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落蒙关就这样被攻破了,沦陷的速度快得有些不可思议,当然,他们的运气的确不好,尤其是杨勇,居然被炮弹命中,给砸成了肉泥,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杨勇一死,城头上本就士气不高的播州军崩溃了。
  但是还有将官在拼命维持军队的秩序,之后两轮射击则是彻底将他们的心理防线摧毁的过程,随后秦军突击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群乱了套的没有章法没有指挥的乌合之众。
  他们都在想着下城逃跑,但是因为人太多,有些路被刚才的炮击堵塞住了,大部分人都逃不掉,成了瓮中之鳖。
  总而言之,隆武二年正月初五,落蒙关被攻破了,杨应龙的播州宣慰司城老巢尽在咫尺,再也没有天险可守。
  当然了,此时此刻齐大勇也不知道,杨应龙的四大防线当中的娄山关防线就在几个时辰之前被秦军马千乘所部突破,杨应龙的弟弟杨兆龙在乱军之中被踩死,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除了面部,其他地方都已经被踩烂了。
  而桑木关防线也在同一天被刘綎所部突破,这一次,刘綎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亲手斩了桑木关守将田一鹏,那口气终于顺了。
  郑鹰所率领的主力在天邦囤接受了五司七姓残部的投诚,答应和他们一起进军,六日,在三度关关下准备攻城的时候,城门忽然大开,三度关守军向郑鹰献上了田飞鹏的人头。
  原来这是五司七姓的功劳。
  当地五司七姓的人混入了三度关之中玩无间道,说动了原先的守将现在的副将,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白了杨家必然要完蛋的道理,于是副将为了活命,袭杀了田飞鹏,向官军投诚。
  郑鹰大喜,兵不血刃的带着大军进入三度关,向海龙囤方向进军。
  自此,到隆武二年正月初六为止,杨应龙的播州军失去了全部的依仗。
  海龙囤周围天险尽失,守军损失殆尽,杨应龙得知之后,连吐血都来不及,直接整理了一下两万残兵和金银珠宝等家业,火速上了海龙囤。
  失去了儿子和最厉害的猛将之后,又失去了弟弟,亲族,小舅子,手里的底牌全部消耗一空,杨应龙的精神几近崩溃。
  不止如此,他还众叛亲离,他安排家人收拾细软上海龙囤的时候,三分之二的家中仆人卷起他府上的财物撒腿就跑,气得他还派兵追杀这些白眼狼似的奴仆。
  七日,杨应龙登上海龙囤,将残兵败将安排到了他调动八万民夫费时四年建筑的前后十二雄关驻守,垂死挣扎。
  海龙囤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堡垒,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极其险要,外有雄关,内有宫殿,宫殿规模奢华宛如一个小朝廷,还有宦官为其服务,足可以见识杨应龙不为人下之心。
  屯前六关乃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为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
  城门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仓库、兵营遍于城中,俨然成为虎踞龙盘之城堡。
  八万人,四年,不间断的浩大工程,对于人的想象力是一个考验,或许根本就无法想象。
  铜柱铁柱左右相环,犹如铁箍。
  飞虎关飞龙关,关关紧扣,威猛逼人,简直就是一道接一道的鬼门关,关关要人命。
  屯后三关高入云端,尽显杨应龙杨天王的王者威仪。
  而这些关卡堡垒宫殿建在山上,那些巨石巨木是如何搬运上去如何建造的也没人知道。
  没人知道的事情就会变成传说,于是当地人传说杨应龙有一根赶山鞭,每到夜晚,就能驱使着那些巨石巨木自己往山上跑。
  这辛辣的讽刺有人懂吗?
  世上哪有赶山鞭?只有赶人鞭!大半夜被驱使着上山的不是巨石巨木,而是那八万民夫。
  杨氏暴政下,人民敢怒不敢言,只能借传说暗讽杨应龙。
  海龙囤的辉煌下掩藏着八万民夫四年的血泪,谁也不知道那四年间为了这辉煌的海龙囤宫殿群和杨氏自己的享受,到底死了多少民夫。
  史书里不会记载,也不会有人记得,因为死掉的都是草民,命贱如草。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这本就是大秦的国土吧?
  王侯将相,贵族士族,到底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过老百姓的生活?
