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如李隽所言,象这样规模的大战,要是高达他们一开口就是共识,要么他们做假,要么就是他们英雄所见皆同。作假的可能没有,因为他们争论得很厉害。共识也只能在少数几个人之间才会存在,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看法相同,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聆听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最终达成共识,这点对于中原大战来说非常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李隽才把高达他们从前线召回临安,召开这场大战之前最为重要的军事会议。
“皇上圣明!”文天祥很是感叹地道:“这些天来,皇上是鼓励臣等说出想法,才有臣等各抒己见,各位将军才各献奇策的盛况。要是没有皇上的鼓励,臣等恐能取得共识。”
廖胜功他们马上附和道:“文大人说得对。”
“你们就不要说好听的了。”李隽话锋一转,道:“现在,朕就来宣布一下我们已经取得的共识。这些天取得的最重要共识,就是三路出兵的计划。第一路从关中出发,直逼洛阳,牵制西线之敌,这一路就由张珏为主将,柳河子、黄汉、陈兴道为副将。你们要同心协力,打好这一仗!”
张珏,柳河子,黄汉,陈兴道四人齐道:“遵旨。”
“皇上,臣长于偏狭小国,得皇上委以重任,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皇上恩德之万一。”陈兴道是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相越南小国的名将居然得到李隽重用,感慨无已。
李隽笑道:“陈将军言重了。陈将军军之良将,必然能在这一战中大放异彩。关中还是由道长坐镇,筹备钱粮谷物,征募士卒,给张珏他们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皇上请放心,贫道一定尽心竭力,前线需要什么,贫道就给什么。”清风道长欣然领命,道:“贫道微渺之身,没想到晚年之际得遇皇上,敢不效死出力。”
李隽也是很高兴地道:“关中有道长,朕心甚慰。四川、云南、贵州之地仍然由陈宜中负责。你和道长一样,为张珏他们筹措钱粮谷物,征召训练士卒,提供有力的支援。”
“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做好。”陈宜中想到北伐即将开始,自己一把老骨头虽然不能驰骋在疆场之上,能为光复中原出一份力,高兴得眼睛都成一条小缝了。
李隽点头,道:“为了加强关中之军的突击力量,解晋的骑兵归张珏调度。”
解晋的骑兵那可是一支让蒙古人闻风丧胆的突击力量,得到他们加强后的关中军的实力将大为提升,张珏高兴得嘴都快合不拢了,一迭连声地道:“谢皇上,谢皇上。”
“皇上放心好了,臣一定不让鞑子好过。”解晋很是兴奋地道。
李隽打击他道:“你别高兴得太早了,这次朕可是要拆你的台,欧军行将军就不和你在一起了。”
“为什么?”解晋脱口问道。他们两人是很好的搭挡,欧军行不跟他在一起,解晋还有不着急的。
李隽笑道:“欧将军是另有委任。朝廷这段时间组建了十几万骑兵,总得要个人来统领吧?欧将军最合适。你不会舍不得吧?”
“臣不敢,臣不敢。”解晋在欧军行肩上拍了拍,道:“欧将军,恭喜你。”
照李隽的意思,欧军行就是一员独挡一面的重将了,将在中原大战时与蒙古人大干一场,这正是欧军行做梦都想的好事,很是兴奋地道:“谢皇上。”
李隽接着道:“这第二路就由淮西山东的部队组成,廖胜功为主将,赵良淳为副将。”
廖胜功和赵良淳领旨道:“遵旨。”
“为了加强你们的突击能力,朕决定把赵佥的玄甲骑兵调归廖将军指挥。”李隽鼓励道:“你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打好这一仗。”
玄甲骑兵自从临安保卫战开始,就大放异彩,特别是这次进攻大都一战,差点抓住了忽必烈,声威更是卓著,得到玄甲骑兵的加强,这仗就好打多了,廖胜功兴奋得一下蹿起来,道:“皇上放心,臣就在汴京与皇上会合。”
“好,壮志可嘉!”李隽赞道:“淮东和江汉之地的军队为第三路,张世杰为主将,高达为副将。”
张世杰和高达站起来,道:“遵旨。”
“你们要记住一点,你们这一路是三路大军中任务最重的一路,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李隽叮嘱道。
张世杰和高达同声道:“皇上放心,臣明白。”
李隽站起来道:“朕和杜将军率领火枪兵,特种炮兵,特种步兵,还有欧将军的骑兵从中路随后跟进,是总战略预备队。”
顿了顿,道:“三路大军,要从三个方向,同时插向汴京!”
