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唐魂-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如今天色已经蒙蒙亮,早起做生意的商贾,街道上的行人……早已经络绎不绝!

好在有伯爵的身份做依仗,并且又是这么一条长长的队伍,路过的行人除了时而停下来指点着马车议论是哪位勋贵之外并没有出现挡道之类的情景。

很快,也就一两柱香的功夫,马车就紧靠在上次和孙思邈进宫的那条巷子口停了下来。

允人再次帮着张毅理了理身上的袍服,张毅就大咧咧的拿着腰牌进了门。

或许是早就收到了张毅今日会进宫的消息,早早的就有一位太监等候在了门后,一见到张毅就忙着迎了过来。

“哎哟!我的好伯爷啊,您可算是来了!”太监满脸欣喜,拉着张毅就往里走,一边走还一边道:“现在都快辰时二刻了,太子以及几位王爷、公主都早早的进了学堂,您要是再迟上一会儿,等到先生到了可就要挨板子了!”

张毅知道,太监嘴里的板子其实就是戒尺,想到如果当着一大群人的面伸出手被打手心,张毅就有点儿不寒而栗。

要知道,古代的戒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煳弄过去的。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戒尺上面出人才!

若要使先生用戒尺打了学生,不仅不会有家长满大街的告你体罚,甚至还会专程请先生喝酒!在他们看来,只有严师才能教授好学生,至于学生挨打,那正是先生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

否则的话人家先生吃饱了撑的,谁没事儿管你学生上课到底是睡觉还是打唿噜啊?

所以,如果真要是因为迟到被李纲用戒尺打了手心,张毅就算有一百张嘴,他还没办法跟人讲理去。

穿过阁楼,走过巷口,七扭八拐的两人很快就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庭院跟前。

庭院不大,不过却非常古朴,青石板铺就的地面非常干净,还没走进去就听到里边朗朗的读书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告辞了太监,一走到门口就看见坐在前面的小胖子正摇头晃脑的朗诵着孔夫子的《为学》。

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无论是吐词,还是断句,都有模有样!

对于胖子张毅就非常注意,特别是皇宫里的胖子就更为注意。

仔细的打量了这位胖子两眼,张毅就已经猜到了这位的身份。

魏王李泰!

除了他,张毅实在是想不出到底还有谁能有他这般块头,最关键的是这家伙还真和其他皇子公主不一样,无论是坐姿,还是神采,如果不是因为胖的话简直就是一位满腹才华的读书人。

而李承干则是坐在最后一排,因为身高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自己是这些弟妹大哥的缘故,他总是非常注重仪态,看没看进去书张毅看不出来,但是这表演的性质却是一目了然。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入学(中)

李承干也发现了张毅。

“栗子,你可来了!”李承干朝着张毅微微一笑,然后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桌子道:“昨天知道你要来,我早就让人给你准备好了!”

张毅朝着旁边一看,笑道:“那就多谢殿下了!”

对于李承干,张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感情绪,如果不是因为这货将来造反会连累自己的话,张毅甚至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

无论是上次在春芳楼专程来看自己,又或者说现在居然会费尽心思来向自己示好,无论那一点看来其实都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甚至还有些礼贤下士的味道。

当然,能这么做的人显然是有别的用心,但是至少从这一点看来人家对你的重视程度就不低。

李承干朝着张毅点了点头,道:“栗子,你出来宫中进学,可要注意一下师长的癖好,特别是李纲先生,他最是刚正不啊,待会儿来你可切记不可冲撞与他,否则的话可就不好过了!”

“哦?是吗?”张毅侧过头,装作吃惊的样子,问道:“难不成李纲先生是那种特古板的人?”

声音有点儿大,顿时就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

“皇兄,这人是谁啊?”一个穿着长裙的小萝莉朝张毅看了看,然后问想李承干。

其实不止是小萝莉,甚至整个堂中的人几乎都一副见了大熊猫似得的眼神望着张毅。

他们非常好奇,眼前这人到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真的无所畏惧,居然敢说李纲先生特古板!

