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火热)-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幸花费巨资购买机票逃离爱尔兰的这些英国人,他们对自然法则的适从达到了一种另类的高度,他们对大自然的适应体现在他们对生命的珍惜上,他们活在相当认真的现实社会中,并未对一切虚幻的梦境充满童真般的渴求,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奋斗来迎合生命的需求,恰如战争来临之际,笃定大英帝国必亡的他们立马选择了逃离一样。

他们爱惜自己的个体生命,毋需去尊重一个莫须有的群体意识,狗屁一样的国家民族大义,在他们看来比放出肛门的臭屁还要一文不值,因为臭屁的排放至少还能证明自己排泄系统是正常的,而选择留在英国本土,和强大的德国拼搏,随时都有丢掉生命的危险,人的性命都没有了,说什么民族会记住你、国家会铭记,什么勋章、嘉奖等等都是废话,能不能躺在一个舒适的坟墓里都是问题,他们宁愿相信“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也不愿意去崇拜“宁为祖国存亡赴万难,也不愿做民族未亡人”,国家?民族?,算了,他们还是认为自己兜里或者行李箱里的黄金珠宝更为实在,民族大义可不能用来填饱肚子。

从起飞之后,机舱里的所有人都保持着缄默,他们彼此之间只用眼神来相互打量或交流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都不再对此斤斤计较,谁都知道,如今坐在这飞机机舱里的,在捏着那张昂贵的机票之时,就已经把对祖国的热爱丢弃在了二月的微风里,留在那即将飘满硝烟和枪弹的都柏林空气中,此时此刻的他们,更愿意半眯着眼,憧憬着到了加拿大后,自己何去何从的问题。

加拿大,英联邦成员国中地广人稀的国家之一,宜人的气候和广袤的土地让它比澳大利亚更有吸引力,更何况加拿大毗邻同盟国重要成员之一的美利坚,美利坚这个经济大国和工业大国,自美国正式向协约成员国宣战以来,进入战时经济状态,其制造产业方面的蓬勃发展酝酿出了无数的机遇,机舱里要么是大英帝国权贵亲属,要么就是富甲一方的英国富豪,他们自然想到要把自己带着的财富扩大化,否则他们就算逃离了英国来到了异国他乡,当财物花光之后,也逃脱不了饿死的囧运。

不管如何,所有人都相信,在加拿大的日子至少不会过于担惊受怕,德国再怎么强大,要想打过北大西洋侵入北美洲,这不知道需要到什么时候去了,光是入侵英国,德国就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如果真要让德国做好入侵北美洲的准备,那时间将会更长,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再次逃离灾难,逃到共和国去也未尝不是不可以。

思想上的不断运动很快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体能上的消耗,好在三架飞机的机舱里都没有婴幼儿和儿童,否则肚子饿极了的他们肯定会大哭大闹,而这个时候,推着小推车出现的空姐开始让众人眼前一亮了,统一的着装、友善的微笑,以及那手推车上的食物,这是什么服务?难道上机之前众人的猜想都是对的,这些狡诈的中国人,不允许他们带刀具、武器等等上机,就连液体饮料也不准,为的就是好等飞机上天后,待众人肚子急了,将一瓶矿泉水、一片三明治、一杯热咖啡等等卖到天价?

带着猜想也带着饥饿,所有人为了更早离开英国都一直寸步不离的待在机场里,守在飞机旁,他们生怕等他们去吃饭的时候,飞机突然飞走了,或者是等自己回来,发现自己的机票不能登机了,更何况他们每一个人的行李都用来装满财富,一件内衣裤都没舍得带上,更不用说拽着如此贵重的行李到处要食物填饱肚子,所以每一个人都忍饥挨饿的熬着,飞机起飞之前的紧张和起飞之后的欣喜,都让他们忘却了饥饿,可这个时候,这些英国上流社会的名流们、富豪们、权贵家属们,肚子都咕噜咕噜的叫着。

“实在不行了,我要吃点东西,再贵也要吃”一名富豪首先忍不住了,他将紧紧藏在怀里的公文包打开,里面除了护照之外,全剩下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了,他估摸了一小空姐微笑背后的漫天要价,选了一颗不大不小的钻石,在柔和的机舱灯光照射下显得有些璀璨夺目,冲着面带微笑的空姐轻喊了一声,说道:“我能用这个,换一盒巧克力吗?”

