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否则就是非法入侵。
必须要说,美国政府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是非常严格的,“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在美国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合法的理由,就算是美国军队也不能随便进入李牧的这四平方公里范围,否则就是非法入侵,李牧可以拿起枪支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拿到斯普林菲尔德政府出具的证明文件后,李牧和威尔一起前往李牧和严虎、严顺经常练枪的那个小半岛,视察自己的“领土”。
这个小半岛其实只是那四平方公里的一部分,半岛的面积有点小,三四十公顷的样子,正好位于李牧这四平方公里的中心地带。
当看到半岛上的那个射击场,以及射击场上遍地的弹壳后,威尔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早有预谋,那你直接买下来这个小岛就行了,买这么大面积干嘛?”
李牧弯腰在地上随手抓了把沙土,在手心里慢慢碾碎,看着沙粒从指间溢出来,随着微风四处飘扬,真的是心满意足:“我买这个岛不是为了建一个射击场,而是为了在这里建工厂,你没发现这里的条件很不错吗?距离斯普林菲尔德不远,紧靠康涅狄格河便于运输,周围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垦,土壤非常肥沃,如果用心经营几年,这里会发展成一个完美的城镇——关键是这里现在没有人类生活的痕迹,我想把它建成什么样子,就可以把它建成什么样子。”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李牧的工厂会大量使用华人,华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是其他民族无法理解的,如果李牧承诺给每名工人分配一英亩土地,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获得工人的忠诚。
一英亩大概约等于六亩地,就算是没有在工厂里工作的收入,只靠种地养活一家五口人也没问题。李牧现在有一千英亩土地,最少可以拿出九百英亩用来分配给工人,这也就表示李牧可以帮助到九百个家庭,收获最少九百名工人的忠诚。
“想法不错,你现在确实是有点能力,能想到回报社会,这很好。”威尔对李牧提出口头表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的祖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怎么样?由无到有建立起一座城镇,是不是很有诱惑性?如果你现在改变主意还有机会。”李牧不失时机游说威尔,还是想争取威尔的投资。
李牧跟着威尔当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小跟班,仔细盘算下来,这一个月的灰色收入令李牧也感到震惊,虽然李牧分的是小头,但李牧也有五百美元进账,那么威尔的灰色收入就可想而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很有哲理的一句话,你的祖先很了不起。”威尔忽略了李牧的游说,沉浸在这句话的意境中。
确实很有哲理,这可是出自《孟子》的名言,李牧这么说倒也不是为了攀亲戚,从文化传承角度上说,那些上古时代的圣贤是所有华人的祖先,他们的思想值得所有华人铭记。
“当然很了不起,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美国才有多少年的历史?就算是算上英国,你们有文字可查的历史也没多少年。”提起传统文化,李牧作为华人有傲视全球的资本。
“五千年?你开玩笑的吧,耶稣诞生还不到两千年。”这年头的资讯不怎么发达,威尔很难理解五千年是个什么概念。
“没有开玩笑,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距离现在大约——呃,3300年左右。”李牧还要掰着手指头算一下才能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其实甲骨文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不过这也没关系,威尔也不可能跑到远东去验证这事。
