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春秋-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汉相争数十年,双方始终处于僵持不下的状况,直到如今,天下的局面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变化,所有人都清楚,吞并东齐,占控西北,楚国对北汉已经形成了全面压制,攻克洛阳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金刀侯澹台煌一直都是兼任兵部尚书之职,老侯爷过世之后,兵部左侍郎卢宵被擢升为兵部尚书,今日朝会,这位新任的兵部尚书自然是群臣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
  东齐水师莫名其妙地溃败,许多人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寻思着今日朝会之上,此事应该能够说清楚。
  一阵沉寂之后,便见到执礼太监上前两步,尖着嗓子道:“今日朝会,圣上有几道旨意要颁布下去。”咳嗽一声,边上一名太监端着一只古木托盘靠近过去,群臣这才发现,在那古木托盘之上,却是放着几卷圣旨,只见到执礼太监取了一卷在手,打开之后,才高声道:“传神侯府校尉曲小苍觐见!”
  群臣都是一怔,心下大是诧异,不少人不由自主向正门方向瞧过去。
  神侯府是皇帝直属衙门,一直以来与朝中其他衙门并无多少往来,而且神侯府上下也很少与朝中官员交往,西门无痕自然是深得朝中群臣敬畏,但私下里西门无痕却与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什么深交。
  而且神侯府上下,能参加朝会的也仅只有神侯,这倒不是神侯府其他人没有资格,只不过神侯府监管的是江湖各大门派事务,并不参与政事,是以朝会也不必让神侯府其他人到场,此外也是为了尽可能让神侯府保持神秘感,即使是西门无痕,若非极其重要的朝会,西门无痕也很少上朝。
  自立国至今,皇帝召见神侯府校尉,那还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曲小苍显然早就被知会今日要接受召见,已经在殿外等候,很快众人便瞧见曲小苍一身黑色劲装进入奉天殿。
  他身形矮胖,一身劲装完全是江湖打扮,与朝中群臣的官袍格格不入,但所有人看到这矮胖甚至有些滑稽外形的神侯府校尉,没有人会觉得有趣。
  曲小苍神色平静,到得殿内,跪倒在地:“臣神侯府校尉曲小苍,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有神侯府神侯西门无痕请辞神侯之职,朕念及西门爱卿辛劳不堪,特准西门无痕卸去神侯之位,自今日起,由西门无痕举荐,朕赐封曲小苍接任神侯之职,钦此!”执礼太监也不耽搁,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殿上群臣听得圣旨,不少人都是大惊失色。
  虽然神侯府与朝中官员少有接触,但许多官员都知道,西门无痕座下有七名入门弟子,号称北斗七星,这其中以巨门校尉轩辕破的名气在朝中最为人知,毕竟此前神侯府统领八帮十六派攻打黑莲教,统帅便是轩辕破,此时朝野俱知,即使当初不知道轩辕破大名的官员,经此一战,也都知道了这位巨门校尉的存在,而且几乎只到轩辕破存在的官员心里都明白,这轩辕破就是下一任神侯的接班人,否则攻打黑莲教此等大事,西门无痕也不会交给轩辕破去办。
  如今皇帝直接下旨,竟然将神侯之位赐封给曲小苍,着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如果曲小苍接任了神侯之位,那么轩辕破又将如何?
  更让许多人惊骇的是,西门无痕辞去神侯之位,来的实在是太过突然,虽然大家都清楚,西门无痕日渐老去,这神侯的位置迟早要退位让贤,但几十年来,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西门无痕在神侯府的存在,至少在西门无痕坐镇神侯府的这些年,江湖各大门派各安其位,很少给朝廷带来麻烦,甚至还为朝廷所用,这固然要归功于太宗皇帝设立神侯府,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如果没有西门无痕这号人物,神侯府不过是个空架子,绝不可能震慑得住那群江湖草莽。
  西门无痕对大楚帝国居功至伟,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如今西门无痕突然卸去了神侯之职,却是让群臣猝不及备。
  也许一个时代真的彻底过去,先皇帝驾崩,新君登基,老神侯卸职,新的继承人接下重担。
  只是谁也想不到会是曲小苍。
  更有人心中忍不住生出疑问,既然今日要赐封新的神侯后,为何西门无痕今日却不参加朝会?
