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国(特别白)-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着边上用了个眼色,侍从的宫人们都是退下,李太后的声音也是转冷,开口说道:

“皇上,天津卫保着宫中的用度,不光是那一百二十五两的金花银,御马监那边在天津卫入股的几家商行船行,每年入息分红也是不少,缺了这个财源,宫中用度一下子就要窘迫起来。”

“怎么会断绝,母后是不是太过担心了!”

“王通那边若是回不来,或者是大败而归,天津卫那样的地方,他一个失势的武职,皇上以为他还能把持着吗?到时候朝中推举一个过去,那还会有一两银子送进宫来,平素里宫中去做什么营生,朝臣都是百般拦阻刁难,不提早做准备怎么能行,宫中没有银子,禁军和京营军将的粮饷赏赐那里去筹。”

李太后的声音严厉起来,万历皇帝只是恨恨的嘟囔了一句:

“这朝中百官,到底是不是大明的臣子,朕的日子好过一点,为什么他们就看不惯!”

“皇上,哀家所说的这些,皇上觉得如何呢?”

那边李太后又是问了一句,万历皇帝沉默了会,开口说道:

“母后说的是,皇儿明日去安排下。”

大明自宣宗之后,又经历了土木堡大败,朝中有话语权的勋贵和武将系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文臣势力开始独大。

文臣讲求风骨,讲求圣贤之道,讲究直谏,这其中最没风险又能扬名博得赞誉的,莫过于劝谏阻止皇家不要奢靡浪费,宫内开的皇庄皇店,文官们要千方百计的封掉他,宫内派出去的税监、矿监,不管表现的如何,文官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他们驱逐回宫中,过份些的,直接就把这些宦官抓起来治罪。

至于每年成为定格,江南税赋中单列出来的金花银,文官们不知道和历代天子纠缠了多少次,每次天子想要多要些钱,文臣们总要纠缠不休,一两也不能多。

天子多要钱未必是为了奢侈,文臣们节省也未必是利于国家,文臣们对商税深恶痛绝,可小民百姓跟商税扯不上什么关系,和商税相关的都是高门大族,富贵豪商,而朝中和地方上的官员,又多出于这些高门富贵。

天津卫每年输入宫中一百二十五万两定额,又因为天津卫商业繁盛,皇商多有在天津卫开设店铺商行经营的,也是获利颇丰。

这一来,宫中进项的一半以上,都可以在天津卫取得,而且对民间没有太大的压力,这样的情况,却不是文臣们愿意见到的。

从前皇庄皇店的收入不多,主要依靠户部拨给,户部拨给,朝臣们自然有发言权,对皇家的开销花费有话语权,自然能影响到其他的方面,眼下这个话语权越来越小,文臣们自然会将天津卫视作眼中钉。

王通若在,他拳打脚踢弄出了天津卫,他又有种种狠辣手段,旁人不好下手,也不好说话,但王通若不在,这些官员对付皇帝的手段可是一大把,往往都是冠冕堂皇,万历皇帝还真是无可奈何。

李太后所考虑的,实际上也是实情,但这黄宜分是武清侯这一系的人,到时候天津卫的财源控制在太后手中而不是皇帝手中,对外说起来都是被皇家抓在手上,实际上却有很明显的不同。

不过到了此时,是被朝臣掌握在手中,还是被太后掌握在手中,君臣和母子,万历皇帝也知道如何权衡利害。

万历皇帝的那个答复,李太后很满意,本来已经阴沉下来的神色,又带了些笑容,随意扯了几句别的之后,却开口又说道:

“昨日王氏带着常洛来哀家这边玩,常洛这孩子才两岁,就能看出来敦厚老实,让哀家喜欢的紧,皇上,常洛在宫中呆了快有两年,至今没个说法,如今动荡多事,这等不稳的缘由还是要少些好啊?”

这次万历皇帝的眉头已经皱起,万历皇帝在李太后面前很少有什么怒色忧色,但说到这里,却实在是抑制不住,但万历自己也没有了底气,尽管在北疆还没有正式的消息送来,可他也感到凶多吉少。

上次还可以顶回去,这次就要斟酌着再行回答了,李太后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消失,万历皇帝终于开口说道:

“母后,常洛的年纪还小,等再大些,封王就是!”

