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15年之前,统一的德意志联邦还没有出现,当时的德国领土上存在着很多松散的联邦,其国家四分五裂,一部分被丹麦人占据,一部分被奥地利人占据,还有一部分被法国人占据。
  1864年,成立不到半个世纪的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收回北方被丹麦占领的土地;1866年,普鲁士在“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鲁士发动普法战争,并且成功击败号称“陆军第一”的法国,德国南部多个邦脱离法国统治。
  一直到1871年,德意志这才完成实际意义上的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如果没有意外,到1914年,德国将会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世界大战中单挑英、法两大列强尚且不落下风,最终因为美国人的介入,德国遗憾战败。
  对的,对于李牧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的确很遗憾,如果德国当时没有战败,那么以英法为首建立的殖民地秩序将会崩塌,世界将会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没准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八年抗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德宣战,从德国人手中夺下了德国强租清帝国的胶东半岛,如果是德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趁机偷吃的日本人将会被清算,那对于日本来说将会是末日。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那么德国要到1914年才会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时候李牧已经年近六旬,还没准能不能看到战争结果呢。
  李牧不愿意错过这场大戏,所以李牧很想和德国人合作,尽最大可能帮助德国提升国力,并且煽动德国人挑战英国人和法国人共同确立的国际秩序,如果到时候美国能站在德国的立场上,李牧很想看看英国人和法国人到底能撑多久。
  这并非不可能,千万别高估美国人的道德底线,别看美国是英国的亲儿子,就李牧知道的消息,在另一个时空中,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人左右逢源,不管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只要拿出真金白银,美国人恨不得把底裤都卖出去,一直到双方都已经油尽灯枯,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美国人权衡再三,这才选择加入占据上风的英、法一方摘桃子。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是共和国,美国也没有女王,美国只有大亨,所以如果当时美国国内的大亨坚持要求华盛顿加入德国一方,那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李牧很想充当这个变数。
  打定主意之后,李牧马上命令亨利派人前往克虏伯,和德国人进行接触,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其实在此之前,骏马武器公司和克虏伯本来就有合作,骏马武器公司授权克虏伯生产无烟火药,克虏伯则是向骏马武器公司转让了一部分先进的火炮技术,他们之间的合作非常愉快。
  李牧这一次派人前往克虏伯,是想和克虏伯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如果合作能够成功,李牧将会向克虏伯转让电灯、电话、汽车等相关技术,而克虏伯将会向骏马集团转让等价的技术,或者是向骏马集团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
  但从技术价值上来讲,骏马集团有可能会吃亏,但如果这样能促使德国实力快速发展,那么李牧认为这就是值得的。
  有些东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当了解到李牧的想法之后,亨利呆坐在李牧办公室阳台的躺椅上思索良久。
  “也就是说,我们将来有可能以英法为敌。”当亨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亨利狠狠的咽下一大口口水。
  “站在美利坚的角度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李牧含糊其辞,刻意模糊了“敌人”这个概念。
  “这不一样,这不一样——”亨利失魂落魄。
  “为什么不一样?难道英国人就不能是我们的敌人?不!千万别忘了,我们正是因为击败了英国才能独立,而现在爆发在蒙大拿的这场战争,你我都知道,这是我们和英国代理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所以我们一直是敌人,从来没有友好过。”李牧早就已经看透了,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会妇人之仁。
  “虽然你说的是事实,但是,但是——”亨利期期艾艾,虽然感觉李牧说的无可辩驳,但就是感觉某个地方不大对劲。
  “想想看亨利,如果我们骏马集团一直在扩张,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我们的工厂遍布全美,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李牧引导亨利按照自己的思路思索。
  “那意味着,那意味着我们将会成为全美最大的企业。”亨利总算是恢复理智。
