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崛起_庚新-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晚上,他没有立刻去找杨家父子。

已经有很多年,狄光远未曾独自领事。

自从狄仁杰再次入阁,狄光远就留在狄仁杰的身边负责照顾。在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跟随在狄仁杰的身边,充当着狄仁杰的影子。嘴巴上说不在意,可心里面还是有些羡慕,羡慕自家兄长,也就是狄光嗣能够官运亨通,如今已官至淄州刺史。

此外,狄光远还有个兄弟,也就是狄仁杰的小儿子,名叫狄光昭。

他比狄光远小八岁,也做到了魏州司功参军。据说如今在魏州,也是春风得意的紧。

三兄弟中,唯有狄光远没有出仕。

但是在内心中,他未尝不羡慕那种威风八面,一呼百应的景象。

只不过,狄光远清楚,照顾好父亲,狄家就会一帆风顺。一旦狄仁杰不在,狄家也将随之衰落。

为此,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第二百三十八章上神都(二)

是夜,狄光远没有住在官驿里,而是住在了郑怀杰家中。

郑怀杰早年间,曾经和狄仁杰有过一段同僚之谊。当时狄仁杰比郑怀杰年纪大,官位却比郑怀杰低。出身于门阀贵胄之家的郑怀杰,却没有因此而表现出骄横,反而与狄仁杰倾心结交。后来狄仁杰得罪了上官,也是郑怀杰尽力为他开脱。

只是后来,狄仁杰官运亨通。

而郑怀杰却早早离开了官场,在家中悉心培养下一代。

“小侄离开洛阳的时候,家父曾一再叮嘱我,见到郑公需行子侄之礼。

他一直想来探望郑公,可惜却没有机会。不怕郑公见笑,父亲说他在洛阳时事务繁多,离开洛阳时,却总是灰溜溜不敢前来,害怕给郑公惹来麻烦,所以请郑公海涵。”

郑怀杰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怀英还能记得我,我已经很开心了。

当年,我们同在莱州就职的时候,因为名字里都有个‘杰’,所以被很多人称之为双杰。只是后来,怀英的才情远胜于我,如今已为国老,得圣人其中,而我却变成了一个老朽……说来,应该是我惭愧,每次去洛阳,都不好意思见怀英。”

狄光远闻听,也笑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事情,狄光远突然话锋一转,轻声道:“家父还有一件事情,要我代为请教郑公。”

“请说。”

“小侄此次前来荥阳,目的想必郑公已经知晓。

家父让我问郑公,那杨家子果然才情出众?那些诗文,果然是出自于他之手笔吗?”

郑怀杰微微一笑,轻声道:“若非他的手笔,谁又愿为他捉笔?

二郎可能不知道,杨承烈早年是杨氏子弟,可后来却被杨氏逐出。至于原因,我没有问过,但想必瞒不过怀英。他父子在昌平十余载,我们一直不知道他们的下落。直到三年前,就是李尽忠作乱那年……杨承烈参与了坚守昌平的战事,也见识到了大战的残酷,故而便生了让兕子离开昌平的想法,这才派人联系了郑灵芝。

不过那时候,杨兕子还是个痴汉,杨承烈只希望杨兕子能够平安的渡过一生……”

“有这种事?”

狄光远不禁奇道:“那他现在……”

“说起来你不相信,去年兕子在山上玩耍,大约是七月末吧。

遭一道雷电劈中,之后却一下子清醒过来,更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后来他自己说,之所以十五年痴傻,并非真的痴傻,而是我家三娘在冥中传授。你可相信,他绝没有见过三娘,却能说出三娘的衣着喜好,以及三娘最喜欢读的书籍。”

这种事,太过离奇。

哪怕狄光远听过,可是再听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郑三娘子的才情,我早就听说过。

可惜那时候我没有见过郑三娘子,一直感觉到遗憾。要如此说来,杨兕子的才情倒是有些可以理解。”

“说来不怕你笑话,三娘生前最好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说着话,郑怀杰起身,走到门口和一个仆从吩咐了两句,那仆从立刻匆匆离去。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到客厅,手里捧着一篇文章。

“这是我家二郎昨夜去拜会杨家父子,从杨兕子书房里拿来的文章。

呵呵,其实也不关我家二郎的事情。是我那孙儿,最敬佩杨兕子,也喜欢临摹杨兕子的字。他昨日在杨兕子书房里翻到了这篇文章,于是就拿回来临摹了一整日。

我也是在偶然间看到,见文章里的内容,也就更加确定了杨兕子确是得了三娘衣钵。”

“茶经?”

