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1592-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如薰引入了十环的概念,让双方各派出强大的射手来进行比赛,不仅是个人战,还有团体战,还有个人和团体的移动靶战,比赛项目非常全面。
赵虎和麻威一人那着一个千里镜对着场上使劲儿的看,一会儿叫嚷一下,一会儿叫嚷一下,整个人都处在极度的亢奋之中,别提多兴奋了。
结果是赵虎的青龙营获胜了,四个比拼项目赢了三个,赵虎扬眉吐气,得意洋洋地看着脸色发青的麻威。
麻威是没想到在射箭项目上会输给赵虎,气得直喘粗气。
两人你争我抢互不相让,像极了场面上互相振奋对着干的士兵们。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军队的忠诚
对于这种活动,萧如薰认为是非常有利于军队的发展和士兵的进步的,所以他一力支持,认为每年都要来至少一次,增强军队之间的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军队对皇帝的归属感。
原因无他,皇帝亲自为竞赛项目获胜的士兵颁奖,亲自接见士兵,将奖品和胜利的荣耀赐给士兵,并且握手。
这种荣耀对于每一个士兵来说都具有着无法抵抗的诱惑力,被皇帝接见和亲手颁奖,还能握手!
这是多大的荣耀?
你老子我年轻的时候可是被皇帝陛下亲自接见还握了手的!
这话能对家人吹一辈子。
单人项目获胜的士兵是最高兴的,可以单独见到皇帝,看到皇帝站在自己面前和自己握手,勉励自己,然后将丰厚的奖品赐给自己,让自己再接再厉,那一刻,感觉哪怕是死了都值了。
团体项目也无所谓,可以一起见到皇帝,一起得到赏赐,皇帝也会尽可能的每一个人都握手表示亲近,他们一样相当的满足和高兴。
这就足以让其他没有得到荣誉的士兵羡慕的眼睛发绿。
萧如薰会把这种活动当作是皇帝的义务来履行,亲自进入军队之中,接见优秀的士兵,增强皇帝在军队里的威信和人气,维持皇帝对军队的影响力,让士兵们知道皇帝认识皇帝,了解自己效忠的对象,从而增强忠诚度。
不能让士兵只知道将军而不知道皇帝,要让士兵了解甚至是近距离接触皇帝,从而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为此萧如薰也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军队相处,和士兵接触,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士兵的生活,比如比赛结束之后直接前往军营观察军队的生活环境。
立国之后萧如薰对军队的生活有了不少规定,比如大规模建造营房作为正式军营给军队居住,提高士兵的吃穿待遇和一系列的福利,尽自己所能给军队提供更好一点的条件。
比如萧如薰规定军队每天必须要吃一顿干饭,每三天必须要吃一次豆腐,每五天必须要能吃到一顿肉。
豆腐号称是植物肉,是自古以来就缺少肉食的中原王朝的子民们为数不多的蛋白质来源。
但是饶是如此,豆腐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也不是多么容易得到的,萧如薰即位以后就下令要增大豆类的种植面积,提高豆类产量,并且给军队提供足够的豆腐,不能吃多,至少三天要吃一次,保证蛋白质的摄取,增强军队的体质。
当然支持豆腐也不行,该吃肉还是要吃肉,为此,他还给军队送去了一大批猪和鸡,让火头军们开辟养猪场养鸡场大规模养猪养鸡,然后告诉他们要把猪给阉了,这样猪才能长膘,才能长得肥肥壮壮的。
让军队养猪养鸡,增加获取肉类蛋白质的渠道,并且在降低赋税的同时,鼓励民间养猪养鸡养鸭,愿意饲养的由政府提供鸡鸭和猪交给他们去饲养,去繁殖,然后供给给军队。
而愿意这样做的京畿村庄则能得到特殊的待遇——军队产出的粪便优先免费供给这些村庄让他们制作肥料去种地。
二十万人的粪便能肥很多很多土地了,对于开始推广种植土豆的北方大地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对于遍布于村庄和城镇的某些“粪霸”,萧如薰指示地方官员把他们给全部处理掉,将粪便的归属权也收归官方,免费供给给村庄,不允许任何私人操控。
萧如薰希望从各个方面改善中原百姓们的饮食,增加肉类蛋白质和油脂的摄取,让百姓们的体质变得更加健康。
吃糠咽菜在现代看来是健康养生减肥的,在这个时代却是活命的无奈之举,但是只是吃糠咽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长肉的。
萧如薰对军队的关心细致入微,亲自观察军队的营房,观察他们的住处和床铺,然后观察他们的吃喝。
看看他们每天吃什么喝什么,有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每天至少吃一顿干的,每三天至少吃一次豆腐,每五天至少吃一顿肉。
士兵们的反应让他很高兴,因为大家都这样照做了,对军队的供给很认真,让他们每天中午都能吃到干饭,每三天都能吃到一顿烧豆腐,每五天也能吃到一顿肉。
虽然大多数时候还是用咸菜咸汤下饭,喝稀饭吃馒头也常见,但是能有这样的待遇,对于军队而言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
