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春秋-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汉内乱,给了楚国机会,同时也让齐国人以为天赐良机。
  姻亲盟国一拍即合,联兵北伐。
  可是令狐煦也没有想到,楚国人竟然那般狡诈,不但趁西北军入关偷袭了屈元古的老巢,甚至暗中出奇兵,直接杀到了临淄。
  令狐煦趁乱逃出齐国,带领攻入汉国的齐军拿下濮阳,以濮阳作为据点,等待时机。
  不过时机没有来,反倒是厄讯一个接一个传来。
  楚国人控制齐国,申屠罗的水军也一败涂地,而东齐太子更是与申屠罗一起被带都了楚国都城,申屠罗派人送来的信,他自然是看到,虽然明面上是让令狐煦归顺楚国,但内中的意思却是让令狐煦坚持,等待扭转局面的时机。
  正是这封信,让令狐煦咬牙坚持,等待变局。
  但厄讯的接踵而至,让他明白大势已去,得到楚军入驻洛阳的消息,令狐煦彻底绝望,知道根本不可能再有扭转局面的机会。
  国已破,在濮阳城坚持了数月之久,粮食也已经所剩无几,而且孤军一支,手底下的将士时期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洛阳落入楚军手中的消息,当然也已经在濮阳城传开。
  齐军已经再无斗志,令狐煦心知,洛阳既然失陷,楚国人下一步当然是要解决濮阳这边最后的麻烦。
  楚国人一旦兵临城下,胜负就已经没有悬念。
  令狐煦是个聪明人,知道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增加无谓的牺牲,而且以眼下齐军的士气,也根本不可能是楚国人的敌手。
  所以他内心深处,早就做好了归降的准备。
  他当然不会急急地派人前往洛阳递交降书。
  归降是一回事,什么时候归降,却又是门道。
  太早归降,只能让人看轻,而且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等到兵临城下,那就处于绝境之中,到时候再出城投降,也算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杀到濮阳的竟然是屈元古。
  屈元古何许人也?
  不过是依靠裙带关系被封到西北的流氓,此人平庸至极,名声极坏,而且弑君叛国,作出了遗臭万年的事情。
  我堂堂令狐煦难道要向这样一个龌龊无能之辈投降?
  岂有此理!
  如果当真向屈元古投降,我令狐煦一世英名就将荡然无存,人可以死,但名声却不能坏。
  本来已经准备楚军兵临城下便出城归降的令狐煦,在西北军杀到那一刻,立时就改了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向屈元古低头,是以他立刻下令,全城备战,就算最后兵变,也要和屈元古决一雌雄。
  只是西北军并没有攻城,而是将濮阳城团团围起来。
  令狐煦心下冷笑,暗想难道西北军要困死自己?
  城中粮食不多,但坚持个把月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压缩口粮,撑上两三个月只怕也不是难事,就看西北军能不能等到那时候,实在无粮,到时候出城与西北军血战一场就是。
  夜深时分,令狐煦站在窗口,望着院内的积雪,若有所思。
  忽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叹,令狐煦心下一凛,转过身去,灯火之下,便瞧见一道人影就站在自己身后几步之遥,他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有刺客,毕竟没有自己的允许,绝不可能有人敢擅自进入自己的屋内,等看清楚来人,令狐煦更是惊讶万分,失声道:“是你?”
  来人当然是齐宁。
  齐宁出使东齐,与令狐煦多次相见,两人都是清楚对方的底细。
  “令狐相在忧心何去何从?”齐宁微笑着走过来,令狐煦确认是齐宁,反倒镇定下来,道:“飞鸽来信,浮萍计划顺利达成,那些不该存在于世的怪物们,都已经过世。”
  齐宁微微点头,笑道:“我没有想到令狐相也是浮萍中人。”
  令狐煦叹了口气,道:“当年卓师兄力邀我加入浮萍,我也是思虑再三。他说的并没有错,那几个人的存在,对天下就是极大的威胁,如果有朝一日他们真的狂性大发,世间便是一场浩劫。”微一沉吟,才道:“师兄说过,浮萍计划最终能够顺利完成,都是因为王爷的缘故,若非王爷出手,只怕是另一个结局了。”
  齐宁与令狐煦并肩站在窗口,望着窗外,沉默许久,才道:“大宗师已经不会存在。令狐相现在要担心的是濮阳城两万齐国将士的前程。”
  “其实早已经不到两万人。”令狐煦苦笑道:“国破家亡,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坚守到最后,这几个月来,暗地里偷跑出城的已经有数千之众,走到这一步,我不会阻拦个人的选择,愿意离开的,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令狐相早就失去了希望?”
