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火热)-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宇的这番话并不好听,但却是很实在的问题。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兴盛,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社会里,必然会给其他民族的生存展带来影响,说什么互惠互利彼此共赢展,都是虚假的利益诉求所引的借口,正所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所讲述的一样,每一个国家都是以人为单位所构成的庞大集体,为了生存与展,就必须要空间。

战争所富含的掠夺性,是一个国家对生存展需求渴求的直观体现,而共和国长期走来的道路,其实也是一条经济战争之路,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既是产生需求的源泉,也是起经济战争的主力,工业产品便是战争的一枚枚炮弹,所以共和国经济繁荣的背后是西方世界的全面衰落。

当彼此之间矛盾更为尖锐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国,至少也是军事和外交大国,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经济需求而服务,无论是军事冲突还是外交风云,包括现在的朝鲜半岛战争。

对于半岛战争,说好听点,共和国就是在为了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确保自身周边稳定且为了朝鲜民族独立的正义诉求而与日作战,说实际一点,其实就是共和国在为了争取获得亚洲绝对统治地位,牢牢掌握住亚洲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而努力。作为东亚地区最大威胁的日本,不幸要成了共和国崛起的个殉葬品而已。

试想一下,如果朝鲜和日本的角色颠倒一下,朝鲜成了殖民日本的国家,也就是共和国亚洲战略的最大威胁,恐怕现在共和国要教训的就不是日本了。反正,作为一个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工业、科技等等领域都全面领先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时候,这样的国家很自然会有强烈的主人翁感,既不允许其他大国插足自己势力范围,也不允许自己的地盘里出现威胁自己统治的地头蛇。

这个道理已经在经历明治维新后跻身近代工业强国的日本,欺负当时落后的大清王朝一事得到了真切体现,国家与国家之间丛林法则,比起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生存法则来得更为残路和无情,更是毫无道理可言,利益始终是主导大国战略的主要因素。

“低廉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是构成我们伟大经济繁荣的重要条件。历史已经证明,当这种需求成为整个国家需求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上了大国之路”

张宇的雷人雷语还在继续,他之所以要在教育论坛上如此讲述大国之道,也就是在向在场的所有人讲述一个观点,那就是当今的共和国已经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农业经济大国,作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利益诉求的大国,应该在新时期里学会更多的大国思维——包容与进取。

包容,当然是指包容对自己友好的弱小国家,对自己有依附性且忠实支持本国的国家。进取,自然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展,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国际事务,而并非是“人若犯我我再犯人”,而是以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尤其是对本国利益极为负责的态度看待与处理国际事务。所以,张宇所希望的第四代教育新教育理念之一,就是将固步自封的国人传统思维解放出来,以更新更好的角度审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审视这个奉行着丛林法则的世界,塑造出整个国民社会的大国思维,明白“宁肯我负天下,莫让天下负我”的世界大国内涵。

p:关于大国这个概念,小子不是很懂,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个概念也是各有见解,真正的大国应该是怎样?欢迎各位兄弟提出宝贵的大国意见,谢谢支持。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五十二章爆料者

更新时间:2011…8…184:10:18本章字数:7034

第五十二章爆料者

“上帝啊,那里真的是地狱”

刚刚踏上共和国都机场,乔布森立马冲向了自己的妻子,然后紧紧搂住,嘴上不断说着:“那里就是地狱,***日本人是真正的魔鬼。”

“亲爱的,你很好,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你没有危险。好的,亲爱的………”抚摸着丈夫的后背,爱丽丝反复的劝导着乔布森,无论他在平壤看见了什么,她都希望丈夫能好好的。

“是的,我现在已经在国了,没有在该死的地狱,没有,真的没有”乔布森说着,温柔的捧起爱妻爱丽丝的脸庞,注视着那双温柔的眼睛,心里的跌峦起伏这才缓降了许多。

办理完简单的平壤事件国际调停代表团,坐上前来接机的共和国外交部特派车队后,笼罩在整个代表团周围的不安情绪终于消散了,对于他们而言就好比到地狱去转悠了一圈儿一样,终于回到了安全的地方,心里的激动终于在要踏上回家的时刻平复下来。

