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春秋-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宁知道事到如今,萧绍宗已经没有活命的道理,即使隆泰不杀他,他心脏被刺穿,也根本活不了。
  片刻之后,隆泰抬起头,向薛翎风点点头,薛翎风正待下令,猛听身后传来惊呼声,却见到萧绍宗拼了最后一丝气力,竟是向前扑出,自己撞在了数杆长矛之上。
  齐宁身体一震,隆泰却是抬手伸出去,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却终是缓缓收回来,身体却轻轻颤抖。
  “我自己想死……便死,你……杀不了我!”萧绍宗唇角鲜血溢出,却带着嘲讽的笑意,终是脑袋向下一垂,就此死去。
  大殿之内,顿时一片死寂。
  齐宁知道萧绍宗最后这句话并没有说错。
  当时皇城之下乱成一团,以萧绍宗的武功,他如果真的想走,完全可以趁乱逃离,根本无人可以抓住他。
  但他却选择了承天殿,不退反进,来到承天殿,就等若自己送死。
  齐宁能够理解萧绍宗的心思。
  萧绍宗苦心积虑谋划多年,今次一朝发难,皇位几乎唾手可得,却偏偏功亏一篑,最终一败涂地。
  对萧绍宗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对皇帝出手,却也是最后一次,萧绍宗的个性,隐忍多年,只为一击,一旦失手,就不会想着所谓的留得青山在,而且经此一败,萧绍宗也几乎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所以他选择来到皇宫大殿。
  与其说是齐宁一剑刺穿了他的心脏,倒不如说他本就是求死。
  即使要死,也要死在离龙椅最近的地方。
  隆泰闭上眼睛,稳住了自己的情绪,终是缓缓转过身来,神情却已经变得坚毅异常,没有任何的停留,抬步便向殿外走去,一群甲士跟随在后。
  出了大殿,隆泰继续向前行,所过之处,两边的将士俱都跪倒在地,而殿前广场上,以袁老尚书为首的威武官员黑压压一片,见到隆泰出现,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隆泰抬头望向已经升起的朝阳,光芒万丈。
  殿内,西门战樱早已经从身上取出了金创伤药,只待将刺入齐宁体内的长剑拔出便可立刻敷上,神侯府的金疮药效用极佳,涂抹在伤口,自然能够迅速止血。
  只是她往日里敢作敢当,此时两次去握长剑,却不忍动手。
  赤丹媚在不远处看的心中焦急,再也忍耐不住,径自过来,蹲下身子,握住了剑柄,西门战樱一惊,急道:“你……你要做什么?”
  “迟迟不拔剑出来,伤势只会更重,你连这个道理也不懂?”赤丹媚也不看她,向齐宁道:“我现在拔剑,会有些疼痛,你忍一下。”又向西门战樱道:“剑拔出来后,你赶紧给他将伤药敷上,莫要耽搁!”
  西门战樱点点头,却还是担心道:“那你小心一些,莫要……!”还没说完,听到齐宁“哎哟”一声,赤丹媚已经干脆利落地将那把剑拔了出来,西门战樱见到齐宁胸口鲜血涌出,这时候不敢耽搁,扯开了齐宁胸口衣襟,手脚利索为齐宁敷药。
  她毕竟在神侯府历练多年,敷药乃是每一名神侯府吏员必学的科目。
  赤丹媚也看出那伤口距离心口还有一点距离,倒也不会伤及心脏,心下放宽,看到西门战樱小心翼翼为齐宁敷药,红唇微动,终究没有说什么,起身来,转身便走,齐宁明白赤丹媚此时的心情,想要叫住,但想到这是在皇宫大殿之内,还真不是谈及儿女情长的时候,心中叹气,却也不好表现出来。
  薛翎风这时候也走过来,向齐宁拱了拱手,齐宁含笑道:“此番平叛,多亏了薛统领!”
  “如果不是爵爷,卑将也无力回天。”薛翎风叹道:“曲校尉明知一切都是萧绍宗的阴谋,但是为了保护皇上的安全,只能虚与委蛇。萧绍宗派他刺杀卑将,他知道严凌岘已经投靠了萧绍宗,是他身边的眼线,所以便暗中与卑将商议,故意演了一场戏,就是利用严凌岘之口,让萧绍宗确信卑将已死。卑将装死之后,就等着时机一到再行出手。”
  齐宁已经知道曲小苍之前的所为都是虚与委蛇,轻叹一声,薛翎风察言观色,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低声问道:“爵爷,神侯府的人护驾前来,却不曾见到曲校尉,他……?”