“为何要再大些封王,常洛身为皇长子,祖宗规矩,这时就应该封为皇储太子,何必再拖延,皇上,哀家说多了皇上不愿意听,哀家历经三朝,朝中那些官想什么如何不知,皇上有了子嗣却不立皇储,会被他们揪住不放,到时候皇上这里就失措了。”

李太后依旧是用劝的方式,万历皇帝的眉头却越皱越深,沉声说道:

“母后,立储与否,是皇儿的家事,母后说得,他们说不得,王通胜败不知,这件事皇儿有错,但这错,也不是让外面朝臣和有心人拿来威逼的借口,他们若是真敢开口,廷杖等着呢!”

“荒唐!什么是家事,什么是天下事,你是天子,天家事,就是天下事,朝中百官如何说不得,若是为这件事闹将起来,朝局动荡,再加上北疆的大败,恐怕真有有心人要做什么事了!”

李太后脸上笑容尽去,严厉的说道,万历皇帝想要拍桌子,不过只是在桌子上狠狠的抓了一把,闷声说道:

“母后,恭妃王氏是慈宁宫出来的人,事事听母后您的话,母后非要坚持立储,还不是为了让恭妃更进一步……母后,皇儿登基以来,你已经管了十年,儿子已经长大了,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儿女,你何苦还要管……这天下,姓朱,不是姓李……”

万历皇帝开始扬声说道,到了后来,声音却放低了下去,说的含糊不清,但屋中实在是安静的很,每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屋中的两名女官和伺候的几名小宦官都是脸色煞白的跪了下去,伏在地上不敢动,不敢出声。

说完之后,万历皇帝就是低着头,屋中安静的很,他还是抬头看了过去,李太后在那里身子都是发抖,伸出手指着这边,万历皇帝也有些惶恐,这时李太后厉声开口了:

“天下交给你管了两年,可是如何,三十年边塞都是捷报,你却放任王通深入北疆,弄出这等大败,败坏了这样的大好局面,你有何颜面见你父皇,见你皇祖,你有何颜面见大明的列祖列宗!!”

万历皇帝身子缩了缩,经过三阳教之乱,李太后不问政事,万历皇帝以为自己有底气了腰杆硬起来了,没想到被李太后这样呵斥,心里还是虚的,可又颇为的不服气,只在那里嘟嘟囔囔的说道:

“父皇被定下做太子也很晚,裕王这个封号也不早,皇祖那边不也是开了这个头吗?”

“都下去,都下去!!”

李太后厉声喝道,周围伺候的宫人们如逢大赦,急忙退了下去,李太后指着万历皇帝肃声说道:

“你身在宫中还说这样的糊涂话,武宗皇帝怎么落水,又怎么窝在宫中病死,当年俺答怎么就在大同宣府畅通无阻,围住了京师,你难道不知道武宗皇帝亲信武臣,你难道不知道你皇祖登基之初得罪了多少文臣,你真以为这天下是一家天下吗?你亲信王通,又在运河上设卡收税,又开海贸易,你当那些文臣们心中高兴,你以前能压住,现在大败如此,你如何能压得住,难道真等到别人逼哀家去告祖宗社稷吗?”

告祖宗社稷,这就是言废立了,万历皇帝脸色已经变了,李太后说到此时,眼泪已经止不住,在那里抽噎着说道:

“皇上,哀家是你的亲娘,十月怀胎生下了你,你是娘身上掉下的肉,为何你总是把娘当成是仇人一般提防对待,现在这些事不做,等到了要做的那一天,恐怕就晚了啊。”

说完又是哭了起来,万历皇帝坐在那里呆若木鸡,半响才叹了口气,刚要说话,却听到外有宦官尖着嗓子喊道:

“太后娘娘,万岁爷,奴婢有十万火急的要事禀报!!”

七百八十五

阉人尖着嗓子吆喝,听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一时间,屋中的二人也分辨不清是谁的声音,但李太后这般失态,却不好让旁人见到,屋中的谈话立刻止住,外面的话语清晰的传了进来,能听到屋外的宦官压低了声音说道:

“督公,太后娘娘和万岁爷正在说话。”

能被称为督公的,就是司礼监提督太监张鲸,他现在掌管东厂,他是内官中第二号人物,可在慈宁宫这等地方,他也要谨慎小心。

不过外面安静了下,立刻听到张鲸抬高了声音说道:

“确是十万火急,要不然奴婢不敢来打扰太后娘娘和万岁爷!”