这话一出口,所有有财的富豪们都出手了,那些大英帝国权贵的亲属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纷纷慷慨解囊,把那些曾今不知道是谁送来的贿赂宝贝都掏了一些出来,叫嚷着要这样那样的东西,最离谱的莫过于一个肥胖得如同一头猪的英国贵妇,大概平时鱼子酱之类的东西吃多了,直接摸出了一根金光闪闪的金条,嚷着要换一份牛排,而其他乘客也立马疯了起来,有个人竟然叫嚣自己手里有一幅达芬奇的真迹,要换一份蔬菜沙拉和一杯果汁。

人,一旦处于某种极端就会显得精神有些错乱,对于这群忘记了国家民族大义的英国人,虽然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衣着都是那么的奢华,动不动就是共和国某奢侈品品牌的全球限量版,各种各样的手表、项链、耳环、戒指等等,名贵得让人觉得整个机舱都珠光宝气,可这些对于四名共和国空姐而言,这群英国人的财富尽管令人咋舌,但也丝毫不能打消她们内心深处对这群人的鄙视,鄙视他们为了个人利益和安危而离开祖国,可毕竟这是英国人和德国人自己的事情,处于中立的共和国没有多大干系,因此鄙视归鄙视,就算此次飞行运载的是一群猪,她们也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写在脸上。

食物并没有收取这些人半分钱,这些是乘务套餐早就包含在了机票费用当中,一张近两万英镑的机票早已创下了历史纪录,收取的高昂包机费和滞留费等完全是与此次飞行的高危险吻合,机票高昂的单价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共和国国航公司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来赚这笔钱,如果乘务套餐还要另外收费,那么传扬出去,世人对共和国国航公司就不是赞誉而是批评了,趁火打劫的责骂肯定少不了。

食物的到来,很快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巴,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财物重新放回了该放置的地方,狼吞虎咽般的将曾今不耻的食物吞咽进肚子,似乎这些用水果粉冲泡出来的果汁、用速溶咖啡冲出来的咖啡,比他们以前所有喝过的葡萄酒都还要好喝,而分量不多、味道还不怎么好的食物,也比任何奢华宴会上的鹅肝一类食物好吃得多。

收起了昔日的华丽伪装,每一个人都展露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对食物的渴望和对生存的迫切,都让这群人有些认识到自己真的很普通,除了财富和社会关系背景,他们或许和田间种地的农民没什么两样,而此时此刻吞咽食物满足饥饿的动作,又和街边乞丐猛吞偶然获得的鸡腿一样狼狈不堪,可谁都没有对此感到为难,似乎能在万米高空之上享受这一顿简单的饭菜,已经是一次了不起的行为,至于吃的什么,那已经不重要了。

一场别开生面的食物大战后,推着手推车的空姐又用着标准而又流利的英语,以善意的微笑和大方的动作将所有狼藉的餐盘、杯子收拾干净离开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让所有人感到满意,中国人的服务标准和他们的航空技术标准一样苛刻,这一点让他们当中认为刚才很丢面子的人非常满意,深知此次不雅的事件,中国人绝不会宣扬出去,而他们到了加拿大以后,依然可以用大量的财物来把自己武装得风流倜傥的绅士或者是举手投足都彰显优雅的贵妇,而不是刚刚狼吞虎咽般的人模狗样。

夜,始终笼罩在这三架大型喷气式宽体客机之上,在云层上稳稳飞行的它们,依然是在一片黑夜之中,来到了美洲大陆,当每一架客机的机长通过广播告知飞机已经飞抵北美洲的时候,一千多名英国人都欢呼雀跃起来,转危为安的欣喜让所有人的脸颊都挂上了欢愉的表情。

一路飞行非常平稳,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那座皇家空军机场,在之前就曾迎接过撤离英国国王的包机降落,这一次也同样用灯火辉煌的盛况迎接来自大英帝国本土的贵客,一架架客机相继准备降落,为此次史上最贵逃难飞行画上圆满的句话。

