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春秋-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搁回来。”
“哦?”东齐国君淡淡一笑:“锦衣候可知道那刺客的来历?”
齐宁立刻道:“回禀君上,臣只知道是汉国那位风皇子引入宫中,其他还真不知道。君上可否无恙?”
“小小刺客,岂能伤及到朕?”东齐国君冷笑一声,才道:“锦衣候,你觉得这刺客是否真是北汉人存心带入宫中想要致朕于死地?”
齐宁心下一凛,暗想东齐国君明明知道刺客便是赤丹媚,北堂风只是被骗上当而已,为何还要这般问?但他神色镇定,摇头道:“君上,我楚国与汉国水火不容,不过这次入宫行刺君上,事关重大,没有证据,外臣还真不敢擅言。”
东齐国君抚须道:“你倒是个稳重之人,朕还以为你定会指责北汉人的不是。”
“没有证据,外臣胡乱指责,那就是欺骗君上了。”齐宁微笑道。
东齐国君微微颔首,道:“那位煜王爷百般辩驳,朕差点相信此事真的与他们无关。朕还在想,北汉人就算胆大包天,应该也不至于不要性命引刺客入宫,直到昨天,朕才明白过来。”冷哼一声,“啪”的一声拍在案上,厉声道:“北汉人真是阴险毒辣,竟敢用如此卑鄙手段行刺朕。”
齐宁微皱眉头,太子已经道:“锦衣候,北堂煜和北堂风偷逃出城,定是做贼心虚,他们谋划此番行刺,如今阴谋败露,所以仓皇而逃。”叹了口气,问道:“锦衣候可知道刺客是何人?”
齐宁问道:“殿下已经查出刺客身份?”
“其实刺客是齐国人。”太子道:“父皇治理偌大一个国家,总是有些人不思皇恩浩荡,对父皇心存怨恨。刺客其实早就谋划刺杀父皇,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此番刺客与北汉人狼狈为奸,北汉人一心想要对我齐国不利,但父皇坐镇大齐,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北汉人一直想着扰乱我大齐,他们好趁虚而入。”
齐宁微微颔首,却是耐心聆听,心知今夜事情不简单,只听太子继续道:“北汉定是与那刺客早有勾连,此番他们出使我大齐是假,意图行刺父皇是真。”
“殿下是说,此番行刺,是北汉人早有预谋?”
“不错。”太子颔首道:“刺客势单力孤,但对我大齐颇为了解,他投靠北汉,北汉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次他们精心谋划,狼狈为奸,那北堂煜此番作为使臣前来,本就是北汉人的祸心。”
齐宁对事情的真相十分清楚,这次行刺事件,还真与北汉并无干系,但东齐国君父子却是振振有词,齐宁总觉得事有蹊跷,一时间猜不透他们心思,问道:“殿下,北汉也有刺客,为何会非要让齐国刺客出手?”
“这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太子冷笑道:“此番刺客是逃脱了,若是无法逃脱,被我们所擒,那么立时就能查出刺客是齐国人,北汉人自然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失败,他们就会将事先编好的说辞丢出来,正如那次所见,刺客失手之后,北汉人马上便说是刺客诱骗了北堂风,如果当场抓住刺客,知道刺客是齐国人,他们自然更有底气,便说他们汉国人为何会用齐国的刺客?锦衣候,你莫忘记,北堂煜博览群书,有三寸不烂之舌,此番前来,本就是为了失利做准备,也好辩解此事与他们无关。”
齐宁叹道:“原来如此,如此说来,北汉人还真是阴险卑鄙。”
“但此番失败,我齐国正在调查之时,北堂煜带着北堂风畏罪潜逃。”太子叹道:“我们还是太过相信北汉人,以为他们泱泱大国,不至于做出行刺这种卑劣行径,现在看来,还是太高看他们汉国了。”
齐宁心想煜王爷匆忙而走,还真未必是畏罪潜逃,故作凝重道:“君上,殿下,是否已经派人追拿北堂煜?”