“光复汴京!”李庭芝他们一下站起来,兴奋地呐喊起来。
汴京自从靖康之耻后就沦于异族之手,已经一百多年了,多少仁人志士喊出过这一口号,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朝廷根本就没有收复过汴京的行动。岳飞当年收复汴京易如探襄取物,却给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师回朝,曾使多少英雄扼腕,而今天,李隽却部署了百万大军收复汴京,李庭芝他们激情四射,仿佛年轻了三十岁。
光复汴京不仅宋人在喊,就是千百年后的后人也没少喊过,万未想到这一历史重任居然落在自己肩上,居然要自己来完成,李隽也是热血如沸,蹭的一下站起来,道:“誓死光复中原!收复汴京!”
“誓死光复中原!收复汴京!”李庭芝他们跟着喊道。
过了好一阵,情绪稍为平静一下,李隽招呼群臣坐下,道:“三路大军一定要齐头并进,遥相呼应,很好地协调,这将是成功的关键。”
“遵旨!”廖胜功他们自然是没二话。
李隽很是怜悯地看着李庭芝,道:“这么大的战争,消耗很大,这些后勤之事,只好着落在祥甫肩上了。祥甫的华发又要多起来了。”
李庭芝能文能武,既有治国的政治才干,又有统兵打仗的丰富经验,由他来处理后勤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他的任务太重,那曾经一度消退的华发又要重上双鬓了。
李庭芝挺挺胸脯,道;“皇上,你放心好了,臣的华发不会再出现了。只要前线打得好,臣的心态就好,心态一好,华发就没了。”
他这话半认真半开玩笑,引来一片大笑声。
“朕把这一良方推荐给常瑜,那些华发满头的老人们都会返老还童了。”李隽也是心情大好,开起了玩笑。引来一片笑声。
李隽笑完道:“这仗能不能打赢,关键是在各军之间的协调,能不能互相之间进行有力的支援。朕想,忽必烈的兵力不如我们雄厚,他的军队不如我们的军队精锐,装备不如我军精良,要想全面和朝廷开战,那不现实。忽必烈一定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我之一路的策略进行反击。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第258章 新战术体系
“大汗召见臣,不知道有何要事,还请大汗示下。”术儿烈向忽必烈行行礼。术儿忽是旭列兀派来大都的使者,他的使命是打听中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南宋的舰队为什么会出现在中东。
对于这个问题,忽必烈也是不清楚,无法回答。至于这边的情况,忽必烈是个心气极高的人,自然是不会把实际情况说给他知道,道:“朕召你前来,没有别的事,你在大都也有些时间了,该回去向三弟交差了。”
“遵旨。”术儿烈应一声。
忽必烈接着道:“你回去给三弟说,朕这里的情况很好,朕不会让成吉思汗的威名受损,要他不要挂念。要是他有空的话,到大都来看看朕,朕这些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想起我们俩小时候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臣一定把大汗的话传到。”术儿烈忙着表白。
忽必烈道:“朕现在就封三弟为伊儿汗,他打下来的地方就是他的汗国。”历史上的伊儿汗国的确是忽必烈所封,蒙古的四大汗国中,唯有伊儿汗国和元朝最是亲近,教科书上的色目人主要是来自于伊儿汗国。
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术儿烈忙跪下谢恩,道:“大汗,臣代伊儿汗谢过大汗。”
“你起来吧。”忽必烈下逐客令了,道:“你回去把这一喜讯告诉三弟吧。”术儿忽谢过恩,喜滋滋地出去了。
桑哥一下站起来,道:“皇上,你就这样让他走了?皇上,臣以为要术儿烈给伊儿汗带信去,要他带兵赶来中原助战。”
忽必烈并没有说话,看着贴木儿,贴木儿明白忽必烈是在考他,他知道忽必烈这样心气很高的人怎么会直接说三弟,你快派兵来帮我,我顶不住了。忽必烈如此做,已经把他的意图包括在其中了,贴木儿道:“桑哥,你不知道,皇上如此处置,说与不说都一个样。伊儿汗自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日,朝廷就会得到伊儿汗百万大军的增援,中原这一仗就会稳赢。”
