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维贤或许是有担心他军权旁落的心思,但真的,怕也是看出了他改革军制,是想要收拢军权的意图,最后,也会轮到他。
  朱栩很快就一笑,对着张太后道:“嗯,那杨师呢?”
  杨涟这个帝师很有些名不副实,一来他给朱栩上课的时候,他还是惠王,也没有几次。而他登基之后,朱栩也从来没有单独召见,更没有再上课。
  自然就提不到如何的信任与隆宠了。
  张太后见朱栩还称呼“杨师”,便心一宽的道:“杨先生的意思,是皇上还年幼,正是读书的时候,不能荒废学业,政务方面,有信王与诸位大臣,可以抽出时间来上课。”
  朱栩大约也明白杨涟等人的意思了,稍作思虑便道:“嗯,孙阁老还没有回京,加上最近政务烦乱,我,朕打算明年改元以后,找些老师,按时上课。”
  张太后见朱栩还一如既往听的进她的话,脸上也露出笑容。至于杨涟,张维贤等人说的朱栩“随性胡来”、“不敬辅臣”“荒废政务”、“天下大乱”等字眼,她丝毫没提。
  没多久,饭菜就端来了,朱栩与张太后如同以前一样,现在多了个小永宁,开开心心的吃饭,虽然因为身份转变,朱栩少了跳脱,张太后多了丝拘谨,但总算找回了过去一点样子。
  吃完饭又坐了一阵子,朱栩这才送走张太后母女。
  看着张太后的背影,朱栩长吐一口气,心累的不行。
  外面的压力不算,现在里面的压力也来了。
  朱栩晃悠着手臂,听着身体各处关节传出的咔嚓声,看着天空大声道:“走,出去逛逛。”
  曹化淳连忙命人提着灯笼,在前面领路。
  朱栩一边遛食,一边思忖。
  这么一直压着也不是办法,文官反弹起来,圣旨出不了京也不是空话。
  走了一阵,朱栩抬头看着初露的月色,道:“信王,现在还在宫里?”
  曹化淳道:“是,一般都是到了关宫门之前,王爷才会出宫。”
  朱栩点点头,道:“走,去内阁。”
  朱栩转道去内阁,只见内阁灯火通明,鸦雀无声。
  笑了笑,朱栩迈步走了进去。
  一干侍奉的内侍宫女一见朱栩,纷纷躬身:“拜见皇上。”
  “拜见皇上。”
  随着声音传出去,朱由检慌忙从里面赶出来,道:“臣拜见皇上……”
  “无需多礼。”朱栩摆了摆手,微笑道:“朕知道皇兄这么晚还在忙,所以过来看看。”
  朱由检不知道朱栩的目的,连忙道:“皇上里面请。”
  朱栩笑着走进去,屋子里空空荡荡,果然只有朱由检一个人在。
  朱栩打量了一眼,在正厅坐下,看着朱由检站立在跟前,连忙道:“皇兄,来坐,今天就是咱们兄弟说说话,不需要拘谨。其他人,都去外面。”
  朱由检稍稍犹豫,便在朱栩下首坐下。
  朱栩倒了杯茶,一边喝一边道:“皇兄,近来,政务什么最紧要?”
  外人对朱栩是云山雾罩看不清楚,朱由检却是能猜到一二,情知朱栩不想增补内阁,心里挣扎一番,还是硬着头皮道:“皇上,目前,当属补齐内阁辅臣,六部大员为要。”


第227章 信王夜谈
  朱栩听着朱由检的话,不意外,颌首道:“还有吗?”
  朱由检看着朱栩的神色,谨慎的道:“皇上,外廷的大人们,希望您尽快收兵,恢复民生。”
  朱栩心里很无奈,努尔哈赤就剩半条命,离黄太吉上台,发动宁锦之战就剩下几个月,他要是不尽快练兵,日后就要陷入两面作战的泥沼了。
  但这些他没有办法给朱由检解释,沉吟一声,道:“朕知道了,继续说。”
  朱由检见朱栩神色平静,不像是隐怒不发,便道:“各地都指挥司联名上奏,指责兵部侵吞兵权,肆意招兵意图不轨,臣认为,现在将兵混乱,当尽早理清。”
  朱栩点头,目前沿海更省军改已经完成,接下来就要向内陆推进,只是,哪怕有三十万大军弹压外加孙承宗这个次辅,也未必能够顺风顺水,还得他暗中辅助,动用各种隐晦手段。
  朱由检看着朱栩,见他沉思,又道:“各地藩王上奏,弹劾孙承宗欺侮宗室,侵夺府兵,臣请皇上严惩。”
  朱栩看着他,微微一笑,道:“嗯,朕也收到奏本了,说说各地都怎么说的。”
  朱由检见朱栩真的不气不恼,倒确实是能听得进话的样子,便开始认真的叙述,不动声色的劝说起来。
  这边两人说着,倪文焕与王绍徽匆忙进宫,要见朱栩。
  曹化淳赶了过去,看着两人道:“两位大人,这么晚进宫,是出了什么事情?”