“干——也才3300年而已。”威尔大受打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上说,西方社会和东方帝国没法比,差距显而易见。
“但是甲骨文记载了上一个王朝,距离现在大概是4000年左右。”李牧不着急,摆事实讲道理,拼历史的话,华人能拼美国人一个太平洋那么远。
“也才四千年——”威尔还嘴硬,但话还没说完就丧了气。
李牧说的是一个“王朝”,既然是王朝,那肯定不是凭空出现的,必然要经过漫长的厮杀和征战,才能从部落社会进化成为王朝时代,威尔就算是没学过世界史,也明白一般规律。
第092章 幸福的折磨
搞定了工厂用地,接下来就是设计施工,李牧现在不缺钱,建设厂房和购买机器的费用已经准备好。
击毙洛克·布罗德,再次引起报纸的热炒,《波士顿晚报》很有爱心的再次帮助李牧统计了一下洛克·布罗德身上的赏格,确实不比杰西·詹姆斯少多少,一共是四万二千美元。
洛克·布罗德是海盗,干的是海上的营生,生意做得没有杰西·詹姆斯大,杰西·詹姆斯这厮是和银行打交道的,银行多有钱啊,所以洛克·布罗德身上的赏格低一些也正常。
也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个大部分工人年收入不超过二百美元的年代,四万两千美元无疑是一笔巨款。
这四万五千美元来的也正是时候,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已经进入关键期,随时都有可能取得突破,消耗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十月份刚刚过了一半,李牧在月初刚过去的一万美元已经即将告罄,这一次李牧不犹豫,直接打过去两万美元,加上之前的两万,李牧已经为无烟火药支付了四万美元,这让李牧的银行户头也差不多见了底,如果没有这四万五千美元,李牧的工厂就无法启动。
对于李牧来说,钱不是问题,就算李牧现在什么都不做,等卡内基的公司开业后,李牧也有源源不断的进项,李牧的这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可是原始股,就算李牧不追加,等到二十年之后,这个股份也差不多价值三千万美元,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也是个大数目。
人活着总是要有点追求的,缺衣少穿的时候努力温饱,到了衣食无忧阶段就开始注重价值的自我实现,有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时候就要开始为华人群体发出声音,为华人争取最大程度的社会地位,这就是李牧现在的人生目标。
工厂的设计施工不需要李牧担心,威尔这个地头蛇交游广阔,寻找设计人员和施工队不成问题,李牧的要求也很简单,工厂里的厂房使用钢筋框架结构,外面用铁皮一蒙,能遮风挡雨就可以,生活区的要求高一点,李牧为工人准备的是类似严家的那种木质结构的单层或者是两层小木楼,这对于斯普林菲尔德的施工队来说更是轻车熟路,五六个人半个月就能盖起来一栋。
说到木楼,严家的那个两层小木楼已经完工,大概格局和威尔的房子差不多,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和三楼是卧室,李牧的卧室还是在三楼,不过和威尔家的阁楼不一样,严家的阁楼宽敞明亮的多,不仅窗户多的过分,卧室的屋顶更是使用了玻璃屋顶,睡在卧室的大床上晚上可以遥望深邃的天空,这是李牧长久以来的梦想。
不过梦想归梦想,虽然严家有了李牧的卧室,但李牧还是住在威尔家,并没有搬过去的意思,这让威尔很欣慰。
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让严家一家人对河畔镇终于产生了真正的归属感,李牧准备过几天抽一个时间和老严谈谈留在美国的问题,有了“家”的牵绊,相信老严也不愿意放弃这一切,回到清帝国重新接受“家奴”这个令人备受屈辱的身份。
就算是老严头同意,估计严母也不同意,现在的生活对于严母来说就像是做梦一样,房子才刚刚盖好,严母就让老严和严虎、严顺抽时间把房前屋后的空地全部都开垦出来,严母不准备弄花园,而是准备弄一个菜园。
华人的勤俭节约精神在严母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家里所有的一切,只要是自己动手能做的,严母从来不肯外出采购,不管是窗帘、桌布还是床上用品,都是严母和初雪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严母甚至还想在家里弄一个纺车,自己纺花织布,不给“洋人”任何赚钱的机会,不过这个想法被李牧坚决拒绝。
开玩笑,如果严母弄个纺车,那初雪势必也要承担一部分工作,李牧可不愿意让初雪去织布,初雪每天要打扫家里的卫生、要照顾李牧的生活、还要跟着李牧去学法语、学会计知识,根本没有时间去织布。