  “很好,全美最大的企业,多么美好的前景,但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能够生产出来更多的产品,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大的市场去销售这些产品,而现在全世界的市场都在那个国家的控制中?我们的产品能不能自由进入那些市场?如果不能我们应该怎么做,难道眼睁睁看着企业的发展陷入桎梏吗?”李牧一连串的发问,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地方保护主义害死人啊,英国占据着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把殖民地当做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其他国家的产品想要进入英国殖民地想都不要想。
  美国面临的困境和德国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后起之秀,都面临着缺乏生存空间的局面,都需要更大的产品市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李牧有理由支持德国,美国在这方面的根本利益和德国是一致的。
  “没错,我们需要市场。”亨利被刺激到,马上就双眼泛红。
  这就对了,商人嘛,赚钱才是主要目的,政治什么的都是为经济服务,所以说到利益,亨利也不免要急眼。
  “所以,我们和德国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德国人需要的正是我们需要的,如果需要一场战争才能达到目的,那么就让战争爆发吧,为了在战争中占据更有力的地位,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李牧先从身边做起,能煽动一个算一个。
  “战争不可避免,英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英国人可以做任何事。”亨利也知道英国人的秉性。
  亨利肯定知道,因为亨利本身就是英裔。
  很奇怪的一个事实,当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李牧和亨利都下意识的忽略了法国人。
  其实别看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表现的比较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还是很猛的,也正是因为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猛得过了头,整整牺牲了一代人,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已经无力再战,面对德国人的闪电战,法国一触即溃。
  其实法国的崩溃现在就能看出来,普法战争中法国丢尽了颜面,不仅丢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赔偿一大笔款项,以至于要靠出售国债才能勉强过关,德国也因此击破了法国陆军“天下第一”的神话。
  如果没有普法战争的刺激,德国的野心不会滋生的这么快。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一旦战争降临,我们要争取到足够的生存空间,我们要挣脱所有的桎梏,不管我们面前的敌人是谁,我们都要统统将它撕成碎片。”李牧杀气腾腾,这会儿已经进入狂化状态。
  “好吧,我明天亲自去德国。”亨利也下定决心,既然和克虏伯的联盟不可逆转,那亨利就要争取一个对骏马集团最有利的条件。
  “不不不,你别去,最起码现在别去,你可是骏马集团的总裁,现在就上门未免太轻率,先让人去探探口风。”李牧不让亨利去德国。
  开玩笑,亨利走了,一摊子事儿就会全部落到李牧头上,李牧可不想终日劳顿。


第372章 黑名单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按照马斯洛的标准,李牧现在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已经实现——
  不对,年龄还小,所以生理需求没法满足——
  不过这不是问题,如果李牧想的话,愿意给李牧暖床的女人能绕纽约一圈。
  李牧现在重视的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是和华人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排华法案》不会出现已成定局,所以尊重需求也没问题,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自我实现。
  周星星有一句名言: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曾经李牧的理想是买下曼哈顿,当一名快乐的寓公;来到美国之后,亲眼目睹美国华人的悲惨生活,李牧的理想悄然变成提高华人的整体社会地位,阻止《排华法案》的出现;到目前为止,这个理想不能说实现,但距离实现已经不远,所以李牧应该有新的目标,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到了李牧现在这个层次,挣钱已经挣到手软,颠覆国家已经颠覆到腻歪,给人挖坑已经挖到无聊,一般的理想已经无法满足李牧的野望,只能搞点有难度的事才能满足李牧的野心。
  改变英法确立百年的国际秩序,显然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
  六月初,针对美国吞并夏威夷,英国终于表态。
  其实美国在吞并夏威夷之后,一直在试图获得英国的承认,说实话,英国人的核心利益并不在太平洋,所以英国并非无法接受美国吞并夏威夷,但因为夏威夷发生过针对英裔的暴乱,所以英国人在这份声明中措辞严厉,矛头直接对准在暴乱日中曾经为英裔提供巨大帮助的李牧。
  “——某些人已经成为社会公敌,他走到哪里,那里就会成为人间地狱,他把目光放到某个地方,那里的秩序就将完全崩塌,我们有理由相信,某些人已经成为野心家,他的野心不可遏制,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迟早会无法收拾——”洛克菲勒用略显轻浮的语调在为李牧读报。