太子摇头道:“他们既然早有谋划,想必连逃走的线路都是计划好,想要追拿回来,谈何容易。”冷哼一声,道:“不过他们心肠倒是歹毒,丢下了整个使团,这帮人自然是难逃法网。”
第0651章 图上谈兵
居仙殿内金碧辉煌,但太子的语气却满是寒意。
齐宁心知汉国使团此番想要安然离开东齐,不会是容易的事情,如果此次事件真的导致齐国和汉国的关系破裂,形成敌对关系,这对楚国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但他总觉得其中事情不似表面这般简单。
“汉国人想要用马陵山来娶走朕的天香。”东齐国君目光深邃,冷笑道:“朕岂会拿朕的公主做此等交易?”他语气凛然,倒是让齐宁大感意外,前番在大殿之上,北汉使团提出要割让马陵山,齐宁可是亲眼瞧见这位东齐国君神采奕奕。
“君上,恕外臣冒昧。”齐宁拱手道:“今日太子殿下去往驿馆,外臣曾说要将此行的结果上折子快马传回建邺,殿下劝臣不必心急,君上尚未做出最后决定,所以……!”
东齐国君微微颔首,道:“朕明白你的意思。锦衣候,朕将公主送往楚国,你们楚国是否会立刻册封天香为皇后?”
齐宁起身来,恭敬道:“回禀君上,朕可以拿锦衣齐家的名誉担保,迎娶天香公主,并非儿戏,外臣临来之前,皇上再次叮嘱,要与齐国永结盟好,还说此番求亲无论成败,我楚国都要与齐国和睦相处,如果君上割爱,让天香公主嫁入我大楚,便是我大楚举国盛事,皇上会立刻册封公主为皇后。”
东齐国君略带一丝微笑道:“锦衣候,朕相信你们楚国是真心实意,朕已经决定,答允了你们楚国,让天香去楚国结为姻亲之好。”
齐宁虽然隐隐有些预料,但东齐国君亲口说出来,还是让他禁不住有几分欢喜。
齐宁穿越来到这个世界,阴差阳错成为楚国的锦衣候爷,一开始进京只是为了能够借助锦衣侯府的势力找寻小蝶,但小蝶中途却被人所劫走,下落不明,形迹难寻,而锦衣侯府却是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本来锦衣侯府的危机与他倒也不相干,可是一想到一旦锦衣侯府衰落,顾清菡也必将落得凄惨下场,却也是为了顾清菡才留在锦衣侯府,此后竟发现楚国新君竟是相识,而新君登基,手头上没有几个亲信之人,对他却是大为器重,齐宁对小皇帝的才干也是颇为赞赏,而锦衣侯府的兴衰,直接与小皇帝的兴衰息息相干,那时候便知道,保住小皇帝,也就等若保住了锦衣侯府。
他既然看透其中的利害,自然是竭力帮助小皇帝坐稳龙椅,此番出使东齐,可说是肩负重任,对小皇帝的势力壮大来说,这是极其关键的一步棋,齐宁出使之前,就暗下决心定要全力以赴达成小皇帝的心愿。
他心里也很清楚,一旦接下这担子,有进无退,若是失利,朝中那两股力量定会借题发挥,将矛头对准锦衣齐家,此刻听到东齐皇帝亲口约诺,一颗石头终于落地,但他本就不是喜怒形于色之人,拱手道:“外臣多谢君上赐婚,我主万岁若是知晓,定会欢喜,外臣今日便快马传书,向皇上上折子。”
太子笑道:“锦衣候,本宫就说过,凡事不可操之过急。父皇圣明,岂能不知北汉人两面三刀,对他们的话,我们齐国是从不会相信的。”
齐宁笑道:“殿下所言极是。”
“只是北汉人此番行刺父皇,罪大恶极,若是不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他只当我大齐无人。”太子转向东齐国君,肃然道:“父皇,儿臣请命,定要给北汉人一个教训。”
东齐国君端杯道:“你准备怎么做?”
“北汉人不是说要割让马陵山吗?”太子冷笑道:“我大齐不必要他割让,我大齐精兵强将,便算是自己去取,那也不是难事。”
齐宁心下一凛,东齐国君却已经道:“太子,北汉人虽然阴险,但他们兵多将广,并非我大齐所能相比。你年轻太轻,不可意气用事。”
太子却是笑道:“父皇,您莫忘记,今次天香去往楚国,自今而后,我大齐与楚国便是姻亲之国。多少年来,汉国人不但对我大齐虎视眈眈,亦是一直窥伺着楚国的辽阔疆土,妄图雄霸天下,秦淮大战,多少楚国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楚国将士战死沙场,儿臣觉得,楚国对汉国的仇恨,断然不会忘记。”说话之时,却是看着齐宁。
齐宁微笑颔首,道:“汉国野心勃勃,楚国自然是不能任由他们欺凌。”
太子肃然道:“贵国在秦淮大战之中,失去了淮河以北两郡之地,难道贵国不想将它们夺回来?当年锦衣老侯爷神兵无敌,夺下了淮北两郡,如今却被汉国人所占据,这不但是楚国的仇怨,更是锦衣齐家的仇怨。”
齐宁此时却隐隐明白了什么,却也是一脸肃然道:“殿下所言极是,淮北两郡丢失,确实是我楚国之痛。”
太子看了东齐国君一眼,笑道:“既然你我两国结盟,自然要让北汉人瞧瞧你我两国联手的实力。如果我们齐国夺下马岭山,而贵国能够将淮北两郡重新夺回,这对北汉必将是重重的打击,此后北汉必也不会太过张狂。”
齐宁这时候终于清楚,东齐国君今夜设宴,竟是要与自己谋划两国联兵攻打汉国。
他心里大感吃惊,却更是疑惑,瞧太子眼中闪烁光彩,明显是对联兵攻汉兴趣盎然,但这种兴趣却又从何而来?