  或许,他们从来不在意。
  掌握知识掌握话语权的人从来不在意。
  他们只会记得海龙囤曾经的辉煌,甚至还会在心底里隐隐埋怨那些当年平叛的明军,为何不留存下来一些以供后人参详,那是艺术啊,是军事和艺术的结合啊。
  可是赶山鞭下累累尸骨,谁又记得呢?
  老百姓的性命仿佛只是数字,一个可加可减,可以随时抹去零头,甚至减掉最后面一个两个三两个零的数字。
  是私有财产私有物品,可以转赠可以拿捏可以把玩。
  萧如薰在大军出征之前曾下令,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尽可能保留海龙囤宫殿群的原貌,不要过分损毁。
  这是他们活过唯一的痕迹,也是最不该忘却的痕迹,甚至在有些必要的时候,还能作为警醒后人之用。
  看吧。
  他起高楼,他宴宾客,他风花雪月,他放肆桀骜,随后,他死了。
  吃的奢侈,喝的奢华,穿着时尚,妆容高雅,引领潮流,一切的一切都仿佛脱离了这个人世间一般,举手投足都是两个字。
  “高贵”。
  与生俱来的高贵,高人一等的高贵,血统延续的高贵,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根本无法想象的高贵。
  但,那又如何?
  他会死在这里,死在这一片金碧辉煌之中。
  和他曾经害死的人们死在同一片土地上。
  隆武二年正月初八日,五路大军齐聚海龙囤,他们扫荡沿途残兵败将等杨氏余孽,步步逼近,正月初六日互相取得联系,正月初八日约定一起抵达。
  齐大勇是第一个抵达的,他抵达的位置是海龙囤山后,刘綎是最后一个抵达的。
  海龙囤被五路大军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各军主将在主帅郑鹰的帐篷里召开了会议。
  “这样说起来,从二十四日开始接战,到今天,正好十五日,陛下给咱们定下的期限,咱们做到了。”
  郑鹰面带自信从容的笑容,看着帐篷内成功会师的诸位主将。
  主将也纷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们还真的按照皇帝的要求,十五天打崩了播州军,把他们压缩到了海龙囤之中动弹不得,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
  “原以为至少也要一个月吧?谁知道杨应龙那厮居然分散出兵主动迎击咱们,这可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这杨应龙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派兵出击了呢?这要是我,肯定当缩头乌龟,那咱们一口口啃下来,怎么着也要一个月吧?”
  刘綎十分愉快的嘲笑着杨应龙。
  马千乘也随之附和。
  “是啊,当年杨应龙可不是一般的威风八面,从前明万历二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如今,除了中间因为陛下北伐而消停一段时间,打四川打贵州打土司,四面八方出兵,杀了不知多少人,不可一世,现如今,却也有困守海龙囤的下场,世事当真无常。”
  齐大勇喝了几口水,冷冷的笑着。
  “从前明万历二十年开始,陛下说要干掉的人,我还从没见过能活着的,他吃了熊心豹子胆,和陛下作对,私自营建宫殿不说,还敢用阉人,摆明了不为人臣,放在前明前明也不能容他。这次他纯粹是自己找死,分散出兵,这是怎么样才能想出的昏招?现在,他倒是学乖了,困守海龙囤当起了缩头乌龟,打算死守,可是他也不瞧瞧现在他才几个人?”
  郑鹰等诸将发泄完情绪,开口说道:“你们说的都对,不过按照陛下的要求,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我们需要在半个月之内拿下海龙囤,诸位,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任务。根据咱们的情报,海龙囤是唐朝就开始由杨应龙的祖先杨端营建,宋时为了对付北虏扩建,到了杨应龙手中更是大兴土木,前后至少大修三次,共有十二道雄关,道道都是险要之所。其中最为险要的是山前的飞龙关,其关建筑在极其险要之所,关下有三十六级天梯,道路极为狭窄,只够两人并排通过,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小看了这海龙囤,吃苦头的可是咱们自己。”
  郑鹰拿出了黑水密探绘制的海龙囤大略图,细细的看着。
  “多亏陛下早有准备,派黑水密探进入播州刺探情报,咱们才能推进的如此顺利,眼下这海龙囤对咱们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咱们也不是瞎子,但是这依然是极为险要的雄关。当年,北虏横扫天下,宋廷覆灭,唯有播州屹立不倒,北虏当时不可一世,何其嚣张,铁骑所到之处除了臣服就是死,饶是如此,也拿播州没有办法,可以说,这里从未被攻破过,我们,是第一次,从唐朝到现在的第一次!”