  倪文焕面色凝重,道:“公公,刑部派去江西的刑部人手,一夜之间全都被杀了,这里还有江西上到刑部的文书。”
  王绍徽也上前,道:“公公,大理寺的人住的院子也失火,全都蒙难,江西上了文书,指责大理寺滥权,要求我给解释清楚。”
  曹化淳神色也变了,这些人都是有刑部,大理寺的文书在身,也都身在大城中,一般匪徒根本难以接近,除了当地衙门“无意”中造成的,根本找不到其他理由。
  曹化淳沉吟一声,拉过一个内侍低声说了几句,待了那内侍匆匆跑开,他才对着两人道:“两位大人,皇上正在内阁与信王叙话,我带你们直接去向信王汇报。”
  两人看着曹化淳心里也一动,道:“好,咱们走吧,这件事不能耽搁。”
  曹化淳自也知道,带着两人不急不缓的向内阁走去。
  朱栩正听着朱由检的话,现在满朝文武,除了他的与顾秉谦的人,基本上都被叶向高等人笼络,然后围聚在朱由检的周围。从他的嘴里,可以听到大臣们的具体心思。
  一个内侍急匆匆的进来,在朱栩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栩双眼一眯,看着黑幽幽的门外,面色低沉,暗吐一口气。
  “终于还是有人按耐不住示威了。”
  朱由检不明所以,继续道:“皇上,治大国如烹小鲜,切不可轻率冒进,轻重缓急要审慎……”
  正说着,曹化淳领着倪文焕与王绍徽就走进来,两人同时上前拜道:“启奏皇上,王爷,臣有要事禀报。”
  朱栩看着两人没有说话,心里已经飞速思索。
  朱由检见朱栩不说话,便道:“两位大人平身,这么晚,是发生了什么事?”
  两人起身,倪文焕道:“回王爷,在同一时间,刑部,大理寺派驻江西的官员,几十人一夜之间全都被杀了,并且,江西参议传书刑部与大理寺,要求核实这些‘匪人’的身份。”
  朱由检猛的站起来,沉色道:“你是说,江西故意杀害朝廷派员?”
  两人都脸色凝重,悄悄瞥了眼朱栩,重重的点头。
  江西这么做,明显是向朝廷,向皇上示威!这还只是江西的,说不得很快其他布政司就会采取类似的行动。一旦各地都齐齐反对,那朝廷就要陷入难堪的被动了。
  朱由检脸色阴晴变幻,他也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
  江西这么明目张胆的公然挑衅朝廷,这说明地方上有了抗衡朝廷的底气,确信朝廷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倪文焕看着朱由检的神色,又看向朱栩道:“皇上,十天前派往湖广传旨的一路内监,据说也‘失踪’了。”
  朱栩神色不变,这个消息他早就知道了,端起茶杯,默默的喝着。
  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了,从万历年间就断断续续的有过,查来查去,无非还是沿路盗匪所为,然后严令地方剿匪,不了了之。
  朱栩平静,朱由检却满脸怒气,沉声道:“查到是什么人所为吗?”
  王绍徽一直躲着不说话,倪文焕看了看朱由检又看了看朱栩,犹豫着道:“这样的事情,向来都是锦衣卫奉旨查办,刑部与大理寺都有些人手不足。”
  从弘治之后,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的职权都飞速扩大,在地方上也都是一言九鼎,那怕是挂着左都御史的二品督抚到地方,也是诸多掣肘,难以政令通行。
  而且,一任布政使,掌握地方的钱粮税银,有时候朝廷要多方安抚才能将银子收上来,每到收税之时,往往都是他们要挟朝廷,肆意妄为的时候。
  朱由检闻言眉头紧拧,锦衣卫如今“裁撤”了,东厂现在也近乎“半隐”,想要查实什么,就只能靠刑部了。
  朱由检思索半晌也找不出办法,最后还是看向朱栩道:“皇上,此事重大,决不可轻易放过,也不能过激,引起地方猜想与忧惧。”
  朱栩微笑着摆了摆手,道:“事多繁杂,咱们一步步来,都坐下,从头捋捋。”
  朱由检,倪文焕,王绍徽三人都是一怔,还是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朱栩待三人坐下,沉吟着道:“先是内阁辅臣,六部大员。朕也知道,皇兄,这首辅还在,叶向高,韩癀两人该如何安置?”
