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野心家-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右军主将骂道:“你懂个屁!”
“现在那一旅就算溃败,我们能如何?”
“山下墨家已经部署完毕,不能一鼓而下。到时候万一士卒不听令继续冲击,必要在溃,后续无援,那是白白送给墨家!”
“你再看看两翼!墨家已经在营垒处立足,席卷两翼,两翼必溃。”
“现在当务之急,是重整队伍,带中军援军一到,立刻成列冲击营垒,让墨家无暇席卷两翼。然后再派两旅支援两翼,以求稳住。”
齐右军主将剑指山下仍在缓缓交战火枪射击的两翼道:“两翼各再需要一个旅才能稳住。”
“可若是不攻营垒处,那两个旅也是白送,墨家席卷两翼,两边各支援的旅顷刻就要败。”
“墨家现在已经立足,铜炮展开,我们的炮被他们压制只能后撤。而想要让墨家立足之处不能够分兵席卷两翼,至少也要再投入四个旅攻击营垒,才能够堪堪让他们无力去席卷两翼。”
“这就已经需要六个旅。山丘之上,还需要预留两千弓弩火枪手、两个旅的步卒以压阵。”
“整个右军还需要至少八个旅!而且时间已经不多了,你这时候让我再送一个旅去和墨家厮杀?去拦阻道路让反击营垒的时间再拖延下去?”
进言那人捂脸,不能做声,齐右军主将叹息道:“再送一个旅和墨家在山丘厮杀,四个旅怎么展开去攻击营垒?再不攻营垒,左右两侧墨家便要席卷过去,到时候我们就只能堆在山上了!”
“没有山下的阵线,山丘就要被墨家分割,右军与中军被切开,不能相顾,三军岂不必败?”
齐右军主将摇摇头,明白现在还不是溃败的时候,但是墨家彻底掌握了局势,掌握了主动权。
现在墨家已经列阵,炮兵展开,齐右军主将不是不知道这时候再去进攻立足已定的墨家会损失多大,可是墨家现在夺取到了主动,逼着他不得不攻。
若不攻,墨家便可以借营垒为支撑点,只需要分出来半个旅,就可以直接将还在焦灼的两侧齐军击溃。
那样的话,整个齐军的右军,就只能全线退到山丘上。
人数少了,山丘守不住。
人数多了,乱哄哄一团,难以调动,无法展开大阵,人多还未必及得上人少。
而且山丘下的阵线营垒全失,那就等于齐军的右军和中军的结合处出现了一个垭口,一旦墨家从垭口处突破,就算中军不溃,右军和中军的联系也会被切断。
那样的话,三军也不用想着守五日,能不能守到天黑都是问题。
原本山下的营垒不失,阵线仍在,齐右军主将只需要手中有三四个旅作为支援,中军源源不断地调兵来援,就可以和墨家打成添油战,撑到天黑。
可现在,少于八个旅在手,他不要说夺回主动权,就是想要守住右翼都是个问题。
他已经不再想再说什么,只是沉重地命令道:“鸣金,收兵,墨家必不敢追。”
“炮兵后撤,以为压阵。”
“步卒整队,分为左中右。”
“左右各一旅,中二旅,待中军援军至,便即反击。”
“左右支援,中二旅与后续中军援军攻营垒。不攻山下营垒,两翼就守不住。”
沉默许久,他又看了一眼山下墨家展开的炮兵和两个旅的步卒,以及后面逡巡欲动的那些“骑兵”,长叹一声道:“不求夺回营垒,只求他们无力攻两翼就好。轮番冲击,败退再整,今日或可无忧。”
“再请主帅,右军危矣,再派来援,或让尚可再战的旅连靠近右军,随时支援。”
他挥挥手,身边人便鸣钲。
清脆的声音穿过战场,前面已经摇摇欲坠与发动了反冲击的齐旅几乎是伴随着这一声钲鸣,最后的一丝士气也彻底瓦解,一窝蜂地向后奔逃。
逃倒是不怕他们逃出战场,反正后面是山是水,退了之后在水边还能收拢整队,今日不能战,明日或还可用。
看着把撤退变为溃退的齐军,再想想之前后退从容的义师之旅,齐右军主帅再一次摇头,心道:“若非墨家深入重地,我军必败。只是,能再撑几日?临淄之军,真的能够战胜这样的一支强军吗?”
