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光武-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了。”朱鲔收摄心神,挥刀砍断一架钉拍上的绳索,亲手抓起,奋力甩出了城外,。“若要交谈,你就沿此绳攀爬上来。”

  他心中坚信,在即将大获全胜之时,岑鹏绝不会以身犯险。而如果自己判断失误,也不会任对方胡言乱语。只要在关键时刻装作忽然手滑,就可以将此人摔成肉泥。

  “谢大人赐绳!”仿佛对他的人品极有信心,岑彭哈哈一笑,人如鹰隼般直接飞下马鞍,刚好抓住下落的绳头,然后,双足轻点墙壁,沿着笔直的绳索,急掠而上。

  “大司马小心!”  柳郁一个箭步上前,帮助朱鲔拉住了绳索另外一端。

  “大司马,让末将来。末将力气大!”

  “大司马,这种粗活,岂是您该该干的。末将来,末将来!”

  “大司马……”

  张宝、周珏等人,争先恐后。相继上前,拉紧绳索。仿佛朱鲔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般,双臂根本承受不住岑鹏的体重。

  “你们在干什么?” 朱鲔终于忍无可忍,咆哮着松开握着绳索的左手,右手高高地举起了宝剑。

  “大司马,你我无冤无仇,充其量是各为其主,你又何必非要置岑某于死地?” 还没等他决定先杀谁立威,岑彭已经攀上了城头。冒着被宝剑砍中的风险,向他躬身施礼,“末将见过大司马,我家主公……”

  “住口!”朱鲔手中的长剑迅速下压,直接抵住了岑彭胸膛,“岑彭,今日就叫你死个明白!朱某乃是大汉大司马,绝对不会向乱臣贼子俯首!”

  “大人息怒!”

  “大人有话好说,先将剑放下来!”

  “两国交兵……”

  周围将领被吓得脸色煞白,果断上前,抱腰的抱腰,拉胳膊的拉胳膊,将他拉离岑鹏面前。

  “放手,放手,你们,你们这群贪生怕死的鼠辈!” 朱鲔一个人,同时对付不了七八双手,挣扎着大声叫喊,“陛下待尔等恩重如山,如今,他身陷赤眉军中,尔等不思前去相救,却迫不及待向刘秀示好,尔等,尔等就不怕在史书上,留下千秋骂名?!”

  众将被他骂得面如猪肝,却不肯松手,唯恐他再次向岑鹏发起偷袭,断送了大伙所有人的性命。

  “大司马此言,恐怕大错特错!” 唯独岑鹏,丝毫不觉得他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竟然从众将的保护下绕了过来,再度将胸膛暴露在了宝剑之下,“您口中的皇上,已经被樊崇所害!弟兄们只有归顺了我家主公,才能有机会,为他报仇雪恨。而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与我军为敌,反倒是为虎作伥。”

  “你胡说!” 朱鲔哪里肯相信岑鹏话,抬手又是一剑,刺向此人的梗嗓。“陛下文不成,武不就,身边还没有半个心腹,他既然主动请降,樊崇怎么可能杀他?”

  “大司马!”早就在暗中做准备的柳郁果断伸出右手,死死抓住剑刃。殷红的鲜血,顿时从此人的掌心汩汩而出,迅速染红了剑身。“听,听岑将军把话说完。听他把话说完啊!都这时候了,他,他又何必欺骗咱们?

  朱鲔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怒视柳郁,高声断喝,“撒手!否则,休怪老夫不念旧情。”

  柳郁却好似没有任何感觉,手握着满是血迹的剑刃,泣不成声,“大司马,皇上对您有知遇之恩。我等,我等对您,也从无亏欠啊。您今日杀了岑将军,我等,我等就再无活路了!”

  “大司马,樊崇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不杀陛下!”

  “赤眉军乃是一群土匪,哪里懂得什么道义!”

  “是啊,大司马,想要给陛下报仇,我等别无选择!”

  “大司马,先前您是为了陛下,我等则是为了您。如今,如今陛下已经死了,您,您又何必带着我等一起为他殉葬?!”

  ……

  张宝、周珏,以及周围所有将士,全都跪倒在城头上,苦苦哀求。

  “大司马,有你这种忠臣在,刘玄怎么可能不死?” 见朱鲔依旧不为所动,岑彭突然换了一副表情,冷笑着高声断喝,“留着他,樊崇得时刻提防有人救了他去,或者再度拥立他为帝,让自己的图谋毁于一旦!哪如杀了他,彻底一两百了!”

