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李成梁近日在朝中上下不断打点活动,似乎铁了心要把李如松送到朝鲜战场,为此不惜厚金赠与兵部的几个官员,让他们帮忙说话。”
  朱翊钧冷哼了一声。
  “哼!他刚刚给扳倒,辽东群龙无首,被郝杰宋应昌折腾的够呛,朝中朝外一起给他压力,他当然要打一场翻身仗!他打不了,就让他的儿子去打,要是他儿子也打不了,他李家在辽东的根基可就要动摇了,李成梁怎么肯?”
  “那陛下,需要臣做些什么?”
  “盯好李家,把和李成梁有来往的大臣给朕写一个名单呈上来。”
  骆思恭点头应诺:“臣遵旨!”
  骆思恭走后,朱翊钧盘算了一下各地驻军赶路需要的时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唤过了身边的张诚:“张诚,拟旨下发内阁及六部。”
  无数人都想趁着这一次的战争得到好处,而朱翊钧自然也不例外,他要利用这次战争扶持属于自己的亲信势力,在军队中掌握话语权,也增强自己的实际权力,更加剧烈的收权行动正在他的胸中酝酿着。
  那些打着祖制的旗号从大明历代皇帝手中窃取权力和钱财之人,他会一个不拉的全部收拾掉!张居正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你们……可真的别以为朕是一个糊涂蛋。
  历史从这里开始发生了剧变。
  万历二十年九月初三,朝堂上主战派的势力彻底压倒了主和派的实力,万历皇帝朱翊钧往内阁和六部下达了正式诏书,明确了自己的意见。
  日本入侵朝鲜,实为图我大明,保朝鲜实为保中国,日人挑衅大明国威,朕断断不能忍,着内阁和六部拟定宣战诏书,告知朝鲜大明即将派兵入朝作战,令其备好大军所用粮草、豆料。
  按照之前的套路,兵部尚书石星立刻回应了诏书,向万历皇帝上奏了早就研究好的兵部“对应策略”及用兵人数和指挥阶层人选。
  其中有备倭总经略宋应昌,以兵部右侍郎衔挂“经略蓟辽山东保定等处防海御倭军务”,位同总督,是此次入朝作战的主帅。
  以宁夏总兵官、平虏伯萧如薰为“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为此次东征朝鲜之主将,萧如薰还趁机召集了自己在宁夏的一批旧部,赵虎、王辉和陈燮三人榜上有名。
  以兵部员外郎刘黄裳与兵部职方主事袁黄为军中赞画,辅佐主帅宋应昌。
  以宁夏火器营五千、宣大弓弩手一万、山东枪兵一万、浙兵炮手五千、浙兵刀盾手一万共计四万余兵马组成东征朝鲜之军,各自限定日期于边境镇江堡集结待命,着工部发军械、鸟铳、火药于辽东镇江堡备用——朱翊钧点名兵部工部尚书亲自督造鸟铳,若前线传回鸟铳不可用、炸膛的消息,首先问责尚书!
  另有五军三营参将刘綎上书以四川兵五千请战,皇帝赞许之,有山西总兵李如松以辽东骑兵五千请战,皇帝以为不可,令辽东所部兵马严守驻地,以防蒙古各部趁辽东空虚偷袭辽东,另下令征召建州卫女真部首领佟奴儿哈赤以辽东副总兵之职集结女真骑兵五千备战待命,大胜之后许其龙虎将军职衔。
  李如松闻讯大惊,再三上书泣血请战,请为平壤一千忠魂复仇雪恨,帝许其忠勇,遂允李如松以总兵之职领佟奴儿哈赤所部骑兵五千入朝配合作战。
  诏书下达朝鲜,朝鲜大惊,忙遣使者请求大明不可使女真骑兵入境作战,为帝所拒,帝深责之,朝鲜王臣惴惴不敢言。
  大明天军再次入朝,遂不可逆转。


第二卷 帝国荣耀


第七十四章 大明劫
  女真骑兵入朝是萧如薰的手笔,他一力促成之事。
  那天去兵部问话以后,石星又召见了萧如薰两次,与萧如薰就朝鲜战况展开了深入交流,然后对大明出兵方略进行交流,经过商量,萧如薰提出以建州女真所部骑兵代替辽东骑兵出战朝鲜的建议,认为建奴毕竟不是汉人,非我族类,再怎么说也不能相信,不管他们有什么打算,消耗女真人的兵力总对我大明有利。
  石星深以为然,然后又问如果女真人暗藏诡计又当如何?
