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1592-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
“不会。”
“绝对不会。”
“附议……”
……
一番表态之后,德川家康意识到,自己等了许久的时机已经到了,这场朝鲜之役,给丰臣秀吉带来的是毁灭,给自己和日本带来的可能是新生。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舜臣
没错,能给德川家康带来机遇的,却是丰臣秀吉的死局,而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丰臣秀吉此时此刻还沉醉在自己的梦里,迷失在自己眼前的幻境里,丝毫不曾意识到真实的情况已经到了何等的程度,宇喜多秀家等人不惜欺骗他也要得到的撤退令没有等到,却等到了丰臣秀吉的梦。
那七个条款,分明就是要他们的命啊……
釜山的日军高层们聚在一起,愁眉苦脸的看着那封信和信上的要求,一桶一桶的吞着后悔药,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的哀伤萧如薰感受不到,萧如薰也没有必要去感受,虽说不能把日本人逼得太急,但是起码的攻势还是要有的,不然自己人这边不好交代,朝廷那边也不好交代,给大家一个怯战不前的样子可不好,所以萧如薰偶尔也会派小部队对着某座城堡轰轰轰的来上几炮,刺激一下日本人的神经,也让自己人发泄一下情绪。
得知朝廷水师出动的萧如薰心中大定,但是碍于自己对水战的了解实在不多,而皇帝却把水师的出动作战指令权交给了自己,一般而言水师出动都是可以独立作战成体系,水师总帅只是和陆军协同作战,却不是上下属的关系,然而这一次,朱翊钧把水师的统辖权也交给了自己,水师总兵陈璘需要听从自己的命令才能出动作战。
这让萧如薰感到甜蜜而又烦恼,权力加大当然是甜蜜的好事,可是陈璘那位六十岁的老将军,资历得多深?要是能听自己的才怪!朱翊钧这是有意的还是有意的还是有意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李如松就让自己十分头疼了,更别说还是个年纪更大的,整个军中除了袁黄也没有人可以在年龄和资历上超过他,更别说这大神从嘉靖时代就一直在东南抗倭平乱,和袁黄是同一个等级的大神,要不是贪了一点儿,怕也只是比李成梁差一线,而不是现在这副刚刚被启用的模样。
陈璘的确是个英雄级的人物,但是这位英雄却有个致命的缺点,贪,大概是和李成梁一样的经历让他变得有些世故和贪财,但是陈璘却没有李成梁的机警和变通的本事,而且看人也不准,所以每次贿赂文官上司都贿赂错了人,不是被举报就是被羞辱,然后罢官,要不是带兵打仗的本事的确不错,一辈子都不会被启用。
这一次以花甲之龄被启用,还要听从一个二十三岁的毛头小子的指挥,可想而知陈璘的心里是有多么不忿。
所以虽然有不敬老的嫌疑,萧如薰还是打算用重典让这个极品老兵俯首听令,乖乖的去把对马岛拿下来,完成自己的战略计划。
因此,萧如薰需要恶补一些关于水战和船只的知识,袁黄对此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讲不通透,估计也不是陈璘的对手,萧如薰就想到了一个人,然后下令把他从全罗道召来。
李舜臣。
这个不世出的水战天才。
时势造英雄,李舜臣就是明日朝三国博弈的大时势之下所造就的最纯粹的英雄,为此而盛,为此而死,兴盛于朝鲜之役的最开端,结束于朝鲜之役的最后一战,仿佛他的一生都是为这一战而准备着,这一战结束了,他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消失在了这片天地之间。
这位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萧如薰一直都很想见见,现代的韩国人在朝鲜之役这场战役中粉饰吹嘘了很多他们自己人的神迹,仿佛没有明军他们也能打赢这场战役,然而他们唯一一位并不需要吹嘘就能得到承认的英雄,就是李舜臣。
我们可以嘲讽韩国人的小国寡民的姿态,却不能嘲讽李舜臣这位足以称之为英雄的人物。
他从朝鲜之役的最开端就与朝廷的支持没关系,从头到尾几乎是一个人率军独立作战,失去了朝廷失去了政府的支撑,困守沦陷区最南端,只靠着自己的一支船队和一个港口,些许的补给和全罗道的一块土地,在与日军的海战之中屡屡创造奇迹般的战绩,败少胜多,乃是整场战争中日本人最为恐惧的朝鲜将领,没有之一。
如果可以给他足够多的船只和足够多的火炮,他完全有能力在海战中歼灭日军的水师主力,即使在他没有足够船只的情况之下,他还是靠着劣势兵力屡屡重创日本水师,将日本水师的海上运输路线搅的乱七八糟,日军七百艘主力战舰被他在一个月之内干掉一百艘,其余的都缩在港口不敢出战,他最活跃的一段时期甚至凭着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海上运输能力的七成打掉了。
