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春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宁忙道:“这是国家大事,我真不敢多言。”
  “废话。”隆泰微恼,“朕既然问你,你就别扭扭捏捏,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朕没有其他人好商量,向师傅虽然对朕忠心耿耿,但很少和朕说起国事,朕不找你,还能找谁?”
  “皇上,你说的向师傅就是……?”
  “不错,就是跟随朕出使东齐,一直在朕身边保护的那人,你是见过的。”隆泰道:“向师傅小的时候,家门遭遇横祸,花了几十年的功夫,苦练武艺,终有大成,这才出手将仇家赶尽杀绝。”
  “赶尽杀绝?”
  隆泰笑道:“你不知道向师傅的本事,当年残害向师傅一门的是一个江湖门派,当年可还有些名气,在江湖上也算是有字号,普通人根本不敢招惹。向师傅学成之后,一夜之间,将那个门派从上到下五十四人尽数杀绝。”
  杨宁心下发毛,心想那人倒真是狠辣。
  “神侯府插手此事,向师傅报仇之后,其实也没有想过躲藏。”隆泰道:“所以神侯府的人很轻易就抓到了向师傅,向师傅也全都招供,神侯府结案之后,像这类人,都是秘密处决,不过处决之前,西门无痕将案宗呈给了父皇,也算是向师傅命不该绝,父皇竟然秘密赦免了向师傅。”
  杨宁一怔,隆泰继续道:“向师傅知道父皇特赦他之后,便自己净了身,说后半生的性命是父皇所赐,他愿意入宫伺候父皇,父皇看他重情义,也就召进了宫中,只是不好让他再用从前的名字,赐名向天悲!”
  “向天悲?”杨宁诧异道:“这名字倒是古怪。”
  “自幼惨遭横祸,半生只求复仇,大仇得报,却又进宫成了奴才。”隆泰叹道:“这难道不悲惨?”
  杨宁道:“所以向……向师傅就一直在先帝身边侍奉,此后又侍奉在皇上您身边?”
  “向师傅的武功,在宫中也是数一数二了。”隆泰道:“朕年幼时候,就跟随向师傅学过一些拳脚功夫,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他确实也算得上是朕师父。向师傅本来是要教朕学剑,不过朕对学剑并无什么兴趣。”笑道:“你有所不知,向师傅的剑术,那可是不弱,父皇曾经对朕说过,以向师傅的剑术,足可以排进天下十大剑客之中,所以父皇将皇室珍藏的宝剑落叶赐给了他,那落叶剑据说是天下十大名剑之一。”
  “天下的十大名剑?”杨宁一怔。
  对这个称呼,他倒颇为熟悉,在大光明寺中,他便见到白羽鹤所持的乌曜剑,而且大光明寺还赐他毗卢剑,这两把剑都是位列天下十大名剑之中,乌曜居三,毗卢位四,隆泰说向天悲的落叶剑也位列十大名剑,却不知排名第几。


第0199章 密议
  隆泰提到剑术,杨宁心里便有几分得意,暗想白羽鹤的剑术亦是十分了得,比之向天悲,或许只高不低,自己与白羽鹤比剑,只是出了一剑,便即击败了白羽鹤,却不知道向天悲是不是自己敌手?
  只是他也有自知之明,那次出手,固然是因为那一剑诡异玄奇,却也是因为白羽鹤稍微轻视了自己,如果对手全力以赴,杨宁实在不知道若是依靠自己勉强记下的那几招,却也不知道是否能在真正的剑客手底下活命。
  现在最让杨宁懊恼的便是剑图下落不明。
  在大光明寺与白羽鹤比剑之前,杨宁虽然依稀感觉那些剑图或许不同一般,但直到一招击败白羽鹤之后,才真正地重视起来。
  可那时候剑图却已经失踪。
  他记得清楚,自己是在昏迷之后被送往大光明寺,在昏迷之前,剑图可是藏在自己的胸口,当时那种情况,侯府上下见到自己昏迷,自然是心急如焚,应该不至于还有心思从自己怀里找出东西去,即使真的被顾清菡收拾起来,那么自己回来之后,顾清菡应该将之交还给自己。
  可顾清菡自始至终并无提过,应该是并未见过那剑图。
  杨宁无法确定剑图的下落究竟在何处,心里寻思着最大的可能只怕是落在了大光明寺的和尚手中。
  隆泰见杨宁若有所思,问道:“齐宁,你在想什么?”
  杨宁回过神来,道:“皇上,你说的天下十大名剑,应该都是宝贝吧?”
