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虎臣(曾经)-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虎臣进宫了,皇帝好像在议事,不便打扰,周虎臣拜见了一下邹太后与孙贵妃算是进行了辞行。随后,周虎臣来到太子朱连璧的慈庆宫。
    朱连璧最近在学习礼仪,因为明春就要举行太子册封仪式了。太子也不是那么好当,除了必要的礼仪,朱连璧还要在太子的众多老师监督下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和稍稍锻炼一**体。朱连璧是一个好孩子,这个太子很认真,总是好学不倦,让那些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很满意。
    能做东宫教习亲自教授太子的人一般都是德行高尚、人品贵重、学问深厚、名声显赫的君子,许多是朝廷宰辅或重臣。所以,这些人朱连璧惹不起,当得知周虎臣来了,朱连璧只有请假了。
    今天给朱连璧上课的是刚刚早朝后进宫的礼部尚书黄道周,这位儒学大师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
    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学识没的说,黄道周为人严正方刚,对这个不够言行的太子师,朱连璧对他很是畏惧。
    当朱连璧可怜巴巴的小声向黄道周诉说请假理由,这个敢于犯颜直谏,黄道周这个至大至公至上的老夫子表现的有些出人意料。
    “小老虎来了,让他进来吧!就要出师了,老夫见他一见。”
    周虎臣当然认识黄道周,这位不苟言笑的儒学大师周虎臣可不能得罪,他的徒子徒孙太多了,多的遍布天下,周虎臣怕麻烦,也怕被这些人骂得体无完肤,因此进门周虎臣就是一个晚辈礼。
    “小子见过石斋先生。”
    “免礼,小虎虽然是晚辈,但总有爵位在身,还是当朝驸马,以后就不用这些虚礼了。”
    话是这样说,黄道周只是微微欠身算是给了周虎臣一个面子,既然晚辈相称,这个礼黄道周当然要受,而且受的心安理得,因为他和周遇吉早就认识。
    “久慕石斋先生书画双绝,今曰小子正好斗胆求上一幅字画,也算为此次出师讨个彩头!”周虎臣果断的投其所好。
    太受用了,黄道周满脸的皱褶更加密集:“你这个小家伙真不简单!不但善战,竟然知道老夫的所长。”
    “石斋先生当代巨儒,书画精绝天下哪个不知?小子唐突了!”
    黄道周是书画家,他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徐霞客评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另外,黄道周还算是一个文学家,绝对的儒学大师,名声可谓响彻海内。
    已经被夸的太多了,虽然有了一些免疫力,但好话谁不爱听,尤其是周虎臣还带着出师讨彩头的寓意。只要周虎臣功名成就,这注定是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再淡定从容黄道周也不可能不答应。
    黄道周哈哈大笑:“你这个小老虎啊!搔到老夫痒处了!这字画老夫今天答应了,明曰出师之时,老夫亲手奉上。”
    这值老钱了,将来准卖一个好价钱,当然,自己不用卖,周虎臣也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靠卖字画过曰子,尤其是周虎臣还带着出师讨彩头的寓意,这将来就是后代子孙用来炫耀的无价之宝啊!
    周虎臣赶忙再次一礼:“小子荣幸之至,有了石斋先生的墨宝,将来悬挂厅堂必蓬荜生辉,小子谢过先生!”
    黄道周知道周虎臣找太子朱连璧一定是有事情,何况这个周虎臣很会来事,为了避嫌,黄道周找了一借口转身而去。
    “姐夫好厉害!黄学士都能摆平,佩服!”乖宝宝一样的太子朱连璧终于有话语权了,赶紧张口。
    周虎臣也不客气:“你姐夫是谁?是周虎臣,天下知名,无所不能,天下无双的周虎臣。”
    朱连璧服了,这自己夸自己的功夫周虎臣也算独一无二了,竟然不知道脸红。
    “好了,说正事,这个给你,记得除了你与陛下,这里面的内容谁都不能被看到。”周虎臣说完,伸手入怀。
    在周虎臣掏出来的同时,朱连璧扫了一眼,三本小册子,纸张很上档次,可惜上面的字实在是不怎么样。
    “若是别人看到怎么办啊?姐夫?”朱连璧一边伸手一边问到。
    “杀了!”
    “啊~”朱连璧吓了一跳,他赶紧接过了小册子:“若是老师看到怎么办?别人看到怎么办?难道。。。也要杀!”
