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野心家-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慌的叫喊声,引动了其余贵族的观望。
此时骑兵已经冲开了越人右翼单薄的阵线,骑兵的后面是整队成列的步兵,行进的速度极快。
越王翳怔怔地看着己方右翼已经能够看到身影的骑兵和步兵,心中骇然。
浑身的力气就像是被抽走了一般,只是喃喃道:“原来他们在这!原来他们在这!”
已至此,他也明白了墨家的意图。
从一开始,墨家众人就根本没想打成一个防御战,甚至都没想打成一个左翼击溃迫使越人退走的小胜。
从一开始,墨家众人就根本是想把他带来的这四万多善战的越人精华全部吃掉,从始至终,从无改变。
越王翳不是庸才,他从一开始就判断对了义师军阵的“七寸”,中军和左翼的结合部就是义师的七寸,若从那里突破,的确可以分割义师歼灭大半。
然而,冲不开。
随后他判断义师的右翼都是精锐,左翼中军的义师守有余而攻不足,也没错。集中兵力,在战场上冒险变阵也成功了,缩小胃口吃掉义师的右翼也想的没错。
然而,吃不掉。
他唯一判断错的,就是那七百游侠儿,他认为是墨家最后压箱底的手段,认为墨家已经无计可施,于是把剩余的兵力全部展开,进行决战。
以往,都是这样的。
可墨家的义师不是以往的军队,也不是靠数百精锐车广就能决定战场局部胜负的一支军队。
现在,越人大军已经全部展开,他身边只剩下两千君子军和一部分徒卒和弓手,以及各个贵族的私兵精锐。
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候收兵,引发的将是连锁的混乱。
撤退,在兵力全部展开后就是个妄想,能够做到兵力展开还可以撤退的军队,这天下还没有,将来数百年也不会有。
此时若能做到兵力展开已经接战,又能局势不利从容撤退而非溃退的军队,五万人足以席卷天下。
越人不行,义师不行,连最精锐的墨家的那个旅也做不到。
越王翳必须尽快做出判断,和之前将近一个时辰的阵型对抗不同,此时耽搁哪怕极短的一瞬间,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现在唯一可能“小败”的情况,就是此时此刻义师的右翼崩溃,在崩溃后迅速重整队伍向后突击,赶在义师全力合围之前冲出去。
但这种可能,已经不是微乎其微,而是绝无可能了。
越王翳心中大恸,这一战自己的精锐几乎全要断送在了这里。
这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整个战略的失败,乃至于他为王生涯的失败。
四万余精华全军覆没,越人再无机会在泗水立足,二十年内再也别想占据泗上,这里很快就会成为墨家的“封地”,没有冠冕和封建认可的封地。
凭借区区三个邑,墨家能够全歼这四万精华,那扩展到泗水七国,越人哪里还有翻天的机会?
卧薪尝胆,二十年生聚?可勾践夫差之事人人皆知,墨家众人又知天下大势,哪里还会给自己这样的机会?
齐国难道能放弃这个绝佳的南下机会?魏韩正在和楚国对峙,根本无力分兵齐国。而赵国就算想出手,魏国为了防止赵国趁机做大,不但不会支持,还一定会在后面扯后腿——扩张可以,对齐开战也可以,但我正忙着和楚国打,你赵国想要自己干那是绝无可能的。
君子军死伤过半,他就算逃回了琅琊,又要面对着贵族逼他自杀、弟弟儿子弑亲上位的可能。
贵族们大为不满,想要迁都回到南方的那些人肯定会趁机机会逼他自杀,扶植公子上位,自己的弟弟也不是什么好鸟。
江口的吴人,听到北方大败的消息,也不会坐在这里安安稳稳,一定会想办法复国,或者是扶植听话的越人公子分裂越国。
……怎么就败了?怎么就败成了这个样子?
越王翳觉得眼前一黑,生平第一次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出征?
后悔的时候,只会后悔眼前之事,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出兵的必要性,只余下无尽的悔恨。
不出兵也是死,只是是缓慢病死。
出兵,总还有一丝获得主动权的可能性,但随着义师中军的那股黑烟、随着隐约可见正在包抄后路的骑兵,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几个贵族也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急声劝慰道:“王上!退吧!留有两千君子,尚可拼死突破墨家的围困。若此时不撤,全数都要被俘获啊!”