  洛克菲勒读的是《泰晤士报》,最为此时全世界最大的报纸,纽约也有《泰晤士报》出售,洛克菲勒读的并不是英国政府的声明,而是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发表的署名文章。
  “呵呵,就差题名道姓了哦,里姆,看来这下你要出名了。”J·P·摩根的语气里有幸灾乐祸。
  虽然J·P·摩根是个正直的人,但在这个问题上,J·P·摩根也免不了流俗。
  这也充分说明李牧和J·P·摩根的关系不错。
  肯定不错啊,圣地亚哥投资公司还是李牧和J·P·摩根合伙的呢。
  “真遗憾,我原本打算和你们二位组建一家公司,把骏马集团的产品推销到英国去,现在看来我要换个合伙人。”李牧的反击犀利,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无法回击洛克菲勒和J·P·摩根,但让他们心疼一下也是好的。
  看来李牧的预感不错,骏马集团已经确定和爱德华王子没有了合作机会。
  或者说,骏马集团已经失去了和英国人合作的机会。
  当然这并不代表骏马集团的产品无法进入英国,李牧要做的是弄出来一个代理公司,然后同样能堂而皇之的进入英国。
  J·P·摩根是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摩根家族的根基还在英国呢,所以摩根家族在英国有足够的影响力;而洛克菲勒得以成为李牧的潜在合作对象是因为洛克菲勒有钱。
  对的,虽然李牧现在名下资产也不少,但进入六月份,李牧忽然发现,自己手头居然没钱了。
  抵达美国之后,李牧还从来没试过没钱的滋味呢,所以这种感觉真陌生。
  其实不管是骏马电气公司,还是骏马武器公司,一个个全部都是吸金怪兽,盈利能力一旦爆发是非常恐怖的,不过问题就在于,骏马集团在赚钱的同时一直在投资,而且大多是投资大见效慢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骏马电气公司,电气公司的账面虽然非常亮眼,但电气公司目前正在大规模铺设线路管道,所以折腾了一年多,现在账面上也就是个收支平衡,想要盈利,最起码要等纽约的管网设施全部铺设完毕之后。
  在说骏马武器公司,武器公司的进项虽然不少,但花钱的地方同样很多,比如骏马实验室,就是全靠武器公司的输血才得以正常运作。
  光是一个骏马实验室,李牧每年就要投入两百万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李牧许诺的年终奖。
  至于特威德那里的收获,李牧全部用来投资美洲银行,美洲银行现在同样处于扩张期,想要盈利也同样需要个一两年。
  所以三折腾两折腾,李牧愕然发现,骏马集团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危险边缘,所以现在李牧虽然很想开拓欧洲市场,但确实是有心无力。
  好在李牧还有后手。
  听到李牧的话,洛克菲勒一声哀嚎,马上把手中的报纸团成一团扔进壁炉:“不不不,里姆,你不能这样,到哪里才能找我这样合适的合作伙伴呢?我们就是天作之合,无与伦比——”
  真难得,最后两个成语居然是用汉语说出来的,看来为了和李牧保持良好关系,洛克菲勒也是煞费苦心。
  随着李牧的声名鹊起,纽约现在已经掀起一股学汉语的风潮,特别是在沙滩俱乐部内部,如果想和李牧搞好关系,学汉语是最佳途径,所以就连洛克菲勒也不能免俗,平时和李牧打招呼已经能熟练使用“吃了吗”。
  J·P·摩根没说话,看向李牧的目光有点玩味,显然是在评估李牧的经济状况。
  这一点不用担心,这是J·P·摩根的职业病。
  “哼哼,我要去趟华盛顿,我帮华盛顿背了黑锅,现在上了首相大人的黑名单,总统先生要给我个说法。”李牧非常不满,夏威夷公投,李牧并不是最大受益人,受益最大的是华府,本杰明揪住李牧这个“小角色”不放实在是没道理,和另一个本杰明一样不靠谱。
  不过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说,李牧确实是收益最大的,别的不说,莫洛凯岛就足够抵偿李牧的所有付出,在华盛顿参议院内部,已经有人开始非议李牧。
  当然了,这里的“非议”仅仅是说说而已,不可能拿到参议院讨论的,毕竟李牧购买莫洛凯岛是在夏威夷公投之前,而美国主张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虽然夏威夷已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但莫洛凯岛作为夏威夷的一部分,仍然属于李牧私人所有。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听说国务卿先生要核查你的账目,所以你最好祈祷上帝保佑你有个优秀的会计团队。”J·P·摩根提醒李牧。
  李牧在前往夏威夷之前,华盛顿为李牧提供了一笔经费,这算是公款支出,虽然并不体现在华府的账面上,但李牧仍要拿出证据,证明这笔钱李牧花的物有所值。
  其实在夏威夷公投之后,这笔钱已经是物有所值,所谓“核查账目”只是走个过场,没有谁把这当回事。
  “我当然有,我不确定我的会计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我可以确定,我的会计一定比国务卿先生的会计优秀。”李牧有底气,在这方面,李牧还真不怵华府。
  美国的现实决定了美国人才的流动方向,第一流的人才全部都在大企业中,第二流的人才才会选择联邦政府,真正有实力的人不会在政府机构中蹉跎岁月,这一点和清帝国截然不同。
  清政府的官员那才是真正的官员,“父母官”那种,而美国的官员应该算是临时工,甚至包括总统先生在内,所有人全部都是有时限的。
  美国的主政官要靠选举,上台之后才能组建政府,虽然可以任命亲信担任官员,但如果主政官下台,那么一般情况下亲信官员都会随即辞职,免得自讨没趣,从这一点上说,美国的政府才是铁打的机构流水的兵。
  “好吧,如果需要我帮助,那么请不要客气。”J·P·摩根相信李牧,因为J·P·摩根相信摩根家族的会计也比联邦政府的会计优秀。
  这就是资本控制政府的悲哀。
  “说正事,骏马集团要开拓英国市场,但现在你们也知道,我已经上了英国政府的黑名单,所以前期的投资估计要打水漂,我准备组建一家新公司,所以对于新公司的股份,你们有兴趣吗?”李牧下饵。
