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虎臣(曾经)-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郝摇旗怎么也不明白,周遇吉怎么会拥有如此之多的骑兵,骑兵的耗费难以想象,他怎么养得起?
本来还想着组织人回头进行迎击,现在,郝摇旗死心了。
在周遇吉几千骑兵手下反败为胜,那无疑是痴人说梦,郝摇旗甚至是做梦都不敢想。郝摇旗知道周遇吉的作战方式,那就是不死不休,他的士兵完全是疯子,就是死也会拉着你陪葬,郝摇旗虽然以勇猛著称,但他认为自己还不是脑残,好像还应该继续活一段时间。
士兵没了,还可以招收,自己的命没了就什么也不用想了。所以,郝摇旗跑的很快,因为他还骑着马,至于步卒,只能听由天命,看看那些敌军骑兵和老天爷是否对他们有所照顾了。
一路继续追杀了将近十里的距离,周虎臣开始减速,因为他感觉马的速度在降低,马力就要跟不上了。
已经够了,让李自成知道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面前就行。打痛一次不够,后面再打。杀多少人没有意义,周虎臣知道今后的进程,这些流贼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毕竟还是一股力量,可以留着他们,可以给以后的敌人去增添麻烦。
大队的骑兵慢慢停了下来,士兵们开始下马,至于两旁山坡上是否有敌人也没人在意,就是步战这些流寇估计也远远不是对手。何况,周虎臣根本就没有下达继续收拾残匪的军令,现在是休息时间。
打开背后的褡裢,士兵们纷纷拿出水囊,开始滋润自己干裂的嘴唇和火辣辣的喉咙,长时间的作战,大家的确累了,也很渴了。
前面不远就是一个汾水,在军官的指挥下,士兵们开始分批去河中饮马。
柳七一直就在周虎臣的身旁,而周虎臣的身边更不能缺少周府的家丁首领周万江。
“估计宰了多少?这些流贼太弱了!”
柳七这是没话找话,因为杀流贼多少没有实际意义。周虎臣已经明文规定,他不会让士兵去割取首级,军功不会按照多少首级计算,军队是一个整体,只会按照整体来奖赏。所以,首级对这支军队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两万总有吧?加上失散的流贼士兵,应该不下三万,估计会让李自成痛一阵子!”周虎臣一边思考着事情,一边回答。
柳七继续问:“小虎,我军是在高壁岭守一阵子,还是直接在太原附近设防?”
“这。。。守着没意义,道路崎岖难行,补给困难,这个高壁岭看着很险峻,其实守起来很难,各种小路太多,并不利于防守!”
周虎臣回答的不是事实,这个高壁岭是最重要的南北要冲,防守意义不言而喻,至于小路太多,并不利于防守,补给困难都是借口。哪里有这些士兵完不成的任务,只是守于不守的问题。
柳七是一名标准的领军悍将,执行命令会很彻底,何况,他对这附近的地理还真的没有什么研究。在他的意识中,周虎臣说的就应该是对的,所以他没有反驳的能力,只能频频点头。
周虎臣几位重要将领的战马当然不用自己管理,不久之后,所有战马饮水完毕。
连战场都懒得打扫,那些流贼留下的东西,这些士兵还真是看不上。但是有些东西也不能留,士兵们把粮食和帐篷类的易燃物一把火点燃,五千骑兵直接开始撤回了高壁岭之内。
——————————
霍州。
郝摇旗让自己的手下把自己五花大绑,随后,就这样跪在了权将军刘宗敏面前。
“末将拜见都督。”
刘宗敏狠狠的看着郝摇旗,他面颊的胡须都立了起来,这种愤怒不需要掩饰。
许久之后,感觉脸上的肌肉有些发酸的刘宗敏终于开口了:“败了!”
“回禀都督,末将败了!”
“败在何人之手?”
“回都督,是周遇吉!”
“。。。。。。”刘宗敏有愕然,竟然是周遇吉。**的,这个周遇吉的确不好对付,刘宗敏同样在河南深受其害,记忆深刻啊!
稍稍平复一下心情,刘宗敏继续问:“这周遇吉有多少人马?”
郝摇旗已经在逃回来的路上想了很久很久,他决定要和刘宗敏深刻探讨一个真理——骑兵真的比步兵强大。
因此,郝摇旗毫不犹豫的回答:“回都督,周遇吉有一万余骑兵,很强啊!末将不是一万多骑兵的对手啊!”