“皇上所言极是有理,兵法有云将合一处,兵打一家,方是取胜之道。从整体来说,朝廷处于优势,朝廷的总兵力比鞑子多,经过战火历练的精锐士卒比鞑子多,装备也比鞑子精良,军事理论也比鞑子先进。”张世杰分析着道:“更重要的是,朝廷拥有数量众多的火炮,现在更是大量增加了骑兵,使得朝廷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臣以为,朝廷所拥有的优势还没有到占压倒性的程度,朝廷三路出兵是必要的,臣对此无异议。在朝廷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鞑子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我之一路,或是一部,采取蚕食之策,方能在弱势中取得优势。”
他的话很的道理,是深思熟虑之言,与会众人无不点头称是,李隽问道:“张将军,你说说要怎么应对忽必烈的这一手。”
“臣以为,一方面各路大军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很是重要,可以说关系到这次北伐的成败,因而臣建议各部之间加强沟通,把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其他几路。”张世杰分析说:“第二,要加强情报工作,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探知鞑子的动向,做好准备。”
情报工作对于战争有多么的重要,这点是不言而喻的,众人尽皆点头赞成。
“张将军所言实为至理名言,各部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朕相信你们公忠体国,会很好地相互协调。至于情报工作,朕给你们交个底,我们的情报部门运行得很良好。”李隽笑着道:“朕现在就通报一个最新的消息给你们,忽必烈已经重组了统帅部,史天泽,郭侃,张弘范,阿术之辈已经出局,没有进入最高统帅部。鞑子最高统帅部的成员有巴布尔,贴木儿,桑哥,赛音诺,赛典赤,不鲁迷失,张惠,忽辛。这些人都很年轻,他们都是在大都一战中表现很杰出的年轻军官,给忽必烈委以重任。其中,巴布尔已经掌管了五卫禁军,贴木儿已经掌管了怯薛兵团。”
忽必烈此举的用意非常清楚,那就是他不满意以前的那些将领,才决定对统帅部全面换血,他启用这些年轻军官,摆明了是想革新。大都一战才过去没多少时间,他就有这么大的动作,其气魄真的是非同小可,众人不得不叹服。
“巴布尔,贴木儿这两人个都是历史上的大英雄,一代枭雄之材,要是真给忽必烈委以重任的话,倒是挺麻烦。不过,我这个曾经的历史学家对他们的事情是了若指掌,要对付他们也不难。”李隽在心里如是想,道:“忽必烈启用了大批年轻军官,重组了统帅部,鞑子的战法将与以往大不相同,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下些功夫。”
廖胜功很是赞成李隽的话,道:“皇上,臣以为经过忽必烈革新之后的鞑子军队在战术上将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一点可以肯定。鞑子军队将采用哪一种模式呢?臣以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向我们的打法靠拢。忽必烈想依靠大量的火炮,骑兵的机动性对我造成有效杀伤。要真的是这样,鞑子的胜算就少了许多,我们的军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我们的战术体系,而鞑子才采取这种打法,还不太适应,效果有限。”
从现在开始,到决战的时间也不过几个月,忽必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军队都打造成适应新战术体系的军队,解晋点头赞同,道:“廖将军所言有理。不过,臣以为忽必烈完全可以仿效我朝的作法,不能把所有的军队改变,他们可以改变部分军队。”
“解将军此言极是有理。”郑静和发表看法,道:“臣以为忽必烈最有可能改变的就是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这两支军队是鞑子的总预备队,给他一改变后,其实力会倍增。”