  令狐煦摇头笑道:“对东齐复国,我确实失去了希望,可是对这天下,我恰恰有了希望。楚军已经拿下了洛阳,也到了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的时候了。”
  齐宁点点头,道:“令狐相韬略出众,若是能够归顺大楚,必能受到圣上的重用。”
  “我若是归顺楚国,岂不是对齐国不忠?”
  齐宁笑道:“如果令狐相是腐儒之辈,我不会和你说这样的话。令狐相能够参与浮萍,就证明你心中并非只在乎一国一城之得失,而是心忧天下。”单手背负身后:“小小东齐,令狐相能够辅佐齐国国君治理的井井有条,便可见令狐相之才干。一个人有才干自然是好事,可是如果没有一展身手的舞台,却是坏事,比起齐国,大楚会给令狐相更大的舞台,而令狐相也能以自己的才干,为更多的百姓缔造福祉。”
  令狐煦当然明白齐宁在说什么,聪明人有时候三言两语就能说到对方的心里去。
  令狐煦在齐国为相,自然也想过一展雄才,但齐国终归是国小人稀,对令狐煦来说,根本无法真正展示他的才干。
  他当然不是酸腐之人,齐国如果还存在,他当然会竭力效忠于齐国,可是齐国已经不存在,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只能是毫无意义的行为,这一点令狐煦比谁都清楚。
  他与卓青阳虽然出自同门,但性情却并不相同,志向也是不同。
  卓青阳不喜仕途,闲云野鹤,倒是想着将自己的学问传于后来人。
  而令狐煦却希望能在朝堂之中一展抱负,若能够一战平生所学,青史留名,自然是求之不得。
  “如果令狐相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还请尽快写上一道奏折。”齐宁道:“天下一统,百姓流离,苍生受难,如今天下初定,也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令狐相才干非凡,若是能够针对当下的情况,向皇上进献治国之策,皇上必然欢喜。”
  令狐煦心知齐宁这是有意要促成自己进入楚国朝堂辅佐隆泰,微一沉吟,才道:“王爷为何会让屈元古来攻濮阳?”
  齐宁微转头,看向令狐煦,笑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令狐相非常人,我是猜不透你的心思。如果令狐相固执不化,非要坚守到底,我也就只能让屈元古攻城,他们一心想要立功,由他们攻城,自然是事半功倍。”
  令狐煦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屈元古一心想要攻下濮阳城,好让自己身上也担有功劳,谁知道齐宁孤身入城,濮阳之战消弭于无形之中,当濮阳城打开城门的时候,齐宁和令狐煦双双出城,这让屈元古无可奈何。
  令狐煦率领东齐残部归顺楚国,却是向齐宁投降,而不是他屈元古。
  屈元古心中有些郁闷,而且一直伴随他回到洛阳。
  他回到洛阳,但西北铁骑却没有全部返回洛阳,而是接到军令,东齐残部和西北铁骑重新混合编制,尔后调到汉境内的各处城池驻守,数万人东一拨西一拨,西北军和东齐军完全被打散,分手在各处城池。
  本来汉境内还有些地方大员见到天下大乱,蠢蠢欲动,可是楚军进驻洛阳之后,谋求自立的心思短时荡然无存。
  西北军和东齐军往各处城池驻守,所到之处,各城立刻大开城门,城头也纷纷竖起了楚字旗。
  如此一来,不但将西北军和东齐军完全分解,而且以此震慑住那些原来的汉国地方势力,至少暂时都是不敢轻举妄动。
  齐宁知道楚国要完全消化北汉,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此后还有诸多繁杂的事务,但这却不是他愿意去操心的,想必在楚军进驻洛阳的那一刻起,楚国君臣就已经开始谋划该如何治理原本属于北汉的土地和人口。
  洛阳和濮阳都是兵不血刃就落入楚国之手,齐宁自然是居功至伟。
  齐宁并没有任何的自满之心,心中却是想着,自己还没有达到大宗师的境界,却已经能够以个人之力左右天下大势,那些逝去的大宗师,如果当初真的卷入到天下之争,这天下恐怕早就是混乱不堪。
  向百影曾经就说过,大宗师拥有一人护一国的实力,他还将信将疑,但如今却是觉得千真万确,大宗师不但可以护国,同样也可以以一人之力乱天下。


第1489章 日夜不宁
  屈元古父子带着为数不多的部下回到洛阳城,心情很是郁闷。
  不久之前,自己还控有洛阳,钱粮无数,手中还有三万铁骑,自己打个喷嚏,洛阳百官都是吓得直不起腰来,可是短短时日,跟着自己回到洛阳的不过千人,而且洛阳的钱粮早就被楚军接受。
  一想到自己装了几个宅子的金银财帛都被楚军赏赐下去,他心中就肉疼得紧。
  连续几日,也没有人过来理会,门庭冷落。
  屈元古心中郁闷,屈满英也是一肚子怨气。
  可是心里再不满,又能如何?