“尊敬的旅客您好,非常感谢您乘坐共和国国航航公司的ZGHP1007、ZGHP1008和ZGHP1009客机,我们从都柏林当地时间2月2日晚21点05分陆续起飞,并于加拿大渥太华时间2月2日深夜23点50分抵达,非常感谢各位旅客乘坐我共和国国家航空公司包机”

大型客机四具大功率涡轮风扇发动机嗡嗡声中,在机场橘黄色照明灯的沐浴下,三架经过长途飞行的客机相继稳稳停在了预定位置上,而早已等候不及的英国乘客们,早已通过机窗看到了机场内的风景,虽然是一片黑暗夹在着枯黄的灯光,但他们的内心已经欢呼雀跃起来,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倒是平安了,自己的祖国大英帝国,可就多灾多难了。

由于这是一个加拿大皇家空军的军事机场,机场里根本没有完备的设施可供这些旅客使用,好在早已在机场做好了接机准备的共和国国航公司一支后勤服务队准备了三辆临时改装而来的梯车,这才让三架已经稳稳停在了停机坪客机上的乘客离机。

加拿大的气候不同于爱尔兰那温润的海洋气候,二月初的瑟瑟寒风依旧足以让人冻得发抖,刚刚走出机舱的英国贵妇们就立马感受到了那寒风中骤然钻进皮肤的冷意,扶着栏杆缓缓下机,这才发现这机场里,没有一个人前来迎接她们,有的仅仅是一群目光冷冷的加拿大军人和一些穿着制服的共和国国航职工。

冰冷的空气和空无的机场显得有些萧索荒凉,这都是窜上心头的主观感觉,从他们选择逃离祖国的那一刹那,或许就已经做好了被人鄙夷的准备,因此离开飞机后,一千多号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都还没有有空调而温暖如春的机舱坏境转而适应这大自然的恶劣寒冷,抖动着身子的他们默默的注视着地勤服务人员将他们的行李箱取出,装着大量毫无感情的财宝的行李箱很快就到了每一个人的手里,就像几个小时前那样,可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境,已经不再是逃离帝国的急切心情,而是默默中带着些失落和惆怅。

中国人说得没错,收取了费用的他们能保证所有人平安抵达加拿大,这一趟的飞行之旅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现代航空带来的便利,空间上的距离随着航空技术的发达显得日趋短小,地球终究会变成一个村落,可离开战火纷飞的祖国到达加拿大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的内心反而失落起来,像是丢了什么东西一样。

离去,悄悄而不带有任何留恋的,事实上机场里也没有任何人挽留他们,那群中国人已经开始对刚刚飞完长途的三架客机进行检查和维护,似乎要准备返回共和国了,或者是重新回到各自的正常国际航线上来,而在机场战备的加拿大军人更是冷若冰霜的看着这群人离去,机场几个小时前就有很多豪车等候在那里,加拿大人、英国人、中国人,三个属于同一个地球,但属于不同世界的人,最终在这个寒冷的机场里泾渭分明,各走各方。

“感谢中国人,愿上帝原谅我的罪过”

离去之前,所有英国人都默默的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架,祈祷造物主原谅自己的,他们也是为了生存,生存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大国无疆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二三七章丘吉尔与罗斯福(加更求支持)

更新时间:2011…12…1218:29:17本章字数:6377

丘吉尔摘下了老花眼镜怂拉着眼皮,将嘴角的雪茄抽出,憋了一眼进来的秘书问道:“飞机到了吗?”

“到了,三架客机全部安全抵达”秘书细声的回答道,看了一眼熬了一夜的丘吉尔,没发现什么异常,轻手轻脚的将餐盘放下,餐盘里放着一叠全麦面包和一杯白开水,这也就是大英帝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天早餐了。

“到了就好,到了就好”

丘吉尔嘴角蠕动了一下,秘书也知趣的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丘吉尔一个人望着餐盘里的全麦面包发呆,家人送走了,很多大英帝国政府高官和军事将领的亲属都走了,丘吉尔心里的那颗石头算是落地了,再无牵挂的同时,他也不得不在心里感谢共和国国家航空公司,当然更应该感谢设计生产大型喷气式宽体客机这种能够安全跨越大西洋飞行的中国人,虽然破费了一些,但好在总算让家人平安走了。