李庭芝点头道:“对对对,郑将军之言太有道理了。所以,朝廷一定要加大对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情况的收集工作。”
气氛越来越热烈。柳河子沉思着道:“皇上,臣有一策,可以使鞑子很是顾忌。”
柳河子冷静沉着,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略家,他提出的主意肯定是非同一般,众人马上把目光投向他,静等他说出高见。
李隽也是很感兴趣地道:“柳将军,请讲。”
柳河子走到地图前,道:“皇上,大都一战,让鞑子朝野震动,心惊胆跳。在中原大战时,郑将军的海军摆出在直沽寨再次登陆的态势,以此来牵制鞑子,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集结在中原,中原决战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陈兴道不无兴奋地道:“柳将军此言不错。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实可以互变,必要时可以把佯动变成行动,在直沽寨再来一次登陆,直逼大都。”
“这主意不错。”清风道长摸着胡子,道:“皇上,贫道以为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海军应该在渤海湾附近游弋,要给鞑了造成一种错觉,要鞑子以为朝廷将会在大都附近开辟第二战场。”
高达抚掌称妙道:“妙计,妙计。陈将军说得有道理,虚实可以互变,必要时朝廷就在渤海湾来一个规模更大的登陆战,开辟第二战场。”
李隽也来了精神,道:“还有一点,你们没有说。那就是利用我们的海军优势,给忽必烈造成极大的压力。中原之地虽然不是江南这样的水乡之地,但是仍有不少河流,海军完全可以游弋其中,把必要的兵力投送到必要的地点,可以加强兵力投入,如此一来,鞑子想聚歼我之一路,我之一部的想法就会不攻自破。”
“太好了。”黄汉兴奋得差点站起来,道:“黄河,惠济河,涡河都可以用。特别是步兵,就有更大的机动性,可以更大规模地投入。”
欧军行也来一句:“黄将军,你不要只想着步兵,骑兵也可以。”他的话立即得到解晋,赵佥这两位骑兵指挥官的赞同,道:“是啊。”
朱瑞祥马上不服气了,道:“你们倒想得挺美的,有脚就自己走,有马就骑,我说啊,郑将军就不给你们提供帮助了,要运就运炮兵。把八百上千门火炮运到战场上,那效果我不说,你们也想得到吧?”
他这话乍听起来是来‘找场子’,却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道:“对,是该优先运送炮兵。”炮兵是宋军的最爱,是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之一,但是由于太过笨重,缺少牵引机械,其机动性很不能令人满意,江南之战时是靠将士们抬上战场的。特别是翻越秦岭一事,更是朱瑞祥心中的痛,关中打得火热,他却在秦岭山中迁延时日,不能投入战场。
中原决战,真要如他所言,由海军运输,把大量的火炮投入到指定的地方,即使还没有到达战场,也是离战场不会太远了,这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对宋军的帮助就非常之大。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果,那就是出其不意,会给蒙古军队送上“惊喜”的礼炮。
郑静和他们都是明智之士,一闻朱瑞祥之言,马上明白其中的好处,还有不赞成的道理。
“我们还是靠我们的双腿走路。”黄汉不无遗憾地道。
“骑马的感觉也不错。”解晋自我吹嘘地礼让了。
朱瑞祥一脸的兴奋,道:“那就多谢了。”
李庭芝也来打趣,道:“朱将军,你别谢得太早了。哪里有硬骨头,哪里就会有你,到时,你是忙都忙不过来。”
“李大人放心,再硬的骨头,也会在火炮的怒吼中变成一掬细沙。”朱瑞祥信心满满。
陈宜中这个一向不懂军事的人也跟着发表看法,道:“有了海军的帮助,鞑子想聚歼我之一路的设想就不可能实现了。当鞑子摆好架势,牙齿露出来,就要下手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背后多出三万,五万的军队,更有可能更多的军队,那还不是撞南墙吗?肯定是头破血流!”
