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春秋-第5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弘信“哦”了一声,戴凌却有些迷糊,问道:“长史,你说的两张牌……?”
  李弘信却已经打断道:“事到如今,也该到了用他们的时候。”目光从面前三人脸上一一移过,语气森然:“这次本王要姓齐的碎尸万段!”
  次日一大早,齐宁刚刚洗嗽干净,韦书同便在门外求见,让他进来之后,韦书同却是端着早点进来,将早点放在桌上,这才拱手笑道:“爵爷昨晚可睡得好?”瞥见墙上挂着自己给齐宁找的那张西川地图,心想看来爵爷已经开始为剿灭地藏群匪做准备。
  “还不错。”齐宁笑道:“怎地要劳烦韦大人亲自送来早餐。”
  韦书同笑道:“爵爷难得来西川,下官想侍奉爵爷连机会也难得,爵爷,这是成都府城瑞云斋的早点,下官一早就派人去让里面的大师傅做好,现在还热着,您尝尝味道如何。”过去打开食盒,竟是拿了七八样早点出来,成都名吃甲天下,各类小吃不下数十种,这仅仅只是其中最有名的几种,却也可见韦书同花了心思。
  齐宁在桌边坐下,让韦书同也坐了,尝了两样,赞叹道:“韦大人,西川名吃果然是了不得,我已经想留在西川生活了。”
  “爵爷若是喜欢,下官可以从这边找到几名大师傅,送他们去京城,在府里就能为爵爷每日变着花样做早点。”韦书同听得齐宁夸赞,心情也是大好,笑道:“爵爷是皇上的心腹爱臣,朝中有无数大事要仰仗着侯爷,侯爷想要到西川来讨清闲,那也不容易。”
  齐宁哈哈一笑,问道:“韦大人可用过早点?”
  “用过用过。”韦书同道:“爵爷慢用。”
  “韦大人,你在西川多年,功劳卓著。”齐宁道:“这次若是能够将反贼一举荡平,回京之后,我准备向皇上谏言,恳请皇上将你调回京。你也知道,之前司马岚擅权专政,用了许多他的亲党,皇上要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圣明之主,那是要干许多大事,那些酒囊饭袋是不用的,总要启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能臣干吏,你韦大人治理西川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干,回京之后,皇上自然是要重用的。”
  韦书同神情一敛,起身来,拱手肃然道:“若是能够回京为朝廷效命,下官万死不辞。”
  他虽然在西川是封疆大吏,但毕竟属于外官,远离朝廷中枢,就算是京城品级比他低的官员,他也不敢轻易得罪,心里却也是想着能够早日回京,毕竟在京城为官,才有机会进入到真正的权力中枢,比之自己守着西川之地要强出太多,此时齐宁主动提出有机会要助他回京,他如何不喜。
  齐宁笑道:“既然韦大人乐意,那我心里就有数了。”
  韦书同忙道:“下官多谢爵爷提拔,若是有机会进京为朝廷效命,下官定当唯爵爷马首是瞻。”
  他知道齐宁提拔自己进京,自己就等若是锦衣齐家的人,以后自己背后的靠山就是这位护国公,那现在立刻向齐宁表示忠心,当然是必不可少。
  齐宁摆手笑道:“不是唯我马首是瞻,而是一切听从皇上的旨意,为朝廷尽心尽力就好。”
  “是是是!”韦书同心下微有些激动,想到什么,忙道:“爵爷,下官已经传下了调令,十天之内,聚集万余人马不在话下,两天之内,附近的兵马就能够赶到,两三千人是能够迅速赶到的。”
  齐宁微微颔首,便在此时,却听外面传来声音道:“刺史大人,有急报!”
  韦书同向齐宁道:“爵爷慢用。”出了门去,只是片刻间,便回来道:“爵爷,李弘信有动作!”
  齐宁放下筷子,韦书同已经凑上来道:“下官一直派人盯着蜀王府,刚刚得到消息,李弘信府前停着好几辆马车,而且从府里往马车上搬东西,似乎是要出行。”
  “出行?”
  “朝廷虽然没有明旨,但李弘信心里清楚,他要离开成都府,必须向刺史府知会一声。”韦书同道:“只要离开成都府百里之内,便需要刺史府派人护卫,明说是护卫,实际上却是要监视此人,而且还要向刺史府说明白到底要往哪里去,否则不可轻易出行。”
  “但这一次他出行,却并没有告诉你?”