  “他和严凌岘都死了。”齐宁道:“曲校尉前夜孤身潜入宫中,只以为皇上被软禁在宫内,想要救出皇上,却中了埋伏……!”
  薛翎风一怔,低下头,神情有一丝黯然,却并无多说什么。
  齐宁将目光转向殿外,看到的是沐浴在阳光之下的隆泰皇帝,他心里很清楚,萧绍宗虽然死了,但这次叛乱却并没有完全结束,接下来朝中必然会迎来一场清洗,许多人的仕途,或许也就到此为止了。


第1404章 帝王心思
  京城之乱,短短不到两天时间就被平息。
  这是萧绍宗穷极一生谋划的叛乱,可是两天之内便即平息,不明真相的人们只觉得这次叛乱似乎算不得什么,可是唯有卷入其中的人才知道,虽然只有不到两天,但其中的凶险超乎寻常。
  如果不是萧绍宗太过自信,如果不是齐宁在绝境之中找到了唯一扭转的方式,那么这一次叛乱的结果将完全是另一个局面。
  当隆泰皇帝从承天殿走出来的时候,许多大臣固然欣慰,却还是有不少人心惊胆战。
  至少以窦馗为首的不少官员心中惶恐万分,这些人不但在叛乱的时候听从萧绍宗的调派,甚至已经商议由萧绍宗来继承皇位,这当然是不赦之罪。
  皇帝依次发布了几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便是下给跪在下面请罪的玄武营统领秦重。
  秦重可说是萧绍宗谋反的主力干将,统帅近万兵马入京围困了皇城,而且发起对了皇城的攻击,双方虽然伤亡算不得多惨重,却也导致了数百人死伤,这当然也是不赦之罪。
  玄武营退兵之后,秦重看到皇帝出现,立时便丢下手中的战刀,随即就被京都府的人捆绑控制。
  大楚立国至今,秦重是第一个挥刀指向皇城的武将,当秦重被绑缚到殿前之时,无数官员恳求皇帝严惩叛将,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皇帝并没有下令斩杀秦重,虽然免去了秦重的官职,却也是只是以没有接到兵部调令便擅自调军为由,而且将秦重调往偏远的西川军团那边从军效命,对于秦重的家眷,没有一丝一好的牵连,甚至于玄武营自秦重以下的将士,也没有给予任何的惩罚。
  以秦重的罪责,抄家灭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秦重自己也以为大难临头,所以皇帝下了这道惩处的旨意之后,群臣只以为听错了,秦重也是不敢置信。
  至若第二道旨意,却颇让人玩味。
  黑刀营此番也跟随入京,一直在东门方向围困,攻城之时,依然是玄武营为主力,黑刀营却并无轻举妄动,一刀未动,一卒未失,等若是进了京城走了一趟,皇帝出现之后,攻城战立刻停止,玄武营和黑刀营等各路兵马都已经从京城迅速撤离。
  旨意之中,瞿彦之并没有受到惩处,反倒是之前被并入黑刀营的黑鳞营就此两营相并,而且依然由瞿彦之统领。
  至若第三道旨意,更是让不少大臣心中哗然。
  既诛首凶,余者不究。
  旨意之中,皇帝昭告天下,许多被卷入此时的文武大臣以及相关人等,俱都是被萧绍宗所蒙蔽,所有人都只是因为挂念皇帝的安危,从会受到萧绍宗的蒙骗。
  而且除了极少数人,其他人等各安其职,尽忠朝廷。
  许多大臣本以为在经过这场叛乱之后,朝廷很可能会迎来一场大清洗,却万想不到皇帝居然如此宽仁。
  萧绍宗叛乱,惨淡收场,其实所有人心中也都明白,除掉萧绍宗之后,谁也无法再翻起风浪来。
  皇帝没有大兴诏狱,但是对这次有功的人员却是大加厚赏。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卫戍皇城的羽林营,迟凤典叛乱被杀,皇帝提拔在这场叛乱之中立下功劳的徐庆接任了羽林营统领一职,却是让余别古接替秦重,担任玄武营新任统领。
  皇帝依然没有将神侯府前代神侯西门无痕的死讯公之于众,所有人兀自以为西门无痕远游,如果曲小苍还活着,这神侯之位自然是交到曲小苍手中,但曲小苍在宫中战死,神侯府北斗七星死伤过半,廉贞校尉洪门道不久前已经离开京城,远赴西北,所以神侯府如今却只有文武二曲坐镇。