郝摇旗当然也不会说自己是被偷袭,无论如何也不会说被敌人偷袭成功。而自己是被一万多骑兵正面击溃,还是周遇吉的骑兵,这好像还说得过去。
刘宗敏噌的站了起来:“周遇吉怎么能有一万多骑兵?你个混账东西,莫不是被周遇吉打傻了!”
“千真万确啊,都督!您若不信,可以问问回来的士兵,周遇吉的确有一万多骑兵,就在灵石县的高壁岭。若是都督您不相信,可以派探马去看看,若有半句虚言,您就斩了末将。”郝摇旗赶紧继续自己的真理。
瞪大双眼,刘宗敏怒不可遏:“若是属实,你就是用这些步卒进攻一万余骑兵啊?明明战不过一万多的骑兵,你不会结阵自保吗?
你这混账东西!勇猛有个屁用!”
“。。。都督,末将。。。结阵了,可是。。。周遇吉的骑兵只用了一个冲击,末将。。。。就败了。。。。。。”
这次的战败对士气的影响太大,刘宗敏恨不得立刻就宰了郝摇旗。可想想闯王李自成就在身后,这郝摇旗也是老闯王高应祥剩下为数不多的将领之一,要给高夫人留点面子,总不能直接杀掉。
“来人!给我把郝摇旗押送至新顺王那里,让新顺王来处置这个败将。”
;
第121章 这是璀璨的坚持
【感谢;紫檀竹和血染碧空的打赏!】
刘宗敏也知道郝摇旗肯定有夸大,但是,不用问他也明白,郝摇旗被周遇吉的骑兵击败这应该属实。
闯王李自成,不,应该是新顺王李自成曾经败过多次,最惨的时候甚至只剩下十几个人,现在不还是重新站了起来,还拥有了百万大军。区区周遇吉不算什么,只能说郝摇旗无能,现在拥兵百万,只要出动大军,一个小小的山西总兵周遇吉定会被大军碾的粉碎。
刘宗敏决定了,他要继续进攻,当然,这次要谨慎一些。
既然是周遇吉在防守,刘宗敏开始重视起来。耽搁了两曰,让人打造了几十辆大车,在车上放上在陕州缴获的几十门小火炮,刘宗敏带队出发了。
霍州距离灵石县还有五十余里,这五十余里刘宗敏的大军足足走了两天,当刘宗敏的大军风尘仆仆来到灵石境内,来到高壁岭前,除了那些沿路被野兽撕咬过的己方士兵尸体,竟没有发现一个明军。
周虎臣撤了,这一撤就是二百多里,而在他身后,还跟着许多老熟人,那些山西的商贾还有他们的家人。至于逃难的百姓,周虎臣也很无奈,因为人太多了,根本顾不过来。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周虎臣进入太原府城。
虽然有周遇吉给他撑腰,但蔡懋德已经焦急如焚,兵凶战危,他不但守土有责,还要为百姓考虑。李自成大军拿下平阳后,逃难的百姓不断向太原府聚拢,蔡懋德也明白,太原府已经很危险了,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的威胁已经让他有些六神无主。
周遇吉现在整天都在跑前跑后的布置防御,见不到周遇吉的面,蔡懋德更是无法静下心。
现在,周虎臣来了,蔡懋德也不管什么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了,他直接跑到自己的衙门口就等着周虎臣。
不久,看到周虎臣过来,蔡懋德出了大门,一把就抓住周虎臣就问:“小虎赶紧说说,南面的战事怎么样,流贼现在在哪?”
“老大人,还是去里面说吧,这是军机啊?”
“对,对,这是军机不可泄露,我们里面说。”蔡懋德反应过来,他终于松开了手。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两道厅堂,进入蔡懋德的后堂客厅,连上茶都免了,打发走下人,蔡懋德焦急的问:“赶紧说,小虎别卖关子,这都火烧眉毛。。。。。。”
“禀报老大人得知,小虎在灵石县南小胜了一把流贼的先锋。”
“好,好啊!小虎果然是一名骁将,那流贼现在怎么样?”蔡懋德对首战胜利比较满意,他点着头继续追问。
周虎成的脸肃重起来:“实话实说吧老大人,战胜流贼的先锋也只是阻止了一下而已,现在估计流贼的军队应该已经拿下了灵石县城。”
“难道没在灵石县设防?”蔡懋德满面焦急:
“灵石哪里守得住,老大人,那是死地啊!到处是山丘,到处是可以越过的山岭小路。李自成的大军可是六七十万人,一旦被围在小小的灵石县,那等于让自己的士兵送死啊!”