“呵呵!”李承干脸上有些尴尬,朝着张毅拱了拱手才对小萝莉道:“这位乃是泾阳县伯,张毅,前些日子父皇已经下旨,让他做皇兄的伴读,初来宫中有些不知规矩也是……咳咳!也是正常的!

不过你们几个小鬼头待会儿可不能乱说!”

说着,李承干就做出了一幅兄长的架势,扫视了一遍众人。

众人顿时缩了缩脖子,不过张毅却是看的非常清楚,有一个人这时候却是露出了一幅不屑的神情。

魏王李泰!

张毅在心里记上了这个名字!

在后世历史当中,这位魏王殿下一直以来就以聪慧自居,因为深受李二和长孙溺爱的缘故可以用目中无人来相容,无论对任何人都是一副高傲的样子。

正因为聪慧,而且又受李二的喜爱,更是在其九岁的时候便被李二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

除此之外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达22州!

相比同时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

两相比较之下,他的封地几乎是其他亲王的两倍有余,如此深厚的圣眷就让他觉得李二对他抱有信心。

正因为如此,所以李泰渐渐的便生起了和李承干一决高下,争夺帝位的野心!

所以张毅就觉得,李承干之所以会听从侯君集的怂恿造反,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这个魏王李泰。

假如不是因为李泰已经有了与他分庭抗礼的实力和野心,甚至在李二的默许下还有了开府建牙的权利,在这种自身残缺,并且有人将取而代之的情况下,李承干作为太子不造反才真特么的奇怪。

想到这儿,张毅就不自觉的朝李泰多看了两眼,直到李泰也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回过身,张毅才将目光扫向了一边。

“栗子,你能不能小声点儿?”李承干有些无奈,苦笑着对张毅道:“我的这些弟弟、妹妹可每一个是省油的灯,等到中午散学之后你可得出血了!”

“出血?”张毅有些疑惑。

心说这这群小家伙难道还能把自己吃了不成?

正说话间,门外就响起了一阵不急不躁的脚步声,当脚步声越来越近的时候,整个学堂就立刻安静下来。

只见一位老态龙钟,并且是鹤发童颜,蓄着一大撮白胡子的老头手拿着一本书,缓缓的走了进来。

李纲!

张毅不尽仔细的打量起眼前这位传说中的帝师来。

不过看过之后,就有些大失所望,因为眼前的人除了穿的干净点儿、稍微保养好一点儿之外,事实上就和孙思邈差不多。

当然,孙思邈还差了一点儿气场!

“早日的课业尔等可都做好了?”走到正前方,李纲将书册放于案桌之上,然后就开口朝下面的一众王爷、公主问话。

“回先生的话,做好了!”

……

异口同声,仿佛锤炼了千百遍一样的异口同声!

张毅甚至以为是这些人早就排练好的一样。

李纲这才点了点头,然后背着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话间,眼睛就已经看向了张毅,笑道:“今日学堂有远道而来之同窗!姓张明毅,你等等下可与之交换姓名,否则同窗一场只识其人,不知其名却是不可!”

短短的几句话,便是引经据典,张毅简直不佩服都不行啊!

心里暗想着幸好是《论语》而且还是学过的大名鼎鼎的《为学篇》,如果要是换成《大学》又或者是《中庸》的话……那就傻眼了!

随着李纲发话,立刻便从右边的一位熊孩子开始就开始一个个的站起来互报姓名,不过还好,虽说是学堂,不过人却不多,除了李二的皇子、公主之外就只有十来个诸如宗人府或者皇亲国戚之类的人物,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各自介绍完毕。

“张毅,进学之前老夫向问问你,你以前可学到何处?”李纲缓缓问道。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李纲认为首先的便是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之所以先问张毅以前学到了什么地方,除了了解清楚张毅的学习进度之外,也是想通过张毅的回答来观察张毅的人品以及心性。

张毅顿时就傻眼了!

学到了那儿?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甚至还有外语!