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萧如薰起兵北伐之后投降的原明军,那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吃不饱穿不暖动辄被长官打骂奴役,盐也不是总能吃到,经常觉得两眼昏花头晕乏力,那日子根本就不是人过的。
现在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了,每天训练军事技巧,在军中文书们的带领下集体识字,能吃饱能穿暖,有豆腐吃有肉吃,军队也能吃出花样,甚至偶尔还有水果的供应,这在以前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
吃饱穿暖对于这些前明士兵来说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更别说还有现在这样特殊的对待,让他们对萧如薰和大秦充满了归属感。
为了进一步增强军队的归属感,萧如薰还让士兵们报出自己的籍贯,回到原籍找到他们依然在世的家人们,给军户削去军籍,给募兵的家人以赏赐,然后给他们带回书信,告知家人的境况。
对于家中已经没有亲人的,只能给一笔赏钱表示遗憾了。
如此一来,军队的归属感更强了,忠诚度也更高了,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通过军中文书们的嘴传达给了基层的每一个士兵,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为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是皇帝陛下。
当天晚上,视察过了军队生活的萧如薰很满意的离开了军营,离开军营前还和自己以前起家的老兄弟们一起喝酒聊天,亲近感情,并且告诉他们很快就要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协助土改和修路的事情,让他们做好准备。
顺便,萧如薰还透露了一点关于军事制度改革的消息,也让他们做好准备。
萧如薰即位之后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算作是改革了,将一切弊政革除,换成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全部都能算作改革。
军事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税收制度乃至于是户籍制度,萧如薰都有相对应的改革方案。
大秦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
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变革与肃清朝堂
大变革时代对于民众们来说是影响极大的,尤其是税收制度和户籍制度是立竿见影就能让他们受到影响的。
这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所以对这两方面的改革,萧如薰不敢懈怠,降低赋税的同时也免除了一批不该存在的苛捐杂税,比如火耗银之类的。
同时严格限制税吏们巧立名目收取多余的税收,着地方检察人员协同收税,中央调查司设立在目前已控制地区的分部全程监管,一旦发现有不法收税的税吏,立刻逮捕。
这是让广大百姓受益的税法改革。
而另外一个改革也是关乎全体百姓的,那就是废除元明以来的“军匠民”的户籍划分制度,废除军户、匠户、医户、站户、盐户、乐户、疍户等等户籍的划分,全部授予民户身份。
贱民制度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蒙元以前主要是说那些娼妓优伶之类的,到了蒙元,户籍制度前所未有的倒退,居然将全国民众划分为很多户种,每一户种世袭罔替只能做同样的事情,脱离户种甚至需要皇帝特批。
明朝继承这样的制度,在此之上还产生了一些产物,比如卫所制就是以军户作为基础的,这种及其反人类而且严重限制社会发展的户籍制度十分可笑,萧如薰一早就开始计划着废除。
而现在更好,因为废除掉这些户籍制度等于施恩于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萧如薰是明白了。
废除这些户籍制度,统一纳入民户,统一管理,将户种改编为职业允许不同职业之间的流转,允许流动,这个政令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东南三省数地强烈的反响。
因为这里有一大批贱户,包括和朱元璋对抗的张士诚部的后裔,还有和朱棣对抗的建文帝余部的后裔,他们都是地位最低的贱户堕民,为人所看不起,但是萧如薰的命令一下,他们也得到了解放,并且还得到了授田。
他们从贱民摇身一变成为了纳税户口,得到了公平的待遇,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和重生一样。
对于其他户口的解放朝廷不敢提出什么疑问,但是对于军户的解放,则让朝臣们感到恐慌,他们不知道萧如薰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解放了军户,谁来当兵呢?