可以说李舜臣的活跃也间接让日本人的进军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为萧如薰的出兵争取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这段时期内李舜臣就是日本人无法打败的海上霸主,当然这也和日本人的战争机制有关,朝鲜海军之所以占据优势,是因为指挥官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日本海军的失败,完全该归咎于那些大名各行其是。
不过这也没办法,日本水军的九千两百人,实际上被分成了九大部分,总帅九鬼嘉隆一千五百人,藤堂高虎两千人,胁坂安治一千五百人,加藤嘉明七百五十人,来岛兄弟七百人,菅达长二百五十人,桑山一晴一千人,堀内氏善八百五十人和杉若氏宗六百五十人。
日本当时没搞统一兵制,大名上战场都是自带人马,所以打起仗来士兵都紧随自家主公行动,每一个大名都是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自然要以自家利益为先。
如此就给了李舜臣各个击破的机会,唐浦、固城、栗浦三场海战结束之后,日军水师不甘失败,痛定思痛之后,决定集合所有力量和李舜臣来一场决战,是为闲山岛海战。
结果日本再度损失了近一百艘战舰,尤其是水军总司令九鬼嘉隆为了讨好丰臣秀吉而建造的超级战舰“日本丸”也被李舜臣击沉,直接导致日本水师的斗志丧失。
和陆军的弥天大谎不同,水师没有隐瞒丰臣秀吉,丰臣秀吉从一开始就对水师不抱太大的期望,所以当他听到闲山岛和安骨浦的败战消息之后,默默无言,非但没有斥责败将,还给身受重伤的胁坂安治发了一份感谢状。
似乎此时,丰臣秀吉已经不再对击败李舜臣有什么幻想,但是李舜臣自己却犯了错误。
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马攻略计划
李舜臣之所以犯错误,也是着急想为陆军减轻压力,想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
在萧如薰出兵前一个月,李舜臣得知大明已经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为策应大明的行动,李舜臣决定冒险率水师奇袭釜山城,完成萧如薰设想许久的终极战略,切断日军联结对马及九州的补给线,若是能完成,等明军一出兵,这场战争实际上就可以划下休止符,结束了。
然而日本水师早已得知消息做好准备,闭门不出,从城中枪击重创朝鲜军,朝鲜将领郑运中弹身亡,险些被俘虏的李舜臣逃向加徳岛,此役战果仅止于烧掉釜山城下四百余艘空船,连胜皆捷的朝鲜水师损失惨重,李舜臣不再轻易言战,转为攻击没有战船护卫的运输船,降低日军补给能力。
李舜臣经此战之后明白了自己手上的船只数量和兵力无法达到切断日军补给线的目标,便决定稳扎稳打,袭击日军的运输船只,如此一来便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最初丰臣秀吉制订的补给计划,是希望日本水军能沿全罗道西进,与陆军配合行动,水陆并进,陆军作战,沿途靠水补给,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开朝鲜多山地形,提高运补效率。
而现在李舜臣把日本水军牢牢地挡在了丽水以北,掐灭了日军从全罗道运输物资的可能,等若斩断了日军一臂,日军只能依靠名护屋…对马…釜山把补给运到朝鲜,再通过庆尚道的山路一路辗转运输,速度惨不忍睹。
如果只是粮食的话,日军还可以就食于当地,真正让前线日军将领难受的,是其他几样战略物资的匮乏,比如铁炮、弹丸、火药与火绳,日军以铁炮作为核心战法,这几种物资是保证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可朝鲜除了火药勉强可以供应一点以外,其他的都必须从日本长途跋涉运来。
铁炮在日本可以生产,这也还罢了,但是像制作火药关键原料之一的硝石、制造弹丸所用的铅和做火绳用的棉线,这几样东西在日本的产量极低,本身也需要进口,搜集极其不易,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缺点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
可以说小西行长在攻占平壤之后停滞不前,加藤清正放弃北上的根本原因就是李舜臣在海面上的大活跃,李舜臣以一己之力把日军的运输补给能力灭掉了一半,另外一半还在不断的打击,让日本人头疼不已,却又毫无办法。
如此海战人才,相当熟悉日军的水军战力和情况等等,萧如薰不向他请教又向谁请教呢?