可是这些东西都特么是后世的东西,就算是张毅他说出来,李纲也不知到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入学(下)

想了想,张毅才朝着李纲拱了拱手,不好意思道:“回先生的话,以前家父在的时候也请过两位先生教导,不过那时候顽劣仅仅只是开蒙。不过后来也读了一些杂学,对于孔孟之学尚未涉及!”

“哈哈哈哈!”

顿时,整个学堂便响起了一阵的哄笑声!

其实也难怪,张毅且不论学识,长得也算人模人样,而且在这些人里边除了李承干和另外两名学生之外,就算他的年纪最大。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儿!

人家七八岁的孩童都能多多少少背诵几篇经意文章,到了张毅这儿倒好,居然一概不知,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学过,这样还来这儿进学,简直就是一笑话啊!

李纲发怒了!

而且爆发了小宇宙!

只见他顿时脸色就变得非常严肃,手里的戒尺也从袖子里拿了出来。

张毅顿时一惊!

然后心里就暗暗叫苦!

没有想到啊,就回答错了一句话,在上学的第一天就要挨戒尺,上辈子真特么做了什么孽啊!

闭上眼,手一伸,就等着挨打,可是等了好一会儿,预想中的戒尺迟迟都没有落下。

相反,耳边却想起了清脆的‘啪啪!’声。

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前方不远处,李泰正伸着右手接受李纲的惩罚!

“啪!”

又一记戒尺狠狠的落下!

李纲下手非常稳,力道也非常足,响声……当然也非常有肉感!

特别李泰的手掌肉非常充盈,所以戒尺的接触面自然就非常广,打在上面那感觉……绝对酸爽!

李泰整张脸憋的跟猴屁股一样,从他那张几乎快要扭曲的脸上,张毅就可以看得出来,绝对痛的要命。

不过李泰却并没有哼出声来,一直咬着牙狠狠的忍受。

终于,就在他那只肥厚的手掌再次变得更加肥厚的时候,李纲才住了手。

“学之一道,戒之在得,戒之在躁,戒之在满!”李纲冷着脸看着李泰,训斥道:“李泰,你为人聪慧不假,但是如果是因为你自以为的那点儿小聪明而看不起别人,将来你可要在这上面吃大亏啊!”

一边说,李纲又缓缓的朝张毅看去,然后指着张毅对李泰道:“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便是说,人与人之间,总有优点可学。

比如农夫,商贾,官员,三人虽然不同地位,不同学识,在很多人看来官员便应该是学问最大的人。可是如果让官员去从商呢?恐怕会赔的倾家荡产!如果让官员去种地,也许还会误了农时!

所以,学问便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还有人,还有事,这世上一切,只要是对的,只要是好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长补短,去学习!”

“而且说到学问,其实也并不是你手中的孔孟之道,这些书虽然与人有益,但终归不是全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儒家、法家、墨家、农家、杂家、兵家……都只是学问中的一滴水!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啊!”

张毅有些发晕!

怪不得李纲被称为大儒,怪不得作为前朝的帝师,到了贞观依旧被李二奉为上宾,且聘为太子太傅以教太子及众位皇子、公主。人家就从这份气度,从这份学识就可见一斑!

李泰终究还是底下了高贵的头颅,躬身想李纲行礼,诚恳道:“先生所言,泰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说着便又转身,朝着张毅再次深深一躬,道:“刚才小王失礼,还请恕罪!”

对于李泰的赔礼,张毅不知道他到底是出自真心,还是迫于李纲的威压,不过还是站起身朝着他还了一礼,道:“魏王殿下多礼了,张毅却实未学过孔孟之道,如果日后有所疑问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看着两人谦恭有礼,李纲顿时便老怀大慰,满意的点了点头,才对众人道:“刚才为师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身在宫中或许不知,不过太子应该知晓,比起你们读圣贤书,老夫倒是觉得他的学问更加有用!”说着,李纲就看向了李承干,道:“太子,今天你就给他们介绍一下泾阳县伯到底做了哪些东西,能得到老夫的赞许!”

