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1592-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混账东西!朕把国务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朕的?!”
朱翊钧瞪着一双眼睛,喘着粗气,仿佛是要把赵志皋和沈鲤吞掉一样。
赵志皋和沈鲤立刻跪伏于地。
“臣无能,还请陛下息雷霆之怒!”
“息个卵!以为朕不知道是不是?平型关后面就是紫荆关,紫荆关后面就是北京城!蒙古人马上就要打到京城了!你们把朕和皇爷爷骂成什么样子朕不管!你们现在是想让朕也和皇爷爷一样,享受一把贼虏兵临城下的耻辱是不是?好叫你们方便在史书上把朕骂成昏庸无能之君是不是?!”
朱翊钧爆了粗口,继而快步走下台阶,站在赵志皋和沈鲤的面前,恨不得一脚跺下去将此二人跺下地狱。
朱翊钧的心里憋屈至极,愤怒至极!
你们干事,让朕背黑锅,从头到尾朕一点事情都不知道,正打算窝在宫里面过冬,结果你们突然就来告诉朕——陛下!大事不好!蒙古人的骑兵要打到京城了!
等事情过去了,就在本朝实录里面总结一句——都是你这昏君害的!
反正史书是你们写,你们怎么写,朕也不知道。
然后后人皆以为俺答寇边是嘉靖皇帝信任严嵩的锅,这一次北虏寇边也是朕这个万历皇帝信任奸佞的错,还有不顺从大臣的意思立太子的错,所以被上天惩罚了。
总而言之,全是皇帝和奸佞的错,忠臣无错!
“臣等不敢!”
赵志皋和沈鲤被吓得心里直打颤。
皇帝如此暴怒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总要先问问情况吧?情况也不问上来就是一顿臭骂,你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躲在皇宫外面的沈一贯是紧随赵志皋和沈鲤来的,这刚要进去叫人通报,猛然听的里面皇帝大发雷霆的声音,连忙止步。
思虑再三,老成持重的沈一贯打算先不进去,而是停在宫门口细细听里面的动静再做打算。
第四百九十五章 暴怒的朱翊钧
朱翊钧当然有理由生气,他生气的理由比嘉靖皇帝还要充足。
明朝皇帝从成化以后就没能实际插手边军军务,力不从心,没有兵权,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不容易忽悠的正德皇帝,亲征几次刚刚建立一点威望,就奇怪的落水而死了,这下子,明朝皇帝再也没能掌握军权。
就算是嘉靖皇帝,这个智商最高的皇帝,掌握了一定的政权和人事大权的皇帝,也没能把军权拿到手,或者说军权是文官集团死死拽着不放手的。
哪怕是站在他这边的也没能松手,嘉靖皇帝努力了一把,发现力不从心,就放弃了,然后他就志得意满,开始修道了,没精力了。
隆庆皇帝就不说了,心甘情愿当傀儡,死了以后文官实力再一次大幅度提升,万历手中连嘉靖皇帝的那些权力都没了,嘉靖还能因为自己用人不当导致俺答事件而被后人斥责几声,朱翊钧那就真是个冤大头了。
别太信官方史书,那都是文人修的。
用人用人权力没有,军事军事权力没有,想管这个管不了,想管那个也管不了,文官就知道问他要钱,连立谁当太子这个事情他都做不了主,僵持了那么多年愣是没能办成事情,就可以想见朱翊钧手里的“权力”是个什么级别。
他也不是没想过继续走隆庆皇帝的老路,但是怎么想怎么憋屈,被张居正压迫的记忆不断重现,他想要掌握身为皇帝本该有的实权,不至于被一个臣子压迫,不至于被群臣逼着交钱,不至于连自己的后继者都决定不了。
他也不是不能忍耐,二十五年都忍过来了,他也不介意继续忍几年静观其变,可是这个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毫无底线的,这群混蛋连瞒都瞒不住了才过来跟他说这个事情,可想而知,朱翊钧心里有多愤怒。
平型关后面就是紫荆关,紫荆关后面就是北京城,从紫荆关到北京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铁骑奔袭,要是快的话,两日就能抵达,他这个皇帝就真的要实现先祖的誓言,天子守国门了!
景帝守过一次,嘉靖帝也守过一次,皆视之为奇耻大辱,而如今这一次,难道又要轮到他了吗?可他明明什么都没能做,连错误都没机会去犯,却要被迫着面临这样的局面,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什么?