  萧如薰说,可以李如松为女真骑兵主将,以李如松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就算有什么鬼主意,也会被李如松给压制住,乖乖为大明流血牺牲,利用日本人的军力狠狠的削弱他们的实力,女真人近来有些崛起的势头,朝廷不可不防。
  这句话让石星下定主意,日后朝鲜请求不让女真人入境作战的消息传来之后,石星严辞拒绝,上书皇帝讲明利害,朱翊钧便下旨斥责了朝鲜王臣。
  出兵朝鲜已成定局,无论朝臣里还有多少认为此次战事兴起导致国本之争继续延续,都无法阻挡大明的脚步,这尊庞大的战争机器轰隆隆的转动起来,一时间传令兵四出,征兵之地一片忙碌之景,大量士卒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开赴战争之地。
  朱翊钧下令东征主将萧如薰尽快赶赴朝鲜与经略宋应昌还有朝鲜王臣会面,商讨战机,不要耽误了时辰。
  东征军主将萧如薰俨然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人物,因为这一次,皇帝给他的头衔里加上了“提督”二字,他的官名全称是“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而大明从洪武永乐以后就是不给武官加提督衔的。
  他是武将衰落以后头一个得享这种殊荣的,这位平定宁夏之乱的首功之臣,现在又要奔赴朝鲜去和嚣张不可一世的恶邻日本作战,人们对这位年轻的主将充满了好奇之心。
  不过再好奇也来不及观摩偶像了,萧如薰接到皇帝的命令之后,匆匆准备了一天,就启程上路了。
  促使他如此干脆的离开京师的原因固然有初次担任主将的激动,然而其中更有自己即将有后代,而且希望可以赶上孩子出生之前结束战争归来的想法——没错,三个月的辛勤耕耘,杨彩云在八月初被查出怀有一个月的身孕。
  萧如薰的造人计划大成功,当时萧如薰高兴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老爹跑到去世的母亲坟前哭了好久,然后还写信给三个哥哥,严厉斥责他们居然生孩子比弟弟还要晚,简直是不孝云云。
  也正是这个原因,萧如薰接到召令之后二话不说就打包走人,临走前许诺,一定要在孩子出生之前赶回来,按照常规推算,这个孩子是在七月初怀上的,那么最迟到万历二十一年的四月就要诞生了,这一仗虽说不是很难打,但是萧如薰想要做的事情还真不是一般的多。
  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李如松在得到出战资格之后几乎是立刻就奔赴了辽东,据他分析应该是去自己的发小努尔哈赤那里调兵遣将去了,萧如薰也决定尽快奔赴辽东辽阳,和经略宋应昌打个照面。
  这场战争名义上宋应昌是主帅,但是因为自己是个有爵位在身的武将,所以只要强硬一点,相当程度上会有战争的指挥权和自主权,就好象原先的李如松一般。
  据他了解,宋应昌不是个软弱的主和派,而是个同样强硬的主战派,萧如薰不介意对他客气一点,只要他别抱着鄙视武将的传统眼光,如果当真是那样,萧如薰也不会害怕和他对着干,拥有爵位的萧如薰现在并不害怕和文官捉对厮杀。
  他的战略意图,是要把这批大约二十万的日本士兵和青壮完全留在朝鲜,因为从现在的状态看,他要是提出渡海彻底消灭日本是不现实的,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消灭日本的有生力量,让它自己乱起来,最差也要让它二十年之内喘不过气,这样,才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明缅战场上开疆拓土。
  一路奔赴辽东的路上,萧如薰就不断的和沿途的驿站人员打交道,询问当地的气候状况,这些久居当地的本地人就纷纷表示说,最近几年感觉是越来越冷了,往年开春早得很,入冬也挺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冬天来得早,春天来得晚,而且还格外冷,就像现在这个九月天,记得往年都还有点热,今年却已经有丝丝凉意了。
  不过他们都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辽东之地一向苦寒,人口也少,种地都是一年一熟,只要六七个月不是冬天,辽东都能活人。
  辽东是不怕啊,肥沃的黑土地自然能养活这少数的人口,可是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大部分作物还是一年一熟,少有一年两熟,全靠这些维持生死线的粮食产量支撑,小冰河期正在急速逼近,若是放任不管,再过最多二十年,恐怖的严寒就要降临在这片土地上,中原之地粮食产量锐减,甚至绝收,那大明依然逃不出那注定的劫数。
  到那时,大明劫,在劫难逃。
  不知道现在中华大地上是否有土豆的存在呢?
