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川家康双手握着自己的刀,刀身有些微微地颤抖。
  “我不会怨恨任何人,我要恨,也只是怨恨自己而已。”
  丰臣秀吉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等他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他十分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地方,天上飘着雪花,一阵冷风吹来,他顿时觉得很冷,于是他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身子。
  “猴子,你来了……”
  这一声呼唤,叫丰臣秀吉登时瞪大了眼睛,声音的来源处在他的身后,他一转头,那个在他的记忆里尘封了十年之久的人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丰臣秀吉满脸惊愕,一句“主公”脱口而出。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十年,我以为,还要再等一些时候呢!”
  织田信长坐在他的面前,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熟悉且自信的笑容。
  “主公,你……你怎么在这里?”
  织田信长站了起来,笑道:“再等你啊,我知道,不论我等多久,一定会在这里等到你,我果然没猜错。”
  “主公……等我?”
  丰臣秀吉错愕不已。
  “是啊,等你,等着你给我提草鞋呢!”
  织田信长指了指丰臣秀吉的脚底,丰臣秀吉下意识的低头一看,发现了一双看起来有些熟悉的草鞋。
  一瞬间,无数记忆涌入了丰臣秀吉的脑海中。
  “没想到,等了你十年,就等到你了,我还以为要等上二十年,三十年,说真的,你让我有些失望,继承我的志向的你,居然仅仅十年就失败了。”
  丰臣秀吉的心中没来由的腾起一股愧疚的情绪。
  “主公……您都知道了?”
  “全都知道了,知道得一清二楚,你本来可以让我等上更久,我还如此期待着,只是……算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织田信长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苦笑:“你应该不想继续在这里等着德川家康吧?”
  丰臣秀吉老脸一红,忙摇摇头:“不,不愿。”
  “哈哈哈哈哈!”织田信长仰天大笑起来,少倾,开口道:“那就走吧!”
  “走……?走去哪儿?”
  丰臣秀吉连忙问道。
  织田信长抖了抖自己的衣服,望向了自己的身后处。
  “当然是我们该去的地方。”
  丰臣秀吉没有再多问了,他的心里一片平静。
  “走吧!”织田信长迈开了步伐,走了没几步,停了下来,转过身,指了指丰臣秀吉的脚下。
  “对了,猴子,给我把草鞋提上。”
  说完,织田信长转身大跨步的往前走,丰臣秀吉一愣,随即释然,自嘲地笑了笑,蹲下身子拿起了草鞋,跑了几步,又停下来,若有所思的看着那草鞋,而后便掀开了自己的衣服,把草鞋放入了怀中。
  起步,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分日本
  德川家康走出大门外的时候,与他一起起事的东国大名二十多人已经全部站在了大门外面,大家都用极其渴望和极其兴奋的眼神看着他,看着这一双双如狼似虎般的眼神,那一瞬间,德川家康觉得自己好像可以理解丰臣秀吉为何要执意发动朝鲜之役了,本来还以为只是信口说说,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那一双双如狼一般的眼神,让德川家康从心底里感到有些发冷,这般换位思考之下,德川家康开始明白为什么丰臣秀吉会这样看待他和他们了。
  这一切的一切,当真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吗?
  德川家康缓缓向后走,望着被火把的光线照射的无比亮堂的这个庭院,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而猛地举起了自己的手,他的手上,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丰臣秀吉已死!天下,是我们的!!!”
  短暂的寂静之后,震天的呼唤之声想起,以这小小庭院为发源地,不断地向外部拓展,直到响彻了整个名护屋城,这一刻开始,名护屋内所有活着的人都知道,这个天下已经不再是丰臣氏的天下了,而是德川氏的天下了。
  他们都是新政权的开创者与参与者,他们会得到数之不尽的财富和权势,丰臣秀吉旧势力体系当中的那些人的财富和权势,都将被重组之后,赐给他们。
  造反,毫无疑问是全世界范围内风险最大也是受益最大的社会活动。
  炮声响起之时,萧如薰就派人带着几艘军舰载着自己在名护屋外的海面上游弋着,等震天的呼唤之声想起来的时候,陈璘和邓子龙快步来到萧如薰的身边,以及其惊讶的眼神看着萧如薰。
  “提督,这是?”