“那墨家的骑兵非比战车,沿路追击,迅捷无比。况且义师军阵与别国不同,他们若合围,固守又有何用?”
“结阵自守,撑到天黑,寻机突围?若在别处,尚且可用,可墨家有‘炮’,我们结阵自守,墨家铜炮猛轰,火枪齐射,如何能够撑住?”
“大势已去,不如撤走!昔年先王勾践三千甲士亦可复仇,如今越地千里,何愁不报?”
越王翳心想,狗屁!如今退回去,我的儿子们岂能放弃这个机会?他们的祖父便是弑父上位,君子军半数折损于此,我回去也是个死!
小贵族们失望、憎恨,大贵族和亲戚们野心勃勃,分封建制之下各个贵族都有禄田封田私兵,他已经失势。尤其是有着弑君弑父传统的越国。
败局已定,越王翳带着一丝癫狂,心想自己已经完了,与其逃回去受辱或者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不如死在这里。
若无墨家,他本可以借助晋楚再争霸的机会在泗水站稳脚跟,可墨家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毁了。
盛怒之下,他已经失去了理智。
反正都是死,自己死也要让墨家众人不好过,也要拼死拿下义师的右翼……或许,他是因为失败也不希望敌人好过;也或许,他想着自己就算死了也总好死在内斗之中,不如在这里给义师带来更大的损失……
绝望之下的癫狂,让他怒吼道:“拼死一冲,让禁卫君子再投入战场,猛攻面前的墨家义师!”
可他的命令下达,身边的贵族们却不执行,从前面退回的寺区狠狠抓着越王马车的缰绳,苦劝道:“王上,退回去事尚可为!昔年楚人被吴人破郢都,楚王亡于云梦,依旧复国……如今尚有机会啊!”
他一边说着,旁边的贵族们也纷纷劝导,甚至直接算是挟持着越王的车架,朝着后面退却。
前面正在交战的那些人已经管不了了,也根本没法管,现在就只能靠着身边的两千君子军和各个贵族的战车私兵死士,向后退却。
对于越王翳而言,失败意味着政变。可对于贵族们而言,活着就好,活着回去不管谁人当王上,依旧需要贵族的支持。可若是在这里擅自逃跑,可能会背上“弃主而逃”的罪名,成为新君继位后收拾他们的手段。
必须要挟持着越王翳一同逃走,这样才能命令这两千君子军一同逃窜,否则单独逃窜又容易被义师的骑兵追上。
战车上被“挟持”的越王翳最后看了一眼焦灼的战场,心中万念俱灰,看着已经阻拦在他们后方的骑兵,心中清明了片刻,心道:“待我回去,就先把儿子和弟弟都杀光,或许还能坐稳位子,大不了迁回会稽……”
第三八七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二十八)
越王翳和大贵族们逃走的时候,没有鸣金退兵,因为一则这时候退兵也是溃逃并无意义,二则担心这些徒卒们逃窜的时候可能会挡住他们退却的路。
在贵族们看来,徒卒们战斗的时候让他们进攻很难,可要是逃跑的时候却跑的比谁都快。
大贵族们基本都在附近了,还有一些仍在前线指挥,但现在已经完全顾不上他们了。
再迟疑下去,自己也跑不了。
义师的坚韧顽强他们已经见识到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扭转战局的幻想,侧翼被包,再不跑那就是自杀。
只是即便不鸣金,越王翳他们的旗帜倒伏向后逃窜不久,前面正在厮杀的越人贵族很快发现了情况不对。
暗骂一声,也自向后逃窜。
原本双方都已经拼尽了全力,胜负有时候只差一口气,贵族和主帅一逃,其余人再无战心,惊慌的情绪布满战场,争先恐后地向后逃窜。
六指看到了越王的旗帜倒伏向后退却,只可惜他不懂越人言语,不能够给越人造成恐慌。
他也不担心越王翳是在搞什么诈败,仗打到这个份上,他这个旅一级的军官也足以看明白战场的态势。
黑烟升起的时候,他就知道越人的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心中兴奋莫名,暗道:“我墨家今日事成矣,泗水至此尽属墨家!”
