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星可有很多很多事情想要做。
  沈一贯还不知道石星是对他不爽,出于对他的嫉妒才如此力争,自然地,沈鲤也不知道,他和石星素来不对付,正巧这一次没有成为次辅,他非常失落,偏偏自己的意见还被石星大加反驳,顿时就怒火中烧,当场和石星吵了起来。
  “萧镇南是武将!武将授予提督衔独立领军已经是破格了!怎么还能做总督?!这是绝对不符合规矩的!”
  沈鲤就是咬死了这个规矩不答应。
  “规矩?这算个什么规矩!萧镇南之武略人所共见!你们挥霍的那些银子有一半都是萧镇南从日本一刀一刀拼回来的!饮水还要思源!花银子不见你们守规矩,到这个时候却守规矩了,沈阁老,你可真是遵守规矩啊!”
  石星阴阳怪气的看着沈鲤,沈鲤顿时脸一黑,一拍桌子就站起来大怒道:“石部堂!你这是以下犯上!简直是放肆!”
  石星毫不畏惧的怒喝道:“以下犯上?哼!为国为民,我石星就算不要这个脑袋也要说!如今的紧急情况下,除了萧镇南无人可以收拾山西残局!难道还要等北虏继续在山西肆虐造成更大的损失你沈阁老才后知后觉吗?眼下山西是什么情况你真的不知道吗?!”
  沈鲤被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窍,刚要开口怒骂,杨俊民就站起来发言了。
  “我支持石部堂的意见,事急从权,现在不是讨论规矩的时候,我建议授萧镇南总督之职,接替王世扬,全权负责山西大同战事,尽快解决山西危局,再这样下去,事情会一发不可收拾,山西大同的损失会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国库的承受能力是真的有限。”
  杨俊民的发言有点出乎意料,但是细细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山西,那可是人家的老巢,人家的基业!
  现在杨俊民和石星的目的是一样,那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就果断摒弃前嫌携手共进,一起对沈鲤施压。
  这下子沈鲤是给气坏了。


第五百八十五章 弄死他们
  石星和杨俊民练手对沈鲤施压,若放在之前,沈鲤还有做次辅甚至是首辅的可能,那样的话无论是石星还是杨俊民都不敢找他麻烦,但是现在沈一贯成为了次辅,沈鲤被压制了,甚至可以说,沈鲤在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当中落败了。
  皇帝不喜欢沈鲤!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恐怕沈鲤自己都已经察觉出来了一些事情,所以说话的时候也是底气不足,否则沈鲤这个时候早就要采取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了,不过他没有。
  沈一贯作为次辅,并且会在赵志皋退位之后成为首辅,那个时候沈一贯的权威才是最高的,而沈鲤一贯和沈一贯不对付,杨俊民和石星怒怼沈鲤是沈一贯愿意看到的事情。
  赵志皋还像个大佛一样闭目养神一言不发,似乎完全没有帮沈鲤渡过难关的想法和行动,沈鲤没有赵志皋的支持自然无法做些什么,然而就算有了赵志皋的支持,赵志皋这种好好先生软柿子也没有任何作用。
  沈鲤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状态。
  石星为了自己的前途怼他,杨俊民为了切身的利益怼他,沈一贯是作为自己的立场而笑看他被怼,最高决策集团当中的九个人已经有三个站在他的对立面上,三分之一的力量都在反对他。
  兵部和户部的力量还都不小。
  紧接着,让沈鲤没有想到的是刑部尚书宋应昌居然也站出来支持了这个意见。
  “眼下战事紧迫,仆以为,并不是商讨规矩的时候,萧镇南是百战名将,现在的大明朝最有名的战将,战绩辉煌,若是连他都不能解决的战事,咱们争论出一个人选去解决也是难。更何况就算我们立刻选出人选今日出发,日夜兼程,最快也要七日才能赶到战场北虏骑兵速度极快,现在萧镇南正在代理总督之职,怕是七日之后问题就已经解决了,而不解决的话,七日之后新上任的总督还要重新着手熟悉战况。因此,仆以为,事急从权,山西大同局势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若是继续乱下去,咱们可就真没有银子去恢复山西民生了,到时候,难不成要将整个山西的流民都一起送到缅甸去吗?”
