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能怪她们,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坚持呢?
  李牧自己都保持不住。
  “投票权,这当然很好,但是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大多数女人没有工作,她们的日常是为家庭服务,很少出门,不了解外界事物,不知道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那么这样怎么能保证,她们就能把自己的神圣一票,投给正确的那个人呢?”莱恩·马修不反对给女性投票权,真正让莱恩·马修担心的是,女性并不能保证她们的投票,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和理性的男人们不同,女人大多数是感性的,这也就意味着,她们的选择,很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很危险,共和党占据绝对社会优势的时候,女人的选票无足轻重,但是现在民主党正在逐渐威胁到共和党,票数正在逐渐接近,莱恩·马修不想看到任何意外,哪怕仅仅是可能的意外也不行。
  “投票权只是个开始,以后女人们会逐渐走出家门,从事更多的社会工作,你现在应该已经发现了,在某些岗位上,男人的表现不如女人,我们应该给女性更多的机会。”李牧不是无原则的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有资料表明,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这充分说明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或许很多人不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果全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那么女性,就是社会的基础核心。
  看上去好像李牧纠结这一点并没有必要,但是实际上,李牧有自己的打算。
  海参崴州,算是李牧的一个尝试,如果海参崴州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会引起社会剧烈的动荡,那么等回到纽约之后,李牧就会建议更多的地方州府学习海参崴的经验。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最近这些年的总统大选、或者是地方选举中,共和党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甚至优势已经被逆转,这时候的共和党其实很需要一个突破口,需要一个新的选票增长点,让更多的人支持共和党,完成对民主党的压制。
  李牧把宝压在那些还没有获得选举权的女性身上,民主党的那帮大男子主义者,肯定不会注意到女性拥有的力量,这是个很好地突破口,如果真的能顺利实施,那么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之内,李牧都不用担心共和党的支持率。
  “里姆,这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咱们俩都不是全国委员会成员,这似乎应该让全国委员会去头疼,现在咱们都在海参崴,还是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海参崴上吧,如果你有时间,我倒是建议你,扩大骏马建筑海参崴分公司的力量,虽然日本人和高丽人很好用,但是我们不能持续雇佣那些日本人和高丽人,那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莱恩·马修明白李牧的意图,但是并不认为女人们就能改变共和党的颓势。
  “好吧,你说得对。”李牧不想和莱恩·马修争论,虽然李牧并不赞成莱恩·马修的看法,但是李牧并不是独裁者。
  “一个不好的消息——”李杰夫打断了李牧和莱恩·马修的交流,当看到莱恩·马修的时候,李杰夫有一瞬间的迟疑。
  李牧并没有说话,只是随便做了个继续的手势,让李杰夫不用顾虑,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出来。
  “里姆,一个坏消息,今天一个大约一百人的移民团试图穿越边境进入海参崴,但是受到清国边防部队的拦截,大概有二十到三十人被清国边防部队击杀,其余人被逮捕,太平洋公司在边境安排人接应,但是很遗憾,他们还没有进入海参崴,太平洋公司有两个人被流弹击中,其中一人伤势严重——”李杰夫的汇报没有抓住要点,这很正常,清国政府确实是反对华人移民海参崴,但是动用武器还是第一次,这让李杰夫有点茫然,不明白清国边防军为什么居然有底气向太平洋公司的员工开枪。
  “等等——杰夫,你是说,太平洋公司有人在冲突中受伤?”李牧敏锐的抓住关键,这就叫瞌睡马上有人送枕头,哪怕没有冲突,李牧都准备制造一两起冲突,现在好了,这是送上门的借口。
  “是,我们有人在冲突中受伤,在发现移民试图穿越边境的时候,清国边防军开了枪,太平洋公司的人想阻止,但是被流弹击中——”李杰夫重复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地方发生了问题。
  “流弹——呵呵,杰夫,你是不是不了解流弹击中人的概率?有一个人被击中或许是意外,但是有两个人被击中,而且一个人伤势严重,那就不再仅仅是流弹了,莱恩,清国边防部队的射术已经进不到这种程度了吗?”李牧才不相信清国部队有多么的训练有素,流弹击中两人,哪怕是美国正式陆军部队,也不敢说成绩如此优秀。
  关于流弹伤人,这个概率其实就和大炮打蚊子差不多,或许还不如大炮打蚊子效率高,李牧并不了解这年代的清国边防军每名士兵出任务时会携带多少子弹,但是绝对不会到随随便便就能打中人的地步。
  随随便便就能打中人,那是抗日神剧中才有的事,事实上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平均三吨弹药才能毙伤一个敌人,四年卫国战争中,苏军平均毙伤一名德军要耗费炮弹30发、子弹1300发、手榴弹9枚,以及航空炸弹230千克。
  如果这个数据还不够形象,那么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平均发射5万发子弹消灭一名敌人。
  然后到了伊拉克战争时期,同样的单位耗弹量骤增至20万发。
  难道美军士兵的射击成绩就这么差劲吗?