  “啊?!” 朱鲔被喝得身体晃了晃,心中最后意思侥幸,也瞬间消失殆尽。

  “刘玄已被樊崇所害,尔等究竟为谁死守洛阳?!” 岑鹏知道他心思已经动摇,果断将头转向周围所有人,大声发问。

  “我家主公愿意当众立誓,此生此世,绝不会动朱大司马一根汗毛!” 不待众人回应,他又迅速补充。随即,又高声说出第三句承诺,“我家主公,既然连杀兄之仇都放得下,又怎么会出尔反尔,残害尔等?!”

  “我等愿意献城!” 最后的顾虑瞬间也被扫清,张宝站起身,快步走向控制吊桥的摇橹,指挥着数名茫然无措的弟兄,缓缓放下吊桥。

  “我等愿意献城!” 周珏也跟着站了起来,快步走下马道,直奔城门。

  “献城!”

  “献城!”

  “献城!”

  ……

  城头上,叫喊声响成了一片。所有将士,都失去了继续跟刘秀为敌的心思,纷纷做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

  朱鲔闻听,手中宝剑,再无力握住。“当啷”一声,坠落于地。随即,他张嘴吐出一口血,也对着城下,缓缓曲下了双膝。

  建武元年十月癸丑,朱鲔献城投降,刘秀率军入洛阳,宣告定都于此。后世称其国为,东汉!


  第六十八章 琵琶起舞换新声 (一)



  数日后,洛阳皇宫,御书房。

  一身便服的刘秀,绕过书案,轻轻拉住了阴丽华的素手,柔声道谢,“这里的摆设,甚合朕意,也只有你,才能为朕设计出这样的书房。”

  阴丽华见夫君如此夸耀自己,心中喜不自胜,笑了笑,小声回应,“臣妾知道陛下在太学读书时,常于藏书楼修缮古籍,并与士载他们并称为书楼四秀。便突发奇想,着人将御书房依藏书楼模样布置,稍稍简陋了些,还望陛下恕罪。”

  “朕谢你还来不及,怎会降罪于你?”刘秀握紧了阴丽华的柔荑,望向四周,只见全无奢华之物,唯有简牍古籍,以及从窗户照射进来的潋滟秋光。

  此情此景,让他突然想起王莽那间极尽奢华,而又死气沉沉的御书房。以及紧闭的窗户,铜鹤嘴里的幽幽青烟,水晶琉璃灯发出盈盈光亮,还有,还有王莽那张忽明忽暗、僵硬、惨白的面孔。

  刹那间,他心中波涛翻滚,又摇了摇头,低声感慨,“这样甚好,正合朕的脾气。当年王莽的书房,倒是充满了珠光宝气,可他治下,却是遍地饿殍!”

  “王莽从小就没受过任何苦,根本不知道韭菜和麦子的分别。” 阴丽华善解人意,立刻从刘秀的表情上,看出他是有感而发,一边替他轻轻磨墨,一边低声附和,“在他看来,珍珠玉石,都是唾手可得之物。却不知道,一粒珍珠,已经抵得上普通人家,三年的开销。”

  “是啊,所以他的政令,每一条听起来都很有道理。每一条,都害人无数。”

  “亏得陛下与大哥起兵,跟那些绿林豪杰一道,及时推翻了他!”

  “丑奴儿!” 听阴丽华居然学会的恭维自己,刘秀忍不住低声抱怨,“若是连你学会了拍马屁,朕岂非在宫中再也听不到半句真话?”

  “臣妾句句属实,绝非故意恭维。杀入长安的,虽然是申屠将军,但真正结束了大新朝的一战,却发生于昆阳。”阴丽华俏脸涨红,连忙摆着手分辩,“那年消息传来,臣妾虽然为你担心,却同时觉得无比骄傲。臣妾从十二岁时,就没看错,自己喜欢的人,是个盖世英雄。如今陛下虽贵为天子,但在臣妾,在臣妾心中,陛下与当年策动马车前来相救的白衣少年,别无二致!”