  西门无痕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不与朝中大臣私交,所以这个不可被人忽略的人却往往让人想不起来,这时候大家忽然想到,那位让江湖各大门派闻之色变的人物,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有人甚至开始回忆,那位神侯大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但却总是难以想起来。
  曲小苍匍匐在殿上,硕大的屁股高高撅起,模样颇有些滑稽,高声道:“臣叩谢皇上天恩!”
  群臣想到西门无痕威震武林的大家风范,再瞧此刻宛若蛤蟆一般匍匐在地的曲小苍,只觉得二人的气质天地之别。
  “曲神侯,自今而后,圣上和西门老侯爷就将神侯府交给你。”执礼太监高声道:“只盼你尽忠职守,不负圣上和老神侯的期望!”
  “臣自当尽忠圣上,虽万死不辞!”曲小苍连叩几个头,这才起身,也不看左右群臣一眼,只是抬头向龙座上的皇帝瞧了一眼,这才低头弯腰,缓缓后退,出了大殿。
  一切似乎太过简单,但似乎也只需要如此简单。
  即使有人心下觉得这赐封神侯有些奇怪,但毕竟事涉的是神侯府,自从神侯府设立至今,朝中上下还真没有敢对神侯府的事务指指点点,从前不敢,现在当然也不敢。
  小皇帝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俯视群臣,自始至终也不说一句话。
  待得曲小苍退下之后,执礼太监取了第二道圣旨,高声道:“传召淮南王世子!”
  若说曲小苍入殿觐见已经让群臣大感诧异,此时听得竟然要宣召淮南王世子,就是那些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大臣也是耸然变色,纷纷盯住正门,很快,便见到身材矮小但一身锦衣的淮南王世子萧绍宗从大殿外缓缓走了进来。
  淮南王世子名声在外,但见过这位世子的人却是极少。
  据说这位世子幼年就体弱多病,很少走出王府,而近两年传闻世子已经病入膏肓,命不假年,也正因为他身患绝症,所以淮南王谋反自尽之后,他并没有受到皇帝的严惩,只是禁足在王府之中。
  萧绍宗走得很慢,身材矮小形如侏儒,他长相清秀,但肤色苍白,看上去没有血色。
  有人心下感叹,虽说这位世子出身皇族血脉,乃是太祖皇帝的嫡孙,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太过垂青于他,不但自幼就让他与病症相伴,更是让他生就一副矮小身材,全无淮南王那般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气质。


第1341章 翻案
  淮南王世子萧绍宗走到大殿中央,向着皇帝跪拜下去,刚刚跪下,小皇帝身体就已经微微前倾,抬手道:“快……平身!”
  萧绍宗却还是恭敬叩拜,起身后,见到群臣面面相觑,萧绍宗却是神色平静。
  群臣心想虽然萧绍宗是皇族中人,但如今却还算是戴罪之身,淮南王谋反,小皇帝虽然没有严惩萧绍宗,但作为淮南王嫡长子,萧绍宗自然也脱不了罪臣之子的身份,其实在朝上有不少曾经是淮南王的人,其中便以户部尚书窦馗为首。
  淮南王自尽之后,司马岚便想借皇陵之变为契机,对淮南王的党羽斩尽杀绝,但小皇帝显然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若是朝中反对司马氏的实力被铲除,司马氏便一家独大,再无势力可以制衡,是以立刻委任齐宁为刑部尚书,目的自然是尽可能保住追随过淮南王的官员。
  窦馗等人自然看出皇帝的用意,立刻都投奔在了锦衣齐家的麾下。
  齐宁未必希望与这伙人拉帮结派,但是保住与司马氏为敌的势力符合皇帝甚至是锦衣齐家的利益,齐宁自然不会拒绝。
  今日瞧见淮南王世子突然上朝来,窦馗等人自然都是大感意外。
  窦馗曾是淮南王手下的得力干将,出入淮南王府频繁,自然是经常见到萧绍宗,便是其子窦连忠也与萧绍宗私交不错,此时看到萧绍宗站在大殿之上,神色却也是颇为复杂。
  淮南王府被查抄,但王府本身却依然留给萧绍宗居住,只是满朝文武都知道萧绍宗实际上是被软禁在王府之内,毕竟萧绍宗病入膏肓,命不长久,王府就等若是囚禁他的牢笼。
  “世子,这里有一道折子,可是你派人呈上来?”执礼太监向边上一名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立时捧着一道折子,快步走到萧绍宗面前,将折子递给了萧绍宗,萧绍宗接过折子,打开扫了几眼,道:“正是罪臣向皇上所呈!”