齐宁当然不相信这是齐国想要报复汉国谋划的刺杀事件。
东齐国君当然知道赤丹媚为何会入宫行刺,当年原太子府唯一的生还者就是赤丹媚,被白云岛主带去白云岛,东齐国君那时候并未登基,即使登基,也未必敢于白云岛主针锋相对,所以这些年来,他对赤丹媚的存在一定是提心吊胆。
当日的行刺,若说是赤丹媚入宫行刺,还不如说是东齐国君设下陷阱诱捕赤丹媚,否则白云岛杀亡二奴又怎可能装扮成太监护卫在东齐国君身侧,那只能说明东齐国君已经知晓赤丹媚即将动手。
他既知赤丹媚欲杀他而甘心,当然也知道那天的刺杀事件,北汉使团只是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
今日这东齐国君父子联手演戏,搞得就像是真的因为北汉卷入刺杀事件,所以才对北汉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因为刺杀,齐宁却又想不明白他们为何在这短短时日便态度大变,从一开始已经准备和北汉结亲,转眼间却又变成准备联手楚国攻打北汉,这等行径宛若儿戏,但齐宁知道以这对父子的智商,绝对不可能做出如此儿戏之事。
齐国要攻打北汉,当然是让齐宁大感意外。
齐国的国策,一直都是间于汉楚,平衡两大强国,在夹缝之中苟延残喘,如今却蠢蠢欲动,竟要联合楚国攻汉,齐宁断定这必定是发生了极其重大的事件,否则如果齐国想要联合楚国攻汉,这么多年来随时都有机会,楚国对此是求之不得,齐国却又为何等到今天才会有这样的打算?
太子看到齐宁微有错愕之色,与东齐国君对视一眼,忽地拍了拍手,便见到两名太监匆匆出来,太子做了个手势,齐宁却瞧见这两名太监打开了一副用丝帛制作而成的画卷,太子已经起身,走到画卷前,笑道:“锦衣候不如过来看看。”
齐宁起身过去,这时候看清楚,那上面竟豁然是一幅地图,他只扫了一眼,便认出是当今天下的地理图,汉楚齐三国的地理版图尽皆跃然丝帛之上,不过地图的标记不算太细致,特别是汉国与楚国的许多地方,关隘险关俱末标识出来,整幅地图只是将当今之世的大概地理勾勒出来。
“锦衣候,这是你们楚国曾经在淮北占据的巨阳郡和陈郡。”太子接过边上一人递过来的一根竹棍,点着地图上一处地方道:“当年这两郡在你们楚国手中,就如同一把匕首,顶在北汉的腹间。”
齐宁这时候却是看得明白,那巨阳郡和陈郡俱在淮北地区,果然是突进入汉国的版图之内,只见到太子移动竹棍,向东北方向移过去,点住一处:“这里是马岭山,锦衣候,你仔细瞧瞧,这两处地方,是否成掎角之势?”
齐宁扫了一眼,微微颔首,太子笑道:“在陈郡到马陵山中间这片区域,是汉国的城父和定陶两郡,一旦楚国重新夺回巨阳和陈郡,我齐国拿下马陵山,那么城父和定陶两郡就是瓮中之鳖,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拿下,这样一来,只要战事顺利,我们至少可以夺下北汉五郡之地,汉国必将势力大衰。”
齐宁微微颔首,道:“殿下,楚国一直想要重夺淮北两郡,但如今的形势有些不同。齐国攻打马陵山,途中并无太大的阻碍,硬骨头就在马陵山,以齐国的实力,要扫平从齐国通往马陵山沿途各县,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们要打到淮北,中间却是隔着一条淮河,如今北汉人夺下淮北两郡之后,我们在淮北并无立足之地,两军对峙于淮河,想要轻易突破过去,并不容易。”
东齐国君只是自行饮酒,看上去异常淡定,并不多说话,太子却是将竹棍丢给边上的太监,含笑道:“锦衣候,你莫忘记,淮河对我们齐国来说,就如同自家后院的水池子,东齐水师要协助楚军夺去淮河北岸的滩头,易如反掌!”