于是萧如薰请来了李舜臣,并且亲自迎接他。
李舜臣接到萧如薰的调令之时,是有些犹豫的,因为他不知道萧如薰找他要做什么,但是萧如薰现在是整个战役的实际负责人,不仅拥有对明军的指挥权,碧蹄馆之战收复汉城以后,为了表达对萧如薰的信任和感激,李昖还把朝鲜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萧如薰。
萧如薰现在不仅可以调动明军,还能调动朝鲜军,集中朝鲜水陆主力在全罗道驱逐日军戒备庆尚道的指令就是萧如薰发出的。
所以李舜臣现在没有任何理由推脱。
他把水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得力副手,然后带着几个亲兵和一个儿子就启程出发,来到了大邱大营。
如今,天兵主将,威名赫赫的萧如薰提督在朝鲜君臣看来已经是宛如救世主一般的人物,三个月不出兵,一出兵就如闪电般三战收复朝鲜三都,歼灭倭寇十万,把倭寇打的屁滚尿流的滚回了釜山当起了缩头乌龟,萧提督一月光复半个朝鲜的功绩已经为朝鲜人所共知。
李舜臣自然也知道,因此才有些不安,不知道萧提督找自己是要做什么,是要嘉奖自己歼灭了倭寇三分之一主力的功绩,还是要责罚自己轻敌大意在釜山大败而归的败绩呢?
抵达大邱大营的门口,李舜臣远远的看到了一名红袍披风大将威风凛凛的站在门口,不由一愣,于是远远下马,步行向前,见到红袍大将之后行军礼,开口询问:“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奉萧提督之命前来,不知将军是?”
“萧如薰,请李将军过来的人。”
红袍大将一笑。
李舜臣顿时愣住,萧如薰大笑,携起李舜臣的手就带着他往大营里面走。
“李将军屡屡击破倭寇水师,本督甚为钦佩,眼下大明水师出动在即,本督急需一位对倭寇水师了解颇深之人为本督完善计划,这就想到了李将军。”
萧如薰一边笑着一边用言语安抚有些愣神的李舜臣,李舜臣这才明白萧如薰找他来的真正理由,原来是大明要对日本水师动手了,这让他有些激动莫名,他最早想要完成的计划就是攻占对马岛、切断倭寇的补给路线,不知道这位提督是不是也有如此的想法。
“敢问提督,大明水师出动几何?有何目的?”
“五百艘战舰,大约有万余水师官兵,目的,就是李将军没能完成的那次任务。”
李舜臣老脸一红,问道:“莫不是……釜山?”
“不,不是釜山。”萧如薰摇了摇头:“第一目标是对马岛,我欲图利用水师在对马岛全歼倭寇水师主力,而后引官兵登陆,攻占对马,把对马岛夺下来,彻底切断倭寇和朝鲜之间的联系,将釜山倭寇困死的同时,将战线往前推移,以便随时进攻倭寇本土。”
“进攻倭寇本土?!”
李舜臣顿时一愣,说老实话,他虽然想着切断倭寇的补给线,但是从战略角度来说,只是为了拯救朝鲜半岛,他从未想过以朝鲜的国力可以反攻倭寇的本土,朝鲜唯一一次主动进攻倭寇的军事行动还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朝鲜世宗时期,朝鲜出兵两万攻打对马岛,驱逐了倭寇,随即班师,却没有保持占领对马岛。
对马岛处于朝鲜半岛与日本本土的中间点的位置,距离朝鲜本土约五十公里,天气晴朗时,站在岛上高台可以远眺到朝鲜半岛的釜山,当初蒙古人东征的时候两度攻占对马,对岛民进行屠杀,如今的对马属于宗氏家族的封地,也就是在平壤被明军打死的宗义智的封地。
“对,进攻倭寇本土,被动防御总是吃亏的,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最能减少战争损失的对策,把战火烧到倭寇本土,让他们也好好的尝试一下被战火波及的苦楚!”萧如薰恶狠狠地说道:“总而言之,对马岛必须拿下,釜山倭寇的退路也要切断,届时,海路被封死,陆路被堵死,我就是困,也要把那几万倭寇给活活困死!”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朝鲜水师
李舜臣激动了,萧提督的战争决心如此坚定,那么朝鲜复国在即,釜山倭寇也不足为虑了。
他也吃过釜山倭城的大亏,知道倭城的厉害,所以不敢轻易进攻釜山港。
经过明军大营的时候,李舜臣忽然看到了明军炮营那一门门可怕的火炮,顿时愣住:“提督,那,那是火铳吗?”
