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到中午,傅昌宗就神色倦怠,发迹隐有白发,看着朱栩,凝重道:“皇上,关于分设国税,地税,地方上反弹比较大,户部用了很多办法,还是难以行得通。”
  朱栩喝着茶,笑着道:“不意外,舅舅,坐下说。”
  傅昌宗依言坐下,道:“关于海关,我还没有跟信王谈,不过在福建,广东那边试探一下,也被各地抵制,哪怕有旨意,锦衣卫暗中协助,也没有多大成效。”
  朱栩点头,思忖着道:“嗯,人手都安置好,派过去,先把钉子打好。”


第242章 贯彻皇帝的意志
  户部的事情多杂乱,除了原本的,还有朱栩交待的。
  朱栩交待的,近乎每一样都是难以完成,异常艰巨。倒不是户部不力,而是地方上的反弹太大,每一项命令下去,地方要么直接抗拒,要么阳奉阴违,一点成效都没有。
  这个让傅昌宗心里很着急,一来,是自身的压力。二来,就是他担心,他看得出,朱栩的压力很大,他担心这种压力,会迫使朱栩去冒险。
  一个皇帝冒险,后果绝对是无法估量的。
  大明上下,能让朱栩放心说出心里谋划的,也唯有傅昌宗了。
  他重点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提出来,然后稍稍涉及到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
  “摊丁入亩”是在“一条鞭法”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对一个王朝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傅昌宗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朱栩这个想法,心里被狠狠的惊了一把。
  官绅,自古以来是特殊的一个群体,是一个王朝的根基,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去动,谁也不敢!
  “果然!”
  傅昌宗脸色凝重,肃容道:“栩儿,这件事,你决不能碰!”
  傅昌宗嘴里冒出久违的“栩儿”二字,显然是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朱栩看着傅昌宗的神色,心里一叹。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不过连傅昌宗都这么说,他越发肯定了魏忠贤的重要性!
  朱栩没有多说,只是给傅昌宗打个预防针,很快便转移到了催种番薯,玉米等抗旱作物的事情。
  傅昌宗执掌户部,加上朱栩接连派出几个专为此事的巡抚,倒也是将播种的面积飞速扩大。
  傅昌宗手里拿着一本手札,一边看一边道:“在洛阳城外,户部建立了一个大粮仓,已运进去差不多十万石米粮,每年都会增加二十万石。另外,陕西,山西也都在筹建,从各地购买,调集的粮食也都在运过去……”
  朱栩一边听着一边点头,道:“存粮的地方要秘密,而且还要重兵看守,大仓里的粮食暂时都不得妄动。另外,户部要紧密的注意这个各地的灾情,要事先有预估,不能让地方拖到压不住了才知晓……”
  傅昌宗点头,将朱栩的话挨个记下。
  两人说了一个多时辰,周应秋,倪文焕,徐大化等人六部尚书,朱栩又挨个找来,大致的谈了一阵。
  现在六部尚书都是朱栩的人,这些人全不是东林党亦或者清流正人,他们最关心的,只是朱栩这个皇帝的话,安排的事情能否做的让他满意,因此,朱栩的意志绕过内阁,贯彻的异常彻底。
  接着,朱栩又将杨涟给召来了。
  随着顾秉谦的倒台,朝堂上,俨然杨涟的分量,势力最大,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近乎所有的言官都唯他马首是瞻。
  杨涟毕竟是朱栩的老师,朱栩非常的客气的请他坐下,然后才笑着道:“杨师,皇嫂之前找过朕,跟朕说了继续上课的事情,朕也打算复课,不知先生可有何想法?”
  朱栩这个皇帝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而且动不动就不上朝,藏在深宫里不知道干什么。
  杨涟心里憋了一肚子话,但听见朱栩这番话,还是强压下去,脸色和缓,思忖着道:“皇上,臣早有想过,现今国事繁杂,曾认为当补齐内阁辅臣,皇上也多有时间来上课读书,明辨圣贤之理……”
  朱栩笑着颌首,一副先生说的有道理的模样。
  这次,朱栩主要是想让杨涟的都察院分队巡视天下,打击腐败。待杨涟说了一阵子,朱栩便转移到正题上来。
  这件事杨涟也早已经知道,朱栩召他来,不过是一次正式的任命。
  半个时辰后,杨涟没有得到朱栩复课的安排,拿着尚方宝剑,王命令箭,一脸踌躇满志,慷慨激昂的出了宫。
  站在文昭阁的栏杆前,朱栩长吐一口气。
  就差最后一步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背影,眉宇间有些忧色。
  “景阳宫收拾好了吗?”好一阵子朱栩才说道。
  文昭阁既然给了信王与叶向高等人,朱栩继续待在这里就比较麻烦了。
  曹化淳连忙上前一步,道:“已经收拾好了,皇上随时可以搬过去。”
  朱栩点头,深吸一口气道:“好,今天就搬吧。”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背影,犹豫一下道:“皇上,那内阁如何处置?”