陆秀夫接着道:“陈大人所言有理,在运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正面部队为饵,吸引住鞑子的注意力,再把兵力投送到鞑子的背后,来个前后夹击,包准一个也跑不了。”
“陈大人,陆大人,高见啊。”文天祥很是感慨地道:“你们二位什么时间这么精通军事了?”在他的印象中,这两人是不懂军事的,没想到居然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由不得他不好奇了。
“履善过奖了。一得之愚,不敢言高见。”陈陆二人马上谦逊。
李隽笑道:“有道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你们的发言,让人耳目一新,忽必烈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杜将军,你说说你的看法。你一直没有说话,肯定是有很好的主意。”
“皇上过奖了,臣年轻识浅,不敢僭越于诸位长辈之前。”杜大用很是谦逊。
杜大用是那种不轻易发言,言则必中的人,他如此说必然是他已经想好了,他说出来的话必然是精辟之言,李庭芝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细听他的发言。
略一谦逊后,杜大用走到地图前,拿起竹节鞭,指着地图,道:“柳将军提出借海军优势威慑鞑子,必要时开辟第二战场的构想,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不过,臣以为,目前暂时不需要。”
要是别人发言,廖胜功他们肯定是会马上就会为什么,他们知道杜大用马上就会给出答案,都没有发问,静静听他道出原委。
果然,杜大用接着道:“臣以为,中原之战,朝廷不愁鞑子的集结的兵力过多,而是集结得太少。”
廖胜功点头道:“毕其功于一役!收复燕云之地的压力就减轻很多,固然是好事,但是,要是鞑子的兵力集结过多的话,朝廷要吃下去,还有些困难。”
这的确是个问题,清风道长他们尽皆点头赞同。
杜大用却说:“不妨。朝廷完全可以把中原做成一个囚笼,鞑子的军队一到中原,就别想退回去。”
陈宜中有点迷糊了,问道:“请问杜将军,要是鞑子兵力集结过多,朝廷不能一举吃掉,残部自然会缩回黄河以北。”轻轻扇了自己一个耳光,道:“我真是老糊涂了,黄河天险自会阻止鞑子残部退回去。”
“这一重任又要郑将军来肩负了。”李隽笑言道:“郑将军在焦山一战打败鞑子水军,取得水上优势,才有江南之战的胜利。现在,郑将军就在黄河上发威,让鞑子不能越雷池一步。”
南宋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只要蒙古军队过了黄河,就别想退回去。要是蒙古军队敢进河,郑静和的舰队可不是吃素的,还有不把他们打到黄河里去喂王八的道理。
如此一来,整个中原之地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囚笼,蒙古军队就会给关在这里,退不得的进不得,只能等着给围歼了。
“好主意,好主意。”众人不得不佩服杜大用的主意。
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南宋一定要在中原取胜,要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李隽笑道:“杜将军,把你的这盘大棋说出来,让我们研究研究。”
“皇上圣明!皇上成竹大胸,即使臣不说,皇上也明白。”杜大用很是恭敬地道。
李隽笑言:“你又在拍马屁了。你说说,看我们的主意是不是相同。”
“遵旨。”杜大用领旨道:“臣以为,敌我双方最后的争夺目标必然是汴京,鞑子一定会把重兵集结在汴京附近等待战机的出现。臣以为,朝廷可以从此下手,利用鞑子这种心理,故作不知,让鞑子的军队向我之一路扑去。等咬住了敌人,我军就实施登陆,把火炮,步兵,骑兵,投入到鞑子的背后,围而歼之。”
清风道长点头赞同道:“只要吃掉五卫禁军或是怯薛兵团的一部,这仗就好打多了,就可以集中兵力直扑汴京,进行最后的决战。”
“道长所言极是有理。”李庭芝深表赞同,道:“到时,这中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囚笼,鞑子是进退两难,只有被歼的份了。”
杜大用皱着眉头,道:“不过,这有一个难处,这是对我军机动能力的一大挑战,能不能按时把军队投入到预定的战场,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如此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在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廖胜功他们心里开始打鼓了,谁也不敢保证能够实现。
李隽扫视他们一眼,道:“杜将军所言正是朕所想。我们各路大军就好象三个点,这些机动部队就是线,有点有线就构成了面,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打击范围。杜将军的建议归结到一点:需要一个新的战术体系来支撑!朕这里有一个战术体系,朕说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第259章 闪电战
“皇上,南朝拥有海军优势,要是南朝海军出现在黄河上的话,会对我军的集结产生很大影响,臣以为我军应该尽快渡过黄河,在汴京集中。”桑哥不无忧虑地说。
巴布尔和贴木儿他们对此也是深表赞同,道:“是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