“是,老师!”李承干缓缓起身,恭敬的朝李纲施乐一礼之后,当下道:“张毅,贞观五年七月,于岭南造网笼以渔,此物只需放入海中等待半日便可打捞,获鱼颇丰,从而以此制作鱼干,现如今我长安的鱼干便是由岭南而来!只此一物,便惠及整个岭南!

贞观五年八月,张毅试以海水为原料,创造出过滤制盐法……

贞观六年三月,张毅以铜环穿牛鼻之法……

贞观六年五月,张毅献鸡鸭食蝗之法,篝火捕杀蝗虫之法……协孙思邈以及太医院众太医制农药……”

一桩桩,一件件,除了张毅特地隐藏以及军粮之外,李承干几乎将张毅自从穿越到大唐所做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就连先前笑的最欢的李泰也是对张毅肃然起敬起来。

这里面每一件事情,可说都是利国利民,而且每一个法子如果没有一定的学识那根本就是想不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些都只不过是侥幸,可是侥幸有那么多吗?

一件事是侥幸,两件,三件,四件呢?

李承干不那么认为,李泰也不这么认为,李纲还是不那么认为!

他们几乎都可以肯定,张毅一定身怀学识,只不过他所会的学识不是孔孟之道罢了!

“好!”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张毅学的是杂学,并非孔孟之道,不过也是学问!天下学问博而精深,不过一切都有脉络相联,殊途同归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学问之道,需敏而好学,学而认知,知而用之,才方为为学之道!”

短短的几句话,李纲便总结出了学习的精髓。

如果说先前的李纲在张毅的印象里只是一个老学究,那么现在就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大儒,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是一个已经到了将学问融入到生活当中的牛人。

对于这种人,就只有一个字,服!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张毅的本来面目

显然,李纲之前就应该收到了通知,并且对张毅的情况也非常清楚,以至于让他对张毅的评价很高,甚至就以学识而言甚至超越了李泰这位学霸。

随着李纲的一通责罚和李承干对张毅光辉事迹的讲解,张毅在所有人的眼中就变成了一个对国家有用、对百姓仁慈、学识渊博的大唐三号青年。

特别是几个年长一些的公主、郡主,此刻两眼就冒出了小星星,有的甚至还侧过头偷偷的观察张毅的反应。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而现在张毅的背后却又好几个女人,感受着那一道道炙热的光芒,张毅就觉得这样的感觉非常不错。

当然,也对大唐女人的豪迈风格也有了新的见识!

“张毅,老夫观你杂学似乎颇为精深,算来也为天下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不过……”李纲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停息了半刻之后才缓缓道:“不过你却是有些疲懒,前段时间老夫身体有恙,幸陛下隆恩便请了孙思邈为老夫看病,据孙先生说那农药之事原本便是你所提议出来的,可是最后你却撒手不管,这是何道理?”

人家刚才可是把自己捧上了天,如果这会儿不好好回答的话难免有些过意不去,张毅也是头疼,随意找两句话搪塞肯定会被李纲看破,可是实话实说吧……估计又会挨骂。

不过想了想,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既然早就准备不蹚李承干这趟浑水,张毅还是觉得自己表明态度为好。

一来可以打消李承干拉拢自己的念头,二来说不定李纲一气之下将自己撵出课堂,那便最好了!

想到这儿,张毅便恭恭敬敬的朝李纲一躬到底,装作非常苦恼的样子对李纲道:“先生,非是张毅不愿意插手此事,实则是弟子根本就不通药理,如果贸然加入不仅会对孙先生以及太医院的众位太医起不到任何的帮助,说不定还会影响他们的研制。

所以,弟子就没好叨扰他们!况且弟子以为,专业的事情就应该由专业的人去做,因为他们做起来不仅快,而且好,相比不懂或者半懂的人做起来必然是事半功倍!”

