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虎臣(曾经)-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迫击炮的弹丸还在升空,巨炮的弹丸落入人群爆炸,随后更多的迫击炮的弹丸爆炸,这些爆炸的威力不可谓不强,但这些炮灰对飞起的残碎肢体和死亡视而不见,就像奔赴一场一样盛宴蜂拥而至。
    牲畜逐渐消失,鼓声停止,火铳手停止了射击。
    整条战线的中部,周虎臣终于知道了多铎的突破点。周虎臣再次开始佩服起多铎的决断力,很有临战经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这个攻击计划,多铎没有愧对他名将的名声。周虎臣手中仅剩一万多预备队,无奈的周虎臣开始召集家丁,如果建奴突破壕沟,这些勇悍的战士正好可以用到。所幸还有柳七率领的一万骑兵,这些骑兵正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过去。
    柳七首先出动,在周虎臣的亲自带领下,约两万步卒援军火速向东开始奔跑。
    敌军距离越来越近,刘柱子终于看的清楚了些,这些炮灰顶着盾牌,巨大的木制盾牌,这些巨盾显然是新近打制,还带着白茬。木盾很厚,也很大,建奴显然是想要这些巨盾来替代盾车的作用。
    敌军虽然还没有进入火铳的射程,但这些厚重的盾牌让刘柱子感到了危机。
    “炮手对准前面的盾牌手!”
    刘柱子的声音尽管很大,但战场的声音更大,他的亲兵不得不跑过去一一叮嘱那些炮手注意射击目标。
    战场很乱,四散的烟尘加上硝烟,炮手也只是依靠判断进行射击,想做到精准很难。虽然让许多炮灰做了真正的炮灰,但无法阻止如此大规模的进攻,敌军的步卒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进入火铳射程了。
    鼓声再一次传出。
    刘柱子这条防线的东翼的防守者是游击将军郭字清,郭字清也看到了西侧的这种情况。但郭字清却无法做出应对,他的兵力和刘柱子差不多,武器也没有区别,最重要的是,郭字清的防线也受到了强力攻击,虽然明知这是建奴做出的牵制,可郭字清只能选择等待和建奴周旋。
    虽然损失不小,但建奴的步卒终于通过了迫击炮的覆盖区域,迫击炮还是太少了,战线太漫长,对这样的大规模的进攻没有起到阻断作用,建奴的步卒进入了火铳的射程。
    战鼓急促起来,爆豆样的火铳声瞬间响起。
    披甲弹的威力很强,不停的有人在倒下,但建奴的厚重盾牌显然也起到了作用,披甲弹竟然不能够在这个距离上穿透。
    建奴的士兵在挺近,随着距离的接近伤亡也在增加,但这些炮灰竟能无视这些死伤,也无视仍旧在不断越过头顶的恐怖弹丸,这种勇敢让刘柱子的压力越来越大。
    无法理解这些人就是那些投降者,刘柱子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变得如此勇敢,他们曾经的怯懦去了哪里?
    火铳手们依旧按照自己的频率射击,后面的装填手就像机器一样进行着自己的工作,但敌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弹幕的密度不够,泥水战对周虎臣的火铳手造成了不大不小的伤害,让火铳手的组合损失颇重,现在,这种伤害暴露了出来。
    “掷弹手准备!”刘柱子的脸已经乌黑,这个命令让他的脸看起来有些可怖。
    敌军距离更近了,已经距离壕沟不远,就是手持厚盾的敌军也不断有人倒下,披甲弹毕竟是披甲弹,它的威力还是显露出来。
    这时,刘柱子身后望台上的瞭望手拼命地开始挥舞旗子。
    敌军终于还是靠近了壕沟,整排的掷弹手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迅捷的在小圆盾上进行磕击,随之雨点样的手榴弹飞了出去。
    披甲弹加手榴弹的组合是非常恐怖的,一片烟尘中,敌军的前进脚步明显的一滞。
    掷弹手没有停止,火铳手没有停止,弹丸还在倾泻,手榴弹仍旧在抛出。
    巨大的烟尘让刘柱子已经看不到堑壕外面的情况,也就在这时候,在刘柱子的偏左侧突然将出现了一个人潮,眨眼间,这些建奴士兵勇敢的冲到了堑壕前。就在明军士兵的注视之下,这些建奴士兵开始向壕沟中扔下一些东西。