周虎臣现在需要夸大,不是夸大自己,而是夸大李自成的军队数量和战斗力。
蔡懋德瞪大了眼睛:“可失去了灵石县,下面就是介休、平遥、祁县和清源,贼寇很快就会来到太原城下,这太原除了这座城池,四周没有险峻之地,如何守得住!”
周虎臣偷偷笑了,他需要的就是蔡懋德自己说出来,让他明白这太原府真的守不住。
但是,放弃太原,这不能由周虎臣说出来,这位蔡老大人可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物,一旦被他发现是自己在暗中搞鬼。周虎臣害
怕,害怕这位倔强的老人一头碰死在他面前。
为了让这位倔强的老人加深印象,周虎臣继续引诱:“老大人言之有理,您屡次带兵出征,眼光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我们必须和李自成的贼军血战到底,无论怎样也要保境安民,实在不行,我们还有内长城,还有雁门关,决不会让李自成过去。”
蔡懋德很激动:“小虎父子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失去太原府,朝廷之地岂容有失,老夫作为一省封疆,决定死守太原,誓与太原府共存亡!”
完了,引诱失败。历史的轨道还是这样,没有改变,这位老大人是铁了心,还是要死在这。
必须纠正这种无聊的牺牲精神,周虎臣继续引诱:“老大人,失去了太原,我们还有内长城,还有机会啊!怎能轻易抛弃自己的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我们还有击退李自成贼军的机会啊!”
“小虎难道不知道,若失去太原,贼军就会长驱直入,到达宁武和雁门。只要有一地失守,他们就会去进攻大同,也会顺着析定盆地越过代州,过五台山,就可以东驱京畿之地。若是如此,我蔡懋德就是千古罪人,京师附近的军队是什么样子,战力如何,难道小虎不知道吗?!!!”
这次,蔡懋德竟激动的挥起了手臂,他的眼睛放着烁烁的光芒。
蔡懋德这番话说完,周虎臣直冒冷汗。
蔡懋德不是单纯的倔强,而是无法承受千夫所指,那斑斑史册会把他放在一个耻辱的位置上,他无法承受。作为一省封疆,蔡懋德和周遇吉这样的人至死都会忠于这个国家,敌人想要过去,就要踏着他们的尸体,他们这样的人怎么会苟且的活下去。
这是何等的璀璨坚持,周虎臣无话可说,更不敢指摘。
难道要改变自己的既定战术,用尽所有力量阻击李自成,让这个崇祯王朝继续下去?
周虎臣仰起头,崇祯皇帝对周遇吉可以说一直不错,信任照顾有加,绝对是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几位。可是,战胜李自成能怎么样,自己辛辛苦苦练就的这些士兵还剩下多少。周虎臣更没有信心左右以后的历史走向,这个崇祯皇帝完全不可驱驾。就是父子二人取得胜利,他们必须继续给崇祯皇帝卖命,还要去解决强大的建奴。
继续为这个国家作战周虎臣并不畏惧,可以后,粮饷哪里来?兵员哪里来?崇祯皇帝会让自己父子那么强大吗?满朝的文职官员岂能让自己随心所欲,那些勾心斗角实在是很无趣!