看着满面泪痕的李太后,自己母亲居然伤心成这个样子,万历皇帝心中百味杂陈,孝子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母亲这样,可身为皇帝,他却知道如果天津卫交给武清侯家,按照太后的意思立储,那自己恐怕又要恢复到登基前十年的境况,这次过去两年,当时狼狈成什么样子,万历皇帝记忆的很清楚。

而且宫中他最喜欢的是郑贵妃,万历皇帝曾和赵金亮说过:

“朕若是生在百姓家,就可以和郑氏终老一生。”

如果长子朱常洛为太子,那王恭妃必然是皇贵妃,甚至可能取代王皇后的地位,而这样一个对太后唯唯诺诺的女人在自己身边,实在是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偶尔的春风一度,在自己都已经遗忘的状况下,突然多了一个儿子,万历皇帝始终觉得没有真实感,他感觉这个不是自己的儿子,而郑贵妃那个才是。

不管心中再怎么不情愿,局面已经到了这般,万历皇帝怎么想都想不到有什么反转的机会,他突然感觉心如刀割,自己好不容易有了王通、李虎头一干的好朋友,却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将他们埋葬在了北疆。

李太后拿起手帕擦拭了下眼泪,起身走到了珠帘之后坐下,涩声开口说道:

“皇上,等下说也不迟,先看看有什么要紧事!!”

万历皇帝伸手揉搓了下脸,这还是他在虎威武馆的时候学王通等人的做派,镇静了些,扬声开口说道:

“进来禀报吧!”

外面刚有人答应了一声,却又有人高声喊道:

“太后娘娘,万岁爷,奴婢有要紧的事情禀报!!”

能听到外面一干人纷纷乱乱的问“张祖宗安好”“张公公也来了”,这声音万历皇帝每日都能听到,自然知道这是张诚的。

“一并进来吧!”

张鲸比较倾向李太后,张诚自然是倾向万历这一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急事,让张诚、张鲸这么着急的跑过来,如果次一等的事情,张鲸可以晚些来,万历皇帝马上就是想到,双手猛地抓紧了把手。

张诚和张鲸进了屋子,连忙跪下给李太后和万历皇帝见礼问安,两个人脸上都有惊愕无比的神情,万历皇帝开口问道:

“是不是王通那边有消息了,快说,快说!!”

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屋内屋外在这一刻安静无比,张诚磕了个头先说道:

“奴婢这边是王大人自军中传来的奏疏,张鲸那边应该是东厂传来的消息,张鲸那边先说,奴婢这边也好印证一下。”

万历皇帝此时那里顾得了这些,只是在那里急忙开口说道:

“快报,快报!!”

张鲸在地上磕了个头,展开手中的折本,看了下内容,不可置信的神色又是出现在脸上,不过随即出声诵读道:

“战场之上,万事纷繁,小的不敢说尽看到,尽听到,只把能确认的几桩报上,大战共两战,第一战破鞑骑五千,斩首近两千,第二战鞑虏似乎出兵近十万,亦被我军大破之,斩首或两万,或三万。”

读到这里,以张鲸这样办了多年差事的,都忍不住抬头看看万历皇帝的神色,然后再看看珠帘后,尽管什么也看不到。

“大胜之后,第二日巨炮轰归化城,城墙被轰开,大军涌入,城内鞑虏敌军多有来不及逃跑的,巷战中被杀者大半,俺答部僧格都古楞汗以及三娘子,又王子扯力克,在王宫负隅顽抗,都被火炮轰杀于王宫之中,此时小的不曾亲见,但夜间远望,王宫皆成废墟……小的传此信笺时仍觉虚妄,以这几日所见所闻,俺答部似已覆灭……”

万历皇帝的眼睛瞪的很大,他同样也是不能相信,担心了这么多天,这么多天的信息不通,突然间有急信传来,居然就是大胜。

这样的胜利,似乎不能用大胜形容,这是一场完美的胜利,但实在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近二百年的劣势,就这么三万人出塞就轻轻巧巧的完全反转过来?没有亲眼见到,谁也不会相信,再说了,大明军将谎报功绩的事情又不是没有。

“小的知道呈报上所说实在是不敢信,小的所说都是真话,还请各位大人等别处军报到了之后一并呈上……”

张鲸说完之后,看到万历皇帝的愕然疑问,开口解释说道:

