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光武-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欲言又止的刘秀,咬了咬牙,继续大声补充,“微臣那条骄兵之计,已经反复使用了一个多月,王邑再傻,也早就看出微臣是跟刘将军串通好了,故意在骗他。而刘将军得上天相助,率领十三骑杀透四十万大军,更是令王邑老贼心生惶恐,恨不得立刻打下昆阳,以免夜长梦多!”

  “上天相助,上天相助是怎么回事?“

  “我隐约听说过,刘将军他们突围的时候,天上忽然降下了滚滚黄沙!”

  “不会吧,有这么巧,陛下在战报中,可没说此事!”

  “没此事,王凤为何要说?”

  “嘘,如果真有此事,襄阳那边,当然巴不得藏起来不给人知晓!”

  “有没有此事,咱们找人打听一下就清楚了。好几万双眼睛看着呢,真的假不了!”

  ……

  四下里,议论声瞬间又宛若潮水。所有没亲身经历过昆阳之战的文武,都一边竖起耳朵倾听,一边跟周围的同僚交头接耳。

  “定国公,朕没想到,当时城内情况居然如此危险。辛苦你和刘将军,来,请再饮……”刘玄听得后悔不迭,连忙举起酒盏,努力将话题朝别处岔。

  而王凤,恨他先前试图杀自己立威,恨族兄王匡刚才见死不救,把心一横,索性好人做到底,“陛下且慢,且容微臣把话说完。否则,非但会埋没了刘将军的血战之功,而且会老天爷觉得,我大汉君臣都是狼心狗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

  刘秀在昆阳城内即便做得再过分,顶多也就是夺了他王凤的兵权,将其软禁在县衙当中。却从没想过要杀害他,大战之后,还主动替他遮掩了多次向敌军祈求投降的丑事。而刘玄和王匡,一个是他所拥立,一个是他的族兄兼盟友,却恨不得砍了他的脑袋,威慑三军。三方互相比照,该选择跟谁为友,再清楚不过!

  所以,他王凤今天就是要投桃报李,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也不是一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拿捏。有谁不开眼想谋算自己,就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有人给了自己一滴水,自己必回赠以涌泉!

  “成国公此言夸张太过,刘将军率领十三骑突围成功,上赖陛下洪福,下赖将士用命,关天恩何事?” 刘玄的新招纳的臂膀张定发现情况不妙,连忙站起来,大声质疑。

  “成国公醉了,醉了!” 谢躬、申屠健还有王匡等人,也纷纷开口,试图打断王凤的话头。

  “不,我没醉,我这辈子,从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清醒!” 王匡把心一横,竖起眼睛高声断喝,“在座诸君,谁要是觉得十三骑杀透四十万敌军简单,尽管自己也去试试。老夫不用四十万,有四千人,就能将他剁成肉泥!”

  “这……” 张定、谢躬等人被他看得心里发虚,一个个无言以对。王匡则皱着眉头 ,冲着他连连使眼色,提醒他不要忘记,究竟该站在哪一边。

  “诸君有所不知,太常偏将军第一次突围,虽然杀得莽贼尸横遍野,可身边终究只有十三名勇将和一百护卫,纵使人人以一挡千,当四十万莽军前仆后继冲上来时,也硬生生被耗得筋疲力尽。当时,微臣在城头,已经绝望欲死,正准备率部杀出去,与太常偏将军共赴国难。谁料,天色忽然大变,黄沙如墙,滚滚而至,刹那间,就将四十万莽军吹得不辨东南西北,而莽军中的那些猛兽,更是吓得趴在地上,抖若筛糠……”

  他乃是走江湖出身,口才远好于身手。虽然当时根本就不在城墙之上,对刘秀溃围而出细节,也了解得不甚清楚。但是,此刻将当时的情况添了无数作料说出来,却当事众将的亲身感受,都惊心动魄了数倍!

  短短几句话过后,整个太守府大堂鸦雀无声。在场众人,都被他的话带入了那场突围战中,耳畔响着呼啸的风声,眼前闪过如墙黄沙,心中热血激荡如沸。

  “当时微臣激动得,热泪盈眶。心道那王邑驱赶野兽吞噬百姓,这回,终于引起了老天爷的愤怒,给了他一个狠狠的教训。然而,微臣却没料到,刘将军有如此运气,在他舍命夜袭莽贼的那天夜里,老天爷竟然再度发威相助……” 王凤自己,也被自己感动,含着泪,继续大声补充。将刘秀当夜袭击敌军,天空中电闪雷鸣,流星下坠,直接砸烂了王邑中军帅帐,令野兽炸营,莽军抱头鼠窜逃命的奇迹,讲了个精彩绝伦。

  若是放在后世,他这样做,肯定有损于刘秀的勇武形象。也对不起当时前仆后继醉卧沙场的义军将士。但是,在天命鬼神之说盛行的大新朝,这一番话,所带来的冲击,却远远超过了单纯描述刘秀及其身边弟兄的英勇!