时间不早了,黎明的曙光已经挣脱了黑暗的束缚开始普照大地,昨晚那三架中国飞机刚刚离开不久,就有德国空军的侦察机到都柏林溜达了一圈儿,虽然最终防空部队把这架侦察机给打了下来,跳伞的飞行员也活捉了,但无线电发报机已经启动了自毁装置,而经过简单审问,两名军衔并不高的飞行员直接坦诚了此次侦查就是冲中国人的三架大型客机而来,可惜晚来了一步。

“德军登陆,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天两夜,也不知道伦敦的情况怎么样了”

吃完面包、喝完水,丘吉尔摇着头看着办公桌上的那台地球仪,他始终盯着的是大英帝国那不列颠群岛及爱尔兰岛,失落、惆怅、希冀,各种各样的想法如同泉涌一般涌入心头,这两天两夜里,他在仅有的休息时间里都在做着美梦,梦着韦维尔元帅的大英帝国陆军击败了所有的德国陆军登陆部队,梦着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又复活了,托维爵士正带领着舰队和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如痛打落水狗一般消灭纳粹德国海军的战舰和潜艇。

可惜的是,每每当他从梦中惊醒的时候,才痛苦的发现这一切竟然是相反的,韦维尔元帅的帝国陆军正一败再败,托维爵士的本土舰队早已合着战舰一起尸沉大海,尤为悲催的是,作为重要盟友的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现在仍然是无动于衷,似乎要坐等英国彻底战败之后才大展宏图,摆着一副大牌的作风,也不知道是否真有干掉德国海军作战舰队的能耐。

一想到这些,丘吉尔就有些发火,德国自2月1日以来正式启用新密电通讯系统以来,丘吉尔能从军情六处得到的消息就更少了,空军也不能通过有效的空中侦查探知点儿情报,有点感觉两眼一摸瞎,可心里总是憋得慌,特别想知道一下前线的情况,所以拎起了电话,让接线员问问秘书处有没有帝国陆军司令部发回来的最新战报。

没过多久,倒真是一份战报送上来了,是刚刚电译出来的,只剩下陆军孤军奋战的英国本土防御作战联合司令部已经完全成了陆军司令部,而韦维尔元帅则自然成了本土防御战事的最高统领,可惜的是韦维尔手里的力量实在太小,陆军正规步兵师和预备役加起来数量挺多,可和德国陆军相比,步兵师与步兵师之间、装甲师与装甲师之间,单对单的单挑,情况就不一样了,而德国陆海空三军合在一起,就更加不一样了。

丘吉尔没几分钟就看到了原稿,陆军元帅韦维尔在报告中粗略的提到了一个坏消息,德国陆军自成功夺取英国重要海港城市也是前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一大母港基地的朴次茅斯之后,今天凌晨已经成功夺取了朴次茅斯西北二十五公里的南安普顿,并且德国工程兵部队成功将朴次茅斯港恢复了一定吞吐能力,德军开始向当地转移大批的作战物资以保障部队继续向西北挺进,直扑布里斯托尔,一旦再让德军拿下布里斯托尔,威尔士就危险了,隔着爱尔兰海也只有340公里直线距离的都柏林也必将形势危急。

当然,韦维尔元帅还在电报中提及了伦敦已经三面被围的不利消息,但并没有细说德军目前已经抵达伦敦那三面、三路部队距离伦敦到底还有多远距离,更加没有提及他手里还剩下多少部队、多少物资可供作战,丘吉尔这也清楚,韦维尔元帅是怕自己知道种种不利消息后,让他主动放弃伦敦防御战,否则既毁灭掉一座城市,也毁灭掉英国陆军复兴的根基。

自大战爆发以来,战争形势就从未对大英帝国有利过,这一点丘吉尔是相当清楚的,就连当初军情六处破解德国“迷”密电通信机也并未取得多大效用,乍然一现的曙光很快就被德国更换新密电通讯系统给敲击得粉碎,如今防御本土的战事中没有海军、空军,只有一支实力明显不如对手的陆军苦苦支撑,丘吉尔又何尝可以寄托全部希望呢?他轻轻的将地球仪旋转,望向了大西洋彼岸的一个国家——美利坚。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日子难熬,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日子也不好过。