  不,哪怕再差劲,也比清军部队的射击成绩好,这样看来,太平洋公司的伤亡就不再是误伤了,这压根就是蓄意挑衅。
  真是的!
  李牧都在绞尽脑汁的寻找借口挑起战争,没想到现在借口就这么轻易的送到自己面前。
  “给里奥发电报,让里奥去找总理衙门,让总理衙门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且附带合适的赔偿,如果总理衙门做不到,那么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宣言。”李牧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虽然李牧说的是“合理”,但是谁都知道,严顺接下来要求的肯定是讹诈,让清政府根本无法接受的那种讹诈。
  也好,严顺原本就没指望清政府会接受严顺的敲诈,清政府不同意最好,那么严顺就保留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报复的权利。
  “这是,要发动战争了吗?”莱恩·马修后知后觉,半晌才反应过来。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不愿意发动战争,不过这不是我主动挑起的,清国边防士兵向太平洋公司的员工开枪,这是很严重的政治事件,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理,我觉得,是时候发布总动员令了,步枪协会那么多会员,总要及时发动起来才行,我们的同胞正被清军边防士兵威胁,这是对我们美利坚国家尊严的挑衅,我们必须强硬一些,那样才能证明,步枪协会有能力保护全体成员的安全。”李牧偷换改变,明明是一次小规模边境冲突,但是偏偏要小题大做。
  其实也不算小题大做,除非李牧无动于衷,任由太平洋公司的人被清国边防军击毙。
  但是这又怎么可能。


第903章 掩耳盗铃
  全世界大概只有清帝国还不清楚他们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排名处于什么位置。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国家划分为四个档次,那么大概应该是发达国家、一般国家、落后国家、以及殖民地国家,清帝国目前处于落后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之间,也就比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印度好上那么一点点。
  当然这个排名清帝国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哪怕政体经济落后,国内矛盾重重,官僚体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一部分清国的普通人也有足够的理由鄙视那些移民海参崴的华人,这都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才会被迫移民海参崴,这样的人当然不值得可怜,在清国,或者在很多华人的认识中,贫穷本身就是原罪,可怜之人必有可恨支持不是吗?
  如果一个孩子,父母都因为意外事故去世,那么这个孩子肯定很可怜,按照上面的说法,他也一定有可恨之处,但是可恨在哪里?这孩子错在哪里?