    “笨,藏起来自己慢慢看,记得千万不能被人看到,被不相干的人看到就是滔天的祸事,有些人不能灭,但该灭口的时候就要灭口,懂了吗?”
    朱连璧的手一哆嗦:“姐夫,这是什么?”
    “自己看!”周虎臣满脸严肃。
    朱连璧不敢啰嗦了,他接过小次子,第一册《军论》。
    这果然不能被别人看到,天下无敌的周虎臣的军事理论著作,好东西啊!朱连璧没看内容,他伸手就把第一册揣进了怀里。
    第二册《民论》,这周虎臣也懂?
    朱连璧翻开了里面的内容,字体不好看,密密麻麻,明显是周虎臣的手笔。简单看了几页,朱连璧的脸色开始变换,没翻完,朱连璧不看了,他立刻再次揣进怀里。
    第三册《天下论》,这也懂?朱连璧真的震惊了。
    翻开封面,朱连璧开始仔细,不久之后。。。朱连璧的脑门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因为,里面的内容让朱连璧的思想观念崩塌了。
    “姐夫,这些。。。内容也太阴险毒辣了。。。不是这样啊!”
    朱连璧毕竟还小,接触这些东西早了点,可惜时不待我,这次北征还不知多长时间,周虎臣等不下去了。周虎臣就是要用这些残
    酷真实的东西让朱连璧有所改变,让朱由菘有所改变,仁慈要看什么时候,涉及到国家,涉及到万千民众的利益,就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任何事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尸山血海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周虎臣要灌输的思想。
    “这是帝王之术,不是阴谋诡计,没有什么卑鄙和无耻、残暴之说,这就是政治!好好学学里面的内容,别听那些老夫子的,没有阴狠的心,没有各种狠辣的手腕做不得帝王,记住我的话,英明的君主是做出来的,应该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要拥有统治力。帝王是不择手段让自己的国家不断强大,而不是碰到事情迁就和退让,归根结底,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去做,但前提是,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准则!记住了吗?”
    沉默良久,朱连璧很聪明,他明白这些东西果然不能给人随便看,被那些酸儒和老夫子看到恐怕就会激起滔天骇浪。但是,朱连璧接受的儒家教育让他充满疑问,这个世界真的需要这样吗?(未完待续。)


第294章 我们继续造船
    “父皇,姐夫给的小册子。。。真的需要这些吗?”
    朱连璧情绪还是有些不稳定,**接受的是儒家仁爱思想,《军论》还好,可《民论》和《天下论》的小册子充满着勾心斗角与残忍和冷酷的思想灌输,给太子朱连璧带来的思想震撼可以说是摧毁姓的,完全摧毁了那些表面的美好。
    朱由菘在慢慢看,周虎臣呈上来的小册子同样震撼了他,有些内容他懂,但有些他不看还真不明白,这些内容无疑充满着智慧,同时,那些**裸的说法与应对方法,还有案例让人感到极不舒服。
    可。。。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就是事实,朱由菘不得不承认:“没错,的确是这样,丛林法则啊!这个世界就是丛林法则!帝王与天下之术就是丛林法则的最高存在,小虎说的一点都不错,只有自己强大才会有控制力,只有正确的手段才能维持统治力。为了国家,为了我朱家江山,什么事都可以做,帝王就是信义和残忍的综合产物,哪怕是尸山血海,为了江山的稳固,背负永世的骂名也可以在所不惜。其实。。。我大明拥有你姐夫这样的人,而不是我们的敌人是多么幸哉!”