他知道眼前还在厮杀的越人溃败也是即将发生,他准备一旦越人溃败,立刻不管整体阵型,率队冲杀过去,这时候再犹豫就是愚钝了。
当厮杀的越人终于意识到大局已定主帅逃散的时候,六指抽剑喝道:“连队冲击,不管全旅阵型!”
率先跳出去,火枪手扔掉火枪,抽出短剑或是匕首,跟在他的后面冲向了已经濒临溃散的越人军阵之中。
越人想逃,只是,对于越人大军而言,已经晚了。
义师左翼出击的四个旅已经堵住了他们逃窜的路,唯独之前夺路而逃的越王和那些大贵族们,似乎只有骑兵可以阻拦。
在左翼指挥的公造冶看到了越王旗帜倒伏,正在退却,他心中大喜,急忙命令骑兵阻拦,让最前面的墨家的那个精锐的旅全速前进,让骑兵阻滞片刻以求步兵跟上,从而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因为之前分兵的缘故,骑兵还有三百五十人,命令下达之后,骑兵开始慢跑,朝着越王翳的后路抄去。
那里有越人君子军两千,以及诸多贵族和死士甲士将近一千,他们心无战意,但若夺路而逃依旧可能会迸发出求生的欲望,于是骑兵准备在侧面突袭,只要能够争取时间。
越王翳逃窜了不过千步,身边的君子军已经不能够保持阵型了,骑兵越发逼近,队形也就越混乱。
可这些骑兵狡猾的很,只是在侧翼逡巡,并没有直接冲击。
越王翳明白这些骑兵的想法,无非就是靠侧翼的恐吓,迫使自己身边的亲卫和仅存的两千成建制的君子军阵型散乱,到时候再冲击,根本就无可阻挡。
他心中明白,但却无法做出相应的对策。他不敢驱车狂走,战车跑不过骑兵,这他明白。一旦自己逃走,那些骑兵必然会紧追自己,到时候又怎么能够逃窜?
正在焦急的时候,一直在侧翼逡巡的骑兵终于忍不住发动了冲锋,君子军仓皇应战,但很快就被冲散。
越王翳大喜,身边的大贵族们也大喜,只要两军交战,骑兵就没那么容易追击,于是驱车狂奔。
……
战场的最外围,庶轻王和四十多个义师士兵蹲坐在一处小山坡上。
他们之前奉命出击,追击那些溃逃的越人,早早地脱离了战斗。
四个连队的追击,让越人无法重新集结,当溃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指挥,各自逃窜。
只是四个连队追击的义师,也完全打散了阵型。
最开始还能够以司马长为中心,聚集二十余人,但到后来完全也就是各自伙伴一伍追击,甚至有些追的兴起,已经全然不知身在何处。
好在各个连队的墨者和士兵委员会的存在,让士兵之间彼此熟悉,而且就算建制全乱,也会下意识地找到指挥者。
庶轻王已经完全找不到於菟的身影,自己身边一开始也就剩了七八个人,他具体杀了几个越人完全数不清。
那些溃散的越人宁可背后被插一剑,也不愿意最起码的回身反抗,庶轻王想若是这些人拼死反抗,义师的这四百人恐怕很难追的这么轻松。
现在他们跑的太远,远到只能听到隆隆的炮声。
好在他登高疾呼,很快便有墨者带着人围过来,或者是各个连队的士兵委员会成员,亦或是司马长之类的低级军官。
众人很多认得庶轻王,在这里他的职务最高,也最能服众,毕竟是将长矛递入到楚王五尺之内的人物。
在场四十余人,其中有六名墨者,大家商量了片刻,当即推选了庶轻王为这四十余人的头目。
有人便道:“也不知道现在打成什么样子了。”
其余人便宽慰道:“想来已经包围了越人,你听,炮声还在响呢,咱们没败。”
庶轻王道:“如今战场还在厮杀,咱们领的命令是驱逐追赶越人,现在事已毕,我看咱们还是回去?”