  洛阳已经是楚国人的洛阳,如今不是想着再恢复往日风光,而是要担心洛阳城里有仇人要找自己麻烦。
  屈元古可没有忘记,当初西北军杀进洛阳的时候,那可是纵情劫掠,百姓深受其苦,洛阳的官宦富贾也都对自己恨意慢慢,这倒也罢了,自己带人杀入宫中,屈满英用弓弦绞杀北堂风,更是让洛阳上下心存刻骨仇恨。
  自己大开杀戒,虽然让洛阳官民不敢造次,可也正因如此,楚国人拿下洛阳,北汉人恨的不是楚国人,而是屈氏父子这对卖国贼。
  楚军入城之后,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有个别楚国兵士在城中为非作歹,立刻被抓,而且当众处决,而且岳环山颁下公告,洛阳各业,一切按照原来的样子,该经商的经商,该读书的读书,若是有楚国兵士骚扰城中百姓,可以直接往刚刚设立的督军司递上状子,情况一旦属实,便会对骚扰百姓的楚军将士严加惩处,而且不论官职大小军功多少,一切平等。
  如此一来,洛阳官民一开始对楚军的敌意迅速减弱,等到各行恢复原状,而楚军秋毫无妨,许多百姓心中反倒是对楚军的到来心存欢喜。
  自从北堂欢驾崩之后,诸子争夺皇位,洛阳城了风暴的中心,百姓深受其害,谁都希望洛阳能够早日恢复太平,北汉朝廷没有做到的事情,等出国人到来后反而做到,这自然是让洛阳官民心中欢喜。
  而且楚军并没有对洛阳的官员有任何的惩处,许多官员依然是保留原来的官职,各司其位,就连俸禄也是照旧领取。
  百姓没了恐慌,百官没了担心,短短时日,洛阳就恢复平静,虽然城头换了楚国的旗帜,但许多人却觉得一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但屈元古父子的生活当然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北汉灭亡,但洛阳依然有忠于北汉的旧臣遗民,这些人对楚国人没有恨意,却是对屈氏父子切齿痛恨,都恨不得将这对父子碎尸万段。
  更要命的是,汉军归顺楚国之后,虽然重新编制,但汉军中的诸多将领却是被带回了洛阳。
  如果不是屈元古叛国投敌,汉军也不可能不战而降,钟离傲也不可能自刎谢罪,洛阳失陷,屈氏父子乃是最大的罪人,钟离傲手底下的众将自然是对屈氏父子恨之入骨。
  听说楚国人对钟离傲的部将十分宽容,不但让他们和家人团聚,而且给与这些人充分的自由。
  这两天钟离傲手下的几名部将时不时地从屈元古的府邸门前走过,屈元古得报,躲在门缝后面向外看,果然看到那几名战将腰挎佩刀从门前经过,而且经过之时,就在正门外驻足片刻,盯着大门看,那眼睛里满是杀意。
  几天下来,屈元古心力交瘁。
  幸好自己手底下还有些护卫,否则屈元古真担心那些人冲进府里来,将父子二人砍成肉泥。
  他白天担心,夜里恐惧,有时候甚至疑神疑鬼,担心自己手底下的护卫被钟离傲的人收买,一看到护卫带刀靠近自己,就心惊胆战,父子二人日夜都是刀不离身,唯恐被人突然一刀砍了脑袋。
  这样的煎熬持续了多日,终是等到齐宁派人过来,说是大楚皇帝已经派人送来封赏旨意,晚上要设宴,请父子二人前往赴宴的时候接旨。
  屈元古自然知道,那旨意当然是正式册封自己为晋王,但这次的晋王和自己之前的晋王不同,以前是北汉的晋王,已经不值钱,今次册封的是楚国的晋王,好倒也算是王爵。
  他只希望册封之后,父子二人能够尽快离开洛阳,能去建邺更好,即使不能去建邺,另找一个地方栖身也好,总之这洛阳是不能再留下去了。
  父子二人为了接旨,特意沐浴更衣,好好地收拾了一番,毕竟这几天日夜惊恐,吃没吃好睡没睡好,都显得异常憔悴。
  出门的时候,父子二人更是带了数十名护卫保护,而且两人都佩刀在身,唯恐半道上有人杀出来。