他越想越气,拔出剑来砍了眼前这两个混账的心思都有了。
不行,不行,个人的怨气事小,国家的事情是大,必须马上做出补救的措施,不然真要等北京城被围攻了,可就真的颜面尽失了。
朝廷不久之前才打了那么多胜仗,向天下宣誓盛世的到来,刚刚才宣布完没有多久,国都就被蒙古人围了起来,这脸打的啪啪响,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都颜面不保,更关键的是,百姓不会觉得这是群臣的错,他们只会从心底里埋怨皇帝。
正是所谓群臣作孽皇帝背锅。
朱翊钧坐回了自己的椅子,深深的喘了几口气,好容易平静下了内心。
“你们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蒙古人为什么寇边,大同为什么失守,现在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给朕仔仔细细的说,敢有隐瞒,定惩不饶!”
赵志皋和沈鲤稍微松了口气,继而赵志皋直起上半身,开始解释。
“陛下,此事皆因这两年入冬过早,气候严寒所致,根据以往惯例,气候严寒之年多为灾荒之年,人尚能穿棉衣御寒,这粮食却无法穿棉衣御寒,于是粮食纷纷冻死,北地粮食大面积绝收,造成饥荒和混乱。”
“这种陈词滥调朕听的多了!”
朱翊钧怒喝一声。
沈鲤连忙开口道:“陛下!陛下请息怒!赵阁老的话还没有说完,这天气严寒,是越往北月冷,越往南越暖,咱们大明的北地尚且如此寒冷,就更不要说比咱们还要更北的蒙古人。天气一冷,蒙古人也无法过活,他们的牛羊纷纷冻死,没东西吃,无法过冬,被逼着向南劫掠,这就是绝大部分时候蒙古南下劫掠的原因之所在,他们也没有东西吃,所以天一冷,他们就要来抢咱们的粮食回去过冬。是以这就是灾荒之年蒙古反而寇边次数更多,而丰收之年蒙古不见踪迹的原因,咱们有东西吃,他们也有东西吃,就犯不着拼命来抢粮,但是如果没东西吃了,为了活命,就一定会南下抢粮,这一次也是一样。”
朱翊钧听了沈鲤的解释,稍微平静了一点,继续开口问道:“那为何四十年间没有叫蒙古人南下成功,这一次却叫他们攻破了大同?”
“之前有隆庆和议在,和议刚刚结束,尚有效力,等再过几年,土默特部被王崇古引为臂助,成为大明在关外的唯一盟友,土默特部有铁骑数万,足以为大明戍边,所以自那以后十数年,土默特部不断为大明挡灾,大明也与之互市不止。”
“这个朕也知道,三娘子的事情朕知道的很清楚,朕就想知道,十几年了,为何这一次顺义王就背叛大明了!三娘子何在?为何一点消息也没有?”
朱翊钧咄咄逼人的询问。
赵志皋和沈鲤意识到皇帝是做了功课的,对大明周边了解不少,不容易糊弄,当下也不敢妄言,赵志皋便老老实实地讲实话。
“边关军报里只说了扯力克的事情,并未谈及三娘子,所以我等不知道内情,但是土默特之所以叛变,是因为没有粮食吃的原因。”
“大明与土默特互市,怎会没有粮食给他吃?”
“灾荒之年,大明自己也没有粮食吃,关中和山西土地大面积绝收,粮食供应不上,大同太原和宣府三镇都缺粮食,只靠着江南漕运粮支撑一时,如今上一批消耗殆尽,下一批却还没有启程运往边关!”
“混账东西!”
朱翊钧真的恼怒了,一站起来唰地一下将一个茶杯摔得粉碎。
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
碎成渣渣的茶杯横在赵志皋和沈鲤面前,看得两人心惊胆战。
“边关将士连饭都吃不上,还打什么仗!站都站不起来,难怪兵败如山倒!你们这些混账躲在京城里大鱼大肉,却敢叫朕的士兵饥肠辘辘!你们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嫌脑袋待在脖子上太久了不舒坦!”
