等进行置换,亦或者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数量,或者采取朝廷租用,地权归士绅等等。但是抑制,短时间内限制土地兼并,实现‘耕者有其田’,这几个目标不会变,抗拒朝廷大政,不会有好结果。”
  傅涛知道江南土地兼并严重到了何种程度,八成以上的百姓是佃户!
  傅涛没有多评判,道:“嗯,借此机会,皇家银行那边准备了超过一亿的纸币,八千万的银元,大部分用来购地以及采购,还有一部分,是借给西班牙的。”
  傅昌宗喝了口茶,摸了摸边上孙子的头,道:“你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就不会有大差错,孙白谷近来有些低调,我们要更低调一些。”
  傅涛明显从他父亲话里嗅出了味道,默默点头,片刻又道:“近来民间借贷越来越多,主要是一些商人,大部分企图冒险出海,坏账不断增加……”
  傅昌宗听着,思索一阵,道:“这些事情,你多与皇家商贸集团那边沟通一下,必要的时候,见一见那个苏沫儿。”
  傅涛明白傅昌宗的意思,见苏沫儿是假,探听背后布木布泰以及朱栩的意思是真。
  虽然布木布泰看似对神龙府放手了,但她的班底依旧在,对于神龙府的影响依然无可替代。
  父子俩正聊着,一个家丁来到门外,道:“老爷,督政院副院正,李荣炳大人求见。”
  傅昌宗,傅涛父子俩都是一怔,这个人来干什么。
  靖王身兼督政院院正,但毕竟是阁臣,无法兼顾那么多,督政院的大部分事务,是由这个李荣炳副院正在主持。
  这个人是万历年间的礼部侍郎,为人低调,独善其身,做事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声望不高,却也没什么不佳风评。
  虽然在朝多年,傅昌宗与这位李大人还真是没多少交集,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在傅昌宗即将离京的深更半夜,他怎么来了?
  傅昌宗,傅涛父子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第1502章 孙传庭再次拢权的机会
  李荣炳到底是督政院副院正,三品大员,于情于理都不能避而不见。
  李荣炳被请进了傅府,看着几十年未曾变过,无有一丝奢华之气的大院,李荣炳深深吸了口气。
  他还不到六十岁,脸角瘦削,面色坚毅,在傅家管家的带领下,向着傅家前厅走去。
  傅涛已经回避,只有傅昌宗一个人坐在正座上,看着从黑暗中,由远及近的李荣炳,心里还在思索着他的来意。
  李荣炳来到近前,看着端坐不动的傅昌宗,脸角一动,噗通一声跪下,道:“求傅阁老救命!”
  傅昌宗神色微动,顿了顿,道:“起来说话。”
  能让李荣炳来喊救命,必然非同小可!
  李荣炳没有站起来,头磕在地上,以一种悲呛的声音道:“‘国本之争’的时候,下官被夺职,满腔愤恨无处发泄,是以流连青楼,醉生梦死,后来其中一个花魁怀了身孕,生下一子。那时光宗继位,下官被复起,担心这件事会影响仕途,便将他们母子寄托在好友周斌桁家中,取名周患之……”
  李荣炳还没有说完,傅昌宗的脸色已然一片铁青。
  在京中,一直有人暗中串联各级官员,或行贿或用把柄要挟,大小官员已达六十多位,这还是刑狱司等暗中调查到的结果,那周患之看似低调,实则张扬,早就被各部门的人盯着。但他们猜测周患之只是小卒子,正在利用他钓身后的“大人物”。
  那周斌桁是天启三年的员外郎,已经致仕二十多年,闭门致仕治学,深居简出,自然不会是幕后元凶,却没有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曲折,背后的大人物,会是督政院副院正,李荣炳!
  李荣炳不显山不露水,但拥有督政院的实权,满京城内外的官员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有心,还不知道能编织多大的权力网!
  傅昌宗也是心惊,没想到将李荣炳牵扯进来。
  不管事态如何,靖王难辞其咎,督政院势必要被清洗。
  傅昌宗脸色铁青,已经预感到不好。
  孙传庭一直想要伸手入督政院,奈何靖王一直堵着,做事又滴水不漏,找不到机会。现在这么大一个把柄送过去,靖王自身难保,如何还能阻止孙传庭插手进去。
  督政院是“新政”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孙传庭一直觉得督政院软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若是让孙传庭掌握了督政院,他的权势就真的无可比拟,超越古今的宰相了。
  傅昌宗眼神闪烁一阵,忽然冷漠的道:“你是已经察觉朝廷在调查那周患之,知晓无可奈何,所以来认罪了?”
  李荣炳头磕在地上,苦涩道:“我李家时代书香,为官者清廉自持,从未有过辱门风之事发生,一切的过错都是下官的。下官愿意以死谢罪,请阁老开释诛连,饶过无辜人。”
  在傅昌宗看过的各部门的案卷中,李荣炳都没有涉案,现在怕是畏罪,抢个先手来自首了。
  整个大明,现在有能力救李荣炳,开释诛连的,也唯有傅昌宗,这也是李荣炳没去找孙传庭或者靖王的原因。
  傅昌宗心里计较一番,知道事态重大,由不得他做主,沉吟片刻,道:“我派人去叫靖王,你随我一道入宫,可有怨言?”