说话间,张毅又看了看李纲的脸色,见他依旧面色如常,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继续道:“就像您刚才说的那样,农夫、商贾、官员,三者因为所学的倾向不同,所以就决定了他们在另外的领域做事不可能有本职业那么优秀。

农夫种地是一把好手,如果让他去从商,或者治理国家这个结果你老人家不想也应该知道结果。

正是因为如此,弟子自认为无论是对药材的熟悉程度,还是对于医术的研究都比不上诸位先生,就没有参与!”

“是吗?老夫怎么听孙先生说你所起到的作用不小呢?”李纲的脸色依旧没有变化,仿佛谈及一件小事一般,继续问道:“而且据说你手里边还有一门与医道互通的学问,不知道可有此事?”

张毅顿时就傻了眼!

原本还以为孙思邈口风紧,靠得住,没想到这老实人一般的老头居然是个吧唧嘴,有事没事居然把自己的事儿到处乱说,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而现在张毅心里就只有三个字,被坑了!

而且是被孙思邈狠狠的坑了!

不过,这话虽然这么说,张毅觉得自己如果好好解释一番的话,应该还有回转的余地,毕竟如果认了的话有李承干在场肯定不好,而且想要逃出生天,那可就是痴人说梦了。

当下,张毅便对李纲道:“老师有所不知,学生当时也就煳弄下孙先生而已,也就……也就随便说说,想不到他居然信了!

不过弟子保证,虽然是乱说,但是也有一定理论支持!当时弟子就在想,这药物对于人来说也有治病的药与毒药之分,而蝗虫和人相比,在个体上显然更加的脆弱,所以弟子就以为既然毒药能药死人,那么减轻一些比例,又或者专门研制一些对它们有正对性的毒药,那样的话必然能够解决蝗灾的事情。”

“就是这样?”李纲依旧看着张毅。

张毅挠了挠头,弱弱的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弟子性格懒惰也是一个问题,不过您可能不知道,在泾阳那边弟子多少也有几百亩的封地,再加上永业田什么的,差不多近千亩。

您也知道,这封地上除了弟子自己还有好几百户庄户,那些庄户都是没有任何能力抵抗天灾人祸的老实人,弟子身为他们的爵爷,自然也需要为他们着想不是?”

“为那些庄户着想你就天天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正在这个时候,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众人顿时一惊,忙着回头一看,李二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了门口。

“老臣李纲见过陛下!”李纲当即拱手见过李二。

与此同时,李承干及一种王爷、公主,都行礼参拜。

可是张毅呢?

这会儿脑子有些打铁,正琢磨着李二的话就看见李二已经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李师,您可别听着孝子胡言乱语!”李二一边走,一边对一旁的李纲说到:“这小子天生就是个不爱做事贪图享受的小子。你可能不知道,上次在太极宫他还亲口对朕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混吃等死!

不仅如此,一双眼睛全是铜钱,还想把主意打到那些受灾百姓的身上,若不是朕和皇后发现的及时,指不定就被这小子得逞了。所以李师,对这小子严加管教绝对没错!”

“还有这事儿?”李纲的脸顿时就黑了起来。

“当然有!”李二肯定的道:“就拿种植药材来说吧!”

朝着李纲一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李二就将就着李承干空出来的座位大咧咧的坐了下来,然后对李纲笑道:“本来这药材自古以来就是稀缺货,所以无论是百姓还是军队,都非常抢手,往往一旦有伤病,在药材短缺的情况下便是一条人命!”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条狗的作用(上)

“不错,药材大多生长与山高、野岭之间,想要获取非常不易!不知多少百姓,将士便是因为药材奇缺而撒手人寰!”李纲点了点头,对李二的话非常认可,说话间眉宇之中的皱纹便更深了几分。

“是啊!军中多白骨,尽是伤患人啊!”李二叹息了一声,接着道:“而这小子居然想到了如同种庄稼一样种植药材。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管孙思邈、孙先生要了一副专门治疗风寒的药方,然后根据药方的配伍进行种植。种植之后更是想直接做成成药,然后打着不收百姓诊金的名头去贩卖,你说这不是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