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秦-郝赵-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说道:“朕,封赵高为王,是要天下人都知道,赵高是帝师,是可以和朕平起平坐,甚至,朕也要尊重之人。什么‘关中王’‘赵王’太过普通,表达不出朕对赵大人的尊重之意。朕倒是有个王号,你们看看如何。”说着,在胡亥身边的阉人立刻捧出一卷明黄丝绸。
胡亥接过丝绸,随手一抖,丝绸展开露出上面三个刚劲笔挺的三个字:平顶王。
“平顶王!与天子平顶,这封号是莫大的荣耀。”
“赵大人功不可没,当得起这个王封。”
“皇上英明,这个封号好,臣举双手赞同。”
“……”
胡亥听着那些令人生厌的赞美声,内心冷哼,面上却深有得色。
王封已定,接下来就是讨论关于封王大典的流程和步骤。
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确定的,要司礼官专门策划,最后提交给丞相李斯,再由李斯传给二世皇帝。
直到二世皇帝确认,才算可以。
咸阳城,赵高封王的消息传了出去。立刻赵高府邸人满为患,繁华更盛。
而咸阳宫中,李斯、冯劫,还有两个让李斯和冯劫都没想到会出现的人,正坐在胡亥面前,为除赵高大计做着详细的规划。
第28章定计
在李斯看到两个人的一瞬间,他愣了一下,瞬间老脸有些发烫。
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胡亥秘密解救回咸阳的蒙恬、蒙毅两兄弟。
蒙氏家族,在大秦根深蒂固,忠于大秦。
虽然胡亥对蒙恬很不放心,但这近乎绝境的情况下,他也只能赌一把。赌这蒙恬忠于大秦胜过忠于扶苏。
当然,事先胡亥也对蒙恬和蒙毅兄弟解释过沙丘之谋。
不过沙丘之谋在胡亥嘴里说出之后,就变成了赵高利用老皇帝的积威胁迫自己下伪诏赐死扶苏,而丞相李斯因为一己私利,未加阻止。
胡亥更是表明,自己在艰辛中,奋不顾身的让身边的侍卫暗中保护蒙恬和蒙毅。
虽然这番说辞有漏洞,蒙恬和蒙毅两个人绝顶聪明,不难看出。但胡亥救了他们兄弟的命,这是真的。
且蒙恬戎马一生,兵权在握。深知一个刚登基的新皇帝,若被赵高那样的臣子胁迫,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解脱。
胡亥更是和蒙恬蒙毅痛陈厉害,大秦烽烟四起,需要蒙家出力云云。
两个老兄弟终于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样子,不过他们的恨却转移到了李斯身上。
蒙家和李斯毫无过节,可李斯在当年沙丘之谋中,并没有对蒙氏兄弟做出一点点保护的意思。
胡亥在和蒙恬谈论的时候也是把矛头或多或少的引向李斯。
如今见蒙恬李斯相见,两人眼中互相警惕之色,胡亥暗暗点头。
作为皇帝,要懂得平衡之术。自古帝王,都竖立几个不可动摇的朝臣,让他们互相制衡,帝国的航线才会稳定。若只有一家独大之时,那帝国就要出现偏差,就更容易倾覆。
这,似乎是一种天道平衡。
胡亥毕竟只是个历史老师,不是长久坐镇权柄的官员,如今能想到这些,也是他了解历史的原因。
冯劫对谁都问心无愧,只是惊讶一下,就和蒙恬、蒙毅抱拳相见。
李斯则愣神很久,胡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爱卿,你们都认识,就不用朕介绍了吧!”
李斯身体一震,这才拱手抱拳说道:“蒙将军安好!”
