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中华文明能否顺顺利利的传承下去而不至于断绝?
  有些时候,他恨自己,恨自己的心不够狠,恨自己不够决绝,不够决然,明明可以做出这样的决断,可他依然放弃了,为了他心中的大明情节,他放弃了一切,他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拯救大明,然而,然而,武将,就是武将,这个身份拖累了他一生,拖累了大明,让大明连最后的希望都把握不住。
  那些混账!那些混蛋!难道非要让满清的屠刀杀戮一空才高兴吗?!才满意吗?!
  他亲眼看着江南各地的富豪们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而北方的难民们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蛀虫掏空了大明朝,最终,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全部便宜了满清,全部被满清拿的干干净净,人也杀得干干净净,在此之上,血色的新秩序建立起来——中华自此非中华……
  拖着那恶心的金钱鼠尾,穿着丑陋至极的衣衫,被人骑在头上作威作福,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
  如果当初自己走上了另外一条路,这个世界,会不会有所不同?
  萧如薰伸出自己干枯老迈的手,虚空一握,似乎想要握住什么,但是,却什么也握不住。
  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太小太小了。
  如果,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世界会不同吗?
  如果,如果真的可以再来一次的话……
  萧国良走了,带着愿意跟随他的愿意听从他的人们一起走了,十三条大海船装的满满当当,带着中华文明的希望和火种,离开了萧如薰的视野。
  萧如薰不会走,他绝对不会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壤,即使这片土壤即将被异族的铁蹄践踏的面目全非。
  笠年,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一,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飘洋过海,进入了孤身一人带着一名老仆守在老宅之中的萧如薰的耳朵里。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京师景山上吊自杀……
  帝死前,在一蓝袍上留下最后一道诏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萧如薰听后默默无语,与泪流满面的老仆身着白衣,头戴白巾,面北而拜。
  所有没有跟着萧氏三子离开文昌县的人们聚在了一起,与萧如薰一同,身着白衣,头戴白巾,面北而拜。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更遑论一国至尊,该到何种绝望境地才会上吊自杀而死。
  诸臣误朕……
  萧如薰觉得自己也是那误了朱由检的其中一人,虽然朱由检有千般错万般错,但是他到底为了自己的国家殉葬了,而自己,却还活着。
  这不公平,明明说好了要代替萧如薰为大明而战的,自己却食言了,所以,无论是自己,还是萧如薰,都该在此时此刻,为这一切,划下一个句号。
  所以,萧如薰带着自己的老仆,徒步从文昌县一路走到了海南岛的最北端,望着依稀可见的神州大陆,萧如薰缓缓跪下,从怀里掏出了那支赵士祯专门为他打造的手铳。
  “老山,我该走了,你呢?”
  “老爷先走一步,老仆很快就会跟上。”
  萧如薰默默的点了点头。
  “听说先帝临死前,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跟随着,老山,你说先帝那个时候,在想什么?”
  老仆默然无语。
  “大抵是和我一样,悔恨不及吧?”
  “老爷……”
  萧如薰苦涩的笑了笑,无限留恋地望着神州大陆,他把手铳对准了自己的嘴巴,张开嘴巴,刚要把枪口塞进去,却又拿了出来。
  “老山,你缓缓再来,我要你最后为我做一件事情。”
  “老爷请说。”
  “我死后,把我的尸体焚烧掉,骨灰埋在土壤之中,上竖一木牌,写上‘大明罪将萧如薰死于此’。”
  “老仆遵命。”
  萧如薰点了点头,把枪口塞进了自己的嘴巴,手指扣上了扳机。
  五十年岁月,恍如南柯一梦,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又得到了些什么,改变了些什么呢?
  自己终究还是负了岁月,负了时光。
  如果……如果可以再来一次的话……
  “砰!”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梦醒时分
  “提督?提督?”
  迷迷糊糊间,萧如薰听到有人喊他,声音有点朦胧,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一样,让萧如薰感觉有些迷茫,他觉得很累,很困顿,根本不想回应呼唤。
  “提督?您怎么了?提督?快醒醒,提督?这……这怎么办……好像……”
  声音时而清楚,时而模糊。
  “没事儿……我的……你们……提督!倭寇杀来了!提督!”