“东厂在归化城那边有细作潜伏,因为王大人率军前去,路上消息断绝,所以那边来的消息也是晚了些,万岁爷,奴婢……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这等事,实在是……闻所未闻,还是谨慎些的好。”

实际上,这封呈报上那半信半疑的语气,更是加深了可信度,但有明一代,除却太祖和成祖两帝在位,其他时候从未有过如此的大胜,的确是不敢就这么确信。

万历皇帝沉默了会,立刻将目光转向了张诚,张诚连忙说道:

“奴婢刚刚接到王大人送来的奏疏,就直接奔着这边来了,时间应该和张鲸这个相差不远,可以互相佐证。”

说完,他展开手中的奏疏,开口诵读,前面的敬语套话,万历皇帝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他只是听到了最关键的部分。

“……陛下天威护佑,臣亲率兵丁攻入鞑虏城池……鞑虏酋长僧格都古楞、三娘子、扯力克等人顽抗不降,都以在炮下粉身碎骨……臣所率兵马斩首三万有余,缴获无算……俺答部西域尚有数千残兵,但多为裹挟,已经不足为患……归化城以及土默川之地,尽是陛下所辖,世上再无俺答部……先奏明陛下,让陛下放心……请陛下派人去前来点检……其后情状,另有奏疏……”

张诚读完了之后,又是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按照张鲸所读的东厂呈报,王通所说的应该不是虚妄,若假报军功,千余首级已经是大胆,岂有报三万余的。”

顿了下,开口接着说道:

“万岁爷,奴婢觉得,细究起来,却也不怎么稀罕,宣府那次,王大人率三千人斩首近五千,在古北口外那一次也是几千的首级,现在他统帅三万大军,有这等大功绩也不是那么的不能相信。”

“王通不会骗朕,王通不会骗朕,他说大胜了,那就一定是大胜,一定是大胜!!”

没等下面的宦官说完,万历皇帝喃喃自语的站了起来,他踉跄着走在屋里,脸上全是狂喜的神色,张诚和张鲸对视了一眼,都是跪在地上没有说话。

万历皇帝边走,边激动的说道:

“当日阿勒坦死了,僧格都古楞和三娘子对峙相争,你们这些没骨气的不敢趁势去攻打,反倒是派人去说和,还是王通,还是王通,他真是给朕争气,这等大胜,这等大胜,果真和他说的一样,是丰功伟绩,是名留青史的大功业。”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停住了脚步,脸上狂喜变成了愤怒,愤怒渐渐变得狰狞起来,他开口说道:

“天下人,天下人,什么消息都没有,就盼着王通的这支军队覆灭,就盼着咱们大明吃亏败仗,他们就这么盼着朕这个天子说话无用,再没有信得过的臣子,外面多少书生整日里呱噪,就想让朕治王通的罪,就想让朕自承错误,要不是王通……朕还记得签订合议那消息传进宫中,父皇闷闷不乐了整日,朕还记得父皇说,这是以天下的金银,贿赂鞑虏求和,但今日,但今日,朕的大将灭掉了俺答,灭掉了俺答!!”

万历皇帝这般癫狂的模样,张诚和张鲸对视一眼,也不顾礼节,连忙站起搀扶住了万历皇帝,张诚急切的说道:

“万岁爷,大喜大悲都要伤身,万岁爷且宁神,且宁神啊!!”

被张诚和张鲸两边架住,呼唤几声,万历皇帝晃了几家才算是冷静下来,他猛地甩开架着他的两个人,看了眼自从消息传来就安静无比的珠帘后,万历皇帝突然大笑出声,平日从不在人前张扬的万历皇帝大笑的有些疯狂。

张诚和张鲸也有些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等笑声停歇,万历皇帝整整自己的衣衫,向着珠帘后躬身行礼,开口说道:

“太后,儿臣先告退了!!”