第0652章 联兵之议
当今之世,看似是三分天下,但实际上却还是双雄并立,天下人俱都知晓,无论是北汉还是南楚,无论土地还是人口,都远在齐国之上,这两大强国任何一国真要倾力攻打齐国,齐国根本无法抵抗。
齐国的生存,就是因为汉楚两国的对立平衡,对楚国和汉国来说,想要轻易征灭对方,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可是一旦拉上齐国,那就瞬间占据优势。
楚国此番联姻齐国的目的,本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楚军北伐之时,利用齐国的水师控制住江河通道,水陆并进,楚军的实力与汉军可谓是旗鼓相当,可是一旦齐国水师帮助控制住水道,那么汉国将立时处于下风,反之对于汉国来说,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齐宁听得太子主动提出用东齐水师协助楚国,这还真是让他大感意外,就宛若是大大的馅饼从天而降,落在自己手中。
凡事太过顺利,反倒未必是好事。
齐宁心中狐疑,面上却笑道:“殿下的计划,自然是我楚国求之不得的,不过两国联兵攻打汉国,此乃军国大事,外臣倒是没有权利决定,必须要奏明皇上,有皇上裁决。”
东齐国君忽然笑道:“你们楚国那位小皇帝,朕也见过,朕册立太子之时,他也只是楚国的太子。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却沉稳,这年轻人太过沉稳,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少了一往无前的冲劲。”
东齐国君这般评价楚国皇帝,多少还是有些不敬,齐宁淡淡一笑,道:“皇上凡事周全,三思而后行,这也是楚国的福分。”
“盛世之时,谨小慎微,三思后行,这自然没有什么不妥。”东齐国君放下一直拿在手中的酒盏,抚须道:“不过当逢乱世,有时候却还是要些魄力的。锦衣候,依你之见,你们的小皇帝此番可敢与我齐国联兵攻汉?”
“回君上,外臣却是无法揣度皇上的心思。”齐宁道:“不过外臣想,此等良机,我楚国文臣武将,应该大多数都不会错过,只要朝中大部分人支持联手出兵,皇上应该也不会错过机会。”
东齐国君淡淡笑道:“你们楚国满朝文武,其实还是抵不过你锦衣候。”
齐宁立时笑道:“君上谬赞了,锦衣候虽然是楚国四大世袭侯爵之一,但外臣年纪太轻,在朝中资历尚浅,楚国的柱梁之臣众多,外臣却是算不上。”
“锦衣候这是自谦了。”太子已经挥手让人将地图带下去,抬手做了个请势,那是请齐宁先坐,自己往案边走过去,道:“如果不是被贵国皇帝所倚重,又如何会派你来齐国?”