    是土袋,一个个土袋。
    建奴是要用土袋填满壕沟,火铳手的组合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致,装填速度已经快的不能再快,由于数量的原因对这种情况无能为力。掷弹手没有犹豫,无数的手榴弹向这些建奴披头而下。
    什么叫前赴后继,现在就是。
    爆炸声掩盖了所有的惨叫,也让跑到刘柱子身边的传令兵只能对着刘柱子的耳朵开始大喊。
    敌军已经彻底疯狂,刘柱子已经明白为什么那些新附汉军敢于如此勇敢,因为他们身后全部是刀,是建奴八旗的战刀逼迫着他们在前进。这些炮灰死亡后就会是那些八旗的士兵继续冲上来,填满壕沟为自己的骑兵铺平道路,这就是疯狂的原因。
    传令兵给刘柱子报告的消息让他的心在下沉,建奴的步卒身后是骑兵,不下两万的骑兵。建奴作战果然厉害,首先用牲畜趟掉地雷并消耗自己的弹药,随后这些建奴步卒迅速跟上,毫无置疑,这些建奴先锋会填平一段壕沟,最后,用强大的骑兵军团冲过战壕。
    建奴的战术用的非常正确,刘柱子知道,自己的防线就要危若累卵了。
    三个烟花同时升上高空,这是周虎臣给自己的军队部署的最紧急的求援讯号,刘柱子只能做到这样了,他现在需要的是拼尽全力阻击敌人的进攻。
    死亡阻止不了疯狂,这些建奴士兵的疯狂是如此触目惊心,效果也现了出来,除了投入壕沟的土袋,许多建奴士兵开始向前推动那些死去炮灰的尸体。。。。。。
    这些建奴士兵无疑是勇敢的战士,但也是悲壮的战士,火铳的弹丸和手榴弹不会因为他们的勇敢而放弃自己的使命。尸体除了可以填壕还可以作为盾牌使用,建奴士兵的疯狂已经达到极致。
    迫击炮再一次击发,迫击炮的轰鸣后,两门巨炮也轰然作响,建奴的骑兵开始动了。
    战壕中本来已经有很多牲畜,加上不断有土袋和尸体落入,现在,本就不算特别深的壕沟已经渐渐有了填平的迹象。
    刘柱子在不停怒吼,他在用怒吼给自己的士兵鼓劲,虽然这种怒吼在战场上几乎无人可以听到,但却表露他的焦躁心情。
    铁蹄震地,这条战线已经处于颤抖之中。(未完待续。)


第244章 血肉长城
    一段壕沟还是填平了,建奴的这种疯狂终于有了效果。
    而建奴的骑兵在炮火中也无所畏惧的冲了过来,烟尘使刘柱子看不到建奴骑兵重放的情景,但地面的颤动让他明白,建奴的骑兵已经冲上来了,而且,建奴好像已经初步解决了火炮爆炸对战马的惊吓问题,爆炸好像对战马的影响已经很有限。
    视线中的建奴步卒开始向两侧奔跑,不久,建奴骑兵的身影出现了。
    炮火没有停歇,弹丸依旧在向前飞舞。建奴骑兵的速度太快了,虽然有不少战马被击中,不停的有人落马,也有战马直接被弹片击倒,这些战马会阻碍后面的骑兵冲锋,甚至会让战马被绊倒,但这一切无法阻止建奴骑兵的冲锋。
    转眼间,建奴骑兵已经距离壕沟不远。
    密集的手榴弹投了出去,被填平的一段壕沟并没有多宽,掷弹手和火铳手已经在这段堑壕后面聚集了众多的人手,这次的阻击威力很大。
    明军两侧的火铳手也在向这个方向慢慢汇聚,同时,那些无法挤入人堆的火铳手选择了向这个方向斜向射击。不久,刘柱子的命令下达,装填手开始给火铳按上铳刺。
    落马,不停的有骑兵落马,而受到弹片或者弹片伤害的战马不是倒下就是疯狂的开始乱窜。
    牲畜终究是牲畜,这些牲畜的混乱终于让刘柱子看到了守住的希望,他禁不住握紧了拳头。
    可惜。。。这只是第一队。
    仅仅一个小的间隙后,隐隐约约刘柱子看到再次有敌军骑兵冲了上来。
    这是波浪式的攻击,这种攻击很可怕,尤其是骑兵的波浪式攻击,由于速度和战斗力的优势,一旦骑兵取得突破,就会是步卒的灾难。
    迫击炮和重炮依旧没有停止击发,建奴显然也意识到火炮给自己造成的伤害,这次的冲击格外强劲。
    弹雨和手榴弹再次倾泻而下,建奴的战马和士兵不停的在倒下,冲击力太强劲了,掷弹手的手榴弹没有了上一次的密集。
    刘柱子知道,自己的手榴弹供给出了问题,或者是最不利的一种结果。。。手榴弹投光了。
    已经无法关心手榴弹的问题,因为有建奴的战马出现在了堑壕前,眼前是三匹正在跃起的战马,刘柱子甚至能够看清建奴骑兵身上的泡钉战甲和建奴骑兵标志姓带有护颈的头盔。
    许多刘柱子的手下士兵迎身而上,他们手中的火铳铳刺闪着寒光刺了出去。