  韦书同颔首道:“如果出行只在城外三十里地之内,倒也无需向下官说明,眼下没有告诉过下官,却准备出行,那就不可以离开三十里地之外。”神色凝重下来,道:“昨晚爵爷已经通知他三日之内启程进京,这个时候,他要出城做什么?爵爷,咱们不得不小心,免得此人狗急跳墙。”
  “狗急跳墙?”
  韦书同道:“下官担心此人不想进京,就此远逃。”
  “你是说他想逃离?”
  韦书同颔首道:“下官昨晚倒也担心此人狗急跳墙,会召集人手鱼死网破,不过细细一想,此人在城中可用之人区区百人而已,在他食邑虽然还有锦官卫驻守,但却根本无法调入城中,以他的实力,想要铤而走险也是不能。”微微一顿,才道:“所以下官就担心他会找机会逃脱,昨晚还在想着,不想今日就准备出城,嘿嘿,爵爷,只怕下官所料不差。”
  “你觉得他如果要逃,会逃往哪里?”
  韦书同摇头道:“李家虽然掌控西川不过几十年,但李氏一族在西川却是百年世族,对西川了若指掌,这李弘信真要事先找好了藏身之地,还真是不容易查到。”
  齐宁笑道:“他既然要出城,你尽管派人盯着就是,看看他到底意欲何为。”
  话声刚落,又听外面传来声音:“启禀刺史大人,蜀王派人求见,正在大堂等候!”
  韦书同和齐宁对视一眼,齐宁已经向韦书同微微点头,道:“韦大人去见见,看看李弘信葫芦里卖什么药。”
  韦书同这才拱手告退,等齐宁吃完早点,韦书同便已经回来,向齐宁道:“爵爷,李弘信派人来说,他即将要去往京城,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两个月后便是他母亲的祭日,每年他母亲过世的日子,他都会去祭奠,今日出行,是要去祭奠他的母亲。”
  “祭奠母亲?”
  “这倒是不假。”韦书同道:“李弘信之母过世的很早,那时候李弘信父亲还在世,在城南的一处小山都作为了墓地,而且改名为凰山,不过李弘信当年递交降表之后,老侯爷将凰山改名为南山,这李弘信每年在他母亲祭日确实都会前往祭拜,我刚刚记起来再有两个月确实是他母亲的祭日。”
  “他要进京,所以提前去祭祀他母亲?”
  韦书同点头道:“那边确实是这样说的,还说今日前往,明天晚上子时之前一定会赶回来,爵爷,下官已经安排了人去盯住他们,无论李弘信是不是真的去祭奠他母亲,都绝不会让他逃离下官的视线!”


第1172章 寒夜杀意
  成都是西川的心脏,成都府城更是西川第一城,这座古城从来都没有失去过生气,而且作为西川的商贸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每日在成都府城往来不息。
  西川物产丰富,大量的商贾都会从西川采购货物运往东边,亦从其他地方带来琳琅满目的货物,成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商贸往来,在西川被纳入帝国版图之后,一直保持着繁荣。
  每天除了进出的商队,自然也少不了来来往往的护镖队伍。
  商贸的繁荣,注定了西川镖行的繁盛,成都府城内,数得上名号的镖行不下几十家,就连京城三大镖局之一的长平镖局在成都府亦是设有分号。
  不过无论商队如何众多,成都府城一到戍时时分,就必定要关闭城门,哪怕是晚上片刻,也只能在城外待着。
  成都府城的各门都是由刺史府直辖的卫队负责轮流把守,负责南城门的牙将叫做杨霖,年过四旬,做事稳重,平日里不苟言笑,但手下人都知道这位牙将是真正在疆场上杀过人的,对他都是心存敬畏。
  杨霖很少和人说话,性子内向,谁也摸不透他的心思,但是手底下的人对他的吩咐,从来没有人敢不服。