  平心而论,无论是韩天啸还是武曲校尉,还都达不到继承神侯的实力,是以皇帝并没有直接下旨赐封神侯,而是令韩天啸暂时掌理神侯府。
  至若京都府等相关人员,也都有赏赐,不过皇帝显然觉得铁铮最合适的位置还是坐镇京都府,所以并没有擢升,但却赐给了铁铮随时可以入宫面圣的资格,在此之前,却只有帝国四大世袭候和六部尚书有次特权。
  但让所有人奇怪的是,在这次平叛中居功至伟的齐宁,皇帝却没有颁下旨意进行封赏。
  对齐宁个人来说,也并不在乎皇帝对自己有什么封赏,能够看到皇帝安然无恙,京城在短时间也恢复平静,齐宁已经是心满意足。
  萧绍宗那一剑虽然没有伤及齐宁的要害,却还是刺入齐宁胸骨之间,虽然不会威胁到性命,而且有神侯府的金疮药敷上,但这伤势却也不是那么快就能痊愈,其他的倒也没什么,只是一旦站立或者坐起来,胸腔处就会发疼,是以齐宁是从被宫内抬回了护国公府,几天下来,都是在床上躺着休养。
  之前封锁护国公府的兵丁自然早就撤走,护国公府也恢复了往日平静,府中两百多号人却都是心有余悸。
  被封锁的这些时日,除了有人能够出门在兵士的监视下采购饮食,其他人却都不能离开府中半步,所有人都是日夜惊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难便即临头,直到齐宁回到府中,众人才知道一场大难消于无形,大有扒开云雾重见天日的欢喜。
  唐诺也终于回来,这两日都是亲自帮助齐宁熬药,西门战樱则是寸步不离守在身边。
  不过没有顾清菡在府中,齐宁便似乎缺少了什么东西,顾清菡和田雪蓉在丐帮的保护下,出京避祸,便是齐宁也不知道身在何方,但他却也明白,京城既然稳定下来,丐帮那头自然很快就会护送她们返京。
  黄昏时分,老管家韩寿匆匆来报,袁府大公子袁荣来看望。
  其实这两日要登门探望之人多如牛毛,但唐诺让齐宁静养几日,若是人来人往,难免会影响伤势恢复,是以齐宁让老管家谢绝所有的来客,京中官员也都知道齐宁在养伤,所以也就不再继续前来打扰,不过这几天收到的礼物却是堆满了两间屋子,齐宁对此倒是来者不拒,这一次他拼着性命平乱,宫里的赏赐没来,收些大臣的厚礼倒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齐宁休养了这几日,虽然剧烈动作依然有些吃疼,但坐起来已无大碍。
  “让袁公子过来吧!”
  袁荣进到屋里的时候,叹道:“小公爷,你可知道,我们袁家差点要被你害死!”
  齐宁靠在床上,笑道:“我还以为你是送来厚礼,这才让认清你进来,你若是来找麻烦的,现在就离开。”
  袁荣走过来,道:“给你找了些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都是上好的补品,可莫说我是空手过来。”在床边的椅子坐下,道:“你让祖父给了铁铮那封请柬,是要拉我们袁家下水啊,若是萧绍宗叛乱成功,秋后算账,我们袁家第一个就要被打成是你的同党。”
  齐宁道:“国难当头,袁家三代受皇恩,总要出些力的。怎么,是老尚书让你过来找我算账?”
  “那倒没有。”袁荣哈哈一笑,这才道:“听说你和萧绍宗那一站,风云变幻,只可惜我没有看到,实在是遗憾。是了,伤势怎样?”
  “这才像句人话。”齐宁笑道:“并无大碍。你怎么有心情过来?”
  “都说朝中官员登门探望,都被你拒之门外,我寻思着和你好歹交情还是不错,总不至于连我都关在外面,所以和人打赌,五千两银子,赌我能进来。”袁荣笑道:“好在你还给我面子,没让我输掉这五千两。”
  齐宁伸手道:“银子拿过来,你靠着我才赌赢了,这银子归我!”
  袁荣身体一缩,道:“银子还没收到手,我哪来银子给你?你这次立下了不世之功,宫里自然会厚赏,到时候你银子多的花不完,还在乎这区区五千两?”
  齐宁叹道:“反正到现在,宫里的一两银子我都没有瞧见。”
  “这倒也古怪。”袁荣道:“按理说你立下了这么大功劳,自然该封赏,你已经是公爵,皇上自然不可能封你为王,立朝至今,还没有异姓封王。既然无法封王,宫里就该多给你点实惠才是。”
  齐宁努努嘴,道:“倒杯水来喝!”