  朱由检神色沉凝,这个问题,不止是困扰他,也是困扰叶向高等人的。
  不论是怎么办,顾秉谦还在内阁,还是首辅,叶向高,韩癀就无法进入,毕竟这两人曾经一个是首辅,一个是次辅,重启也只能以首辅来安置。
  这也是东林党人疯狂攻击顾秉谦,希望他倒台的原因。
  不过有朱栩的护佑,顾秉谦的首辅位置一直很安稳。顾秉谦在,叶向高,韩癀上不去,他们两人在前面挡着,赵南星,高攀龙等人也就不能入阁。
  目前,这是最大的难点。
  朱由检说不出来,倪文焕等人自然也不敢妄自开口。
  内阁里,静的落针可闻。


第228章 顾秉谦的要挟
  朱栩嘴角微翘,继续道:“这个还不急,先跳过。下一个,各地都指挥司弹劾孙传庭等人,朕回去之后,会下旨斥责几人,然后招他们收兵回京。各地都指挥司,朕也会安抚一番。”
  沿海的都指挥司,都是弹劾孙传庭,孙承宗侵夺兵权。
  朱由检见朱栩还算冷静,并没有肆意妄为,心里一松,微躬身道:“皇上圣明。”
  朱栩一摆手,道:“下一个,就是众藩镇弹劾孙承宗欺侮宗室,朕也会传旨斥责,命他即刻离开福建,嗯,去西南四省,近年来四省大旱,尤其是四川,让他代朕安抚一番。”
  这比朱由检心里预期的还要好,连忙又躬身道:“皇上圣明。”
  朱栩一笑,道:“下面,就是平乱兵马的事了。袁可立目前已收复了澎湖,正准备进攻台湾,这个可以等等。卢象升,杨嗣昌目前到了云南,正准备讨伐安南,可以再等等。其他的,秦良玉,孙传庭,洪承畴,满桂等人朕都会召他们收兵,各回驻地。”
  曹化淳在边上听着,见信王一副惊喜连连模样,心里不由得好笑。
  下旨斥责孙承宗,只不过是给外人看的,沿海各地都指挥司已经被架空,皇上的目的已经达到,他留在云南也没有必要,去西南四省,自然是继续整顿军务,命秦良玉回去,也是为了弹压四省都指挥司可能的反弹。
  至于宗室府兵该夺的都夺了,无非就是给他们看一眼朱栩斥责孙承宗的诏书就算完事。
  孙传庭,满桂等人北上,那自然要经过江西,河南一带,表面上是安抚朝野上下,实际上,还是朱栩的计划之中。
  只是,山高水长,这时间嘛,就不是谁都能说得准的了。
  朱由检对于朱栩今天晚上,这开诚布公的话,很是开心,虽然除了内阁的事情悬而未决,但总算去除了他心里的大石。神色带着恭敬的,将他这些日子处理政务的一些看法,心得说与朱栩听。
  朱栩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心里却又暗自摇头,朱由检到底是从小长在宫里,不论是眼界还是韬略终都是差了些。他所说的,大部分都是东林党人的意图,加上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没有突破性的观点。
  一直到了鸡鸣,朱栩才离开内阁,命人送朱由检等人出宫。
  回到文昭阁,朱栩长吐一口气。
  安抚住了朱由检,就等于暂时安抚东林党,间接的也对地方各个总督,巡抚,布政司,按察司有了安抚,可以暂时安静一阵子了。
  走到暖阁,拉过薄被盖在身上,望着屋梁,朱栩还在默默盘算。
  平王已经去四川,加上孙承宗,秦良玉,西南四省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接下来,就是内陆四个布政司了。
  “快点再快点……”
  朦胧中,朱栩呓语。
  有了这一夜谈话,东林党的逼迫之势缓和下来,但是对首辅顾秉谦的攻击却源源不绝,一系列黑料被放出来,各科给事中,御史,言官们恨不得立刻将他拉下马,踩上一百只脚,让他永世翻不了身。
  文昭阁,顾秉谦恭恭敬敬的站在朱栩身前,苍老的脸上全都是忐忑之色。
  这几日东林党的攻势,让他的都心惊。若不是朱栩暗中的维护,他只怕早就被赶下台。
  朱栩坐在椅子上,一边翻着书,一边淡淡道:“你说,你要告老还乡?”