  群臣更感诧异,暗想萧绍宗被软禁在王府,怎地还会给皇帝上折子?他的折子里,却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皇帝咳嗽了一声,才道:“你说有东西要呈送给……给朕,还要当着满朝……满朝文武的面,朕今日召你进殿,你有什么东西要呈上来?”他声音略有些嘶哑,群臣心想看来皇帝果然是龙体有恙。
  只是群臣更疑惑的是萧绍宗到底有什么东西要呈给皇帝,而且还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萧绍宗从怀中取出一道折子,众人见到那折子边角还有红漆,顿时更是惊讶。
  点上红漆,那是代表着机密中的机密,既然是机密要折,却不知萧绍宗为何要当着满朝文武取出来?
  却只见到萧绍宗将那密折呈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太监,太监小心翼翼捧着密折送上金銮殿,萧绍宗却已经道:“启奏圣上,这里面是一道密令,亦是先帝驾崩之前,亲自交到父王手中,还求圣上明鉴!”
  此言一出,朝上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谁也没有想到,先帝临终之前,竟然会交给淮南王一道密旨,此事满朝文武之前却是没有一人知道。
  更有人心下奇怪,暗想先帝驾崩之前,下旨由司马岚更换城防,将黑刀营调入了城内,当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那就是为了防范淮南王趁机作乱。
  先帝当时情况危急,那时还只是太子的今上却出使东齐,一旦先帝突然驾崩,新君无法即刻登位,自然会出现严峻的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中群臣都知道淮南王对于皇位一直都是耿耿于怀,谁也不敢保证淮南王不会趁虚而入,作为太祖皇帝的嫡长子,淮南王也算是根正苗红,有足够的资格继承皇位。
  既然先帝临终前做好了安排,防止淮南王篡位,又怎会给淮南王留下一道密令?
  这道密令又是什么样的旨意?
  群臣心中狐疑,执礼太监已经接过密令,呈给小皇帝,小皇帝打开了折子,细细瞧了瞧,奉天殿此时一片寂静,片刻之后,才见小皇帝将折子递给执礼太监:“宣读!”
  执礼太监接过密令,打开来,朗声道:“朕密令:淮南王与朕同脉血亲,忠君报国,他日司马氏但有谋逆之心,着淮南王护国保君,诛杀司马氏,钦此!”
  奉天殿群臣都是目瞪口呆,许多人甚至以为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
  淮南王在祭祀皇陵之时,事先部署,在皇陵安排了刺客化装成龙虎山的道士,意图行刺司马岚夺权,虽说当时安排的刺客并没有直接刺杀皇帝,但在皇陵设下埋伏,甚至买通守陵卫,这本就是确凿无疑的谋反之举。
  淮南王功败垂成,自尽而亡,事后皇帝也直接定淮南王为反臣,皇陵谋反可说是已经盖棺论定。
  可此时执礼太监将那密令在朝中宣读出来,就等若是说皇陵之变真正的幕后指使者是先皇帝,如果确实如此,那么淮南王非但不是谋反之臣,反倒是为了保护大楚皇权挺身而出的大忠臣。
  谁也没有想到今日萧绍宗竟然会拿出这样一道密令来。
  一阵沉寂之后,却猛见到户部尚书窦馗出列跪倒:“启奏圣上,淮南王皇陵谋反,虽然已有定论,可是……如果这道密令果真是先帝所留,那么淮南王所为便是受了先帝的诏命,非但不是谋反,反而是为国锄奸!”