老严也是个勤快能干的,给李牧做了张新床之后,威尔看着眼热,于是李牧让老严也给威尔做了一张,施工队盖房子的这段时间,老严也没闲着,从家里要用的桌椅板凳,到衣柜、大床等大件家具,都是老严亲手做出来的,如果不是李牧严格要求,老严甚至连地板都要亲手一点一点刨出来。
眼看新家逐步建成,老严的劲头更是疯狂,不仅扩大了威尔家的马厩,也在自己的房子旁边新建了马厩和狗窝,按照李牧的要求,老严养了四只猎狗,两只是拉布拉多,两只是罗威纳,都是一公一母,过不了几年,李牧就能拥有一群猎狗。
为了开垦房前屋后的荒地,李牧又跑了一趟斯普林菲尔德,买来了犁耙等农耕工具,家里还有两匹蒙古马,平时不拉车的时候正好用来耕地。
令李牧颇感无奈的是,老严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开荒,每天都把两匹蒙古马累个半死,有天老严突发奇想,居然把主意打到严虎和严顺的两匹夸特马上,严虎和严顺不舍得让老严折腾,但又不敢忤逆老严,于是偷偷向李牧告状。
当李牧为严虎和严顺主持公道的时候,老严已经开垦出来近十亩荒地,这让李牧瞠目结舌。
要是种十亩地的蔬菜,李牧也不用开工厂了,直接当个菜贩子比较省心。
严母也没打算全种蔬菜,严母准备种小麦和玉米,或许还可以种点棉花、大豆什么的,这让李牧头大如斗。
严母加上老严,就算是再加上家里的两匹马,劳动力还是有限,农忙的时候,势必要严虎、严顺和初雪帮忙,甚至李牧也会看不过去主动帮忙,这就让李牧无法忍受,在李牧的设想中,严虎、严顺和初雪都是李牧的重要助手,根本就没时间浪费在田间地头,所以李牧绝对无法接受让初雪他们去种地。
于是李牧向严母提出要求,家里的菜地最多只能留半亩,剩下的也不允许种玉米小麦,最多种点果树。
这让严母和老严很伤心,好不容易拥有了这么多土地,却又不让种,这对严母和老严来说就是折磨。
第093章 买不如造
哪怕是李牧,也无法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情。
清帝国的农民也分很多种,拥有土地的叫自耕农,拥有的土地多点叫地主,没有土地的是佃农。诸如老严这样的家生子,连拥有土地的资格都没有。
清帝国是个农耕国家,士农工商是传统思想,农业在清帝国内的地位很高,农民的社会地位甚至高于工人和商人,至少名义上是这样。
这就让拥有一片自己的土地成为很多清帝国人的梦想,类似老严家这样的家生子,如果主子开恩让他们脱离奴籍,给他们一两亩土地让他们变成自耕农,这对于老严来说是莫大的恩德,几乎是“恩同再造”这种程度。
所以现在就可以理解老严一家人对李牧的感情了,用“恩同再造”来形容可能过了点,但只要李牧不拿初雪做实验,对着初雪的脑袋来一棒子试试能不能打开窍,老严一家人就会绝对听从李牧的吩咐。
虽然有点伤心,但严母还是坚决执行了李牧的决定,除了距离房子最近的半亩地之外,严母准备把剩下的那些已经开垦出来的荒地全部种上果树。
这就对了嘛,李牧现在忙得很,没时间浪费在这些鸡毛蒜皮上,确定了工厂的位置后,赶在去匹兹堡之前,李牧去找了一趟张乐业,看看张乐业最近的工作有没有进展。
这年头的人们确实是单纯,知恩图报是主流思想,没多少个人私心。
李牧走的时候给张乐业留下了五十美元,让张乐业用于改善家庭生活,并联系其他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里工作的华人,看看能不能把那些华人拉到李牧的工厂里。
张乐业并没有把钱用于改善家庭生活上,除了必要的开支之外,张乐业把所有的钱都用在奔走联络上,仅仅是十天,张乐业联系了六十多个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里工作的华人,这些华人无一例外的表示,等李牧的工厂开工,他们会主动辞去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里的工作,到李牧的工厂里为李牧服务。
张乐业还是用了心的,找的这些人覆盖了车、铣、磨、镗、铸造、锻造、热处理等等各个工种,只要把人拉过去,工厂马上就能开业。
“很好,继续努力,目前工厂用地已经批下来,马上就会开工,愿意去新工厂工作的,每个家庭会分配一栋房子和一英亩土地,如果在工厂工作十年以上,房子和土地就会无偿赠与给个人,咱们的工厂在康涅狄格河上游,到时候工厂里大部分都会是咱们清国人,别的不说,跟着我李牧干,起码能保证咱们清国人不受洋人欺负——”李牧对张乐业的工作表示满意,许诺的力度也是大。
“有房子还有地——太好了,牧哥您放心,我明天再去找程爷,一定要把程爷拉过来。”张乐业听到房子和地的时候有点两眼发直,回过神来之后眼睛亮的惊人。
这只要是华人,就无法抵抗土地的诱惑,老婆孩子热炕头,谁都想要。
“程爷?怎么回事?”李牧不清楚这“程爷”是谁,看样子张乐业的工作也有困难。