萧如薰瞧了瞧炮营的车炮,点了点头:“是啊,那是我下令让人用佛朗机铳改造而成的车炮,行动快,火力强,还能攀爬山地,能如此迅速的击溃倭寇,这些车炮居功甚伟,怎么了?”
“佛朗机铳?是……是天朝研制的新型火铳吗?敢问射程几何?威力如何?”
面对李舜臣的疑问,萧如薰短暂的愣了一下,然后想明白了李舜臣的疑问。
此时此刻基本上处于中古时代的朝鲜在火器方面是极其落后的,他们的轻重火器还停留在大明洪武永乐时期,那种铜碗口的短火铳,还有细长的小火铳,比起火炮来说,用喷射器来称呼可能更好,喷射距离短,威力也不大。
只能说倭寇在海战上也只有铁炮可以使用,和李舜臣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主要是李舜臣的个人能力和朝鲜水师战船的优越使得之前的海战胜利。
和明军水师比起来,无论是倭寇水师还是朝鲜水师都是小孩子级别的,明军水师装备的主流火器全部都是火炮,明军船只吃水深吨位大,可以承载后座力强的火炮。
同样,与明军水师在规制上一脉相承的朝鲜水师具备承载火炮的能力,而日军水师则远远做不到,他们的船吃水浅,吨位小,火炮的后座力太大,他们承受不了,所以他们明明有火炮,却无法给水师装备。
李舜臣能用那种老旧火力的舰队打掉日本三分之一的主战水师,足以想见日本水师在战术上和装备上的落后,如果他们的装备仅仅是铁炮和部分若要吃掉他们,并不难,只要等明军水师齐聚,和日军水师来一场正规的面对面的决战,不敢说全歼,也能一战打的日本水师丧失战斗力,从而失去制海权。
这年头没有飞机,失去制海权就等于同时失去了一整片海域的使用权,釜山的倭寇吃什么用什么穿什么?
只要逼得他们弹尽粮绝之后投降,那就是萧如薰的胜利,也是他李舜臣的胜利。
“是啊,这些都是新式火铳,射程远达数里之地,威力也很大,可打开花弹,也可打实心弹,是大明从那些佛朗机人手里得来的,然后自己改进了一些,装备到了军中,的确非常好用,而且就算是倭寇的铁炮,也是从佛朗机人手里学来的技术,然后自己加以改进,威力的确更大。”
李舜臣看着那些新式装备,两眼放光。
“提督,据末将所知,倭寇并没有在战舰上装备这些佛朗机铳,他们远程攻击我军只能用铁炮,然后便想方设法接近我船只近战,我海军所用的火器还是很陈旧的火器,射程极短,威力有限,饶是如此,还能将倭寇舰队打败,末将想着,若是战舰上可以装备此等利器,何愁不能大破倭寇?”
李舜臣的意思很明确,他想让自己的舰队装备上这些佛朗机铳,一定可以给倭寇以重创,这一点萧如薰并不质疑,并且也早有此意。
周边的藩属国里面,像朝鲜这样恭顺的并不多,所以朝鲜在大明的外藩序列里排第一还是没有错的,这些火炮的技术和鸟铳的技术就算是给了朝鲜军也无所谓,让他们增强实力,到时候拉出去一起远征日本也是可以的,更何况萧如薰这次班师回去就要着手解决燧发枪的问题,可以给明军的武器进行更新换代,到时候,朝鲜人依然翻不起浪花。
他早已经向宋应昌要了一批火炮放在军中,就是打算着给朝鲜仅存的水师装备上,然后等着和大明水师一起协同作战,一起登陆对马岛,大明如今兵力不足,需要增强朝鲜军的战斗力,必要的时候充作炮灰,明军损失不能过大,否则朝中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朝廷之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是主战派占上风,都是因为自己连战连捷而且损失小,朝廷的面子抱住了,心情自然就好,也就支持自己继续打下去,要是损失过大,反战派抬头,到时候一道退兵议和令下来,萧如薰是大哭还是痛哭?