蒙恬在大秦军中,威名赫赫,就是李斯身为丞相,见到他也依然彬彬有礼。
蒙恬面色淡然的点了点头,倒是蒙毅文官出身,和李斯表面客气一翻。四人这才坐在二世皇帝胡亥面前。
看了看一身布袍,却身体强健腰身笔挺的蒙恬,胡亥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波动。
“几位爱卿,朕今日让你们来到深宫,都是自己人,就不绕圈子了。朕要诛赵高,拨反正,控乾坤。朕要还大秦子民一个安静祥和的帝国。这一切,都要几位爱卿摒弃前嫌,群策群力。”胡亥真诚的说道。
人性很多都是这样,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原本有些仇隙的人也会全力以赴,共同应对。当危机过后,各掌权势的时候,才会再次重拾前嫌。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一样,打天下时候,所有人都一心一意,一旦功成之后,便是各大功臣互相争锋之时。所以明君不会偏向任何一个功臣,而是不破坏平衡,在可控范围内,让他们竞争,保持帝国的生命力。
君臣之间,就如同园艺师和枝条之间的关系。
园艺师负责修剪控制每个枝条的长短方向,但不会把所有枝条都剪掉,只留下一根,那样就是失败的园艺。
皇帝,也要如同园艺师,让大臣们如同枝条一般发展生长,只要剪刀在手,控制好他们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果然,一提到诛杀赵高,李斯和蒙恬的眼睛里都闪烁出同样的光芒。
“为今之计……”倒是一只很安静的蒙毅先开口说道:“我们在咸阳帝京的兵力不如赵高多。岭南的赵佗太过遥远,指望不上。上郡虽然有大军戍边,也是远水难救近火。诛杀赵高,不可力敌,只能智取。”
“阎乐控制着咸阳守卫军队,臣刚刚渗入,手下心腹不比不过他经营多年的底蕴,不过若陛下一声令下,臣的部下万死不辞,誓杀赵高。”冯劫大义凛然的说道。
“封王!”李斯忽然开口,他直说了两个字,蒙恬和蒙毅眼睛一亮,他们也听说胡亥要封赵高为平顶王的消息。只有冯劫懵懵懂懂,不知道李斯为何说出这两个字。
“封王就要有封王大典。”蒙恬握了握拳头说道:“或可预伏数十身手敏捷的甲士,刺杀赵高于封王大典之上。”
李斯点了点头,说道:“蒙老将军和我想的一样,封王大典,赵高定会放松警惕。”
一旁侍立的陈甲也眼神一亮,他和杏儿一只如同胡亥的影子,什么事儿,胡亥都不避讳二人。
“小的到认识一个高手,为人仗义疏财,信守承诺,封王大典刺杀赵高,只此一人轻而易举。”陈甲揣度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
“咸阳城中,仗义疏财,信守承诺的江湖豪客有许多,其中为最者,非朱家莫属。你说的可是朱家?”蒙毅皱眉说道。
“回大人,正是朱家。”陈甲回答。
“朱家!”胡亥脑海中闪过历史上记载的朱家,的确是个草莽英雄人物。
“朱家不可用。”蒙毅始终很冷静的分析:“赵成曾豢养许多门客,其中有大部分人和朱家称兄道弟。若此时说与朱家,定然会传到赵高耳中。臣认为,这种草莽豪杰,暂时不可用。”
胡亥点了点头,蒙毅,这个历史上并不如蒙恬出名的臣子,竟然心思如此缜密。看他才能,似乎更在李斯之上。
对这个身材和蒙恬一样高大,皮肤比蒙恬白皙的高大汉子,胡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欲除赵高,臣认为,应该在封王大典之前!”蒙毅再次语出惊人。
胡亥赞许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蒙毅所说,多数和他想法暗合。
封王大典虽然是个机会,但大庭广众之下,皇帝袭杀臣子,穿出去好说不好听。
诛杀赵高的行动,胡亥是想秘密执行,然后突然宣布结果。这样波及面小,也可起到震慑群臣的作用。
“依臣看,皇上可以借着封王大典筹备的理由,请赵高来咸阳宫,由陈甲带领几个侍卫,乘其不备,一刀解决即可。”蒙毅依旧很平静,仿佛他说的不是杀人,而是家常聊天。
胡亥点了点头,说道:“朕认为蒙毅的法子甚好,李斯你负责筹备封王大典,多制造些问题,找几个理由,让赵高多来咸阳宫几次。等他逐渐放松警惕,就是动手的时候。”
李斯称“诺”,胡亥向着蒙恬说道:“蒙恬将军,你集结家中精锐,诛杀赵高当日,你即刻出兵,和冯劫铲除阎乐之后,围剿赵高家人及余党。蒙毅则暂时留在咸阳宫,跟朕完善一下计划。”
他分配之后,除了蒙毅,几人纷纷退出咸阳宫。