  说到最后,声音小如蚊讷,却透出不尽的缠绵。

  “丑奴儿……”刘秀心中一暖,将阴丽华轻轻揽入怀中,低声道,“在朕心中,也是一样。朕第一眼见到你,就心中发誓,此生非你不娶。”

  话音落下,他的记忆中,却迅速闪过一团红色的火焰,身体僵了僵,心脏刹那间宛若被人用手攥住了般疼。

  这种变化虽然轻微,又如何瞒得过聪明细致的阴丽华?后者立刻知道他又想起了谁,笑了笑,柔声安慰,“陛下当年那句话,可是传遍了长安。臣妾听了,虽然觉得害羞,却满心欢喜。还有三姐,她不止一次跟臣妾约定,要同时嫁给你。我们两个,谁都不欺负谁。”

  “你们两个倒是和气,也不问问我是怎么想?” 心脏处的痛楚,缓缓消散,刘秀笑着向阴丽华低声抱怨。

  “陛下莫非不愿意?” 阴丽华柔声调侃了一句,随即,收起笑容,缓缓补充,“若说当时心里头一点都不酸,那肯定是撒谎。但想想有三姐在旁边,你就多一份安全,心里的酸味,也就淡了。细算下来,三姐和皇后,都能帮你做许多事情。倒是臣妾……:“丑奴儿,不能这么说,朕不准许你妄自菲薄!” 刘秀听了,浑身又是一震,赶紧将她轻轻推开,正色 强调,“你虽然没练过武,却一样可以替你分忧。”

  “臣妾……” 阴丽华哪里肯信,红着脸摇头。

  “丑奴儿,朕今天找你,真的有大事,需要你替朕出谋划策!” 刘秀却不像是在哄她开心,走到书案旁,信手拿起几份奏折。

  阴丽华见他满脸郑重,连忙收起女儿心事,皱着眉头提醒,“陛下若要问计,应该找士载、子陵、仲先他们……”

  “别的事都可以找他们,唯独此事不可。” 刘秀忽然叹了口气,快速将奏折递向他,“丑奴儿,你先看了再说。”

  阴丽华狐疑的接过去,一目十行,旋即掩住朱唇,两只眼睛,也瞪了个滚圆。

  “这是大鸿胪郭侪上的密折,除了朕,只有你知晓其中的内容。”刘秀紧盯着阴丽华,沉声说道。

  “臣妾定会守口如瓶,绝不向别人吐露半字。”阴丽华赶忙回答,紧跟着,又犹犹豫豫问道,“陛下,郭鸿胪所言当真?”

  “字字属实,而且,触目惊心!”刘秀重重一点头,双眉紧蹙,“最近几日,朕论功行赏,大封群臣,然而事毕向下一看,却赫然发现,满朝要么是朕的亲戚,要么是朕的乡党,几乎,找不到一个外人!”

  阴丽华倒吸一口凉气,又将目光投向奏章,刹那间,就明白了刘秀找自己来御书房的真正原因。

  这件事,的确无法跟其他任何人商量。

  首先,是不能找朱祐与邓奉,他俩都是南阳人。如果不照顾乡党,今后就会落个凉薄的名声。如果照顾乡党,则对不起刘秀这个皇帝。注定要左右为难。

  其次,郭侪密折中所言,还反应出一件事,那就是“南阳系”之所以变得如此庞大,恐怕与阴家和邓家,都有脱不开的关系。

  阴家,当初在刘秀落魄之时,曾经舍家相助。而邓家,除了邓晨、邓奉叔侄俩战功赫赫之外,还有数十名晚辈,包括刘秀的三个外甥女,都为国捐躯。

  第三,朝堂中不是出身于南阳的文武官员虽然能找得到,功绩,地位,却都很难与朱佑等人比肩。此外,一旦让群臣知道,郭侪的奏折得到了重视,很容易在朝野引发动荡。

  第四,就是大鸿胪郭侪上本的动机了。虽然此人在奏折上,口口声声说是为国而谋。在话里话外,却露出了河北真定国人才众多,理应大力从中选贤任能的意思。

  阴丽华秀外慧中,马上就想到,刘秀找自己商谈此事,而非是找皇后郭圣通,除了因为对自己格外宠爱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自己与阴家长辈关系并不好,阴家在暗地里做的那些事情,跟自己很难扯上关系。