  “倭寇杀来了?!”
  “倭寇”这两个字在他的耳边响起的那一刹那,萧如薰的精神忽然一震,眼睛猛地睁开,浑身充满了力量,随之一跃而起,大喝一声:“倭寇在哪儿?!”
  萧如薰紧张地环视周围,却发现周围一个倭寇也看不到,而且这里分明是一座军帐,是自己的军帐,这里根本也没有什么倭寇,而且……倭寇不是都被打光了吗?哪里还有倭寇?明明朝鲜之役已经结束了不是吗?
  那刚才……到底是……
  “看?我说的吧?就要这样才能喊醒提督。”
  “误打误撞的吧你?算了算了,提督?您还好吗?”
  萧如薰顺着声音转过了头,看到自己的两名亲卫周侗和刘淇正关切地看着自己。
  “我怎么了?什么倭寇什么的?刚才是怎么回事?”
  周侗关切道:“天已大亮了,平常提督早已起身,但是今日却迟迟未起,我等担心,便进来看了看,看到提督眉头紧锁床上闭着眼睛,想来是做了噩梦吧?提督,您还好吗?”
  刘淇也附和着说道:“方才听闻提督一直说着什么大明什么建奴什么天下之类的,好生奇怪,提督是不是做了噩梦?这也寻常,咱们当兵的,哪个手上没点儿血债?就算有冤魂缠着不放也难免,等回朝之后,去寺庙里面找个得道高僧念一段佛经就好了,提督,没事儿的。”
  周侗和刘淇认为萧如薰是初次指挥大战役所以精神压力太大以至于做了噩梦,甚至是被鬼魂缠着不放,所以才有此问,萧如薰卸去了全身的防御,坐在了床铺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是在做梦。
  那个无比真实的无比绝望的梦。
  “没事儿,想到了些不开心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噩梦,你们去弄点冷水来,我要洗洗脸。”
  萧如薰吩咐了下去,周侗和刘淇应诺,下去给萧如薰打水去了,军营里这些事情可都是将军的亲兵的工作,相当荣耀的事情,更别说是萧如薰这样的大胜之将。
  两人离开之后,萧如薰又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想起方才的梦境,他也不知道心里是何等的滋味,他只觉得,自己的这个梦有点儿太过于真实了,真的,太过于真实了,如果作为一个武将的自己继续如此作为的话,可能就真的会按照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了。
  大明的病,不是一个武将可以治疗的,也不是一个隐士可以治疗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掀开帐帘,萧如薰走出了自己的军帐,映入眼帘的是生龙活虎的士兵们。
  脸上洋溢着欢乐,互相交流着日后打算的欢乐的士兵们。
  这一幕,让萧如薰的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至少,自己所做的一切也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这些人,他们或多或少的可以改变他们之后的人生轨迹了。
  而自己的人生轨迹,又该如何呢?
  真的要坐视大明一步步走向万丈深渊而无所作为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他不能接受历史再一次重演。
  现在,是万历二十一年的朝鲜,一切,应该都还有时间,然而,那个真实的梦境应该也在预示着一些事情,比如,如果一直都以一个武将的身份去做事情,估计那样的未来并不仅仅只是梦境而已,如果说这一切都只是梦的话,为什么自己会有那样绝望的感觉?
  那到底是在预示着什么?
  萧如薰松了口气,等亲兵送来了冷水,萧如薰用冷水激面,洗了一把脸,而后打起精神去了宋应昌的帐篷商量撤退回国的事情——这个时候,萧如薰觉得,宋应昌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想法。
  宋应昌起得很早,如今正在处理军务,见萧如薰来了,便询问道:“季馨,昨夜睡得可好?”
  “不好,一点儿都不好,还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梦。”
  “什么梦?”