  萧如薰的嘴角勾勒出一丝冷笑,点了点头:“嗯,是的,你们猜得没错,德川家康已经取代了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应该已经死了,很快,很快,丰臣秀吉的脑袋就会送到我们手上,你们跟我一起回去,我会带着这颗脑袋给釜山的倭寇做礼物,请他们看看他们最后的希望,然后,彻底收拾他们。”
  “之后,提督打算怎么办?”
  邓子龙询问道。
  “之后,之后,我已经去信宋经略公,请宋经略公斡旋,日本答应割让的对马、隐岐和佐渡三岛我们要派兵去接受,然后常驻于那些地方,之后我们重新给德川家康送去和约。”
  “重新送去和约?”
  邓子龙和陈璘惊讶不已。
  “对,重新送去和约,就说之前的和约我们不满意,要换约,要日本人赔偿一千万两白银和整个石见。”
  “啊?这……”
  “提督,日本人是不会答应的吧?”
  萧如薰点了点头。
  “对,日本人一定不会答应,还会以开战为威胁,准备和我们撕破脸皮,态度会非常的强硬。”
  邓子龙和陈璘是一头雾水。
  “那……提督是什么意思?”
  萧如薰摊开双手,笑道:“就是这个意思啊,我要和日本开战,尤其是和德川家康开战,就在石见,石见临海,我计划将大军装载到船只上运送过去,直接登陆石见开始攻占整个石见,这座银山我要了!”
  “啊?!”
  邓子龙和陈璘互相看了看对方,那是满满的疑惑不解。
  “和日本开战岂不是大事不妙?提督,我们满打满算也就四万兵马,在朝鲜还好,但是要是在日本,怕是会引起整个日本的反弹吧?我们那四万兵马大概是无法承受的吧?而且,这件事情是否要上报朝廷批准?”
  萧如薰转过身子,看了看邓子龙和陈璘,觉得有些事情必须要和他们说明,不能再藏着掖着了,现在不是玩神秘的时候。
  “你们清楚日本现在的具体情况吗?”
  “不清楚。”
  邓子龙和陈璘一起摇头。
  萧如薰开口道:“德川家康虽然杀了丰臣秀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川家康就真的可以直接统治整个日本了,在日本的国都,叫做京都城的地方,丰臣秀吉曾经指定的一个继承人的存在,那个人叫做丰臣秀次,他和另外一个极具实力的日本诸侯之前被丰臣秀吉怀疑,赶回了国都,而现在,却恰好成为了德川家康定鼎日本的最大阻碍。”
  “那也就是说,德川家康要想取代丰臣氏,就还要进兵日本的首都,拿下丰臣氏的残余势力,他还有至少一场大仗要打,如果这个时候和我们两面开战,他将陷入兵力不足的困境,而这,就是我的目标,我要让日本由此分裂,至少东西分治,两方面势力征战不休,而眼下的情况是德川强于丰臣,若放任德川家康攻打京都,丰臣氏必然覆灭。然而如果我们从其中参上一脚,以攻打石见为方式逼迫德川家康和我们两面开战,减轻丰臣氏的压力,只要撑过这一段,就能逼迫德川氏让步,就能逼着德川氏和丰臣氏和谈,从而达成东西分治日本的目标,而我们海上占领三岛,陆上占领石见,钳制德川氏和丰臣氏,使之不得安生,达成三分日本之局面,等大明用日本的金银恢复元气之后,我们就能腾出手来把日本一口吞掉。”
  邓子龙和陈璘这才明白之前萧如薰一系列的反常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可是,日本这种岛国,我大明就算是可以灭其国,但是统治起来,未必容易,而且朝廷那儿的阻力不会小的,提督,三思啊!”