  李荣炳已经料到这个结果,一磕头道:“谢阁老成全之恩,李家上下,没齿不忘。”
  傅昌宗哪里会在意李家的什么报答,他更忧心的是孙传庭插手督政院后,会变得更加激进。
  傅昌宗更有种隐忧,担心孙传庭权势过大,会引来不可测的大祸!
  傅昌宗的人来到王府,稍微一通报,靖王就脸色无比难看,狠狠咬牙,转身穿了官服,便向傅府奔去。
  靖王到了傅昌宗府上,李荣炳再将周患之从他那里偷到官员作奸犯科,贪污腐败的证据,便以此要挟,或者通过行贿,或者威逼,控制了不少人,又涉及到商业,一正一反,这些年着实拉拢,控制了很大一批人,关系网比想象中的还要大,牵扯朝廷上下,京城内外!
  靖王看着跪地不起的李荣炳,脸色难阴沉如墨,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这个人,他一直很信任,将权力放给他足足有七年之久!
  却没有想到,到头来,是这样报答他!
  李荣炳说完,向靖王磕头,道:“王爷,是下官对不住您,辜负了您的信任。到了御前,下官会一力承担,自求死罪……”
  靖王牙齿都要咬碎,半晌冷哼一声,道:“你以为这件事你扛得住?我问你,还有哪些人涉及,我说的是重要的!”
  李荣炳抬起头,思索片刻,道:“下官这两日做了些摸查,所有阁老的府上都有人不同程度的参与囤地,行商,有几位尚书的妻妾在外面有生意。下官还听说,首辅的一个侄子,在山西囤地近万亩,甚至有一条街的铺子都是他一个人的……”
  靖王在内阁根本没有看到这些,眼神冰冷,道:“这些是你瞒着?还是其他人压下来?”
  李荣炳面色有一种绝望中的坦然,颓然道:“这个人很有手段,没有出面,一直是借他人之手行事,没有什么把柄可抓。这样捕风捉影的事,谁敢上报。现在诽谤,污蔑朝廷重臣是死罪,何况是一手遮天的首辅……”
  靖王与傅昌宗对视一眼,两人眼神里都看出了凝重之色。
  这已经不单单是督政院的事了,牵扯到孙传庭,他们需要小心翼翼。
  两人商议一番,还是决定入宫,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
  朱栩这会儿正在赵婧的小院,睡的正香,被李德勇叫起来,匆匆赶赴乾清宫。
  煤油灯突突跳动,映照的在场几人面色晦暗不明。
  朱栩披着单衣,倚靠在软塌上,神色从容自如。
  他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李荣炳,对着傅昌宗与靖王道:“这样的事发生,朕一点都不奇怪,也不意外。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察觉到身边人有问题,但首辅前一阵子与朕说,有灯下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的情况发生,想必他是察觉到了,那,就交给首辅处理吧。”
  朱栩说的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李荣炳浑身冰冷,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孙传庭要是动手,他们李家流放南海都是轻的。
  傅昌宗,靖王一样面色凝重,孙传庭得到这个机会,能做太多的事情了。
  权力,将会进一步向内阁集中,向孙传庭手里集中!


第1503章 蒙古入关
  有了朱栩的态度,傅昌宗与靖王两人出宫,没有带着李荣炳,而是将他扣在了内阁。
  傅昌宗与靖王两人联袂登上了孙传庭的府邸,彻夜长谈,直到天亮孙传庭才送走二人。
  孙传庭披着单衣站在屋檐下,目光炯炯的看着初白的天色。
  靖王这个把柄送到他手里,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有了这个堵住靖王的嘴,他就能插手督政院,通过督政院这把利器,强力的辖制地方上上下下,继而以前所未有的力道推动“新政”前进!
  管家站在他身后,感觉着自家老爷奔腾欲发的锐气,面露忧色。
  好一阵子,他开口道:“老爷,七少爷……您还是回去一趟吧,跟族老们好好商量一下。”
  孙传庭的家族也是大家族,家里长辈的威严还是很难抗拒的。
  孙传庭目光骤冷,冷哼一声,道:“他差点坏了朝廷大计,容他不得!”
  管家面露难色,最后还是暗暗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傅昌宗还是如期的走了。
  朝野也没有什么动静,一如往常,丝毫没有昨晚的紧张。
  在傅昌宗走的第三天,孙传庭主持对朝廷的部分官员进行调整,一些人愕然的发现,督政院的一些要员,尤其是要害位置被替换了,替换之人明显是首辅孙传庭的人!
  靖王对此自然是默不作声,这让外界一片哗然,首辅孙传庭的权势更进一步了!
