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唐魂-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下,然后指着仓里原先凹槽的位置,这会儿已经被一块块木板链接,正如先前一位官员说的封盖一样,然后道:“刚才不知道是那位前辈说这个凹槽是用于封顶的,现在我告诉诸公,他说的对,就是封顶的!”
第一百二十章 粮仓里的秘密(下)
粮仓高约一丈,为了方便众人看到里面的构造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封闭,而是在侧面露出了约么五六张木板以便于演示。
这时候一位太监已经从宫门外挑着一小担子栗进入了殿中,小心的放在粮仓旁边之后就等着张毅的吩咐。
“陛下,刚才小臣给诸公说这是一个好东西,估计很多前辈都不会相信,接下来小臣便会在诸公的眼下变个戏法,就用这区区一担米来装填满这座粮仓!”说着,张毅便示意其他的几名太监用剩下的木板将粮仓的侧面也封闭起来。
还别说,经过封闭以后,这座粮仓便与普通的粮仓一模一样。
“劳烦这位内侍帮忙将担子里的栗倒入到上面那层仓里!”张毅对挑栗进来的太监拱了拱手,然后就站在一旁等待。
这位太监也不含煳,估计在宫里边地位并不高经常就做些粗杂事儿,听到张毅相请立刻就一挽胳膊上的长袖,挑起担子踩着旁边早已经搭建好的木梯就上了仓。
只见他肩挑着扁担,双手却一只手稳稳的护着两边的箩筐,朝着仓顶的口子微微倾斜,箩筐里面的栗米就‘沙沙沙!’的如同流水一般朝仓里面流去。因为中间有隔板,所以其实上面只有浅浅的一层,随着栗米不断的倒入仓内,所有人都可以清晰的看见粮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与视线持平,并且不断的朝上堆成了一个冒尖的形状。
冷汗直流!
真的是冷汗直流!
站在朝堂上的人哪一个是愚钝之辈?
毫无疑问,如果真的愚钝也不能站在这里了!
面对着眼前的场景,每一个人心里都不由的打心眼里发寒!
“诸公是不是也觉得这座粮仓是个好东西呢?”张毅侧过身,以免挡住众人的视线,笑道:“晚辈只用了一担栗米便能堆满粮仓其实也是技术不到家,据说长平仓里便的仓管技术好的半担栗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真是惭愧啊!”
说是惭愧,却并不见张毅有丝毫惭愧的样子,看到众人都消化的差不多了这才拉着程处默一共朝李二道:“臣张毅(程处默),请陛下治罪!”
李二缓缓的注视着下面众人的表情,有人愤怒、有人震惊……
“臣周旭安体察不详……还请陛下……让臣告老……!”周旭安一脸惨白,整个人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一般,强打者精神向李二施礼。
“臣魏征治下不严,请陛下降罪!”魏征也出班请罪。
……
顿时,朝堂之上立刻就站出来四五位纷纷请罪!
其实魏征还好说,他毕竟对这件事并不知晓,之所以请罪不过是因为监督不力而已,毕竟作为御史中丞的上官,他有着监督之责,属下有罪他这个上官自然也应当附连带之责。
而其他几位显然便是是牵连到这双层仓事件的官员了,一个个都满头大汗,低着头小心翼翼的用眼睛的余光注视着李二的表情。
李二到是并没有立刻发话,只见他脸上不住的痉挛,神色如同天上的云彩一般捉摸不定,话声未闻脚下已然轻启朝着粮仓走了过来。
粮仓很高,李二站过去也不过将近粮仓三分二的高度而已,他深唿了一口气,又再次看了看朝臣,突然间大笑起来,道:“好一个双层仓,好一个罔顾宵禁、好一个夜入他人宅院欺压百姓、凌辱商贾!”每说一个字,李二的声音便高大几分,直到说到最后便仿佛带着一股无比愤怒之感,右脚朝着粮仓就是勐的一登……
“轰!沙沙沙……”
顿时,整座粮仓立刻便被他以一脚之力踢的翻了下来,上面的栗米更是如同珍珠一般‘沙沙沙’的不停在地上跳蹿……
“请陛下息怒……”
“请陛下息怒……”
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李靖……一众臣子纷纷拜倒……
“张毅,程处默,你们给朕起来!如果说你们也有罪的话,他们几个就应该罪该万死!”李二走到张毅和程处默身前,缓缓的将他们扶了起来,对着周旭安等人道:“昨晚三更时分,百骑司给朕带回来一句话,你们想听听吗?”