  萧如薰加快了奔赴辽阳的速度。
  九月初十,萧如薰日夜兼程赶赴到了辽阳,路上遇到了几拨来询问萧如薰日程的传令兵,打的是宋应昌的旗号,宋应昌催促萧如薰加快行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入辽阳,萧如薰便飞马赶赴经略府拜见宋应昌,到达之前,萧如薰都做好准备了,如果宋应昌要自己按照那种所谓的规矩拜见的话,他肯定直接闯进去不给他好脸色看,就像李如松一般,按照规定,萧如薰拜见宋应昌的话应该先穿戴好盔甲,在门庭处叩个头,然后出门换身衣服再说话。
  这不是糟践人吗?都封了爵了你还这样折腾人,简直是羞辱,所以萧如薰绝对不会接受,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经略府的门口居然有一个勾着身子的老仆正在等候他,看到一位将军飞马赶来,就连忙上前拜见:“将军可是萧平虏?”
  萧如薰下马,把马鞭丢给了亲兵,回答道:“正是。”
  “那太好了!”老仆再拜,开口道:“我家经略公等您很久了。”
  萧如薰奇怪道:“经略公等我很久了?怎么说?”
  “先请吧。”老仆引着萧如薰进入了府内:“我家老爷病了。”
  “病了?”


第七十五章 恩重如山
  听闻宋应昌生病的消息,萧如薰一愣,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战当前,主帅病倒,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弄不好还要出乱子,难怪宋应昌希望自己早点来,看来是想把军务托付给自己代为主持,而不是存着要打杀威棒的心思,这样一想,萧如薰的心里舒服了许多。
  老仆把萧如薰引到了一间屋子前,敲了敲房门,然后推门而入,一股浓浓的药味传来,萧如薰不免有些皱眉,一眼望去,看到了一个盖着被子躺在床上的面色苍白的老人——宋应昌今年应该五十六岁了,放到现代是高级官员雄心勃勃继续拼几年的岁数,而放到大明是不折不扣的老朽了。
  “老爷,萧平虏到了。”
  老仆在床铺前轻声唤醒了宋应昌。
  “扶我起来。”
  沙哑的声音传来,萧如薰意识到宋应昌的身体条件的确不太好。
  不一时,宋应昌已经半靠在了床铺上,萧如薰上前一步,抱拳行了个军礼:“属下备倭总兵官萧如薰拜见经略公。”
  “萧平虏无需多礼,坐吧!”
  宋应昌微微笑了笑,请萧如薰坐下,带萧如薰坐下,宋应昌掩口咳了几声,这才缓缓开口:“叫萧平虏见笑了,老夫这身子不争气,居然患了水土不服之症,虽没什么大碍,但是头疼脑热的也实在是难受,上了年纪以后身子大不如前,恢复起来实在太慢,无法处理军务,唯恐耽误了大事,这才急急忙忙的让萧平虏尽快赶来为老夫分担一二。”
  萧如薰忙开口道:“经略公谬赞了,属下怎可担负如此重任?”
  “你当然可以。”宋应昌忽然来了这样一句,把萧如薰说的有些愣神,宋应昌见状微微一笑,从枕头底下抽出了一封信递给了萧如薰:“叶公就是这样说的,老夫还从未见过叶公如此推崇一个人,不惜以自己的名节担保你的能耐,你又如何不能呢?”
  “叶公?”
  萧如薰一愣,接过这封信,抽出来一看,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弥漫在心中。
  叶梦熊推测自己有极大的可能性成为此次的东征主将,所以提前写了封信给自己的老相识宋应昌,以自己的名节担保萧如薰的军略政略民略都是上上之选,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难得人才,恳请宋应昌不要为难和束缚他的手脚,让他尽力施为,必可挽回大局,赢得胜利。
  看完信件,萧如薰久久不能言,心中充满了对那位老人的感激之情。
  “叶公大恩,不知何时才能得报啊!”
  宋应昌笑道:“叶公为人一心为国,若非于国有益,他绝不会以自己的名节担保你,所以,萧季馨,打赢此战,是你对叶公最好的报答。”
  萧如薰站起身子,恭敬的行了一礼:“属下必竭尽全力以报叶公宋公大恩!”