“程爷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资格最老的清国人,二十年前就已经进入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我们这些人如果没有程爷领路,也不可能进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牧哥您说了工厂的事之后,我第一个去找的就是程爷,不过程爷一直没吐口——”张乐业的表情有点忐忑,很有些自责的意思。
“别着急,慢慢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程爷既然是华人,那只要咱们做出一番成绩,不怕打动不了——就算是打动不了也没关系,没了张屠夫,咱们也不吃带毛猪,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李牧不担心,主要还是给张乐业减压。
听张乐业的意思,这个“程爷”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里的华人中地位颇高,对李牧的邀请还有点拿捏身段。这很正常,毕竟李牧现在没做出任何成绩,对李牧不信任很正常,而且从李牧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开始,李牧的名字就和凶杀、暴力联系在一起,这并不符合传统国人的“中庸”之道,肯定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李牧,这也很正常。
不过李牧并不担心这种事,严格说起来,李牧并不迷信这个年代所有的权威,连卡内基这样的终极BOSS现在都成了李牧的合作伙伴,一个老资格的工人还真没资格让李牧放在心上。李牧想建兵工厂,凭借的依仗并不仅仅是脑子里的那些产品,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武器发展潮流的把握,以及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其中后两者才是李牧最大的依仗。
二十一世纪的李牧虽然没有参加过企业管理,不过李牧大学时读的就是商科,对于工商管理肯定是有涉猎,虽然工作后专业不对口,但高深的东西李牧不明白,基础的还是没问题,别的不说,简简单单的一个流水线,就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真要拼效率,李牧的工厂能完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所以不管是谁,现在看不上李牧都没关系,总有一天,李牧能扬眉吐气的说: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别把心思都放在老工人上,多注意一下那些想找一份工作但是还没有机会的人,我们要培养出来自己的熟练工人,这才是长久之策。”李牧想得多,有现成的固然好,没有也没关系。
美国有十五万华人,大部分从事的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苦力”型工作,李牧相信,这些人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甘于现状,李牧不要求他们有多好的技术,只要他们信任李牧,李牧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工作机会。
和现有的熟练工人相比,李牧更愿意把机会给那些愿意上进的人,至少那些人不缺乏工作热情,而且也会对李牧更忠诚,对新工厂更有归属感,这比技术熟练度更重要。
“牧哥您要这么想就太好了,如果不要求技术,咱们随时能拉起三、五百号人,就算是您想要更多也没关系,斯普林菲尔德人不够,咱们可以去旧金山,那边的华人多得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李牧的话给张乐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张乐业马上就热情高涨。
有热情就对了,不管是干什么工作,都要有热情。
第094章 入籍
回到河畔镇之后,初雪向李牧报告,麦克又来找了李牧一次,不过很遗憾和上一次一样,李牧还是不在家,麦克只能怏怏而归。
李牧不想见麦克,城市银行门口的偶遇,充分说明麦克已经找到新的合伙人,所以对于李牧这边,麦克不上心也是正常的。
麦克有了新的合伙人,李牧又何尝没有,在李牧看来,如果要选择合伙人的话,威尔比麦克合适的多。
威尔虽然前途暗淡,但现在还是斯普林菲尔德的警长,同时威尔当过兵,在军队中肯定有老上司、好基友之类的路子,李牧要开的是兵工厂,军队是李牧最大的客户,有了这个路子能少走很多弯路。