  宋应昌的声音不大,语气也很温和,但是句句都在理,大佬们就算心里面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对于宋应昌的考量也是赞同的。
  倒是沈一贯看了看宋应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考量。
  三年前的朝鲜之役,宋应昌可就是在萧如薰的大活跃之下躺赢,白白得到了大笔功劳从而跻身六部尚书之一,至今地位稳固,貌似并没有更往上一步的想法,只是如今这样的态势,连石星都在往上蹦,更何况宋应昌呢?
  这里头的意思倒是深远。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石星和宋应昌都不是翰林出身,照理来说是没有进入内阁的资格的,所以走到尚书的位置上就是最高峰了。
  他们的背后基本上没什么强有力的利益集团会推波助澜,利益集团的眼光都在那些有翰林背景的高官身上。
  只有进入内阁,才有操纵天下权柄的机会,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无法进入内阁的尚书就难以得到真正有实力的利益集团的眷顾了,这样一比起来,宋应昌的处境比石星还要落魄。
  这两个人……
  可以利用。
  沈一贯心思深沉,瞬间想到了一些值得高兴的事情。
  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三人都持支持的态度,六部的二分之一已经和沈鲤站在了对立面上,沈鲤焦急之下,吏部尚书蔡国珍居然也提出了支持的意见。
  “宋部堂的意见是很中肯的,我以为宋部堂所说的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式了,如今不是讨论该不该遵守规矩的时候,而是实际情况已经是我们所难以承受的了,就算是如今立刻解决问题,大同和山西的损失也是难以解除的。”
  沈鲤深吸了一口气,不打算继续问下去了,余继登和徐作明显不打算支持他,只是一直默不作声而已,他打算直接向沈一贯摊牌。
  很明显,在场的诸位都将沈一贯视为内阁的控制者,大明帝国的主宰者!
  “次辅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面对沈鲤的摊牌,沈一贯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因为他忽然从绝境之中发现了一线生机。
  皇帝要他主持兵灾之后的重建和赈灾人物,这就是在要他和群臣划清分界线,然后一起面对文官们的口水攻势,给皇帝挡子弹,沈一贯不傻,之前王锡爵之所以退位那么快,也有三王并立事件里面给皇帝出谋划策的减分项的因素在。
  而他虽然渴求大明首辅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是却也爱惜自己的羽毛,知道自己如果学习王锡爵,就只能回家种地了,没有别的路可走了,那些该死的言官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大明朝被言官喷倒的人还少吗?
  他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就是在自绝于天下。
  不过现在就不太一样了,因为太原失守了!
  城内富户全部被杀了啊!
  看看杨俊民惨白的脸色和不安的情绪显露,沈一贯意识到了——晋商要完蛋了!
  天下商帮苦晋商久矣!
  这些借助开中法和边关地利大肆发展起来的晋商在全国各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侵蚀本土商帮的实力,若不是各地商帮先后觉醒团结一心对抗晋商,那大家还真要给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给全部吃掉了。
  之前大同被破还好,眼下太原都被破了,沈一贯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不是太原百姓的安危,而是那些晋商大户被杀光的事实,这些家伙无论是内斗也好被坑了也罢,现在事情都闹大了,官方全面介入,他们还想独善其身吗?
  不可能的!
  江西派山东派江浙派辽东派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他们一定会群起而攻,势要将晋商置于死地不可!大家一定会蜂拥而上争夺利益,将晋商彻底撕碎,杀一批人关一批人流放一批人,给他们扣一个通虏的大帽子,弄死他们!


第五百八十六章 掌舵者
  晋商的财富有多少?
  数不清,完全数不清。
  在沈一贯看来,应该就是随随便便抠一点出来就能解决山西和大同的重建赈灾的程度。
  整个赈灾重建的过程只要从国库走个过场就可以了,剩下的还是大家的,这么一大团子利益吃下肚,大家还不要撑坏了?
  哈哈哈哈!真是愉快啊!