皇帝真的暴怒了,两人吓得一起再次跪伏于地,赵志皋连忙解释道:“陛下,还记得之前老臣和张位在您面前辩论过的事情吗?老臣主张立刻调漕运粮往大同边关,但是张位横加阻挠,老臣无能,没能压住他。”
朱翊钧猛然想起十几天前张位和赵志皋吵到自己面前的事情,顿时一愣。
当时赵志皋力主将粮食运往边关,而张位力争不可,主张要将这批粮食运到京城外面赈济京畿百姓,理由是京畿百姓一旦因为饥饿而民变,将直接威胁京师,而大同那儿多少还能再撑撑,就等下一批。
当时自己也是考虑到京畿百姓距离京城更近,万一闹事,怕是京城不安全,皇帝颜面尽失,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事情后来居然就给忘了。
可是……
现在回头想想,百姓的威胁怎么比得上蒙古人?百姓闹事调京师禁军管控场面就足够了,还有挽回的余地,大不了全部送到缅甸,可是蒙古人……那是要命的啊!
朱翊钧在心中暗暗谴责自己糊涂的同时,也更加痛恨误导自己的张位。
“张位何在?”
“陛下,老臣要参奏张位一本!”
赵志皋忽然这样说道,把朱翊钧弄愣住了。
“国难当头,你们还要斗?!”
“陛下,老臣已经年老了,时日无多,真心不是为了权位争斗,而正是为了这次的国事!那张位因为看着老臣年老,身居次辅之位的同时也在觊觎首辅之位,一门心思想要做出政绩,得到群臣的支持,也能得到陛下的青睐,便肆意妄为!此番老臣本要户部按照老臣的要求,即刻调拨粮食到大同,不去理睬张位,可是张位从中作梗,愣是要和老臣唱反调。可恨下面官员,看着老臣老迈不堪用,以为张位定然是下一任首辅,来不及的讨好张位,居然对老臣的命令阳奉阴违,视老臣的命令如无物,老臣无能,居然无法为陛下办事,还请陛下斩了老臣,以泄此愤!”
沈鲤一听这话就瞪圆了眼睛,稍微一琢磨,更是惊讶——真看不出来,老赵好狠的心,好刁钻的能耐,这是要致张位于死地啊!
寻常时节皇帝要杀人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眼下不同,蒙古寇边,大同溃败,群臣人人自危。
最大的苦主朱翊钧要杀人,谁也不敢拦,谁也不会拦,不至于连个发泄的窗口都不给,生怕皇帝发飙彻底和群臣闹翻,那就完蛋了。
这时候皇帝要杀谁,群臣只会把他当作替罪羊,期待着皇帝杀了他,大家的日子就好过,即使他是内阁阁臣。
正好,一个萝卜一个坑,死一个,咱们就能再上一个,搞不好即使皇帝不杀,他们也要四下活动,非要干掉一两个阁臣腾出一两个位置不可。
这就叫在危机当中寻找机遇,把不利的局面扭转为利于自己的局面,成熟的政客很善于这样做,这是非常可贵的个人觉悟。
现在赵志皋祭出苦情牌,让原本只打算把张位赶走的朱翊钧更加确定此事张位负主要责任,欺凌年迈首辅,作威作福,肆意指使下官犹如自家家奴,条条都犯皇帝的大忌讳。
更别说张位此前曾经率领群臣逼迫皇帝立太子,又在想要做首辅的时候急于讨好皇帝,脑袋一晕,居然惩治了几个试图骚扰皇帝的言官,两面不讨好,搞得里外不是人。
要不是他没有有力的竞争者,而朝中江西一系的文官都支持他,搞不好还真的没有当首辅的希望。
可是事情就坏在张位太想当首辅太喜欢权力这上面,甚至于他喜欢结党营私,似乎是朝着张居正靠拢,皇帝那么敏感的人,怎么会察觉不出来张位的野心呢?
赵志皋刚才又卖老卖惨,狠狠的推了一把本来已经在悬崖边上的张位,彻底把他打入了无底深渊。
沈鲤悄悄的看了看面色极其不好的朱翊钧。
皇帝年纪还是轻了,没经过官场的磨练,道行浅,一搞就被忽悠的不要不要的,不过赵志皋做的也没错,沈鲤心里面也是觉得张位的确该死,为了他当首辅,他几乎是拿整个山西的百姓来做祭品。
哪个首辅是要靠几百万的百姓来做祭品才能当上的?如果有,大明朝早就完了。
只是如此这般,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着东厂锦衣卫速速拿下张位,将其革职下狱,抄家,所得家产充公,家中男女老幼一并下狱,待日后查明事实之后再做决断!”
