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风流(苹果)-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楠笑道:“管他什么计,他们要想在这里拦截我们那可太蠢了。我到希望今夜他们会来跟我们交手,总之一切以我为主,不用理他们怎么应付,需知现在我们是进攻的一方,如何抵挡是他们的事情。”

江彬道:“大将军,河面上一只渡船也没有,我们所携带的小船只有两百艘,若鞑子在对岸射箭阻击,怕是登岸不易。”

宋楠点头道:“动用火器压制,张宁的火箭营马上就到,一旦发现敌踪便不必客气,狠狠轰他娘的便是。但是你给我节省点,这次带来的火箭火铳炮可只有三十门,这还是日夜赶工的结果。弹药也是贵的离谱,你花了多少炮弹,我都是要算银子的,将来我若被人追。债,我便拿着这清单去你侯爷府中算账。”

江彬哈哈大笑道:“好说好说,兄弟卖了这身肉替你还债便是。”

(谢诸君的月票,谢休闲浪人兄弟的红包和打赏。一晃三月初了,有保底月票的兄弟赏几张。)

第七六二章布龙湖畔(续)

在准备期间被宋楠从西崖渡口不远数百里拉来的两百余条小筏子终于派上了用场,羊皮筏加上小木船,一次只能运送不到两千名士兵渡河。{'}但好在都思图河和黄河不可同日而语,在布龙湖西侧的渡口,即便鞑子已经破坏了渡河的码头,这些小羊皮伐子还是能在任何地点入水。

在夜幕的掩护之下,两千多名明军划着小船和筏子沿着平缓的河面朝对岸划过去;在靠近对面五六十步之时,猛听得号角声起,对岸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河岸边出现了无数鞑子的人影,一瞬间,如簧飞矢便朝河面攒射而至。

南岸的江彬跳脚大骂,鞑子果然是不甘心被明军轻易渡过都思图河,傍晚之时的一片宁静和祥和都是假象,夜幕一降临,鞑子便纷纷从隐匿之处云集至河岸对面,开始了对明军的阻击。

身先士卒的马鸣在一艘小船上猛力敲打一面大鼓,鼓声咚咚作响,河面上的所有士兵纷纷举起大木盾档住攒射而至的箭雨。鞑子显然预料到这一点,第二轮箭雨便是涂上了羊油被点燃的火箭了,箭支射在筏子和木盾上烧的吱吱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臭味,十几艘羊皮筏子着了火,上面的士兵不得不翻身跳下冰冷的河水里躲避火势,忙乱中,上百士兵中箭,惨叫声此起彼伏。

江彬口中污言秽语层出不穷,一叠声催促张宁放炮,张宁立刻下令,十几门多管火箭铳立刻将炮口对准对岸,一声喝令过后,火箭炮开始喷火,拖拽着火红尾巴的小炮弹穿越仅百步宽的河面在对岸影影绰绰的鞑子人影中炸响,顿时掀起的泥土和草屑砂石满天飞扬,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河面近岸的数十步处落下了石头泥巴的滂沱大雨,落在河水中发出嗤嗤的声响,离岸近的十几艘木筏上的明军被砸的头破血流。

马鸣大声叫骂:“往回划,蠢材,还望前划,找死么?”

明军渡河的木筏迅速远离,于此同时对岸上的爆炸尚在继续,火箭炮只打了三轮,但十几门八十一管火箭炮就算是只射出三轮,也足足将数千发小炮弹倾泄在对岸的土地上,面对如此凶猛的火器压制,对岸的鞑子几乎在一瞬间便没了影子。

火箭停止轰炸后,一千八百名明军士兵踏着坑坑洼洼冒着热气的河边滩涂爬上了河岸;逃散的鞑子们再次回头厮杀过来,顿时黑沉沉只有星光的对岸杀声震天。

筏子迅速返回,第二批明军在一炷香后便登上对岸的陆地,但对岸的喊杀声忽然变得寥寥,首批的一千多明军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伤亡,便将围拢来的鞑子们杀散;鞑子们奔逃的脚步声在草原上渐行渐远,明军纳闷之余也不敢追赶,只得原地做防御态势,让一批批的明军从对岸渡河过来;这之后,再没有发生一次厮杀,所有的鞑子都销声匿迹了。

花了两个多时辰,两万多前锋兵马才尽数过了河,对岸的警戒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方圆十五里,但再无鞑子兵马的身影。运送火箭炮过河大费周章,几只筏子拼凑起来才能承载一架火箭炮的重量,在这上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直到天色大亮的时候,前锋军和中军的逾四万兵马才全部踏在了都思图河北岸的草地上。