  “梦见我成了大明的殉国之臣。”
  宋应昌面色一滞,继而放下了手中的笔,轻声道:“与老夫一样。”
  “宋公,你……”
  萧如薰颇为惊讶地看着宋应昌。
  “嗯,如你所想,老夫昨夜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梦醒之后,吓得一身冷汗,大抵,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萧如薰点了点头,做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宋公,做了这个梦之后,您还想要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吗?”
  宋应昌回复到:“季馨的意思是?”
  “末将的意思是,我等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明一步一步走进死胡同而无所作为,自古以来只有太平隐士,没有乱世桃花源,面对危局做隐士,说白了就是逃避,而在这种时候,逃避也就是帮凶。”
  宋应昌看了看萧如薰,没说话。
  “能看清局势的人不去努力扭转局势,和那些能看清局势却助纣为虐的人其实是一样的,宋公,一个人的力量看似微小,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这股力量就永远没有凝聚在一起反转乾坤的机会了。”
  宋应昌低声问道:“你有策略?”
  “没有。”
  “你可知你是个武将,武将不能参与朝政已经是不成文的律法,季馨,此事,不是你可以参与的。”
  “当初叶公也对我这样说过,我对叶公的回答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宋应昌冷着脸看着萧如薰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
  “当日在京师城外对着叶梦熊发誓的年轻人,老夫似乎开始有点儿理解为什么叶梦熊会觉得,匡扶天下者,必萧如薰也,可是萧如薰,你得知道,你若要想着匡扶天下,你可能就要面临举世皆敌的困境,乃至于皇帝,你拼了命想要维护的皇帝,都不太可能站在你这里,所以,匡扶天下只需要一点点的差错,就可以换个旗号了,换个清君侧!”


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新起航
  可能是没有旁人在,宋应昌的话十分诛心,字字往萧如薰的心窝子里面戳。
  “末将自然清楚,但是宋公,末将并非忠于皇帝一人,末将忠于整个大明,末将要维护的不仅仅是皇帝,而是整个大明,包括所有大明子民,都在末将的忠诚范围之内,所以,纵使有那么一天,末将也问心无愧。”
  宋应昌冷着脸,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若是今日坐在这里的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臣,明日你就要被剥皮抽筋,诛灭三族!”
  “然而宋公不是地地道道的文臣,乃至于宋公会受到的攻讦比末将还要多,所以,末将才会有此说,对吗?宋公?”
  萧如薰的嘴角也勾起了一丝笑意。
  “好你个萧如薰啊!把老夫都给看透了,老夫还能说什么呢?的确,如你所说,文帅的处境,比起你们武将而言更为不堪,所以呢,你想怎么做?投效老夫?呵呵呵,那还是免了吧,老夫自身难保,还谈何给你做靠山?要找靠山就去找内阁辅臣,或者六部尚书,尤其是吏部和礼部尚书,一个天官一个储相,不知道多少人想去巴结,你找老夫有什么用?”
  “至少您可以对朝政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末将做不到,而且,末将并不打断之后久居京师,末将打算去西南。”
  “西南?你的意思是?”
  “末将不知道皇帝会给末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但是至少,末将可以知道自己是不会再去做宁夏总兵了,要么调任辽东,要么调任蓟镇,要么留在京师,末将觉得,留在京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宋应昌眉头一皱:“提督京师戎政?”
  萧如薰点了点头:“末将的军功,要么封爵,要么加官,加官的路途太少,倒是封爵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末将之前刚刚成为平虏伯,若要再行加爵,不合规矩,所以末将觉得,朝廷很有可能给末将一个京营的职位,把末将留在京师,方便就近看管的同时,若是蒙古人再南下,也多一层保障,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想去西南平乱?”
  “嗯,末将这种武将若是留在京师,一定会成为文官各大势力的头头们争权夺利的筹码,即使末将不愿意,也难免会卷入纷争之中,到最后极有可能成为牺牲品,最好的下场也就是夺职,提前告老还乡,这对于末将而言,不太能接受。”
  宋应昌思考了一番,觉得按照京城里那些文官的德行,萧如薰的但又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
  “你所言,也有道理,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所以,你还要寻机外放?”
