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有天庭-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才女,却是一生坎坷,不仅一生三嫁,还被匈奴掳掠而去长达十几年。
  初嫁:16岁时,嫁给远嫁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因病而亡。
  两人无子女,古代女子地位低,因此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冠以“克死丈夫”之罪过欺侮她。当时蔡文姬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
  再嫁:东汉末年,中原战乱不宁,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等人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23岁的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掳到南匈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在那里生活了12年。
  在匈奴生活的时间里,她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这为她后来创作流传后世的《胡笳十八拍》打下了基础。
  又嫁:曹操北定中原之后,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曹操当上丞相,念到与旧友蔡邕的盛情厚意,当他得知老友唯一的女儿被掳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千两黄金,一双白壁,要把她接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也不敢违抗曹操,只好让蔡文姬回去。公元208年4月4日(汉建安十三年三月初一日)文姬重返家园,曹操感觉文姬在举目无亲,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于是就替她安排了婚事。
  曹超选来选去,把目光集中在了生得仪表堂堂,又通晓书史,谙音律的田校尉董祀身上,感觉他俩可能有共同语言,于是就让他们结为夫妻,这年她三十五岁。
  董祀迎娶了蔡文姬之后,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
  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
  然而这还不是终点,不久,她的丈夫就做出叛逆行为被曹操的手下人抓走,并判了死罪。蔡文姬听说以后心如火燎,她也体谅丈夫心中的苦闷,然而刚嫁又要亡夫,自己何以立身?
  受不了这种打击,顾不上打扮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曹操恰巧在大宴宾客,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满坐一堂。
  曹操听侍从报告说蔡文姬求见,而且在座的大臣名士中很多人都跟蔡邕相识,于是就对大家说:
  “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多年回来了。大家都久闻她是一大才女,今天和她见见面,怎么样?”
  大伙儿当然都表示愿意相见,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
  只见蔡文姬披头散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她的嗓音清脆,言辞恳切,又说得十分伤心,座上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不禁想起蔡邕,感动得连鼻子也酸了。
  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
  蔡文姬苦苦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高手如林,只要您下一道命令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是严冬季节,曹操看到蔡文姬为救夫,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并且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暂时住在自己家中。
  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
  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然而这时蔡文姬又补充道:“我还能背出四百篇!”
  这令曹操又大喜过望,就说:“既然如此,我想派十个书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
  蔡文姬惶恐答道:“人们常说男女有别,礼不授亲,请你给我笔墨,我给你默写下来。”
  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心有所悟,夫妻恩爱,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隐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后来,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不过现在是汉少帝刘辩刚登基的时期,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这时候的蔡文姬是十四岁,还没到初嫁人的年纪,历史上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是公元191年,也就是还需要大约两年左右的时间。
  言归正传,蔡文姬来访闺蜜,唐姬早早起身相迎,甜甜撒娇道:
  “琰姐姐,怎么才来看我,婉儿想死你了!”
  李陵感叹,眼前的唐姬不愧是十来岁的萝莉少女,声甜、体柔、易推倒,咳,扯远了,话说回来,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唐大小姐如此声甜如蜜,平时都是清冷清冷的。
  再说唐姬称呼蔡文姬为姐姐,是比较合理的:
  蔡文姬生于173年…175年之间,唐姬生日,史书上记载不详,但少帝刘辩出生于公元176年,那时候可没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通常都是男子比女子大五岁以内,因此唐姬的年龄按道理是比刘辩小的。
  “真不知羞,有男子在旁边,说什么想啊死啊的!”蔡文姬在她耳边娇嗔说道。
  唐姬本来完全没有在意,此时被她特意叮嘱,忽然就觉察到了不妥,耳朵染上了红霞,脸蛋娇羞醉人,实在是她还没有习惯约会闺蜜的时候,有男子在侧。
  毕竟它被刚登基的少帝广纳妃嫔充实后宫,还没多久,正等待吉时便可入宫,不过也不远了。在此之前,安全保护规格得到提高,一时还没适应,因此在习惯趋势下,向她的蔡姐姐撒娇,让李陵大饱眼福。
  不过她也不好驱赶李陵,只轻声说道:
  “这是父亲新招进来的统领,专门随身左右保护我的安全的!”