  孩子没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或者说所有使用绝对方式一刀切的论断都是错的。
  或许在很多朝廷的大佬眼中,移民海参崴的那些华人也是错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在清国哪怕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老老实实留在原籍就是等死,也要感念皇恩浩荡,不能给主子添麻烦,保存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至于那些开枪的士兵,说实话,李牧并不恨他们,恨他们也没用,他们只是奉命行事,如果没有上面的命令,士兵们也不会刻意难为那些移民。
  不对,对于清国来说,他们应该是流民才对。
  “清国的统治者,对待清国的华人太狠了,这在我们美国简直不可想象。”莱恩·马修感慨连连,民主国家这方面肯定是有优势,国民就等于选票,如果军队敢对国民开枪,那么执政党会面临空前压力,压力并不来源于内心的谴责,而是源于在野党和国民。
  “得了莱恩,美国政府也没你说的那么好,看看国内的印第安人,他们做错了什么?就因为不想把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以近似白送的价格卖给政府,政府就要把他们圈禁在保留地内赶尽杀绝,这和清帝国有什么区别?”李牧不喜欢清帝国,但是李牧不准其他人攻击清帝国,即便清帝国有错,那也是清帝国的内部事务,最起码莱恩·马修没资格指责。
  “好吧,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大概在于里姆你也是驱逐印第安人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刚才的话里,里姆你的立场有问题,我们不是要把印第安人赶尽杀绝,而是要帮助印第安人提高生活水平,更好的利用那些土地。”莱恩·马修马上就辩解,这是个标准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双重标准使用的很娴熟。
  人们总是擅长在一个伟大的前提下,以多数人的利益去伤害少数人的利益,这样无论多么严重的犯罪行为,就都成了政治正确,美国现在就是这样,把印第安人手中的土地收回,就是现在美国最大的政治正确。
  问题在于,那些土地原本就属于那些印第安人所有,根本就不存在“收回”这种事,用“掠夺”来形容更合适,但是会有人关注那些印第安人吗?
  不会的,哪怕到几十年,上百年之后,都没有人正视这段历史,到时候“遗忘这段历史”就成了美国的政治正确,没有谁会自找不自在。
  “承认我们犯了错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李牧才不会在乎自己的立场有没有问题,其实莱恩·马修说的没错,既然当了那啥,就别再给自己立牌坊,做个堂堂正正的小人也不错。
  “不不不,里姆,我们没有犯错,记住这一点,我们永远不会犯错,最起码在对待印第安人这件事上,我们没有犯错。”莱恩·马修马上就纠正,或许莱恩·马修会在其他问题上认错,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会。
  绝对不会。
  哪怕在二十一世纪,美国也没有在印第安人的问题上承认任何错误,至少在官方层面上没有承认,因为承认之后的后果太严重,谁都承受不起。
  所有人都知道,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美国的国土,基本上都是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的,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承认在处理印第安人的问题上犯了错,那么那些当初抢来的土地要不要还给印第安人?
  这肯定不行,真要还的话,3。2亿美国人就无家可归了。
  “好吧莱恩,我们没有犯错。”李牧不得不承认,莱恩·马修是对的,以前就有人提醒过李牧这个问题,不过李牧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莱恩·马修再次给李牧提了个醒,如果李牧不改变态度,那么李牧肯定会有麻烦。
  “这就对了里姆,别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你从华盛顿购买的很多土地,也是从印第安人手中抢来的,我们都知道这不合法,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就是最适合的方式。”莱恩·马修也算是政府职员,按照美国的说法也是又红又专,之前已经担任斯普林菲尔德市议员,后来海参崴步枪协会成立,莱恩·马修才被调到海参崴,一直以来李牧和莱恩·马修的关系都很不错。