甩过脑海中的这些遥远的事,齐右军主将沉默地转身,站到了马车上,不再发一言。
山丘上,伴随着齐军的溃退,已经厮杀的浑身是血但阵型仍旧齐整的第十三旅没有追击,而是伴随着沉闷的鼓声停下了脚步,看着那些和他们厮杀了许久的齐人溃逃。
齐人已经不可能再派人来攻击十三旅了,至少暂时不可能了。
十三旅的旅帅抖了抖被鲜血浸润的滑腻的矛杆,用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声音,低沉地说道:“背起阵亡的同袍、受伤的伙伴。”
千余名士卒无声地蹲下身子,将战死或是受伤的伙伴两个人一组抬起或是背起,就在齐人的溃败中、就在两百步外齐人的注视下,重新整队。
旅帅放下长矛,抽出铁剑,喝道:“十三旅全体!向后转,慢步走,向营垒前进!”
各个连队还幸存的连长、连代表、司马长此起彼伏地传达着命令,回声一片。
片刻后,幸存的士卒齐刷刷地向后一转,齐声道:“十三旅,向营垒前进!”
然后,士卒们迈动着已然疲惫的双腿,踏出了如同鼓点一样的节拍,高举起旅旗,一如他们踏上山丘的那一刻的昂扬,慢步向前,旗帜漫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济水之战(七)
当奋力厮杀军旗不倒而撤回的十三旅抵达营垒的时候,数千名士兵齐声高喝着赞誉的词汇,那些伤兵立刻被在炮兵阵地后面的随军医者带走进行医治。
十三旅的旅帅走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六指身前,顿足停步,昂扬道:“幸不辱命!”
六指和他握了握手,用旁边的人都可以听到的声音股舞道:“适帅曾言,知道为何而战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知道为何而战的人是最有勇气的。”
“昔年孔悝作乱,子路不从,被石乞袭击,面临刀斧加身,颜色自若,正冠结缨从容赴死,以求君子之气。”
“今日我墨家为义而战于南济水,齐人势大,我们依旧可以从容不迫,以求能利天下。鼓声不散、笛声不乱、步阵齐整,只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战是为义而战、为利天下而战!而自己身居天下之内,利天下便是利于自己。”
“齐人不知为何而战,如何能胜?今日我军必败齐军!十三旅今日足壮墨者之威、庶民之勇!”
他摘下自己的头盔,面对着十三旅的将士,郑重行了一礼,身后众人皆学他脱帽而行礼,十三旅的士卒坦然接受,同时也昂首挺胸。
这是他们应得的。
他们不仅为炮兵的部署争取了时间,而且还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彻底扭转了墨家左翼的局面,其攻卓著。
礼毕,十三旅退到最后进行修整。
六指看着远处正在齐人从中军朝着这边行进的军阵,大笑道:“适帅之计,已然奏效。只是这火还不够热,还需要我们再添一把火!”
他的目光转向了还在鏖战的右侧,也就是齐右军更为靠近中军的方向,那里是第十二旅的进攻方向。
山丘上齐人的旅连正在朝那边支援,同时也有一旅在支援左侧的第十一旅攻击的位置,那里更加靠近河边。
但正是因为靠近河边,所以拿不下山丘的话,那里突破了也于大局无补,只是更加方便攻取山丘。
六指本想着自己一鼓作气,靠一师之力将佯攻打成主攻,可现在他已经改变了主意,因为之前的尝试他发现自己还是很难掌握那微妙的时机,而且伤亡可能会太大。
所以他现在观察着第十二旅攻击的方向,也就是更加靠近中军的位置。