  “哦,我观他身材虽高,却不雄壮,能胜任统领之位吗?”蔡文姬听她如此介绍,美眸向李陵这边望了望,有些不解的问道。
  当然言语中难免有轻视的意思,让耳聪目明的李陵有些难堪,不过最终他没有太过计较,而是李陵微微摇头叹道:
  “一世才情半生飘零,是个可怜可叹可敬的女子!”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有自知之明,他这副身板,如果不“作弊”施展神通,却是当不得“雄壮”二字,猛将们都是块头又高又大的那种,他只能算是高但不大,难怪被蔡琰怀疑了,人家也是关心闺蜜嘛。
  “莫要以貌观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位统领将军可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唐姬夸赞道。
  这夸的李陵有点脸红啊,他比较偏爱文人公子风,不喜欢肌肉范,因此化身唐寅的时候,故意弄得“瘦小”了些,相对那些大块头来说!
  “啧啧,还护上了,不知道还以为你喜欢上了他呢?”蔡文姬半真半假的小声暧昧说道。
  尽管这有欺君之嫌,毕竟这话有给少年皇帝带绿帽的嫌疑啊,不过谁让人家是闺蜜呢,又是耳边私密话,岂能当真?
  而且现在的蔡文姬也是个少女而已,即便有才,心性也很单纯懵懂,肯定缺乏政治智慧。
  “姐姐,你再胡说,我就不理你了!”唐姬羞恼道。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你这位统领说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实在让我不敢置信啊!”蔡文姬再次回头看了李陵一眼说道。
  这话说的,让“偷听”的一清二楚的李陵情何以堪啊!万夫不当之勇,就是万人敌,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有着严格等级划分的!
  万人敌,一指兵法,二指勇力可敌万人,如关羽、张飞。都说双拳难敌四手,真正战场上,以一敌一而胜是为精兵,以一敌二是为勇士,以一当十是为猛士,以一敌百是为猛将,以一敌千那就是绝世猛将了,以一敌万,那是肯本不存在的神话。
  “这位唐将军,天生神力,赤手开山碎石,不在话下!与霸王举鼎相比,也不遑多让!”唐姬赞道,这不是卖弄炫耀,也不是维护李陵的面子,而是给要给蔡文姬好看,谁让她反复说不信呢。
  “口说无凭!”蔡文姬好一番目瞪口呆说道,“一鼎何止千斤!真能有此猛士?”

  ☆、第四二四章 女儿情怀总是诗

  《史记·项羽本纪》里就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古有天子九鼎之说,每个鼎都在千斤以上,秦汉之际算法和现在不一样,应该在800斤左右。
  显然蔡文姬也不相信李陵天生神力开山碎石,也不相信项羽霸王举鼎的真实性!
  “眼见为实!”唐姬说道,又转而对李陵说道:“唐将军,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你展示一番神力给这位琰姐姐看看,她十分想见识一下你万人敌的厉害!”
  李陵那个郁闷啊,自己堂堂大人物,来拯救你这个可怜的美女就不错了,竟然还让我表演,我又不是胸口碎大石的?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初好好的参加什么奴仆考核啊,以至于现在这么身不由己啊,而且是这么漂亮可爱的小萝莉的“不情之请”,真不好拒绝啊!
  “大小姐,谬赞了,在下哪有什么万人敌的厉害!”李陵最终还是摇头婉拒了。
  他觉得,决不能开这个先河,你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来做护卫统领,可是做贴身保镖的,不是来表演的,否则以后不得天天委屈自己?
  再说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奴仆,别说是皇帝的未来妃嫔唐姬了,就是皇帝刘辩本身,他也无所畏惧啊,他可没有敬畏之心!
  如此,还不如做个“高冷”的小男仆算了!
  “你……”唐姬没有恼怒,反而是蔡文姬先恼火了。
  才女都高傲啊,容不得别人轻视。
  “琰姐姐!”唐姬赶紧撒娇打断道,免得让二人闹得不愉快。
  “哼,婉儿妹妹……对了,就这样……”蔡文姬灵机一动说道。
  蔡文姬对身旁的丫鬟耳语了一番,不一会儿,进来几名奴仆,长得身材魁梧,看起来就身手不凡,不过不是唐府的,而是蔡府的。
  几位魁梧奴仆先是向蔡文姬与唐姬见礼,这才向李陵说道:
  “听说,咱们奴仆中出了一个猛将,天生神力,堪比力能扛鼎的霸王项羽?”
  “比不了霸王,但是碾死你们应该比碾死几只蚂蚁没多大差别!”李陵摇摇头,这是被挑衅了吧!
  被挑衅了!
  挑衅!