天色一亮,萦绕在众人心头的一个疑问也迎刃而解,鞑子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千余明军便将他们杀退的原因,乃至后来他们再也没来接战的原因显现出来;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便是答案。

这些根本不是鞑子的正规军,都是些穿着普通牧民衣服的鞑子平民,尸体中竟然有白发老翁包着头巾的妇女,十来岁大小的孩童。所用的弓箭也是自制的打猎弓箭,样式千奇百怪。

宋楠给出的结论是,把秃猛可是放弃了这里的防守的,但此地的数千牧民惊恐于明军大军的到来,自发组织起来阻击明军,结果被明军的火器和明军正规兵马的武力打的落花流水,之后连夜逃遁了。

宋楠无暇去多想这些事情,他急着要办他想办的事情,于是他亲自带队,领着一只亲军百人队朝四周方圆数十里的草场之上的鞑子牧民居住进行扫荡,白天看到了成千上万只的牛羊便是白花花的银子,这是属于他的战利品,决不能浪费。

然而,让宋楠气的吐血的是,所有的鞑靼人的帐篷里都是空空如也,羊圈中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牛羊马匹全部倒在血泊之中,连巴掌大的小羊羔也被杀死,鞑子牧民们逃走之前干的一件事竟然是将所有的牛羊马匹尽数屠戮,将帐蓬中的值钱之物尽数清空。不值钱的被褥用具等物都丢入火堆焚毁。

派出去六千多兵马搜索财物,最终带回来的竟然只有区区数十头羊和十几头老的走不动的牛;据说这些牛羊还是在草原上看到的,并非在牧民的羊圈中,可能是走失的活着是逃走的,否则恐怕也难逃一死。

全军将士倒是开心的不行,死去的牛羊肉都还新鲜的很,数万人敞开肚子吃了个饱,宋楠坐在草地上手里拿着一只羊腿阴沉着脸狠狠的啃着,心里非常不开心,照这个架势,鞑子是不肯留下一点物资给自己了,这还搞个屁?那一屁股的债该怎么办?

兵马稍作休整,万志为了让宋楠心情好一些,亲自带着亲卫骑兵在布龙湖四周的山崖下山林里乃至湖边的庙宇屋舍中好一顿搜寻,终于抓来了几十名躲藏起来的牧民,另外还将布龙湖畔几座喇嘛庙宇横扫一空,抢夺来一小筐不知是镀金还是镀银的法器,看到这些亮闪闪的东西,宋楠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抓获的鞑子牧民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早在昨日,乌海大帐中的大汗便派了人来催促牧民往北撤离;东侧鄂托克的部族兵马也因为担心被明军攻击而撤往乌海,这里的部分牧民不忍舍弃这里,故而自发的组织了反抗,这一切其实根本就不是大汗的吩咐。

宋楠惊讶于鞑靼人的彪悍,他们的大汗已经将他们逼到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却依然选择跟他并肩作战,这有些不可思议。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其实也很合理,不管来的是明军还是别的什么兵马,侵犯了他们自以为是家乡的地盘,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他们自然会奋起反抗。只是他们完全没意思到,这片地方原本就不属于他们,他们住的是别人的地盘。

宋楠下达了一个连他自己都犹豫了半天的决定,既然鞑子已经全民皆兵,那么倒也不必跟他们客气,若是将他们看着普通的牧民的话,搞不好要吃大亏,毕竟这些人的帐幕之中挂着弓箭弯刀,这些玩意在手,他们便是可以杀人的兵马,即便是没有什么战力,也会造成明军的伤亡,渡河之时死伤的两百多明军便是例子。

“从今天起,只要看到拿着武器的鞑子,不论是平民还是士兵,杀无赦。”宋楠咬牙下达了这个命令,他知道,在这里仁慈是件奢侈品,所有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配享有这个奢侈品,当一名普通牧民懂得拿起弓箭射杀明军,懂得杀死自己的牛羊不留给明军任何补给的时候,他们便已经是该死之人了。

鉴于得知大部分的牧民和鄂托克的部族兵都收缩前往乌海,宋楠知道,把秃猛可的意图必是利用乌海镇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阻击明军的步伐,在乌海或许会有一场恶战,宋楠很期待在乌海的这场战斗,他也一点都不怵把秃猛可在乌海布置下的任何场面。

乌海距离此处只有一百三十余里,平坦的草原上行军也很迅速,宋楠索性下令全军休息,直到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漫天星河灿烂之时,大军才开始开拔;不出意外的话,明日午时前可抵达乌海镇前沿。