  郑鹰这话一说,诸将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了。
  “陛下常说,不可小看任何一个对手,狮子搏兔尚需全力,更何况咱们面对的不是兔子,而是困兽,困兽之斗,不需要本帅多说了吧?诸位,一定要严肃对待,若有失利,本帅责怪事小,陛下龙颜大怒事大,记住,十五天,只有十五天!”
  郑鹰的话让诸将心中一凛,一直在后面旁听的安疆臣和宋承恩更是惊恐莫名。
  他们难以想象不过是改朝换代一年多,这些原先大多数都是明军的秦军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从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拖后腿、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到现在的精诚合作,一心只想打胜仗,甚至要在十五天之内终结掉杨氏七百二十四年的历史。
  这之间变化的差距,没有比长年累月和明地方官员还有将领打交道的安疆臣和宋承恩更明白的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汉人军队变得如此有纪律性如此有目的性和进取心了?
  来的路上不抢掠不乱杀人,以往攻破一座城池一定要大肆杀戮抢掠私人财物为己有,把城池内的财宝女人搜刮一空自己享受,和土匪没有什么区别的军队去哪儿了?
  刘綎这家伙打仗凶悍无比,不怕死,战后干的事儿也凶悍无比,为此深为人所诟病,当年还在四川这一带混的时候就因为各种抢掠战利品和女人的事情被文官弹劾,丢官数次。
  当然那些文官自己干的事情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这一回一路上没见着秦军掳掠女人,攻破城池之后真的是把战利品收集起来存放,并不争抢,他们还以为战前齐大勇说的都是客套话,说一套做一套的那种,谁曾想他们真的说到做到了。
  不止如此,会师之后,秦军军容依然严整,军中一个女人都没有,战利品堆积如山,可是并无一个士兵私自拿取,纷纷都说战后论功分发战利品,这并不是虚言。
  不杀不抢不烧,不仅让五司七姓相当感激,愿意充当大军马前卒为大秦皇帝陛下出生入死,还让播州地区并未因为战乱陷入严重的动乱之中,秦军似乎相当注意维护地方安宁,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国土一样。
  这本就是大秦的国土吧?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怎一个天险了得
  萧如薰在战前就严格下令,此来只为讨伐杨逆,不为烧杀掳掠,若有烧杀掳掠无辜平民者,军法严惩。
  这不仅仅是为了约束秦军,秦军的军纪他还是有点信心的,关键,是为了约束那些依附秦军一起进兵的西南夷兵。
  播州杨氏,在西南夷土司中汉化程度最高,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与巴蜀十分接近。
  其先祖杨端本就是唐朝太原汉人,杨氏家族也是汉人家族,来到播州之后,面对唐末危局,杨端决定家族放弃汉俗,和当地夷人融合以度过危局,成为真正的土司,不过自两宋以来,汉俗逐渐恢复。
  自从十二代土司杨轸“乐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佳美”,“虎车定遵义”以后,四百余年来,播州崇尚儒术,建学养士,士俗大变,俨然与中土文物景同,颇有返祖的迹象。
  而其余数家在文化程度上地位上和杨氏相差很多,播州境内已经修建好的建筑城池驿站道路等等,在萧如薰看来,是不应该毁于战火的,战后也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还不会造成境内的动荡。
  杨应龙的确嚣张跋扈可恨,不过播州境内平民绝对不是敌人,要是大开杀戒,以后可怎么发动他们?
  现在就要积累下信任度,树立他们心中对朝廷官军的信任感,树立朝廷的形象,以后,会有很大的用处。
  至于安氏和宋氏,他们也被严格限制住了。
  绝对不能烧杀掳掠播州百姓,尤其不准破坏建筑城池道路,所以大军逼近的时候,播州城已无防御之力,杨应龙象征性留下的守将直接开城门请降。
  郑鹰让大军在城外驻扎休息,自己带队进入播州城占领之,并且将重要官署派兵驻扎保护起来,在城内发布安民宣告,让城内没来得及逃跑的民众安定下来。
  安疆臣心里惊惧,却也略有些不满,虽然不敢表现出来,可是他出兵也不完全是讨好萧如薰,他也想要些好处,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我们给你打仗给你指路,你总该让我们得到一些东西吧?