  隆泰笑道:“那倒也说不上。对朕来说,几把剑算不得什么,不过对用剑的人来说,那就是千金不换的宝贝了。”又道:“先别说其他,朕问你的话你还没有回答。朕要是加封忠义侯为公爵,你觉得如何?”
  杨宁叹道:“皇上,你知道我是……我是假的锦衣侯,又让我怎么说?”
  隆泰神情冷峻下来,盯住杨宁,冷声道:“朕问你,你是想荣华富贵,还是想立刻被砍了脑袋。”
  “皇上,你……!”杨宁心下一紧,见到隆泰神情冷峻,语气亦是凛然,不似开玩笑,心想真他娘的伴君如伴虎,这小皇帝翻脸就像翻书一样,这才一句话没说好,这小屁孩就翻脸。
  隆泰冷冷道:“朕不知道什么假的锦衣侯,在朕的面前,你就是齐宁,锦衣侯精忠报国,如果你是锦衣侯,朕不会辜负你。但如果你自己说是假冒的锦衣侯,那么朕现在就让人将你拖出去砍了,欺君罔上,罪无可赦!”
  杨宁一怔,张了张嘴,他当然明白了隆泰的意思,心下微微镇定,道:“皇上,我……我是齐宁,是大楚国的锦衣侯。”
  “那么朕最后跟你说一次。”隆泰缓缓道:“朕让你忘记以前的身份,自今而后,朕不会再提,你也不用再想。”
  “这敢情好。”杨宁舒了口气,一块悬着的心放下,“皇上,以后只有锦衣侯齐宁,没有……嘿嘿。”心中却又想,看来这小皇帝还是够意思,这等若是天子包庇了自己,既然有天子撑腰,自己也就不必再担心了。
  既然连皇帝都让自己成为锦衣侯,那么自今以后就是齐宁了。
  “太后让朕加封忠义侯,将忠义侯的爵位承袭给司马岚的儿子。”隆泰目光犀利,“这司马家的荣耀可是无人可及了。”
  “皇上,司马岚就是忠义侯?”齐宁皱眉问道:“那……那司马婉琼难道是……?”
  “司马婉琼是忠义侯的孙女,也是当今太后的亲侄女。”隆泰道:“齐宁,你当了锦衣侯,怎么一点功课也没做?到如今还不知道忠义侯是什么人?”
  齐宁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过来:“皇上,如此说来,太后……太后就是忠义侯的女儿,忠义侯曾经是大楚的国丈?”
  隆泰颔首道:“否则太后又怎会为忠义侯求封?”冷笑一声,道:“如果按照太后的意思,那么司马岚成了公爵,他的儿子继承了忠义侯爵位,司马婉琼入宫当了皇后,再加上她自己是太后,整个朝堂和后宫,岂不都是司马家的天下了?”
  “皇上,太后求封,你觉着是太后自己的意思,还是忠义侯的意思?”齐宁微一沉吟,才轻声问道。
  隆泰道:“忠义侯老成稳重,就算心里这般想,应该也不会对太后明言,不过这阵子忠义侯隔上一天都会入宫,时常能见到太后,太后只怕是看出了他心思。朕不否认,父皇病危,形势危急,确实是忠义侯带人在那些日子稳住了形势,如果没有忠义侯在旁边帮衬着朕,朕确实不知该怎么办。”
  “这样说来,忠义侯确实是立下了大功。”齐宁道。
  “所以朕对忠义侯也确实存有感激之心。”隆泰道:“朕不瞒你,这些时日,朕一直将忠义侯视作定海神针,登基之后,朕就在心里想过,是否该大大封赏他,可是……!”顿了顿,才道:“朕还没想好该给他怎样的封赏,太后就三番两次在朕过去问安的时候,提及此事,倒似乎是担心朕忘记此事一般。”
  “太后此前已经提过要加封忠义侯?”
  隆泰摇头道:“虽然在此之前并无明说,但她的意思朕心里清楚。今天只怕是实在等不及了,亲自过来,对朕直接说了。”看着齐宁,问道:“齐宁,你说朕该怎么办?”