于是萧如薰顺势推出了自己新的兵役计划,采用全新的兵役制度取代军户制度,将世代为兵这种事情给终结掉。
这种增加对地方掌控、增加纳税人口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百姓忠诚度的改革,也只有小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就在此时,大清洗愈演愈烈的同时,在朝堂阻力空前衰弱的时刻,萧如薰开始对六部动手,首当其中的是户部,萧如薰下令将户部一分为二,分为财政部和民政部,分割职能。
财政部专管税收和财政,民政部专管户籍和民政,叶向高成为财政部尚书,而民政部尚书职位暂时空缺,交给几个侍郎代为管理,谁也不知道萧如薰属意的民政部尚书是谁。
但是这些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定的,萧如薰既然提出了兵役改革,显然是要对很多部门一起动手,和兵役息息相关的就是户籍,户部肯定要被动手,叶向高一点都不疑惑。
不过叶向高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分管到民政部,结果却成为了财政部尚书,这让他多少有些疑惑。
此外,萧如薰设立了新的部门参谋部,将原兵部尚书刘黄裳调职为参谋部尚书,兵部的军事职能被参谋部继承,兵部剩下的职能就和后勤部门一样了,主管军事后勤及运输,即原先的武库司部分职能,和军事指挥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除此之外,武库司的武器研发职能也被萧如薰分割出去,单独成立军工部,军工部尚书则由徐光启出任,专门负责武器研发和革新。
工部还是一如既往负责天下工程,没有改变,还增添了革新民间用具的职能,工部尚书还是杨一魁,成为此次政治风暴中唯一没有变动的部堂级大佬。
超级肥硕部门兵部武选司和吏部文选司及考功司被一起分割出来,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直属皇帝的中央组织部,武将官员的任免升迁也都归这个部门管辖,吏部只剩下管理官员名单卷宗和按照组织部的任命下发官员证明的职能。
这个部门不受任何其他部门的约束,只听皇帝的命令,而这个部门的尚书人选居然是皇帝的长兄,楚王萧如兰。
这下子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楚王根本不会成为实权尚书,这个部门的实际首脑就是皇帝萧如薰自己,底下几个侍郎什么的倒是实权,但是也全是萧如薰的心腹。
看来萧如薰为了防止中央组织部成为一个权力过大的部门以至于妨碍到了皇帝的权力,而使用了不可能掌握实权的皇族来出任傀儡尚书,实际上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里。
要是猜测的没错,以后这个部门的傀儡尚书人选也都是皇族担任,但是实际上却掌握在皇帝手中。
财权人事权兵权都被皇帝一把抓,朝廷尽在掌控之中,群臣彻底成为皇帝的工具,不复有对抗皇帝的能力。
在此背景之下,中央调查司向皇帝通报了赵世卿案的调查结果。
这是一起由成国公朱应槐牵头,联合数家前明勋贵以及部分前明朝堂官员的政治案件,起因是他们对赵世卿得到皇帝的宠幸感到不满,对赵世卿十分嫉妒,继而发展为了对皇帝不给他们实权的不满。
由此案件上升到了政治的地步,朱应槐决定杀死赵世卿给皇帝敲响警钟,让皇帝搞清楚现状,甚至联合了一批前明军官,准备一旦皇帝不妥协就动手,再次发动政变,杀死皇帝,迎奉前明皇长子朱常洛复辟。
案件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皇帝萧如薰得知这件事情的真相之后,“龙颜大怒”,极其愤怒的要求将一应参与到此事当中的勋贵官员处死,家中男丁一起处死,女性没入教坊司,家产全部抄没入国库。
对于一些之前没有交代但是现在交代的一切基层参与者,比如原明军当中的军官,一并予以处理,斩草除根。
对于及时反正协助调查的顾大理和蔡国珍予以宽大处理,即本人处死,但家人可以活,废除爵位和官身,贬为庶人,准许留在京城居住,但是不能居住在原住址。