虽然威尔现在还没有投资李牧的意向,但李牧相信,等稳定的无烟火药研制出之后,威尔肯定会选择李牧。
想要开一家兵工厂,原材料必不可少,所以和卡内基的合作也很重要,一旦李牧成为卡内基一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的股东,虽然李牧不参与实际经营,但李牧想获得生产武器的原材料应该没有问题。
按照李牧的计划,李牧明天一早就要乘坐火车前往匹兹堡和卡内基签约,所以李牧今天晚上就要前往斯普林菲尔德,以免延误明天一早的火车。
匹兹堡距离斯普林菲尔德650公里,这年头还没电话,估计也没人能预测到李牧会前往匹兹堡,所以威尔不用随行,李牧带着亨利、严虎和严顺就足够。
前往斯普林菲尔德的马车上,李牧和亨利还在研究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
“无烟火药随时可能取得突破,一旦研究成功,咱们就可以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合作,授权他们生产无烟火药,咱们只需要收取专利费,就能赚的钵满盆满。”李牧想起无烟火药的前景就想大笑三声。
“如果您自己开设火药工厂,会最大程度获得利润。”亨利站在李牧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李牧争取最大程度的利润。
“钱是赚不完的,最多半年,我的兵工厂就会开业,到时候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就是直接竞争关系,咱们吃肉,总也要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喝点汤,否则必然会遭到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强力打压。”李牧不想四面树敌,做生意嘛,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李牧说这话也算是狂妄,听李牧话里的意思,一旦李牧的兵工厂正式运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就要关门,亨利不知道李牧的信心从何而来,不过亨利衷心希望李牧能做到。
李牧挣的钱越多,也就代表着亨利挣的钱就越多,从这个角度看,亨利希望李牧是世界首富。
很快,亨利就知道了李牧的信心来源。
“无烟火药最大的好处是推动了自动武器的发展,现在的自动武器,因为使用的子弹发射药不过关,所以由火药残渣遗留过多的毛病,同时射程不够远,精度也不高,等无烟火药研制成功后,这些问题都会一一得到解决,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你去找找现在的那些机枪专利,看看都在谁手里,能买下来就买下来。”李牧话只说一半。
当初卡内基之所以会如此看重李牧的螺丝钉专利,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工厂找一个拳头产品,李牧开工厂也一样,也要找到一个拳头产品。
但李牧不习惯购买这种方式,和工厂招工一样,最好的办法不是从外部输入,而是发掘自身潜力。
目前已经有自动武器出现,比如加特林机枪是一种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这种枪每分钟可以发射200发子弹,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自动武器。
对于李牧来说,如果能把加特林机枪的专利购买下来最好,如果不能也没关系,和加特林相比,类似马克沁重机枪之类的枪管短后座重机枪才是未来重机枪的发展趋势,等李牧的兵工厂开业之后,李牧可以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当年马克沁可以在一年内连续完成自动步枪和重机枪的研究,李牧相信自己也可以,毕竟研究重机枪并不需要从头开始,只需要转变观念,就能最大程度节省时间。
“好的,我回头去找一找。”亨利答应的很痛快,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下李牧的要求。
“专利申请也很重要,无烟火药不仅要在美国申请专利,在欧洲也要申请,你最好多找几个人,组建一个法务部门,以后咱们要申请的专利多着呢,肯定还会有其他经济纠纷,成立一个法务部门很有必要。”李牧未雨绸缪,已经预料到潜在的困难。
只要李牧的兵工厂开业,肯定会触犯到某些人或者是某个集团的利益,这很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