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春秋-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爷放心,我一定妥善保管。”
“不要让别人知道此事。”齐宁低声道:“令狐国相与卓先生虽然是师兄弟,但毕竟不是一国人,我帮他们传递东西,若是被人知道,说不定别有居心之辈就要污蔑我里通外国了。”
齐峰笑道:“小的不会让任何人晓得,神不知鬼不觉。”
齐宁这才松了口气,这珠子带在自己身上,自己身处东齐,万众瞩目,反倒不安全,丢在齐峰身上,他只是自己身边一名侍从,外人的眼睛自然不会盯在齐峰身上,这倒会更加安全。
从东齐驿馆去往皇宫,倒也很有一段路途,东齐宫中派了差人前来迎候,齐宁倒也不耽搁,吩咐手下准备一番,带好了礼品,这才出门,驿馆外面早就备好了马车,只是不见北汉使团的人,齐宁正自奇怪,吴达林已经靠近过来,低声道:“侯爷,北堂风天亮前才回来,昨晚出去了大半夜,那位煜王爷怒不可遏,一直在驿馆门前等候,北堂风回来后,被煜王爷带了回去。”
“北堂风昨晚不在驿馆?”齐宁皱眉道。
吴达林道:“昨晚从国相府离开,北堂风就没有回来驿馆,煜王爷派人四处找寻,也没找到,不知道哪里去鬼混,刚才回来的时候,萎靡不振,没有一丝精神,哼,这小子明知道今日要进宫,还敢如此,那煜王爷是怒其不争。”
齐宁淡淡笑道:“这样说来,他们一时还走不了。不管他们,我们先过去。”
天地馆并非东齐皇宫正殿,位于东齐皇城南侧,从南门进入,过两道宫墙,顺着一条汉白玉大道前行,再经过一座石拱桥,不远处就是天地馆,远远望过去,天地馆气势恢宏,装饰也是异常的华丽。
既然是要接见他国使臣,东齐国君选择的地点自然就不会太寒酸。
其实这一点齐宁倒也早有预料,东齐虽然在楚汉两国眼中是小国,但毕竟也是偏霸一方,外使前来,总要显示一番国威,不到天地馆,就已经闻到了檀木香飘,心旷神怡,在宫人的引领下到了天地馆,满目都是金粉白玉,珠光宝气,所有的一切都是黄金打造,玉石为表,沉木、檀木为基,珍珠翡翠为饰,所有的装饰务求瑰丽精美,晃得人眼花缭乱。
齐宁甚至观察到,便是天地馆的守卫,似乎也是刚刚配发的新装,长枪也是雪亮,一个个威猛至极。
齐宁心下感叹,东齐虽然国小,但奢靡程度却比楚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楚国皇宫他是进出多次,隆泰小皇帝的御书房他也是时常进出,但楚国皇宫之内,倒似乎并无如此奢侈之所,在这天地馆内,似乎随便扣出一块砖,也足以让寻常人度过几辈子。
天地馆分为正殿和左右侧馆,东齐国君尚未召见,楚国使团是被带到侧馆暂且等候,东齐国君要召见两国使臣,自然是要等到两国使团俱都到来,而此刻距离巳时还有一段时间,自然不会提前召见。
事先有交代,两国使团各自只能有十人入宫,进宫之前,齐宁已经将礼物交给了东齐礼部的官员查点,至若备给令狐煦的礼品,回头则是单独送去国相府,除了吴达林和齐峰之外,楚国使团另有七人也随同入宫,不过入宫时候,兵器俱都交出,唯有齐宁身怀寒刃,藏得严实,守卫倒也不敢对齐宁太过失礼,带了进来。
众人在侧馆等候,齐宁闭目养神,昨夜令狐煦虽然透了风讯,告知目下的局势对楚国极其有利,但不到东齐国君下诏之前,齐宁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等了不到小半个时辰,便见到两名太监进来,并无展开圣旨,只是口谕,见到齐宁起身,宣道:“皇上有旨,宣楚国使臣齐宁觐见,钦此!”