  在座众文武,包括亲身经历过此战的王常、马武、傅俊、王霸等人,一开始还只是热血澎湃,如醉如痴,到后来,则不约而同地仰头看向了刘秀,目光之中,充满了钦佩和莫名的崇拜!

  王莽之所以能顺利窃取帝位,一部分靠的是当时的好名声,一部分,则靠得是层出不穷的祥瑞。而刘秀现在的名声,比王莽没篡位之前只高不低。至于祥瑞,多少种道听途说的祥瑞,恐怕也比不上关键时刻,从天而降的沙暴和流星分毫!

  “如果刘秀是天眷之子,那……”目光偷偷扫过面带微笑,荣辱不惊的刘秀,再偷偷转向转向被王凤气得脸色发黑,双手不断颤抖的“大汉天子”刘玄,在座至少一大半文武,都不得不承认,两个之间的差距,判若云泥!

  “这小子……”此时此刻,最开心的人,莫过于柱天大将军刘縯。虽然弟弟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将他自己也盖了过去。但刘秀却是他一手带大,“长兄如父”四个字,用在他身上也再恰当不过。

  世间的父亲,都盼望儿子青出于蓝,很少有父亲会嫉妒自己的儿子。此时此刻,在刘縯看来,弟弟刘秀做得越出色,就越证明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数年前宁可借贷,也要送弟弟去长安读书的决定没错!

  自己一直没错,错的是族里那些长辈。

  是他们当初鼠目寸光,阻挠自己送刘秀、邓奉和朱佑三人去长安求学。

  是他们后来鼠目寸光,为了满足个人的控制欲,勾结王匡和王凤强推刘玄上位,让自己腹背受敌。

  而现在,刘玄羽翼渐丰,一天天脱离他们的掌控。自己和弟弟,却一个在宛城,一个在昆阳,大破莽军,立下赫赫战功。不知道,那些拿血脉远近说事儿族老们,如今心里到底后不后悔?!

  正准备扭过头去,欣赏一番三叔刘良和四叔刘匡此刻脸上的表情,忽然间,却看到刘玄的舅舅谢躬,快速站了起来,抢步来到大堂正中央,朝着刘玄大礼参拜:“臣,谢躬,贺陛下洪福齐天,两次血战,都得上苍垂青,庇佑刘将军无往不利!”

  “啊?” 非但在场众文武没反应过来,刘玄被人也被谢躬的举动弄愣住了,脸色铁青,两眼僵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好。

  “陛下身负天命,光复汉室。竟连手下大将也分得了陛下的运道,接连两战,都得鬼神相助!此乃大汉之幸!万民之幸也!” 谢躬从地上爬起,面带虔诚,继续扯开嗓子,向刘玄道贺:“臣,恭贺陛下得此福将。臣,恳请陛下重赏太常偏将军,和昆阳之战有功之士!臣,恳请陛下早做决断,派遣精兵强将,北上长安,消灭王莽逆贼,解万民于倒悬!”

  “恭贺陛下!”

  “陛下洪福齐天,延泽刘将军!“

  “刘将军托陛下洪福,得鬼神相助。此乃大汉之福,万民之福……”

  李定,申屠健、朱鲔等一干刘玄的臂膀们,争先恐后站出来,朝着刘玄施礼道贺。高高撅起的屁股排成一排,刹那间,令屋子内的烛火,都为之暗淡。


  第五十八章 乳虎啸谷恨山平(一)

  第五十八章  乳虎啸谷恨山平(一)


  “哈哈哈,哈哈哈哈……” 终于明白了谢躬等人的良苦用心,刘玄仰起头,放声大笑。“诸位爱卿说得是,此乃大汉之福,苍生之福。我天祐我大汉早日讨平莽贼,救万民于水火!”