  第二,郭圣通的娘家人,其舅父刘杨实力,都太强势。而郭皇后,也是从小任性惯了,对族人还极为照顾,根本不懂得把握其中分寸。

  “除了南阳派与河北派,朝堂之上,是否还有其它势力?” 又陆续抓起其他几分奏折,阴丽华一边看,一边在心中飞速盘算。

  有人提议,不计前嫌,启用王莽时代的功臣。

  有人提议,当年太学人才济济,理应受到重视,提拔起来,填补地方官吏的缺口。

  还有人提议,鉴于邓禹那边,久战兵疲。应该换一名将领取而代之。而最好的备选者,就是素有大树将军称号的冯异……

  突然想起攻打洛阳,最初是谁领军,她眼前马上豁然开朗。朝廷上,第三股成气候的势力,自然是最为弱小的颍川派,故而刘秀决定挥师渡河之后,特意派冯异领兵。

  而第四股,就是王莽时代的那些老前辈们。他们为了家族的富贵,迫不及待地想要来洛阳,替自家夫君分忧。

  第五股,其实很大部分,与南阳系重叠。那就是,当初夫君在太学时,曾经关系密切的一众师兄师弟。出了严光、邓奉、朱佑、贾复和邓禹,还有沈定、牛同、苏著、廖旭……,甚至,甚至还包括自家哥哥阴虚!虽然他其实一度曾经与夫君为敌,此刻,却整个人都绑在了夫君的战车上,根本不可能彼此将界限划清。

  ……

  迅速将心中的脉络梳理了一番,阴丽华放下奏折,轻声说道,“南阳乃龙兴之地,文武官员中以南阳人居多,不足为怪。但陛下若要图谋天下,重振汉室,朝堂上一家独大,就非常不妙了。可如果无缘无故,就出手打压,却会令满朝文武离心。此事干系重大,陛下定当慎而又慎!”

  “丑奴儿,你所言极是。”刘秀抬起双拳,使劲揉着太阳穴,苦恼的说道,“南阳父老对我恩重如山,朝中文武多半出自南阳,士载,仲先,子张,邓禹,贾复,岑彭,刘隆……若要削弱南阳派的实力,必然要拿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刀,可是,他们个个战功卓绝,又与朕亲如兄弟,怎好处置?至于河北派和颍川派,上面已经位高权重,下面却青黄不接,强行提拔,无补于事,更会招致他人非议……唉,左右掣肘,徒之奈何?”

  眼见刘秀愁眉不展,双鬓似乎又白了不少,阴丽华心疼不已,皱着眉头犹豫了片刻,忽然横下心来,低声提议,“陛下,两条腿的凳子容易倒,只要装上三条腿儿,却立刻变得无比安稳!南阳系已经过于庞大,河北系和颍川系,合在一起才能与其平衡。如果将前朝留下来的可用之才,陛下的太学同窗,还有陛下招纳的那些地方豪杰,再捏合成第三股力量,”

  “捏合,如何捏合?”刘秀楞了楞,脸上迅速涌现了几分惊喜。

  “联姻,结伴做事,或者让他们一起领军,去为陛下东征西讨。特别是最后一种,能在战场上交托性命了,自然就成了一伙!”  能给丈夫帮上忙,阴丽华非常开心,想了想,继续低声提议,“有道理。”刘秀越听越觉得对自己口味,忍不住连连点头…

  “陛下虽然拿下了洛阳,还有河北作为依托,可四周围,敌人却依旧不少。”  阴丽华秀目射出两道热芒,不复平素柔美模样,却更像当年那个意欲行刺贼酋,以保家人平安的女娃儿,又或是在阴家小楼上持刀护身,宁死不屈的勇悍佳人。“赤眉占据长安,随时可能发起东征。蜀地公孙述,陇右有隗嚣,河西有窦融,青徐有张步,汉中有延岑,寿春有李宪,还有其他大小势力的头目,个个野心勃勃。像赤眉军这样的大敌,陛下当然要以全力去应对。像其余那些势力,把武将和文官们分成组,轮番出战,就能将其逐个剪除。如此,一方面可以安定天下,另外一方面,也能打破地域壁垒,让百官全心全意为国出力。”


  第六十九章 琵琶起舞换新声 (二)



  隔日朝会,刘秀当众宣旨,以大将军朱佑为使者,带鸿庐卿苏著,去陇右与河西交好隗嚣和窦融。同时,擢升盖延为虎牙大将军,耿弇为建威大将军,擢升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巨鹿耿纯,为高阳侯。

  除此之外,给汉军造成惨重损失的降将朱鲔,被封为扶沟侯,官拜平狄将军。朱鲔的嫡系下属,柳郁,张宝等人,皆封为将军,率部前往渑池支援邓禹。

  紧跟着,刘秀又以夺取洛阳之功,封冯异为定南大将军,食邑扩至六县,铫期、马成等颍川将领,也跟着加官进爵。

  洛阳已定,身边无须再留太多兵马。万脩、杜茂、王梁等人,被委以重任,各自领着弟兄们对洛阳周围的地方势力发起征讨。

  ……

  一系列的政令,令满朝文武眼花缭乱,细细品过,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然而,还没等大伙来得及去想,刘秀此举到底有何深意。西征军那边,却又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邓禹、马武两个再度兵败,退保渑池。

  殿内文武,全都悚然而惊,谁都没不到,樊崇的动作这么快,居然才打下长安,就立刻杀了了过来。大将军朱祐则惊讶的张大嘴巴,直接惊呼出了声音,“怎么可能仲华谋略过人,马大哥武艺天下无双,他们两个联手,怎么可能还会输给樊崇?