但让宋楠完全没料到的是,这一夜的行军竟然如此的艰难,从出发开拔不到两个时辰,行进不到四十里地的时间开始,一路上不断有鞑子小股骑兵在大军侧翼开始骚扰,仗着骑兵机动优势,用箭支用鸟铳骚扰的明军痛苦不堪。

明军又不敢追赶,生恐在草原深处设有埋伏,只能忍受着又一波的骚扰,到后来,死伤了两百多士兵之后,宋楠果断下令停止前进,就地扎营等天亮再走,命弓箭手和火铳兵严防侧翼,对鞑子的骚扰兵力进行打击。

但在扎营不久之后,鞑子的骚扰兵马却销声匿影,一次也没出现过。

第七六三章如意算盘

次日上午,大军再次开拔前行,行进途中,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尽头,不断有烟尘升腾,数里之外的前后左右似乎都有鞑子兵马的踪迹,不时会有探马回头禀报发现鞑子骑兵的消息。。。

众将领被搞得有点烦,纷纷骂道:“鞑子搞得什么鬼,要打便打,干什么这么鬼鬼祟祟?难道指望着将我们吓走不成?”

宋楠微笑不语,他心如明镜一般,鞑子这是虚张声势的做出四面袭扰的态势,但其实这种姿态糊弄新来乍到的人倒是管用,对宋楠来说却是毫无作用,因为宋楠知道把秃猛可的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事实上宋楠昨晚便揣度鞑子骚扰的意图,无非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鞑子看来并不傻,他们是能拖一个时辰是一个时辰,能拖一天是一天,很可能把秃猛可也意识到只有拖到天气转寒,才能和明军有一战之地。

即便做出这种判断,宋楠也并不敢太大意,自己大军的主力鞑子是不敢正面进攻的,但若是被鞑子断了补给线,那问题就严重了。宋楠下令命许泰统帅的后军可延缓行军速度,在布龙湖西侧的渡口建立一所重兵把守的后勤中转战,并不惜拨出六门宋夫人火箭炮交予许泰使用。

事实证明,宋楠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日傍晚,大军逶迤抵达乌海镇南十里处扎下营盘的时候,后方传来战报,布龙湖畔的后勤转运兵马遭受了近六千鞑子骑兵的凶猛进攻;好在许泰留下了一整卫的明军在此防守,加上六门宋夫人火箭炮的强大压制力,这才让鞑子骑兵知难而退,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之后消失在草原之声。

这个消息给宋楠提了个醒,把秃猛可并未打算放弃反抗,他还是想办法进行反击,而且,鞑子的大批主力并未放弃乌海以南的大片区域,成建制的鞑子骑兵大队依旧在乌海以南都思图河以北的广阔草原上寻找战机,若稍不小心便会吃了他们的大亏。

另一方面,既然有近六千鞑子骑兵在身后或者身侧的草原上逗留,那么面前的这座乌海镇当中的兵马定不会太多,以鞑子不足三万的能战之兵的来算,这里只有两万余兵马驻守,这倒是个迅猛攻击的好时机。

宋楠当机立断,既然你想拖住我的脚步,我偏偏要加快进攻的节奏,你以为我会在乌海镇盘桓几日,我偏偏扎下营盘的当晚便立刻进攻。

夜幕降临之后,草原上繁星点点,虽然是大战一触即发的地方,草原之夜依旧是如常般的静谧;乌海镇外围工事中的鞑子兵马们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明军营地中的灯火次第熄灭,最后只剩下外围警戒的一堆堆的篝火,他们也放下心来。看这架势,长途跋涉的明军今夜是不会进攻了,他们显然是要好好的休整一夜,明日一早才是战斗打响之时。

十余名鞑子将领聚集在把秃猛可的金帐内,他们在讨论这迫在眉睫的一战如何应付。有人主张出其不意,等下半夜的时候突袭明军营地,来个主动出击。有人则建议不要轻举妄动,待明日散布在草原上负责骚扰的八千余骑兵回到乌海,凭借乌海镇数年来建立的防御体系挡住明军进攻的脚步。

坐在案后的把秃猛可对这些意见都没有表态,他只是告诉大家一件事,从盐池前线带回的数十门神鹰大炮已经重新修葺完毕,所需的开花弹正在从乌兰巴托运往此处,这一回把秃猛可将大青山北麓的一座精铁矿的开采权卖给了莫斯科大公国的红毛鬼,换来了近三千枚开花弹。