“罪臣不敢!”周旭安一众人等立刻俯身,连称不敢。
李二冷笑了一声,强压制住肚子里的火气,道:“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的?我看你们是胆大包天了才对!你们勾结商贾欺上瞒下,低进高出、以人顶罪……你们居然还敢用这双层仓掏空了几乎一半的长平仓!仓充鼠雀喜呀!百骑司带回这句话的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朕到底有多痛心?
朕的粮仓还没有到充盈的程度你们就敢把朕的粮仓搬空一半,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说话间,李二朝着一旁就大喝一声:“杜如晦何在?”
“微臣在!”杜如晦立刻出班拱手。
“依你之见,张毅、程处默该当何罪?周旭安及长平仓署、司农寺等相关官吏又该当何罪?”
“回陛下!”杜如晦躬身道:“左武卫折冲校尉程处默、泾阳县子张毅,此二人虽不守宵禁,但事出有因,且举发仓储双层仓有功,依老臣看功大于过,当赏!”
说着,他又看了看早已经吓得面如土色的周旭安及其他几位涉案官员,道:“御史周旭安及司农寺、长平仓署等涉案官员勾结商贾哄抬粮价为先,为求自保且弹劾我大唐英杰在后,身为朝廷官员更是贪渎成性……老臣建议所有涉案官吏、商贾一应人等皆交由大理寺审理,待审理清楚之后再定罪不迟!”
……
对于杜如晦的建议李二很满意,不过他似乎忘记了旁边正等着他赏赐的张毅和程处默,一声退朝之后便出了太极殿。
只不过随着李二的离开,整个朝堂却依旧沉闷,不少人都在考虑一件事情,既然长平仓有问题,那么太仓还有其他州府的粮仓呢?……
第一百二十一章 谢礼
长平仓的事情并没有被传得沸沸扬扬,所有人仿佛都选择了遗忘一般,没有任何人提起。然而四月的长安却充满了暴躁和不安,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夜晚中各地野外就慢慢的亮出了一处处明亮的篝火,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不停地闪耀。
孙思邈的研究依然没有完成,张家庄的孵化场却变得日渐生意兴旺起来,特别是朝廷开始使用拉网式鸡鸭食蝗政策之后,鸡鸭的需求量就变得更加的奇缺。以至于能够生蛋的母鸡价格高出了以前四倍有余,就算是鸡仔也上涨到了八文钱一只,这使的老钟每天看着进进出出上门购买鸡仔、鸭仔的大户管事总是一副乐呵呵的笑容。
“少爷,这段时间咱们孵化场已经卖出去了将近三万多只鸡仔,你说要不要缓一缓?”老钟拿着本账薄恭敬的站在张毅的身前汇报道:“孵化场那边的工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过了,正好今天给他们发上个月的月钱,您看?”
“卖东西那可是商贾才干的事儿,老钟你要记住咱们家现在是勋贵,而且毅哥儿还是爵爷怎么能做这样下贱的事儿?”老太太原本还在躺椅上晒太阳,一听老钟的话立马就不干了,站起身立马就有婢女扶着,然后对老钟训斥道:“咱们家这是在帮忙,帮忙知道不?”
看着老钟一头雾水的模样,老太太就把拐杖在地上杵的‘嘣嘣!’作响,恨铁不成钢的继续道:“就说武安县男陈爵爷家吧,他们家可有好几百亩的地,这么大的地盘就需要有鸡仔儿帮忙吃掉地理的蝗虫,咱们好心好意的给他们家送去鸡仔儿,帮他们清理掉蝗虫,所以作为回礼他们就送了东西过来。
都说你好几次了,也是家里的老人了,怎么就转不过弯?以后可得儿记住了,可不敢乱说,要是被谁乱嚼舌根子的说了出去,咱们毅哥儿以后还怎么在长安城里立足?”