对于惨死的赵世卿予以抚慰,增谥号文忠,加太子太傅衔,赵世卿之子得到朝廷加恩,授予官职和赏赐,其夫人赠予一品诰命,享受国家荣养。
赵家人对皇帝的抚慰感激涕零。
自此,第一次大清洗行动获得阶段性胜利。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卫改府
隆武元年七月初一,正在江西首府南昌坐镇指挥江西土改的谢禾接到了来自萧如薰的消息。
朝堂上的问题已经肃清完毕,全面推行土改的中央阻碍已经不复存在,萧如薰要求谢禾加大土改力度和速度,尽快完成江南地区的汉地土改,然后转战江北,同时,尽快推进对异民族聚居地的土改行动。
说起来,谢禾对萧如薰如此坚决的要在异族聚居地进行土改的决策有些不理解,在他看来,那些异族人怎么会相信汉人呢?汉人说要帮他们土改他们肯定不相信,肯定会怀疑,肯定会跟着他们的首领反抗的。
这种事情虽然在汉地取得了极其惊人的成就,帮助朝廷将力量下达到了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乡,实现了自前秦以来最干脆彻底的统治,但是强悍如前秦也有办不到的事情,岭南和匈奴也是前秦的心腹之患。
谢禾并不相信这种政策在异族聚居地也能成功,而且大秦强悍如此,异族也不敢妄动,直接按照前朝羁糜政策来不就好了吗?这些地方山高路远,异族也更加刁钻,处置起来十分困难,就算掌握了也得不到多少好处不是吗?
大家相爱相杀几千年了,能一朝化敌为友?
谢禾对皇帝有如此信心表示质疑,但是他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皇帝的命令。
各地选派商人使之成为土改工作组的狗,进入这些地区和异族做生意,得到信任,或者利用原有的信任和他们进一步交流,同时加快组织人员学习异族语言。
还真别说,土改大招一下,那些在他的记忆里横行无忌的原地方官员还有乡绅豪强什么的都脆弱的和一只鹌鹑一样。
被煽动起来的百姓为了自己的土地和继续活命变得十分具有攻击性,轻轻松松就掀翻了曾经牢不可破的乡绅自治。
乡绅们在哀嚎,农户们在疯狂的庆祝。
明地方政府的衰弱也是一览无遗的,这些到现在还不愿意接受大秦号令的个别地方被谢禾毫不犹豫的指挥军队踏平了。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接受投降了,之前不投降的现在就是造反,造反就要死,全家一起处决。
谢禾越来越熟练的使用这一套路,并且发现这一套路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只要把百姓组织起来争取到自己这边,自己这边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什么城池什么铁壁防御,统统都和纸糊的一样。
他手下的土改官员们也变得非常熟练,各自都有自己的套路,在地方上掀起一阵打击乡绅豪强的风暴,以极其凌厉的攻势将乡绅豪强撕碎,让大秦政府的力量介入到最基层,入地生根,牢不可破。
现在他们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士绅了,事实上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士绅。
大明的读书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不过地主一点也不少,大字不识一个的村霸,大字不识一个的土财主比比皆是,土改工作组一到,他们全都完蛋了。
倒也不是没有敢于抵抗的,可是一旦出现力量比较强的抵抗军,立刻就被宣布为反贼,处在谢禾统御之下的玄武营的军队可以轻而易举的踏平那些乌合之众,对他们形成彻底的压制,所以反抗也没有用。
松散的地方是不能抵抗大秦中央坚强的实力的。
地方权力不断的被收回,地方不断的被掌握,大秦中央政府的力量前所未有的深入到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告诉他们,乐园时代一去不复返,做好接受中央铁拳的准备吧。