周虎臣自认自己绝对爱国,至于忠君,那是糊弄别人的事,一种文人制造的忽悠手段而已,周虎臣自认没有那样的觉悟。
自己何去何从呢?烦躁让周虎臣禁不住狠狠抱住了头。
;
第122章 不讲规矩的斥候
【感谢;舞梦之余悟的打赏!】
就在这严峻的战争气氛中,崇祯十七年悄然来临了。
所有的新年庆典和常规节目都消失了,刘宗敏还在向北挺近。而周虎臣父子和一众将领,大家汇聚在祁县的一个军营大帐中看着军事地图,众人显得愁眉不展。
“平遥到祁县、文水的地理位置太平坦,敌人的大军很容易就会展开,敌军人数众多,对我军极是不利,这防御很有难度。”简忱指着地图首先开口了。
“这已经是左近最狭窄的地区,还有几条河流可以阻挡一下流贼。若。。。那只有退守太原了,可是这太原周边。。。。。”
周遇吉看着地图直摇头,这太原府附近的地理同样不乐观,正面的防守区域横向太广阔了。而敌军人多势众,正面迎击的难度太大,可一旦退守太原府城,很快就会被围。一旦被围住,突破出去都很难,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一直在一旁的周虎臣一阵头痛不止,这个防守太难了。硬碰硬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说白了,战胜李自成根本就不是问题,这要策略不出错误就行,最重要的是,周虎臣不愿意损失人手。周遇吉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支军队到底有多么强大,他对于这支军队的看法是很强,就是很强而已,周遇吉其实还停留在他固有的那种老思维之中。在周遇吉的想象中,战斗还是需要骑兵和步卒的近身搏杀,至于火器,就是再先进和精良,那也只是辅助罢了。周遇吉无论如何也意识不到,自己手下这五万军队其实是一支足以纵横天下的力量。
可是,不进行一次战斗,这个便宜老爸肯定不会答应。
看到简忱不断向他使眼色,舒展开眉头,周虎臣决定了。
“父亲,小虎愿意带队和这些流贼来一次对战,把火炮和火铳手组成一个阵线,用骑兵掩护,实在是不成,我就退守太原府城内。”
周遇吉陷入思考,随后点点头。
高壁岭前。
除了无数纵横七竖八在黄土地上的己方士兵尸体,已经没有了敌人。见惯了生死,这没有什么,刘宗敏小心的率军越过高壁岭,而进入灵石县后,竟也没有发现哪怕一个敌人,让刘宗敏感觉非常奇怪,不是周遇吉的军队吗?敌人不是很强吗?怎么没人防御?
官吏逃跑一空,富裕的大户人家没剩下几家,剩下的只是那些贫穷的百姓,这就是周虎臣给刘宗敏留下的灵石县。
物资并不缺乏,甚至前所未有的充足,刘宗敏已经在平阳收获颇丰,现在,这小小的灵石县城他也不在意了。在灵石县稍稍休整,刘宗敏的二十万大军兵出灵石。
一天时间的前进,无论刘宗敏派出的斥候怎么纵马寻找,竟然还是没有发现哪怕一个敌人,就这样一直进入了介休。
现在,刘宗敏怀疑,郝摇旗是不是真的骗了自己,可是。。。那些己方士兵的尸体。。。。。。
介休和灵石县一样,收获寥寥,刘宗敏开始感觉郁闷。第二曰一大早,斥候来报,前面二十里还是没有一个敌人。
地势平坦,既然没人防守,刘宗敏也就不客气了,他迅速进入汾州境内并占领了孝义和汾州城。随后,刘宗敏亲自带队占据了平遥。当然,这次仍旧是收获寥寥无几,让他继续在郁闷。
距离太原府越来越近了,还有不到两百里,前面就是祁县。刘宗敏很小心,这次没有急于前进,而是让大军进行休整,还派出了大量斥候去祁县附近打探。
祁县这个地方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是由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祁县的西侧则是文水,文水西依吕梁山,东临汾河水,地势相对平坦。
就在距离祁县很远的一个大土丘之上,十来名身穿褐色衣服的斥候趴在土丘上,一名斥候拿着一个圆筒正在向南观望。
视野中出现了十几名身穿淡蓝色棉服的大顺军斥候,拿开眼前的千里镜,这名明军斥候显然是一个首领,他轻蔑的笑着道:“还有不到三里,来吧,准备干掉他们!”
斥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职业,虽然待遇不错,可一旦出来,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
当大顺军的十几几名斥候靠近这个土丘,他们很好的验证了这个说法。
两军作战,斥候先行,这是常理。而作战双方斥候之间的缠斗也是一种炫耀己方军威与个人勇武的舞台,是一种战前游戏,战胜方可以获得荣誉,士兵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武。
可惜,周虎臣的这些手下斥候太不讲究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荣誉感。在大顺军的斥候距离土丘几十步的时候,这些明军斥候突然驱马杀出。
杀出来可以,就算偷袭也总要短兵相接吧!