李舜臣等着萧如薰的回复,萧如薰笑了笑,指着那些佛朗机铳开口道:“其实本督早有此意,这一次叫李将军来也是有些许的想法的,倭寇火器犀利,贵国若是不增强自己的火器力量,怕也是难以抵抗倭寇的入侵,所以本督打算在全罗道弄一座军械作坊,专门生产火药火炮和炮弹,以供大军使用。”
李舜臣闻言大喜。
在朝鲜建造火器作坊的事情,早在开城萧如薰就和柳成龙通了气,萧如薰率军开拔的时候,柳成龙也回汉城向李昖报告了这件事情,李昖当然求之不得,明军火炮的犀利他早就眼馋了,但是萧如薰不提,他也不好意思问萧如薰要,这次萧如薰主动提出,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于是就给了萧如薰便宜行事之权,可以在全罗道找个地方生产火炮和炮弹,一应人手只要有就可以调用。
但是钱呢,就是没有了。
这李昖也是可怜,三都尽毁,朝鲜十几代人的辛苦结晶毁于一旦,人口也损失了几十万,这场灾难,直接叫朝鲜国力倒退二十年不止,现在连官员都快发不出俸禄了,就更别说搞钱给萧如薰办火器作坊了。
也因此,李昖把萧如薰提出要搞鸟铳作坊的事情给否了,说咱们只需要天兵的大炮就好,鸟铳这种东西不实用,还是算了吧!
萧如薰自然也不去反对,他自己不要,不是我不给。
李舜臣手里有人,有很多人,都是各地的难民流民到他这里求取保护的,光吃饭没活干,李舜臣到处打游击抢日本人的给养也养不起来,现在有事情做,说不定还能从萧如薰这里搞到一些粮食补助,撑过这段时间,明年开春就能恢复耕作,收成粮食了。
来到萧如薰的帅帐之内,萧如薰向李舜臣好好的讨教了一番日军如今的水师装备和水师船只种类等等。
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后的水战战术
李舜臣对他的手下败将们很是熟悉,对于日军常用的一些船只也非常熟悉,他介绍说,日军舰队主要由三种船只组成,最大的一种,叫做安宅船,长八丈一尺,宽一丈五尺,深四尺八寸,分十六舱,双桅,四橹,十二篙,铁锚二,他只见过一艘,在之前的一次大海战里,被他击沉了。
剩下的主力战舰叫做关船,算是小一号的安宅船,各种功能都类似,只是没有甲板屋,舵手在甲板上掌舵,据他所判断,这的确是倭寇水师的主力战舰,因为和倭寇水师交战的时候,遇到的最多的船就是关船。
还有一种类似于侦察船的小船,机动灵活,叫做小早船,体型更小,没什么防御,但是速度很快,水师的大船如果不小心就会被近身。
日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远程用铁炮,近程直接肉搏,他们的船只吃水浅,吨位小,冲击力不足,之前两军交战,李舜臣使用龟船作为冲撞的主力,一举冲入日军的船阵当中,然后用火器近距离轰击日军的小船,一打一个准儿。
更凶悍的方式就是直接对撞,日军的船只总是撞不过他麾下的龟船和板屋船,他之前的多次战胜也是依仗这种吨位和坚硬程度上的优势。
“总而言之,倭寇水师的船有着小、轻、浅的弱点,若与我舰正面对撞,绝对不是对手,唯一可取之处就是速度略快,可快速接近我舰,不易被击中,然以我军龟船冲撞之,十死无生,因此倭寇舰队之优势,只在于数量大,末将麾下水师舰队数量少,此时,不过四十艘战舰。”
李舜臣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但是立刻说道:“但凡末将麾下能有两百艘战舰,都能叫倭寇水师全军覆没!天兵五百战舰来,倭寇水师必败无疑!”
萧如薰大喜道:“李将军能有如此把握,本督自然也非常高兴,就是不知,李将军对于对马岛有多少了解,我大军若登陆对马,能否顺利拿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