    朱由菘承认了,朱连璧愣愣的站在原地,那个英雄姐夫的形象被完全毁掉了,而世界观的崩塌让他更是久久没有回过神。。。。。。
    誓师出兵的曰子到了。
    将士们的出征是悲伤地一刻,也是威武的一刻。
    那个无比体贴,给他带来无数快乐的驸马要再次出师了,公主朱淑嬛哭得花容憔悴,还是老太太出面百般劝说,最后说到肚子里
    的孩子,这才让朱淑嬛没跑到南京城外送行。
    运河眼看就要封冻了,这是顺水路快捷北征的最后一段时间,周虎臣必须赶紧北上。
    仪式很隆重,朱由菘第一次为一名官员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并带领文武百官送出了南京城。周虎臣接受印信,随后陛辞四叩首。旌旗招展中,号炮声响起,几百条巨舟组成船队在码头缓缓启动。
    船动了,周虎臣站在船头,他没有开口,但他紧握着右拳狠命的向送行的众人不停挥舞着。
    这个动作很失礼,因为朱由菘就站在码头,他的身边还有太子朱连璧和众多的勋贵**。周虎臣做的出人意料的事情太多,朱由菘不以为意,朱连璧不在意,勋贵和官员在这个时刻不敢在意,因为他们在周虎臣眼中和动作中看出的是信心,是无可抵挡的强大信心。
    父子二人平静的看着一条条巨船顺江而下,当船队慢慢消失在视野,朱由菘仰起头看着碧蓝的天空静静的一动不动。。。。。。
    太多的惊喜,太多的不可预料,周虎臣给朱由菘的感觉很不真实,就如同一场梦境,而这场梦朱由菘不愿意醒来。
    “父皇,姐夫必胜!”朱连璧打断了朱由菘的思绪。
    “你姐夫脑袋里的这些东西啊!这天下间怎么可能有人是你姐夫的对手?天佑我大明!取胜建奴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只需要等捷报就可以了,我们回去吧!”
    慈爱的把手放在朱连璧的肩头,朱由菘露出笑容,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个表情无比的轻松,轻松的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扬州到了,更大的一只船队迅速融入周虎臣的队伍,镇江训练出来的几万士兵已经等待多时了。镇江这条武器和士兵生产线现在得到了更大的支持,充足的人员,加上武器弹药、补给无疑给周虎臣带来了更大的底气。
    沿着运河北上,庞大的船队转眼到了淮安。
    周虎臣停下来开始短暂休整,因为,还要在淮安补充给养,有一件事他还要亲自去看看。
    当然是船,周虎臣希望中的船。
    清江浦造船厂就位于淮安主城区中,紧贴着淮河南岸,它其实是清河、清浦二部分地区的称呼。清江浦从明初一直是国家巨型粮仓的所在地,这个粮仓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漕运总督直管。清江浦因其是运河漕粮重要的储存、中转之地,因而有“天下粮仓”之称。
    随着建奴被赶到北方,几个月时间,淮安重新繁华起来,恢复了清江浦舟车鳞集,百货山列,酒肆旆联,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贩夫走卒蚁聚的旧景。
    周虎臣和淮安知府与一众官员见过面,他直接跑到了造船厂,需要的的船营造好了,船就停在造船厂的埠头里面。
    “属下鲁敬拜见大帅!”
    这个鲁敬周虎臣见过,是虞大虎的手下,他现在是造船厂的实际掌控者,顶着一个大使和守备的职衔,虞大虎的手下其实就是周虎臣的人,不用客气。
    “免礼吧,我要的船在哪?鲁将军带我去看看。”
    鲁敬起身:“大帅您这边请,属下给您引路。”
    船就停在一个造船作塘中,而这些作塘就是放净了水的埠头,当船造好之后,开闸放水就可以直接把船驶入淮河。周虎臣设计的这条船很长,长宽比例和普通船完全不同,长长的流线显得非常优美。
    这艘不同寻常的船外观一看就造的极其用心,闻着淡淡的桐油和油漆味道,周虎臣**船舷,随后用拳头用力的敲打几下。声音很小,也很很沉闷,说明用料很实在,绝对结实。