  袁荣起身过去倒了杯水,端过来喂了齐宁喝了两口,这才道:“不赏你到也罢了,可是皇上竟然饶过窦馗那干人。我听说大军围城之时,窦馗竟然私下里鼓动不少官员,要拥戴萧绍宗登基,此人两面三刀,卑劣至极,就该一刀砍了脑袋才是。还有那一帮子趋炎附势之徒,皇上危难之时,一个个见风使舵转向萧绍宗,等到叛乱被平,却一个个上书要将萧绍宗的尸体千刀万剐,嘿嘿……果然都是会当官的人。”
  “皇上可有旨意,如何处置萧绍宗的尸首?”
  “我听说皇上是派人要好好安葬,虽然不能进入皇家宗室墓地,却还是在宗室墓地附近找了块地方。”袁荣叹道:“皇上仁厚,亘古未有。”
  齐宁淡淡道:“这是大智慧,你莫忘记,秦淮军团还在前面打仗呢,这个时候,即使天塌地陷,皇上也会竭力让朝中稳定下来。萧绍宗这次叛乱,真要牵连,会有无数人卷入进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可是现在不是天子愤怒的时候。窦馗虽然两面三刀,但在筹措粮草之上还是有些本事,从我军北上开始,窦馗就负责粮草后勤,动了他,后勤也就乱了,眼下还真没有人能够替代了他!”


第1405章 义恒王
  袁荣笑道:“原来如此,照这样说来,等到北伐成功之后,窦馗那帮人的命数也就到头了?”
  齐宁没有说话,心中却是明白,如果说小皇帝从前心肠还有柔软之处,那么经此变故,显然不会再轻信与人。
  萧绍宗一度得到皇帝的信任,甚至参与了军机大事,但最后却偏偏是这位得到皇帝信任的皇室宗亲谋逆,这对小皇帝来说定然是不小的打击。
  北伐战事未止,反倒是处在极为紧要的关头,在这种时候,皇帝如果展开一场清洗,定然会让朝局发生剧烈的动荡,萧绍宗的谋逆已然让朝廷出现了震荡,若是再雪上加霜,那么北伐之事必然会因为朝局的动荡而陷入困境之中。
  皇帝当然不可能在信任窦馗那帮人,但眼下确实不会对这些人下手。
  只是既然被皇帝猜疑,那么窦馗等人最终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
  “对了,东海那边的贸易进展如何?”齐宁不想继续与袁荣继续讨论朝局,换了话题:“你是海泊司的都督,东海贸易耽搁一日,那可就损失许多白花花的银子。”
  袁荣道:“小公爷有伤在身,今日本不想提及公事的,既然小公爷动问,那……呵呵,下官就禀报一下。”想了一下,才道:“已经是六月了,原计划在八月底第一批船队就要出航,那是风讯正好适合往南方去,不过这阵子因为萧绍宗的事儿,许多事情也就耽搁下来。不过东海那边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大批的货物也已经向东海那边运过去,虽然耽搁了些日子,但不出意外的话,九月初还是可以出航。”
  “你莫小看与南洋的贸易。”齐宁感慨道:“那不但可以为我大楚国库增加大批的银子,而且可以保持与南洋诸国的友好关系,若是能够将我中原文化在南洋传播,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至少可以保障南方海面上太平无事。”沉吟了一下,才继续道:“以东海为通商口岸,日后甚至可以开放海面让南洋人也来我大楚进行贸易,这不但互惠互利,而且可以簇拥东海那边的商业繁荣,总归对当地的百姓也有好处。”
  袁荣颔首道:“当初东海的贸易,直接由东海世家控制,外面的势力油泼不进针插不进,如今贸易由朝廷掌控,现在虽然是由海泊司指定的商户供应货源,但以后船队越来越大,贸易越来越繁盛,参与其中的人势必也会越来越多。”
  “之前说过,那些提供银子的商家有几年的货物供应权。”齐宁道:“不过这样的权利不会一直延续下去。”
  袁荣道:“他们也都清楚这一点。几年之后,自然还是要物美价廉,谁的货物好,价钱便宜,就走谁的货。”笑道:“商人最是精明,设立海泊司之后,那些商人知道东海不再是铁板一块,所以许多人都已经未雨绸缪,有不少商户已经在东海那边准备设下铺面,就是等着日后参与到贸易之中。”
  齐宁笑道:“这是好事。袁荣,这一辈子你只要干好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在后世留下名字了。”
  “等过两年贸易完全做起来,我是准备亲自去往南洋一趟,看看那边的风土人情。”袁荣道:“只可惜小公爷只能是越来越忙,否则一起结伴去南洋,倒也是一件美事。”
  齐宁哈哈笑道:“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袁荣起身道:“小公爷,今日就不多扰了,等你伤好之后,我再给你摆宴!”