那里易手,等同于墨家的左翼对齐军的威胁加重了一倍:可以从此地攻取山丘,也可以从第十二旅现在的位置作出威胁中军的态势,而且不会像是第十一旅攻击的方向只能影响左翼最终还是有山丘作最后的障碍。
这是他从后方疾驰到前沿统一指挥以为适创造更好的机会时便想到的大略,此时四门旅属的铜炮已经开始重新收拢。
现在他能调动的部队,有刚刚撤下来的第十三旅,有齐装满员的十四、十五两个旅,一个连的步骑士、以及一些善于剑术格斗的身边警卫。
齐右军主将判断想要维系齐人右翼不崩,至少需要八个旅投入到战局之中才能形成厮杀反复的局面。
这和六指在看到第十三旅面对齐人冲击果断反冲击、看到十四十五旅展开、看到炮兵击溃了齐军炮兵之后的判断差不多。
但他不满足,八个旅,再加上那些七七八八的部队,也就是两万人,他想要将平阴大夫最后压阵的那点兵都压迫到这边来:压阵的越少,适那边只要突破,齐军全军崩溃的也就更为迅速。
继续观察着右侧的情况,六指下令从十四十五两个旅中共抽调三个矛手连队,命令就在阵前转向,从横队变为纵队,两个连队紧并在一起。
步骑士连队在前,一个连队的火枪手和那些精锐的警卫分散在三个矛手连队的前面、步骑士的后面。
已经收拢的四门小炮紧随那个火枪手连队的后面,在四个矛手连队的左右两翼。
他自己上了马,便要指挥这大约六七百人直接攻击尚在鏖战、齐人的援军正在行进的右侧。
回头冲着第十四十五旅的旅帅道:“炮兵已经展开,你们的阵型也整队完毕,齐人便是要冲,你们只要守住并无问题。”
“一旦我带人接近右侧十二旅鏖战之处,便让第十一旅撤回来,与你们相连固守。”
守住自然是无问题,可是六指要攻击的右侧却并不是去支援第十二旅与之合兵,而是直接包抄。
这是险招,只要成功,右侧的齐人顷刻便溃。
可若是齐人的援军赶上,直抄齐人如今鏖战之处的侧翼,也会被齐人的援军攻击,一旦立足不稳便要危险。
十四旅的旅帅提出了意见,说道:“我只怕支援过去时间不够。”
六指摇头道:“我又不列阵横队冲击,而是要以纵队如同在训练场上一样,直插齐人侧翼,赶在齐人援军抵达之前一举击溃那一股齐人,与十二旅合兵再战齐人援军。”
“我算了一下,时间不但够,而且还有富余。”
十四旅旅帅惊道:“你是要用纵队行军直插过去?”
六指笑道:“昔年我在潡水,便用过一次,那一次用的不是太好,但总结之后,我已明白其中关键。”
“横队展开,那是接战队形。一旅千五百人,二百人一列在前,击鼓向前,行进速度极慢才能保持平齐。”
“纵队行军,其速度不啻于横队行进三倍。齐人如今已经摇摇欲坠,我以步骑士在前,接近后炮兵轰击,迅速将纵队转横队,矛手密集冲击,齐人顷刻可破。”
“齐人已无炮,不能袭扰;齐人无骑兵,不能从侧翼突击我的纵队;我何惧之有?”
“况且义师苦训,三日操演一次队形、左右转、横队纵队……这些正是为了实战。齐人想用,还用不得呢!”
十四旅的旅帅知六指颇有谋划,细思之后,也不再反驳,点头道:“那师长你一切小心。”
六指点头道:“一师主将,本该在阵后指挥。只是此事利大,非我不能成功。你们这里只要守住,齐人今日必败。”
再略叮嘱了几句,他便策马向前,身边只跟着两名警卫。
三个连队的矛手以八列纵队的阵型,就在阵前用行军的姿态紧跟在前面那些剑手警卫和步骑士的后面,以一个倾斜于阵线锐角的角度,跟在六指的后面朝着齐人右侧那个旅的侧翼直插过去。
昨日与今晨的战斗,齐人的炮兵已经彻底失去了前沿,而齐人根本不存在正规的骑兵,更不可能对这一支在阵前大胆才用纵队行军的队伍进行袭扰。
三百步的距离,若以展开的横队行军,至少需要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因为人数越多在保持平齐的情况下就需要不断停下来整队。
但若以纵队行进,则可能只需要四五分钟的时间。