要让赵高放松警惕,先要给他点消息,麻醉一下。胡亥璀璨的眼中闪现了一个影子——蕊珠。
第29章七十儒生会深宫
蕊珠,原本是赵高安插在咸阳皇宫中的一个棋子。
可在胡亥几番**幸之下,这女子竟然对胡亥产生了感情,为了这份感情,蕊珠甘愿成为胡亥的棋子,愿意为他向赵高透露不实之言。
虽然如此,胡亥却不敢完全相信蕊珠。
他只是在偶尔一次**幸蕊珠之时,提出要筹备赵高的封王大典,中间许多过程都要赵高亲自参与决定,希望蕊珠能把这个消息告诉赵高。
至于将要除掉赵高之类的话,胡亥一丝也没和蕊珠透露。
蕊珠明白胡亥的意思,当晚就离开宫中,向赵高诉说了宫中的一些事情,顺便提到胡亥要和李斯亲自筹划封王大典的事宜,期间或许会召见赵高。
知道蕊珠离开赵高府邸,赵高的神色才阴冷下来。
蕊珠有所转变,他已经察觉。但这女人今次主动跑过来报信,赵高拿不准是蕊珠转变还是一个阴谋。
他坐在太师椅上,大三角眼紧闭,沉思了半晌,还是让人把阎乐叫来。
很快,阎乐从外面进来,不用人禀告,他直接进入赵高的房中。
“岳父大人,这么晚有何急事?”阎乐身穿便袍,腰间挎着刀。
赵高神色淡漠,让阎乐坐下之后缓缓说道:“刚宫里传出消息,说皇上和李斯亲自制定封王大典的礼仪,中间可能需要我去确定一下。我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这王封,来的太过突然和容易。”
阎乐沉思一下,说道:“那怎么办?如果皇帝有什么风吹草动,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他的眼中闪烁着凶光。
摇了摇头,赵高身子向后靠了靠说道:“不急,你只备好一直敢杀善战的精兵,如果皇上招我进宫,你们要跟随左右。现在到封王大典期间,你就在我的府中,不要回家。”
阎乐点了点头,赵高只有一个儿子,自己是他的女婿,如果老丈人做了皇帝,那自己的地位也可水涨船高。甚至,若赵乐死了,自己则是唯一的继承人。
阎乐,有他的野心。这一点他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却瞒不过老谋深算的赵高。
哪里都不是铁板一块,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咸阳宫这几日热闹了起来,李斯带领这几个臣子大张旗鼓的准备着赵高的封王大典。
胡亥偶尔也参与一下,不过他这几日忙活的是召集咸阳城内七十个儒生。
这七十个儒生,据说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正直之人。
胡亥要问政于这些儒生。虽然他内心对儒家的思想不是很认可,但他不能否认,儒家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所谓儒生,并不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头儿,其中有许多在四旬左右的壮年儒生。
咸阳宫的大殿之中,七十个儒生排排而坐,面前都有桌案,桌案上放着鲜果。
七十个儒生在咸阳太学馆已久,老皇帝在世的时候,并不怎么召见他们,只是让他们修编史书,整理上古遗圣的著作论述。
秦皇虽然焚书,但每一类都留有存稿,存放于太学。这些儒生每日只是在太学研习文章道理。
此刻,大殿之中静悄悄。
儒生们鼻观口口问心,很有礼节的端坐在几案之后。胡亥残忍好杀的传闻,**奢靡的作风,儒生们早有耳闻。
这一刻,他们不知道帝国年轻的皇帝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只能默默的等待。在这些儒生心中,他们学富五车,为的就是把自己的才能卖给帝王之家,换个青史留名,封侯裂地。
读书人虽然清高,但也离不开物质生活。衣锦还乡就是读书人对人生态度的一大诠释。
在这群儒生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儒生,天庭饱满,一对淡眉之下两只漆黑如同点墨的眸子中透着审视。他不同于其他儒生一样鼻观口口问心的不问外物,而是四处观望这座大殿。
尤其是看到胡亥办公的大方桌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之后,漆黑的眼眸一亮。
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阉人刺耳的高喊声:“皇上驾到!”