  所谓的人言可畏,所谓的笔尖如刀,在这一刻显的淋漓尽致,东林党人本就最擅长“驱邪用正”,虽然朝堂上的力量不如以往,但依旧不可小觑。
  朝野上下齐齐的对准,攻势如火,别说是劣迹斑斑的顾秉谦,哪怕是守身持心的孙承宗也扛不住。
  顾秉谦抬眼打量着朱栩,躬着身,带着小心道:“是,老臣年迈不堪时事,望请落叶归根。”
  朱栩淡淡一笑,道:“你是朕的老迈不堪,想要归乡?”
  顾秉谦苍老的脸上看不出表情,躬着身道:“老臣,是真的病体不堪大任。”
  朱栩眼神微冷,放下书,站起来道:“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在内阁待着,要么在大狱里待着,你选一个。”
  顾秉谦脸上动了动,跪下哭腔道:“皇上,老臣有罪,只是确实年迈,不敢大任,还望皇上准臣辞官,老死乡里。”
  朱栩心里恼怒,这老东西分明是在要挟,压着怒气道:“这么说,朕不答应你奏折里,举荐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的人选,就决意辞官?”
  顾秉谦跪在地上,道:“为国举才乃是臣的本分,只是臣如今昏聩,无法继续为皇上效命,请皇上恩准。”
  朱栩心里怒火熊熊,本来已经暂时缓解了东林党的压力,这老东西却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他这首辅一走,只怕朱栩前面所有努力都要化为乌有,全做了无用功!
  曹化淳在不远处看的胆战心惊,这顾秉谦还真是大胆,在这个时候居然敢要挟皇上。如果是当初的天启亦或者万历,都有可能让他成功,但是他明显低估了眼前这位!
  过了很久,朱栩沉着脸,道:“你去吧,朕再考虑一阵。”
  顾秉谦老脸上喜色一闪,磕头道:“老臣告退。”
  说完站起来,脸上依旧是那副悲戚苍老,垂垂老朽,仿佛一只脚踏入棺材的模样,转身缓步离开。
  朱栩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看着他的背影。
  顾秉谦走出文昭阁,脸上的苍老之色一扫而空,眼神里闪烁着兴奋之色。
  一边慢悠悠的走着,一边自语道:“有了这两部在手,哪怕是赵南星等人入阁我也不怕。不过,今天得罪了皇上,看来,得想个办法安抚一下了……”
  顾秉谦对于得罪皇帝并不怎么在意,他知道朱栩现在离不开他,当朱栩能离开他的时候,他相信,朱栩以已经不能轻易让他离开了!
  朱栩坐在椅子上,心里怒气难消。
  正直的官员因循守旧,不肯变通,处处阻碍,压迫他不能轻举妄动。
  昏佞的大臣私心太多,肆意弄权,罔顾国法,连皇帝都敢乘机要挟。
  朱栩也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好队长,但他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队友实在太难,现在连听话的这个,也造起反来了。
  他坐在那默默盘算,不答应顾秉谦,一旦他去职,叶向高,韩癀,赵南星,高攀龙等人入阁是必然的,内阁六人,除了避着党争的孙承宗,近乎全都是东林铁杆,信王同样也是支持东林的人。
  真要如此,内阁只怕真的就失控了。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将朝野内外的人想了个遍,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替代人选!
  过了好一阵,朱栩目光猛的一定,道:“曹化淳,去请信王过来。”
  有些计划要提前了!