  外面是看热闹,朝廷的内阁五部压力就奇大了,尤其是五部,即便有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等前任老尚书的庇护,依旧心怀敬畏,小心翼翼。
  除督政院外,内阁另一个特殊部门,就是大理寺。
  大理寺与督政院一样,是孙传庭早就想插手的部门,奈何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督政院已经被孙传庭拿下,大理寺卿,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汪乔年的压力可想而知。
  傅昌宗走后没多久,去张家口接科尔沁大汗巴达礼的二皇子朱慈煊终于回京了。
  乾清宫,朱栩摆了宴席迎接这位妻舅。
  “儿臣参见父皇,巴达礼大汗已经到京,特来复命。”朱慈煊一声银甲,铿锵铿锵的走进来,单膝跪地的行礼。
  朱栩看着他,小家伙九岁,这一趟下来,稚嫩的小脸上多了一丝坚毅,眼神镇定,仿佛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
  巴达礼上前,一般的单膝跪地,道:“巴达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朱栩从椅子上起来,笑着道:“平身吧,都是一家人,无需多礼,入席。”
  海兰珠是科尔沁贝勒桑吉之女,与巴达礼是堂兄妹,因此也算是朱慈煊的舅舅,朱栩的妻兄。
  巴达礼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份礼单,道:“臣此来,一来入京觐见陛下,陈述科尔沁以及漠南之事。二来,恭贺芷兰宫贵妃娘娘寿辰,望请陛下鉴纳。”
  朱栩笑着接过来,随便看了眼,顿时双眼一睁,抬头看向巴达礼。
  这份礼单非常的重,除了那五千匹良马,还有一万头羊,三千黄金,六万白银,其他的珍宝不计。
  科尔沁在漠南虽然看似强大,但并不富有,这里面的金银珠宝,大部分应该是从倭国一战中取得的,是朱栩给他们的劳军赏赐。
  这一次,巴达礼居然拿回来,奉送给朱栩。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朱栩不动声色一笑,邀请巴达礼坐下,边吃边闲聊。
  朱栩问及了科尔沁的人口,牛羊,粮食用度,未来发展等等。
  巴达礼恭谨一一回答,语气十分自信与感激,言称都是朱栩的恩赐,才让科尔沁风雨无忧,安稳生活。
  朱慈煊之前还能挺直身体忍住,没多久就盯着眼前的酒杯,巴巴的眨眼。
  朱栩笑了声,道:“喝吧,回去不要告诉你母妃。”
  小家伙大喜,道:“谢父皇。”小家伙仰头一饮而尽,小脸露出一种舒坦的表情,也不知道模仿的谁,而后看着空空如也的杯子,又转向朱栩。
  朱栩将酒壶递过去,道:“自己倒。”
  小家伙连忙接过来,自己倒,自己喝起来。
  巴达礼见二皇子完全忘了路上的约定,只得站起来,单膝跪地道:“陛下,臣有冒死之言,请陛下明鉴。”
  来了!
  朱栩神色不动,道:“说说看。”
  巴达礼早就想好了说辞,沉声道:“陛下,我科尔沁也是陛下的子民,与汉人无异,陛下不应该厚此薄彼,分地只给汉人,还请垂帘我科尔沁。”
  朱栩双眼眯了眯,明白了,却还是有些意外的道:“你们也想要种地?”
  巴达礼道:“科尔沁不是想要种地,是想要一个居所,不想再四处漂泊。”
  朱栩微微点头,若有所思片刻,道:“你想去哪里?”
  巴达礼神色微喜,道:“陛下,有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辽东,一个是甘肃,臣请陛下定。”
  科尔沁,乃至于漠北蒙古,对大明已经没有威胁,已经被朱栩死死制住,需要提防是漠西蒙古以及更西,正在四处扩张的俄罗斯。
  朱栩沉吟一阵,道:“科尔沁是我大明的一份子,是朕的子民,与汉人无意,朕不会区别对待。辽东,太远,对你们放牧不方便,那就甘肃吧。朕会传旨,让甘肃划出一块地方,给你们聚居。不过,丑话朕说在前头,要和睦相处,约束你的部众,不能与当地百姓起冲突,尤其是大规模的冲突,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巴达礼大喜,道:“臣谨记陛下的教诲,绝对不会生乱,请陛下放心!”
  朱栩笑着点头,以一种不经意的语气道:“朝廷内有不少人上疏,请求朝廷发兵,彻底收复漠北蒙古,你怎么看?”
  漠北蒙古,也就是车臣汗国,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国三个汗国,即喀尔喀。
  三汗国被大明震慑,已经递交了降表,臣服于大明。大明在库伦设立驻蒙古大臣,以示统治,实则上,还虚的很。
  喀尔喀也是貌似强大,实则虚弱,不然也不会被大明一吓就递了降表。
  朱栩的话,就是在问巴达礼,是否有能力收服喀尔喀,并能统治住。
  巴达礼刚站起来,闻言思索一番,皱眉道:“陛下,喀尔喀,打败容易,征服很难,他们与和硕特关系极密切。”
  和硕特部,是漠西蒙古的盟主,现任大汗是固始汗,固始汗是推动漠西蒙古降明的大功臣。
  朱栩不在意的拿起筷子,道:“随口而言,这些话你记在心里,朕还不着急。”


第1504章 御前会议
  科尔沁尽管吞并了整个漠南蒙古,但总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