  “你找死!”蔡府壮仆纷纷恼羞成怒,堂堂蔡府高级仆丁,被人视之为蝼蚁,这简直是他的奇耻大辱。
  其中一个长得又黑又壮,仿佛大猩猩想的奴仆,想也不想一拳就向李陵攻来,那拳头有碗口那么大,实在骇人。
  此时,他正一圈向李陵胸口左侧砸了过来,那里是人的要害,胸口里面便是心脏啊!这要击中了,不吐一口老血,也得心绞痛半天!
  “啊呀!”蔡文姬惊讶道,对她这么娇弱的女子而已,血腥斗狠实在是让她不忍目睹。
  “小心!”温柔善良的唐姬也不禁惊呼道。
  “哼,好心狠手辣。”李陵眼神一冷,听唐姬的关心而不闻。
  实在是这大猩猩的实力,在看来:“就这点实力?不值一提!”
  李陵如此轻蔑说道,金刚护体加身,然后轻轻一挡,便抓住了对方象奔猪突的一拳。
  大猩猩瞳孔猛地一缩,原本在他想来,收拾李陵还不是玩一样的,这一拳砸下去,不死也重伤,他几乎已经看到李陵倒地哀叫的模样了,让你目无余子!
  “咔嚓、咔嚓!”
  李陵握住对方拳头用力一提一抓,身高马大的他把对方手臂连着身体提起的同时,铁爪一般的手指,捏得对方拳头如蛋壳一样脆弱皲裂。
  “啊!啊——好痛,好痛!”与此同时响起的还有大猩猩的惨叫声,以及求饶声:“放手,放手……”
  “如你所愿!”李陵五指一张,向丢垃圾一样将对方丢落下来。
  “扑通”一声,大猩猩如破麻袋一样落地。
  然后另一只完好的手痛苦地抱着受伤的拳头,身体弓成了爆炒红烧的虾米,脸庞疼痛的扭曲,额头冷汗直冒,如被斩成两段的蚯蚓,在地上翻滚挣扎。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实在太惊人了,不免目瞪口呆,一个个不敢置信地使劲擦擦眼睛。
  “嘶,太厉害了!”蔡文姬惊呼道。
  她身边的奴仆她知道啊,那都是厉害的好手,却不想被李陵一招就给废了,可见李陵多么厉害了!
  “不愧是天生神力,开山碎石的万人敌!”唐姬没有惊呼出声,心里却是惊呼不已,但小口早已长大,红红的很诱人,令人真想吻过去。
  李陵威猛的英姿,第一次扰乱了在场两位少女的芳心,要知道阳刚与力量,是征服相对柔弱的女人的一**宝啊。
  “怎么可能?”蔡府剩余的几个壮仆,确信躺在地的不是李陵而是大猩猩之后,一个个瞪大眼睛燃烧着火焰怒视过来。
  “怎么不可能?一群井底之蛙!”李陵头一甩,牛气哄哄装X道。
  “是可忍,孰不可忍!”几人大吼一声,也不顾群殴的廉耻,围住李陵就开打。
  “以多取胜?一群蝼蚁还能与大象争锋?别说是三两只,就是十只八只,百只千只,都改变不了你们生命等级的卑微!”李陵是拳也打击,嘴也开火,立体对战。
  尤其是这一口群嘲技能,那可是群攻啊,人越多伤害越多啊,单挑群殴必备绝技啊!
  “碰”“咔嚓”“噼里啪啦”
  一阵竹筒倒豆子,三下五除二,这群井底之蛙就被李陵收拾成面条躺在一地了。
  “不好意思,在下学艺不精,实在是控制不住力气,只能收敛住九成九的力气,还做不到收敛住九成九九的力气……”李陵轻轻说道。
  “噗”大猩猩刚缓过大半痛苦,头脑尚未清醒完毕,就听到李陵如此说,立刻怒极攻心,狂喷一口老血。
  “噗……”无独有偶,剩下的人像是“百花争艳”一般,不要钱的争着吐血,还没到周六周日,就让李陵好好的欣赏了一番血色喷泉的美景。
  “来人,快来把他们抬下去,好好救治!”唐姬听到李陵如此“搞笑”地说法,让她忽视了眼前的血腥,反而忍不住想笑,不过看着蔡文姬羞怒的俏脸,她还是生生认主了,然后轻声说道:
  “哎呀,琰姐姐,对不住了,唐将军实在是没收住手,走,到屋里说话去!想来你跑来我这,可不是来见识我这新收的统领本事的,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一言难尽啊!”蔡文姬美眸瞪了李陵一眼,这才对闺蜜唐姬说道。
  “怎么了?”唐姬故作好奇的问道,一边问一边拉着蔡文姬的玉手向里走去。
  “姐姐今年十四岁了,已经是及笄的年龄了,父亲给我许了一桩婚事,是河东世家卫家的人……”蔡文姬说道。
  眼看她们姐妹越走越远,李陵也没跟上去,只是翘着耳朵一听,便知道了。
  婚事,又是卫家,恐怕这就是蔡文姬的老爹,给她要定亲了,也是她悲剧婚姻的开始!