  朱栩道:“暂时不动,孙承宗回来后,一应军务都要在那处置。”
  曹化淳说了声遵旨,心里明白,朱栩虽然任命了新的兵部尚书,实际上主持军务的,还是孙承宗。
  朱栩也没有多解释,内阁彻底被架空,有孙承宗这个专于军务的首辅,内阁实际上成了军机处!
  杨涟的效率非常高,得到了朱栩的圣旨诏书,早就准备好的人手就开始动员准备,上到“内阁”奏本,言三天后就准备出发。
  东林党对于朱栩这个任命是欣喜若狂,拿着尚方宝剑,准备全天下的“驱邪用正”了。
  不过,东林党的领袖们也不是好糊弄的,虽然看似给了更高的信任与权力,实则上,连上朝廷议都资格都没有。
  是夜,叶向高,赵南星等人聚集一起,一番客套后都面色凝重。
  谁都看得出,新皇不一般,不动声色间将内阁辅臣差不多剪除了干净,尤其是他们这些东林党老臣几乎都束之高阁,不给实权。
  叶向高与韩癀没有开口,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是多年的老同僚,心领神会的没有开口。
  他们在东林党内,极力调和,希望朝局和顺,不希望争斗加剧。
  杨涟与左光斗显得倒是平静一些,他们得了朱栩的尚方宝剑,大权在握,并没有太过急切。
  赵南星面色瘦削,目光中透着凌厉之色。东林党内他的性格最为刚直,一旦打定主意就一往无前,他看着再坐的其他人,沉声道:“诸位,皇上太过任性,将我等置于一旁,毫无为国之念,我大明朝局越发败坏,税收近乎枯竭,刀兵四起,烽烟遍天下!难不成,诸位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皇上继续下去,无所掣肘吗?”


第243章 最后一次廷议
  星辰璀璨,繁星如海。
  景阳宫亮如白昼,御书房灯火通明。
  魏忠贤恭恭敬敬的站在御桌前不远处,垂手躬身道:“皇上,赵南星已经说服杨涟等人,明日朝堂上,各御史,给事中以及其他东林党人……”
  “这些先不说……”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打断道:“你派人跟在都察院的后面,每当他们过了一地,就给我查出大案要案来,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魏忠贤虽然看了不少张居正的书,却也明白不了朱栩的野心,只是认为朱栩要收拾都察院然后顺带着将烦人的赵南星等人也处理掉。
  他微微躬身,敬畏无比的道:“遵旨。”
  朱栩看着他一笑,手指敲着桌面,沉吟一会儿蓦然道:“再给你两个位置,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
  魏忠贤面色微动,他深知眼前这位皇帝的城府以及可怕的谋算,绝不会有白送给人的东西,他再一躬身,道:“请皇上示下。”
  朱栩抬头,望着黑漆漆的门外,目光中闪烁着光芒,道:“每次案发后,你立即召集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记住,在当地!不要借用其他衙门,准备府衙,就叫做……三司衙门,今后凡是一府之地的诉讼都会是三司衙门负责。”
  魏忠贤眼神微变,他在权力中挣扎半生,哪里不明白朱栩的意图以及后果!
  刑讼在一府一县这样的衙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要是给他们的权力排行,这不是第一也会是第二!
  在他看来,朱栩用这种手段或许可以瞒过一时,但不可能长久。天底下的府级父母官若是对皇帝不满,将是极为可怕的一件事!