  “诸位勿慌,胜败乃是兵家常事!”  刘秀心中,也是雷声大作,虽然强装镇定安慰麾下众文武,自己的脸色却一片铁青。

  邓禹与马武皆为他的铁杆嫡系,一个足智多谋,一个勇冠三军,并肩作战却依然不是樊崇的对手,足见敌军来势之凶猛!

  而自己这边,虽然刚刚接收了朱鲔麾下的十万洛阳军。却根本没来得及重新整编。在兵不将,将不知兵的情况下,即便全都派上去,也未必能挡住赤眉军的兵锋。

  更何况,洛阳周围,还有许多势力蠢蠢欲动。万脩、杜茂等人,刚刚被自己指定了任务,圣旨上的墨痕还没干掉,自己有何面目改弦易辙?!

  “陛下,老臣以为,我军,我军初下洛阳,立,立足未稳,不宜与赤眉军过早决战。” 正急得火烧火燎间,耳畔却传来了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低头看去,正是白发苍苍的老尚书令伏湛。

  那伏湛年近六十,是传下《尚书》的大儒伏生的曾孙,在汉成帝时,已成为大学博士,接着先后被王莽与刘玄征辟,担任高官。刘秀随许子威学习《尚书》之时,就知道其大名,所以刚一开国,就命人将他找来,委以重任,以示绝不忘本。

  所以,伏湛的话再无价值,刘秀也不能对其发火。反而堆起满脸笑容,笑着起身请教,“尚书令所言甚是,却不知道,朕需要怎样,才能让赤眉军罢兵?!”

  “当然,当然是派朱大将军出马,拜见樊崇。以土地、财帛,慢其斗志。” 仿佛心中早有成竹,伏湛笑了笑,大声提议,“陛下未渡河前,便已定下同时南下和西征的方略。当时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异议,认为我军虽兵强马壮,但实不宜两面开战。如今,洛阳才勉强拿下,西征军却接连战败,正说明,当初的战略过于心急!”

  说罢,躬身行了一个礼,缓缓落座。每一个动作,仿佛都贴着忠直贤明标签儿。

  而御书案后的刘秀,却气得差点吐血!

  伏湛话,听起来句句在理,对解决眼前困境,却毫无价值!首先,自己当初决定同时南下和西征,为的根本不是两线作战。而是在攻打洛阳的同时,切断长安和洛阳双方的联系,避免刘玄忽然率领其麾下文武,逃回洛阳跟朱鲔汇合。

  其次,即便当初自己有派邓禹一探赤眉军虚实的念头,现在说这些,也无妨改变两番战败的事实。更何况,若不是邓禹在渑池一带接连挡住了樊崇的疯狂进攻,赤眉军也许早就杀到了洛阳城下。

  再次,朱鲔为了守住洛阳,大肆散发财物鼓舞军心,早就将府库里的继续挥霍殆尽。自己虽然在入城时,没有造成任何破坏,却也没拿到任何缴获。如今,连养兵和养将,都拿不出足够的钱财。怎么可能拿着救命的钱粮去资敌?

  “陛下,臣以为,尚书令的话甚有道理!” 见刘秀迟迟不做出回应,另外一位三朝元老周逢站出来,高声启奏,“如今赤眉占据长安,兵强马壮,即便陛下再派给邓将军去援兵,也不过是以疲惫之卒,迎战虎狼之师。根本没有半分胜算。还不如,暂时向赤眉军表示退让,争取喘息时间,以图将来。”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绝非贪生怕死,只是不愿让我汉家儿郎,枉流鲜血。” 第三位站出来进谏的,是三朝元老赵德,只见他,手扶胸口,白须上下飘舞,“陛下应先避敌锋芒,让西征军退回洛阳。然后派人说服陇右隗嚣与河西窦融,三家联手,合力对抗樊崇!”

  “陛下,伏尚书所言极是!”

  “陛下,赤眉军从山东一路打到三辅,势如破竹。我军目前的确很难与其争锋!”

  “陛下,即便我军偶尔取得一小胜,只要樊崇率军退入长安,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拉出一支兵马。我军必将不胜其扰,还不如暂时跟他握手言和!”

  “以退为进,远交近攻,避其锋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