  “我能说什么呢,其实我应该感谢华盛顿,如果不是那么多土地,那么我也没有能力安置我的那些族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也是刽子手,我们都是——这一次我没有反对,如果需要,我也不是迂腐的人。”李牧阻止了莱恩·马修插话的企图,印第安人不应该是李牧和莱恩·马修讨论的话题,海参崴州可没有印第安人:“说说清国吧,莱恩,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助,以你的名义给华盛顿发电报,告诉华盛顿这里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华盛顿支持。”
  相对于清帝国来说,李牧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毕竟清帝国不是那些弹丸小国可以比拟的,哪怕李牧已经有了借口,李牧也需要借助华盛顿抗住英国和法国的压力。
  李牧很清楚,一旦远东公司对清帝国宣战,干涉必不可少,俄罗斯可能没心情关注这场战争,英国和法国肯定会异常关注,远东公司有着浓烈的美国背景,在不考虑推翻清政府的前提下,如果远东公司在清国获得太大利益,那么肯定会影响到英国和法国。
  另一个时空,虽然西方列强最终放弃了把清帝国变成一个类似印度的彻头彻尾的殖民地,但是那发生在庚子拳乱之后,也正是八国联军侵华,让西方列强真正认识到,西方国家不大可能彻底推翻清政府,将清帝国瓜分殆尽,保留名义上的清政府,会更加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
  退一万步讲,也没有那个国家,有彻底吞并清帝国的实力,哪怕是西方列强加起来也不大可能,看地图就知道,在蒙古没有独立的情况下,清帝国的面积几乎等于西欧国家的总和,人口甚至倍于西欧国家,清国的文化也没有出现断层,华人不会轻易屈服于外来侵略,征服清国的难度和政府印度的难度完全没有可比性。
  关于英国人是怎么征服印度的,曾经有一个很夸张的说法,英国人只用了九百人,就成功征服了印度,这虽然不全是事实,但是也充分说明了,英国在政府印度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困难。
  要征服清帝国肯定不可能这么容易,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就组织了一万九千人,战争主要发生在港口,英国人根本不敢深入陆地,要不然英国人的伤亡不可能只是那么点。
  “我会的,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莱恩·马修对李牧毫不隐瞒,组建步枪协会分会只是莱恩·马修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观察海参崴州的情况,评估大批华人移民海参崴的影响,在莱恩·马修的工作中占据更大比重。
  华盛顿可以给李牧身份地位,可以给李牧权利,但是不可能对李牧完全放任,适当的监视肯定会有,甚至都不会瞒着李牧,要不然也不会选择莱恩·马修到海参崴来。
  李牧当然也知道莱恩·马修来到海参崴目的不纯,但是李牧不会拒绝莱恩·马修,这是获得华盛顿信任的代价,也不仅仅是对李牧,对洛克菲勒、对J·P·摩根,华盛顿都会进行适当的控制,也可以理解成是华盛顿的保护,因为他们对于美国来说实在太重要,谁都承担不起出问题的责任。
  虽然有很多华人已经移民美国,但是必须得承认,目前的美国还是一个白人国家,如果不出意外,海参崴州将会是美国第一个华人人口占据主导地位的州,华盛顿肯定会评估,华人占据人口主导地位,对海参崴州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并非负面,可以让人接受,那么美国政府也不会介意这种模式。
  别以为美国的政客就多么的博爱,要提高种族的社会地位,黑人的哪种方式绝对不可取,二十一世纪的美国黑人看上去越来越嚣张,但是那是以整体社会地位下降为代价换来的,因为绝大多数黑人都处于社会底层,所以全社会才会给黑人更多照顾,而且这种方式换来的照顾,也并不会彻底提高黑人的社会地位,按说现在的黑人已经脱离了奴隶身份,但是大多数黑人在面对白人时仍然会自卑,美国南方有些州,别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哪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黑人的歧视依然存在。
  甚至那些看似是照顾的规则,骨子里也仍然是歧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那就好,记得写严重点,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帮助。”李牧该要好处的时候从来不会客气,海参崴的华人也是美国人,他们的安全没理由全部由李牧买单,李牧甚至认为那些被阻截的华人也已经是美国人,华盛顿有理由把他们解救出来。