  不过魏忠贤现在只是将他定位为朱栩一条聪明的狗,他躬着身道:“是,奴婢保证每个州府都会有一个三四衙门。”
  朱栩对魏忠贤的能力自然是不会怀疑,含笑点头,道:“明日,你也进宫吧。”
  魏忠贤神色再变,他知道朱栩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身体深深一躬:“奴婢谢过皇上,愿为皇上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朱栩站起来,笑容越多,背着手道:“嗯,去文昭阁,见见信王吧。”
  魏忠贤心里连翻惊动,却强压着,告诉他自己要冷静,可还是猜不透朱栩这句话的用意,只好道:“遵旨。”
  朱栩又交待几句,魏忠贤便识趣的告退了。
  朱栩走出御桌,站在御书房门前,伸着手臂,望着漫天的繁星。
  “小曹,你说,明天会是一个什么天气?”
  曹化淳立身在朱栩身后,抬头看了看,微肃的道:“皇上,奴婢觉得明天会下雨,所以,奴婢打算在宫内重新布置防雨工事。”
  朱栩一笑,曹化淳跟他久了,倒是学了不少。他想布置的不是防雨工事,而是,要重新整顿皇宫,确保安全!
  没有多久,魏忠贤就出了文昭阁,在一群内侍太监的带领下,悄然离开皇宫。
  朱由检站在文昭阁前,同样抬头看着天色,面色却一片凝重,心里忧虑异常。
  身侧站着躬身的王承恩,他看着朱由检的侧脸,思索着开口道:“王爷,您是担心皇上吗?”
  朱由检深吐一口气,道:“是啊,皇上任意兴兵,将全国卫所搅的一团乱,令人不安。加上如今的国库税银枯竭,内阁荒废,现在,更是要将这个阉党祸魁重新启用,全天下都是由着他性子来,本王担心,照这样下去,我大明只怕危矣。”
  王承恩有些发福,脸庞圆润,睁着大眼睛看着朱由检,想了想道:“王爷,为什么不多劝劝皇上?”
  朱由检苦笑一声,道:“皇上,你也是知道的,向来有主意,还在景焕宫的时候,连皇兄都管不了,现在做了皇帝,谁人可以管制?我想着补齐内阁,可以多多规劝皇上,拾遗补缺,不要行差走偏,可偏偏皇上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事事都走在我前面,不给我一点机会……”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罕见的倒苦水,心里也一沉,脸上也有忧色。
  朱由检说了一阵,似乎也感觉到没有面子,抬脚道:“今天就到这,随我出宫吧。”
  王承恩点头跟着,他知道,王爷这是要去东林党领袖的各处走一趟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穿戴整齐,在曹化淳一干人引领下,走进皇极殿,坐到了龙椅之上。
  他的小身板,与这个辉煌大殿,满殿的大臣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曹化淳照例的上前,大声道:“诸事早奏!”
  立马陈良训就站了出来,拿着板,朗声向朱栩抬着手道:“皇上,臣具本弹劾内阁辅臣孙承宗,肆意贪权,培植党羽,操兵弄将,搅的天下不安,烽烟四起,臣请罢免,交有司审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个人影站出来,全都是御史与给事中,都是言官一系。
  杨涟立在那,神色不动。
  除开他,阉党一系的张我续徐大化等人,朱栩直系的傅昌宗、周应秋等人,然后剩下就是中立不参合党争的了。
  这些人“附议”完,谁也没有开口,都若有若无的看向最上面的朱栩。
  在朱栩看来,这是科道最后一次廷议了,本着与人为善的信念。照例,他转头看向朱由检,淡淡道:“信王,你怎么看?”
  朱由检也习惯了,出列奏道:“回皇上,臣也赞同。”
  朱栩又看了眼下面,在陈良训等人望眼欲穿中,朱栩刻意的顿了好一会儿道:“传旨,罢去孙承宗领的兵部差事,即可调回京师。”
  众位大臣,尤其是杨涟神情一怔,抬头愕然的看着朱栩。
  在他们想来,朱栩是绝不会同意的,毕竟满天下的兵马现在可都是孙承宗在操持,是朱栩“任性”最重要的心腹,绝对是要拼命力保的。
  不过这却是朝臣们意外的收获,但也破坏了他的部署,按照计划,他们接下来是要猛烈弹劾孙承宗,争取将他拉下马的。
  陈良训是三朝老臣,在给事中算是资历最厚,功力也最深,稍一反应就又大声奏道:“启奏皇上,臣请增补内阁辅臣,以……”
  “启奏皇上,魏忠贤求见。”
  陈良训话音未落,一个内侍太监匆匆跑上来,大声说道。


第244章 越来越放肆
  就在这内侍的声音响起,文昭阁内,叶向高等人也各自忙碌着。
  他们现在“等同于”辅臣,要按部就班的处理着政务。
  不过此刻,谁也静不下心来。因为赵南星要用最为激烈的手段,逼迫皇帝就范!