  “启奏圣上,皇陵之变当日,下臣也在现场。”又一名官员从臣列之中出来跪倒在地:“臣记得很清楚,淮南王当日的目标,确实是要铲除司马岚,与这密令不谋而合,虽然在祭祀皇陵之时擅自部署人马,但有先帝的密令,淮南王奉旨行事,必不是造反。”
  众臣看到出列的二人,知道这两人当初都是淮南王的党羽。
  这两人显然是看到了有机会洗清淮南王的谋反之罪,立时站了出来,说是一心为淮南王谋反辩白,那倒也不尽然。
  朝中上下都知道窦馗这伙人当初与淮南王走得极近,没有落马,无非是皇帝和齐宁力保,可是谁也不敢保证,日后未必没有人再次以淮南王谋反一案牵连到这伙人。
  窦馗等淮南王旧党心里都很清楚,只要淮南王谋反的罪名不能洗清,那么自己头上就时刻悬着一把利剑,谁也不知道那利剑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一句淮南王党羽,就足以让这些残留的旧时党羽纷纷落马。
  今日若能够依靠这道密令洗清淮南王的罪名,自今而后,窦馗等人非但不用担心会被追罪,反倒会因为协同淮南王锄奸而成为大大的忠臣。
  在朝为官,这其中的玄妙很容易就能想通,一时间又有四五名官员站出来为淮南王喊冤。
  “启奏圣上,皇陵之变前,司马氏在朝野为非作歹,司马岚更是大权独揽在朝中排斥异己。”一名淮南王旧党官员高声道:“王爷那时候日夜忧心,他担心司马氏势力坐大,有朝一日会威胁到皇上,甚至会谋朝篡位,所以王爷一直在想办法铲除奸佞。臣等虽然不知先帝给王爷留下了密令,但也知道司马岚骄横跋扈,决不可让这奸佞在朝中妄为,是以都拥护王爷能够挺身而出,为朝廷锄奸。王爷定是看到司马氏日渐跋扈,所以才会在祭祀皇陵之时,安排了铲除奸佞的计划,只可惜……!”
  满殿大臣都是瞧着几名官员为淮南王鸣冤,暗想窦馗这些人看来是真的要在朝会上将皇陵谋反一案彻底翻转过来。
  忽见到兵部尚书卢霄出列跪下道:“启奏圣上,此前从无听说先帝给淮南王留下密令,今日世子突然将密令拿出来,臣着实惊诧。淮南王一案,已有定论,如果这道密令是真,自然要重新调查,否则……!”瞥了一直没有说话的萧绍宗一眼,才继续道:“臣以为,先要确定这道密令的真假。”
  窦馗扭头看向卢霄,皱眉道:“卢大人,你的意思是说,世子拿出来的密令是假的?”
  “我没有这样说,但兹事体大,自然要再三确认。”卢霄沉声道:“世子,我有一事想请问,不知世子愿不愿意回答?”
  萧绍宗微微点头,道:“卢大人尽管问。”
  “世子说这道密令是先帝亲手交给淮南王。”卢霄盯着萧绍宗道:“那么为何这道密令如今又在世子手中?先帝密令,自然是要严加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淮南王是何时将这道密令交给你?”
  萧绍宗声音十分平和,云淡风轻:“先帝驾崩之前,召见过父王,卢大人可以调查那时父王是否有入宫,这道密令,正是父王那一次入宫的时候,先帝亲手交到父王手中。这道密令的存在,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父王动身前往皇陵的前一天夜里,才将这道密令交给我,而且嘱咐过我,只要司马氏在朝一日,我一日不可打开密令四字翻看,除非有朝一日司马氏被诛灭,方可打开密令!”


第1342章 血盟
  卢霄立刻问道:“所以在司马岚伏罪之后,世子就知道了密令的内容?”
  萧绍宗摇头道:“司马岚被诛之后,我并没有立刻打开密令。司马氏在朝野有众多党羽,父王说司马氏一日在朝,我便一日不可打开密令,意思并不是说司马岚一死,我便可以立刻打开密令,而是要等到司马氏的势力在朝中确实没有了祸患。”
  “那世子是什么时候知道密令的内容?”卢霄追问道。
  萧绍宗微一沉吟,才道:“是在我楚军北上之时。”
  “那就是早在几个月之前,世子就知道了密令中的内容。”卢霄神情严峻。
  萧绍宗点头道:“不错。圣上睿智英明,如果司马氏的残党依然会对朝廷形成威胁,圣上自然不可能轻易出兵北上,我大楚既然挥师北上,也就证明司马氏确实被铲除干净,朝中再无司马氏的谋逆余党。”左右看了看,才道:“朝中既无奸人,我便按照父王的嘱咐,打开了父王遗留下来的密令,想看看先帝到底给父王留下了什么样的密旨。”
  其实司马氏被铲除之后,当初归附在司马氏门下的诸多官员中,依然有大半还是留在朝中为官。
  先帝过世之后,朝中两大实力泾渭分明,淮南王和司马氏针锋相对,朝中官员要在京中立足,想要像袁家那般居中却不为两派所针对,那实在是凤毛麟角的异数,必然要投靠一方作为依靠。
  司马氏当时的势力远超过淮南王,朝中官员十之六七都是与司马氏有些牵连,若当真将这些人都牵连进来,楚国必将遭受比司马岚谋反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以小皇帝并没有追究从党之罪。
  此时萧绍宗说朝中再无司马氏的谋逆余党,却是让众多追随过司马氏的官员心下受用。
  “淮南王将密令交给你的时候,向你透露是先帝的密旨?”卢霄再次追问。
  萧绍宗道:“父王知道告知是先帝的密旨,我便更会小心妥善的保管,而且父王嘱咐过不得打开,应该没有事先泄露先帝密旨的罪责吧?”