    三名建奴的战马有一匹跃到了堑壕上,这名建奴骑兵同他的战马被刺了下去,但他的战刀还是砍中了一名火铳手,这名火铳手的鲜血喷射而出。。。。。。
    第一个伤亡就会带来无数伤亡,建奴的骑兵随后的冲击更加凶猛,战马开始频频出现在堑壕上。虽然被这道火铳手组成的铳刺屡屡刺了下去,但仍旧无法阻挡敌军的不断冲击。。。手榴弹终于还是投光了,除了火铳手的火铳仍旧可以阻挡一下敌军的骑兵,现在,刘柱子只能靠自己士兵用铳刺来抵挡敌军的骑兵了。
    刘柱子有些懊恼的发现,建奴的骑兵更加凶猛了,因为有敌军骑兵越过了堑壕,虽然这名建奴骑兵被很快解决,但这个情况预示着这条防线已经很危险了。
    现在,刘柱子的手下就是用人在堵住这条防线,铳刺虽然能够给敌军的战马和骑兵带来巨大伤害,但敌军战马的冲击力同样让这些勇敢的战士不断被消耗掉。
    这就是一道血肉组成的壁垒,敌军的战马不断冲上堑壕,随后被无数铳刺刺下,这是勇敢的时刻,明军的伤亡随着敌军骑兵的冲击越来越多。。。。。。
    一匹强健的战马再一次越上了堑壕,这匹战马让汇集在一起的士兵受到了很强的冲击,几名士兵被战马直接撞的飞了起来。
    更大的浪潮终于来了,一整排的建奴的骑兵正冲了上来,堑壕前已经被尸体等杂物天的够高,强健的战马一跃就上了堑壕。无数的士兵连人带武器被战马冲了下来。
    这次的冲击如同惊涛骇浪,战马的冲击了是惊人的,血肉之躯很难阻挡这样的强力冲击,建奴的战马终于越过了堑壕,虽然建奴的战马和骑兵未能幸免,但是随后的建奴骑兵等于找到了突破口。
    蜂拥的明军人潮扑向这个突破口,而建奴的骑兵再一次越过了堑壕,人潮和健马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
    正面的迫击炮手已经无法继续炮击,除了两侧的炮手还在斜向的用迫击炮攻击建奴的骑兵,迫击炮的威力已经收到了严重制约,而那两门重炮的射击频率还是太低了
    血肉组成的长城被突破了,越过堑壕的建奴的骑兵越来越多,这些建奴骑兵已经开始挥动武器反击。
    没有了手榴弹,刘柱子无奈的看着眼前的情景,建奴的骑兵还在不停跃上堑壕。
    混战开始了,建奴的骑兵被团团围在这个狭小的区域。周虎臣训练的步卒攻击力不可谓不强悍,也不所谓不勇敢,没有任何人后退,士兵勇敢的举着火铳冲了上去,这一段堑壕迅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但这些士兵的武器对于骑在马上的对手来说还是过于短小,随着堑壕突破口的扩大,建奴骑兵的增多,战比在飞速的上升。
    奴的骑兵活动区域越来越大,身后的堑壕上出现的战马越来越多。。。。。。迫击炮的声音停了下来,战场的喊杀声传到了耳中。
    死伤无法统计,但建奴的骑兵显然占据了上风。不久之后,一个建奴冲出了重围,他的方向正是向着刘柱子,刘柱子掏出了腰间的短火铳。
    几名亲兵也同时掏出了火铳,随着铳口冒出青烟,建奴骑兵一头栽下了战马,可战马的速度没有降低多少,几名亲兵和刘柱子一起被战马撞的飞了出去。
    在飞出去的同时,刘柱子看到迫击炮手和辅兵们提着刀冲了过来。
    当战马可以冲起来,人力显然不能阻挡,建奴的骑兵突破了这道包围圈,可以战斗的明军的士兵越来越少,而建奴的骑兵越来越多,骑兵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建奴骑兵开始提马挥砍。。。。。。
    这时候,东侧出现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在向这里飞奔。
    东翼的郭子清来了,他率领几千援军赶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245章 热血
    眼前就是一场无边的混战,郭子清带领的几乎全部是火铳手,这些火铳手的火铳已经完成装填,而铳刺也已经安上了铳首。
    可现在的情景让郭子清无法开火,很多战友们还在和建奴骑兵拼死搏杀,开火就可能误伤自己人,郭子清只能选择让士兵直接往前冲。
    而冲过堑壕的建奴骑兵已经形成了规模,现在是优势一方,一名建奴军官挥着刀指向郭子清的援军。面对隆隆而至的建奴骑兵,面前没有了自己的战友,郭子清的火铳手终于有机会击发了。
    郭子清也知道步卒被骑兵冲击的后果,心已经到了嗓子眼,他大喊一声:“递进式射击~~开火!”