  事后分战利品,能给我们分到什么?不还是要靠打仗的时候抢掠吗?以前明军和土司军协助作战的时候都是这样来的。
  但是他自己说了跟着秦军的步调走,现在如何能要求特殊对待?
  郑鹰分明就是把这里当作大秦的土地了,根本不容许他们乱来。
  播州富饶,杨应龙的财产是他心心念念的东西,别说什么关系好私交好,到了这个级别,都是表面兄弟塑料感情,只是利益冲突没到必须要撕破脸的时候。
  杨应龙倒霉了,他如何能不弄点好处?
  可惜,郑鹰不给他这个机会,连播州城都没让他们进去,直接占领,挂上了大秦的国旗和军旗,宣布播州城易主。
  数百年的古城,到底没有毁在战火中,到底没有被夷为平地。
  正月初八当天下午,在安疆臣和宋承恩的指引下,郑鹰等人配合着密探侦查出来的海龙囤布防图,对海龙囤有了十足的了解,之后,郑鹰的面色一直不好。
  怎一个天险了得呢?
  海龙囤是建在大娄山脉东支独立的龙岩山上,孤峰入云,四边陡峭,龙岩山下半部分是土质较多的缓坡,上半部分却是截然不同悬崖峭壁,山上是方圆5公里的坡地,修建有杨应龙所居住的新王宫,和宋时的老王宫相区别开。
  新王宫是一组以中央踏道为中轴线,大体遵循前朝后寝的格局,两侧庙宇鳞次栉比,以及相拥的配套设施水牢、金库、银库火药池、绣花楼、校场坝和采石场。
  完全是一个小朝廷的配置,足可见识杨应龙那颗自由飞翔的野心,以及明中后期对地方势力的控制羸弱程度。
  四周的山边,分别在屯东部设有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在屯西面设有万安、西关和后关三关,共九关;山下,有湘水、白沙水环流,周围峡谷与大山相隔,峡谷幽深,众山簇拥。
  郑鹰等众将登上了已经被攻破的海云屯,在屯上观看海龙囤上的可怕要塞,纷纷面色凝重,没人再说出之前的话语,就连郑鹰自己也对他之前说过的豪言壮语感到一丝的棘手。
  十五天拿下这里?
  十五天能把屯东屯西也就是屯前屯后各自攻下一道关卡就算是不错的进展了。
  这些关卡虽然规模不及其余关卡,但是关键在于道路陡峭狭窄,秦军攻打这些关卡需要仰攻,等于是登山,这就意味着秦军的攻城大杀器红夷大炮施展不开。
  就算能施展,能费尽力气将它搬运上去,也只能用一门攻城,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而要是多运输几门红夷大炮上去,估计能把秦军的士兵和牛羊马累死,而且上去了就别想下来,或者干脆从山上扔下来更方便一点。
  “这屯前六关和屯后三关都是杨应龙改建之后的,坚固加厚不说,处处都是碉楼堡垒,处处都可驻军,可以释放火器,而且道路狭窄,我大军散不开,很容易变成他的活靶子。”
  郑鹰的参谋长顾谭面色严肃,将自己所预料到的事情全部说出:“而且这山上的道路并不适合红夷大炮上去,红夷大炮太重,根本拉不上去,攻打铜柱关铁柱关还有后关的时候,还能使用,若是突破上山了,尤其是三十六道天梯之上,根本无法使用,只能让士兵以血肉之躯突破,伤亡会很大。”
  郑鹰面色不好,其余将官面色也不好,回到营帐中,仰视着高耸的山峰,心中颇有些无奈。
  虽然大家成功扫荡了周围的所有军事据点,养鸡城养马城等军事要塞都被他们轻松突破,士气高涨,大有一往无前之势,这个时候若是突然不能使用红夷大炮了,进攻受阻了,士气必然受到极大的打击。
  士气降低容易提升难,别说进攻期限了,郑鹰感觉此时此刻萧如薰亲临此地,估计都难以在十五天内突破海龙囤防线。
  但是总体的进攻方式是有的,那就是分兵进攻屯前屯后,屯前有六关,屯后有三关,都是险关。
  当然,屯后的进攻难度略小于屯前,但是守军更多,防御力更强,屯前关卡极多,还有最险峻的三十六步天梯,堪称绝险。
  这些关卡若是不突破,那么攻打海龙囤不过是一个笑话。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郑鹰的决断
  绕着山体修建的城郭将秦军前进的脚步死死的拦截住了。