盛怒之下的朱翊钧虽然说着“日后查明事实”,但是事实就在赵志皋的口中,就在朱翊钧自己的心中,张位必死无疑。
“赵志皋,朕别的也不说了,张位,朕已经拿下了,蒙古人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别再给朕整些虚的,朕要听切实可行的计划,否则,你就可以回家养老去了!”
朱翊钧盯着赵志皋就像是盯着仇人,把赵志皋给看的浑身不自在。
“陛下,惟今之计,首先要护住根本,万万不能叫北虏破了平型关,需速速派遣大军支援平型关,若是情况不妙,平型关失陷,则无论如何也要力保紫荆关不失!这些北虏的胃口不小,否则将大同劫掠一番就该北返。结果攻雁门关不止,居然还要攻打平型关,走俺答的老路,一看就是欲图不轨,朝着更富庶的京畿一带而来。这些北虏显然事先就有准备,不是仓促之下的南下劫掠,老臣建议,立刻选精兵强将驰援平型关,同时分兵支援雁门关,将此二关保住,则情况尚可控制!”
“精兵强将?朕哪里知道什么兵什么将?把石星叫来!朕要亲自问清楚!”
身边太监立刻冲了出去喊人,朱翊钧则坐在龙椅上心急如焚。
这下子事情可大了,真的大了!
大同八万驻军,居然一触即溃,短短几天之内兵败如山倒,防线如同纸糊,大同既然如此,那山西呢?那宣府呢?那蓟镇呢?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
第四百九十七章 选将
朱翊钧是个没有军权的皇帝,就如同字面意义上的事情,成化以后的明朝皇帝对军队现状基本上是两眼一抹瞎,啥也不懂,军队人数,武器数量,粮食数量,军饷数量,这些关乎帝国命脉的东西,一概不知。
有些皇帝得过且过,有些则不甘心。
比如正德皇帝不甘心被忽悠,瞒着文臣偷偷跑到边关亲自查看实情,然后趁机打了一仗积累了不少威望,之后连续几次打仗,更是趁着宁王造反的时候御驾亲征揽威望,以期彻底掌握军队。
没成想宁王太废,王阳明太猛,没几下就被收拾掉了,正德一看不行——御驾亲征就是为了增加威望掌控军队,增加皇帝和军队的相处时间,让士兵知道皇帝的存在,心向皇帝。
你把人打完了我这样算什么?我御驾亲征不是就成笑话了吗?
所以他才逼着王阳明把宁王放了继续打。
朱翊钧打从登基以来,除了东厂锦衣卫,就没有一支可以掌握的武装力量,连京师的禁卫军都不在他的掌握之下。
历朝历代皇帝都把禁卫军紧紧抓在手里,但是几位明朝皇帝是没有的,他们只有指使太监和特务,也只能指使太监和特务。
边关出了事情,北京城都遭到威胁了,赵志皋说要选取精兵强将驰援平型关和雁门关,此时此刻,朱翊钧对自己的帝国的将军和军队是两眼一抹瞎,什么都不知道。
哪位将军能打?哪支军队善战?哪些军队距离战场近可以紧急调动?
这都是内阁和兵部负责的,他不知道,上一次战争有几年了,那些战争里涌现出的人才调动到了什么地方,他也不是很清楚。
作为皇帝,和军队几乎完全绝缘,这本身就是极其不正常的事情。
除了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之外,历朝历代,也没有哪一代的实权君主对军队如此不了解不熟悉,只能说,表面的实权,实际上的吉祥物。
朱翊钧心里那个憋屈啊!
他知人善任,但是,但是你要让他知道那些人的存在之后才能善用啊!
石星很快就屁颠屁颠的冲过来了,路上看到了沈一贯正在面色凝重的往回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沈一贯没搭理他,他也不想去搭理沈一贯,点了点头就往皇宫赶,赶到皇宫一看赵志皋和沈鲤都跪在地上,就知道皇帝的怒气不小。
这次的情况的确是太不像话了,石星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罪了。
“臣石星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
“行了!这些话就别说了!石星,朕问你,有哪些精兵强将可以调来驰援平型关和雁门关?”
朱翊钧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把石星噎的半死,好容易顺口气,石星脑袋里也是迷迷糊糊的,整理了一下思路,石星连忙开口道:“陛下,距离雁门关和平型关最近的自然是太原镇、榆林镇和宣府镇三镇,应当从此三处调兵驰援雁门关和平型关。”
“此三处可有精兵猛将?北虏十万南下,数日破大同,来势汹汹,朕可不想看到派去的援兵也被打的丢盔弃甲兵败如山倒!”