  什么苍天庇佑,什么鬼神相助,只要自己是皇帝,这些福运,就应该属于自己,而不是麾下带兵作战的将领。

  “陛下,如今莽贼精锐尽灭,通往长安和洛阳两地的门户洞开。微臣恳请陛下,早日派大军出征,讨平乱臣贼子,恢复大汉正统!” 朱鲔再度躬身,继续大声提醒不要再给刘家兄弟任何表现时间。

  “理应如此!” 刘玄巴不得早点结束先前的话题,笑着放下酒盏,大声道:“昆阳大捷,全赖成国公和太常偏将军二人配合默契。朕决定,酒宴结束之后,成国公和太常偏将军立刻返回昆阳,整顿兵马继续向东,先取洛阳,再掉头西进攻打安!”

  “陛下且慢!”话音未落,王凤立刻高声拒绝,“微臣经此一役,已经心力憔悴,而且年老体衰,只盼留在陛下身边,过几天清闲日子。至于领兵出征之事,微臣以为,要么交给大司徒,要么直接交给太常偏将军。他二人,才能都是微臣十倍,定能不负陛下所托”

  “嗯?”  情况变化,又一次出乎刘玄的预想,他的眼神再度发直,放在身侧的手,因为紧张和愤怒,不停地曲曲伸伸。

  还没等他麾下的爪牙跳出来解围,刘秀却笑了笑,主动响应他的号令,“陛下,且莫听成国公的自谦之言。东征军上,都愿意唯成国公马首是瞻!”

  说罢,又迅速将头转向了王凤,“成国公,昆阳一役,多亏您老忍辱负重,我等方能大获全胜。若您执意退养,让我等以后如何自处?大军士气,恐怕也会一落千丈!还望成国公不辞辛劳,继续率领我等进军洛阳,待讨平了莽贼之后,再想着含饴弄孙,也不为迟!”

  “刘将军,你……”王凤拱起手,不知道此刻该说什么才好。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王莽的大新朝马上就完蛋了。这个时候放弃带兵出征的机会,等于把无数唾手可得的功劳,让给了别人。如果不是刚才心里头凉得太厉害,他肯定不会主动选择留下颐养天年。可刘秀的话,却让他已经被冰冻的心脏内,忽然有生出了几分人间温暖。

  “成国公可曾记得咱们被困昆阳之时所说过的话?” 刘秀冲着他笑了笑,轻轻点头。

  又一股热浪从心底涌起,王凤的两只眼睛里,瞬间就有了泪光。

  当时被困昆阳,大伙说过很多激励士气的话。但此时此刻,他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所有兄弟,生死与共”。他虽然做过很多糊涂事,但那些糊涂事,却都没来得及给东征军造成实质性危害。所以,在刘秀等人眼里,他还是东征军的人,跟大伙还是兄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实在不想再任由事态朝不受自己控制的方向发展下去,刘玄再度放声大笑,“成国公,太常偏将军,你们两个能够如此相知相得,朕心甚慰。二位不用再退让了,成国公,朕不准你留下。朕需要继续外出领兵,为国效力。至于朕身边,有定国公和大司徒他们几个,就足够了。”

  “陛下,微臣愿为陛下效死!”王凤深吸一口气,拱手领命。紧跟着,又大声提议,“然而,昆阳一役,刘将军居功至伟。陛下想要将士们踊跃争先,还应尽快重赏刘将军,以激励后来者以其为楷模!”

  “那是自然!” 刘玄知道,这是王凤向自己开出的底价,虽然不高兴,却只能笑着点头,“朕原本就有此意。朕,不会辜负任何对大汉有功之臣。来人,替朕拟旨,太常偏将军一战消灭莽贼四十万,功劳显赫。朕决定,封其为淯阳县侯,拜振武将军,东征军副帅!”

  “啊?” 大堂之内,惊呼声再度响成了一片。

  “刘司徒。” 刘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刘縯。

  “微臣在!”刘縯昂然上前,不卑不亢地拱手。

  “刘司徒,令弟立下的功劳虽然不小,但你打下宛城,亦为不世奇功。”刘玄含笑望着刘縯,缓缓说道,“不过,你这个大司徒的官衔,已算是位极人臣,朕想来想去,就只能动一动你的爵位了!”

  “啊?” 众文武再度低声惊呼,然后纷纷扭头看向定国上公王匡,很多人的目光当中,都充满了怜悯味道。

  刘玄登基之时,不仅封刘縯为大司徒,更赐他汉信侯的爵位。此乃郡侯,仅在两位国公之下。今天刘玄说要再动一动,明摆着是也要擢升刘縯为国公!