老太太现在非常讨厌‘卖’这个字,她总是认为如果经常把这个字挂在嘴边就算不是商贾也会被人误会成商贾。
特别是现在府里上上下下经过前段时间她的大力整治之下,现在无论是家仆还是婢女都收敛了许多,甚至连‘钱’这个字眼儿也不敢当着她的面提起。
“老夫人教训的是,老钟以后一定注意,咱们家是勋贵……不能谈买卖!”老钟赶忙诚恳的认错,并且还极力的拥护老太太的决定。
其实他现在也体会到了作为勋贵管家的好处,一大早出门就能看见一张张腆着脸恭维的朝你问声好的感觉让他如沐春风,并且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他已经能非常熟练的接受这种恭维。
“哼!知道就好!”老太太哼了一声,就撇开老钟笑着对张毅道:“乖孙儿,说到底你才是咱们家的顶梁柱,无论是府里还是庄子上都得你拿主意,你说说这接下来咱们家该怎么办?前几天奶奶还听说好多地方都缺鸡仔儿……”
虽然老太太口里说的是让张毅拿主意,可是话里话外还是希望孵化场能够继续运转,如果不是自持身份估计她老人家早就让老钟去一边忙活了。
对于老太太的想法,张毅还是非常清楚的,她现在的态度其实就是那种突然暴富的富家翁感觉,既要脸面又怕人指指点点,正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她倒好两手都想抓,于是就变成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说法。
其实张毅对这样的想法就非常理解。
这种突然暴富产生的心理,饶是他前后活了两世人,依旧常常自得。如果不是见识了太多的东西,明白当前的局势,否则的话估计和老太太也没有什么区别。
想了想,然后张毅便开口对老钟道:“既然今天是发工钱的日子就放一天的假吧,这段时间天天呆在里边恐怕好多人都分不清楚白天黑夜了,一人多给三成赏钱,就这样!”
张毅说的轻飘飘的,老钟却犯了难,看了看一旁的老夫人才小心的朝张毅问道:“少爷,放一天,那……孵化场那边怎么办?您知道,这鸡仔儿从炕上升温,到孵出来可要一个多月时间哩,且不说现在鸡窝和鸭棚那边每天送过去好多蛋,光是前段时间放进去的就有不少,这后面的还可以放一放,开始孵的蛋咱们怎么办?”
正如老钟说的那样,刚送过去的蛋因为还没有受精,也没有开始孵化其实对蛋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可是一旦进入了孵化程序,如果中途停止那么整个批次的蛋或许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变成死蛋,这样的蛋就完全报废了。
当然,如果在后世还可以把这些死蛋用来吃,毕竟毛蛋这东西虽说不被大众接受,毕竟也算是有一点儿接受基础,可是在大唐显然不可能有人接受,所以除了丢掉没有任何的选择。
张毅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孵化场那边自从孵化出第一批鸡仔以后他就没有刻意管过那边的事情。毕竟有吴老栓在那边管事,他还是非常放心的,而事实也正如他想的那样,吴老栓非常认真负责,甚至不过他的反对楞是把床铺都搬了过去,吃住都在孵化场。
正是如此,有吴老栓以身作则,孵化场才逐渐从摸索阶段逐渐走入了正轨。
不过既然说了放假,张毅自然不会说话不算话,思索了一下然后便道:“不放假也说不过去,依我看就让吴老栓把工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轮着休息一天,以后也照着这个法子来,咱们赚钱是重要,可是如果人休息不好稍微打个盹受的损失恐怕更大!”
“恩,我看成!”老钟点了点头,非常赞成自家少爷的决定,笑着道:“那我这就去把好消息告诉他们,不过说实在话,这孵化场还真替家里弄了不少钱,上个月咱们家一共送出去两万多只鸡仔、鸭仔,那些大户人家的谢礼就有将近两百贯,如果不是前面排头的时间太长,我估摸着还能更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勋贵就应该有担当
一个月的收益能有两百多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最近物价上涨的原因,不过即便是如此就像老钟说的那样,一旦孵化场那边排好了头那么以后孵化就变得非常的简单。
就像现在一样,有了一个规范的流程,并且工人熟悉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做起事情来就变得非常清楚,知道那些事情该干、那些事情不能干。最关键的是随着不断的摸索,整个工序也会被他们通过日常的工作逐步优化,变成一个相对完美的作业标准。
虽然现在孵化场里依旧有着一些缺点,但是就从整体来看,已经比孵化第一批鸡仔的时候好的太多,如此一来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活率,张毅相信这个目前大唐头一份的孵化产业绝对能给自己带来一笔非常可观的收益。
“对了,接下来孵化出来的鸡仔、鸭仔就直接送官府那边吧!”张毅思量了一下,然后开口吩咐道:“当然,接下来咱们手里的那些放养鸡鸭的人也主意把周边区域清扫一下,现如今的虫子大多都长翅膀了,飞来飞去的就算晚上点着篝火也需要预防一二,否则的话万一地里的药材被糟践那就坏事儿了!”