  他们都心思不属,不时的抬头看一眼外面,等待着今日廷议结果。
  “什么!”
  “谁,刚才说的是……魏忠贤吗?”
  “难不成,皇上将那个阉贼放出来了?”
  金銮殿内,满殿的大臣们都神色微变,旋即怒火熊熊的看向最上面的朱栩。
  魏忠贤,这个人是让清流蒙羞,甚至差点折戟沉沙,不论是东林党亦或者中立的大臣们,无不对他畏惧,痛恨。
  朱栩坐在最上面,目光淡淡的看着门外,身穿蟒服,脸色平静,步伐不紧不慢走进来的魏忠贤。
  “阉贼!”有大臣双手发抖,怒目直视,咬牙的大吼道。
  这一声充满了愤怒,竭嘶底里,在大殿中极其响亮。
  “真的是魏忠贤!”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不应该是在天牢吗?”
  “难道,难道皇上要赦免他吗?”
  杨涟,刚刚说话的陈良训等人,都只能直勾勾的看着魏忠贤从身边走过,走向前面。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都知道,此刻面无表情,神色不变。
  倒是徐大化等人,兴奋异常。魏忠贤这是真正的要复出了,一旦他重启,谁也无法在阻止他们了!
  “奴婢魏忠贤,拜见皇上!”
  魏忠贤双膝跪地,大声说道。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一帮大臣们也终于醒悟过来,哪里还管的了什么补齐内阁辅臣,杨涟猛的站出来,抬手就要讲话。
  朱由检神色无奈,心里叹了口气,想着昨晚魏忠贤那句“我是王爷领出来的”,不得不站出来,抢先奏道:“启奏皇上,先帝曾有遗言‘忠贤克谨,可计大事’,是以,臣特请复启魏忠贤,继续为皇上,为朝廷效力!”
  大臣们一片哗然,谁都没有想到,魏忠贤居然是信王放出来的。
  杨涟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朱由检对他们东林党来说很重要,他不能轻易得罪。
  “臣反对!”
  杨涟不说话,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忍,一个给事中当即出来,大声嚷道:“皇上,魏忠贤乃是我朝最大奸佞,决不能宽宥,臣请将他押往刑部,交由三司再审!”
  另一个御史也立马跟出来,激烈反对道:“皇上,魏忠贤为祸天下,于君不忠于民不义于天下不仁,万不能复用,臣请立即押回刑部,继续服刑!”
  “皇上,魏忠贤祸国殃民,曾有谋反意,先帝之死与他脱不开关系,臣请彻查!”
  “皇上,阉贼破坏朝纲,构陷良臣,动摇国本,臣请严惩不贷!”
  “臣反对复用魏忠贤!”
  “陈反对……”
  “反对……”
  一道道声音依次而起,此起彼伏,毫不停歇。
  朱栩坐在上面,面色不动,目光淡淡的看着一个个站出来又回去的大臣们,心里默念着:“十九,二十二,三十三……”
  朱由检站在那,心里很难受,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继续站在那。
  杨涟听着不断响起的反对声,心里的压抑稍缓一些,有了丝底气,也就不急着站出来。
  傅昌宗与周应秋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旋即便继续面无表情的继续抱着板立着。
  徐大化,张我续等人心里冷笑不止,在他们看来,魏忠贤既然出现在这,已然就是大势,谁也阻挡不了他复出!
  魏忠贤跪在那一动不动,表情平静,自始至终都未变过,任由大臣们一个劲反对。
  朱栩坐在上面,暗自咂嘴,这个是朱由检提的,他就没办法再问信王怎么办了。
  不过,满朝文武也不乏聪明人,张我续人老成精,在朱栩目光看向朱由检的时候就心里一动,见朱栩转过来,他便迈步而出,朗声道:“皇上,先帝遗命理当尊从,魏公公于国于皇上都有功绩,诸位大人反对,都含私心……”
  “魏忠贤有何功绩?”