七百八十六

……万历十二年二月中,慈圣太后忽病,上殷切慰问探望,并令天下督抚寻找名医,为太后诊治,天下皆称至孝……

……武清侯李文全以才智愚钝不堪京营事辞官,上再三挽留,后准之,京营之事,原本为内官及文臣统管,李文全此为,甚至恬淡进退之道……

……有襄诚伯次子陈思宝,有御用监采买皇商唐家幼子唐四海,以及亲贵子弟几人,皆虎威武馆出身,忠心耿耿,勇武机智,通晓兵法,被提拔为各营都督……

……自锦衣卫指挥同知王通为钦差去往山西,情形一日一变,起初群贤方以正道斥之,后来,情形急变,今日为宗禄,明日为剿贼,后日又为防虏,再后,已经总督大同,众人皆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

……万历十一年十月起至万历十二年二月,京师众人惊惶日甚,皆传俺答虏寇将破大同直逼京师,有人于城门处大呼,全城躁动,几酿成大祸,锦衣卫经王通整训之后,已为虎狼鹰犬,闻乱四出,乱局顷刻而定,此事虽有功,但如此勇悍之内卫,将来必有祸患……

……笑天下人之胆怯,平素自称,总曰天朝上国,万国来朝,王通率军入北疆,无一确切消息来,却皆以为王通所率兵马溃败,不自信若此,想来可悲可笑……

……百姓黎民,不通文字,易为奸邪蛊惑,今观京师士林,何尝不是如此,无缘无故,皆称王通败矣,说来可笑,如此太平年,竟然有如此多人想不太平,想兵败亡国……

凡是经历过这几个月的人,都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记载和感想,不过是五个月不到,人生百态,喜怒哀乐,朝局变化,战局反复,都是精彩纷呈,轮番登场,让人目不暇接。

亲身经历者,或者感慨,或者自嘲,或者嘲笑,都有各种不同的感想,不过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谁也没有想到,王通居然会取得这样大的胜利。

百姓们的情绪最为直接,也反应的最快,当这个大胜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京师持续了好久的慌张和惊恐瞬时间一哄而散,人人都有昂然兴奋的神色。

各个酒坊茶肆都是挤满了人,说书先生也开始说王通单枪匹马,一日之间连败鞑虏百余名大将的故事,京师的酒、肉、糖果各项物品的销量,都和节日差不多,欢腾喜庆。

大捷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最忙的反倒不是内阁六部,而是内廷的司礼监文书房和外朝的通政司,对于要求严办王通,从重治罪,以及要求派人管理天津卫的奏疏,万历皇帝下令,不必批复,一概发还本人。

那些说王通肆意妄为,导致三万大军覆灭的,那些说天津卫重地,一定要派文臣前去管理的,还有说天子应当摒弃内官和武臣的蛊惑,多听文臣的话的,都是被发还了回去。

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奏章,再看看如今的真实状况,尽管奏折上没有一句朱批,尽管言辞最激烈的人也没有被申斥或者治罪,可这等情况,脸皮再厚的人也觉得受不了,好像是有人在当面狠抽自己的耳光。

对于这样的胜利,连万历皇帝都表现的那般癫狂,下面的人震惊愕然可想而知,京师文官士林,判断错了局势,说错了话,一时间都是哑口无言。

这纷纷攘攘之间,有些小事就不为人注意了,比如说武清侯府有几位清客因为偷拿武清侯财物,还有私通武清侯府的下女,被抓住之后打了个半死,直接送到顺天府问罪,这等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可怜。

不过,各处报往宫中的呈报上,却都是说到,武清侯府这几个人送到顺天府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不过武清侯家什么身份地位,打死几个下人算什么,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闭着眼睛也就过去。

……

接下来就没有什么消息断绝的事情了,从归化城那边一封封奏疏送来,在万历皇帝的督促下,内廷和外朝各个衙门高效率运转,一桩桩的政策被定下。

蓟镇出两营共六千人,大同六千人,为归化城守兵,兵卒所在边镇军属尽快迁移至归化城,归化城为军镇,不设文臣,由内官挂司礼监衔头去往镇守,又由御马监拣选两掌司,一为精通军务管理军兵,二为通晓经济,管理田地贸易,抽取税赋。

归化城领兵武将为分守参将,直属于禁军统辖,不受大同以及宣大管辖。

因为归化城距离京师很远,所以给了归化城的镇守和军将自决的权力,而且允许在归化城收取的税赋粮饷直接支给军饷和军粮,这等于让归化城的镇守和军将成为了半独立的状态,必须要有所节制。

这个节制并不是派文臣过去督抚,而是在城内分驻一锦衣卫千户,这个千户下面分军法分司、巡捕分司和整训分司,专门负责城内城外的治安,其他人不得干涉。

民政之事,则是由御马监分管财赋的掌司负责,除却收取赋税管理田庄之外,他还兼领地方官的职责。

不过这个地方官也也和其他处的不同,这名民政掌司下属的吏目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