齐宁和吴达林对视一眼,拱了拱手,随着那太监往天地馆正殿过去,进到正殿,只见到宏阔无比,似乎骑兵在这殿内冲锋也不会显得拥挤,齐宁抬眼瞧过去,只见高高在上坐着一人,头戴金冠,明晃晃的珠子发出柔和的光芒,身上服饰肩挑日月,至若是否背负星辰,齐宁一时间也还不能看到。
殿内的光线十分充足,足以看到天地馆内的情景,一边随着太监往前行,眼角余光瞟动,瞧见东齐文武官员分立两边,都是微微弓着身子,显得异常的恭顺,走了一段路,发现前面出现一处水池子,四四方方,池内注满清水,更有铜铸的仙鹤神龟在其中,池子不大,但却阻隔了向前的道路。
齐宁这才停下脚步,吴达林等人则是跟在身后,齐宁心知上面那人必定是东齐国君,微躬身拱手道:“楚国使臣齐宁,参见齐国皇帝陛下!”却并无下跪。
“你是锦衣齐家的人?”从上面传来有气无力的声音,若非大殿空旷,齐宁耳力极佳,还真不容易听见,齐宁微皱眉头,心想此人中气虚弱,显然是精力极虚,先前隔得远,只瞧见东齐国君金冠玉袍,这时候微抬头看了一眼,看得十分清楚,那东齐国君看上去老态龙钟,看上去竟有六七十岁。
他心下有些疑惑,泰山王是东齐国君的嫡长子,也不到四十岁年纪,按理来说,东齐国君的年岁绝不会超过六十岁,但眼前这位东齐皇帝,岁数明显远超六十岁,而且看上去精神不佳,齐宁暗想莫非是因为泰山王和临淄王的死,让这位东齐国君意志消沉,才会显出精力颓废之态。
第0617章 杀手锏
东齐国君身体歪靠在金色的椅子上,身后有举着宫扇的宫女,龙椅左右,则有两名太监垂手低头,看不清样容,东齐国君的龙座侧前方,东齐太子正垂手而立,看上去也是异常的谦恭。
群臣上首,齐宁一眼便看到了令狐煦,令狐煦居于文官之首,另一侧上首则是一名身着青色甲胄的武将,年近五十,身材魁梧,满脸虬髯,齐宁猜测这名武将既然能站在武将之首,地位自然非同小可,东齐有帝国双璧之说,此人很有可能便是东齐水军大都督申屠罗。
东齐国君询问,齐宁拱手道:“正是!”
东齐国君身体微微前倾,距离有些远,上下打量齐宁一番,才笑道:“你们楚国的齐大将军勇武过人,却想不到生出如此清秀的儿子。”
齐宁淡淡一笑,并不接话。
“锦衣候,此番你率领使团来我大齐,所为何事?”东齐国君靠在龙椅上,懒洋洋问道。
齐宁拱手道:“奉皇上之命,此番率团前来,是为了修两国之好,贵我两国地处友邻,素来和睦,为了永固贵我两国之和睦,特向贵国求亲,以结百年好合。”
东齐国君抚须道:“朕的天香公主尚未出阁,莫非你们此行是要求亲天香?”
齐宁道:“正是。我皇有旨,迎候天香公主回我楚国,立刻册封为楚国皇后,绝不会怠慢公主殿下。”
“楚国皇后?”东齐国君露出一丝满意之色:“你们楚国与我大齐多年来,倒也并无大的刀兵之争,也算是睦邻友好。”抚须道:“天香嫁到你们楚国,册立为后,你们楚国那位小皇帝便是朕的女婿,做女婿的自然是要孝敬老丈人的。”
齐宁回头使了个眼色,吴达林已经双手捧着礼单上前,绕到水池侧边,只走了几步,边上早有小太监上前来,接过了吴达林手中的礼单,转身朝向东齐国君,东齐国君微微颔首,那小太监打开礼单,当众宣读。
楚国此番备下的礼物不可谓不丰厚,那小太监唱了小半天,两边的文武大臣不少都是微微颔首,从这礼单的丰厚倒也可以看出楚国此番诚意十足,也算是给足了东齐颜面,东齐国君虽然面带疲惫之色,但从他表情也可看出,他对楚国送来的聘礼倒也算是满意。
便在此时,听得外面传来叫声:“北汉使臣煜王爷率团觐见。”
随即便看到一身华服的煜王爷领着一群人进了大殿来,北堂风紧随在煜王爷身侧,和昨夜相比,也是换上了一身锦绣华服,显然也经过精心打扮,看上倒也算是玉树临风,只是气色有些疲态,没有精神。
齐宁知道北堂风昨夜并不在驿馆,而是在外头鬼混了一夜,看他气色,想来是去了烟花之所风花雪月,被消耗了极大的精神,其后几名侍从也都是崭新的衣饰,其中两人捧着礼盒,俱都是低着头,十分谦恭。
煜王爷上前来,就站在齐宁身侧,瞧了齐宁一眼,这才向东齐国君拱手道:“汉使北堂煜,参见皇上!”