    火铳的声音突然爆发,由于距离较近,整排的火铳击发惊人的威力,包括那名建奴军官,很多建奴骑兵被瞬间击倒,郭子清的眼前只剩下几匹狂奔过来的战马。
    还是距离太近,士兵的火铳无法顶住,几匹战马一头扎入了人群,郭子清的队伍顷刻间出现了混乱。
    也就在刹那间,后面的建奴骑兵再次到了,队伍有些混乱,后面的士兵无法递进,也就无法射击,前排的士兵无法后退,他们纷纷举起火铳迎击,最近距离的绞杀开始。
    后面的建奴骑兵太多了,整个堑壕附近成逐渐为了敌人的天下,短短的一段时间,除了西侧还有抵抗的士兵,堑壕附近的明军士兵所剩寥寥,刘柱子的军队基本等于全军覆没。
    没有了火炮和火铳的声音,战场的混乱和喊杀声不断传入耳中,郭子清逐渐稳住了心神,可除了用士兵顶住建奴的骑兵,郭子清不知道自己怎么应对,这种混战火铳无法击发,而带来的手榴弹也不敢使用,士兵的阵列太厚了,用手榴弹无疑是在自杀。
    郭子清突然想起来,周虎臣曾经教过他们,一旦面临这种情况步卒面对骑兵的情况,士兵的最佳战术是组**肉壁垒,后面的士兵需要竖起火铳,必须紧紧用身体顶住自己前面的战友,而最前面的两排士兵只需要把火铳伸出去就可以了。
    血开始沸腾,郭子清抛弃了自己的坐骑拼命喊叫:“后排士兵竖起火铳!前进~~前排士兵火铳斜举~~”
    战场的嘈杂声太大了,郭子清的命令执行的很慢很慢,但士兵平时的严格训练和执行力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后面的士兵陆续依照指令竖起火铳,随着更多的士兵反应过来,郭子清的火铳队伍慢慢变成了一个火铳组成的林海。
    前面的士兵还在与建奴骑兵搏杀并不断到下,但随着后面的士兵慢慢挺进,这个火铳组成的林海终于完整了。
    “挺进~给我挺进!”郭子清的嗓子已经沙哑,这种喊叫就像用生命在嘶吼。
    这个阵列就类似于长矛手用来对付骑兵的拒马,它的区别是火铳非常短,在威胁姓上无法和长矛阵相比,想站稳脚跟几无可能。但这个阵列也和拒马阵有着巨大区别,他会移动,一往无前的慢慢移动。。。。。。
    战马是不会直接冲击一个闪着寒光的巨大方阵的,建奴的骑兵为之一滞。
    两军对垒,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对付这种结镇的方法也很简单,有火炮可以直接轰散,没有火炮照样可以用弓箭的攒射破解这种方阵。但现在,建奴的步卒还没有跟上,堑壕这边全部是骑兵。
    建奴的骑兵首领反应很快,就在郭子清刚刚结阵后不久,两队建奴骑兵迅速向两侧开始包抄。
    处在方阵中间的郭子清已经完全冷静下来,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侧的士兵立刻来了一个转身,这个速度明显比建奴的骑兵速度快的多,飞奔至两翼的建奴骑兵刚刚靠近,火铳声轰然作响。。。。。。
    巨大的方阵在过了堑壕的建奴骑兵面前并不巨大,建奴的骑兵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火铳兵的人数,建奴骑兵能够冲开堑壕和火器组成的壁垒,但现在却对这个钢铁刺猬有些无可奈何。
    方阵缓慢的向前移动着,前排的火铳手与后面的火铳手互换了火铳。。。。。。
    过了堑壕的固山额真阿山皱着眉看着缓缓移动的方阵,拿下堑壕已经死伤惨重,周遇吉军的抵抗力太强了,阿山从未碰到过这样的强兵,面对强大的对手无一人逃跑,所有的士兵都在战斗,这是一支截然不同的军队,比李自成的军队强大的太多太多。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精锐战士,能够强悍的拿下堑壕,阿山怎么会惧怕这个移动的步兵阵列。
    阿山伸出马鞭一指:“盲冲一次!”