由当今世界最好的商务车;即清一色奔驰三系豪华mpV组成的车队很快驶上了机场高,看着两旁共和国林立的高楼大厦,高公路上穿梭往来的车流,一直紧紧握住爱妻爱丽丝手的乔布森,看着繁华的共和国都,脑海里却浮现着平壤街头上的那一幕幕悲惨,乔布森的心里真的犹如打倒了五味瓶一般,作为一个还算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如果不是看在上帝的份上,他真的想诅咒那些该死的日本猪全都该下地狱。

“亲爱的,还好吗?”说着,爱丽丝递给丈夫一瓶矿泉水。

“我没事儿,只是有些愤怒”

乔布森抚摸了一下爱妻的乌黑秀,将其揽入怀后,眼睛却一直看着窗外,车队驶上了一座高架桥,乔布森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那些高耸的写字楼彰显着如今共和国的金融强盛,这不难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美国,金融大萧条之后在罗斯福带领下整个美国终于苟延残喘般的走出了困境,但时至今日经济依旧缺乏活力,其主要因素就是国际市场萎缩,一个当年要作势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却在悄然之间被轻松越。

究竟是奉行自由、民主的国家,才会强盛起来?还是以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一直以经济建设为心的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乔布森现在根本不知道,他只想知道为何一个弱国可以被任意欺凌,堂堂一个国家的军队竟然可以公然屠杀他国人民,而且就在他国境内?这个世界看来并不缺乏法律,也并不缺乏良知,但真正主导社会秩序的就是实力。

乔布森突然开口说道:“爱丽丝,我们移民国好吗?”

“移民?我没听错吧”

爱丽丝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不敢相信长期以来多多少少还对共和国疑似**的政治体制有些反感的乔布森,竟然能够在去了一趟战区回来后说出以前绝不可能会有的话语,就算是说梦话也都不可能的,但现在……爱丽丝看着乔布森确信无疑的眼神,她相信丈夫这一次做了很重要决定。

说实话,爱丽丝非常喜欢现在的国。这其先得益于多年前她和丈夫曾经来到过国,一起走了很很多的地方,从珠海到柳州再到上海,他们所撰写的《行走国》不久之前就被国一家电影公司买下影视权,他们以日新月异的国做一个国家宣传片,素材之一就要爱丽丝和丈夫的《行走国》。

工业强大、经济繁华、教育出色、秩序井然……爱丽丝这是第二次来到国,对于她而言能找到的优秀词汇都用来形容这个古来而又年轻的东方大国,依然显得是那么的不足。作为一个明古国,华民族拥有着璀璨的历史和人传承,有巍峨雄浑的长城,也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时代赋予了国很多新元素,让今天的国看起来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很不一样,尤其是在活力这一方面。

在校园,能够看到勤学苦读却又善于动手、勤于问的学生,低廉得可以近似为免费的教育制度几乎让每一个共和国孩子能够得到完整的高品质教育,无论他(她)是在繁荣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山区,教育从来都不分界限,因为他们(她们)始终都能集于一起,在相对于当地条件更好的地方就读。

因此,爱丽丝知道不管是在城市里漫步,还是在乡野里畅游,共和国最好的建筑永远存在于教育机构,其包括体育馆、图书馆、科技展览心等等,而且最低级的基础学校也都是县一级别的。这么做,显然是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县市人民,孩子统一就读于条件相对好的县城、市里甚至是省城,自然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爱丽丝找到了移民共和国的第一个理由,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而在共和国动辄以十万为单位计量的公司企业,“活力”一词更显突出,“包容”这词也作用明显。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共和国影响世界最大的东西就是数量巨大、质量可靠、不断创新的工业产品,小至家庭使用的生活工具,大至出行所需要的飞机轮船,共和国在用工业经济改变着世界,同样也在改变着自己。试问,没有创新的国家,能够维持工业经济的长期繁荣吗?爱丽丝显然知道答案,这是她同意丈夫移民国的第二个理由,因为有知识的人在共和国是不会被饿死,犹太人能来这儿,他们自然也能来这儿。