  好在一路上倒是平安无事,虽然道路两边的百姓看到父子二人,指指点点,甚至有人拿了鸡蛋石头砸过来,但有侍卫保护,两人毫发无损地来到了大将军府。
  大将军府曾经是长陵侯北堂庆的府邸,北堂庆被囚禁在九宫山之后,这座府邸就一直空下来,楚军入城后,北堂庆的府邸被重新收拾,楚军主帅岳环山就暂住在这里,今晚的酒宴,就设在大将军府。
  大将军府外守卫森严,父子二人入府之前,自然要交出佩刀。
  屈元古并不知道今晚到底有多少人赴宴,被引进大堂,却发现大堂内并无其他人,除了主席,左右两边各设了几个席位,看来今晚赴宴的人不会太大,被引入左首客席,父子二人落座后,依然不见人过来,大堂内有些冷清,顿时心里就有些紧张。
  忽听得脚步声响,随即看到从侧门出来两人,当先一人正是一身锦衣的齐宁,后面一人虎背熊腰,却是楚军主帅岳环山。
  父子二人急忙起身,向齐宁拱手行礼,齐宁已经笑道:“不用多礼,先请坐。”径自过去在主席坐了,岳环山则是到右首席位落座。
  “屈将军,今晚的酒宴,没有邀请太多人。”齐宁含笑道:“皇上的封赏旨意近日刚刚到了,本来是过去宣旨,但想到还没有和屈将军吃顿饭,所以今晚专门设宴,请两位移步前来,刚好宣旨之后,一醉方休。”
  屈元古满脸堆笑道:“王爷如此照顾,我父子二人深感大恩。”
  “另外还有个事,我想从中调解。”齐宁微笑道:“有人来报,说是钟离傲手底下有几名部将,最近几日时常在贵府四周转悠,却不知可有此事?”
  屈元古父子对视一眼,又看到齐宁神色温和,屈元古心下一酸,拱手道:“王爷,我父子二人弃暗投明,早早归顺大楚,可是在那帮人眼中,却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对我大楚心存敌意,是以对我二人也心存怨恨,这几日确实出没在府邸周围,心存不轨。王爷,他们是贼心不死,还当自己是北汉人,还望王爷明鉴,那些人决不可留。”
  话声刚落,就听到脚步声再响起,随即看到有人引着几名将领过来,屈元古瞧了一眼,便知道正是钟离傲手底下的人,鱼贯而入死四人,当先一人正是翟志。
  这几人都是身着甲胄,一进大厅,便都看向屈氏父子,一个个目露凶光。
  屈元古不自禁身体后缩,瞧见几人的佩刀都被收走,这才放心,有想到这是大将军府,这几人便是再胆大包天,难道还敢在这里动手不成,心下微定,扭过头,不再看他们。
  翟志四人进到大厅,先是向齐宁行礼,随即又向岳环山拱手,岳环山抬手道:“几位请坐!”
  翟志和一名部将在岳环山下下首坐了,另外两人却是坐在屈元古屈满英下首。
  “今日的客人,也都到了。”齐宁笑道:“诸位,刚才本王还在说,你们之间有点小误会,我想做个调解人,居中调解。大家从今以后,都是大楚的臣子,同殿为臣,以前如果有什么不快,也不要记在心上,今日酒宴过后,前面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却不知诸位能否给本王这个面子?”
  厅内沉寂了一下,屈元古才率先道:“王爷既然亲自调解,我自当遵从。”端起酒杯,看向翟志,也不多言,只是晃了晃酒杯,屈满英也端起酒杯,翟志犹豫一下,终是端起酒杯,其他三名部将见状,也都端起,众人默不作声,都是一饮而尽。
  “如此甚好。”齐宁拍手笑道:“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诸位日后还要辅佐圣上,尽忠朝廷,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端起酒杯,道:“都倒上,这杯酒,本王敬你们!”