    盲冲的意思就是蒙住战马的眼睛直接冲上去,这等于和攻击堑壕时一样,需要最勇敢的士兵上去送死。
    建州骑兵中不缺乏这样的勇士,一大队骑兵很快集结在一起,蒙上战马的眼睛很简单,这些穿着棉甲的建州勇士毫不犹豫的策马而上。
    没有了坐骑,郭子清被几名士兵扛在肩上观察着敌情,敌军距离太近了,他手中的千里镜根本用不到。建奴骑兵的举动清清楚楚看在眼里,这种骑兵冲击方式无疑会很有效,郭子清的心开始忐忑起来。
    一万余建奴骑兵等于已经对几千步卒形成了围攻之势,随着建奴步卒也开始越过堑壕,堑壕已经失去了作用。
    郭子清知道援军正在赶过来,可现在的情况对他非常不利,他需要拖住建奴,这个任务太艰巨了,郭子清明白,他只剩下了满腔热血的战斗,已经没有了选择。
    隆隆的马蹄声撼人心魄,速度越来越快,建奴的骑兵转眼进入射程,郭子清的方阵依旧缓缓在前进。
    火铳声再一次响起,战马上的骑士不停被击落,很多战马直接一头栽倒在地。击发过火铳的士兵一伸手,身后的火铳手接过击发完毕的火铳,随后另一只火铳被递了上来。
    两次的击发机会后,建奴的骑兵到了眼前,火铳手果断的扬起了火铳,敌军的骑兵太多了,火铳弹丸的弹幕只是起到了阻滞作用,无法完全阻止这种集体式的骑兵冲击。
    到了方阵前的战马猛地一跃,随之冲如方阵。
    这不是一匹战马,是成群的战马,庞大的战马群瞬间就压垮了眼前方阵的正面。伤害姓毋庸置疑,整个方阵立刻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看准时机的阿山一声暴喝:“全体出击!”(未完待续。)


第246章 不可思议的战术
    建奴拼命攻击西侧的消息让柳七在狂奔,他的身边是整整一万的骑兵。
    迎面而来的斥候不断打着手势,这手势让柳七知道了西侧的战况,这个手势的意思是;建奴在围攻己方的增援步卒,也就是说,西侧的堑壕已经失守,建奴已经获得了突破。
    几里的距离并不远,但由于是疾驰,这对战马的马力是巨大的消耗,并不利于作战,可救兵如救火,柳七没有办法,他只能这样直接上去了。
    已经是完全姓的围攻之势,步卒已经逐步跟上了,战局对自己很有利,这支顽强的明军步卒方阵眼看就要被击溃了。阿山知道一个数据,只要损失到达三成,一旦战局不利,再顽强的军队都会崩溃。阿山对这个数据一直很认可,至今他没有发现过例外。
    胜利只剩下时间问题,巨大的伤亡让阿山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现在好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除了战场的喊杀声,坐镇的阿山没有接到这支明军溃败或者被歼灭的战报,时间耽搁的太长了,他的面色凝重起来。
    阿山无法气定神闲了,他提马上前。
    这是惊人的一幕,这个明军的步卒方阵最初应该是六七千左右的士兵,现在只剩下了不到半数,让阿山震惊的是,这不到一半的明军士兵仍旧在战斗。虽然第二道堑壕妨碍了骑兵的来回奔驰,但几千人能够坚持到现在不溃散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何况,这支明军队伍的阵列仍旧是有板有眼。
    骑兵的速度惊人,无数的战马围着这些明军士兵在旋转冲击,虽然不停的有明军士兵被疾驰而过的骑兵夺去生命,但四面受敌的明军步卒竟然丝毫不乱,这个方阵现在变成了圆阵,只要有士兵倒下,这个圆阵就会收缩,始终保持着刺猬阵的阵型。
    绝对的劣势,绝对的无可幸免,太不可理喻了!阿山不明白这些明军为什么能够坚持到现在?
    建州人走的是精兵路线,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女真人勇敢而善战。即使是在战场上失败,女真人很少会产生明朝军队常见的溃败情况。纪律决定了战场的成败,即使是失败,女真人的战斗减员也会争取做到最少。相对于明军来说,一旦在野战中战败,松散的军纪很容易产生溃败,这对于拥有大量骑兵的女真人来说,战果不言而喻。
    可现在,这些明军的战斗模式完全颠覆了阿山对战斗的认知。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