第三个理由,便是女人天生就对安定平稳生活的向往。在共和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构成了坚不可摧的国家盾牌,时至今日终于没人敢小觑这个曾经被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东方大国,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连轿车、电视机这些都还未见过的时候,共和国这边已经人进入喷气式民用航空时代,舒服的喷气式客机能够载着数量众多的旅客更安全和更舒适前往更远地方,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体现着市场经济的繁荣。

稳定、繁荣、强大、自由、创新、包容、自信……由一个历经数千年展的民族所构成的伟大国家,拥有着很多优点吸引着来着世界各地的精英人群,优渥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爱丽丝现自己没有理由拒绝来到共和国工作生活,但实际上真正移民共和国,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亲爱的,我支持你,不过我们怎么能全家移民过来呢?”

爱丽丝知道,对于移民共和国,只有有职业移民和亲属移民两种,亲属移民就不要妄想了,爱丽丝和乔布森都没有亲属在共和国,而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职业移民。但这种移民方式虽然针对范围广,但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如果是在某些领域有特殊技能者、杰出的科学学者或专家教授、高学历且能力突出、技术性人才,这些都容易获得移民许可,而最不济也需要走投资渠道,至少为共和国带来五十个就业岗位的投资即可赢得移民许可,或者是受聘于共和国有聘用外国务工人员资质的企业,进而以工作移民方式完成移民。

然而,两人虽然学历不低而且还是很有名气的记者,但他们并非什么技术性人才,也不可能是某些领域的专家级人才,更不可能到共和国来创造什么工作岗位,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以工作移民方式来到共和国。

“我们可以找工作,我相信以我们的能力,在共和国找到两份新闻相关职业还是不难的,而且我们有很好的在华工作履历,找到工作实现移民应该不难”下车前,乔布森安慰道妻子。

“那你现在要去干嘛?”

“我需要将一个记者该讲述的事实公诸于众”说着,乔布森指了指他的挎包,里面除了相机之外还有他在平壤地区所拍摄照片的胶卷,这些可都是他所要揭露某些事实的重要证据之一,同行其他人员或多或少都有收获,这些收获都将很快呈现在共和国外交部的特别新闻布会上并被公诸于众,这也是他们急急忙忙在共和国空军的帮助下从平壤赶回丹东后,又被共和国的外交部特别包机给接回都,然后就被专车车队接送到了外交部来的原因,或许共和国比他们更想要让世人知道某些事情。

匆匆而来的代表团车队相继驶入了共和国外交部的停车场,警戒线之外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就开始激动起来了,但蜂拥而去的他们很快被护卫代表团的武警隔离开来,乔布森等人很快被引入特别绿色通道直达新闻布会现场,而那些没有抢先得到好料的记者,自然马不停蹄的马上转移战场,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代表团即将为世界带来他们所调查的结果一事是多么吸引眼球的,而更为细心的记者已经观察到了不少代表成员的脸色不好。

“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是94年5月9日下午4点,刚刚乘坐包机从战区回到共和国都的平壤事件国际调停代表团一行7人,目前完成了平壤事件调查,现在就请我们的代表团团长国际红十字会亚洲协会会长布雷隆先生为我们讲解一番他们的调查结果”

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萧奈天很礼貌的示意主讲台从现在起交给布雷隆,这个特别新闻布会就是为了代表团准备的。走向主讲台的布雷隆看起来神色非常不好,走上台前也不整理一下衣冠,直接开口说话了。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平壤事件国际调停代表团团长,参与到平壤事件的实地调查当。几经辗转,我们对平壤事件所生的平壤南城区即日军所掌控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我们现,共和国外交部在所公布的摄像和关于日军违背国际公约的反人道行为的国联申诉,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