  卢霄微一沉吟,才道:“世子既然在我军北上之后就知道了里面的内容,为何迟迟没有将密旨拿出来?如今距离我军北上已经数月有余,世子为何要等到今日?”
  “我见到密旨,很是吃惊。”萧绍宗叹道:“本想即刻将密旨呈给皇上,但那时候正是用兵之时,我实在不想因为此事让皇上分心,犹豫不决,所以一直没有拿出来。”说到这里,却是猛地抬手,手中多了一方手帕,捂住嘴巴,随即便是一阵剧烈咳嗽,他身材宛若侏儒,矮小的很,这时候咳嗽起来,身体弯起来,看上去着实让人生出一丝同情之心,群臣面面相觑,心想都说萧绍宗病入膏肓,现在看来传言不假,看萧绍宗那剧烈咳嗽似乎将肺都要咳出来,再加上那面无血色的脸色,只怕真是命不久矣。
  一阵咳嗽之后,萧绍宗拱手道:“罪臣失礼,还请圣上降罪。”
  皇帝道:“朕恕你无罪!”
  “多谢皇上。”萧绍宗这才道:“罪臣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恐怕也活不了多久,若是突然有一天死去,这道密旨却始终没有呈上去,罪臣只担心父王的清白永远也无法恢复,所以这才斗胆向皇上奏明,今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道密旨呈奏皇上,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知道,父王并非谋逆之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先帝的旨意去办。”
  大殿内一阵沉寂,终是见到礼部袁老尚书出列道:“启奏圣上,要辨明这道密旨是真是假,只需要前往御内档查找备案,若当真有备份存在,这道密旨自然是真的,否则……!”
  卢霄立刻道:“正是,圣上,老尚书所言极是。”向萧绍宗问道:“世子,淮南王将这道密旨交给你,可曾提及过备档?”
  皇帝颁下的每一道旨意,在宫内的御内档都有存档,所以每一分旨意其实都是两份。
  先帝将密旨亲手交给淮南王,此等密旨事关重大,在御内档更不可能没有存档,而且这类惊天密旨,为了日后核对,往往都会告知备档所在,群臣见到萧绍宗今日拿出这道了不得的密旨,心下自然都存有狐疑之心,知道要确定这道密旨的真假,就只能瞧瞧御内档是否存有备档。
  “第六库,第十三架内!”萧绍宗恭敬道。
  皇帝立刻道:“贵和,你亲自去御内档找寻,若有备档,立刻取来。”
  那执礼太监忙道:“奴才遵旨。”迅速退了下去。
  满朝文武都是心思各异,却都无人再说话,皇帝却并没有继续在殿内等候,起身去了偏殿,很快便有太监出来道:“淮南王世子,圣上知你身体不好,召你先去偏殿歇息,其他大臣暂且等候。”
  群臣心想这位世子爷身体确实很虚弱,执礼太监贵和去取存档,少说也要个把时辰,若是让萧绍宗一直站在殿上,只怕难以支撑。
  已有不少大臣都清楚,这位世子年幼之时,除了日夜闷在王府之内,偶尔会进宫,实际上做过当今圣上的伴读,两人的关系其实也还算不错,此时皇帝顾念世子的身体,那也是人之常情。
  萧绍宗跟着太监走向侧殿,经过礼部袁老尚书身边,停下脚步,拱了拱手,却是向身边太监道:“你们去搬几把椅子来,像袁老尚书这些老臣不能一直站着等候,我见到皇上,自向皇上禀明。”
  那太监没有接到旨意,犹豫了一下,萧绍宗叹道:“我去向皇上请旨。”径自往偏殿过去,群臣心想这位世子爷倒是细心,自己都已经病成这样,时刻需要别人照顾,却还记挂着朝中的这些老臣。
  萧绍宗到得偏殿门前,自有人打开门,萧绍宗进门之后,偏殿大门立刻关上。
  萧绍宗本来脚步很慢,进到偏殿内,四下里看了看,脚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