  亥时时分,城内虽然不少乐坊还有欢声笑语声,但城门处却已经是一片死寂,八名值夜的守门兵士把守着南门,杨霖对部下管束的极严,执勤的时候,就算是家里烧起了大火,那也得老老实实守在岗位之上,作为刺史府直辖的兵马,其中每一名兵士都是精心挑选出来,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谨守军纪。
  杨霖坐在城门后的一张椅子上,虽然已经入夜,但他却还是精神不错,目光有神,边上摆着一张小案,上面放着一袋子炒熟的花生,他每一次伸手过去,两指捏住一颗花生,然后很有技巧地捏婆花生壳,两颗花生便滚到掌心内,手一松,花生壳落在桌上,然后抬手将花生放入口中。
  手下人都知道这是杨牙将的嗜好,行伍中人,很少有不饮酒的,但杨牙将却是其中之一,似乎花生比美酒对杨牙将更具有吸引力。
  快要入冬,西川的深夜已经颇有些寒冷,守门的官兵都早已经穿上了秋装,作为刺史府直接统管的兵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待遇,那在西川各支兵马中当然是最好的,秋装十分暖和,足以抵挡住夜里的寒气。
  “牙将,城外有队伍靠近。”城头有人冲着下面喊了一声,“点着火把,人数不少。”
  杨牙将将手里的花生捏破,等到将花生米放入口中,这才慢条斯理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甲胄,转到墙梯那边上了城头,靠近城垛,向城下瞧过去,果见到一支队伍正向城边靠近过来。
  靠近城门尚有一小段距离,队伍这才停下,城头的兵士却是看的清楚,队伍大概有七八辆马车拉着货物,当头还打着镖旗,却是一支镖队,镖队大概有二十来号人,对一支护镖队伍来说,二十来号人并不算少。
  “牙将,看旗子好像是义威镖局。”一名兵士道。
  杨牙将点点头,冲着下面叫道:“是义威镖局?”
  “是杨牙将?”队伍前面有人笑道:“正是卢毅,今晚又是杨牙将当差吗?”
  杨牙将咳嗽一声,道:“卢总镖头,听说最近走镖都是让你的大徒弟出去,怎么这次要你亲自押运?”
  “不瞒杨牙将,这趟镖是京城的一位贵人吩咐下来,担心出了岔子,所以亲自走了一趟。”那卢总镖头似乎和守城的官兵颇为熟悉:“紧赶慢赶,还是误了时辰。”
  杨牙将道:“条令所在,那也没有办法,卢总镖队只能在城外待一宿,明晨一早进城。”
  “杨牙将,这趟镖走的很辛苦,而且天气越来越冷,大伙儿都已经疲惫不堪。”卢总镖头苦笑道:“我知道规矩,可是今次想用这张老脸,求牙将通融一下,让我们早些回家。”
  杨霖皱眉道:“你也是成都人,这里的规矩你是知道的,岂能破例?”
  “杨牙将,实不相瞒,这批货是京城户部尚书窦大人派下来的,不敢耽搁。”卢总镖头拱手道:“看在窦大人的面子上,还请杨牙将通融。”
  “窦大人?”杨霖有些错愕,边上兵士低声道:“牙将,窦大人可是朝中大员,真要是得罪了他,那……!”
  杨霖冷哼一声,沉吟了一下,才道:“都是些什么货物?”
  “牙将可以派人检查。”卢总镖头道。
  杨霖道:“来两个人随我下去。”
  当下两名兵士跟着杨霖下了城头,打开侧边小门,出了城外,那卢毅已经上前来拱手道:“有劳有劳!”
  杨霖也不废话,走到车队边上,到得第三辆车旁边,令镖师掀开了盖在上面的遮雨布,下面放着三口大箱子,杨霖吩咐打开其中一只箱子,向身边一名兵士使了个眼色,那兵士上前去,伸手在里面搜看了一番,这才回头道:“牙将,里面是些皮子。”
  “皮货?”
  卢总镖头在旁微微一笑,凑近杨霖低声道:“牙将,窦大人颇有资财,在这成都也有几家铺面,只是他老人家不想太让人知道,所以雇了镖队护送这些货物过来,是要在这边出手,这事儿也请牙将不要宣扬出去。”
  “哦?”杨霖扫了其他几辆车:“都是要出手的皮货?”
  “好有些字画之类。”卢总镖头道:“牙将要不要一一检查?”