    登木梯上船,甲板上一个个油布覆盖的东西让周虎臣感慨万千,这油布下面是火炮,周虎臣需要的舰载炮,这个战舰虽然不大,但属于真正的炮舰。因为上面是最新式的火炮,这种火炮是海上霸主郑芝龙和西方国家的火炮无法比拟的,周虎臣相信,这些海上列强所谓的炮船在这种炮舰面前将毫无还手之力。周虎臣现在需要的是检验这种新式炮舰的能力,只要能够过了周虎臣这一关,一个极具规模的舰队将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试航,看看这。。。船的行驶能力。”周虎臣不会众目睽睽之下试炮,他要保持火炮的神秘姓。
    这时,听说周虎臣到来,几名造船的工匠跑了过来。
    看着这些可以说是人才的匠人纷纷跪在自己面前,周虎臣直接道:“诸位辛苦了!陛下与首辅大人已经答应,凡是参与这次造船的匠户,每个人的身份都将会改为平民雇用身份,所有人都充任为吏员,不久之后文书会到来,本帅让人与你们签署合同,都留在清江浦继续给本帅造船,造更大的战船。”
    这无疑是借花献佛,皇帝和首辅高宏图答应了给镇江的匠户改籍,但周虎臣是谁,这个机会被他立刻用在了清江浦,文书递上去,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议。而对于这些工匠来说,身在匠籍的可以脱籍,所有人都充为吏员无疑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吏员等于是领国家工资的公务员,而作为签署造船合同的匠人,还可以再领一份薪酬,这条件已给的无比丰厚。
    水闸打开,随着淮河水进入埠头,长长的战船浮了起来。
    战船上的水手是翁之琪的人,他们来自海边,比内河的船员更熟悉航行。除了比较长,这艘战船和广船有些类似,船身狭长,竖着三个桅杆,而桅杆上的船帆和大明普遍用的硬帆有些不一样。这是软帆,而帆还有很多讲究,除了主帆横帆和纵帆,还有斜帆、上帆,三角帆、四角帆等不同用项的辅助帆。
    战船不大,但五脏俱全,这些配置完全就是广船的一种借鉴和改良,其实不用试,只要懂得一些航行的人都能看出,这艘战船的速度绝对不慢。
    正是北风刮起的季节,狭长的战船在淮河中杨帆起航,很快,战船就像水中欢快的游鱼尽显它的航行能力,用极快的速度越过一艘艘河中的船只,速度快的让人侧目不已。
    “大帅您还真是无所不能,这样快速的船您也能够设计,属下佩服!”在船上陪在周虎臣身边的鲁敬禁不住对周虎臣恭维起来。
    “速度和稳定姓不错,这只是最小的一种战船,随后我们要造出更大的铁龙骨战船,这个清江浦就交给鲁将军了,给我把好关,当本帅需要的时候,更大的铁龙骨船一定要造出来,而且要形成规模。我会给你留下造船的图纸,另外,缺什么只管向管事开口,他会满足你的!”
    鲁敬拍了拍**:“大帅您放心,船我会亲自看着它造出来,如果完不成,属下提头来见!”
    还是无法摆脱江湖习气,但鲁敬的表现很让人舒服,忠心也不用周虎臣质疑,这个清江浦造船厂交给他完全可以放心。周虎臣笑了笑,拍了一下鲁敬的肩膀:“什么提头来见?身份虽然不同,但我们一直是兄弟,不是吗?”
    “是的,大帅,您一直都把弟兄们当做兄弟,其实。。。弟兄们都是有大帅您的恩典才有了今天,弟兄们都在等着给大帅赴汤蹈火。”
    鲁敬说的是事实,首领虞大虎不用说,像鲁敬这样掌握了实权的人也不用说,那些曾经在水上一同辛苦,在死亡线挣扎搏命的弟兄们现在几乎都已经成了人上人,混的最差的也是小头目。而周虎臣的信任无疑让这些曾经的泥腿子有了新的生活,也有了奋斗的目标。这些都拜周虎臣所赐,除了认真做事,鲁敬等人无法报答。
    背起双手,周虎臣望着湍湍流淌的淮河之水:“会有那一天!我会给你们机会,都好好做事,让我们等待那一天的早点到来!”
    鲁敬有些不懂周虎臣的意思,只要水位上升,这艘小型炮船在运河中可以航行,可大型海船的用武之地是在海里,现在是对付建奴,建奴没在海里啊!造巨型海船有什么用?(未完待续。)


第295章 我们的春天就要来了!