第229章 赦魏忠贤
  “臣拜见皇上。”
  朱由检来到文昭阁,躬身拜道。
  朱栩从软塌上下来,笑道:“无人的时候皇兄不必见外,来坐,曹化淳,上茶。”
  朱由检对于这位皇帝弟弟越来越了解,他越是客气表明事情会让他越为难,恭谨的立着道:“君臣之礼不可废,皇上有事,旦请吩咐。”
  朱栩看着朱由检,心里啧啧摇头,外臣不好对付,现在连信王也不好糊弄了。
  不过朱栩还是要糊弄他,硬拉着他坐下,道:“都是给外人看的,来,喝茶喝茶。”
  对于朱栩的热情,朱由检保持着极度的冷静,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然后毕恭毕敬的坐着不动。
  朱栩端着茶杯,决定先给个甜枣,道:“皇兄,朕知道,户部缺银子,内阁难做,朕决定从内帑拨二十万,先解燃眉之急。”
  朱由检神情微动,坚定的内心开始融化,微微躬身道:“臣代内阁谢过皇上。”
  朱栩看着朱由检神情,嘴角微翘,继续道:“说起来,朕继位也大半年了,无大功亦无大过,算是对得起皇兄了。昨日皇嫂带着小永宁来见朕,说了很多以前的事情……”
  朱由检还摸不清朱栩想要干什么,表情淡淡的听着。
  说了好一阵子,朱栩都觉得口干舌燥,觉得感情牌打的差不多了,这才道:“皇兄临终前的交待五皇兄也是知道的,魏良卿呢,也跟朕求情了不少次,朕想着,魏忠贤,是不是可以放出来了……”
  朱由检脸色微变,眼神里也冒出怒火,沉色道:“皇上,魏忠贤阴险毒辣,行事无端,祸害朝堂,无数良臣名士遭他所害,不治死罪已是宽大,决不能赦免,皇上三思!”
  朱栩嗯嗯点头,继续道:“朕也知道,不过皇兄那句‘忠贤克谨,可计大事’一直在朕的脑海里回响,朕也是不敢或忘,所以才找皇兄来商议一番。”
  朱由检还是不肯同意,道:“皇上,魏忠贤所为贻害甚广,真要放出来,只怕会惹天下非议。对于现今的朝堂,有害无益,臣望皇上慎重!”
  朱栩看着朱由检,脸色平静,目光坚定,显然打定主意不同于他的想法了。
  稍稍顿了顿,朱栩又笑道:“皇兄的想法我也能明白,只是,明年一旦改元必然要大赦天下,那魏忠贤,朕总不能独独不赦他吧?”
  朱由检眉头一皱,朱栩这个理由他反驳不了。
  当初魏忠贤落罪,是因为涉及到张艳瑶用禁药,差点害死天启皇帝,然后连带着他,涉及到了“弑君谋反”这个禁忌,但依着天启的意思,大理寺判罪也只是贪污纳贿的小事,没有理由大赦天下不赦魏忠贤。
  朱由检坐在那,低着头,神色变幻。
  魏忠贤,这个人在他看来,比王振还要可恶,十恶不赦都不为过。但他也清楚,朱栩这是决意要放魏忠贤出来了,他今天能拦住一次,却未必能拦住第二次。
  再想着现在的朝局,叶向高等人注定要进入内阁,到时候,朝堂上众正盈朝,情势与天启朝完全不同,魏忠贤想要东山再起,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
  朱由检抬头看着朱栩,沉吟一声,道:“那,我亲自去一趟刑部,将他带进来见皇上。”
  这就是朱栩要的结果,他一招手对着曹化淳道:“拟个谕旨,让皇兄带着。”
  曹化淳一躬身,道:“是。”说着,转身就出门,实际上,早就写好了,在另一个门房里待了一阵子,曹化淳就拿过一道圣旨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站起,道:“皇上,那我这就去刑部。”
  朱栩笑着站起来,道:“那有劳皇兄了。”
  朱栩很客气的将朱由检送出了门,站在文昭阁阶梯前,望着朱由校的背影,心里长吐一口气。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犹豫着道:“皇上,这个时候放出魏忠贤,外廷只怕就控制不住了。”
  朱栩深吸一口气,望着宫外道:“朕知道,在魏忠贤冒头之前,朕还要做一件事……咱们大明的异姓王多久没有了?你让人传消息出去,就说,朕要加封张维贤为异姓王。”
  曹化淳一怔,有些不明所以,还是点头道:“是。”
  就在朱由检带着圣旨去兵部的时候,赵南星府上却是一片沸议之声。
  江西布政司李长庚写信给了赵南星,语气总尽是指责。
  “三十万兵马纵天下,诸都指挥司束手,然帝年幼,肆意妄为,公等居于京畿,夫复无言?”
  “今有京部吏员潜于诸省,窜匿于各衙门,意欲何为?”
  “朝堂之上众正盈朝,正是行大事之时,何以至此?”
  赵南星拿着信纸,一字一句的念给在座的听,脸上一片铁青,语气中也满含怒气。
  原户部尚书李起元听的也是脸上火辣辣的,看着赵南星道:“大人,天子年幼,尚不更事,任性胡闹已胜过正德,我等必须谏言,令皇上改邪归正,收回成命,不可酿成大祸!”
  魏大中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