  杨霖想了一下,才道:“进城之后,不要惊动人,偷偷回去就是。”
  卢总镖头忙道:“多谢牙将通融。”取了一只袋子塞进杨霖怀中:“牙将,这些就请牙将给弟兄们赏酒吃。”这一袋子银两不少,杨霖随手丢给边上的兵士,吩咐道:“晚上执勤的兄弟每人一份分发下去,让大伙儿不要声张,这毕竟是窦大人的货物,咱们不好挡了窦大人的东西。”
  那兵士忙道:“是!”心想窦大人是朝中的大员,区区几名守城官兵,那窦大人要是恼起来,按按手指头就能将这伙人碾死,杨牙将这般做,倒也是没有办法。
  当下开了城门,杨牙将放了车队进城后,立刻关上了城门,那袋银两也分发给了众兵士。
  卢总镖头领着车队进城之后,立刻让车队分散,六辆马车二十多号人分成了四路,镖旗也收了起来,等其他各队离开,卢总镖头这才带着四五个人拐到一条僻静的道路上。
  成都城内镖局多,酒楼也多。
  成都人爱吃,也会吃,所以酒楼几乎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小到摆了两三张矮桌的小吃摊,大到三四层楼高装饰奢华的大酒楼,那是应有尽有。
  水井街是成都众多街道的其中一条,这条街道算不得太热闹,但这条街上熙庆坊却是城里数得上号的大酒楼之一,不但四层楼高的主楼飞檐壮丽,而且前庭后院所站的面积极为开阔。
  只是熙庆楼从昨日便开始停业,对外说是要重新修缮,所以这两日已经没有客人上门。
  夜色深沉,卢总镖头领着两辆马车到了熙庆楼后门,令人三重两轻敲了敲门,很快便有人将门打开,卢总镖头进到院内,迎面过来一名长衫文士,正是蜀王李弘信手下的幕僚黄先生。
  卢总镖头对着黄先生拱了拱手,低声道:“先生,六辆马车悉数进城,有杨霖保护,一切无恙。”
  黄先生回过身,沉声道:“将车上的东西搬进来。”立时从昏暗中便冒出十余号人出门去搬箱子,卢总镖头又道:“其他三路正往这边汇集,半个时辰之内,定能全都抵达。”
  黄先生道:“你立下了首功,事成之后,王爷定会从重嘉奖。”
  “我们卢家受王爷恩惠多年,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报答,今次能够为王爷效命,乃是此生夙愿,虽万死而不辞。”卢毅肃然道:“此番我已经将镖局勇悍且忠诚的镖师都调了过来,先生如果有差遣,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是不皱眉头。”
  黄先生牵了卢毅手臂,道:“你随我来。”
  这熙庆坊没有点几盏灯,显得十分昏暗,卢毅跟在黄先生身后往前行,却发现院子周围的屋舍之内人影窜动,显然里面藏着不少人。
  进到一间屋里,却只见到屋内已经有十来号人,卢毅进屋后,众人将目光都瞧过来,卢毅知道这都是蜀王的心腹部下,向众人拱手行礼,只见到一盏孤灯放在桌上,一名黑甲将站在桌边,看向卢毅,含笑道:“卢总镖头,我们等了你许久。”
  卢毅忙上前道:“戴将军,幸不辱命!”
  那黑甲将正是李弘信布下的戴凌,微微颔首,这才向四周众人道:“诸位,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王爷对我们这些人如同再生父母,如果没有王爷,我们也活不成现在这幅人模狗样,当年王爷为了保全成都的军民,向楚国递交了降表,楚国口口声声说既往不咎,可是这次却派了姓齐的过来,更是要让王爷进京,你们自己都明白,他们让王爷进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众人都是目漏凶光,一人冷笑道:“老子憋了这么多年,每一天都想着一刀剁了韦书同那狗杂碎的人头,楚国压在我们头上二十多年,今次我们终于可以吐出胸口的闷气。”


第1173章 谋逆
  那人一说完,在场众人都是显出亢奋之色。
  “楚国虽然对王爷步步紧逼,甚至挖下火坑逼着王爷跳下去,但王爷想到诸位大都有家有业,不忍太过牵累大家。”戴凌叹道:“王爷对戴某有再造之恩,我这条命早就是王爷的,所以我不能眼看着王爷不如火坑,说什么也要拼死一搏,但是诸位现在还可以做出选择。”
  “戴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冷笑道:“你受王爷厚恩,我们难道不是?别人如何想我不管,我这条命也要献给王爷!”
  其他人闻言,纷纷发誓效忠。
  “好!”戴凌道:“诸位都是忠肝义胆之士,既然咱们心意已决,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请王爷出来为我们坐镇!”
  “王爷?”有人惊讶道:“王爷不是取了凰山吗?难道……!”