  齐宁想了想,才道:“皇上,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太后有什么心思,而是忠义侯的心思到底如何。”
  隆泰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父皇临终托付之时,让忠义侯竭力辅佐朕,忠义侯当时的表现让父皇和朕都很满意,而且朕也知道,其实忠义侯为人素来低调,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这一次为朕保驾护航也确实是尽心尽力。”顿了顿,若有所思:“所以朕也才弄不清楚,太后所言,究竟是她本人的意思,还是忠义侯授意。”
  “皇上,恕我直言,这件事情真要处理起来,其实也不算难。”齐宁笑道:“而且借这次事情,皇上大可以看透许多人的心思。”
  隆泰眼睛微亮,道:“齐宁,你快说,如何处理?”
  便在此时,却听到外面传来范德海声音:“圣上,晚膳已经准备妥当,是否现在用膳?”
  隆泰道:“送进来吧!”
  很快范德海就领着几个小太监抬着一张桌子进来,桌椅收拾妥当,随即鱼贯而入十多名小太监,满满摆了一桌子的菜肴,范德海道:“圣上,太后之前已经吩咐过老奴,圣上用膳虽然随意,但最低也要配上八荤八素,不能少了一道菜,否则就没了皇家的威仪。”
  齐宁扫了一眼,桌上还真是摆了十八道菜。
  隆泰淡淡道:“皇家的威仪,也不是多吃几道菜就能显示出来。”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锦衣侯在这里陪朕用膳,你们就不用在这里伺候了。”
  范德海忙道:“圣上,老奴还是留下来伺候。”
  “朕说不用就不用。”隆泰不耐烦道:“朕有事要和锦衣侯商议,闲人不得打扰。”
  范德海答应一声,让小太监将灯架移靠过来,桌上顿时亮如白昼,等到范德海和众太监退下,隆泰才自己先坐了下去,努了努嘴,示意齐宁坐下,齐宁笑道:“谢皇上。”也不客气,在隆泰边上坐了下去。
  隆泰也不急着用膳,凑近过来,低声问道:“你说,该怎么办?”
  “皇上,敢问一句,忠义侯可说是托孤之臣,而且此番确实立下了大功,如果他真的想成为公爵,皇上是否拦得住?”齐宁是个极聪明的人,其实心里隐隐已经明白一些端倪,瞧着隆泰问道:“如今的朝政,是否是忠义侯在辅佐皇上?”
  隆泰点头道:“你说的没有错,他是先帝托孤之臣,朕初理国政,诸多事情还要仰赖他,否则很多事情还处理不明白。”
  齐宁心想小皇帝承认自己的理政能力欠缺,可见确实是出自真诚与自己说话,道:“那么皇上目下是跟随着忠义侯学习料理政事?”
  “先帝在时,忠义侯就是先帝十分仰仗的老臣,如今年纪虽然大了,但老成谋国,处理事情还是经验十足。”隆泰道:“朕一直都在跟他学。”
  “如此看来,忠义侯如果真的有心想成为公爵,皇上也不好拦阻。”齐宁轻声道:“既然如此,皇上何不干脆顺水推舟,朝会之上,加封忠义侯为公爵便是。”
  隆泰皱起眉头,道:“朕还以为你有什么好主意,原来也只是这般。”
  “皇上,我知道你心里在担心什么。”齐宁轻笑道:“你是在担心忠义侯另有心思,亦担心忠义侯的势力才过庞大,到时候不好对付是不是?”
  隆泰拿起筷子,随意夹了一道菜,才道:“那又如何?”
  “那么皇上加封忠义侯,其实可以起到一举三得之妙。”齐宁笑道:“一个公爵之位,其实真要说起来,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对皇上来说,却是一个天赐良机。”
  隆泰放下筷子,问道:“何谓一举三得?”