  同时也让众多身经百战的名将名帅愁眉不展,秦军参谋组里连夜召开数次紧急会议,绞尽脑汁商讨进军之法,不断的推演各种可能。
  而此时此刻,海龙囤上,在自己营建的新王宫内,杨应龙面无表情的听着属下们不断前来汇报各种坏消息。
  “天王,官军已经把屯前给包围了。”
  “天王,官军一支大军已经在屯后不远处扎营了。”
  “天王,我们被完全包围了,官军十好几万人把咱们整个囤包围得水泄不通。”
  “天王……”
  各种消息不断的刺激着杨应龙敏感而脆弱的神经,等他终于忍受完了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田雌凤凄惨的哭声却又让他一直压抑着的情绪瞬间爆发。
  “你到底哭够了没!!老子还没死!你的男人还没死!你哭什么哭!要哭,等老子死了你再哭!!!”
  杨应龙愤怒的在自己给自己修筑的“寝殿”内摔砸器具,可田雌凤依然在哭,哭的令他心碎。
  “夫君……妾身的哥哥……哥哥他们……”
  田一鹏和田飞鹏的死讯已经由秦军亲自转达,从秦军突破各地关卡的情况来看,这个消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秦军的确突破了全部的关卡,把海龙囤围的水泄不通,田一鹏和田飞鹏,毫无疑问是死了,和杨珠一样。
  一念至此,杨应龙再也发不出火了,痛苦的捶打了几下自己的脑袋之后,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不该让他们出击!我不该让他们死在那边!我就不该不听孙先生的劝阻!我就不该啊!我不该啊!”
  田雌凤扑了过去抱住了杨应龙,杨应龙和田雌凤抱在了一起。
  “夫君……夫君……”
  田雌凤痛哭不止,杨应龙也实在是苦闷至极,开口道:“这一回,咱们真的没有退路了,山下就是十几万官军,山上咱们只剩下两万多人,要是稍有不测,咱们就全完了。”
  田雌凤不说话,只是哭泣,杨应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满满的都是悔恨,却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开始悔恨。
  良久,田雌凤止住了哭泣,对杨应龙说道:“夫君,现在,只有孙先生可以救我们了,我们去找孙先生求助吧?孙先生一定会给咱们出主意的不是吗?”
  田雌凤上海龙囤的时候把孙时泰也给带上去了,现在孙时泰就在海龙囤内。
  战争之前一片播州无战事的声音当中,只有孙时泰一直认为朝廷会出兵,被关押后也给杨应龙写信,让杨龙龙小心谨慎对待官军,千万不要中了计,官军非常狡猾。
  现在看来,只有孙时泰是对的。
  但是此时此刻,杨应龙如此的落魄,他如何能低下身段去面见孙时泰?那会让他颜面尽失,作为主上的颜面完全失去了,要想下属求援,老实说,田雌凤说起孙时泰的时候,杨应龙的第一反应是杀了他而不是向他求助。
  为了主上的颜面。
  田雌凤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尽快回到以前的生活,她不想继续颠沛流离了,可是她忽略了杨应龙的自尊心,眼下这情况去求教,纯粹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杨天王做不到。
  “孙时泰又能怎么样?这个情况下,他就算是诸葛亮孙武再世也挽回不来了,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拖下去,海龙囤上的粮食足够我们吃五六年。我们还能开荒种地饲养牲畜,而官军大军十六万,每日耗费就是几万两银子,要是咱们多坚持一段时日,官军一旦没有粮食吃了,必须退军,否则就是死。”
  杨应龙居然还笑了出来:“只要咱们坚守到那个时候,时间不用长,三个月,半年,只要时间一过,官军消耗完了粮草,一定会主动退兵,播州之围就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