“在调查,我们现了日军的确存在有奴役统治朝鲜平民的行为,我们虽然没有找到日军以朝鲜平民为人体护盾避免己方伤亡的证据,但在调查我们现,日军存在有极其恶劣的行为,这其包括屠杀、限制平民行动自由、断绝粮食供应等,尤为残忍的是日军针对平民的屠杀,这不是一支军队所应该有的行为,他们更像是一群毫无人性的强盗,不是所谓的为了保障日本朝鲜总督府实现朝鲜人民幸福生活的军事力量。”

说着,布雷隆指了指台下的乔布森等随行记者们,这些记者早已将胶片交给了共和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胶片已经以最快处理好,收到工作人员给出的准备就绪手势后,布雷隆接着说道:“在调查,我有幸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了部分现场图像,现在请我们看大屏幕”

专用的图像投影仪很快将图像投影到屏幕上,第一张照片就是那张由安装在同行代表团印尼记者身上的微型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随行记者当仅有的一张关于那间尸体堆放屋子的照片,照片虽然经放大后比较模糊,但现场的基本特征还是能够分辨出来,惨死的尸体就像块状垃圾一般堆积在屋子里,虽然是一张彩色照片,但现场唯一颜色就是那些鲜血。

第二张照片是日军分粮食点的骚乱现场照片组,乔布森提供的照片是为数二十张照片较为清晰的,乔布森所拍摄的镜头大多包罗了日本军人蛮横阻止那些哄抢粮食的平民,其最让现场所有人激动就是那些竟然能饿得生吞稻米的照片,衣衫褴褛倒也罢了,面黄肌瘦倒也可以接受,毕竟经历过欧洲大战的不少欧州记者是知道配给制生活下的艰苦,但能够把人饿得吃生食,这倒是让他们长见识了。

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随后公布的几张照片虽然原来越模糊,但内容却越来越震撼,最有意境的莫过于由一位时机掌握的比较好的记者,当代表团有幸从一户连门板都没有的朝鲜家庭路过时,以快度抢拍下来的一户朝鲜家庭生活照,和一个贫民窟没什么两样的屋内布局直接体现了一个词——一贫如洗,四口之家的小家庭什么都不能做,坐成一团以绝望的眼神看着门外。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一张很模糊的街角屠杀照,整个巷子的尽头全是尸体,看样子很像是一群无辜平民被日军赶到了死巷子,然后以机枪等武器屠杀掉一样,尸体尚未得到日军处理,所以有幸从现场经过的代表团不仅看到了恐怖的现场,还闻到了令人作呕的恶臭。之前那些照片就有反应着日军那些大大小小的掩埋“工地”,俨然就是日军用来掩埋尸体的,但没想到日军竟然收拾现场的能力实在太菜,还让代表团给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小巷子,还看到了令人惊悚的现场。

最后公布的一组照片是由布雷隆等人和日军指挥官会谈的现场照片,这些得到日军明确同意的现场照片就显得很为清晰,从照片上来看日军给代表团的待遇并不算差,而且现场还请到了几位朝鲜平民代表和调停代表团会面,白白胖胖的那几位代表和之前代表团所见到的那些真实平民形成强烈反差。

“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该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而日本政府对于朝鲜半岛的侵略是由来已久的,日本对朝鲜侵略已经是剥夺了朝鲜民族的独立生存权利,而如今在平壤境内的欺凌平民、屠杀平民等事件,更是反应了日军残暴的禽兽本性,这样的军队显然已经不再是有人性的队伍,它们已经不再是为了保护其本国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国防力量,已经成为了日本天皇政府掠夺与侵略的工具………”

布雷隆越说越激动,到了后面甚至直言不讳的说日本昭和天皇就是一个残暴的赳赳武夫,这个曾经到欧洲周游过的唯武份子是一个十足的战争贩,整个日本大和民族在他的带领下已经走向了极端,朝鲜人民需要赶出所有的侵略者、亚洲不需要日本天皇政府这样的禽兽政府、世界也不需要这样一个视人命为草芥的残暴*府和军队。