这个消息顿时让众将喜出望外,他们完全没意识到如今的他们是如何怀念有神鹰大炮的日子,就算是最传统最倔强的鞑靼将军们也不的不承认,在如今的情形下,唯有拥有神鹰大炮这样的火器才能抵挡明军前进的步伐,否则根本不可能跟明军正面作战。即便是面对着以步骑混合,步兵为主的明军,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突进战术也根本毫无胜算。谁能抵挡住那喷着地狱之火的明军火器呢?血肉之躯根本就不是这些怪物的对手。

但把秃猛可又告诉喜出望外的他们,这些开花弹运抵黄河以南起码需要四五天时间,乌海之战是指望不上了。众将顿时又像是挨了当头一棒蔫了下来,如果这些炮弹不能及时运抵,乌海是很难守住的,最多坚持一两天,最终还是会被明军占领,这乌海是守还是不守倒是成了一个疑问。

把秃猛可给出了答案:“诸位,乌海还是要守的,不过我们既然重新拥有了神鹰大炮,便不必再惧怕明军的进攻。莫忘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和明军决一死战,拿我们鞑靼勇士宝贵的生命跟明军的命来交换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们要拖住明军直到我们的神鹰大炮能再次发出怒吼,并付出极少的伤亡的目的,就必须要做出取舍。”

众将领屏息聆听,但听把秃猛可道:“本汗下令,今夜所有驻扎在乌海的骑兵兵力立刻尽数撤离,草原上的八千骑兵我也命人传达了命令,他们不会回到乌海参与这场战斗,他们会直接往东,驻扎在杭锦周边,而这里留下和明军周旋的只有一万步兵和一万壮丁守城。要知道,明军要想继续深入,他们只能往东取杭锦北上渡过黄河,杭锦的城寨比乌海更为坚固,兵马粮草也更多,更重要的是,开花弹数日后即将运达哪里,到时候明军若敢来犯,便请他们尝尝神鹰大炮的滋味。”

众将惊愕不已,原来大汗虚张声势搞得好像要同明军在此决一死战一般,到头来打的却是放弃乌海的主意,留下一万步兵和一万壮丁守乌海,那不是让他们去送命么?刚刚还说鞑靼勇士的生命珍贵,转眼就奉上了两万人的性命,这还珍贵个屁?

但无人愚蠢到去指出这一点,自大汗南征失利之后,脾气变得暴戾异常,经常有将领动辄得疚被大汗亲手砍死,任何对大汗决策的怀疑都会被视作不忠诚的举动,特别是在大汗兵败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怀疑手下部族首领和将领们有异样的举动,整个人如一张绷紧的弓弦,谁多嘴,这支弓弦上的箭便会射向谁。

乌鲁斯第一个表态:“父汗圣明,这里的两万人只要能撑过两天时间,便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何况他们还有可能创造出奇迹来。儿臣建议,在乌海通往杭锦的道路上再多派兵马骚扰;利用戈壁峡谷的地势打他们几次伏击,明军必会犹豫不决。照他们龟速行进的速度,到了杭锦起需要半个月时间。长生天要是作美的话,十月中草原上的第一场雪就要下来了,到时候看这些明军们怎么办?”

“对对,二王子说的极有道理,大汗此举是绝佳之策,就算明军抵达杭锦的时候还没下雪,我们有神鹰大炮在手,防守明军的进攻当有胜算。咱们也不用歼灭他们,拖着他们到下雪天便好了。”

“说的有道理啊,乌海便当是借给明军暂用,到时候咱们连本带利一起拿回来。”

众将领纷纷表态支持,把秃猛可摸着胡子呵呵而笑,他知道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心的赞同,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没人反对便成。

把秃猛可把手一抬,刚刚准备说话,便听到帐外寂静的夜空中传来一连串的爆响,紧接着,连片的爆炸之声便传入耳鼓,片刻后帐外亲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禀报道:“禀报大汗,乌海南奶。头山两处寨堡遭受明军攻击,明军大股兵马正蜂拥而来。”

把秃猛可脸色一变,赫然站起骂道:“这狠厉小儿,未免太凶狠了些,居然气也不喘一口便进攻了。”

众将肃然等待命令,但听把秃猛可咬牙下令道:“传令下去,乌海镇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兵马正面御敌,其余人立刻整军备马,开放东城城门,退守杭锦。”

第七六十四章逼迫

乌海之战几乎没有任何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两万鞑子完全是以一种拖延时间送死的态势正面迎敌,面对明军的凶猛攻势,结果可想而知。‘‘‘‘