  表面上看,刘玄这是为了酬谢刘縯打下宛城的战功,而在实际上,任何人都知道,他是在拉拢示好刘縯,借以打压定国上公王匡。

  “陛下,老臣以为,大司徒虽立下大功,但此刻便封为国公,却是为时尚早!” 以王匡的性子,岂肯轻易吃亏? 果断站了出来,大声反对。

  “成国公何以这样认为?”刘玄见王匡目光灼灼,心中不禁有些害怕,但仗着此刻自己也有了一票嫡系,硬起头皮大声询问。

  “陛下,如今天下未定,莽贼仍窃据旧都,手下还有百余城池,数十万甲兵,老臣以为,还未到大肆封赏之时。而且,刘司徒虽打下宛城,却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老臣听说,当日淯阳侯从昆阳突围而出,刘司徒不顾宛城事急,仍将大股兵力抽调去援助淯阳侯。他们兄弟情深,着实令人感动。只是,只是此举实在过于冒险,若非岑鹏将军弃暗透明,宛城恐怕此刻仍在莽贼之手!故而,刘司徒立下大功,必须重赏,只是国公一职,却不可轻予。不如稍稍延后,待刘司徒又立新功,再商议此事也不迟。另外,陛下刚册封小刘将军为淯阳侯,又封刘司徒为国公,一日为他们两兄弟加官进爵,也实在是,实在难以服众……”

  “谁不服?宛城难道是假的?依我看,在场所有人里头,恐怕只有你一个人不服才对!”李秩勃然大怒,跳起来,大声奚落。

  “你,你信口雌黄!” 王匡被李秩嚣张态度,气得两眼冒火,指着对方鼻子,大声呵斥。

  李秩却对他不屑一顾,快速走到刘玄面前,长揖及地,“陛下,末将有话要说!”

  “李将军但说无妨。”刘玄正愁没人替自己分担面对王匡的压力,见李秩站了出来,登时喜上眉梢。

  “谢陛下。”李秩再度抱拳,冷笑着说道:“适才末将听闻,有人说大司徒功劳尚不够被封为国公。末将却想问问,此人又立下过什么功劳,居然可以位居定国上公?”

  “大胆!”几个王匡的爪牙起身护主,朝着李秩大声咆哮,“姓李的,当众嘲讽定国公,你到底意欲何为?!”

  “我看,大胆的是你们吧!”李秩冷笑着回头,双目当中寒光四射,“是陛下让李某说话的,尔等若是不满意,可命令陛下收回上口谕。呵呵,你等的确有这种本事,李某差点就忘了!”

  实话,总是最有力道。非但将王匡及其手下的爪牙们,气得直打哆嗦。皇帝刘玄,也铁青了脸,咬着牙重申,“的确,是朕准许李将军说的。李将军,你继续说,朕听着呢。”

  “是,陛下。”李秩示威般朝着王匡看了看,挑衅的话,如同暴风骤雨般从嘴里倾盆而出。

  “成国公,当日你带着麾下兵马掉头南下,若非刘司徒竭力坚持,我们此时焉有机会坐在这里指点江山?”

  “你口口声声说是岑鹏将军弃暗投明,才有宛城之胜,你可知道,在此之间,大司徒带领麾下弟兄,到底打退过多少路朝廷的援军?你可知道,多少弟兄,长眠于宛城脚下,才终于吓得周围莽贼不敢再来支援,让岑鹏将军对王莽那边彻底绝望?!你一句轻飘飘的弃暗透明,就否认了大司徒的所有功劳,否认了那么多弟兄的前仆后继,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居心?天下剩余四都尚在,你若真有本事,也带兵去攻打其中一个,看看守将会不会看到你王匡的帅旗,就立刻望风而降?”

  “你,你……” 王匡气得眼前阵阵发黑,却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反驳。

  他先前否认刘縯的功劳的那些说辞,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而领兵攻打坚城,更非他所擅长。若是受不了李秩的激将法,主动请缨带兵出击,胜败在两可之间不说,刘玄更会抓紧时机,“收回”被他掌控的那些权柄。

  “成国公,大司徒派兵援助淯阳侯不假,但此举皆是因为,昆阳那里围着四十万新军!万一昆阳支撑不住,贼军长驱直入,下一个目标是哪,你可知道?” 李秩似乎早有准备,质问的话一句接着一句,句句如刀。

  “万一王邑带着四十万大军直扑襄阳,以你的本事,可有胆子坚守城池,等待大司徒前来支援?万一撑破,你想要陛下如何自处?文武百官,还有宗亲皇族,去哪里安身?!”