第0200章 一举三得
  齐宁道:“皇上刚才说过,自大楚立国以来,没有异姓公爵,如果是功勋至伟,皇上主动予以赐封,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若是臣子有心,那可就是有违开国以来的礼制。忠义侯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自然是明白的。”隆泰道:“忠义侯是开国功臣,在朕之前,已经是三朝老臣了。”
  “所以皇上在朝上赐封,如果忠义侯拒绝受爵,那么此事应该是太后一厢情愿,忠义侯并无其他心思。”齐宁道:“至少说明忠义侯并不敢轻易破坏祖制,这也就证明忠义侯依然是我大楚的柱梁。”
  隆泰若有所思,微微颔首道:“如果忠义侯欣然受之,便可说明他已经不将祖制放在眼中。”
  “其二,即使忠义侯真的接受了公爵的封号,皇上也不必太过担心。”齐宁缓缓道:“皇上,我到京城之后,所见所闻虽然不多,可是也知道淮南王势力不弱,朝野都有他的人。”
  隆泰脸色微冷,道:“淮南王自以为他才是正统,其篡位野心,人人皆知。先帝对他极力安抚,可说已经是荣耀无边,可他却并不感激皇恩浩荡,反倒是处处得寸进尺,朕此番从东齐返回,一路上遭遇诸多拦截,甚至命丧途中,究竟是谁在背后谋划,朕可是一清二楚。”
  “皇上,敢问一句,以皇上手中现在的实力,能否轻易铲除淮南王一党?”杨宁既知隆泰是与自己真诚交谈,便也不藏着掖着,说话也是十分的直白。
  隆泰道:“齐宁,朕实话对你说,先帝在世的时候,就一直担心淮南王有朝一日会成为朕的威胁,先帝目光长远,一切都是被他料中。只是淮南王是太祖皇帝的儿子,太宗皇帝和先帝都念及太祖皇帝的隆恩,对淮南王一直都是尽力安抚,即使淮南王偶尔做些出格的事情,也是宽容不咎。”顿了顿,才道:“淮南王此人十分狡猾,虽然朝中有许多人为他说话,但他自己却一直身居幕后,从不轻易露面,看上去就像一个只知寻欢作乐的快活王爷一般,先帝一直也没有找到由头除掉他。”
  “先帝励精图治,再加上战事连连,只怕也没有太多心思去对付他。”齐宁叹道:“再加上这些年与北汉人兵火相接,先帝也不希望因为淮南王,而导致大楚的内部动荡。”
  隆泰有些错愕道:“你连这些也都明白?”露出笑容:“看来你这家伙来京之后,倒也不是只知道花天酒地。”
  “皇上,这你可冤枉我了。”齐宁立刻道:“我可没有花天酒地,我待在锦衣侯府,这些事情不想知道也不成的。”
  隆泰叹道:“是啊,先帝的意思,淮南王如果能够老老实实,朝廷也就不要太过为难他。先帝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突发重症,否则也不会是现今这样一副局面。”神情变的黯然起来。
  “先帝驾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齐宁道:“淮南王的势力并没有被先帝清除,所以他如今依然有着很深的根基,再加上那老家伙始终觊觎皇位,这种人咱们可不能不妨。”
  “老家伙?”隆泰一怔,随即笑道:“不错,那老家伙是朕的皇叔,可却一直将朕当敌人看。”
  “淮南王既然根深蒂固,皇上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镇住他,就要找寻对手来对付他。”齐宁笑道:“皇上不觉得忠义侯是个极好的人选吗?”
  隆泰微微点头,道:“这一点,朕当然明白,朕自然不可能让淮南王一家独大为所欲为,先帝也对朕说过,要重用忠义侯,用以制衡淮南王。只是朕担心,如果放任忠义侯,他越发膨胀,到时候朕就是养虎为患了。”
  齐宁毕竟两世为人,有着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再加上前世也看过一些帝王将相的书籍影视,知道平衡之术倒也不算稀奇,不过小皇帝年纪不大,但少年老成,不但考虑到制衡朝堂,甚至已经考虑到养虎为患的问题,心思也确实是缜密。
  “所以我才说是一举三得,这第二得不但可以让忠义侯势力壮大,能与淮南王抗衡,最为重要的是,忠义侯一旦受了公爵之位,必然会引起不少人的反感。”杨宁贼兮兮一笑,道:“那些对抗淮南王的臣子,这种时候必然都会以忠义侯为首效忠于皇上,如果忠义侯低调谨慎,那些人必定对忠义侯钦慕有加,钦佩他的人品,皇上,你不觉得这反倒是麻烦的事情吗?”
  桌上的菜肴都是宫中御厨所做,色香味俱全,热气腾腾,对齐宁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诱惑,可是这时候小皇帝没将心思放在用膳上,甚至连筷子也放下,齐宁也只能矜持一些,不好大快朵颐。
  隆泰眼眸却是亮起来,显得有些兴奋,竟是伸手抓住齐宁手臂,道:“你是说……你是说让那些大臣既和忠义侯走在一起,却又对他心生反感?”
  齐宁笑道:“忠义侯权势越大,越是骄纵,自然会越得大臣们的反感,不会和他完全一条心,有朝一日皇上才好用人。”
  隆泰拍手笑道:“齐宁,你这家伙可也是狡猾得很。”又问道:“你说一举三得,还有一得是什么?”