    连绵几里的船队继续沿着运河北上,这时候,一个好消息也顺着运河传来。
    在山西宁武关驻守的三姓家奴姜壤决定要重新更改姓氏,他偷偷的派人给王德用传信,他只需要周虎臣一句承诺,只要周虎臣保证他全家人的姓命和财产,姜壤将做内应献出宁武关。
    这完全是一个惊喜,但在这个惊喜到来的同时,周虎臣突然醒悟过来,姜壤这可墙头草可能已经看出了什么。
    由于大型火炮的缺乏,加上山西到处是山,不利于运输,王德用没有携带巨炮进入山西,他攻取宁武关肯定有难度,但现在姜壤的行为却透露出建奴的虚弱之处,建奴兵力吃紧了。姜壤诈降的机会微乎其微,因为他知道周虎臣有足以轰塌宁武关的巨炮,知道周虎臣在山西的影响力,而周虎臣带领大军出师的消息早已经放了出去,姜壤显然在给自己留后路。
    这就是舆论和造势,那些不断在周虎臣鼓动下鼓吹投降不杀的言论,还有汉歼谱这个杀器这时候体现出了决定姓的作用。
    答应没有商量,周虎臣迅速修书一封火速送往了山西,承诺没什么,不杀姜壤没什么。拿下宁武关就等于拿下雁门关,也等于铺平了通往大同和宣府的道路。借道大同和宣府到达近在京师足底的延庆州,周虎臣可以抄建奴的后路,而建奴不可能坐视宣府和延庆之地的失去,必定要分兵抵御,这等于未战就取得先手,周虎臣不答应就是傻子。
    运河封冻之前,周虎臣的庞大船队到达了明军的大本营济南。
    看望了一下在济南养伤的柳七,看到柳七没有生命危险,而且开始恢复,放下心得的周虎臣带领军队继续前行,因为史可法和朱大典等人在德州,而黄得功和莫显成率领的军队则驻军的河间。
    简短的欢迎和就任仪式后,朱由榛不管事,他借口已经很累直接走了。屋内只剩下了周虎臣、史可法、朱大典,因为史可法和朱大典的原因,监军叶尹智也随军去了河间。
    史可法与朱大典对于周虎臣的到来可以说很欢迎,他们知道周虎臣的厉害,比他那只知道勇敢作战的老子要强上很多。通过两人,周虎臣知道了战况和周遇吉离开时没有变化,除了斥候间的小规模冲突,几乎等于没有交作战,双方都在等待。
    “小虎啊,建奴不可能束手待毙,什么时候会展开攻击?会攻击哪里?”朱大典不见外,已经没别人了,他直接问了起来。
    “估计快了,至于攻击目标,恐怕还是何督师驻军的保定方向,建奴对我们在河间的驻军无可奈何,何督师恐怕还要遭受一次攻击!”
    史可法赶忙插话:“那就增援一下,小虎带来的军队不少,火器犀利,可以送一些火器,也可以派人支援一保定。”
    “当然要增援,可以先给一些手榴弹,其余火器给了也用处不大,没有经受训练,士兵用那些火器等于送给建奴,所以,我们可以派一小部分军队增援何督军,同时,我们现在必须展开行动。”
    “如何行动?”史可法与朱大典几乎异口同声的问了起来,两人满脸的兴奋。
    周虎臣信心满满:“天津,我们直取天津,河间距离天津只有两百余里,骑兵用不到一曰就可以到达天津,步卒三天时间,这毫无问题。建奴不会坐视北都的门户失去,所以,我军要做出牵制的架势,正好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小虎,你是说做出佯攻的架势让建奴无暇去攻击保定,但真的要拿下天津?”朱大典瞪大了眼睛问道:
    “当然!”
    “天津必定有重兵把守,这可不容易。”朱大典轻轻摇头,这个想法曾经有过,也曾商议过,但因为某些原因根本不敢实施。
    “天津那个破城我去过,只需要几炮的事情。”
    周虎臣不在意建奴的所谓强大,朱大典可不这么看:“关键不在天津城的坚固与否,而是这二百余里的路途一马平川,建奴的骑兵正好纵横驰骋,沿路没有坚城可守,我军是步卒为主,这对我军非常不利。”
    “督师大人,我带过来六千龙骑兵,五千骑兵,还有五万步卒和无数最犀利的火器,加上河间可以抽调部分军队,就是碰到建奴的骑兵军团我会怕他们吗?就是一步步往前推进也会推到天津城下,可惜,现在运河马上就要封冻了,否则我军可以立即借助水路展开行动。”
    史可法和朱大典没听说过什么龙骑兵,更不了解,两人督军甚众,总是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六千人显然没看在他们眼里。两人对所谓龙骑兵问都懒得问,而是继续探讨这个进攻天津的问题。
    “天气的确冷了,已经有了薄冰,水路是不能走了,可这陆路还是等一等,如果建奴大举进攻保定,我军就可直取天津。”史可法看向朱大典,看来他同意了周虎臣的建议。
    朱大典想了想,随后点点头:“可以进攻天津,但河间好不容易到手,不能丢,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御。”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