东齐国君也不废话,直接问道:“煜王爷,你们此行我大齐,也是为了求亲?”
煜王爷含笑道:“正是。”抬手指向北堂风,道:“这是我大汉风皇子,亦是吾皇最心爱的皇子,我大汉几位皇子中,也只有风皇子尚未迎娶正室,我皇有旨,特为风皇子向贵国求亲,以结两国盟好。”
一直不曾吭声的东齐国相令狐煦此时终于笑道:“煜王爷,你来迟一步,方才楚使之言你还没有听见。楚使锦衣候此番前来,也是为了求亲而来,不过锦衣候并非为楚国皇子求亲,而是为楚国的君上求亲。”
煜王爷点头笑道:“我略有所知。楚国君上少年为君,尚没有大婚,此番向齐国求亲,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楚国迎娶天香公主,立刻册立为楚国皇后。”令狐煦微笑道:“楚国的诚意十足,对公主也是十分的尊重。”
煜王爷道:“国相,我可以保证,我汉国之诚意,不在楚国之下。”
令狐煦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倒是一名东齐官员高声道:“煜王爷,恕我直言,公主殿下去往楚国,是被立为楚国的皇后,可是到了你们汉国,只是……嘿嘿,风皇子虽然尊贵,但毕竟只是一位皇子,似乎……似乎与楚国君上无法相提并论吧。”
煜王爷皱眉道:“这位大人,莫非贵国送嫁公主,是以夫婿的地位而论及?这倒是我事先想不到的。”
令狐煦笑道:“煜王爷,公主出嫁,自然不是以地位选夫婿。但地位之高低,倒也看出对公主殿下的尊重与否。”
“此番我主准备的聘礼,足以显示我汉国对公主之敬重。”煜王爷高声道:“我主知晓君上喜爱游猎,马陵山草木风貌,飞鸟走兽不计其数,乃是无与伦比的狩猎之场,所以我主想以马陵山相赠……!”
煜王爷话没说完,在场所有人都是骇然变色,齐宁也是大吃一惊。
昨夜令狐煦透过风讯,齐宁一直觉得没到最后确定,决不可掉以轻心,但内心深处多少还是有些底气,觉着楚国的胜算总是要大一些,却不想汉国竟然来了这么一手,却是他事先根本没有想到。
煜王爷虽然没有把话全部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竟似乎是要割地求亲。
东齐国君本来一副恹恹欲睡模样,听得煜王爷直言,顿时便来了精神,甚至显出些许激动,坐直身子,身体前倾,问道:“马陵山?你们……你们要将马陵山送给朕?”
“回禀君上,我主正有此意。”煜王爷气定神闲,显然是觉得这杀手锏一出,胜券在握:“君上喜欢游猎,虽然齐国境内多有狩猎之所,但多出马陵山这样的游猎场地,总不是坏事。”
“煜王爷,马陵山你送给皇上,但马陵山东南大片土地却都是你们汉国人的。”太子忽然道:“我们去往马陵山,岂不是要经过你们汉国境内?”
煜王爷笑道:“太子殿下多虑了。马陵山东南部,有大名、郾城、范县、濮县和埏城诸县,俱都作为聘礼,交于贵国。我主愿与贵国结百年之好,这土地无论在谁的手上,都已经不重要。”
煜王爷的话对东齐君臣来说,可说是石破天惊。
北汉当年发兵数万,攻打东齐,虽然铩羽而归,但东齐却并无占得北汉一寸土地,当今天下,三足鼎立,楚汉强而东齐弱,东齐的国策,素来是制衡之策,以两大强国互相牵制,苟存于天下。
其实东齐君臣心里都清楚,楚汉两国僵持不下,对与东齐便是最好的局面,一旦其中任何一国强盛起来,对齐国都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东齐夹缝中生存,自保都勉强,至若是开疆扩土,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能够保住现有的土地,已经算是很不容易。
虽然当年齐国击退了北汉的进兵,但一直以来,东齐始终处在北汉的威胁之下,而最要命的就是马陵山。
马陵山地处齐国西北部,虽然不大,但却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制高点,马陵山驻有五千兵马,居高临下,大名、郾城、范县等地则是供应驻军所需,汉国若要对齐国用兵,马陵山便是最好的前沿阵地,在此可以集结重兵,随时攻入齐国境内,而作为防守,汉国经营马陵山多年,虽然称不上铜墙铁壁,但齐国要想打过马陵山,那也是痴人说梦。