  齐宁道:“这就是皇帝的良机了。皇上,恕臣直言,你自己也说过,先帝突患重疾,陡然崩逝,自然没能让皇上你有太多的机会历练,你如今刚刚登基,所用的心腹之人当然也不会太多。”
  隆泰闻言,便有些无奈道:“其实天下人都以为朕当了皇帝,便无所不能,只有朕知道,坐在这个位子上,实在不怎么样,非但不能像你们一样可以随意去往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就连吃饭睡觉也要守规矩。”指着桌上的菜肴道:“以前朕还是太子的时候,每顿饭几十道菜,那也觉着没什么,可是从东齐回来的路上,朕也看到了百姓的艰难,许多百姓莫说吃这些美味佳肴,就是连一碗饭都未必有得吃。”苦笑道:“朕出使东齐之前,没有想到我大楚的百姓竟然过得那样艰苦。”
  齐宁听得隆泰真情流露,竟然体恤到百姓的艰苦,顿时生出一丝敬意,问道:“皇上看到了百姓的艰苦?”
  隆泰道:“朕为躲避拦阻,使团是兵分三路,都是暗中返回建邺京城,就是为了分散对手的注意力。朕和向师傅带着四名随从一路回京,沿途几次遇刺,那四名随从都为保护朕殉职,朕在途中,看到了淮河沿岸的流民……!”摇头苦笑道:“他们真的是衣食无着,朕那时候就想,大臣们每天都在说我大楚国泰民安,丰饶富庶,可为何一经战乱,我大楚的子民连一碗粥也喝不上?许多人就饿死在路边,任由野狗吞食……!”
  齐宁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虽然并未到过战事的最前线,可是在会泽城,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流民的凄苦。
  “朕那时候就发誓,如果朕当上皇帝,朕这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天下子民真的不用受战乱之苦,而且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服。”隆泰语气变的坚定起来:“朕以前以为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吃饱穿暖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但现在明白,这最简单的愿望,真要达到,或许穷尽朕这一生也未必可能做到,但朕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朕做不到,就让朕的儿子去做,他做不到,就让朕的孙子去做,直到有一天做到天下子民衣食无忧。”
  齐宁心下一颤。
  这样的话,似乎有不少皇帝说过,但却是头一次从一个皇帝的口中亲耳听到,而且丝毫不是为了粉饰自己的雄心壮志,语气真诚,是一个小皇帝初为人君时最朴实的愿望。
  齐宁不知道以后面临的会是怎样的道路,更不知道隆泰以后会成为怎样一个皇帝,但能够关心民生疾苦,能够立下如此朴实却又闪烁着光辉的宏愿,却真正的触动了齐宁的心弦。
  他知道,至少这一刻,隆泰是一个好皇帝。
  “皇上,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齐宁盯着小皇帝的眼睛,“所以皇上要养精蓄锐,慢慢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一个强大的皇帝,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心愿。”压低声音道:“所以皇上一定要有可用之人,这些人必须对皇上忠心耿耿,帮助皇上完成心愿。”
  隆泰苦笑道:“可是朕现在最缺的就是心腹之人。”看着齐宁,道:“除了向师傅,朕现在只能和你说说真心话,齐宁,你可知道,朕有的时候,真的感到……特别的孤单,宫阙重重,金碧辉煌,可是朕有时候总觉得偌大的皇宫,似乎只有朕一个人,那些宫女太监有许多是朕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可是……有时候他们在朕身边,朕就觉得他们像那些桌椅摆设一样,朕和他们说话,一个个都是唯唯诺诺,生怕说错了话,所以朕后来也不爱和他们说话了。”
  齐宁笑道:“皇上想要说话那还不简单,我现在是你的臣子,你要是无聊,随时找我说话,不过皇上要答应我,我这人有时候一说高兴了,就没有分寸,搞不好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来,到时候你可不能动不动要砍我脑袋。”
  “你怕我砍你脑袋?”隆泰一怔,随即哈哈笑道:“没事,朕答应你,只要你和朕一条心,就算真的有朝一日说错了话办错了事,朕也不和你计较。”
  齐宁嘿嘿笑道:“皇上,我现在就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你可别怪我。”
  隆泰似乎很有兴趣,道:“你说。”
  “伴君如伴虎。”齐宁叹道:“皇上现在心情还好,什么承诺都可以许,万一有一天心情不好,我又刚好撞上犯了错,到时候皇上出尔反尔要我脑袋怎么办?”
  “胡说八道。”隆泰有些恼怒:“朕说话从来算数,为何要出尔反尔?”霍然起身,杨宁还以为这小皇帝要翻脸,却见到他快步走到书桌边上,取了笔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