  萧如薰点点头:“嗯,没错,只有在战场上,末将这样的武将才是最安全的,所以,末将需要到时候有人能为末将摇旗呐喊,支持末将再次出兵平乱,只有那样,才是末将最好的出路,末将绝对不能留在京师。”
  宋应昌寻思了一下,冷静地问道:“听你的意思,季馨,你是打算和老夫结个同盟,而不是要投效老夫?”
  “末将虽然是个武将,但是门下走狗这种事情,还是做不来的。”
  “好,既然如此,老夫能得到什么好处?你能把老夫推上兵部尚书的位置不成?若是你能做到这一点,老夫才真的要对你改观。”
  宋应昌饶有兴趣的看着萧如薰。
  “如果末将有那种能耐,大明的武将也不会处境如此艰难了,但是末将倒是希望宋公以退为进,不要拘泥于兵部一部,而且,朝廷也不是不明白宋公的处境,按照陛下现在的心思,如果陛下打算把末将留在京师,必然也会顺带着把宋公留在京师,但是位置可能就不是兵部,可能是工部,乃至于刑部。”
  “这怎么说?”
  “因为兵部尚书石星并无犯错,若以宋公取而代之,宋公怕是根本也做不稳这个位置,但是如果是分量比较轻的工部或者刑部,就没那么可怕了,所以,宋公应该发动自己的资源,在没有回京的时候,在陛下的决断还没有做出的时候,请人运作一番,去往刑部或者工部就职,想办法留在京师,不再带兵。”
  萧如薰的话让宋应昌颇有些重视。
  “你是让老夫主动调职到工部或者刑部韬光养晦?”
  萧如薰点了点头。
  “六部里面,刑部最贱,工部最轻,这两个部历来都不是朝廷大员争权夺利的重要阵地,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之下,这两个部门反倒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当权之人必须要拿下的筹码!”
  宋应昌眼中精光四射:“你的意思是……”
  “没错。”
  宋应昌寻摸着,越想越觉得萧如薰说的有点对,越想越觉得萧如薰讲的有道理,的确是这样,确实是这样,若是拘泥于兵部,不仅文将的烙印洗不掉,还会被那些混账寻机赶出京师,若是另辟蹊径找寻适合的位置,未尝不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未尝不能东山再起。
  此后,宋应昌与萧如薰商谈了些什么东西,没人知道,但是那之后的几日,萧如薰去往宋应昌大帐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军预备开拔的日子也更近了,终于,时候到了,船只准备就绪,大军整备完毕,朝鲜王李昖也带着一众大臣从汉城来到釜山,礼送大明军队出境,表达对大明再造之恩的感谢。
  虽然期间有过种种不愉快的经历,虽然有种种大明官员欺凌朝鲜官员的事情,虽然有大明军队欺凌朝鲜军队的事情,可是,大明军队到底帮着朝鲜人把日本人全部干掉了,保护了朝鲜,使得朝鲜得以复国,如果不是大明的出兵,朝鲜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反对。
  所以李昖也是真心实意的在宋应昌和萧如薰面前磕了几个头,表达真心的感谢之意,随后就被宋应昌赶快扶起表示使不得。
  朝鲜王以下诸臣纷纷跪地向大明经略提督以及各大主要将领跪下表示感谢,这一跪,大明文臣武将们可以坦然受之了。
  这一跪,预示着牵动了东亚三国剧烈政治军事动荡的朝鲜之役的正式结束,而真正意义上的收尾,还要在大明的国都之内才能进行。


第二百六十六章 群臣的反击极其猛烈
  从万历二十年八月份抵达辽东开始,一直到万历二十一年的三月底返回大明,萧如薰用八个月的时间结束了另一个时空里断断续续打了五六年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终结也意味着日本大陆政策的首次失败和侵略计划的彻底破产,大明维护了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向天下昭示自己依然是那个强大无敌的天朝上国。
  萧如薰主导此次战争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个是挫败日本的狼子野心,一个是驱虎吞狼,不使建州卫女真白白做大,一个是尽快解决战斗,不使大明损失太多;这三个战略目标萧如薰都完美的达成了,并没有使得大明如原先那般陷入战争的泥沼内难以自拔,对于萧如薰来说,这场战争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日本被打的分裂成三块,建州卫女真前前后后损失精锐骑兵不下四千,断腿断胳膊的废人不下两千,等于是六千精壮的战斗力因此而毁掉,努尔哈赤手下三分之一多的精锐战斗力因此而被摧毁,元气大伤,一时之间是无法继续蹦达了,而大明论功行赏的龙虎将军和些许银两是根本无法让努尔哈赤恢复元气的。
  人口的损失,尤其是精锐骑兵的损失,对于努尔哈赤这种小部落来说,还是特别严重的,努尔哈赤虽然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大量的赏银,但还是无法高兴起来,倒是李如松高兴的一颠一颠的觉得自己立下那么大的战功,铁定要封爵了,到时候也不会比萧如薰低一头了,李氏一门父子两人封爵,那该是何等的荣耀啊!