说着,他眉头皱了皱,想到孙思邈又接口问道:“对了,孙道长那边最近有没有什么消息?”
“孙神仙那边前不久我让人给他们那边送菜的时候去过一次,据说情况不太乐观,好像是卡在了最后一步,孙神仙和一众太医一个个的眼睛都红了!哎!都是虫子造的孽啊!”说到孙思邈,老钟就变得肃然起敬,能够一心为了百姓日夜不休工作的人在他看来都值得敬佩。
当然,这个敬佩归敬佩,就像张毅说的那样,仅仅只是需要敬佩,甚至把他们当成神仙一样摆在神龛上供养都行,但是自己家里的人却不能这么干。
因为这样干的人都是圣人,大公无私,满身的博爱,所以能够留给自己和家人的部分就几乎没有一丁点儿留存,到达了这个程度如果不是神都会被人尊敬为神。
“确实是为难孙道长了!”张毅也是一脸敬仰,所以他也打算抽个时间去慰劳一下这位老倌,也算是为建设大唐做了一丁点儿贡献了吧。
“不过少爷,咱们家的鸡仔、鸭仔能不能不送到官府去啊?您不知道,官府那边一个鸡仔给的价钱就只有五文钱,就算是皇亲国戚通通都是这个价钱,比其他地方可便宜了好几倍呢!”老钟一边说,老脸就有些肉痛起来,道:“就算是送,送一部分也成啊!”
“对,别全送过去,这么大的朝廷也不缺咱们家这点儿,乖孙儿咱们家那些孵化场的人也不容易啊!”老太太脸色也有些不好看,看着张毅道:“再说了,鸡仔儿这么小,这一来一去的肯定死不少。”
死,肯定会死一些。毕竟鸡仔小,各方面的不足就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
但是这个死亡率如果控制的好绝对会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张毅非常清楚,老太太其实也是在心疼钱,对于这个结果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于是安慰道:“奶奶,这件事其实我也知道咱们家会吃不少的亏。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正如您老人家所说的那样,咱们家是勋贵,在国朝发生天灾这样的时候就必须有一定的担当。这个时候您看看那些平民哪一个不是看着咱们这些勋贵?这次咱们吃一点儿亏,可是陛下心里清楚啊,这便足够了!”
顿了顿,张毅又侧过头对老钟道:“只要蝗灾这件事过去,这鸡仔、鸭仔的生意咱们家还可以做,像现在这样的暴利自然没有,不过也算是一个能够细水长流长期做下去的好买卖。
刚才我算了算,只要操作的好一个月百十贯钱必然是有的,而且那些牲畜的粪便咱们还可以用来给地里的庄稼和药材施肥,根本就不会亏!”
“施肥?用粪便?”老钟顿时脑袋就有些大了,不知所云的看着张毅。
张毅也是一愣,正想说点儿什么这才记起,在宋朝以前还真没有施肥这一说。
当然,这并不是当时的人特爱干净,而是在古人千百年间的传统观念里根本就没有施肥这一说,他们都固执的认为除草、浇水以及土地其实就是获取收成的必要条件。
当然,也有最原始的施肥方式,比如刀耕火种的‘火种’就是采用通过焚烧植物枝叶,然后通过草木灰播撒的方式来对土地进行施肥,除此之外根本就任何通过其他方法让土地变得更加的肥沃。
想到这儿,张毅才解释道:“老钟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关中土地的收成现在是越来越少!别的咱们不说,就说同样咱们张家庄,几代人以前一亩地种上栗大概一年能收到三百斤,可是现在你看看,一亩地能收到两百七八就已经是上田了!”
“是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老钟叹了口气,道:“庄户人家就是看天吃饭,太阳小了长势不好,太阳大了又怕天旱,还有雨水也是个麻烦,遇上个风调雨顺的年景自然好一点,年景不好想填饱肚子都难!地里的粮食欠收这事儿我也听人说过,难不成还有别的法子?”