  到最后,李秩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在嘶吼,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下。王匡的脸色,则是变了又变,额角青筋一根根乱蹦。

  李秩将头再度转向刘玄,肃立拱手,“陛下,刘司徒为我大汉披肝沥胆,所立下的功劳,又岂只有打下宛城这一桩?纵然他弟弟封侯,又岂能成为刘司徒不能封公的理由?末将以为,刘司徒封公,理所应当。如实不封,才真的叫天下人不服,众将士寒心!”

  “李将军说的是极!”不等王匡手下的爪牙反驳,岑彭霍然站起,向刘玄拱手道,“陛下,罪臣以为,刘司徒德义兼备,功劳亦高出众人远甚,若不封公,罪臣难以心服!”

  “的确,刘司徒理应封公!否则,微臣只好辞去定国公,与刘司徒为伴!” 王凤大声附和,脸上的笑容好生畅快。

  见连王凤都不肯与王匡站在一处,尚书令谢躬心中窃喜,先朝刘玄使了个眼色,然后缓缓道,“陛下,臣赞同李将军,岑将军之言,恳请陛下封刘司徒为国公。”

  “臣附议!”

  “臣附议!”

  ……

  陆续有刘玄手下,以及王凤派系的大臣和将军,站起来表示赞同。傅俊、李通、习郁等柱天都部的文武,更是激动不已。只有刘秀,隐约感觉情况有些不对,悄悄地看了一眼咄咄逼人的李秩,又看了一眼自家哥哥,眉头瞬间皱了个紧紧。

  然而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方便找自家哥哥去核实,李秩跳出来跟王匡对着干的行为,事先跟没跟哥哥商量。只能将困惑藏在肚子里,静观世态发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用大伙等得太久,刘玄已经大笑着点头,“众位爱卿之所言,朕深以为然。定国公,你今日所言,恐怕是考虑得有失周到了!”

  “我……”王匡万万没想到,刘縯兄弟俩如此得人心,脊背迅速驼了下去。深呼吸一口气,苦笑着认错,“是,陛下责备得对,老臣失言了!请陛下宽恕老臣考虑不周之罪。”

  “你也是一心为国,何罪之有?!”刘玄终于如愿赢下了一个回合,非常大度地笑着摇头。随即,立刻高声吩咐,“来人,替朕拟旨,加封大司徒为安国上公,世袭罔替!”

  “谢陛下!”身处旋涡的中央,却从始至终没机会说话的刘縯,笑了笑,淡然躬身致谢。仿佛被封为国公,只是件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自己心里生出任何惊喜。

  刘玄见他这般表情,顿时有些失望。但封出去的爵位,已经不能收回。想了想,果断向心中下一个目标迈进,“如今我军占据宛城,又击败新朝主力,天下大势逐渐明朗。但仍有宵小之辈,如赤眉铜马之流,企图染指神器,故而,我军应当火速打下长安,灭新朝,诛王莽,方能震慑群丑,复我汉室山河!”

  说罢,不待任何人做出反应,忽然提高了声音命令,“成国公,淯阳侯听令!朕命你二人,明日便出发,前往昆阳整顿兵马,然后剑指洛阳!所需粮草器械,朕会全力为你们两个供应。朕已经准备好了五万大军,四十余员战将,尽供你们两个一并带走。”

  “是,陛下!”王凤和刘秀互相看了看, 抱拳回应。

  “申屠御史,李司直!” 刘玄朝着二人点点头,随即将目光转向自己的亲信。

  绣衣御史申屠健和丞相司直李松双双上前,肃立拱手。

  “申屠御史,朕封你为奋武大将军,与李司直领兵五万西进,直取长安!” 刘玄奋力挥手,将早就在肚子里背了无数遍的口谕,大声宣布。“若是遇到困难,立刻向定国上公请示。他将不遗余力,为你们两个提供支援!”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吃惊不小。看向刘玄的目光里头,钦佩之意也占了一大半。

  申屠健和李松都是刘玄的心腹,他却交给定国公来指挥。一方面安抚了王匡的情绪,另外一方面,则利用王匡,对刘家兄弟形成了新的制衡。

  这,又是一招神来之笔。

  果然是富贵养人,此刻的刘玄,与当初登基时差点吓尿了裤子的窝囊废,简直判若云泥!


  第五十八章 乳虎啸谷恨山平(二)

  第五十八章  乳虎啸谷恨山平(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