齐宁心想这时候自己还是不说话为妙,再说隆泰小皇帝对自己并不器重,倒似乎此番派来东齐的是一个闲人,这就等若是小看了东齐。
东齐国君缓缓道:“朕知道你们小皇帝刚刚登基,总要破旧出新,此番能让锦衣候前来我齐国,自然是对你十分器重。”微一沉吟,才道:“你若谏言,你们的小皇帝自然不会置若罔闻。”
齐宁听出东齐国君话中意思,似乎是要自己劝说隆泰定要联手出兵,心中只觉得这天下形势当真是风云变幻,楚国一直希望齐国能协助出兵,如今楚汉两国经过秦淮大战之后,都在休养生息,这齐国却又开始提出要与楚国联兵伐汉。
“锦衣齐家在楚国就是代表着军方。”太子凝视齐宁,含笑道:“只要小侯爷愿意,此番联兵必成。”
齐宁心想你也太看得起我了,笑道:“殿下言重了,其实今时不同往日,殿下应该也略有所闻,外臣如今手上并无什么兵权。”
“锦衣齐家几代人都统领着秦淮军团。”太子道:“秦淮军团能有今日之军威,与锦衣齐家脱不开干系,其实天下人都知道,就算今日秦淮军团的统兵大将是岳环山,但岳环山是齐家一手提拔起来,锦衣齐家一句话,岳环山不会不听。”
齐宁皱起眉头,道:“殿下,恕外臣冒昧,秦淮军团是楚国的军团,不是齐家的军团,殿下这样说,是置外臣于不忠之地。”
太子笑道:“锦衣候不必担心,父皇今日设宴,并无让一名臣子参加,本就是要与你坦诚相见,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说也罢。”
齐宁“哦”了一声,太子继续道:“不瞒你说,锦衣候如今的处境,我们也略有了解。锦衣齐家是以武勋立足,如果这次锦衣候力主出兵,秦淮军团上下固然对侯爷全力支持,一旦侯爷借此机会,立下功勋,那更是继承了锦衣齐家的不世威名,想必小侯爷以后在楚国的更是人心所向了。”
齐宁端起酒盏,微微一笑,微一沉吟,才道:“君上,殿下,如此大事,总是要两国共同商议,但却又不能太过张扬,真要联兵攻汉,总不能让汉国事先有了准备。”
“不错。”太子含笑道:“父皇也是这个意思。”
齐宁一口未饮,放下酒盏道:“既是如此,外臣倒有个主意。外臣回京,自然会将君上的意思禀明皇上,齐国这边,送公主去往楚国之际,正好也可以派人秘密商谈此事。”
东齐国君与太子对视一眼,国君轻抚胡须,太子已经问道:“侯爷觉得天香何时去往楚国合适?”
齐宁哈哈一笑,道:“外臣此来,本就是竭力促成此事,自然是希望越快越好。”
“也好。”东齐国君微一沉吟,才道:“朕已经派人去做了准备,最多三天,你们就可以上路,朕派太子送天香去往楚国,正好与你们一起启程,锦衣候,你意下如何?”
齐宁吃了一惊,有些错愕道:“三天?”
太子含笑问道:“侯爷是嫌时间太长,还是嫌时间太短?”
齐宁根本没有想到事情会变的如此顺利,他进宫的时候,倒隐隐觉得楚国恐怕真的有机会娶回天香公主,但入宫之后,东齐国君很快便给了答案,这让齐宁已经有些惊喜,此刻东齐国君竟然同意三日之后,直接由太子送公主去往楚国,这却是齐宁万万没有想到的。
齐宁本以为如此大事,就算齐国同意,诸多事宜准备下来,只怕一个月都嫌短,楚国应该会回头再派人前来迎亲,毕竟堂堂公主远嫁楚国,自然不能草草马虎,繁琐事宜太多,这一次能够确定这门亲事就已经是大功告成。
但是东齐国君的决定,着实出乎齐宁的预料,这东齐国君竟似乎是迫切希望两国的姻亲关系尽快成为现实。
无论对方怎样打算,这次如果能够将天香公主直接带回楚国,如此成果,远超自己所想,只怕楚国举朝上下也不可能想到如此顺利,齐宁立时起身来,拱手道:“君上圣明,外臣谢君上赐婚厚恩。只是……!”
“只是如何?”
“君上,是这样,天香公主金枝玉叶,我楚国皇帝也是天之骄子,此门婚事,可称得上是天下第一亲事。”齐宁道:“君上,外臣也希望公主尽早到我们楚国,只不过时间太短,即使外臣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回建邺禀报,建邺那边立时着手操办,只怕也会出现许多不周之处,到时候若是有地方怠慢了公主,外臣……!”
东齐国君不等齐宁说完,挥手道:“两国盟好,朕也就不计较那些繁文缛节了。”向太子道:“太子,到了楚国,凡事不必斤斤计较,自此以后,齐楚两国是姻亲之国,诸事也都互相体谅一些。”
太子起身拱手道:“儿臣领旨!”转向齐宁,抬手道:“侯爷,此行楚国,还要请侯爷多多关照了。”
齐宁立刻拱手还礼道:“太子客气了,这次还要辛劳太子了。”
虽说此行的目的顺利达成,但齐宁心里却总是觉得颇有些奇怪,东齐国君并没待太久,饮了几杯酒,就先行离开,太子此后也再不说及联兵之事,只是十分体贴的问及齐宁是否适应东齐的气候云云。
饭后太子亲自送了齐宁出宫,齐峰等人一直在宫外等候,见到齐宁安然无恙出來,这才放心。
回到驿馆,齐宁叫过齐峰和吴达林,道:“东齐国君已经允诺了,三日之后,东齐太子亲自带人护送天香公主随我们回楚国。”
齐峰和吴达林都是现出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