“所以就需要施肥了!这庄稼其实就和咱们人一样,需要吃饭喝水,可是仅仅只是吃饭喝水还不行。”想着直接说施肥张毅怕老钟听不明白,就解释道:“就像庄子里的娃子,家里生活开的好一些的就长的壮实,不好的自然就三根骨头两根筋。庄稼除了需要太阳照射、需要雨水滋润,同样的也需要营养。”
说着张毅就指了指院子角落边的一颗万年青,道:“咱们就说说这颗万年青,这东西庄子上其实好多人家都有,可是为什么咱们家这颗就长的壮?其实你不知道,每次我吃不完的饭食就倒在它的根脚处,而这些饭食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变质,变成它能吸收的养分,所以它就长的特别高大,叶子也肥厚!”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的付出比你大
“少爷你这么说我倒是明白了一些,按照你的意思是这鸡鸭的粪便也能在地里使?”老钟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着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就忍不住问张毅:“咱们要不要找人收集一些来年用?”
“这个自然需要收集,不管是牛粪还是鸡粪、鸭粪,甚至是人粪其实都是非常好的肥料!”张毅一边回忆这记忆中农村处理这些农家肥的办法,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距离人比较远的地方,比如山脚边什么的,把这些收集起来的粪便堆积在一起就好了,这东西味道太大离的人近了还真受不了!”
对于老钟的执行力张毅是非常放心的,而且非常衷心,如果不是看在他的年纪实在是已经有些大了,张毅甚至还想再弄出点儿事情来。
不过即便如此,如今张家庄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闲人了,所以即便是心理还有很多的想法至少在没有充足的人力来完成前都只能搁浅。
老太太最喜欢的就是看着自己的孙子指派人干活的样子,对于张毅滔滔不绝的言论总能让她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缝的慢慢细听,听到张毅吩咐完了老钟之后就准备回内宅。
出了子爵府,张毅就准备去看看孙思邈,路并不难走,一个人懒懒散散的两柱香的时间就来到了道观下面的封锁线。
“见过泾阳县子!”一位军士赶紧抱拳行礼。
对于张毅这位没有架子的爵爷他们还是非常喜欢的,虽然来的次数不多不过却非常平易近人,特别是现如今这些家伙天天守在山脚那儿也不能去,就算是能与人多说两句话都是奢望。
“诸位辛苦,辛苦!”张毅也赶紧抱拳回礼,朝四周看了看,没有发现月十一的影子,就对军士问道:“月将军可在此?
“回县子,月侍卫刚去道观,似乎是里面有一位太医累昏过去了,他去看看!”军士笑了笑,用半公式话的语气道:“要不我帮你上去找他?”
让月十一来见自己,张毅不干奢望,人家怎么说也是李二陛下身边的人,虽说只挂了一个侍卫衔,不过张毅却非常清楚这家伙在李二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就以李二让他来张家庄负责警卫农药保密这样的大事来看,如果说月十一是李二暗中的秘密机构头子就非常可信。
拒绝了军士提出带自己上道观的要求,毕竟协助道观研究本来就是张毅的工作,这段时间整日里在家里养尊处优,人家在道观里累死累活……想想就觉得有些开心。
毕竟有人干活自己就不用受累,肯定是一件好事。
顺着已经被人修整过后的山道很快就上到了道观,老远就看见三两个年轻一点儿的太医正拿着一只用竹筒做成的喷雾水枪朝着一个竹编的笼子里喷洒水雾。
竹筒后方是一根木棍,在里面的一头应该是缠了布条之类的东西,儿竹筒的前方就是很小的小洞,他们就是通过累死打针的方式吸水,然后喷洒出来的。水雾很细,也很均匀,这不由的让张毅不得不佩服这些古人天才般的想法。
不用细看,张毅就知道他们应该是在实验农药的药效,毕竟无论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东西都必须经过实验或者说临床才能看到它们真正的效果。显然,它们干这样的事情应该不是第一次了,当一个人喷完了竹筒里的水之后,立刻另外两个人就在一旁开始仔细观察竹笼里蝗虫的反应。
当然,对于这种以身试毒的崇高精神张毅是非常赞同的,可是你丫的刚刚才喷了农药也不带个口罩就傻楞楞的跑去做记录,这不是嫌命长么?
正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