  “阻力太大是因为利益不够的原因,如果吞并日本给大明带来的利益足够,就不会有那么强大的阻力,反而会有很多的助力,阻力和助力之间的转换,仅仅是几万两银子的事情而已,我和你们说过,日本全国盛产金银,而且人口千万,潜力巨大,若能吞之,大明可以瞬间获得大量钱财,缓解财政上的紧张局面。”
  萧如薰解释完这些,又说道:“我已经派人前往京都告密,让丰臣氏的残余势力有起码的一点点的准备,不至于太过仓促,只要第一波进攻丰臣氏扛住了,我们就能完成三分日本的目标,三分日本的局面一旦形成,想要打破,就难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给宇喜多秀家的大礼
  德川家康没有违背条约上的约定,当然也是不敢的,对于他而言,眼下虽然取得了杀死丰臣秀吉的功绩,但是丰臣氏的残余势力还在京都盘踞着,丰臣秀次和前田利家还活着,尤其是前田利家,对丰臣秀吉比较忠心,要想让前田利家放弃丰臣家而跟随他,难度不小。
  而且就算接受了前田利家,难保前田利家不会成为德川家康自己的“德川家康”,成为外样大名的头头,继续威胁他的幕府政权,那样的结果绝对不是德川家康想要的,他不会学习丰臣秀吉,没有办法荡平的就谈判,他会直接用兵力平推过去,彻底荡平丰臣家的残余势力。
  西国大名基本上都是丰臣秀吉的拥护者,他们的主力都在朝鲜分崩离析了,一个都没能回来,现在,正是荡平整个西部最好的时机,德川家康几乎是立刻就下令全军整备,兵分三路开始前进,左右两路分别交给两个除他之外最强的大名,他带着德川本部的三万多军队,以本多忠胜为前锋,直接朝着京都的方向进军。
  在此之前数日,他已经派人秘密前往他的领地关东,去往江户城告知他的大本营自己要起兵反抗丰臣秀吉的消息,让他们巩固领地,严防死守,等待他的军队到达,里应外合两面夹击,一起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扫除,定鼎天下。
  这是作为军师的黑田如水的计策,他为德川家康规划计策,设计路线,确定了几条最方便的路线,在和明军达成妥协之后,后顾之忧已经消失,他们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定鼎日本,消灭敌对势力,因为明军方面有随时反水的可能性,这一点黑田如水和德川家康一样,都有疑惑。
  他们并不信任明军,因此在分兵之前,还留下了五千人驻守名护屋城,将火炮全部放在了名护屋城的高处,随时防备着明军再一次的海上来袭,与此同时,德川家康将丰臣秀吉的头颅和他的随身手杖带给了萧如薰,表示这就是丰臣秀吉的首级和信物,萧如薰需要的东西已经都得到了,希望萧大提督谨守诺言,不要背弃同盟。
  萧如薰哈哈大笑着接待了日使,在旗舰上设下宴席款待这名使者,与他把酒言欢,使之尽兴而归,席间还对他说明军早就不想继续打仗了,马上就回去休整,等过一阵子再来接收三岛和赔偿款,让他们提前准备好。
  之后,萧如薰目送日使离开,还在日使完全离开之前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全军准备撤退”,让日使听到了这句话,等这个使者把这句话传回去告诉德川家康和黑田如水的时候,这两人虽然还是有些不安,但是多少放心了一些,同时愈加感到时间紧迫,便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开始攻略日本。
  他们这里在争分夺秒,萧如薰实际上也在争分夺秒,得到丰臣秀吉的头颅之后,他向玄苏确认了这个头颅的确是属于丰臣秀吉,于是萧如薰当即便决定全军回师朝鲜釜山,他乘快船先走,让水师主力尽快的赶回釜山。
  萧如薰乘快船,花了大半天,在半夜的时候赶回了釜山,又在第二天上午赶回了大邱大营,见到了袁黄。