“哗”众儒生立刻跪了一地。
胡亥挺拔的身姿出现在大殿门口,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七十个儒生,脸上闪过一丝笑容。
这些儒生算是老皇帝留给大秦的底蕴吧!当尊重。
想到这,胡亥双手向两侧平伸,大声说道:“众位博士,平身。”
在众儒生悉悉索索起身的时候,胡亥迈着大步走到那方桌之后,向诸位儒生先施个学生礼,这才坐下。
文人,自古清高,就低不就高。如今胡亥放下帝王身姿,向他们行了一个学生礼,立刻在这七十人中建立起了好感。
“似乎这皇帝也并不如传言中那么坏。”许多儒生在这一刻都抱有雷同的想法。
除了那眸子如点墨的儒生,他只是在胡亥施礼的时候,安静的回了一礼。脸上却不动声色,不悲不喜。
“朕,今日请各位博士来咸阳宫,是为大秦献计献策。今日,在这大殿,言之无罪!”胡亥没有绕圈子,直接向这些儒生表露了自己的心思。
在他话说出的瞬间,下面的众多儒生静了一下。
这些文人,久被压抑,只能在太学馆安心做学问。其实文人都是有梦想有抱负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想学完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只可惜,法家当道,李斯、赵高这些法家一脉之人对儒家,甚至其持其他学说的人抵制的非常坚决。
如今皇帝给机会,这些被压抑了多年的书生终于又看到了希望,有些胆大的立刻跃跃欲试。
“今日,朕要问的这个。”说着,胡亥拿起了面前几案上的一卷竹简。
他缓缓打开,竹简上奏报的是三秦大地之外,函谷关之东,张楚陈涉的叛乱。
胡亥简单的把竹简上的奏报说了说,然后期待的看着七十个儒生说道:“朕已经派出少府章邯,他率领骊山赦免的死囚暂时拒敌。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治标不治本。朕希望各位博士不吝赐教。”
文人怕事。
没事儿的时候,在太学馆议论朝政,都是口若悬河。
如今胡亥当真问政于他们,却没有人站出来,就连刚刚跃跃欲试的几个人都感觉到事态重大,不宜表态。
胡亥扫视了一圈,见没有人说话,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他叹息一声,可就在那声叹息尚未落下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出来:“臣,淳于庸上奏。”
第30章叔孙通(1)
“淳于庸……”胡亥心中重复着这个名字,眼前这个儒生不过三十上下,眉目清秀,身材匀称,中等的个头。略显苍白的脸上因为激动亦或是紧张,有一层细密的汗珠正缓缓的渗出。
胡亥暗叹一声,儒生们之所以如此,不怪他们胆小。而是这秦二世的名声的确不怎么样。
想到这,胡亥脸上露出他能做出最温暖的样子,鼓励的向淳于庸点了点头。
果然,淳于庸看到胡亥的神思,原本就挺直的腰身又直了一点点:“臣等,在太学馆也曾听到留言,言说陈涉起兵,其将武臣已经掠下赵地,各地烽烟四起。臣等讨论过,认为皇上迟迟不做应对,完全是不知道真实情况。我们斗胆总结,这一切是赵高乱政,欺瞒皇上!”
淳于庸这话掷地有声,却缺少思量。他口口声声带着‘臣等’‘我们’把所有太学馆的儒生一网打尽。
若按照大秦曾经的律令,私下议论朝政,那就是死罪。这七十儒生很可能随着淳于庸的一番话,被胡亥斩杀殆尽。
所以他话音落下,很多儒生都瑟瑟发抖。更有那没城府的则悄悄的望向那四旬左右的中年儒生,低声说道:“若不是你可怜淳于越,让他儿子到太学馆谋个出路,怎会陷我等于此!”
更多儒生的目光落到了中年儒生身上,都带着些许挑剔。
可中年儒生毫不理会,甚至笔挺的身姿都未曾改变,那漆黑如同点墨的眸子则丝毫不错神的盯着秦二世胡亥。
他此刻,已经把全部的精神都留在了胡亥的身上。
“此人善于曲意逢迎,若非如此,怎能做我等之首!”一老儒闭目,心中暗叹。
更多的人则是怒目看着淳于庸,但看到秦二世胡亥的时候,却又战战兢兢。
胡亥脸上的柔和在淳于庸说出赵高名字之时,立刻阴沉下来,见淳于庸还想再说,他伸手制止,冷声说道:“朕已经传召,不日赵大人就会封王。赵大人是帝师,不容你多言。今天只讨论如何应对陈涉造反,谁也不许毁谤帝师!”