  其实前期投资并没有多少,李牧到现在为止向英国的投资还不到五十万美元,而且单单是一个预售,就已经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有的赚,所以这个算不上损失,就算有损失,也是那些想尝鲜的英国人有损失。
  “当然有,你想卖多少?”洛克菲勒没有给出答案,但态度是势在必得。
  “价格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准备在周六沙龙上宣布这件事,到时候我会拿出来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拍卖,价高者得。”李牧要借鸡生蛋,更要借助这个机会,把更多的人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第373章 双保险
  骏马集团不出售股份,这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
  不出售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李牧不缺钱,另一方面是因为李牧要保持对骏马集团的绝对控制力,不想让董事会分走原本属于李牧的权力。
  当骏马集团只是骏马武器公司时,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当一家小小的武器公司发展成一个综合性财团,再这样做就未免有点小家子气,而且也不符合经济规律。
  所以李牧前阵子将骏马集团分拆,拿出一部分股份转让给圣地亚哥投资公司和威尔,生生将原本是独资的骏马集团变成三方控股,顺利完成转型。
  当然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圣地亚哥投资公司还是巴伦家族,看上去骏马集团也捣鼓出来一个董事会,其实只不过是左右倒右手,听上去名义上好听了点,实质上都还在李牧的控制中,并没有改变骏马集团不上市的事实。
  但骏马集团的吸金能力又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华尔街的大亨们都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可以购买骏马集团股票的机会。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沙滩俱乐部每个星期六晚上都有固定集会,原本就是让沙滩俱乐部的成员们联络感情、互通有无用的,李牧宣布将会组建一个新公司开发欧洲市场之后,这个消息马上在沙滩俱乐部引起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无可争议的潜力股,所以不管有没有实力染指,大家都想参与进来。
  李牧给大伙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到下个星期六晚上,李牧会公开拍卖新公司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剩余的百分之五十一,一半属于圣地亚哥投资公司,一般属于巴伦家族,李牧自己名义上一点都不占。
  当然了,新公司要从骏马集团获得专利使用权,所以要想骏马集团支付专利使用费,这部分利润属于骏马集团。
  从第二天开始,来拜访李牧的客人络绎不绝,J·P·摩根、洛克菲勒这些熟人不用说,还有些神交已久但从未谋面的大亨,比如波士顿财团的掌门人米奇·吉尔伯特,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总裁狄克·安德森等等。
  对了,这位狄克·安德森就是想购买春田股份的那位。
  李牧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向他们详细介绍拍卖的流程,每次拍卖百分之五,最后一次压轴百分之九,这样一来一共可以进行九次拍卖,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可以肯定的是,到时候这些股份肯定都会拍出个好价钱,对于那些资金不够充足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寻找盟友,联合拿下某一次拍卖,然后再进行分配。
  星期二晚上,阿瑟邀请李牧共进晚餐。
  这还是李牧从夏威夷回纽约之后第一次和阿瑟见面。
  当上市长之后的阿瑟太忙了,以前阿瑟经常对整天不务正业的特威德破口大骂,现在阿瑟终于能理解特威德为什么不务正业,如果一心扑到工作上,能把人活活累死。
  仅仅是当个市长就这么累,阿瑟无法想象,格兰特每天都过得什么日子。
  “你这是自找的,你可以任命几位副市长,然后把权力分配他们,你要做的只是掌控全局,那样就轻松得多。”李牧给阿瑟支招。
  “那我这个市长还有什么意义?我之所以想当市长,是因为我想真正做点什么,而不是尸位素裹。”阿瑟不同意李牧的意见,应该说这时候的阿瑟仍有理想。
  “好吧,好吧,你是对的,那么你就不要抱怨,因为这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李牧举起酒杯向阿瑟示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听说你要组建新公司?”阿瑟仔细对付面前的牛排,看似漫不经心。
  “不是我组建的,而是圣地亚哥投资公司和巴伦家族联合组建,名字就叫玫瑰,专门负责欧洲业务。”李牧首先纠正阿瑟华丽的错误。
  玫瑰是你矩矱最常见的花,将来还会是纽约州的州花,同时也是美国和英国的国花,用花朵的名字作为新公司的名字不是李牧的创意,纽约有很多这样的公司。
  “真是虚伪——”阿瑟不屑一顾,他知道李牧玩的这些小花招。
  “呵呵,就算是把,那么你问这个干嘛?”李牧明知故问。
  别人不知道阿瑟的身家,李牧是知道的,和李牧这种明面上的富豪不一样,阿瑟应该算是隐形富豪,毕竟李牧和阿瑟当初瓜分了特威德想要运往欧洲藏匿的财产,结果等到特威德落网之后,法庭清算特威德的财产,只剩下大概两千万美元左右。
  单就李牧所知,阿瑟最少应该有三千万美元的财产,和李牧收获的差不多,李牧弄到的那笔钱,被李牧用来成立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