  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以及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
  “卫家,卫仲道啊,听说很有才名!”唐姬也是听闻过卫仲道的大名的。
  河东卫家,河东第一家族,在华夏历史上都非常著名。这卫家不止是西汉名将卫青之后,而且是著名的书法世家。
  提起华夏书法,不得不提卫家,卫家出现了许多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师父卫夫人,卫觊,这个是卫仲道的哥哥,卫瓘。
  还有西晋第一小鲜肉,大帅哥卫玠,都是河东卫家的代表人物。三国末期,几大超级名将都死在卫家的卫瓘手里,他们的名字是姜维,钟会,邓艾,邓忠。
  “卫家虽然是世家大族、书香门第,但是已经几世经商,外界对他们的褒贬不一!”蔡文姬说道,言下之意,她也不喜欢这满身铜臭的卫家,商贾,那就是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天下苍生之人!
  三国四大经商世家,便有其名:
  甄家,袁绍的主要经济支柱。
  糜家,刘备的主要经济支柱。
  卫家,曹操的主要经济支柱。
  鲁家,孙权的主要经济支柱。
  反观蔡文姬他家,是纯粹的书香门第,老爹蔡邕(yōng),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她本人也是才女。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文学方面,蔡邕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
  其代表作品为《述行赋》。全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他小赋的题材多样,他甚至用以表现男女情爱,风格大胆而直率,《青衣赋》就是相当感人的作品。
  在这篇言情小赋中,他真实地坦露了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以真挚的感情,表现了人情与封建礼法的矛盾撞击。
  蔡邕的散文长于碑记,工整黄雅,多用排偶,旧时颇受推重。
  据《后汉书·蔡邕传》载,蔡邕曾收集汉朝历史,没有看见写下来作后史。只有所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作乱散失,大多亡佚。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执》,祝文、章表、书记,共104篇传于世。
  蔡邕诗歌现流传有400多首。但由于当时战乱连年,没有保存原稿流传下来,均由其女蔡琰凭借惊人的记忆力默写而来。
  蔡邕生平喜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将所藏之书载数车悉数赠给王粲,家存藏书还有四千多卷。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其文集20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二卷。丁绍仪《全汉诗·卷七》亦载其作品。严可均《全后汉文》卷69~卷80对其奏疏词赋等作品多有收录。
  蔡邕还是儒家经学大家,他有感于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于是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任,奏请正定《六经》的文字。
  灵帝予以批准,蔡邕于是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一体石经)。后来的儒者学生,都以此为标准经文。碑新立时,来观看及摹写的,一天之内,车子就有一千多辆,街道也因此堵塞。
  “卫仲道还有早夭之象!脸色晦暗、印堂低陷、额头横纹多与纵纹交叉、眉毛稀疏……”这个也同样是令蔡文姬不满的地方,她可不想嫁过去没多久就守活寡。
  这个还真她说对了,卫仲道确实有早夭之象,也就是病秧子,活不长,历史已经证明了,她嫁过去不到两年卫仲道就死了。
  脸色晦暗:脸色发暗的人多为肾脏不好,这种看上去都是蔫儿吧唧,无精打采!这种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情况会变的更为严重!
  最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再夫妻关系方面,由于身体原因,导致夫妻生活关系的不和谐,从未造成生活中的不融洽,有心无力,长此以往,容易失去信心,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情况越来越差!
  印堂低陷:印堂为人的命宫所在,一般印堂比较低陷的人,心眼都比较小,心胸也比较狭窄,做种做事总喜欢犹豫,不够果断!
  性格方面就显得有点唯唯诺诺!印堂连接着人的肺部,这种人往往肺部不太好,可能会经常咳嗽,是个十足的病秧子,经常会药不离身,身边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欢给这种人相处!
  额头横纹多与纵纹交叉:人之血管,全部汇于头部,最能代表人类只会的大脑就在这里,所以头部的血液循环是最为发达的!
  如果一个人额头上横纹和纵纹密布,并且呈交叉的话,这说明这种人头部的血液循环欠佳,容易影响健康,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一类的症状,这种看上去整体就不精神,不利索,身边还容易招小人蒙蔽,导致婚姻感情都不太顺利,整天病怏怏的!
  山根低陷:山根位于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