  萧如薰离开的这几天里面,有着萧如薰授权的袁黄还是很好的统御着明军的骄兵悍将们,除了李如松几天不来点卯之外,吴惟忠和麻贵这两位南兵和宣大兵的头脑人物还是很给袁黄面子的,他们在,那么明军的主力就听从命令,李如松骄狂一些,袁黄并不在意,萧如薰也不在意。
  不过等萧如薰回来的消息传开之后,李如松还是带着努尔哈赤用极快的速度来到了中军大帐参加军事会议,军事会议上,萧如薰宣布了这几天的最大战果——日本政变结束,丰臣秀吉已死。
  接着,他出示了丰臣秀吉的头颅。
  “釜山倭寇之所以缺粮缺水还缺物资,却依然死死守着城池不投降,原因就在于他们还对日本国内的丰臣秀吉抱有幻想,他们不相信丰臣秀吉会抛弃他们,他们坚信丰臣秀吉会来救他们回去,所以才一直坚持到现在,如果他们知道丰臣秀吉已死,德川家康政变成功,他们的抵抗意志会彻底崩溃。”
  接着,萧如薰下令给袁黄。
  “袁赞画,你马上组织军中文书,书写至少一千份的写着‘太阁已死’字样的纸张,卷起来,用箭射入每一座倭城之内,传递丰臣秀吉已死的消息,然后我们大张旗鼓的把丰臣秀吉的头颅送到倭寇主城里交给倭寇的总帅,他会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袁黄摸了摸胡须,胸有成竹地笑道:“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一招攻心计直戳倭寇的命门,这个消息一旦传出,我军再下达最后通牒,不怕倭寇里面那些胆小怕事的不投降,只要有一个投降了,那么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最后剩下一两个不降,我们就是强攻也能攻下了。”
  萧如薰点了点头,把作战命令宣布下去,让明军全军停止休整,全部集合准备决战,袁黄迅速组织军中文书将萧如薰要求的攻心计完美的重现出来,短短的时间内就写了好几千份这样的纸张,然后绑在了箭身上,组织了一批宣大弓弩手抵达各个倭城之下,在倭寇们惊恐眼神的注视下,开始了行动。
  倭寇们则是意外的发现明军没有使用火炮攻击,而是使用了弓弩这个基本上没怎么使用过的武器。
  数千支箭射向了城内,没能杀伤什么人,但是箭身上的东西却比火炮更有杀伤力。
  日本军队此时的识字率极低,基本上只有部分中高级军官才识字,底层士卒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文盲,但是这种事情只要有一个军官看懂了,然后惊呼一声“太阁已死”,就足以造成人心浮动了。
  等到人心浮动的差不多了,就是正餐开始的时候,明军大摇大摆的摆出阵势,旌旗飘扬着给往日军倭城主城进发,说,有一份大礼要送给宇喜多秀家阁下。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阁的头颅
  彼时彼刻,整个釜山日军的高层之间的氛围是极其绝望的,所有人的心里仅仅存在着一点点的希望,一点点的丰臣秀吉会来救助他们的可能和希望,因为这一丝丝的希望,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到如今,一直坚持着,即使明军的炮火再猛烈,即使明军的进攻再犀利,即使明军已经把他们的所有退路全部切断了。
  这一切的坚持都取决于一个人的存在——丰臣秀吉。
  而就在刚刚,一个令人感到极其惊愕的消息传来了,而且是从明军的方面传来的。
  太阁死了。
  一名军官战战兢兢的把明军的传单送到了总指挥部,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的石田三成劈手抢过了这张传单,看了一眼那四个字,直接把那传单扯碎了,然后突然暴起,抽出腰刀一刀斩了那军官的头颅。
  “荒唐!居然敢妖言惑众!太阁远在日本,怎么会出事?!妖言惑众!动摇军心!死有余辜!”