狄光远接过来,在上面扫了一眼。

这是郑虔的临摹,模仿杨守文的颜体而来。

狄光远身为狄仁杰之子,这点眼光还是有的,一眼就看出,这楷书字体的别具一格。

只是,郑虔的模仿还很稚嫩,只能得其形。

狄光远把那三卷茶经看完之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未曾想,这茶中竟可以有如此玄妙。”

他抬起头,有些迫不及待问道:“我看这茶经,似乎并未完成,不知道后续如何?”

郑怀杰则先把那文章拿过来,小心翼翼放好。

“杨兕子好像只写了这些,洋洋不过两千余字,尚未把此书完成。

不过,我倒是听我家二郎说起,他已经把饮茶的工具制作完成。为此,二郎还把荥阳城里的茶叶都收集过来,送到了杨兕子那边。可惜广武山的事情,使得这件事耽搁了……杨兕子倒是说过,茶叶还需雨前好,我已经命人准备明年采摘。”

狄光远听得连连点头,对杨守文更多了几分好奇。

和郑怀杰一直聊到了戌时,最后看郑怀杰有些困倦,狄光远这才告辞,回到了住处。

不过,在出门前,郑怀杰又取来了一套书,送给了狄光远。

“此书是杨兕子所作,青之是他的表字,也是三娘生前所定。

前日他二十圣诞,杨承烈提前给他行了弱冠之礼,并且把他这部书也刊印了出来。我听我家二郎说,这书原本是杨兕子为了逗妹妹开心,根据玄奘法师所作的《大唐西域记》编出来的故事,里面颇有些小趣味……对了,那《大唐西域记》,也是三娘生前颇为喜欢的一部书,估计是在冥中传授,杨兕子才得以知晓。”

狄光远闻听,倒吸一口凉气。

事实上,他此来荥阳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设法破坏杨李婚约。

别说狄仁杰棒打鸳鸯,也别说狄仁杰心思阴暗。他所做的一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为了李唐江山着想。经广武山一事,狄仁杰也看出来,李显这个太子的位子,实在是太不稳固。他在朝中根本没有根基,而自己呢,年事已高,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所以,在有生之年,狄仁杰最想做的,便是帮助李显稳固太子之位。

如今武则天希望武李联姻,而狄仁杰也希望能促成武李联姻,确保李显皇位不变。

因为狄仁杰很清楚,武则天并不信任相王李旦。

李显如果不能登基坐上皇位的话,为了武家的将来,武则天说不定就会重新祭起屠刀。

到那时候,李唐皇室也必将再面临一场血雨腥风……

第一百三十九章上神都(三)

李唐,还真是多灾多难。

面对着一个强势凶狠的武则天,即便是狄仁杰也必须要谨慎小心。

李显不是一个合适的皇帝,他的性格绝不是皇帝的料子。可问题是,能够维持武李和平相处,保证武家在武则天死后依旧能顺风顺水,李显却是最适合的人选。

这一点,武则天知道,狄仁杰也很清楚。

原本,一切都朝着狄仁杰和武则天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可没想到,杨守文却好像西游里的孙猴子那样,突然间出现,一下子破坏了计划。

狄仁杰希望狄光远能够趁此机会,破坏杨李婚约。

不过现在看来,杨家父子恐怕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这件事,最好还是让父亲出面。

狄光远想到这里,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他只需要把他所见、所闻一五一十转达给狄仁杰就可以了,其他事情最好不要掺和。

……

第二天,天光大亮。

本来狄光远准备一大早去石城村,见了杨家父子之后,当天就把杨守文带去洛阳。

可谁料想,他昨晚回屋后,本想着看看《西游》,消磨时光。

在他看来,就算杨守文文采不错,得了郑三娘的衣钵,却毕竟是个二十岁(这里是虚岁)的小青年。编个故事哄哄小孩子应该没问题,可要说精彩,只怕也说不上。

甚至,狄光远觉得杨承烈刊印这套书,就有些不太合适。

你一个二十岁的小屁孩子,居然著书了?