  一念至此,再看着沈鲤铁青的脸色,沈一贯的心情就像是乘着风一般起飞了。
  沈鲤曾经是朱翊钧的老师之一,给朱翊钧讲课讲得很好,朱翊钧早年很喜欢这个老师,沈鲤也曾为了朱翊钧和张居正斗过,不过失败了就是。
  张居正死了以后,皇帝亲政,沈鲤曾有过一段辉煌日子,但是伴随着皇帝和群臣之间矛盾的增加,沈鲤却站在了朱翊钧的对立面上,逐渐被朱翊钧厌恶。
  沈一贯就开心了。
  你是皇帝昔日的老师又如何?谁让你不知好歹的争什么国本?皇帝对你那么好你却死硬的撑着要什么面子,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你以为你是谁?不照样要被嫌弃?哈哈哈哈哈!
  他是最烦沈鲤的,这个端着架子自认帝师瞧不起他的家伙,是帝师又如何?皇帝给的好处你收下便是,你偏要和群臣搅和在一起,要什么虚名,本该背靠皇帝和群臣作斗争不惧一切打击,结果现在却和皇帝站在对立面上。
  这不是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吗?
  这下好了,翻车了不是?
  沈一贯心里是满满的幸灾乐祸。
  “沈阁老这话说的,老夫能有什么意见呢?不过是从善如流罢了,眼下山西大同局势紧张,王世扬失职,萧镇南临危接任,做的不是很好吗?大明不是前宋,难道还要以阵图约束武将?不过是事急从权,事毕即撤,无伤大雅。”
  沈一贯的话给这次的会议定下了完整的结论,沈鲤的心底里是满满的无从消解的悲哀。
  内阁,现在完全在沈一贯的掌握之中了,沈一贯直接跳过了赵志皋,直接成为了事实上的首辅,大明朝现在已经轮到沈一贯来当掌舵者了,而他,是一个政治斗争当中的失败者,现在或许还不算,但是很快就是了。
  因为已经没有人支持他了。
  赵大佛爷看着大家基本上商量完了,局面已经确定了,于是不失时机的站出来彰显了一把自己的存在感。
  “既然商定了,那就拟一道旨意,给陛下递上去,让陛下处置吧!咱们这儿也快些准备着山西大同赈灾的事情,这些就都拜托给次辅了。”
  沈一贯连忙站起身子对赵志皋鞠了一躬。
  “是!”
  赵阁老实在是一个难得的软柿子,不论大小官员,只要从他身边经过,基本上都忍不住的会伸手捏一把,但是只有沈一贯从来不曾对赵志皋不尊敬,沈一贯很尊敬赵志皋,对所有人都很客气。
  或许正是如此,让赵志皋看出了沈一贯心底里潜藏着的野兽。
  那张牙舞爪伺机挣脱锁链的野兽。
  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清楚这头野兽,以至于让这头野兽在不久的将来窜了出来,给大明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祸。
  赵志皋是唯一看出来的并且尽力去阻止的,但是他太老了,太软弱了,也太容易灰心丧气了。
  现在的赵志皋已经彻底的自暴自弃,也不管不顾了,只要自己能安然死去,那就是功德圆满了。
  就这样,在个人心怀个人的鬼胎的情况之下,大家达成了协定,铺平了萧如薰通过总督这个看似不可逾越的天堑的道路。
  这道内阁的票拟送到朱翊钧的手上的时候,朱翊钧正在对骆思恭进行严肃的思想再教育。
  “朕不杀你,不是因为朕宽宏大度,而是朕怜悯你曾经为朕做过的事情,念在你有功,朕可以饶了你这一回,但是不会再有下次。”
  朱翊钧很严肃的告诫着骆思恭,而骆思恭也有理由相信皇帝并不是不想杀自己,而是杀了比不杀更难以应付局面,所以才留下自己,因为自己还有用,皇帝还有需要用自己的地方所以皇帝才会留下自己一条命。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自己这条命根本留不住。
  “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臣必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这话说的连骆思恭自己都不相信,就更不要说朱翊钧了,朱翊钧在心中忍不住的冷笑,对骆思恭的这番话是根本不予相信的。
  “这些话朕记住了,但愿你也能记住!朕交给你一个事情,你要认真去做。”
  骆思恭连忙点头:“臣必将完成陛下交付的任务!”