  齐宁还没说话,就见韩寿匆匆跑进来,急道:“公爷,宫里来人了,皇上有旨意。”
  “宫里有旨意?”齐宁一怔,皱眉道:“什么旨意?”
  “是那位范公公。”韩寿道:“范公公说了,这道旨意公爷要去前院恭迎,他还问公爷是否能起身?”
  袁荣诧异道:“是范德海?我还以为他已经被萧绍宗害死了。”向齐宁道:“小公爷,范德海是最受皇上信任的太监,既然是他亲自来宣旨,这道旨意只怕不一般。”
  此时西门战樱也进了屋来,瞧见袁荣,却是抱拳向袁荣行礼,见到袁荣一怔,西门战樱立时想起自己现在可不是神侯府的吏员,而是锦衣齐家的夫人,有些发窘,欠了欠身,这才向齐宁道:“相公,范公公在院子里等候,你……能不能起身?”
  齐宁只要不剧烈动作,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平叛之后宫里给他来的第一道旨意,齐宁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道:“战樱,帮我穿衣服,我去接旨!”
  西门战樱和韩寿一起扶着齐宁起身,尔后帮着齐宁穿上了袍服,顾及齐宁伤势,动作不敢太大,更不敢太快,折腾了好一会子,齐宁终是收拾妥当,这才在西门战樱的搀扶下来到前院,此时府里上下都已经聚在院内。
  齐宁瞧见范德海带着几名小太监正在院内等候,忙上前拱手道:“让公公久等了!”
  范德海却已经迎上来,右手托着一道圣旨,关切道:“国公伤势如何,没有大碍吧?天色还早,并不着急。”
  齐宁笑道:“没有什么大事,看到公公安然无恙,我也放心了。”
  范德海感激道:“有劳国公记挂。逆贼萧绍宗令人将杂家关了起来,这阵子着实受了些苦,好在这条贱命倒是留下来了。若非国公平定叛乱,杂家这条性命是万万保不住的。”轻声道:“国公现在可方便接旨?”
  “没问题没问题。”齐宁便要跪下接旨,范德海笑道:“有两道旨意,第一道是口谕,圣上有吩咐,国公站着领旨就好。”咳嗽一声,才正色道:“皇上口谕垂询:齐宁,你伤势如何?”
  齐宁一怔,却还是恭敬道:“臣一切安好,多谢皇上挂念。”
  “朕知道你这几天养伤,行动不便,更不能下跪,所以朕的旨意就一直没有颁下去。”范德海一脸肃然道:“也莫怪朕没有去看你,这几天朕的事情也很多,等你伤势好了之后,朕自然会找你说话。估摸着你现在下床行走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勉强跪一下问题应该也不会太大,所以今日将这道旨意给你颁下去,领旨之后,你再休养几天,等伤势恢复一些,再到宫里来谢恩。”
  这一番大白话从范德海口中说出来,而且还是皇帝的口谕,众人面面相觑,有人想笑却又不敢,只能低下头。
  那日从宫里出来之后,齐宁也一直不曾与皇帝有过交流,此时听到这番话,却是觉得十分亲切,拱手道:“臣领旨!”
  范德海这才含笑道:“国公,还有第二道旨意,国公您……!”
  齐宁知道范德海意思,西门战樱和韩寿一左一右扶着齐宁跪下之后,也随之跪下,院内一群人也立时跪了下去,范德海这才展开圣旨,宣道:“皇帝诏曰:兹有不肖逆臣萧绍宗不思君恩,谋逆叛乱,祸乱江山,皇朝社稷悬于一线之间,危难之际,护国公齐宁不畏艰险,护国卫君,其忠其勇可昭日月,其功勋不世之举,有此忠勇柱梁,乃大楚之幸、黎民之幸,亦是朕之幸,今特擢封护国公齐宁晋升王爵,号义恒王,钦此!”
  齐宁听到“义恒王”三字,大吃一惊,赫然抬头,范德海却已经满面笑容道:“王爷快领旨谢恩吧!”
  此时不但是齐宁吃惊,在场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大楚立国至今,名臣勇将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