六指明白,如果自己手里有骑兵的话,这时候只需要三五百骑兵便可以直接配合十二旅击溃齐军。
但他也明白,骑兵如果分散使用,就算突破了营垒,可终究不能在分散使用的情况下一举击穿齐人后面的军阵,那就真的打成了适最不想看到的焦灼战了。
他此次行险,用的还是骑兵包抄侧翼的经典战术,只不过手里没有骑兵,依靠义师的纪律和平日行军横队纵队的训练,将这几个连队的步卒当做包抄侧翼的起兵在用。
齐人的援军距离不远,但是他们需要整队前进,而且纪律性越差越需要更密集的方阵,不然难以投入战斗。
六指在马上计算着自己行进的距离和齐人援军的距离,早已得出了结论:自己抵达齐人前沿侧翼的时候,那支齐人援军还要有二百步的距离,半刻钟的时间自己足以击溃那一支已然摇摇欲坠的齐旅。
三百步的行军转瞬就过,那边齐人的援军发现了情况不对,也加快了步伐,但是阵型没有变。因为他们整队需要更长的时间,只能在维持原阵的情况下加速速度,可这种加快远不及纵队行进的六指。
和第十二旅交战焦灼的齐旅也发现了六指的行动,但他们没有立刻崩溃,因为援军似乎近在咫尺,这是他们还能支撑下去的力量。
只是六指没有给他们这种期待以实现的时间。
前排的步骑士略微整队之后,略等了一下后面的火枪手和精锐警卫,六指便下令让他们先行攻击。
步骑士纵马冲到齐人阵前,队形形成一个斜面,如同冲阵的战车一样向右转向。
战车转向向右,是为了车左武士可以在战车上对敌人进行弓矢射击,从而射开缺口。
战车转向向左,适为了车右武士可以用戈攻击被车左射开了缺口的敌人方阵。
而这些步骑士向右转向,则是选择用手中的火绳枪在马车用骑射的方式,起到和车左一样的效果。
齐人的投射部队都在对抗前面的第十二旅,后续防备的几个连队几乎没有什么投射兵器,步骑士靠近到三十步左右的时候向后急转,随意射击。
火绳枪装填缓慢,步骑士冲击一次也只能开一枪,可这一枪可足以在齐人军阵中打开缺口。
步骑士没有冲击,他们也不擅长冲击,疾驰向右之后,将火枪插在鞍袋里,没有选择在马上装填,而是从鞍下取出了铁剑,绕回到步卒之侧。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济水之战(八)
那四门跟随步卒纵队前进的小铜炮也迅速展开,几乎不需要调整角度,而是直接选择了正面平射,快速地装填之后,四门小炮和那些前进到足够距离的火枪手几乎同时开火。
隐藏在火枪手中的精锐警卫扔下火枪,持剑三五人一组,朝着被火枪和铜炮打出了缺口的地方突击。
六指直接命令矛手们转向,紧随其后,直接发动了冲击。
已经收枪换了铁剑的步骑士们也纵马从两侧一同突击。
这一切行云流水,迅如惊雷。
几乎是才一接战,在侧后防备期望等待援军的齐人便已溃散,正面的第十二旅没有接到任何的命令,却也知道加紧了进攻,投入了所有的兵力。
溃败只是一瞬间的事,原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齐人弃甲曳兵,向后逃窜,步骑士紧随其后开始了追击,许多齐人高举着双手,就像是昨夜墨家所说的那样表示投降,步骑士绕开那些人,追击了一阵之后朝着还在朝这边赶来的齐人援军作出了威胁的态势,却不进攻。
六指收拢部队,却没有作出防御的态势,而是迅速转向,竟像是要直接进攻齐人的援军一样。
伴随着步骑士的靠近,以及六指仿佛疯了一样的举动,已经接近的齐人援军停在原地片刻,随后便向后退去。
这一切,都落入了齐右军主将的眼中,也一样落在了远处的平阴大夫的关注下。
平阴大夫指着右翼,面露苦涩,说道:“鞔之适用兵,果然还是将主力放在侧翼!”
“义师这一战的战术,我闻所未闻。右翼危矣。”
“如今右侧,墨家攻可取丘、进可插右军与中军之间,鞔之适果然是要在右翼突破!”