  “对山西晋商的藏粮洞,你知道多少?”
  骆思恭咽了口唾沫,默默地算了算。
  “十之七八。”
  朱翊钧点了点头。
  “派出你手下最精干的队伍,带着你所知道的消息,去山西交给萧季馨,之后让你手下的人听从萧季馨的安排,给朕把那些粮洞一锅端了,所得粮食交给萧季馨安排,明白了吗?”
  骆思恭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到底也没说出口。
  因为他也反应过来了,皇帝之所以如此坚决,甚至是有点铁血的味道,是因为山西商人在这场战争之中损失惨重,实力大损,各方各派势力大概都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并且对山西开始起小心思了!
  估计这会,山西晋商势力不保。
  这样也好,至少自己手下这些年来不明不白的死在山西的那些兄弟们也好安心闭上眼睛了。
  他奶奶的!自建国以来就威风八面百官惊惧的锦衣卫居然也能落到如此地步,小弟被人杀了都无法站出来主持公道,伴随着皇权的衰微而愈加衰微的锦衣卫似乎也走到了一个死胡同里面。
  如今,未尝就不是锦衣卫重振声威的好时机。
  而就在此时,内阁的票拟送到了朱翊钧的案头,朱翊钧打开来一看。
  “让萧季馨做总督?”
  朱翊钧惊呼一声,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是由内阁那帮子文官主动提出的,他还以为自己需要和他们做一番斗争才能敲定此事,结果刚想睡觉就有人递上了枕头,这事情还真是有趣。


第五百八十七章 想要腾飞的心
  朱翊钧正在想方设法的给萧如薰提供帮助,让他在声威上更上一层楼,积累在各地军中的威望,好在必要的时候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用,眼下正是想瞌睡找枕头的时候,内阁就把枕头递过来了。
  沈一贯这个人看起来还真有几把刷子,那么快就把沈鲤给压制住了。
  对于沈鲤,朱翊钧的情感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这是当初教导自己读书的老师,只是后来却越来越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上,背靠群臣和自己作对,倚老卖老,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心理。
  这样的人,不要也罢!
  于是朱翊钧便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一边派锦衣卫去山西协助萧如薰抄家,一边让王德挑选内宫当中聪明机灵对皇帝忠诚的太监准备启程去山西开矿抢占先机,另一边给内阁请让萧如薰担任四边总督的奏折批红,然后又下了一道旨意给内阁首辅赵志皋和次辅沈一贯。
  这道旨意是皇帝考虑到赵志皋年老,精力不济,所以决定增补内阁阁员来帮助赵志皋和沈一贯处理内阁阁物。
  朱翊钧可没有什么好心思,这个关口让内阁增补阁员,目的就是要让朝廷上的各大派系开始狗咬狗你争我抢,等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之后,就是自己达成目的的时候。
  到时候,免不得需要用中旨让某些人入阁,增加给自己挡枪子的人数,把水搅浑。
  如此一来,自己真正的目的就会被隐藏在政治斗争当中,群臣忙着争权夺利,谁还有心思考虑皇帝的意思?等皇帝的意思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已经晚了。
  朱翊钧怀着满满的恶意亲笔书写了那道让内阁增补阁员的手谕,让太监送去内阁给赵志皋和沈一贯。
  于是,在内阁聚集了大多数大佬的前提之下,太监宣读了皇帝的圣旨。
  其一,允许内阁之请求,破例提拔镇南候萧如薰为四边总督,接替王世扬的职务肃清山西大同北虏,尽快平定战事,王世扬本人革职,着锦衣卫捉拿回京师,下诏狱,等待审讯定罪。
  这道奏折被批红了,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萧如薰上位,成为土木堡事变之后、巡抚制度和文官领兵制度确立以来第一个以纯粹武将身份得到总督之位的武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创造了历史,并且是由朝廷里的文官大佬们所认可的唯一一人。
  这个历史意义可一点儿都不小,现在在大家看来只是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确确实实是土木堡事变以后武将所达到的最高位置,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实现的,萧如薰这位大明万历第一名将似乎也在更加努力地创造辉煌。
  这般的辉煌在眼下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一个普遍低迷的情况之下突然的个例,但是任何偶然都有其必然性,这也是必然。
  只是目前,大佬们根本不会在意这件事情,尽管这件事情队伍将群体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国家大事,这些文官大佬怎么会在意一个武将呢?