朱翊钧死死地盯着石星。
石星的心里也犯嘀咕,这九边烂成什么鬼样子,他是比较清楚的。
人家都说了,东李西麻东李西麻,整个九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问题一大堆,也是人所皆知的。
整个九边数千将领里面能打的实在不多,能统兵救急有战略眼光的更少。
这两个人不是说多能打上了榜,而是这两人有战略眼光和统帅能力,不是一般的猛冲猛打的勇将,勇将有不少,但是此时此刻需要的是能统帅的名将。
李如松和麻贵是九边人所皆知的两名名将,但凡是国家有问题,这两个人肯定是万历朝的首选。
其他的……嗯,除了那个妖孽一般横空出世的萧如薰之外,也真的没什么人了,萧如薰在缅甸,远水救不了近火,要不然他真的很想推荐萧如薰去负责,那他才能安心,可现在只有麻贵和李如松好选择。
麻贵被困在大同动弹不得自身难保,李如松在辽东带兵,或许还能调动,但是也有些晚,要是能立刻出动的,京中有名将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北京城里那群被圈养起来的公侯伯哪里能用呢?
那群废物,只能溜溜小鸟斗斗蛐蛐,或者捞捞钱,京营比边军要更烂,就是给他们吃空饷免得他们闹事用的,都不能指望。
倒有些人擅长防守,可以一用,可是眼下可不是自保战,防线已被突破,那是要面对面野战的。
这群已经突破了长城进入到内地的骑兵只能用野战的手段击败他,驱逐他,可是老天爷,那么多年了,大明骑兵有多少次正面野战击退蒙古人的例子?骑兵倒是骑兵,但是不是战斗的骑兵,而是方便更快逃跑的骑兵。
眼下紧急情况,谁又能真正的派上用场呢?除了无法考虑调动的,也只有辽东李如松手下的那支精锐骑兵和他可以调动的女真铁骑可用,其余的调动倒是可以,但是能否战胜就要打个问号了,李如松的骑兵在朝鲜可是立了大功的。
但是目前需要的,是能解近渴的,李如松还不行,等他到战场,最快也要大半个月,这大半个月,难保蒙古人不能攻破紫荆关威胁京师,在李如松的骑兵抵达之前,还需要一个人来撑住大局,至少要保住紫荆关。
那么,也就只有那个人了吧?
有统帅,还要有勇猛的副将,那个人年纪太大了,冲杀的话还要另外选人。
九边倒也不是没有强将可以用,可是有名且强悍武将里,达云在甘肃,杜桐在宁夏,有此二人在,甘肃宁夏可保无虞,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外有个很让石星满意的王保,但是不久之前病死了。
原蓟镇总兵尤继先也很勇猛,但是此刻正在被弹劾调查中,刚刚去职,此时若是立刻启用,怕是不太合适。
遍观九边诸多勇将,真正可堪一用的也只剩下一个柴国柱了,柴国柱正在镇守蓟镇,若是调用的话,蓟镇又该安排何人守卫呢?会不会出事?
但是……算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石星非常严肃的开口道:“惟今之计,陛下,只有下令给宣大总督王世扬,令其统筹全局,调兵遣将指挥战事,之后火速派遣传令兵往辽东,令李如松带精锐骑兵火速来援,最后,请陛下启用李成梁,以蓟镇总兵柴国柱为其副将,令其带兵进驻紫荆关,以防不测!”
第四百九十八章 他终于等到了他渴望的战争了
听了石星的结论,朱翊钧一愣。
柴国柱的名字他知道,是蓟镇的总兵,能战敢战,安排在京师门户蓟镇也算是称职,不过此人战绩不多,多为副将,没有指挥大战役的经验,不足以搭档大任,做副将倒是可以。
至于李成梁……
经验倒是有,资历也足够,战绩也辉煌,但是……不踏实。
朱翊钧打心眼儿里不信任李成梁。
赵志皋和沈鲤也为之一愣,忽然想起了有这么个人。
嘉靖年间和隆庆年间大放异彩的辽东名将,军功封爵,风头一时无两,但是因为贪腐事件和张居正去世,地位受到影响,被剥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