我四十多了,到现在也没能著书呢……于是,狄光远抱着批判和消磨时光的想法翻了两页。可这一翻却坏了事,竟手不释卷的看了一个通宵,直到天光大亮。

如果不是仆从喊他,说不定这会儿还窝在榻上继续看呢。

“郑公,你可害苦小侄了。”

当顶着一双熊猫眼的狄光远出现在郑怀杰的面前时,郑怀杰吓了一跳。

可听到狄光远的抱怨,他却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的笑了,“二郎,怎地看了通宵吗?”

“是啊,小侄如今,满脑子都是那只猴子。

不行,这套书我要献给父亲,我自己还要收藏几套。郑公,不知道还有没有呢?”

“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了。”

郑怀杰忙招手,示意仆从过来,“去洞林书坊,看看那《西游》还剩多少?”

他说完,笑着对狄光远道:“文宣一共就刊印了一千套,他自己留了一百套,其中有三十套送给了我。不过这三十套已经被我送到了各房,我自己也不过留了五套。”

“那……”

“二郎莫打我这五套的主意,我可是留着,准备送人呢。

不过,我已经让人去书坊打听了,应该不会卖的很快,所以二郎你也不必太担心。”

大前天才送到书坊,三天时间应该卖不出几部来。

狄光远盘算了一下,也就放心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动身吧。”

“也好,我和你一起去……说来惭愧,杨兕子到荥阳月余,我这个做长辈的,居然还没有见过他。”

“那,一同前往。”

两人出了郑府大门,便登上了马车。

只是,没等他们出荥阳城门,先前跑去洞林书坊打听的仆从,却慌里慌张的跑了回来。

“阿郎,小的已经打听到了。”

“怎样?”

“九百套,已经卖得一套不剩。”

“嗯,我就说嘛,不可能……你说什么?”

郑怀杰大吃一惊,看着那仆从,露出惊讶之色,“你是说,那九百套全都卖完了?”

“正是。”

“怎么可能,这才三天。”

仆从苦笑道:“小人问过了,郑家先说,前日有一个从洛阳来的豪客,一下子就买了三百套。昨日潘家族长也派人过来,拿走了两百套。其他又有人前来购买,其中不泛我郑家子弟。零零总总,九百套在昨晚就已经告罄,如今已经没货了。”

狄光远在一旁听得,好像听天书一样。

这年头,书价可是不便宜。

后世说‘书非借不可读’。其实倒不是说只有借来的书才有读的兴趣,而是说你不借的话,根本就读不到。书价昂贵,绝非一般人能够买得起。平民老百姓读书,更多是靠着从别人那里借阅。说一千道一万,也是这时代刊印成本太高了……

“这个……”郑怀杰感觉有些脸红。

刚才还说不可能卖完,可现在……

“二郎,若你真喜欢,我回去之后,再送你一套。”

狄光远却苦着脸道:“郑公,小侄可不是要一套……最少十套。如此好书,还需与人分享。小侄还想着等到了洛阳,送几套出去。另外,我大兄和三郎那边,也要留存一套。若这么算来,十套未必够,至少要十五套,才能够达到要求。”

你去死吧,我手里也只有五套而已。

郑怀杰苦笑道:“若如此,只怕要去问文宣,那边还保留多少。”

……

车马,缓缓驶出荥阳城。

沿着官道,很快就来到了石城村。

狄光远没有让右监门卫进村,而是留在了村外。

此时,他可是不敢再小觑杨守文了。一个在三天时间里就卖出了九百套书的人,绝对容不得他小觑。哪怕那套书只是一套普普通通的志怪小说,也足以让他敬重。

唐代文风鼎盛,更包容万象。

其巨大的包容性,远非明清可以相提并论。

经典文章,这是主流;诗词歌赋,那是一种风雅;而志怪小说,则属于一种通俗读物,可雅俗共赏。甚至,连那上不得台面的词牌小令,也能被人们口耳相传。

这是一个没有明确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时代。

也许正是它那无与伦比的包容性,才创造出了璀璨的盛唐文明。

狄光远搀扶着郑怀杰,迈步走进了杨家大门。可一进门,两人都不约而同愣住了。

这小小的庭院里,可是热闹非凡。

“敢问,两位找谁?”

宋安正在让人往客厅送水,见郑怀杰两个人进来,忙上前行礼。

没等郑怀杰开口,却见到郑虔从后院穿过了门庑跑过来。他看到郑怀杰的时候,也不由得愣住了。不过,郑虔旋即就反应过来,忙快步走上前,恭恭敬敬失礼。

“孙儿拜见阿翁。”

“十三郎,你怎么会在这里?”