淳于庸一怔,但他性格耿直,被胡亥几句话,更是激起儒生的傲骨,此刻上古名臣比干之流的魂魄附体:“臣,冒死直谏。若不诛杀赵高,平乱之事定会波折连连。请皇上明鉴。”
面对这个不怕死的家伙,胡亥只能在心中苦笑,脸上还要装作阴沉模样,狠狠的一拍桌案,大声说吩咐道:“陈甲,将淳于庸拿下,押送李信那,等候发落。”
陈甲应了声“诺”,立刻指挥人把淳于庸连推带搡的压向大殿之外。
“皇上金口玉言,说今日言之无罪,臣,不服……”淳于庸此刻竟无丝毫惧色,在甲士的推搡下,还回头争辩。
胡亥看着他,心中佩服,脸上却只能冷笑,说道:“朕,是让你们说如何应对陈涉叛乱,你说多了。”
众儒生在淳于庸越来越远的争辩声中,一片沉静。就连那眸如点墨的中年儒生古井不波的神色也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出了淳于庸的波折,大殿上陷入寂静。
七十儒生会深宫,胡亥料想过会出现淳于庸这样指责赵高的人,他也早就和蒙毅商量过对策:就是暂时拘押把矛头指向赵高的儒生,给赵高放个烟幕弹,麻痹对手。
可胡亥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儒生淳于庸就把矛头指向赵高,为了成功的麻痹赵高,他不得不发威把淳于庸羁押。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进赵高府邸。
可这样做之后,七十儒生的言路肯定被堵上,他问政的初衷也被破坏。
“舍,得!”胡亥暗叹。
事情有轻重缓急。眼下除掉赵高是最重要的,这些儒生的心只要除了赵高,很容易就能收回来。
“攘外必先安内!”胡亥脑海中重复着这句话,坚定了他此刻的思想。他的魂来自于受到儒家数千年影响的后世,对这些儒生,胡亥还是有些心软。
出现了淳于庸的插曲,儒生的热情有所减退。更多人说道陈涉叛乱,都只捡表面不疼不痒的问题来说。
胡亥揉了揉额头,他想怪这些儒生不出力,可若没淳于庸的事件,众儒生也不会如此。
究其原因,还是赵高这个老家伙害的他不得不如此。胡亥把这次问政的失败归咎于赵高,杀赵高之心,更是迫切。
这七十儒生会深宫,问政一事,算是暂时失败。但胡亥相信,诛杀赵高之后,这些人能明白他的心。
问政、向赵高释放烟幕,是胡亥此次召见儒生的目的。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挖出一个人。
这人正是太学馆为今的首席待诏博士叔孙通!
“叔孙通,说说你的意见!”胡亥不愿意再听儒生们慷慨激昂的说着表象的问题,而是直接把眼光放在那有着漆黑眸子的中年儒生叔孙通身上。
叔孙通笔挺的身子在这一时刻突然软了下来,原本无表情的脸上瞬间堆积着崇敬的笑容,一矮身伏跪在地上,因堆积笑容而眯起的眼阻挡了他漆黑的眸。
“臣,认为,皇上乃天子,圣明独断,早有慧心解决这一切问题。臣等智慧不及皇上万一,所出的主意都不入皇上龙眼。臣等任务,是管理好太学馆,为大秦储备人才,才是本分。在皇上面前妄言朝政,那是真真的不妥……”叔孙通接下来是长篇大论的夸赞胡亥,有那么几下马屁拍的胡亥的确挺舒服。
不过胡亥明白,历史上这个叔孙通是个大才,辅佐了刘邦。此是个大直若曲之人,断然不能让他从自己手下离开。
人才,是和这个时代枭雄英雄争夺天下的最大资本。这个道理,胡亥明白,恐怕刘邦比他更明白。至于项羽,若真如史书所载,则不足为虑。但这历史已经有变动,史书只能作为参照,不可生搬硬套。
“叔孙通,你很好。陈甲,传诏:晋封叔孙通太学博士,管理太学,赏钱千金。”胡亥随口吩咐。
叔孙通脸上露出惊喜的样子,连连叩头,口中更是尧舜禹汤奉承不绝。若仔细听他的奉承话,却是颇有文采。
其他的儒生见状,心中不满却碍于秦二世淫威,不敢声言。
“叔孙通留下,其余待诏博士到陈甲那领赏,可回到太学馆,好好的研习。朕不会亏待你们。”随着胡亥的令下,众儒生逃命般的离开了咸阳宫。
只剩下叔孙通一人,还一脸阿谀的望着胡亥,再也没有之前的那一丝清高。
君臣二人隔着几案对视了良久,胡亥笑了,是那种捧腹的狂笑。
第31章叔孙通(2)
叔孙通也笑了,但看到胡亥笑的已经失去帝王威严,捧腹狂笑的时候,他愣住了。
一丝危险的感觉从叔孙通心底升起。
那些莫名其妙被秦二世杀死的人一个个从叔孙通的脑海中经过。叔孙通觉得自己并没有犯错误,甚至刚刚大拍这二世皇帝的马屁,有那么几句自己拍的都异常满意,都有些感动。难道这疯子秦二世没有中招!
“今日若出的了咸阳宫,一定要立刻离开咸阳这是非之地。”叔孙通暗暗下定决心。
“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