“总不好众人在那厮杀,咱们却躲在外面。”
“若是得胜,回到村社,众人都问:说我们和越人厮杀的时候,你们跑哪去了?这可不好回答。”
几个人咂摸一下,均道:“是这么回事。”
如今他们算是脱离了战场,若是以往作为徒卒之时,莫说主动回去,就算是在战场上也不会奋力厮杀。
如今知晓了为何而战,这庶民和贵族本身就是一样的人,并不缺乏勇气,一直以来缺乏的只是为何而战的信念。
以往打仗,自备粮食,缴纳军赋,家里的土地无人耕种,打完之后作为贵族的封地。
或者是自己打输了,那也无非是换个贵族缴纳军赋,并无有丝毫的区别。
这种好容易脱离了战场,却又返回的情况,世所罕有,但偏偏就在这里不罕见。
这四十余人有火枪手,有矛手,但火枪兵手里的火枪早就扔了,庶轻王从战场上之前捡起了一支短矛,身边还有一支短剑,身上的火药罐子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其余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模样,乱七八糟。
正商量的时候,有人望着远处,急声道:“你们看那边!”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辆马车向前狂奔,并不停歇。
山头上的人都面露喜色,纷纷道:“看来是越人逃了?”
“定是这样!”
“咱们下去堵截他们?”
有人提议一句,庶轻王看了看山下的地形,想到之前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奔逃之策,知道山下的那条小路正是逃亡的必经之路。
于是他持矛起身道:“那咱们就蹲伏在草丛之中,待他们靠近,穿刺马匹。马若受伤,他们想逃也不容易,说不准咱们还能抓一个越人的贵族呢!”
众人既然推选他为头目,便遵从了命令,沿着山坡的草丛溜到山下。
六名墨者和庶轻王,以及两个司马长,各持长矛蹲伏在前面。
剩余人蹲伏在两侧,待墨者出面捅伤了越人的马匹,他们再一拥而上。
众人蹲伏下来,静静等待。
……
越王翳的御手策马狂奔,越王翳时不时回头看看身后,之前义师骑兵的突击,彻底让那两千君子军溃散。
三百人冲击两千,原是不可能之事。可是士无战心,争相逃散,骑兵一冲,贵族又争先逃亡,竟成了这样的局面。
来的时候,信心满满,四万多大军,六千君子,汹汹之势只望一战而定,入滕而食。
逃的时候,颓废绝望,身边只有四辆战车,几辆乘车,还有几名贵族甲士,再无多人。
身后的战况已经不需要去想,结果显而易见,越王翳心中慌乱,之前战场上失败的必死之心,已经化为回去之后把儿子和弟弟都杀光的决断,此时又涌出了生的希望,因而不住的回头张望,生怕义师的骑兵追上。
驾车而逃,此时已经顾不得感慨失败,也顾不得战车颠簸。驾车的御手已经将马匹抽出了血,几只马蝇牛虻嗅到的鲜血的味道,蜂拥而至。
若是以往,以御手之术,免不得要抖一下手腕将那些嗡嗡飞舞的牛虻从空中抽落,然而现在哪还有这样的心思?
有潡水阻拦,上面又有荆河,想要逃回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退逃到糜邑,这是一座小邑,隶属于费国,退到哪里便可以换上几匹马。
越王翳心中盘算着,计算退入城内也不敢停留,墨家义师的攻城手段他已见过,如今只能趁着消息还未传回琅琊,先行逃回,纠集留在琅琊的亲信发动“政变”,趁夜杀死儿子和弟弟,万万不能让自己大败而归的消息传递出去。
只不过身边跟随他逃亡的这几个人可信吗?如果不可信,是不是需要再许诺一些利益封地?否则的话,这些人的支持很难保证,君子军覆灭,他这个越王已经失去了最大的政治资本。
车轮旋转,他思考的也更快,可忽然间就听到马匹嘶鸣一声,接着原本平稳的马车剧烈地抖动了一下。
越王翳惊抬己头,眼前一黑,前面的草丛中窜出了七八人,嚎叫着不惜性命悍不畏死地举着长矛朝着马匹刺来……
第三八八章 政行百里谋万域(一)
庶轻王不知道车上的人是越王,只是猜测这车上是个越国的贵族,大人物。
他见过大人物,比如楚王。
所以心中既没有要俘获一名大贵族的兴奋,也没有出于血统身份数百年积累下的对贵族的恐慌。
他只是在尽一名义师墨者的责任。
长矛撑在地上,斜斜地刺向奔驰的骏马,驷马的冲击力极大,矛杆应声而断。