  “如此,甚好。”宋应昌对身边的老仆示意了一下,老仆便端来了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经略的大印,宋应昌严肃地说道:“老夫身体不济,无法处置公务,即日起,由提督备倭总兵官萧如薰代替老夫处理一应公务,直至老夫病愈恢复为止。”
  萧如薰接过了大印,再次行礼:“属下遵命。”
  宋应昌轻轻松了口气,开口道:“这样,老夫也就放心了,不瞒季馨,老夫这些日子在辽阳也做了不少准备,和朝鲜王的一些大臣打过交道,对这里的事情也比较了解,能告诫季馨的就是,万万不能对朝鲜君臣期待过高,否则,必将误了大事。”
  萧如薰点头道:“连自己的国家都守不住,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呢?宋公,不知辽东是否有足够的军粮备用呢?”
  “哦?季馨不打算让朝鲜人出军粮吗?”
  宋应昌眯起了眼睛。
  “哼!三都俱失,八道尽毁,他们还有多少粮食可以提供给大明呢?不仅粮食方面我们需要留一手做点准备,各种军械物资,包括军务联络,包括驿站专递的信息,包括进军道路,全部都要重新考察,重新处理,朝鲜人提供的情报基本上不能相信,甚至连朝鲜的臣子里说不准都有日寇的奸细,我军的军事情报也绝对不能向他们透露太多。”
  宋应昌微微笑了笑:“不瞒季馨,这段时日老夫在辽阳也算是窥得一二玄机,朝鲜人如此希望我等快速入朝作战,却根本不提准备多少粮草之事,那是没安好心,若是被他们诓骗了把这四万多兵马带到朝鲜去,怕是还没开战就要被饿死了,老夫已经筹措了八万石粮食,够大军一两月之用,全部囤积在辽阳,正打算逐步运往边境,季馨以为如何?”
  萧如薰点头笑道:“属下以为应当尽全力将粮草快速运抵朝鲜义州,在大军抵达齐备之前,务必将粮草全部运往义州待用,决不能对朝鲜的保证有一丝一毫的信任,自己的粮草还是得我们自己解决,一二月的粮草足够属下歼灭一股日寇,收复一些地区,到时候直接夺走日寇的粮草自用就可以。而且,宋公,属下以为,运送粮草军械这些事情也不能完全指望朝鲜人,朝鲜遭逢大败,人心惶惶,管理极度紊乱,各项物资极其缺乏,一两千人还好,四万大军所需要的东西,以目前的朝鲜来说,需要半个国家才能供给,而朝鲜王掌握的土地不过西北一隅,如何能承担如此繁重的任务?决不能指望他们战时征伐民夫来搬运,而要在战前,就让朝鲜军来搬运,我们还得准备相当一部分的运具,安排朝鲜军提前将粮草和部分军械运往大军沿途的一些兵站储存起来,另外责成朝鲜方彻底理清军队沿途驿站,保证前方和后方战况信息的及时传递,这样才能保证开战以后不出乱子。”
  宋应昌皱眉细细思量一番,不住地点头:“季馨果然有军略,老夫未曾想到这一点,想来也是,朝鲜国土俱失,整个行政管理已经完全紊乱,根本不能有效支持前方战斗,要真是打起来,怕是军队抵达以后物资还堵在路上……事不宜迟,季馨速速安排,老夫这里自会静养身体,季馨不必担忧。”
  萧如薰点了点头:“属下必竭尽全力!”