由于时区不同,英国于伦敦时间2月1日拂晓正式被德军登陆入侵的时候,晚五个小时的美国华盛顿却还是凌晨一点许,获悉这个消息的罗斯福总统秘书并没有告知熟睡中的罗斯福,而是等总统起床以后,再通知了他美国华盛顿时间2月1日凌晨1点,德国登陆英格兰岛,大英帝国本土防御战正式进入**,而罗斯福得知此事之时,登陆已经过去了七个小时,因为罗斯福每天是早上八点起床。

七个小时可以做什么,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时速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七百余公里,飞机以每小时850公里时速飞行,七个小时可以飞行近六千公里,而罗斯福总统从秘书得知德军已经登陆之时,其实战争已经爆发了七个小时,而这七个小时足以让罗斯福判别英格兰岛是否能守住,但紧急从英国获取的战争报告告诉他,这七个小时里德军进展飞速,他也就知道,大英帝国完了。

当天,罗斯福就紧急召见了美国陆军部部长亨利。史汀生和美国海军部部长诺克斯,他直言不讳的询问了一下陆军部长史汀生,按照军事模拟推演计算,英国人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得到的答案是一周之内,英格兰岛必将沦陷,一个月之内连同爱尔兰岛在内的所有大英帝国本土岛屿都将沦陷。

史汀生的确是让陆军做过相关的军事推演,毕竟当前美国还没有空军,陆军拥有自己的陆军航空兵,海军也有自己的航空兵,对于英国本土防御战而言,英军没有海军,只有一支数量上不错的陆军和一支已经快剩下空壳的皇家空军,所以美国陆军自然有能力推演整个战争走势,而对于英国本土战略物资储备、军队士气、人民反抗精神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史汀生不得不提醒罗斯福,推演出来的时间是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说,英国人可能比推演的时间坚持得更久一些,但灭亡是迟早的。

整个谈话过程,罗斯福都单独与史汀生一个人交流,丝毫没有顾忌到椭圆形办公桌前还有一位大员,美国海军部部长诺克斯像是空气一般被罗斯福冷落了,而诺克斯也相当明白,罗斯福询问史汀生英国还能坚持多久,其实就是变相的责备他,美国海军到底还有多久才能做好准备,虽然罗斯福一句话都没与他交流,但罗斯福迫切希望美国海军击败德国海军,进而有力支援英国本土战事的心情,诺克斯是相当明白的。

美国海军拥有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9艘、驱逐舰165艘;潜艇数量也超过一百艘,且美国进入战时体制以来,美国船舶工业和军工企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也已经完成了战争动员,一大批新型战舰都已经开始设计建造,而作为与德国海军直接对话的大西洋舰队,也是一支拥有8艘战列舰、5艘航空母舰、6艘重巡洋舰、10艘轻型巡洋舰、近百艘驱逐舰和潜艇的强大舰队,和纳粹德国海军作战舰队相比,他们航母更多、战列舰更多,所有战舰总吨位也更大,可轮单艘战舰的作战性能,以及整编合一之后的舰队作战效能,从未经历过实战的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能否在屡战屡胜、实战经验丰富的纳粹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下捞取胜利,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美国参战,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也并非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临时抱佛脚,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的常备海军舰队之一,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平时战备训练都是非常积极和认真的,从准备参战到部队集结、从物资调集到战舰维护、从拟定计划到临战训练,这些过程大西洋舰队都做得很好,他们争取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为自己快速强大起来,争取在面对狡诈且强大的德国海军之前,自己能有一战之力。

大西洋舰队花了很长时间来强化自己,但在一月末他们从英国人那里获悉,德国密谋已久的登陆英国本土作战即将打响,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英国人破解了德国还未更换的“迷”机所截获的情报,但他们深知这是一次消灭德国海军作战舰队的大好机会,因此完成整编的他们就集结出发了,向着北大西洋深入。

好景不长,带着两艘航空母舰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一入大海就神秘莫测般的“消失”了,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严格的保持无线电静默,这一次也不例外,而这个时候,美国的无线电侦测部门也报告,自2月1日凌晨零点起,德军或已更换新密电通讯系统,这下他们彻底明白为什么英国人不能给他们提供德国海军作战舰队最新动向的情报了,一是因为吕特晏斯很爱保持无线电缄默,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海狮作战计划行动,二是因为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