  大军按照批次,依次乘船离开朝鲜,直接向北直隶沿海的天津卫前进,抵达天津卫之后,大军整队,缓缓前往京师,在京师,皇帝会亲自出迎,以彰显大军东征朝鲜之赫赫武功,表达对将帅们的荣宠。
  此时此刻是武将最荣耀的时候,文官们也需要对立下大功的武将退避三舍,稍微客气一点,当然,仅限于立下大功的武将,文帅不在这个范畴之内,一般而言立下战功的文帅会立刻陷入弹劾地狱之中。
  战争过程之中发生的任何可能导致文帅的功绩打折扣的小事都会被人们无限的放大,然后挑出来,指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这些文帅居心不良,掌握大权的内阁大佬就趁机打压文帅,当初王阳明就是这样被打压在地方,一生不得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殊为可惜。
  宋应昌早已料到自己会遇到的攻讦,所以早早地派人回京城去信,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开始运作,萧如薰也随之一起发动之前所掌握的京师的人脉关系开始运作自己,尽量不要让自己留在京师做什么京营职位,两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然而此时此刻的京师里的混乱,却远远的超过了任何人最初的设想,不论是王锡爵,还是朱翊钧,都未曾想到京师里的混乱程度会到如此地步,远远超过他们之前的想象,也未曾想到朝臣的反击力度会如此之大,竟然是连凯旋仪式都不管不顾的态度,无论如何要皇帝给个说法。
  而给了朱翊钧重重一击的居然是生母李太后,李太后降旨询问皇帝到底打算封谁为太子,言辞之中透露出嘲讽的味道,朱翊钧颇有些气急败坏的叫王锡爵秘密进攻奏对,怒斥王锡爵,询问他出的到底是什么主意?为什么朝臣的反应如此激烈?!为何连皇太后都出言讽刺朕?
  如此一来,朱翊钧安排皇后谢恩的一出戏也变成了笑话,皇帝的颜面受损,这如何可以接受?
  王锡爵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内阁,长吁短叹不止,内阁次辅赵志皋安慰道:“朝臣汹涌,国本之争迁延日久,庙堂花样百出,朝臣岂能不忿?”
  王锡爵感叹道:“当今所最怪者,庙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做出的结论,皇帝做出的决定,朝臣们都认为反对才是最正确的,不反对就是不正确的,上奏章去骂是政治正确,而附和则成了讨好皇帝的没有气节的举动,总而言之一句话,皇帝做出的决定,我们都要反对,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我们都要阻止,皇帝说的话,我们都要反驳。
  真是不知这天下是何人之天下!
  吏部考功司郎中顾宪成正在内阁述职,听闻此话之后,立刻出言嘲讽——吾见天下之是非,庙堂必欲反之耳!
  不是我们要反对皇帝,而是天下人所认为的是是非非,皇帝非要反对!是皇帝要和天下人作对!
  听到如此正气凛然的说法,王锡爵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些想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