六指这一系列的举动,不只让齐右军主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更是直接让平阴大夫认为墨家要主攻右翼。
因为现在的态势实在太明显了。
山丘下关键处,墨家在那里至少有两三个旅,还有将近三十门炮。墨家的起兵一直没有动,因为骑兵佯攻山丘太难。
现在墨家又在山丘的左侧切入,那里的位置极为关键,那是中军和右军的交界处,从那里切入,齐的右军就要被分割在山丘上。
而且那里适合骑兵突击,若是墨家集中骑兵从那一处突击,右军和中军的联系会被切断。
如果墨家在那里防守,威胁中军和右军之间的联系,用骑兵威胁,但主力依靠炮兵主攻山丘,那也一样危险:山丘被攻下,右军直接崩溃,中军将会直接面临着墨家侧后的威胁。
只是平阴大夫不知道,六指这边其实已经用尽了全力。这就像是一个人搬一块大石头一样,明知道再稍微加一点点的力气就能抬起来,可这一点点的力气已经没有。
然而,平阴大夫不知道作出如此大动静的六指到底还有没有那最后一点力气,所以他唯一所能做的选择,就是将所有的兵力都压向右军。
平阴大夫面向着身边的几十名贵族道:“今日一战,已到了奋死之时。右军被破,全军危矣。此时只能猛冲右军,让墨家不能再进一步!”
“君侯分封诸位,今日正是效死之时!”
众人高喝听令,齐军最后的一部分力量,也开始朝着右翼行进。
北侧六指所在的位置,六指看着退去的齐人援军,长松了一口气。
他没疯,没有炮兵的掩护、队形还不完整,他不可能选择和齐人交战。
刚才只是借助纵队突击一举破阵之后的气势,来吓唬那些齐人,义师胆气正壮、气势正足,他料齐人必不敢与之交战。
现在,他赌赢了,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时间,于是收拢队伍,就在原地整队,准备做出防御的态势。
他已经没有力量再发动进攻,而且就算还有兵力,现在齐军大军正朝着北侧支援,正面进攻必是一场恶战,得不偿失。
他知道,接下来迎接他的,将是齐人精锐和数倍力量的反扑。
反扑的力量越强,证明自己的任务完成的越好,调动的齐军越多,适那边的突击也就更为迅速:只要突破一阵,齐人无力无兵不能组织防御,齐人全军必溃。
他也知道,他要做的,就是在适那边发动突击成功齐人溃败之前,保证自己这边不会溃败,撑到最后的胜利。
若不然,他之前所做的一切,纵然有功,可到最后的失利会让这所有的功劳都大打折扣。
到了这一步,就算自己这边崩了,适那边也会获胜,可一旦崩溃义师的损失太大,后续的战略能否实行、能否还能再战临淄军团都是问题。
现在最北侧的第十一旅已经放弃了进攻,撤回到炮兵附近结阵防守,与那边的十三十四十五旅互相照应。
他自己这边也是关键处,这是齐右军和中军的软肋,齐人若是认为墨家的主攻方向在这边,那这里是必然要夺回的,而且必然不惜代价。
现在他身边只有四门炮,一个奋战许久疲惫的第十二旅,以及刚刚完成了纵队冲击获胜的那大约三分之一个旅。
危机近在眼前,六指却面带笑容,心中生出一股英雄豪气,心想今日一战若是守住,第一师如何与我师比肩?
他想愈是危机之时,愈显自己本事。
齐人已经不可能坐视右军濒临崩溃的局面,自己所在的位置极为重要,齐人必定要夺回。
不但要夺回,而且为了防止山丘下那边的部队前往这边支援,也一定会派出重兵反击山丘下的阵地。
那里炮兵也多、步卒数量也够,火枪手众多,工兵也在加固营垒,加上十四十五两个旅算是生力军,怎么也不会有问题。
唯独自己这里,可能会有危险,但他还不能现在就撤。
现在就撤,无异于告诉齐人: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只能从进攻转入防御,让开了这一出险要地。
不能撤,还要盼着更多的齐人来攻,六指深吸一口气,叫来警卫传递命令。
他不准备再增加步兵,而是只要了五门炮。
他就要靠着这九门炮和两千名步卒,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施展出来,抵挡住齐人的绝地反扑。
构想已经在脑海中翻腾,可现在还不是施展的时候,因为现在就转入防御那会让齐人心生疑惑。
所以他命令步卒整队,分为三队,梯次配置,作出了继续进攻的态势。
但实际上,一旦齐人靠近,他就会立刻变为防御。
将三个梯队的步卒放弃机动优势和火力优势更容易发挥的薄阵,而是要结方阵。
三个方阵到时候会呈品字型,九门炮就部署在品字之中,通过大阵之间的空隙进行齐射。
火枪手会藏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