大明史官们对这场战斗的记载也仅限于寥寥数语:时镇国公挥师夜半攻乌海,天明时告破,戮贼寇八千余,俘五千余,余者逃散。贼首畏战,逃往杭锦据守。

有谁知道,这寥寥数语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与火的故事,掩盖了多少惨烈和恐惧。亲身经历此战的人能清清楚楚的回忆起当晚的厮杀:乌海万户总管博尔金率两万鞑子兵像是赴死一般迎着明军的火箭炮的轰击冲上去,他们和江彬所率的前锋军交手之后,四五万兵马胶着在一起,在乌海的城墙下,毡房侧,巷弄边,树林旁拼死砍杀的情景,让事后经历此战的生还之人依旧不敢回想。

鞑子兵的悍不畏死大大出乎了明军上下的预料,即便是战斗一开始,宋楠便得知了把秃猛可率数万骑兵撤出乌海的消息,但面对这两万作为炮灰的鞑子兵,此战的取胜依然毫不轻松。

这让宋楠对鞑靼人的作战有了彻底的改观,自从到西北与把秃猛可交手,乃至长城隘口以两万余明军活生生将长城内外的十余万鞑子兵马切割开来之后,宋楠对鞑子兵的战力从内心里很是不屑。但经过这次乌海之战后,宋楠意识到,鞑子兵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何其悍勇,他们爆发出的战斗力让人惊讶。

但无论如何,薄雾弥漫的清晨,乌海城头黄龙旗和宋字帅旗迎风招展,尽管鞑子兵悍勇异常,乌海镇依旧易手,成为大明朝百余年来第一座被攻下的鞑靼城镇。某种程度上来说,攻下乌海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战意义。

宋楠率众将踩着满地的瓦砾和灰烬行走在乌海街头,看着四周倒塌的房舍,依旧冒着青烟和火头的毡房,呆滞的团坐在一起木然看着这些明人侵入他们的城镇的鞑子百姓们,不禁有些唏嘘。和鞑子入侵大明境内袭扰一样,这些鞑子百姓如今也领略了被明军攻占家园沦为任人宰割的俘虏的痛苦,战争打来打去,最受伤的还是平民百姓。

不过大明镇国公的感叹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便转身对跟随在身后的众将吩咐道:“立刻进行全城大搜索,但有反抗或者不遵我大军法令者绝不留情,命人将全城财物物资搜集汇总,许泰负责将这些物资运回,交予杨一清大人交割处理。”

众将齐声应诺,许泰指着一群群被聚集在一起的鞑靼百姓道:“这些人怎么办?都是些老弱妇孺,押送回大明么?”

宋楠摇头道:“盘查他们当中有无假冒百姓的鞑子士兵,找些能干活的留下来做苦力,剩下的发些口粮尽数驱散,我们可不是来替把秃猛可养活百姓的,这些人留着只是徒耗粮食罢了。”

众将默然,张安低声道:“大将军,天气即将转寒,这些人若是被驱散到草原上恐怕挨不过严冬。”

宋楠踱了几步叹息一声道:“罢了,命人将他们登记造册,尽数押往盐池县,那里被鞑子屠空了,让他们从此成为我大明的百姓也是可以的,只是暂时安置,这件事还需上奏朝廷再做计较。我也不忍心看着他们受饥寒而死,我大明兵马是仁义之师,也要行仁义之事。”

张安连声称是,吩咐手下将领赶紧去办。

江彬看着左近明军士兵们喜气洋洋士气高涨的样子笑道:“咱们首战旗开得胜,士兵们的士气也正高涨,一举歼灭俘虏鞑子兵马一万多人,咱们只损失了四千多,可谓是一场大胜。消息传到京城,皇上定会开心的大笑了。只可惜被把秃猛可这个老贼给跑了,没想到这老贼如此果断,竟然舍弃了乌海镇,弃两万鞑子兵的性命不顾,让他们来送死。”

宋楠点头道:“确实够果断,咱们在布龙湖用了火器,他定知道此战若是跟我们硬碰硬必一败涂地,索性便放弃了乌海。这两万人留下来是拖延我们时间的。在他的算计里,他一定以为我们起码要攻个一两天才能拿下这里,却没料到我们只用了几个时辰。”

许泰道:“把秃猛可往东逃窜,探报说他们去的是三百里外的杭锦,咱们应该挥军追击拿下杭锦,杭锦一旦被我们攻下,鞑子在黄河南岸便无立足之地了。”

众将纷纷点头道:“许侯爷说的极是,现在黄河南岸只剩下杭锦一处是鞑子占据的城镇,其余都是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