第七十六章 隐藏于历史之中的细节
  从经略府邸出来,萧如薰就去往了辽东都司办公处,和一些官员认识了一下,交接了一些工作之后,就开始在整个辽阳巡视,看看已经有多少物资抵达,是否合格,够多长时间的用度,等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四万明军的补给消耗,便是一个极其可怕数字,一名明军士兵一天要消耗一升五合的粮食,一匹战马要消耗豆料三升,宁夏兵、浙兵、山东兵、宣大兵,明军总兵力四万八千余人,预计战马最少七千匹,合计一天要消耗大概七百二十石粮食和二百石豆料,如果要支撑两个月作战,便要粮食四万三千两百石,马豆一万两千多石。
  朝鲜人的存粮和马豆的数量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现在想必倾尽他们的全力也不过支持明军三个月的消耗而已。
  所以之前宋应昌下令明军集结在本国国境内,不要去朝鲜境内消耗他们为数不多的存粮,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先做好,他会亲自抵达朝鲜义州,面对面和朝鲜军臣商议这些问题,然后把明军的军粮全部带到朝鲜去,首先就开始安排军粮的储存,早一步让朝鲜人开始动起来,在明军集结完毕之前,要先把粮食的问题搞定。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粮草跟不上,那是致命的。
  七天以后,萧如薰差不多已经理清了整个辽阳的脉络,下达了将所有军械物资全部运向镇江堡的指令之后,归还了经略大印,向宋应昌告辞,先行前往朝鲜义州。
  他已经感受到了,一批辽东出身的文官和将军对他的不友善,以及他去查银库里皇帝预先拨付的二十万两军费的时候遇到的阻碍,若不是辽东巡抚郝杰相助,他还真进不去这个银库,一进之后就发现银子只剩下了十二万两,再问原因,八万两银子被拿去安抚辽东军了。
  对此,支持萧如薰的郝杰也略有些无奈,他解释说,辽东军出身苦寒之地,一旦参军,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追求极端的享受,战场上极端勇猛善战,战场之外也相当的不守法度、戕害民众。
  朝廷苦其军纪久矣,却怜其勇,姑且用之,这二十万两军费原本是肯定会落到辽东军手里的,但是萧如薰的战略计划被承认之后,战争主力变为了各省联军,而不是辽东军。
  这让不少辽东军的将领对萧如薰极其不满,加上李成梁父子没能竞争得过萧如薰,萧如薰抵达辽阳之前李如松先一步抵达,和不少辽东军将领通了气,一起给萧如薰难堪,先拿走了八万两银子。
  这种事情在大明朝非常普遍,在辽东更是家常便饭,就算打官司到皇帝那里也没个结果,郝杰这位著名的辽东军爆破手建议萧如薰暂且忍气吞声,等此战大胜之后,挟两战大胜之威,以及各省军心,再来收拾辽东军。
  萧如薰点了点头,提走了这十二万两银子,记住了这笔账,带着三十名亲卫启程前往朝鲜义州。
  经过义州的路途中,萧如薰经抵了镇江堡,按照宋应昌之前的军令,此时此刻位居辽东的各省军队都应该抵达了镇江堡备战,萧如薰要先行去检阅一下军队,现在驻防在镇江堡的这批军队应该是副总兵吴惟中和参将骆尚志率领的三千浙兵,本来还有两千多辽东骑兵在这里,但是朝廷令旨一下,辽东骑兵回原驻地驻防,撤离了。
  各省军队都在开拔的路途中,最近的是山东兵,大概会在十五天之后抵达,宣大弓弩手会在二十天以后抵达,而较远的浙江鸟铳手、刀盾兵还有宁夏火器营虽然提早上路,但是也还有大半个月的路途。
  大明军队整兵备战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超出了和日本人约定的五十天的日期,所以,这次出发,萧如薰还带上了那个日后东亚三百年第一大骗局的主角。
  “沈惟敬,这一次把你从监狱里保出来,本督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这一回该怎么做,你应该很清楚了吧?”
  萧如薰看着一旁坐在马拉板车里惴惴不安的沈惟敬,开口说道。
  沈惟敬连忙回复道:“提……提督所言,小老儿知道,小老儿知道,小老儿定以三寸不烂之舌,叫那小西行长不知东南西北也!”
  “还不止!等我到了镇江堡,你就渡江去平壤,不仅要让日人继续松懈等待,还要给本督弄清楚此时此刻日人在平壤的兵力数量及分布,朝鲜人的情报本督不相信,本国的情报还没有汇聚到本督手里。听说之前辽东参将佟养正派他的侄子去朝鲜军中观察,现在他的侄子死了,我们就没了一双眼睛,现在,本督要你去做这双眼睛,平壤开战之前,本督要知道小西行长的一切消息!”
  萧如薰意味深长的这样说道:“你知道,石部堂他们只是拿你做弃子,需要的时候捧你一下,不用的时候自然可以甩开,那是文臣的一贯行事风格,而本督不同,本督是武将,不问过程,只看结果,而且有功必赏,本督给你的任务你完成了,本督就给你足够颐养天年的银子,还把你改名换姓送回老家,如何?”
  沈惟敬忙跪伏在板车上叩首:“小老儿多谢提督大恩!”
  “嗯!”萧如薰点了点头,然后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遂开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