  不得不说,清国的官员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
  可能在清帝国,草菅人命已经成了习惯,流民的生命不值一提,甚至只是某个官员的个人行为,就造成了这一次冲突的发生。
  清国的那些官员大概是无法理解李牧对华人的重视,清国官员也没有重视平民的习惯,当然更可能也是因为,国境线对面的清国官员根本就不是华人,这很有可能,毕竟和海参崴接壤的清国领土,通常意义上来讲,被认为是清国的龙兴之地,也就是这些年因为边防和人口的压力,清政府才逐渐开放向龙兴之地移民,以前的华人根本没有进入这片土地的权利,这是清国统治者给自己留下的最后一片保留地,哪怕是华人要推翻清政府统治,将清政府赶出关外,那么关外仍然是清帝国统治者的天下。
  除了向华盛顿求助之外,李牧还需要格洛莉娅的帮助,现在除非必要,李牧不会和海参崴州政府发生直接的交易,这也算是掩耳盗铃,虽然华盛顿肯定也知道李牧和“格洛莉娅和劳拉的基金会”的关系,但是借助基金会向海参崴提供帮助,听上去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其实在此之前,“格洛莉娅和劳拉的基金会”在海参崴已经花了不少钱,海参崴的那些新移民,在刚刚抵达海参崴的时候几乎都是孑然一身,他们必要的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几乎都是“格洛莉娅和劳拉的基金会”埋单,海参崴州政府也不想这样,但是依靠海参崴州政府是不可能的,海参崴州政府也没有这个能力。
  在枪击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严顺就按照李牧的吩咐,向总理衙门提出了抗议,要求总理衙门严惩当事人,并释放被扣押的那些华人,同时做出赔偿。
  这一次,总理衙门的反应就没有上次那么快了,总理衙门的回复是要调查之后再处理,这个答案肯定不能让严顺满意,就清政府的效率来说,如果得出结论,恐怕要到下个世纪才行。


第904章 斩首
  官本位思想最大的恶果是什么?
  不是官官相护,不是阶级固化,而是互相推诿,原本是分分钟就能得出结论的事,就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拖上个三五年很正常。
  如果是牵涉到“洋大人”的事,在没有意外因素的情况下,拖上三五十年都很正常,拦截非法移民或许就是一句话,甚至是遵循清国法律的正常举动,但是打伤太平洋公司的员工绝不是清国官员愿意看到的,虽然太平洋公司的老板是华裔,但是李牧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那就和单纯的华裔拉开了差距,这听上去有点伤人,但却是事实,哪怕是在美国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在清国也是洋大人,虽然曾经在一段时间内,黑人还有另一个称呼叫“昆仑奴”。
  其实都很正常,昆仑奴就是奴隶,连仆人都算不上,国力强大的时候,四夷皆夷,国力不强的时候,就得老老实实装孙子,不想装,人家就会把你打成孙子。
  虽然李牧不想在自己的父老乡亲面前作威作福,但是在这种时候,李牧退让不得,史书上的清国官员在面对洋大人时卑躬屈膝,那也要分人,不是所有的洋人都是“洋大人”,日本吞并琉球的时候,琉球的官员在清国求助无门,最后走投无路在总理衙门门口自杀,琉球人也同样是洋人,但是因为没有强大而祖国,所以就只能忍辱负重。
  很明显李牧不是忍辱负重的性格,自己人吃了亏,就要想办法找回来,在美国李牧以华人的代言人自居,所有美国的华人受到委屈,李牧都会为之讨个公道,在清国也一样,清国的官员可以不重视清国的华人,但是李牧这个外人重视,而且是出乎清政府预料之外的重视。
  “给总理衙门最后通牒,调查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但是扣押的人要马上释放,而且要总理衙门保证,以后不发生类似事件。”李牧做事有轻重缓急,反正冬天也不可能用兵,清政府愿意拖就拖,先把活着的人保下来再说。
  “已经没几个人活着了,昨天边境口岸的清军斩杀了一部分扣押的移民,就在边境线附近,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同时也是警告清国国内想移民的人,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发起行动,最起码要打掉清国设在边境线对面的部队,这样才不会危及到向海参崴州的移民行动。”陈国芳的思想更激进,当然也是因为受到清国边防部队的刺激,正常情况下,陈国芳还是比较稳重的。
  政客嘛,做事肯定是稳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