  眼下大家更在意的是王世扬的问题,这个被大家给予厚望的四边总督犯下大错,致使太原失守,战局崩坏,以至于朝廷需要破例让一个武将担任总督去挽回战局,这个罪责可一点都不小,照常理来说,这人也是命不久矣,只是这下诏狱……
  内阁的意见是由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三堂会审,一起定下一个公允的罪名再论处置,而皇帝直接要把他投入诏狱,这是为何?诏狱等于是皇帝特别为高级官员犯罪准备的特别审讯场所,归锦衣卫管理,那里面就是人间地狱,凶名赫赫。
  王世扬所犯的错误已经可以让皇帝大动肝火到这种地步了吗?
  群臣惴惴不安,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接下来皇帝的旨意就让群臣的呼吸猛然间急促起来。
  皇帝诏令——首辅年老,内阁辅臣事务繁忙,朕怜惜辅臣之劳累,故允内阁增补阁员三人,着内阁与群臣议论,商讨出一份合格的名单交给皇帝选拔,皇帝会酌情选用。
  群臣猛然瞪圆了眼睛,然后整个内阁大堂内的氛围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各自已经有了各自的计量。
  比如石星的呼吸就忽然急促起来,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展现一下自己表现一下自己,那么可能自己以后都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遇了,毕竟自己的年龄也不算小了,而且劣势还那么明显。
  宋应昌眉头一皱,心脏忽然的剧烈跳动起来,良久方才平缓。
  他也感觉到了机遇,感觉到了机会正在向他招手,数年等待数年蛰伏,必然是要有所回报的,至于这个回报到底该如何操作,老宋表示还需要斟酌。
  他的劣势和石星一样明显。
  要说这一次提拔内阁阁员,那么头号种子选手肯定非署理礼部尚书余继登不可,余继登是翰林出身,首先附和明代英宗之后逐渐形成的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这样的潜规则,而且他还是礼部尚书。
  明朝的官场一般把翰林院的成员们称之为储相,因为能当内阁阁臣的只有翰林出身的人,因此翰林官特别清贵。
  而翰林官基本上都要在翰林院喝茶好几年,甚至十好几年,把大好青春都给浪费掉之后,性子稳了,出翰林院了,就可以一飞冲天了。
  翰林院出身的人升官可快着,而且最有希望进入内阁的那个人一定做过礼部尚书,朝廷一般要提拔某个人进入内阁,就会让他做礼部尚书,提前熟悉一下国家的礼法规矩,然后再进入内阁,因此比起翰林官,礼部尚书才是真正的储相。
  自然,非礼部尚书而入内阁的官儿也不少,甚至非翰林入内阁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张璁,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嘉靖帝,不是每个官员都能撞上大礼议还能顶着非议支持嘉靖帝,所以他们自然没有张璁老先生的奇遇。
  但是不得不说,当今皇帝万历帝的性子和他爷爷还真像,都不好忽悠,也就是手段差了一点儿,否则大明免不得又要出现一个严嵩。
  纵使如此,也掩盖不住一颗想要腾飞的心。


第五百八十八章 沈一贯的邀请
  石星和宋应昌都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更不要说余继登了。
  他才是正牌的储相,虽然是署理的,但是总比其他人要更加接近一些,也更加名正言顺一些,他有理由相信,等群臣确定好了推荐人名单的时候,他一定排在第一位。
  为此他决定立刻回去发动自己的势力帮助自己造势,这个势一旦造成了,事情也就十拿九稳了。
  沈一贯一直没有动静,等着太监宣读完皇帝的诏书,赵志皋接过了诏书,大家相继谈论过之后要做的事情,就相互告辞准备回去搞事情了,这一次他们要搞个大新闻才可以。
  沈一贯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吃了一盏茶,弄些糕点果腹,然后想了一些事情,就命自己的心腹给石星还有宋应昌送书信,请这两人下值之后到自己家里小叙一下,用意十分明显。
  而石星和宋应昌都是官场老鸟,对于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