  “胡言乱语,魏忠贤祸乱天下,岂能重启!”
  “皇上,臣弹劾张我续……”
  都察院一干御史,科道一群人火力很快转移,集中到了张我续身上。
  张我续年八十,履历厚实,自然也不干净,他在南京待久了,还没有习惯朝堂上,没多久就败下阵来,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徐大化等人自然出来帮腔,不过朝堂之上阉党还寥寥无几,声势极弱,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张我续倒也不是一般人,虽然此刻他仿佛被扒光衣服,赤裸裸的无比难受,但还是福临心至的看向朱由检,大声道:“魏太监乃是信王举荐,不止王爷有何看法?”
  他的话音落下,大殿里都安静了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
  朱由检如今在朝堂上地位非凡,谁都得尊让三分。
  朱由检如芒在背,心里难受不行,却不得不抬头看向朱栩,道:“皇上,既有先帝遗命,不可不用,也当慎用。”
  旁观的傅昌宗等人,都心里暗暗摇头,信王这是说了句废话。
  朱由检话音未落,徐大化出列,朗声道:“皇上,臣举荐魏忠贤,任司礼监提督太监,提督东厂!”
  “臣反对!”
  山东道御史出列,慷慨激昂地怒道:“皇上当远小人亲贤臣,切勿偏听偏信,宠幸阉宦,重走英宗之路!”
  众人脸色微变,虽然大明朝廷历来都是“敢言”“可言”,但是这么赤裸裸的攻击先皇帝,只怕还是首次!
  连朱栩都眉头动了动,却没有发作。
  朱由检脸色也沉下来,压着心里怒意。
  言官们却丝毫不以为忤,又有御史走出来,道:“皇上,我大明百废待兴,皇上何故与奸臣为伍,史书如刀,望皇上明鉴,三思而行。”
  满殿的大臣们再次变色,这句话就是指着朱栩鼻子,骂他是昏君了!
  “皇上,为圣者,当通圣人之礼,晓国家大义,明是非,辨忠奸!皇上,请尊先帝遗诏,居内宫潜心读书,由信王辅政!”
  这一次,朱栩都眼神微变。
  他隐约意识到,大臣们越来越放肆,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第245章 今后都不用上朝了
  赵南星站在文昭阁屋顶之下,遥望皇极殿,面如刀削,精神矍铄,双眼灼灼闪动。
  高攀龙身形高大,站到他身后,语气有些凝重的道:“我始终觉得这么做,不会有好处,这位皇上,不同以往我们所见过的任何一位!”
  赵南星是从张居正时代过来的人,大起大落不数次,性格坚韧,手段直接而干脆,他背着手,眼神有着狂热之光,声音低沉道:“我今年七十四,新皇年幼,你认为,我们还能等多久?”
  他们身后不远处的叶向高与韩癀听着赵南星的话,微微皱眉,两人都深知赵南星的野心,只是,他们还是面露忧色。
  外人不清楚,他们身在中枢,对这个国家太了解了,新皇显然不是外人眼中不懂事的小孩,只会问“信王,你怎么看”。
  今天,只怕胜负难说。
  金銮殿上,所有人都是心里惊异又惊恐。
  言官居然公然要皇上退居内宫,将权力交给信王!
  这是什么目的!
  好听一点,是为国为天下,稍微过度一点,只怕就是阴谋篡位,图谋不轨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杨涟,朱由检身上搜寻,最后落在最上面的朱栩脸上。
  朱由检浑身冰冷,脑子一片混乱。
  昨晚他向东林党瞒了魏忠贤的事,没想到,东林居然也瞒了他这么大的事!
  朱栩不远处的曹化淳目光冷冽,目光悄然瞥向右侧的侧门,那里有着一队锦衣卫,只要他一声令下,就能将信王朱由检立刻拿下,同时也可以封禁皇宫,然后命令锦衣卫,东厂拿下所有东林党以及信王的所有党羽!
  信王一党也都冷汗涔涔,悄悄看向最前面的朱由检,心里暗自叫苦。
  别说信王现在没有这个想法,就算真有,您也藏一藏,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不等于告诉全天下您贪权,要夺位,不是找死吗?
  傅昌宗,周应秋等一群人也愕然,对于都察院一系提出这样的论调措手不及。
  现在曹文诏已经整编完中军,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