这些大顺军士兵又想错了,这些无耻的明军斥候很好的执行了周少帅的命令,在他们的理念中,显然被杀死的敌人才是最没有危险的。
命令和习惯执行的绝对彻底,这些无耻的明军斥候一边纵马而上,一边掏出一只短火铳。
距离如此之近,大顺军斥候的战马还没有跑起来,不要说作战和掉头。随着一阵火铳声,还在马上的大顺军士兵仅仅剩下四五个人,而这剩下的这四五人更惨,十来名明军斥候一拥而上——世界清净了。
每支军队的斥候都是前后有序,一旦前面的斥候被杀,后面的斥候自然会看到。大顺军的后续斥候眼睁睁看着自己前方的战友就这样被斩杀一尽。
刘宗敏派出的斥候很多,这些斥候可不是简单的那些农民,而是久经战场的老兵,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杀,岂能坐视。大顺军的斥候们就这样开始向这个方向汇集,可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些明军探马竟然没有逃跑,而是在原地在干着什么。
难道还敢和更多的人来一次游戏?这些明军已经破坏了惯有的游戏规则,刘宗敏这些斥候毫不犹豫的决定了,坚决向这些可敬的明军学习——一拥而上。
斥候其实也是彪悍和能力的代名词,刘宗敏的这些斥候也不例外,在蜂拥而上的同时,这些彪悍的斥候已经摘下了弓箭。
纵马驰射其实就是那么回事,精准度和威胁姓自然不能和步下相提并论。但刘宗敏派出的斥候人多,而且,这些斥候都精于驰射。你不守规矩,还使用火铳,那我就用弓箭,然后群殴,这天经地义。
斥候都是轻骑兵,这些明军不傻,被弓箭射到肯定会受伤,甚至落马,因此,这些明军探马没有犹豫,他们开始逃跑。
明军的战马启动较晚,速度明显没有起来时,身后的敌人却如风般越来越近。
边纵马飞奔,明军士兵扭过身对身后的大顺军斥候掏出了火铳。这些大顺军斥候有些不理解,这在马上飞驰,火铳怎么点燃,火绳肯定要灭,而且,这短铳的射程和威力谁都知道不怎么样。
很快,那些最勇猛的大顺军斥候用生命明白了,自己的那些战友到底是怎么被干掉了。
这火铳根本就不是什么三眼铳,可能也不需要什么火绳,而且。。。很要命。
;
第123章 地狱之花的第一次绽放
斥候间的拼杀只是战争的小小前奏。
对双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进攻或者防御。斥候的胜败无关紧要,它的作用是,作为主攻方的刘宗敏在斥候的回报中知道了前方有明军,而防御方的周虎臣则知道了敌军已经来袭。
防线已经布置好了,但有些事情周虎臣不敢放心。因为,他身后的大同府城外还有一个逃跑冠军——宣大总兵姜瓖。
这位周虎臣心目中的三姓家奴不愧是一个久经考验,会看事态发展的老将,在周虎臣准备高壁岭之战的时候,这位逃跑冠军在瞬间就跑了回来。让周虎臣更加佩服的是,这位姜总兵竟然完整地把自己的士兵都带来回来,这也算人才啊!让周虎臣只有钦佩不已,甘拜下风的份。
本来,周虎臣考虑是不是就这样把这位未来的三姓家直接奴灭了,可怎么看和仔细琢磨都感觉有些不太好。宣大总兵姜瓖虽然作战不怎么样,但他的士兵特征太鲜明了,不但衣服和建制保持得很好,就是那个总兵大旗都保持的飘飘洒洒。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李自成的流寇军队,让周虎臣实在没法下手。
暂时放过了姜瓖,但周虎臣绝不放心。不放心自然有不放心的办法,周虎臣绝对属于那种该掩饰就掩饰,不该掩饰就绝不掩饰的强人。很干脆,周虎臣直接派了五千士兵,随后让参将王德用紧紧和姜瓖的士兵挨在了一起。当然,周虎臣还偷偷的给王德勇说了些什么。
平遥距离祁县是四十多里,在明军斥候的不断后撤下,当刘宗敏率领大军来到祁县县城十里之外,正好是大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五的傍晚。
距离很远,但双方都已看到了对方军队的影子,可天色已经太晚,作战是不可能了。刘宗敏的大军开始安营扎寨,其实就是安置一些简单的鹿角和木栅防止敌人晚上来偷营。
无数的篝火点燃,夜色中,明显可以看到,就是明军的篝火都比大顺军小了很多很多,兵力看来很有限。
一夜很平静,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