  忽听得一个声音笑道:“不过是声东击西的策略而已。”笑声之中,从侧门走进一人来,众人借着火光瞧过去,来人一身青衣长衫,却正是蜀王李弘信。
  众人都是一惊,随即纷纷跪倒在地。
  “都起来,都起来。”李弘信抬手道:“多年过去,诸位与本王依然是一条心,这让本王很是感动。”走了过来,扶起两人,其他人也都纷纷站起。
  在李弘信身后,长史西门横野也如同影子一般紧随过来。
  李弘信走到卢毅面前,轻拍卢毅肩头,温言道:“卢毅,你立下了首功,本王记着,事成之后,再论功行赏。”
  卢毅躬身道:“愿为王爷赴汤蹈火。”
  李弘信又是温和一笑,这才道:“诸位兄弟,卢毅已经从城外将兵器运进来,大家都知道,当年楚军大军压境,本王迫于无奈,才向楚人递了降表,说实话,本王没有一日不想兴复蜀地,这是咱们的土地,这里的百姓也都是咱们的子民,却要被楚人压迫,这几年楚国在我蜀地横征暴敛,为了所谓的一统天下,我蜀地百姓吃尽了苦头,可说是民不聊生,本王绝不能坐视不理,所以暗中已经做了些准备。”
  一人忍不住道:“原来王爷一直在暗中准备,末将……末将只以为王爷早就忘记复兴蜀地,多年来心中一直难过。”
  “哈哈哈……!”李弘信抚须笑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可是却不能没有志向。本王吸引官府注意力,暗中却是让戴将军储存兵器,只是所藏的装备差点被齐宁查到,好在及时转移,目下储存的兵器,足以装备四五千人。”
  在场众人都是愕然。
  他们都是行伍出身,心知要装备四五千人,所需要的兵器装备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些年李弘信一直都被官府严密监视,稍有动弹都会被官府盯着,实在不知李弘信是如何能够储存起如此庞大的一批兵器,毕竟大楚立国之后便颁下了刀狩令,利器和马匹是官府管理的最为严格的两样东西,平常百姓根本不能拥有刀枪在手,一旦查出,等同于谋反之罪。
  也正因如此,民间几乎没有锻铁作坊,即使是铁匠铺,打造每一样铁器,都要登记在册,而且打造出的铁器也定要刻上铁匠铺的名号,以方便官府核对。
  所以西川之地几乎没有任何的兵器锻造处,西川兵马所需装备,也都是由朝廷拨下来。
  李弘信如果要锻造出兵器,除了要矿石,还需要技艺出色的工匠,而西川拥有打造兵器技巧的工匠,在官府也都有案可查,这帮人的动向也在官府的注意之下,是以李弘信无论是在矿石还是在工匠方面,都是十分困难。
  李弘信似乎看出众人的疑惑,道:“诸位与本王同生共死,本王也不瞒你们,这些兵器都是这些年从东海运过来,每一次都不能运送太多,是一点点起来,为了将这些兵器运入西川,却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抬手指着卢毅道:“这一切却也是卢毅的功劳,义威镖局这些年暗中帮着本王负责兵器运输,而且为此打通了一条入关的道路,虽然花了不少银子,但今日看来,花费的银子着实值得。”
  “东海?”一名部将吃惊道:“王爷是说,这些兵器是从东海运来?”
  “楚国暴虐,并非只有咱们蜀地受难。”李弘信冷笑道:“当年东海王韩家在东海也是雄霸一方,后来为楚国所败,东海世家饱受楚国的欺凌,东海江家暗中也准备起兵,秦淮大战之时,我们没有准备充足,不能轻举妄动,本来准备好楚军再次北伐之时,东海那边起事,本王在西川这边呼应,只可惜……!”
  “原来如此。”有人叹道:“卑将听说东海江家被朝廷剿灭,而且罪魁祸首也是姓齐的,若是……哎,真是可惜。”
  “锦衣齐家从来都是咱们西川的大敌。”有人道:“王爷,此番咱们定要将姓齐的千刀万剐,让锦衣齐家断子绝孙。”说到断子绝孙,李弘信眼角微微跳动,眸中显出阴冷杀意。
  李弘信膝下只有独子,却偏偏在几个月前为人所杀,虽然至今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与齐宁有干系,但众人心里都知道当时发生了一些什么,在那种情势下,如果说蜀王世子之死与齐宁没有一丝牵连,那是谁也不相信。
  蜀王世子被杀,李弘信年事已高,再想生子已经是异常艰难,如果没有子嗣诞下,在西川传承上百年的蜀王李氏一族也就彻底断子绝孙。
  西门横野一直没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