汉国占据马陵山,让东齐人如鲠在喉,其实东齐倒也不是没有过谋划,想要找寻机会拿下马陵山,但多番研究,且不考虑汉国的援兵,仅仅要打下马陵山,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就是个天文数字,一旦落败,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那是东齐绝对无法承受得起。
这些年,东齐对马陵山的妄想早已经烟消云散,却万没有想到汉国竟然拿出马陵山作为聘礼。
只是嫁出一位公主,无需耗费一兵一卒,占有马陵山,东齐的防守态势将大为改观,至少不会时常提心吊胆汉国人会随时从马陵山冲过来。
齐宁虽然不知道马陵山对东齐战略地位之重要,但北汉割地求亲,已经是出人意料,他心里很清楚,只是这一瞬间,之前楚国所占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昨日自己在国相府连答数题,楚国费尽心思准备的聘礼,这一切比起汉国人割地求亲,已经不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吴达林此刻也皱起眉头。
他是行伍出身,对此更是清楚,晓得马陵山的战略地位,心想汉国人割让马陵山,这还真是下了血本,只是为了求亲成功,拿出如此条件,是否太过荒谬,毕竟马陵山在手,汉国对东齐的威胁就始终存在,一旦马陵山拱手相让,汉国再想图谋东齐,那需要耗费的兵力和财力将成倍增加,对汉国来说,割让马陵山,等若是惨败了一场战事。
第0618章 图穷匕见
汉国不顾国家利益,为了求亲成功拱手相送马陵山,无论是东齐君臣还是楚国使团,都是大感吃惊。
东齐国君似乎还有些不相信,问道:“你们所言是真?马陵山……真的送给朕?”
北堂风昨夜在国相府大失颜面,肚里一直憋着气,这时候见到众人面露惊色,顿时感觉一阵畅快,上前一步,道:“父皇令我将国书和地图都带了过来,国书之中,将送交的土地说的一清二楚,地图之上也做了标识,只要君上允诺这门亲事,今日便可以收下国书,三日之内,马陵山的驻军便会撤走第一批人,一个月之内,所有兵马都将从马陵山东南部尽数撤走。”
本来在场的东齐大臣们听说楚国立天香公主为后,只觉得汉国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更优厚的条件,毕竟汉国皇帝年事已高,而且汉国早有皇后,所以不少人心中觉着大局已定,天香公主去往楚国已经是势在必行,可汉国割地求亲,这比之楚国立后的条件自然是要优越得多。
且不说实实在在的利益近在眼前,最为紧要的是占据了马陵山,东齐就等若是多了一道屏障,这是花多少银子付出多少人命也未必能够得到的实惠。
几乎是在一瞬间,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只要东齐国君脑子没有糊涂,天香公主嫁往哪国,已经没有任何的疑虑。
北堂风转过身,做了个手势,一名侍从捧着长卷,低头向前走过去,绕过池子,有小太监迎上来,北堂风已经道:“君上,请允许随从为你指明赠送的土地。”
东齐国君这时候已经确信汉国果真是割让土地,兴奋无比,若是能在他手中拿下马陵山,自然算得上是开疆扩土,东齐立国以来,国土不曾涨过一寸,今日有此机遇,可说是千载难逢,心情极好,笑道:“不妨,朕要看看汉国皇帝送给朕哪些地方。”
那随从微躬身,双手捧着长卷,从那小太监边上走过,登上玉阶。
东齐众臣一个个喜气洋洋,交头接耳,低声私语,不少人大是感慨。
东齐人欢欣鼓舞,北汉人意气风发,齐宁等人此刻却是心下却是凝重,齐宁深知国家之家,利益为先,眼下汉国拿出的实际利益远超过楚国,此等情况下,自己就算是口若悬河,三寸不烂之舌只怕也难以拉回东齐人的心。
令狐煦虽说内心偏向于楚国,但他终究是东齐国相,汉国送上这么大一块蛋糕,他自然没有道理拒之门外,这时候并不说话。
齐宁脑中飞转,寻思着逆转局面的方法,这时候瞧见那北汉随从已经走到东齐国君身前的案边,单膝跪下,将那长卷铺在了案头,东齐国君神情愉悦,身体微微前倾,手抚长须,便在此时,却听一个声音叫道:“不对……!”声音冷厉,却是一直不曾吭声的申屠罗。