留着血恐慌的骏马朝着庶轻王狠狠地撞了过去,仿佛是沛县铁匠的大锤砸向了胸口,巨力之下向后猛倒,眼前一黑,脑袋重重地跌在了地上。
等他醒来的时候,胸口剧痛,每一次呼吸仿佛都有刀子割在肺里。
“肋骨好像断了。”
他呼出一口气,咬着牙又吸了一口,胸腔的起伏带来的是无尽的痛楚,耳边传来一阵阵厮杀声,庶轻王用力歪了一下头,看到了一个背影。
他的眼前有些黑,但能看到那个背影手中的铜剑极长。
铜剑不能做的很长,会断,所以剑越长,身份越高。
庶轻王见过楚王的佩剑,也熟悉墨者的佩剑,知道这样的长剑不是义师的标配,明白那是敌人。
这个敌人的剑术极高,脚下已经躺倒了三个人,庶轻王从衣服上判断那是自己的伙伴。
于是他用尽全力站起来,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胸口的剧痛让他无法呼吸。
可他还是强忍着痛,抽出了自己的短剑,在前面那个人奋力隔开一人的长矛时,庶轻王把所有的力气用在了腿上。
猛力向前一蹬,他知道自己已经撑不起下一步。
最后的一步,他扑倒了那个持长剑的人背后,身体相碰,胸前断裂的肋骨再一次让他的牙紧咬在一起。
左手勒住了那个持长剑之人的脖子,右手的短剑抵在了脖颈之前,想要用沛县的土语冲着旁边还在厮杀的敌人喊一声“谁动我就弄死他”,可这一句也没有喊出,就觉得胸前剧痛,似要晕厥。
晕厥之前,他隐约听到后面传来了马蹄声,仍旧在想……是战车?还是义师的骑兵?
……
战场上,一个压缩之后的口袋已经完成,剩余的越人突围不出,被挤压在越发狭小的空间内。
等到大炮开始朝着密集的越人轰击后,越人连逃走的欲望都丧失了,很多人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傻傻地站在那里,扔掉了武器。
大局已定。
适骑在马上,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从三个月前开始诱骗越王逼他野战,再到战场上阵型对抗,诱骗越人在靠近潡水一侧展开,再到最后的包围成功,适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猛跳过多少次。
四万多越人已经全数溃败,除了最开始被第七旅驱逐出战场的那些,以及最后跟随越王逃窜的那一些,剩余的全都被围困在义师的包围中。
一场利用机动优势的围歼战,适犯了很多错,但最终凭借义师远胜于越人农兵的素质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笨且呆,错过的很多战场的时机,甚至于右翼差点崩溃,因为越人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计划来,可最后胜利的还是义师。
身边的传令兵看着已经大获全胜的战场,感慨万千地说道:“适,一场大胜。”
适笑着摇摇头,又点点头道:“是啊,一场大胜。”
想了想,又道:“平庸之将,善战之兵。这是军制的胜利,决胜在战场之外。”
那传令兵想了一下,问道:“这就是你所谓的,战胜于朝廷?”
适点点头,点头道:“算是吧。嗯……就是。”
正要解释一番,几名骑兵从远处疾驰而来,传令兵皱眉道:“这样跑,马要受不了的……”
嘀咕几声,那几名完全不惜马匹的骑兵冲到了适的身前,喘息了几声,为首的那人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庶……庶轻王……又俘获了一个王!”
适反应了一刻,忍不住大笑道:“自此之后,庶民亦可轻王侯!”
……
夜里,城寨内。
油灯点起,时不时传来伤兵被烈酒清洗伤口的惨叫声,忙碌的、穿着巫祝服饰的女人跑来跑去,那些刚刚在战场上厮杀过的精壮汉子却不敢挡住这些女人的路,她们都是医者。
大战已经结束,以义师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越人被杀八千,两万八千人投降被俘,剩余的逃走了一些,还有一些跳河被淹死或者靠着在高超的游水技术逃到了潡水对岸。
义师阵亡两千余,右翼的四个旅阵亡人数最多,但除了三个连队因为擅自冲锋等问题被全灭之外,剩余的建制全在,而且已经见过了血,假以时日恢复过来,便是一支强军。
战场的事,自有专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