第二百四十章上神都(四)

郑虔今天的打扮很不一样。

一身崭新的青衫,展现出他天生不凡的出身。头发盘髻,头戴纶巾,小小年纪竟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令郑怀杰不由得眼前一亮,顿时有一种惊喜的感受。

“兕子哥哥今日要去洛阳,父亲昨日就和姨夫商议妥当,让我随同兕子哥哥同行。”

“啊?”

郑怀杰吃了一惊,有点发懵。

他倒是不止一次听郑镜思夸赞杨守文,但却没有想到,他会让郑虔前往洛阳。

这算什么?

把郑虔的一生交给杨守文吗?好吧,杨守文的确有才情,可他注定是要成为驸马的男人。成为驸马会出现什么状况?答:驸马不得为职事官,只有散官和爵位。

不得职事官,又能有什么前途?

“你父亲呢?”

“父亲在客厅里,和姨丈陪着客人说话。”

“有客人?”

郑怀杰一怔,扭头看了狄光远一眼。

狄光远忍不住笑了,“看样子,杨文宣如今可是门庭若市。正好,我们一起去见见,莫失了礼数。”

郑怀杰听罢,也点头赞成。

心里面,又有些羡慕杨承烈,生得一个好儿子。

两人在郑虔的陪同下,一起走进前堂客厅。一进门,就见杨承烈正坐在主位上,而郑镜思则坐在下首,正陪着一个四旬出头的中年男子说话。那中年人身高六尺开外,细腰乍背,两臂修长。他一身青衫,长的相貌堂堂,颇有儒雅之风范。

“父亲,你怎么来了?”

看到郑怀杰进来,郑镜思先反应过来,忙站起身来。

而另一边,杨承烈和那中年人也纷纷起身。

“慎行,你怎么在这里?”

没等郑怀杰回答郑镜思的问题,狄光远看到那中年人愣住了,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

“二郎也来了……呵呵,我来得倒还及时,若晚一日,怕就要与二郎错过。”

中年人微微一笑,那笑容令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受。

看他举手投足,颇为不凡,难道是那家贵胄子弟?

郑怀杰正疑惑着,旁边狄光远已经开口介绍道:“郑公,这位是礼公幼子,幽州都督薛讷的兄弟,薛楚玉。”

“啊,原来是礼公之子。”

礼公,便是薛仁贵。他本叫薛礼,表字仁贵。

不过后世人大多会称呼他薛仁贵,而忘记他原来的名字。

“薛楚玉拜见郑公……此次玉奉命前往洛阳,顺路送三嫂前来,为的是和文宣说一桩事情。尚未来得及去拜会郑公,却不想在这里与郑公相见,还望郑公勿怪。”

薛仁贵,虽然是河东薛氏族人,但终究早从汾阴分离出去。

论官爵,薛礼这一脉比郑家高出很多。可要说论底蕴,龙门薛氏却比不得郑家。莫说龙门薛氏,就算是汾阴薛氏,同样要弱郑家一头。所以薛楚玉在郑怀杰的面前,还是表现的恭恭敬敬。

“玉郎太客气了,你来我荥阳,我却未能招待,乃我之过。”

郑怀杰和薛楚玉又客套两句,便在杨承烈和郑镜思的搀扶下,做到了客厅的主位上。

“我听说,大家已任命玉郎做右豹韬卫将军,正好要恭喜一番。”

豹韬卫,是南衙十六卫之一。是有隋文帝时期的领军府变化而来,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改名为豹韬卫。

薛楚玉连忙谦让客套,“此皆家父余荫,是非玉之能也。”

与薛讷相比,薛楚玉似乎更多了几分书卷气,说起话来也显得文绉绉。

郑怀杰和他说了两句之后,便问道:“文宣,兕子呢?”

“正在后院发痴。”

“啊?”

郑怀杰吓了一跳,疑惑看着杨承烈。

就见杨承烈苦笑道:“今早也不知是怎地,他那起床气发作,以至于脾气非常暴躁。早饭时,掀了桌子不说,还和他结义兄长打了一架,如今正在屋里面发痴呢。”

听了这话,郑怀杰不由得眼睛一眯。

杨守文会发痴吗?