而同一时刻,在辽东地区,梁梦龙统辖之下的辽东行省政府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辽东地区进行了政府的架构。
一批又一批被萧如薰从江南地区调回来的有经验的土改官员进入了辽东行省政府之内,在各地进行自己最熟悉的业务,有乡绅豪强地主的就将之消灭,没有的地方,就组织百姓在此居住,开荒,修建房屋等等。
划分村庄范围,划分乡政府的范围,划分县政府的范围,然后才是州府的搭建。
接着划分土地,给各家各户授田,制作鱼鳞图册,加强对土地和户口的管理,然后这些人就地担任乡长,资历更深厚功劳更大的就任县令,带领百姓开始进行家园的建设和战乱的恢复。
将辽东军管制时期那混乱到了一定地步的辽东局面缓缓改善,稳住。
同时,廖忠带领白虎营全军进驻辽东,代替了辽东军的地位,在辽东进行防御布置,肩负起了防御对抗辽东北虏和女真的任务,同时也在对朝鲜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威慑。
有了军队的坐镇,梁梦龙的底气更足了,一连推行数道清丈田亩和核定户口的政令。
然后,按照萧如薰的要求,实行“卫改府”的政策,即将前明在辽东的卫所管理制度废除,将卫所改编成州府进行行政管理。
前明在辽东基本上没有正规的行政机构,沿袭的还是洪武永乐时期的卫所管理制度,采用军管对辽东实行统治。
萧如薰变革兵役制度,废除军户和卫所制,将地方上的军卫废除的废除变更为州府的变更为州府,辽东首当其冲。
铁岭府沈阳府东宁府定辽府盖州府等等各个正式的行政机构被搭建起来,官员们奔赴各地进行政府的运作,按照梁梦龙的要求清丈当地田亩,核定当地户口,消灭地主豪强村霸,将乡政府设立起来,政府官员深入每一个村庄。
萧如薰将土豆的种植技术引入辽东地区,在辽东推广种植土豆,同时也鼓励农户种植大豆,以期将辽东肥沃的黑土地全面运用起来,成为主要的土豆和大豆出产地。
土豆的种植至少可以保证在小冰河时期辽东不会断粮,此一时期辽东的价值可能还不会太过于凸显,但是只要熬过这段时期,辽东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所以萧如薰开发辽东的意志不可动摇。
但是开发辽东需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乡绅豪强,这些零零散散的乡绅豪强一点威慑力也没有,三下五除二就被干掉的干干净净一个不剩,但是外部威慑并没有被解决。
此时此刻,以前明政府遗留下来的辽东占领区也就等于东北地区的一半左右,另外一半在北虏和女真手里,萧如薰交给梁梦龙和廖忠的任务是开疆拓土,准备用军事政治手段驱逐此一地区的北虏和女真。
梁梦龙负责搞基础建设和提供粮草,廖忠负责军事进攻,两人分工明确。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棋子的妙用
在对辽东进行政治改革的同时,另一方面,黑水的探子们也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深入这一地区。
他们对这一地区的地形进行详细勘探,对周边各北虏和女真部落的现状也在进行探查,甚至吸收一些辽东本地熟悉北虏和女真语言的人加入黑水,以最快的速度收集需要的情报。
这些情报不经过梁梦龙,直接送到京师,交给参谋部尚书刘黄裳统一处理,刘黄裳通过这些情报,派人制作辽东沙盘,对辽东做进一步的掌控,与此同时也在策划着对北虏和女真的战争。
对这些地方进行土改首先需要的是战争的威慑力,没有战争的威慑力就搞土改显然是不行的。
江南的土改也是靠军队保驾护航,遇到强行抵抗的一支军队派下去直接扫灭,然后再把那些豪强当作鱼肉来处理。
对付女真和北虏也一样,要想搞乱他们,首先要有强大的实力,然后搞清楚他们内部的矛盾,搞清楚他们的社会结构和生产结构,找到他们的弱点,再从中切入。
斩草除根,杀人诛心。
同一时刻,廖忠接到了萧如薰的密令,以完全剿灭建州、海西和东海女真三部为第一目标,加强军事建设和准备。
需要的军事物资可以列成清单给他,他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