众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却听到一个娇厉声音喝道:“昏君受死!”却见到那北汉随从竟是从展开的长卷中抽出一把匕首来,径自往东齐国君刺了过去。
这一变故当真是匪夷所思,在场不少人目瞪口呆,一时间头脑发懵。
东齐国君脸色大变,眼见得那匕首便要刺入他胸口,齐宁却见到东齐国君身体如同纸鸢一般,向后飘去,似乎有一股力量将他生生向后扯去,那随从如影随形,足下一蹬,紧跟而上,也便在此时,人影一闪,从旁抢出一道人影,双掌直往那随从拍了过去,却正是一直侍候在东齐国君边上的一名老太监。
东齐国君左右,自始至终都有两名老太监伺候,也自始至终低着脑袋,谦恭至极,万没有想到危难时刻,这老太监出手竟是如此犀利。
那老太监手中左首持有一块黑漆漆的小铁块,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事,径自向北汉随从天灵盖拍落下来,那北汉随从手持匕首挡架,当的一声响,声音十分怪异。
“保护皇上!”申屠罗厉吼一声,冲向玉阶,殿前守卫的武士听得动静,俱都手持长枪冲入进来,一时间涌入十多人,将大门堵住。
东齐国君身体后飘,尚未落地,另一名老太监已经探手抓住,随即将他轻放下来,东齐太子是殿内唯一佩剑之人,此时也已经冲到东齐国君身前,手持长剑,护在身前你,东齐国君惊魂未定,脸色惨白,回过神时,那北汉随从已经与那老太监相搏十余回合。
从大殿两侧,此时又冲进数十名身着重甲的武士,纷纷护卫到东齐国君身边,东齐国君回过神,厉声喝道:“抓住刺客,抓住刺客,朕要将她碎尸万段!”
太子却是高声喝道:“保护父皇退下。”亲自护卫着东齐国君退走,又有七八名武士持枪冲上,但那北汉随从与老太监激动正酣,两人身轻如燕,齐宁如今的武功今非昔比,看得清楚,那北汉随从与老太监的武功路数竟似乎大同小异,十分相像。
听得一声清啸,另一名老太监也已经飞身而起,直往北汉随从扑过去,两名老太监一左一右夹攻北汉随从,北汉随从与老太监单打独斗倒是不落下风,但此刻以一敌二,明显便落了下风,边上十多名持枪护卫围住,却找不到机会出枪。
先前那太监左手持铁块,后来的老太监则是右手持铁块,兵器一模一样,齐宁看的清楚,可是却从无见过此等古怪兵器。
北汉随从勉强与二人相当,那两名老太监一左一右配合默契,宛若一人四手,那铁块也是坚硬异常,听得“噗”一声响,一名老太监手中的铁板已经砸在北汉随从侧肩,那北汉随从身子晃了晃,却晃而不倒,身法倒也灵巧,一个闪身,绕到老太监身后,匕首往那老太监背心刺过去,尚未刺中,另一名老太监已经从侧面杀出,探手拍出,铁块往北汉随从腿上拍过去,那北汉随从显然已经猜到,想要闪躲,但那老太监的速度委实太快,“噗”的一声,铁块又是砸在了北汉随从的腿上。
煜王爷和北堂风都是目瞪口呆,脸色惨白,一时间呆立不动,那北汉随从随他们进宫来,谁能想到顷刻间竟然变成了此刻,更惊骇的是,先前这刺客口中娇叱,明显是一名女子,而北汉随从之中,又从哪里来的女子?
北堂风呆若木鸡,齐宁却是心思电转,吴达林和齐峰担心齐宁安危,抢在身前护住,但兵器在入宫前被收缴,只能是赤手空拳。
齐宁见到那北汉随从打斗之间,身法轻盈,手脚舒展柔软,身姿动作,颇为熟悉,便在此时,却见到那北汉随从已经退到池子边上,池子四周围着一圈矮矮的玉石栏杆,那北汉随从被两名太监逼退到池边,足下已经点在那玉石栏杆上,两名太监出招手法竟是异常相似,而且配合的极其默契,北汉随从此刻根本没有回手之力,只有招架之功。
殿内的大臣们唯恐殃及池鱼,纷纷后退,远远躲开,忽听得那北汉随从又是一声娇叱,双足在玉石栏杆上一点,整个人已经向后飘掠,身在池子上空,忽听得一个刚猛的声音厉喝道:“哪里走!”边上忽然闪出一人,一掌拍向北汉随从,北汉随从勉强出手抵挡,那人另一掌却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北汉随从胸口,重重拍在了那北汉随从的胸口处。
北汉随从轻哼一声,整个人已经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