布雷隆整整喋喋不休了半个小时,估计因为口渴了才结束了他的长篇幅的唾弃和谩骂演讲,在场的所有新闻记者一时之间都踌躇了,这哪儿是什么调停代表团,简直就是一个证据取证队伍,而获得日军主导平壤事件真相证据后,这会儿正在这里大声痛骂***日本军人和日本政府,这可让那些记者们为难了。

难道让他们撰写一份新闻,除掉了阐述平壤事件已经被证实为真实,并且揭露更多的好料,然后配上一些图片,接着就是很长篇幅的责骂篇幅,可这是公众传媒应该做的吗?更为后悔的是那些将现场直播的共和国记者们,整个现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布雷隆作为代表团团长,不断列举他们在现场的所见所闻,然后就是长篇累牍的责骂,好像日本人根本就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而是像拉屎一样不小心给拉出来的人间污垢一般恶劣。

“这事儿绝对荣登二十世纪最雷人事件榜,恐怕日本人的平壤事件也没有这样的公开谩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来得疯狂,不过幸好这件事儿并不是由我们经手,否则肯定会被质疑是恶意诬告。”

布会的后半段,萧奈天就接到了张宇打来的电话,看到了电视直播的张宇非常满意这样一个调查结果,由国际红十字会出面,加入各国驻华军事武官作为随团陪同,整个过程都是由调停代表团独立参与,除了来回接送并提供布会现场,整个事情和共和国再无半点关系,所以没人会质疑这一切的事实,要怪就怪共和国组织得力,以至于日军的掩饰度根本赶不上调查团的调查度。

“我想,这一次日本人可能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他们必须要为整个事件付出更大的代价”挂电话之前,萧奈天只知道张宇说了这么一句话,但这一句话显然要比现场已经接替布雷隆上台的代表团其他成员的一万句谩骂更有作用,因为共和国才是真正的爆料者。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五十三章季云飞的猜想

更新时间:2011…8…184:10:18本章字数:8532

第五十三章季云飞的猜想

薄雾朦朦,五月初的朝鲜半岛元山的清晨依旧稍显清冷,经过一夜沉睡的大地已经苏醒过来,没有晨露却依然让人感觉到空气清新,很少有的清新恬淡。

“列兵洛枫”

“到”

“从今天起,你将正式加入英勇无畏的三营一连,成为我二排二班一员。”

季云飞的同班战友汪强,因腿部被刺中一刀,至今依旧住院而不能归队。经元山战役之第二十机步师成功歼灭日军第四师团一役后,部队再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员伤亡。从开战至今,为了不影响战斗力,第二十机械化步兵师补充了部分预备兵力以恢复满员编制,此次补充进入第二十机步师的有三百六十名预备役士兵,替换汪强加入到季云飞他们所在机步班的就是一位名叫洛枫的列兵。

参战之前,季云飞所在的一连,整个连队编有四个排,即三个机步排和一个火力排。机步排每排四辆步战车,机步连的火力排有三辆122毫米自行迫榴炮和一辆步战车,加上连部的两辆步战车一共就有17o人。一直以来都是三营担负急、难、险任务的先锋连队,所以此次补充进入该连的预备士兵就有十二名,另外还有十几吨重的步战车维修部件用来维护步战车。

“二十四小时之内,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完成步战车的维护保养。列兵洛枫,有问题吗?”

“没有”

班长和班副一副非常严肃的样子给洛枫讲述着这样、教导着那样的时候,班里的其他战士自然而然的是列队旁观,不过免不了窃窃私语。

看着班副和班长不断的给洛枫念叨,周琛压低声音,就小声的对着前面的季云飞说道:“奇怪了,班长怎么不说洛枫,你小子是红旗连第一千一百四十二个兵,红旗连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钢铁连队………”

“算了吧,班长应该说你洛枫就是一个新兵蛋子,从预备役被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