  众人倒上酒,都是起身来,向齐宁微躬身,俱都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齐宁向岳环山微微点头,岳环山这才起身,大声道:“圣上有旨意。”立刻有人送来一道圣旨,岳环山接过之后,展开圣旨,众人全都跪倒在地,岳环山这才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伐之战,艰辛万难,幸有屈元古弃暗投明,天下一统,屈元古居功至伟,赐封其为晋王,屈满英为忠勇侯,钦此!”
  屈元古正要谢恩,忽听边上传来一声厉喝:“狗贼,拿命来!”


第1490章 醉酒滋事
  呵斥声突如其来,屈元古还没有反应过来,屈满英却已经率先察觉情况不对。
  因为要接旨,除了岳环山站立宣旨,其他人都是跪下接旨,屈元古在左首第一席,下首便是屈满英,那圣旨刚刚宣读完毕,屈满英就听到自己下首传来厉喝声,眼角余光也瞥见下手那人已经直扑过来。
  屈满英大吃一惊,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敢在大将军府动手。
  对方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如狼般扑过来,屈满英却也是反应迅速,对方扑过来一刹那,他已经顺手抄起摆放酒菜的案几,大喝一声,照着对方伦头就砸了下去。
  那人见到案几砸下来,抬臂格挡。
  “砰!”
  案几砸在那部将手臂上,四分五裂,案上的酒菜早已经洒满一地一。
  可就在此时,那部将身后一道影子趁势冲过来,没等屈满英做出反应,右手竟然执了一把锋利的短刃,速度快极,等屈满英感觉到腹间一阵剧痛,那短刃已经刺入了他的腹部。
  此刻对面席间的翟志和另一名部将也早已经跳出身前案几,直往这边扑过来。
  屈元古惊骇万分,知道大事不妙,惊恐叫道:“来人,来人!”
  但没有齐宁的吩咐,自然没有任何人能够进入厅内,而齐宁此刻竟然是冷眼旁观,没有丝毫动作,就是岳环山也是双手拿着圣旨,没有动弹。
  屈满英腹间被刺,剧痛之下,又是一声厉喝,挥拳便往那刺中自己的部将打过去,却不想拳头还没有打下,手腕一紧,被案几砸中的那部将已经探手抓住了屈满英的手臂,而那手执利刃的部将却已经拔出短刃,随即再次刺入,一顿疯狂猛刺,转瞬间已经往屈满英心口腹间连刺了十余刀。
  翟志和另一名部将却如同两头狼一眼,扑向屈元古。
  屈元古惊骇之中,条件反射往自己的腰间摸过去,他这阵子一直佩剑在身,习惯以为利剑就在腰间,却忘记方才入府的时候已经被收缴了兵器,手一摸空,魂飞魄散,也就是在这一瞬间,翟志身边那勇悍的部将如同一头巨猿扑落,将屈元古按在了身下,手中也多了一把短刃,手起刀落,没等屈元古叫出声,已经刺入了屈元古的喉咙之中。
  四名钟离傲部将出手干脆利落,行动迅敏,配合的异常娴熟,就似乎此前已经练习了许多遍。
  齐宁似乎这时候才回过神来,厉声道:“来人!”
  立时便有十多名侍卫冲入厅内,长矛对向翟志等人。
  屈满英被刺了十几刀,几乎都是要害处,此刻已经躺倒在血泊之中,浑身抽搐,眼见是不活了。
  屈元古被刺穿喉咙,那部将只怕他死不了,又拔出短刃,在脖子上连刺数下,确定大罗金仙在世也救不了屈元古,这才放开手,一脸血污站起身来。
  翟志瞧见屈元古父子被杀,忽地抬起头,大笑起来,随即道:“大帅,我等已经诛杀叛国逆贼,为大帅和大汉报仇,死而无憾。”却是走到厅中,对着齐宁跪倒下去,那三名部将也都走到翟志身后,跪了下去。
  “王爷,人我们杀了,我们也无话可说,王爷现在就可以将我们拉下去砍了。”翟志毫无畏惧。
  齐宁扫视了屈氏父子尸首一眼,冷笑道:“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醉酒行凶。我知道你们和屈氏父子有仇,可是他们已经是大楚的臣子,你们醉酒之后,当众行凶……!”说到这里,忽地想到什么,扭头看向岳环山,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