  石田三成的精神相当的不正常,一方面极其颓废,一方面又有些不正常的亢奋,颓废就颓废在对于战争结果的绝望,而亢奋就亢奋在不允许任何人宣扬对战争持悲观的态度的言论,一旦有,一旦有发现,立刻就斩杀,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日军队伍的精神都相当的紧张,几近崩溃,在明军每日例行大炮的射击之下,他们的精神处在崩溃的边缘,只是明军的火炮不一定能杀死他们,但是自己人的钢刀和铁炮一定会杀死他们,所以,对于自己人的恐惧超越了对明军的恐惧,他们不得不坚持下去。
  可是一旦那个唯一的希望破灭了,那么,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石田三成毫不犹豫的把那个人斩杀了,并且对外宣布——这是敌人的精神攻击,这是敌人的诡计,这是敌人编造的谎言,所以你们要继续坚持,等待太阁的援军,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可是在这种连食盐都不能按量供给的情况之下,精神力量的影响实在是太薄弱了。
  日军依然没有任何意外的开始动摇了,直到明军大摇大摆的把“礼物”送过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消息传到日军总指挥部的时候,宇喜多秀家瞪大了眼睛,好几日没有开口说话的他,忽然之间有了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
  明军的礼物队伍来到了倭城之下,大摇大摆的把旗帜一竖,两个投诚的倭寇就上前交涉,宇喜多秀家下令允许明军送礼队伍进入倭城,一辆大车就被送上了倭城,而所有运送的明军士兵都被拒之门外了。
  大车抵达了总指挥部门口,所有的高级将领和文官都来到了门口观看,他们很想知道明军大摇大摆的送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之前几次明军“送礼”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好歹还有些象征性意义的酒肉,所有人都眼睁睁的望着这辆大车,以为这里面会有些什么好吃的东西,给他们补充一下十分匮乏的油水。
  宇喜多秀家心中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浓烈,越来越浓烈,他挤开了所有人,冲到了大车的面前,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缓缓打开了那大箱子的盖子,然后探着眼睛往里使劲儿瞧,一缕光线随着盖子的缓缓打开而逐渐透入箱内,宇喜多秀家的鼻端抽了抽,闻到了一股血腥的臭气。
  不祥的预感越发的浓郁,宇喜多秀家终于按耐不住,直接一掀,箱内事物大白于天下。
  那是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所有人的眼睛瞬间瞪大。
  那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头,那是一个在这里的各位都见过,都有见过,并且甚至对某些人来说特别熟悉的人的人头,那个寄托了他们所有人的希望的人的人头。
  “太……太阁?”
  “这是太阁?”
  “我没有看错吧?”
  几个人开始窃窃私语。
  石田三成一把上前关上了箱子,大声吼道:“这不是太阁,这不是太阁!这是明军的诡计!这是敌军的诡计!这是敌军的计策!是他们要动摇我们的决心!我们不能中计!你们都快点回去安抚军队!我们要继续守住釜山!!”
  众人愣住了,围着这个箱子,想着刚才所看到的一切,久久不能言语。
  直到福岛正则冲出来狠狠一拳把石田三成打在地上爬不起来为止,没有一个人敢在石田三成面前打开那个箱子再次验证自己的猜想,福岛正则红着眼,冷着脸,不声不响,走上前一拳轰在了石田三成的面门上,然后不管石田三成的死活,直接掀开箱子,把里面那血淋淋的人头拿了出来,放在了光线非常充足的地方,一边每一个人都能印证自己的猜想。
  那熟悉的面孔上一次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的时候,还是在誓师出征大会上,那个时候,这张脸还是意气风发的,虽然有疲惫的感觉,但是远远没有到那个状态,却不曾想到,再一次见到的时候,已经是人鬼殊途,阴阳两隔了。
  这巨大的落差让这里的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僵直的状态里,整个心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就像是整个人心中的信仰瞬间崩溃掉一样。
  随着指挥部中死一般的寂静,一圈圈眼睛看不到的荡漾波纹已经在整个釜山倭城的体系中散播开来,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开这种冲击。
  这还不是完结,很快,随着明军再一波箭雨的到来,新的消息传递而来了。
  “丰臣已死,德川当立,日本疆域,皆属德川,尔等丰臣氏旧臣已为德川家康所不容,放弃军械开城投降,可保一命。”
  丰臣秀吉死了,德川家康上位了,朝鲜方面军被认为是叛国之人,已经被德川家康宣布诛灭,他们已经没有回去的路了,他们已经没有家了,他们的家已经易主,成为德川家康们的乐土,他们的家正在被德川家康们蹂躏,他们的妻儿老小正在德川军的铁蹄下哭泣,丧命。


第二百一十七章 明军总攻
  支撑着釜山日军在极其缺水缺粮缺军械的情况下坚持死守釜山倭城的精神支柱断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明军四万大军列阵,黑压压一片大军如黑云压城一般,杀气凛然,数百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倭城所在之地,象征着明军这一次绝对不会轻易撤军的决心,这宛如压死骆驼的一块巨石般,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从第一座倭城开城投降到倒数第三座倭城开城投降,期间所用的时间不过半天,整个釜山倭城体系彻底被毁掉,仅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