他不知道!不过,杨守文到荥阳之后,很低调,也很守礼。除了在广武山上,他一人杀了近二十名刺客之外,就没听说过他会发痴。而且,一个发痴的人,会写出爱莲说那样的文章?一个发痴的人,能写出《茶经》这样的文章?郑怀杰不信。

目光,在悄然就扫过一旁的郑镜思。

就见郑镜思低着头,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郑怀杰突然暗自叫苦,他已经明白了杨守文的打算。

只是……他此前为杨守文说了太多的好话,弄个不好,会弄巧成拙,反而误了杨守文的大计。

想到这里,郑怀杰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狄光远。

狄光远呢?

也是若有所思的模样,突然问道:“杨大郎,常有这发痴之举吗?”

“不时的,不时的,时好时坏。”

杨承烈连忙解释,并偷偷朝郑镜思使了个眼色。

“是啊,平日里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是这痴劲发作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

“这样啊!”

狄光远露出了恍然之色。

“对了,我今次来,是奉家父之命。

圣人有旨,命杨守文前往洛阳觐见……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咱们便即刻启程吧。

家父还等着我回去复命,若耽搁的久了,恐怕不美。”

还是要走吗?

杨承烈突然间,生出一种不舍的感觉。

“既然圣人有旨,那我便立刻通知他。

昨日我便得到了消息,行李也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兕子还年幼,一个人去我实在不放心。所以我想安排几个人与他同行,这样子的话,也能有个关照,不知可否?”

狄光远笑道:“杨奉宸说得哪里话?

圣人只是要见杨大郎,只要他到洛阳即可。至于他随行几人,并没有吩咐,所以杨奉宸不必担心。带多少人都可以,不过到了洛阳之后,这些人的衣食住行,怕是要自己担负。这一点,我还需与杨奉宸说清楚……呵呵,毕竟洛阳居,大不易。”

本以为杨承烈会犹豫。

哪知道他听了后,反而松了口气。

“这倒是不必狄二郎费心,些许钱帛,我还能拿得出来。”

说完,他便走出了房间,往后院去找杨守文。

而这时候,郑怀杰也问道:“二郎,你要让十三郎随杨大郎一同前往洛阳吗?”

“是啊,杨兕子文采不错,更得三姐衣钵。

父亲当知道,孩儿常遗憾幼年时未得三姐教诲,以至于到如今文不成武不就,蹉跎了岁月。十三郎对杨兕子也非常敬佩,我打算让他跟随一段,也能多长些见识。”

第二百四十一章上神都(五)

郑怀杰不太放心,只是狄光远坐在一边,他不好说太多。

可如果不说,他又觉得难受。毕竟郑虔是他的孙儿,他这个做祖父的怎能不牵挂?

杨守文此次去神都,恐怕就没安好心思。

而洛阳那边,更是云诡波谲,杀机暗涌。若杨守文留在荥阳,郑怀杰倒是不会担心,甚至乐于看到这种结果。但一想到杨守文是去神都,他这心里就不太踏实。

郑怀杰的纠结心情,狄光远看在眼中,却视若不见。

倒是薛楚玉开口说道:“二郎倒是好算计,竟与我那大兄一样的心思。”

“哦?”

郑镜思疑惑向薛楚玉看去。

薛楚玉道:“本来,我大兄是想带子玉,也就是他那幺儿前去幽州历练一番,哪知道在滹沱河渡口遇到杨兕子后,便改了主意,把子玉送回龙门,并托我把他送来荥阳。本来,他一个人在这边我还有些担心。不过杨兕子既然要去洛阳,正好可以让子玉一同前往。他们年纪相仿,说不定还能做个伴,我也可以省一些心。”

“薛都督把爱子也送来了?”

郑怀杰闻听,眼睛一亮。

如果有薛楚玉在洛阳护佑,郑虔过去的确是安全很多。而身为一个老牌门阀贵胄子弟,郑怀杰的官位虽然没有达到极致,但是却懂得很多官场之上的弯弯绕绕。

其中,人情最为重要。

不管是你欠了别人的人情,亦或者是别人欠了你的人情,这都是拉近关系的途径。

龙门薛氏,虽不是河东薛氏宗房,但从目前来看,前途却最为光明。

凭借着薛礼积攒下来的威望,薛讷虽然幽居多年,可甫一出仕,就是幽州大都督,总领东北六州军事,这个权利可远大过于幽州都督府的权利范畴,更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薛讷的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